空之探究 第一章 『阿含』──空與解脫道
第一章 『阿含』──空與解脫道
一 引言
空s//u^nya, sun~n~a與空性s/u^^nyata^,sun~n~ata^,是佛法中的重要術(shù)語。在佛法的弘傳流通中,「空」義不斷的發(fā)揚(yáng),從佛被稱為「空王」,佛教被稱為「空門」,就可以想見空義的廣大深遠(yuǎn)了。然空與空性的早期意義,到底表示了什么?在什么情況下,空性竟表示了最普遍的真理,絕對(duì)的真理呢!
佛法所處理的問題,本是當(dāng)時(shí)印度宗教界的共同問題。面對(duì)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死流轉(zhuǎn)」的事實(shí),而求得生死的徹底解脫──「涅槃」,也就是最高理想的實(shí)現(xiàn)。事實(shí)與理想,原則上大致相近,而怎樣來實(shí)現(xiàn)解脫,各教派所提出的見解與方法,卻各不相同。釋尊基于人生真義的大覺,提出了獨(dú)到的正道──中道。釋尊的原始教說,實(shí)際上并沒有以空為主題來宣揚(yáng),但佛法的特性,確乎可以「空」來表達(dá)。所以在佛法中,空義越來越重要,終于成為佛法甚深的主要論題。 [P2]
空與空性,先依初期圣典來觀察。那些是初期圣典呢?代表初期的契經(jīng),現(xiàn)存漢譯的四阿含經(jīng),及巴利Pa^li藏的五部。漢譯的是:一、『雜阿含經(jīng)』,宋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 譯(佚失二卷)。二、『中阿含經(jīng)』,東晉僧伽提婆Sam!ghadeva譯。這二部,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誦本。三、『長(zhǎng)阿含經(jīng)』,后秦佛陀耶舍Buddhayas/as共竺佛念譯,是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誦本。四、『增壹阿含經(jīng)』,苻秦曇摩難提Dharmanandi 譯出,由東晉僧伽提婆改正,是大眾部Maha^sa^m!ghika末派的誦本,已有大乘思想。此外,有『別譯雜阿含經(jīng)』,失譯,是『雜阿含經(jīng)』的一部分,可能是飲光部Ka^s/yapi^ya的誦本。巴利藏五部是:一、『長(zhǎng)部』;二、『中部』;三、『相應(yīng)部』(與『雜阿含經(jīng)』相當(dāng));四、『增支部』。這四部,與四阿含經(jīng)相當(dāng)。五、『小部』,共十五種。其中,二、『法句』;五、『經(jīng)集』!航(jīng)集』分「蛇品」,「小品」,「大品」,「義品」,「彼岸道品」:是『小部』中成立比較早的。這五部,是赤銅鍱部Ta^mras/a^t!i^ya的誦本。這些早期教說,『雜阿含經(jīng)』是其他三阿含的根本!弘s阿含經(jīng)』可分為三類:一、「修多羅」,是簡(jiǎn)短的散文。原始結(jié)集者,將一則一則的佛說,隨類而集成四部:五蘊(yùn),六處,因緣,道品。這是隨類而集成的,所以名為相應(yīng)教;相應(yīng)也有雜廁的意思。這是最原始的教說,不過現(xiàn)存的已雜有后出的成分。二、「祇夜」,與『相應(yīng)部』的「有偈品」相當(dāng)。祇夜本是一切偈頌的通稱,由于「有偈品」成為相 [P3] 應(yīng)修多羅的一分,其他偈頌,如『法句』,『經(jīng)集』等,就被稱為「伽陀」,「優(yōu)陀那」了。三、「記說」,有「弟子記說」與「如來記說」!傅茏佑浾f」,重于分別法義,已有解說「祇夜」的經(jīng)說!弘s阿含經(jīng)』有這三分,集出是有次第先后的(1),F(xiàn)存的漢譯與巴利文藏,不但集出有先后,而且都是部派的誦本,含有部派的成分,這是不可不加注意的!現(xiàn)在,先從共通的、簡(jiǎn)要的空義說起,作為全論的引言。
在初期圣典中,空與住處有關(guān),如『相應(yīng)部』(五四)「入出息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一八一)說:
「比丘!往阿練若,往樹下,往空屋,結(jié)跏趺坐,正身,修普前念,正念入息,正念出息」(2)。
佛與出家弟子的修行處,經(jīng)中一再說到:阿練若,樹下,空屋。這三處是最一般的,還有巖洞,冢間等地方?瘴輘un~n~aga^ra,或譯為空閑處,空舍,空所,靜室等。與sun~n~aga^ra 大體相同的,還有譯為空舍的sun~n~a-geha(3)。空屋,空舍,是曠野處的小屋,適合于修習(xí)禪觀的住處(4)。此外,有當(dāng)時(shí)宗教傳說中的空宮殿,如『長(zhǎng)部』(二四)『波梨經(jīng)』(南傳八?三六── 三七)說:
「世界生時(shí),空虛梵天宮現(xiàn)。時(shí)有有情壽盡,或功德因盡,光音天沒,空虛梵天宮生」。 [P4]
空虛梵天宮Sun~n~a-brahmavima^na,『長(zhǎng)阿含經(jīng)』譯為「空梵處」(5)。這是適應(yīng)印度創(chuàng)造神的梵天信仰,而給以佛教的解說。又有!2濤宿Pa^ya^si王不凈布施,死后生于「榵樹林空宮殿」Sun~n~a-vima^na的傳說(6)。空宮殿,表示宮殿里是沒有別人的,如『阿!2鯧夷經(jīng)』說: 「我先至此,獨(dú)一無侶」(7)。天上的空宮殿,人間的空屋,本來是世俗語言,并沒有什么特殊意義,空只是沒有什么人、物而已。但作為修行者的住處──空屋、空舍,卻啟發(fā)了一項(xiàng)深遠(yuǎn)的意義。住在空屋中,沒有外來的囂雜煩擾,當(dāng)然是寧靜的,閑適的。在這里修習(xí)禪慧,不為外境所惑亂,不起內(nèi)心的煩(動(dòng))惱(亂),這種心境,不正如空屋那樣的空嗎?『雜阿含經(jīng)』說:「猶如空舍宅,牟尼心虛寂」;「云何無所求,空寂在于此,獨(dú)一處空閑,而得心所樂」(8)。明確的表示了,以空屋來象征禪心空寂的意義。所以在空屋中修行,空屋是修行者的住處;修行者的禪慧住處,正如空屋那樣,于是就稱為空住sun~n~ata^-viha^ra,空住定 sun~n~ata^-viha^ra-sama^patti了。如毗訶羅viha^ra,后來幾乎是寺院的通稱。然在古代,viha^ra也是曠野的小屋,修行者作為風(fēng)雨酷熱時(shí)暫時(shí)休憩的住處。這是修行者的住處,所以禪慧安住的境地,也名為住,而有空住,寂靜住s/a^ntiviha^ra等名目?傊,在空閑處修行,引起了以空來象征禪慧的境地,是「空」義不斷昂揚(yáng)的初期意義。
空住,是佛教初期被尊重的禪慧,如『雜阿含經(jīng)』卷九(大正二?五七中)說: [P5]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此經(jīng),巴利藏是編入『中部』的,名為『乞食清凈經(jīng)』。比較起來,『雜阿含經(jīng)』的文句,簡(jiǎn)要得多,應(yīng)該是初集出的!浩蚴城鍍艚(jīng)』中,舍利弗S/a^riputra說:「我今多住空住」。佛贊嘆說:「空住是大人住」(9)。大人住, 『雜阿含經(jīng)』作「上座禪住」。上座sthavirathera ,或譯「尊者」,所以『瑜伽論』作「尊勝空住」(10)。無論是大人住,尊勝空住,都表示了在一切禪慧中,空住是偉大的,可尊崇的。傳說佛滅百年,舉行七百結(jié)集時(shí),長(zhǎng)老一切去 Sabbaka^mi多入空住。分別說Vibhajyava^din系的律典,也稱之為「大人三昧」;『十誦律」作「上三昧行」(11)?梢娍兆々ぉた杖,在佛教初期,受到了佛教界的推崇。舍利弗與一切去的空住,都是在靜坐中,但佛對(duì)舍利弗說:要入上座禪住的,在出入往來乞食(行住坐臥)時(shí),應(yīng)該這樣的正思惟:在眼見色,……意知法時(shí),有沒有「愛念染著」(12)?如有愛念染著,那就「為斷惡不善故,當(dāng)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學(xué)」。如沒有,那就「愿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習(xí)」。這可見修習(xí)空住,不僅是靜坐時(shí)修,更要應(yīng)用于日常生活中,安住遠(yuǎn)離愛念染著的清凈。離去愛念染著,是空;沒有愛念染著的清凈,也是空:空,表示了離愛染而清凈的境地!褐胁俊坏摹嚎招〗(jīng)』,『空大經(jīng)』,是依此經(jīng)所說的空住,修習(xí)傳宏而又分別集出的。在空 [P6] 的修行中,這是值得尊重的「空經(jīng)」。
『義品』的答摩犍提Ma^gandiya所問偈,說到了「空諸欲」(13)?罩T欲是什么意義?偈頌簡(jiǎn)略不明,摩訶迦旃延Maha^kacca^na分別解說為(14):
「何為已空諸欲者?居士!若人于此諸欲,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熱煩,離渴愛,居士!如是為已空諸欲者」。
「空諸欲」『雜阿含經(jīng)』約空五欲說,而實(shí)不限于五欲的。諸欲的欲,包含了貪,欲,愛,渴,熱煩,渴愛,正是系縛生死的,緣起支中渴愛tan!ha^支的種種相,也就是四諦中愛為集諦的愛?罩T欲與空住的意義相通,都是著重于離愛而不染著的。
『經(jīng)集』的『彼岸道品』偈,說到了「觀世間空」(15)。所說的世間空sun~n~a-loka,或譯作空世間。阿難A^nanda曾提出來問佛:空世間是什么意義?如『相應(yīng)部』(三五)「六處相應(yīng)」(南傳一五?八七──八八)說:
「阿難!眼,我我所空;色,我我所空;眼識(shí),我我所空;眼觸,我我所空;眼觸因緣所生受,若苦若樂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意觸因緣所生受,若樂若苦若非苦非樂,我我所空。阿難!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間」。
世間,佛約眼等內(nèi)六處,色等六外處,六識(shí),六觸,六受說。這些,都是可破壞khaya [P7] 的,破壞法所以名為世間(16)。六處等我我所空,名為空世間。以無我我所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
『相應(yīng)部』的「質(zhì)多相應(yīng)」,說到了四種心解脫cetovimutti──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雜阿含經(jīng)』作四種心三昧)。四種心解脫,名字不同,意義當(dāng)然也不同了。但都是心解脫,也就可說文異義同。約意義不同說,空心解脫sun~n~ata^-cetovimutti 是「我、我所有空」,與「空世間」義一致。如約意義相同說,無量、無所有、無相 ──三種心解脫,修到最第一的,是不動(dòng)心解脫akuppa^^-cetosama^dhi!覆粍(dòng)心解脫者,染欲空,瞋?眨薨V空」(17)。這是說,無量等心解脫修到究竟處,是不動(dòng)心解脫,也就是空心解脫。貪、瞋、癡,是煩惱的大類,可以總攝一切煩惱的。離一切煩惱的不動(dòng)心解脫,就是阿羅漢的見法涅槃dit!t!hadhammanibba^na。涅槃nibba^na或無為asam!skr!ta,『阿含經(jīng)』是以「貪欲滅,瞋恚滅,愚癡滅」──貪、瞋、癡的滅盡來表示的(18)。所以四種心解脫的共同義,就是貪、瞋、癡空的心解脫。不同名字的心解脫,不外乎空心解脫,在修行方便上的多樣化。依上來所說(空五欲,空世間,空心解脫的說明,都屬于「弟子記說」),可見空與離煩惱的清凈解脫,是不能分離的。
「空諸欲」,「空世間」──我我所空,「貪、瞋、癡空」,都是依生死世間說空的。如徹 [P8] 底的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永滅,也就顯示了出世的涅槃nirva^n!a,nibba^na!合鄳(yīng)部』說到了這樣的文句(19):
「如來所說法,甚深,義甚深,出世間空性相應(yīng)」。
佛說的法,為什么甚深?因?yàn)槭恰赋鍪篱g空性」相應(yīng)的。出世間空性,是圣者所自證的;如來所說而與之相應(yīng),也就甚深了。出世間空性,是難見難覺,唯是自證的涅槃甚深。佛依緣起 prati^tya-samutpa^da,pat!icca-samuppanna說法,能引向涅槃,所以緣起也是甚深了。阿難以為:佛說「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以此受到了佛的教誡(20)。這樣,甚深法有二:緣起甚深,涅槃甚深,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說:
「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fù)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
『相應(yīng)部』的「梵天相應(yīng)」,『中部』的『圣求經(jīng)』等,也都說到了緣起與涅槃──二種甚深(21)。涅槃甚深,緣起怎樣的與之相應(yīng)呢?依緣起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闡明生死的集起;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顯示生死的寂滅──涅槃。緣起是有為,是世間,是空,所以修空(離卻煩惱)以實(shí)現(xiàn)涅槃;涅槃是無為,是出世間,也是空──出世間空性。『雜阿含經(jīng)』在說這二種甚深時(shí),就說:「說賢圣出世空相應(yīng)緣起隨順法」(22)!赋鍪揽障鄳(yīng)緣 [P9] 起隨順法」,透露了「空」是依緣起而貫徹于生死與涅槃的。這雖是說一切有部所傳,但是值得特別重視的!
注【1-001】詳見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九)「原始集成之相應(yīng)教」。
注【1-002】『雜阿含經(jīng)』卷二九(大正二?二0六上)。
注【1-003】『相應(yīng)部』(四)「惡魔相應(yīng)」(南傳一二?一八一──一八二)。『雜阿含經(jīng)』卷三九(大正二?二八五中 )。
注【1-004】參閱早島鏡正『初期佛教與社會(huì)生活』(二五三)。
注【1-005】『長(zhǎng)阿含經(jīng)』(一五)『阿!2鯧夷經(jīng)』 (大正一?六九中)。
注【1-006】『長(zhǎng)部』(二三)『!2濤宿經(jīng)』(南傳七?四0六──四0八)!褐邪⒑(jīng)』(七一)『蜱肆王經(jīng)』(大正一?五三二上)。
注【1-007】『長(zhǎng)阿含經(jīng)』(一五)「阿!2鯧夷經(jīng)』 (大正一?六九中)。
注【1-008】『雜阿含經(jīng)』卷三九(大正二?二八五中)。又卷四四(大正二?三一八中)。
注【1-009】『中部』(一五一)『乞食清凈經(jīng)』(南傳一一下?四二六)。
注【1-010】『瑜伽師地論』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中)。
注【1-011】『赤銅鍱律』「小品」(南傳四?四五四)!簭浬橙亢王N宸致伞痪砣(大正二二?一九三下)!核姆致伞痪砦逅(大正二二?九七0下)!菏b律』卷六0(大正二三?四五三上)。 [P10]
注【1-012】「愛念染著」,『中部』(一五一)『乞食清凈經(jīng)』作:「心欲或貪或;虬V或瞋」(南傳一一下?四二六──四二八)。
注【1-013】『「經(jīng)集』(四)『義品』(南傳二四?三二七)。『佛說義足經(jīng)』卷上(大正四?一八0中)。
注【1-014】『相應(yīng)部』(二二 )「蘊(yùn)相應(yīng)」(南傳一四?一六──一七)!弘s阿含經(jīng)』卷二0(大正二?一四四下)。
注【1-015】『經(jīng)集』(五) 『彼岸道品』 (南傳二四?四二五)。
注【1-016】『相應(yīng)部』(三五)「六處相應(yīng)」(南傳一五?八三──八四)!弘s阿含經(jīng)』卷九說:「危脆敗壞,是名世間」(大正二?五六中)。
注【1-017】『相應(yīng)部』(四一)「質(zhì)多相應(yīng)」(南傳一五?四五0──四五三)!弘s阿含經(jīng)』卷二一 (大正二?一四九下──一五0上)。
注【1-018】『相應(yīng)部』(四三)「無為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上?七七)!弘s阿含經(jīng)』卷三一(大正二?二二四中)。
注【1-019】『相應(yīng)部』(二0)「譬喻相應(yīng)」 (南傳一三?三九五)。又(五五)「預(yù)流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三一九)。
注【1-020】『中阿含經(jīng)』(九七)『大因經(jīng)』(大正一?五七八中)、『長(zhǎng)阿含經(jīng)』(一三)『大緣方便經(jīng)』,『長(zhǎng)部』(一五)『大緣經(jīng)』,大同。
注【1-021】『相應(yīng)部』(六)「梵天相應(yīng)」(南傳一二?二三四)。『中部』(二六)『圣求經(jīng)』(南傳九?三0一)。
注【1-022】『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又卷四七說:「如來所說修多羅,甚深,明照,空相應(yīng)隨順 緣起法」(大正二?三四五中)。 [P11]
二 泛說解脫道
空s//u^nya, sun~n~a與空性s/u^^nyata^,sun~n~ata^,是佛法解脫道的心要,與解脫道是不相離的。在佛法的開展中,解脫道引起的多方面開展,空、與空有關(guān)的方便,也就多方面開展而有種種。這里,依據(jù)早期的經(jīng)說,從種種解脫道中,對(duì)「空」作進(jìn)一步的探究。
佛說的解脫道,原始是以八正道為本的。因機(jī)設(shè)教,成立不同的道品。古人依道品的數(shù)目次第,總列為: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七類共三十七道品,成為佛教界的定論(1)。說一切有部論師,以此為進(jìn)修次第的全部歷程,未必與事實(shí)相符,這不過是條理總貫,作如此解說而已。八正道的內(nèi)容,不外乎戒s/i^la,心citta,慧pan~n~a^ ──三學(xué)。經(jīng)上說:戒,定,慧,解脫(2);「戒清凈si^la-pa^risuddhi,心清凈citta-pa^risuddhi,見清凈dit!t!hi-pa^risuddhi,解脫清凈vimutti-pa^risuddhi」(3),正是以戒、定sama^dhi、慧的修習(xí)而實(shí)現(xiàn)解脫。然從圣道的修習(xí)來說,經(jīng)中或先說聞法,或先說持戒,而真能部分的或徹底的斷除煩瑙,那就是定與慧了;夭縈ahi^s/a^saka說:「道唯五支」(4);不取正語,正業(yè),正命(這三支是戒所攝)為道體,也是不無意義的。
定與慧,要修習(xí)而成。分別的說:修止──奢摩他s/amatha可以得定,修觀──毗缽舍 [P12] 那vipassana^可以成慧。止是住心于一處,觀是事理的觀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關(guān),而是相互助成的,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七(大正 二?一一八中)說:
「修習(xí)于止,終成于觀;修習(xí)觀已,亦成于止。謂圣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依經(jīng)說,有先修止而后成觀的,有先修觀而后成止的。一定要止觀雙修,才能得「淺深不等的)種種解脫界!涸鲋Р俊环譃樗念悾阂、修止而后修觀;二、修觀而后修止;三、止觀俱修;四、掉舉心重的,在止觀中特重于修止(5)。這可見,止與觀,定與慧,可以約修持方法而分別說明,而在修持上,有著相成的不可或缺的關(guān)系。所以『大毗婆沙論』引『法句』說:「慧闕無靜慮(禪),靜慮闕無慧;是二具足者,去涅槃不遠(yuǎn)」(6)。
說到定,經(jīng)中的名目不一。在佛功德「十力」的說明中,列舉了四類:一、禪jha^na,譯義為靜慮,舊譯作思惟修。二、解脫vimokkha,舊譯為背舍。三、三摩地──三昧sama^dhi ,譯義為等持,定。四、三摩缽底sama^^patti,譯義為等至,舊譯作正受。四類中,禪是從初禪到四禪的專稱。四禪也是等至,如加上四無色處aru^pa^yatana,合名八等至。再加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名為九次第(定)等至。這九定,是有向上增進(jìn)次第的。又如四禪,四無量appaman~n~`a^,四無色定,都是等至,合名十二甘露門amata-dva^ra。三摩地,是空等三三摩地,有尋有伺等三三摩地。三摩地,也是一般定法的通稱。解脫,是八解脫。這四種 [P13] 名義不同,都含有多種層次或不同類的定法。此外,如三摩呬多sama^hita譯義為等引;心一境性citta-ekaggata^;心citta;住viha^ra,也都是定的一名(都沒有組成一類一類的)。
佛教所說的種種定法,多數(shù)是依觀想成就而得名的。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應(yīng)該是四種禪,理由是:一、佛是依第四禪而成正覺的,也是從第四禪出而后入涅槃的;在家時(shí)出外觀耕,也有在樹下入禪的傳說。二、依經(jīng)文的解說,在所有各種道品中,正定是四禪(7);定覺支是四禪(8);定根是四禪;(9)定力也是四禪(10)。三、四禪是心的安定,與身──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關(guān)。在禪的修習(xí)中,以心力達(dá)成身心的安定,也以身息來助成內(nèi)心的安定、寂靜。次第進(jìn)修,達(dá)到最融和最寂靜的境地。禪的修學(xué),以「離五欲及(五蓋等)惡不善法」為前提,與煩惱的解脫(空)相應(yīng),不是世俗那樣,以修精煉氣為目的。從修行的過程來說,初禪語言滅而輕安passaddhi ,二禪尋伺滅而輕安,三禪喜滅而輕安,四禪(樂滅)入出息滅而輕安(11),達(dá)到世間法中,身心輕安,最寂靜的境地。四禪有禪支jha^nan%ga功德,不是其他定法所能及的。四、在戒、定、慧的修行解脫次第中,如『中部』(三八)『愛盡大經(jīng)』,(三九)『馬邑大經(jīng)』,(五一)『迦尼達(dá)拉經(jīng)』,(五三)『有學(xué)經(jīng)』,(七六」『薩尼達(dá)迦經(jīng)』,(一一二)『六凈經(jīng)』,(一二五)『調(diào)御地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六五)『烏鳥喻經(jīng)』,(八0)『迦絺那經(jīng)』,(一四四) [P14] 『算數(shù)目揵連經(jīng)』。這些經(jīng)一致的說:「得四禪」而后漏盡解脫;蛘f具三明,或說得六通,主要是盡漏的明慧。依此四點(diǎn),在解脫道中,四禪是佛說定法的根本,這應(yīng)該是無可懷疑的!
說到慧,就是般若pan~n~a^。般若是解脫道的先導(dǎo),也是解脫道的主體;沒有般若,是不可能解脫生死的。如經(jīng)說:「我說知見能得漏盡,非不知見」;「我不說一法不知不識(shí),而得究竟苦邊」(12)。如實(shí)知見yatha^bhu^ta-n~a^n!adassana在解脫道中,是必要而又優(yōu)先的,所以說:「此五根,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譬如堂閣眾材,棟為其首,皆依于棟,以攝持故」(13)。與慧有關(guān)的名詞,經(jīng)中所說的極多,如八正道中的正見samma^dit!t!hi,正思惟samma^san%kappa ,七菩提分中的擇法dhammavicaya,四神足中的觀vi^mam%sa^;觀vipassana^,隨觀 anupassana^,知an~n~a^,見dit!t!hi,智n~a^n!a等。表示證智方面的,如說:「如實(shí)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現(xiàn)觀),是名為明」(14)。
經(jīng)中處處說到,先以如實(shí)知,然后厭(離),離欲,滅而得解脫。到底如實(shí)知些什么?那些是應(yīng)該如實(shí)知的?將種種經(jīng)說統(tǒng)攝起來,不外乎下面這幾例:
圖片
┌─知苦──知苦──知苦
知苦集────知苦集─┤
└─知集──知集──知集
知苦滅────知苦滅───知滅──知滅──知滅
[P15]
知道──知道
知味──知味────────────知味
知患──知患────────────知患
知離──知離────────────知離
在(以正見為首的)正道的修習(xí)中,應(yīng)知生死苦的所以集起,生死苦的可以滅盡,也就是知緣起pat!icca-samuppanna的「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是純大苦聚滅」?郿ukkha是什么?是生死法,是五蘊(yùn)pan~cakhandha^,是眼等六處cha$yatana^ni,或是六界chadha^tuya ,總之,是有情當(dāng)前的身心自體,經(jīng)中每一一的作分別說明。如依世俗來說,世間是有苦有樂的!弘s阿含經(jīng)』說:「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15);又說:「我論因說因」(16) 。佛對(duì)苦、樂、非苦非樂,而實(shí)「諸受皆苦」的生死現(xiàn)實(shí),總是依因緣來說明的。佛常說:「離于二邊,處中說法」(或譯作「離是二邊說中道」),就是緣起(不一定是十二支)的苦集與苦滅。苦集,如分別來說,那末苦是身心苦聚;造成苦聚的原因名為集samudaya。如再加修行的道,就是苦dukkha ,苦之集dukkha-samudaya,苦之滅dukkha-nirodha,至苦滅之道 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簡(jiǎn)稱苦、集、滅、道四諦catta^ri-sacca^ni了。所以知緣起與知四諦,不過說明的小小不同而已。世間,不只是憂苦的,也有可喜可樂的一面,所以苦受以外 [P16] 有樂受。由于是可喜樂的,所以會(huì)心生味著,這是知味assa^da。世間的憂苦是可厭的,可喜可樂而心生味著的,也不能一直保持下去,終于要變壞,可味著的存有可厭的過患可能,而一定要到來的,這是知患a^di^nava。苦是可厭的,喜樂的也有過患,世間是這樣的相續(xù)不已,真是無可奈何!然而這是可以超脫出離的,因?yàn)樯朗篱g,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也就會(huì)「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所以,如知其集因而予以除去,也就因無果無了。出離生死苦是可能的,是知離nissaran!a。知味、知患、知離,是苦集與苦滅的又一說明。綜合起來說明的,是七處善知,如『七處三觀經(jīng)』說。
四諦等都是應(yīng)該如實(shí)知的,而苦諦又應(yīng)該遍知,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五(大正二?一0四中)說:
「于苦圣諦當(dāng)知當(dāng)解,于苦集圣諦當(dāng)知當(dāng)斷,于苦滅圣諦當(dāng)知當(dāng)證,于苦滅道跡圣諦當(dāng)知當(dāng)修」。
四諦都應(yīng)該知,而苦諦更應(yīng)該解。參照『相應(yīng)部』及『瑜伽師地論』,知道解是遍知的異譯 (17)。遍知parin~n~a^苦,斷paha^na苦集,現(xiàn)證sacchikiriya^苦滅,修習(xí)bha^vana^苦滅道;這就是在正道的修習(xí)中,遍知苦、斷集而證滅,達(dá)成了解脫生死的目的。
解脫道從知苦著手(18)。知苦,是知五蘊(yùn)、六處,一切有漏法,應(yīng)怎樣的如實(shí)觀察呢?經(jīng)中所 [P17] 說的,主要是:
圖片
1.無常 苦 無我
2.無常 苦 無我我所(19)
3.無常 苦 空 無我
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n,或說無我我所anattan-attaniya。觀察無常、苦、無我(我所)而得解脫,是『相應(yīng)部』及『雜阿含經(jīng)』所常見的。南傳佛教所傅宏的,著重于此。說一切有部用無常、苦、空、無我義,也是『阿含經(jīng)』所共說的。如『雜阿含經(jīng)』說:「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20)!合鄳(yīng)部』作:「無常;苦,疾、癰,刺,痛,病,他(或譯為「敵」),壞;空;無我」(21)!褐胁俊慌c『增支部』,也有同樣的文句(22)。在無常與空中間,所有苦,病,癰,刺,痛,疾,敵,壞,都是表示苦的。所以『相應(yīng)部』將癰等列于苦下,『雜阿含經(jīng)』別列癰等于前,雖次第不同,而「無常,苦,空,無我」的實(shí)質(zhì),并沒有差別。無常,苦,無我(我所);無常,苦,空,無我,都是『雜阿含經(jīng)』與『相應(yīng)部』所說的;不過部派間所取不同,解說也小小差別,成為部派佛教的不同特色。無常的,所以是苦的;無?嘧円追ǎ允菬o我我所的。無我我所是空的要義,廣義是離一切煩惱的空寂?张c無我的聯(lián)合,只表示無我與無我所;無我我所是空的狹義。所以我曾說:「佛法的初 [P18] 義,似乎只有無常、苦、無我三句。把空加上成為(苦諦的)四行相,似乎加上了空義,而實(shí)是把空說小了」(23)。無常故苦,無?喙薀o我無我所,就是空,這是解脫的不二門。古人依無常,苦,無我,立三解脫門,可見空在定慧修證中的重要了!
注【2-001】唯有分別論者,于三十七道品外,加四圣種,立四十一道品,見『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九六(大正二七?四九九上)。
注【2-002】『長(zhǎng)部』(一六)『大般涅槃經(jīng)』 (南傳七?一0三)!洪L(zhǎng)阿含經(jīng)』(二)『游行經(jīng)』(大正一?一七中)。
注【2-003】『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八下──一四九上)!涸鲋Р俊弧杆募 (南傳一八?三四二──三四四)。
注【2-004】『論事』(南傳五八?三九七──三九九)。
注【2-005】『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二七六)!弘s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六下──一四七上)。
注【2-006】『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四(大正二七?六九三中)。
注【2-007】『相應(yīng)部』(四五)「道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上?一五三──一五四)!褐胁俊(一四一)『諦分別經(jīng)』(南傳一一下?三五五)。
注【2-008】『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三上)。
注【2-009】『相應(yīng)部』(四八)「根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一0)!弘s阿含經(jīng)』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一八四上)。
注【2-010】『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五下、一八八上、一八八下)!涸鲋Р俊弧肝寮(南傳一九?一五── [P19] 一六)。
注【2-011】『相應(yīng)部』(三六)「受相應(yīng)」(南傳一五?三三六──三三七)。
注【2-012】『相應(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四二);又「諦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三六0)。『雜阿含經(jīng)』卷八(大正二?五五中)。
注【2-013】『雜阿含經(jīng)』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合鄳(yīng)部』(四八)「根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五七)。
注【2-014】『雜阿含經(jīng)』卷九(大正二?六0下)。
注【2-015】『雜阿含經(jīng)』卷一四(大正二?九三下)。『相應(yīng)部』(一二)「因緣相應(yīng)」(南傳一三?五五)。
注【2-016】『雜阿含經(jīng)』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注【2-017】『相應(yīng)部』(五六)「諦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下?三四一)。『瑜伽師地論』卷九五(大正三0?八四三中)。
注【2-018】遍知,是知而能斷的,所以古立「智遍知」、「斷遍知」──二遍知。
注【2-019】無我我所,『雜阿含經(jīng)』每作三句:非是我,非異我,非相在(如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合鄳(yīng)部』也作三句:非我所,非我,非我的我。
注【2-020】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一0(大正二?六五中)。
注【2-021】『相應(yīng)部』(二二)「蘊(yùn)相應(yīng)」(南傳一四?二六二)。
注【2-022】『中部』(六四)『摩羅迦大經(jīng)』(南傳一0?二三七──二三八);『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二二六)等。
注【2-023】拙作『妙云集』(一一)『性空學(xué)探源』(三三)。 [P20]
三 空與心解脫
在定慧的修習(xí)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隨觀想的不同,修習(xí)成就,成為種種的定法;這不是偏于定,而是從定得名。在佛教界類集、分別的學(xué)風(fēng)(本于佛說,經(jīng)弟子們的發(fā)展,成為阿毗達(dá)磨)中,多方面?zhèn)鞒龆ǚ,或?jīng)過論辯,然后成為定論。修證者所傳的內(nèi)容,不但名稱不一,即使名稱相同的,含義也有淺有深。因?yàn)檫@些名稱,絕大多數(shù)是世俗固有的名詞,「空」也不例外;隨俗立名,加上宏傳者的程度參差,意義也就難以一致了。這是理解種種定法所必要注意的。
與空有密切關(guān)系的定法,主要是四種心三昧citta-sama^dhi,『相應(yīng)部』作心解脫 ceto-vimutti!弘s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四九下)說:
「質(zhì)多羅長(zhǎng)者問尊者那伽達(dá)多:此諸三昧,為世尊所說?為尊者自意說耶?尊者那伽達(dá)多 答言:此世尊所說」。
從那迦達(dá)多Na^gadatta與質(zhì)多羅Citra的問答,可見當(dāng)時(shí)所傳的定法,有些是佛說的,有些是弟子們傳授時(shí)自立名目的。這四種心三昧(或心解脫),那時(shí)也還沒有達(dá)到眾所周知的程度,所以有此問答。與此相當(dāng)?shù)摹合鄳?yīng)部』經(jīng),問答者是牛達(dá)多Godatta與質(zhì)多Citta 長(zhǎng)者(1)。又編入『中部』(四三)『有明大經(jīng)』。是舍利弗S/a^riputra為大拘絺羅Maha^kot!t!hita [P21] 說的(2)。依『相應(yīng)部』,四種心解脫是:無量心解脫appama^n!a-cetovimutti,無所有心解脫a^kin~can~n~a^-cetovimutti,空心解脫sun~n~ata^-cetovimutti,無相心解脫animitta-cetosama^dhi。問題是。這四種心解脫,到底是文異義異,還是文異義同呢?依質(zhì)多長(zhǎng)者的見解,可從兩方面說。一、名稱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不同的是: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舍──四無量catasso-appama-n~n~a^ya 定;無所有心解脫,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定;空心解脫,是思惟我我所空;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二、名稱雖然不同,而意義可說是一致的。這是說: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pama^n!a-karan!a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dòng)心解脫akuppa^^-cetosama^dhi最為第一;不動(dòng)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于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dòng)阿羅漢)。同樣的意義,貪、瞋、癡是障礙papan~ca,貪、瞋、癡空即超越于所有(3),不動(dòng)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貪、瞋、癡是相的因nimittakaran!a,貪、瞋、癡空即超越于相,不動(dòng)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經(jīng)中說無量、無所有、無相,卻沒有說到空心解脫,這因?yàn)榭沼谪、瞋、癡的不動(dòng)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從文異而義同來說,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達(dá)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不動(dòng)心解脫,平等平等。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biāo),如萬流入海,都是咸味那樣。 [P22]
『雜阿含經(jīng)』的四種心三昧,從名稱不同而意義也不同來說,與『相應(yīng)部』所說是一致的。但從名稱不同而意義相同來說,『雜阿含經(jīng)』的文句,與『相應(yīng)部』有些出入。如『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五0上)說:
「云何法一義種種味(味是「名」的舊譯)?答言:尊者!謂貪有量,(恚、癡是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第一)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第一)無所有。復(fù)次,無諍者,空于貪,空于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相應(yīng)部』的不動(dòng)心解脫,『雜阿含經(jīng)』作無諍aran!a應(yīng)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jiǎn)稱 (4)。諍有三類,煩惱也名為諍──煩惱諍,所以無諍是沒有一切煩惱,與空一切煩惱的不動(dòng)心解脫相當(dāng)!合鄳(yīng)部』說了無量等三種心解脫中最第一的,是貪空、瞋空、癡空,不再說空心解脫,那是以不動(dòng)心解脫為空心解脫了!弘s阿含經(jīng)』說明無量等三種中,無諍最為第一,然后又解說無諍是:「空于貪,空于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解說無諍,也就是解說空心三昧。無諍與空,是有關(guān)系的,如『中阿含經(jīng)』『拘樓瘦無諍經(jīng)』末了說:「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諍道,于后知法如法。知法如真實(shí),須菩提說偈,此行真實(shí)空,舍此住止息」(5)?傊,四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于貪、恚、癡的不動(dòng)心解脫,或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心三昧)而 [P23] 達(dá)究竟,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dòng),從煩惱空而清凈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阿練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于住處寧靜,沒有煩累,象征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諍住、無諍三昧的。這與「空」,本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征禪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
注【3-001】『相應(yīng)部』(四一)「質(zhì)多相應(yīng)」(南傳一五?四五0──四五二)。參閱注(4)。
注【3-002】『中部』(四三)『有明大經(jīng)』,與『中阿含經(jīng)』(二一一)『大拘絺羅經(jīng)』相當(dāng),但『中含』沒有這部分問答。
注【3-003】『瑜伽師地論』卷八七說:「當(dāng)知此中極鄙穢義,是所有義」(大正三0?七九二上)。
注【3-004】『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0五說:「大德瞿達(dá)多!當(dāng)知貪欲、瞋恚、愚癡是相,有不動(dòng)心解脫,是最勝無相」(大正二七?五四二上)。『論』說的瞿達(dá)多,即牛達(dá)多,與『相應(yīng)部」相同,反而與『雜阿含經(jīng)』不合。
注【3-005】『中阿含經(jīng)』(一六九)『拘樓瘦無諍經(jīng)』(大正一?七0三下)!褐胁俊(一三九)『無諍分別經(jīng)』 ,但說:「善男子須菩提行無諍道」(南傳一一下?三三二)。 [P24]
四 無量
無量,無所有,無相,空──四名的內(nèi)容,以下分別的加以探究。
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四無量 catasso-appama-n~n~a^yo定,也名無量心解脫appama^n!a-cetovimutti,無量心三昧 appama^na cetosama^dhi,或名四梵住brahmaviha^ra。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所以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1) 。或依定而起慈等觀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在定法中,這是重要的一組。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佛經(jīng)中可以充分證明這一意義的,如『雜阿含經(jīng)』卷一0(大正二?六七下)說:
「我自憶宿命……曾于七年中修習(xí)慈心,經(jīng)七劫成壞,不還此世(欲界)。七劫壞時(shí),生光音天。七劫成時(shí),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lǐng)千世界」。
這一則佛的本生傳說,『中阿含經(jīng)』,『增支部』,『增壹阿含經(jīng)』,都同樣的說到(2)。還有,佛本生善眼Sunetra大師,教弟子們修習(xí)慈心,生于梵世界。善眼更修增上慈,所以命終以后,生在晃昱天(即光音天)。劫成時(shí),生梵世作大梵王Maha^brahman,這是『中阿含經(jīng)』與『增支部』所一再說到的(3)。梵天中的大梵天王,是千世界的統(tǒng)攝者,也就是婆羅門教的最 [P25] 高神、創(chuàng)造神──梵。世俗所仰信的創(chuàng)造神,依佛說,是修慈心定的果報(bào)。修慈心能生于梵天,功德很大,勝過了布施與持戒的功德,如『中阿含經(jīng)』(一五五)『須達(dá)多經(jīng)』(大正一?六七七下)說:
「梵志隨藍(lán)行如是大施;……歸命三尊──佛,法,比丘眾,及受戒。若有為彼一切眾生行于慈心,乃至!5帙牛(乳)頃者,此于彼施(戒)為最勝也」。
隨藍(lán)Vaila^ma,Vela^ma婆羅門本生,也見于『增支部』(4)。關(guān)于慈心的殊勝功德,除勝于布施、持戒外,還有不為諸惡鬼神所欺害的功德,如『雜阿含經(jīng)』與『相應(yīng)部』說(5)!涸鲋Р俊徽f到慈心的八功德(6);十一功德(7)!褐嵌日摗徽f:「慈以樂與眾生故,增壹阿含中說有五功德」(8),與『大毗婆沙論』所說相近(9),應(yīng)該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所誦的。慈心的定義,是「與眾生樂」,與儒家的「仁」,耶教的「愛」相近。在人類的德性中,這確是最高的。如能「仁心普洽」,「民胞物與」,「浩然之氣充塞于天地之間」,那與慈無量心更類似了。
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yuǎn)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舍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分別的說,這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本來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如『雜阿含經(jīng)』卷二九(大正二?二0九下──二一0上)說: [P26] 「有比丘,修不凈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 )斷覺想」(尋思)。
修習(xí)四類觀想,對(duì)治四類煩惱,也是『中阿含經(jīng)』與『增支部』所說的(10)。本來只說到修慈,但『中部』『教誡羅!7畝羅大經(jīng)』,同樣的修法,卻說修慈,悲,喜,舍,不凈,無常,入出息念──七行(11),這是將慈行分為慈、悲、喜、舍──四行了。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jià)值,所以約義而分別為四心;如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12)。
以慈心為本的四無量心,是適應(yīng)婆羅門教的。如舍利弗S/a^riputra勸老友梵志陀然Dha^nan~ja^ni ,修四無量心,命終生梵天中,就因?yàn)椤副酥T梵志,長(zhǎng)夜愛著梵天」(13)。傳說大善見王 Maha^sudars/ana,Maha^sudassana本生,也是修四梵住而生梵天中的(14)。所以,依一般經(jīng)文所說,四無量心是世間定法,是有漏,是俗定kullakaviha^ra。然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顯然的曾凈化而提升為解脫道,甘露門;從四無量心也稱為無量心解脫,最上的就是不動(dòng)心解脫來說,就可以確定初期的意義了。如『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七下)說:
「若比丘修習(xí)慈心,多修習(xí)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yuǎn)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乃至修習(xí)舍覺分,依遠(yuǎn)離,依無欲,依滅,向于舍」。
經(jīng)說慈心,是譯者的簡(jiǎn)略,實(shí)際是慈,悲,喜,舍──四心(15)。所說的「大果大福利」,或 [P27] 是二果二福利,是阿那含與阿羅漢。或是四果四福利,從須陀洹到阿羅漢;蚴瞧吖吒@,是二種阿羅漢與五種阿那含。慈,悲,喜,舍與七覺分satta-bojjhan%ga^俱時(shí)而修,能得大果大功德,當(dāng)然是通于無漏的解脫道。無量心解脫,包含了適應(yīng)世俗,佛法不共二類。一般聲聞學(xué)者,都以為:四無量心緣廣大無量的眾生,無量是眾多難以數(shù)計(jì),是勝解──假想觀,所以是世間定。但「量」是依局限性而來的,如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別,就與無我我所的空慧相應(yīng)。質(zhì)多羅長(zhǎng)者以為:無量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于貪、瞋、癡的不動(dòng)心解脫,空就是無量。這一意義,在大乘所說的「無緣慈」中,才再度的表達(dá)出來。
注【4-001】『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八二(大正二七?四二三上)。
注【4-002】『中阿含經(jīng)』(六一)『牛糞喻經(jīng)』(大正一?四九六中)。又(一三八)『福經(jīng)』(大正一?六四五下)!涸鲋Р俊弧钙呒(南傳二0?三四0)!涸鲆及⒑(jīng)』(一0)「護(hù)心品」(大正二?五六五中── 下)。
注【4-003】『中阿含經(jīng)』(八)『七日經(jīng)』(大正一?四二九中──下) 。又(一三0)『教曇彌經(jīng)』(大正一?六一九下)!涸鲋Р俊弧噶(南傳二0?一二三)。又「七集」(南傳二0?三五八)。
注【4-004】『增支部』「九集」(南傳二二上?六五)。
注【4-005】『雜阿含經(jīng)』卷四七(大正二?三四四中──三四五上)!合鄳(yīng)部』(二0)「譬喻相應(yīng)」(南傳一三?三 [P28] 九0──三九三)。
注【4-006】『增支部』「八集」(南傳二一?二──三)。
注【4-007】『增支部』「一一集」(南傳二二下?三二二──三二三)!涸鲆及⒑(jīng)』(四九)「放牛品」(大正二? 八0六上)。
注【4-008】『大智度論』卷二0(大正二五?二一一中)。
注【4-009】『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八三(大正二七?四二七上)。
注【4-010】『中阿含經(jīng)』(五六)『彌酰經(jīng)』(大正一?四九二上)。又(五七)『即為比丘說經(jīng)』(大正一?四九二中)!涸鲋Р俊弧妇偶(南傳二二上?四、一一──一二)。
注【4-011】『中部』(六二)『教誡羅!7畝羅大經(jīng)』(南傳一0?二一九──二二0)。
注【4-012】『成實(shí)論』卷一二說:「慈心差別為悲、喜,……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舍」(大正三二?三三六中── 下)。
注【4-013】『中阿含經(jīng)』(二七)『梵志陀然經(jīng)』(大正一?四五八中)。『中部』(九七)『陀然經(jīng)』(南傳一一上 ?二五六)。
注【4-014】『中阿含經(jīng)』(六八)『大善見王經(jīng)』(大正一?五一八上──下)!洪L(zhǎng)部』(一七)『大善見王經(jīng)』(南傳七?一八四──一九七)!洪L(zhǎng)阿含經(jīng)』(二)『游行經(jīng)』(大正一?二三下──二四上)。
注【4-015】『相應(yīng)部』(四六)「覺支相應(yīng)」(南傳一六上?三三九──三四0)!喊⑴_(dá)磨大毗婆沙論』卷八三(大正二七?四二七下)。 [P29]
五 無所有
再說無所有a^kin~can~n~a與無所有有關(guān)的,有二經(jīng)。一、『中部』『善星經(jīng)』說:眾生的心,或傾向于世間的五欲;或傾向于不動(dòng)而離欲結(jié);或傾向于無所有處而離不動(dòng)結(jié);或傾向于非想非非想處而離無所有處結(jié);或傾向于涅槃而離非想非非想處結(jié)(1)。這五類,是世間人心所傾仰的;也是修行者的次第升進(jìn),以涅槃為最高理想、傾心于前四類,是不能出離的,所以『善星經(jīng)』的傾心于無所有處,只是世間無所有處定境,沒有與空s/u^^nya,sun~n~a相同的意義。
二、『中部』的『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作『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經(jīng)中分凈不動(dòng)道,凈無所有處道,凈無想道(『中部』作「非想非非想處利益行道」),無余涅槃,圣解脫(2)。前三種凈道,名稱與次第,都是與『善星經(jīng)』一致的。前三種凈道,共分為七類,今依『中阿含經(jīng)』(參考『中部』),列表如下:
圖片
┌ 現(xiàn)世欲?來世欲?現(xiàn)世欲想?來世欲想──是魔境魔餌,心凈得不動(dòng)
凈不動(dòng)道───┤ 現(xiàn)世欲……來世欲想?四大四大所成色──是無?鄿,心凈得不動(dòng)
└ 現(xiàn)世欲……來世欲想?現(xiàn)世色?來世色,現(xiàn)世色想?來世色想─是無
?鄿?心凈得不動(dòng)
[P30]
┌ 現(xiàn)世欲……來世色想?不動(dòng)想──是無?鄿?心凈得無所有處(3)
凈無所有處道─┤ 此世─────────────是我我所空,心凈得無所有處
└ 我──────────────是非為自非為他?心凈得無所有處
凈無想道─────現(xiàn)世欲……不動(dòng)想?無所有處想─是無?鄿?心凈得無想
『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所說的前三凈道,是有層次的(層次與『善星經(jīng)』相同),有次第觀想,次第超越息滅的層次,所以被稱為「漸次度脫瀑流」(4)。然本經(jīng)與『善星經(jīng)』不同,凈不動(dòng)道以上,都是有解脫可能的。其中,欲ka^ma是欲界的五欲;不動(dòng)a^n!an~ja,一般的說,是四禪。在這里,有兩點(diǎn)是值得注意的:不動(dòng)──四禪以上,是無所有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為什么四禪以上,與無所有處、無想處中間,沒有空無邊處與識(shí)無邊處呢?這是一!褐胁俊坏姆窍敕欠窍胩,『中阿含經(jīng)』作「無想」、「無想處」(5)。無相心定animitta-cetosama^dhi,『中阿含經(jīng)』每譯作「無想定」。無想(無相心)定與非想非非想處定,無想定,滅盡定,有著復(fù)雜的關(guān)系。本經(jīng)的不動(dòng),無所有,無想──無相,三者次第而說,不正與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g論所說,從滅盡定起,起不動(dòng),無相,無所有──三觸的名稱相同嗎(6)?這是二。
說到凈無所有處道,經(jīng)中分為三類:一、『中部』說:圣弟子作如此的思惟:現(xiàn)在欲,…… 不動(dòng)想,這一切無余滅盡,那是寂靜的,殊妙的,就是無所有處。這樣的專心安住,于是得心清 [P31] (凈)!褐胁俊徽f:無所有處是寂靜、殊妙的;『中阿含經(jīng)』作:「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這可能是一般所說:觀下苦、粗,(障),觀上靜、妙(離),厭下欣上的修法。厭下而專住于無所有處想,成就無所有處定。然經(jīng)上說:修習(xí)無所有處的,或得無所有處定,或依慧而得解脫,可見這不只是世俗定了。依『中阿含經(jīng)』說:「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壞法,那在離欲……不動(dòng)想時(shí),無常、苦、滅的觀慧,是有解脫可能的。
二、圣弟子作這樣的思惟:我,屬于我的,是空的。這樣的專心安住而得心凈,也有得無所有處定,或依慧得解脫的二類!褐邪⒑(jīng)』說;「圣弟子作如是觀:此世(間)空:空于神、神所有(我我所有的舊譯);空有常,空有恒,空長(zhǎng)存,空不變易」(7)。這是說一切有部經(jīng)論,從常、恒、不變易法空──無常,以明我我所空的意義。修無我我所的空觀,得無所有處定,古人雖有多種解說,其實(shí)是空與無所有的同一意趣。
三、『中部』(一0六)『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南傳一一上?三四三)說:
「圣弟子作如是思惟:我不在何處,非誰,亦不在何物之內(nèi)。我所不在何處,不在誰中,亦不在何物」。
『中阿含經(jīng)』作:「圣弟子作如是觀:我非為他而有所為,亦非自為而有所為」(8),意義不大明顯!捍笈派痴摗灰私(jīng)作:「非我有處有時(shí)有所屬物,亦無處時(shí)物屬我者」(9),與『中 [P32] 部』說相近。依『婆沙論』說;無論何處、何時(shí),沒有我所屬的物;也無論何處、何時(shí),沒有物是屬于我的。從我與我所相關(guān)中,通達(dá)無所有,這也是空與無所有是相同的。依此而得心凈的,也有得無所有定,或依慧得解脫的二類。
禪定──四禪、八定,一般說是共世間法,似乎是世間固有的定法,佛弟子依這種定法而修出世的觀慧。然佛法的定慧的早期意義,未必是這樣的。如所說的不動(dòng)、無所有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經(jīng)上都這么說:多聞圣弟子作如是思惟,這是賢圣弟子所修的。由于修習(xí)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脫的差別。依佛法的因果法則,修得某種定,如不能依之發(fā)慧得解脫,那就命終以后,生在某種定境的天上。一般說,世間定是厭下欣上而修得的,然如凈無所有處道的三類,并不是這樣的。第二類,是觀我我所空而修得的。第三類,是觀無我所有而修得的。這都是出世解脫──我我所空的正觀。只是修習(xí)上有些問題,才不能依慧得解脫,成為無所有處定,生無所有處天。就是第一類,依『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也是觀一切欲、欲想、色、色想、不動(dòng)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無常,苦,(無我我所),正是出世解脫道的三要門(三解脫門依此而立),所以第一類也有依慧得解脫的。這樣,無所有處道,都依出世觀慧而成定,不過修持上有點(diǎn)問題,這才成為世間定。
修出世觀慧而成世間定,問題到底在那里?經(jīng)文在無想──凈非想非非想道后,依無想處而 [P33] 有所說明,意義是通于不動(dòng)及無所有處道的!褐邪⒑(jīng)』(七五)『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大正一?五四三上──中)說:
「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dāng)(來)不有,我所當(dāng)(來)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舍。阿難!若比丘樂彼舍,著彼舍,住彼舍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 「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dāng)不有,我所當(dāng)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舍。阿難!若比丘不樂彼舍,不著彼舍,不住彼舍者,阿雖!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 若比丘無所受,必得般涅槃」。
以非想非非想處來說,當(dāng)來的我與我所不再有,本有──現(xiàn)在有的盡舍,這表示究竟的般涅槃。但如對(duì)「舍」而有所樂、著、住(『中部』日譯本作:喜,歡迎,執(zhí)著),那就不能得般涅槃了。樂,著,住,總之是「有所受」,受是取upa^da^na的舊譯。所以,即使修行者所修的是正觀,只要心有所樂著,就不得解脫了。如修無所有正觀,心著而不得解脫,就會(huì)招感無所有處報(bào)。無所有處定與天報(bào),是在這種情形下成立的。
無所有──無所有處道,修無常、苦、無我我所空,是空觀的別名。無所有處定,是空觀的禪定化。 [P34]
注【5-001】『中部』(一0五)『善星經(jīng)』(南傳一一上?三三一──三三三)。
注【5-002】『中部』(一0六)『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南傳一一上?三四0──三四六)!褐邪⒑(jīng)』(七五)『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大正一?五四二中──五四三中)。
注【5-003】『中阿含經(jīng)』(七五)『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原譯本作「于此得入不動(dòng)」(大正一?五四二下),今依上下文義及『中部』改。
注【5-004】『中部』(一0六)『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南傳一一上?三四五)。
注【5-005】『中阿含經(jīng)』(七五)『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大正一?五四三上)。
注【5-006】『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五0下)!褐邪⒑(jīng)』(二一一)『大拘絺羅經(jīng)』(大正一?七九二上)。『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一中)。
注【5-007】『中阿含經(jīng)』(七五)『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大正一?五四二下)。
注【5-008】同上。
注【5-009】『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八四(大正二七?四三三中)。
六 無相
無相animitta,在解脫道中,有種種名稱,如無相心解脫animitta-cetovimutti,無 [P35] 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無相解脫animitta-vimokkha,無相三昧animitta-sama^dhi ,無相等至animitta-sama^patti,無相住animitta-viha^ra。這些術(shù)語的應(yīng)用,在初期佛教里,比空s/u^^nya,sun~n~a與無所有a^kim!canya,a^kin~can~n~a,還要多一些。當(dāng)然,如以無我我所為空,那說空的經(jīng)文,還是比無相要多些。無相定,依修行者的用心不同,淺深不一;與成為定論的非想非非想處nevasan~n~a^-na^sa^n~n~a^yatana,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 ,無想定asan~n~a-sama^patti,都有關(guān)系,所以內(nèi)容比較復(fù)雜!喊⑴_(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中)說:
「謂無相聲,說多種義:或于空三摩地說無相聲,如是或于見道,或于不動(dòng)心解脫,或于非想非非想處,或即于無相三摩地說無相聲」。
『婆沙論』以為:「無相」這一名稱,有五種不同的意義,然從經(jīng)文來說,也許還不止于所說的五義呢!
「無相心三昧」,「是智果智功德」。說明這一問題的,『雜阿含經(jīng)』(「弟子記說」)中,共有四經(jīng)(依『大正藏』編號(hào),為五五六──五五九,其實(shí)應(yīng)分為六經(jīng)),都是與阿難 A^nanda有關(guān)的。有一位比丘,修得了無相心三昧,卻不知道是何果何功德。他于是「隨逐尊者阿難,脫有余人問此義者,因而得聞。彼比丘即隨尊者阿難,經(jīng)六年中,無有余人問此義者」 [P36] ,終于自己提出來請(qǐng)問(1)。六年中沒有人問,可見無相心三昧,起初是很少有人論到的!弘s阿含經(jīng)』中說到:無相心三昧,佛為眾比丘尼說;比丘尼們又問阿難,阿難為比丘尼們說。這一說明,主要為了:「大師及弟子,同句,同味,同義」(2);只是為了以如來曾經(jīng)說過,來肯定無相心三昧在佛法中的地位。巴利藏『增支部』「九集」三七經(jīng),也說到是智果智功德,實(shí)為『雜阿含經(jīng)』五五七、五五九──二經(jīng)的結(jié)合(3)?傊,無相心三昧,是經(jīng)佛弟子的修得而傳出,日漸光大起來的。
無相心三昧,依質(zhì)多羅Citra長(zhǎng)者所說,是「一切相不念(作意)」而修成的三昧(4)。作意manasika^ra,或譯思惟,念,憶念。不作意一切相的無相心三昧,是有淺深的。究竟的無相,如『雜阿含經(jīng)』(「祇夜」)卷四五(大正二?三三一中)說:
「修習(xí)于無相,滅除憍慢使,得慢無間等,究竟于苦邊」。
偈頌是阿難為婆耆舍Van%gi^sa說的,『相應(yīng)部』同(5)!鸿べふ摗唤庹f為:「由此斷故,說名無學(xué)」(6)。智果智功德的無相心三昧,『毗婆沙論』以為是空三摩地的別名(7)。『瑜伽師地論』對(duì)無相心三摩地的解說,如卷一二(大正三0?三三七中)說:
「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于彼諸取蘊(yùn)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如經(jīng)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又二因緣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 [P37] 惟一切相故,于彼諸相不厭不壞,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于無相界正思惟故,于彼無相不堅(jiān)執(zhí)著,故名不昂」。
不低不昂的無相心三昧,正是經(jīng)中所說,不勇不沒的,智果智功德的三昧!鸿べふ摗凰f,與『毗婆沙論』說,是空三摩地異名,所見不同。
依經(jīng)文所說,無相心三昧,或在無量心解脫以下說,那是「出離一切相」,心「不為隨相識(shí)所纏縛」的(8);蛞浪亩U說無相心三昧,如不再進(jìn)求,與眾人往來雜處,戲笑調(diào)弄,那是會(huì)退落,可能還俗的(9)。所以,三昧通于有漏;智果智功德的無相心三昧,也就是無相心解脫,唯是無漏的(初果到四果)。
定,有有想與無想的二類,如『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六下)說:
「尊者阿難語迦摩比丘言: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蝗缡……無所有入處具足。喝缡怯邢氡惹鹩蟹ǘ挥X知。……比丘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無想于有法而不覺知」。
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以下,是初禪到無所有處定,是有想而不覺知;無想心定是無想而不覺知!涸鲋Р俊慌c此相當(dāng)?shù)模舱f無所有處以下,是有想而不覺知;接著說不踴不沒(即「不低不昂」)的三昧(10)。這可見無所有處以上,就是無想的無相心三昧!涸鲋Р俊坏摹 [P38] 靜慮經(jīng)』,先總標(biāo)說:「依止初靜慮得諸漏盡,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得諸漏盡」,然后分別的廣說。但在分別廣說中,從初靜慮說到無所有處定,「如是有想等至」。這是說,無所有處定以下,是有想定,與『雜阿含經(jīng)』所說相同。以下經(jīng)文,沒有說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得漏盡,只說非想非非想處與想受滅等至san~n~avedayita-nirodha-sama^patti善巧(11);非想非非想處與想受滅定,不正是無想定而與無相心三昧相當(dāng)嗎?
無相心三昧而被解說為非想非非想處的,如『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0五(大正二七?五四二上)說:
「于非想非非想處說無相聲者,如說:我多起加行,多用功力,得無相心定,不應(yīng)于中欣樂染著。此說不起有頂味定,唯起凈定。問:何故非想非非想處名無相耶?答:彼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但有昧鈍不明了想微細(xì)現(xiàn)行,如疑而轉(zhuǎn),故名無相」。
經(jīng)說無相定,而被解說為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是『中阿含經(jīng)』的『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經(jīng)上說:欲想,色想,不動(dòng)想,無所有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于爾時(shí)而得無想。彼如是行,如是學(xué),如是修習(xí)而廣布,便于此得心凈。……或于此得入無想,或以慧為解」。得此無想定的,如有所受(取)──樂、著、住,那就受(非)有想無想處的果報(bào)(12)。無相心定而有所樂著,所以是無想而又有不明了的細(xì)想現(xiàn)行,因而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定。如心無取著,那就是 [P39] 無相心解脫了。
想受滅定,或名滅(盡)定,或名增上想滅智定abhisan~n~anirodha-sampaja^na-sama^patti 。與無相心三昧相當(dāng)?shù),如『相?yīng)部』「目犍連相應(yīng)」:從初禪說到四禪,從空無邊處到非想非非想處;在八定以上,說無相心定(13)。而「舍利弗相應(yīng)」,也從初禪說到非想非非想處定,然后說想受滅定(14)?梢姛o相心三昧、與想受滅定的地位相當(dāng)。還有,佛入涅槃那一年,在毗舍離 Vesa^li^患病,是入無相三昧而康復(fù)的,如『長(zhǎng)阿含經(jīng)』(二)『游行經(jīng)』(大正一?一五中)說:
「吾己老矣,年且八十。……自力精進(jìn),忍此(病)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時(shí),我身安隱,無有惱患」。
『雜事』也這樣說:「以無相三昧,觀察其身痛惱令息」!洪L(zhǎng)部』『大般涅槃經(jīng)』卻說:「阿難!如來一切相不憶念,入一切受滅相心三昧住時(shí),如來身體康復(fù)」(15)!洪L(zhǎng)部』說一切相不憶念,又說「入一切受滅相心三昧」,顯然是無相心三昧而又有想受滅的意義。想受滅定是從無相心定中分化出來的,當(dāng)然久已為佛教界所公認(rèn),然于非想非非想處以上,立滅盡定的,如『中部』(二五)『撒餌經(jīng)』,(二六)『圣求經(jīng)』,(三0)『心材喻小經(jīng)』,(三一)『牛角喻小經(jīng)』,(六六)『鶉喻經(jīng)』,(一一三)『善士經(jīng)』,而在『中阿含經(jīng)』中,僅與『撒餌經(jīng)』相當(dāng)?shù)?一七八)『獵師經(jīng)』,在非想非非想處以上,立「想知滅」,其余都沒有,可見部派 [P40] 間所誦的經(jīng)教,想受滅定還在不確定狀態(tài)中。滅盡定與無想──無相心定,『中阿含經(jīng)』辨別二定的入定與出定的差別(16),而『中部』卻沒有。想受滅定,在佛教界是多有諍論的。如烏陀夷 Uda^yin反對(duì)舍利弗S/a^riputra所說的:「若于現(xiàn)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余意生天中,于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17)。在部派中,或說想受滅定是有為的;或說是無為的;或說是非有為非無為的;蛘f想受滅者是無想有情;或說非無想有情;或說世間想受滅是無想有情,出世想受滅是圣者。大乘經(jīng)以為:菩薩如悲愿不足而入滅定,是會(huì)證小果的;如悲愿具足,那就是證入如如法性的深定了。這樣的異說紛紜,足以說明,與無相心定有關(guān)的滅盡定,在佛教界是非常暗昧的。
依無相心三昧,演化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及報(bào)處),滅盡定以外,還有無想有情asan~n~asatta 、無想定。無相心三昧不作意一切相,也就是不起一切想!洪L(zhǎng)部』『大緣經(jīng)』立七識(shí)住與二處,二處是無想有情處與非想非非想處(18)。無想定與滅盡定相似,所以從起定時(shí)的差異,而加以分別(19)。七識(shí)住與二處,綜合起來,名為九有情居(20)。依『長(zhǎng)部』『波梨經(jīng)』說:傳說中的世界起源說,其中「無因論」者,是從無想有情死沒而來生的,所以說無因而有(21)。無想定與無想有情,可能外道有類似無想的修驗(yàn)與傳說,佛法為了要給以應(yīng)有的解說,才從無相定、滅盡定中分出,位居四禪廣果天上。這是成立要遲一些。 [P41]
『雜阿含經(jīng)』(修多羅)卷一0(大正二?七二上──中)說:
「比丘!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無量種種不善,云何究竟滅盡?于四念處系心,住無相三昧,修習(xí)多修習(xí),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余永盡」!付嗦勈サ茏幼魇撬嘉菏篱g頗有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思惟已,都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作是知已,于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者,自覺涅槃」。
『相應(yīng)部』「蘊(yùn)相應(yīng)」所說的,大致相同(22)。依經(jīng)說:依三種想而有三種不善覺(覺,新譯尋思),引起種種的不善法,多修習(xí)無相三昧,能永滅無余。無相三昧是依四念處而修的。四念處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解脫的一乘道。依此而修無相三昧,不取一切相,不取法有,也不取法無,真能修到無所取著,就能自證涅槃了。經(jīng)中常說:依四念處,修七覺支而得解脫。每一覺支的修習(xí),都是「依遠(yuǎn)離,依離欲,依滅,向于舍(舍即不著一切)」的。不取著一切相的無相三昧,可說就是「依滅,向于舍」的修習(xí)。
不取著一切法的三昧,與佛化詵陀迦旃延Sandha-ka^tya^yana-gotra的未調(diào)馬──強(qiáng)梁禪 khalun%ka-jha^na,應(yīng)有一定程度的關(guān)系,如『雜阿含經(jīng)』(「如來記說」)卷三三(大正二? 二三六上──中)說:
「如是詵陀!比丘如是(不念五蓋,住于出離如實(shí)知)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 [P42] 風(fēng)、空、識(shí)、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見、聞、覺、識(shí),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詵陀!比丘如是修禪者,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風(fēng),……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fēng),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
于地等能伏地等想,不依地等一切而修的,是無相禪!簞e譯雜阿含經(jīng)』引申為:「皆悉虛偽,無有實(shí)法,但以假號(hào)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23)。「不見有法及以非法」,與佛『教迦旃延經(jīng)』的不起有見、無見相合;也與離有見、無見,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說相合(24)。無所依而修禪,見于『增支部』「十一集」(25)已衍化為類似的十經(jīng)。各部派所誦的經(jīng)文,有不少出入,大抵合于自宗的教義(26)。然從『雜阿含經(jīng)』與『增支部』相同的來說,這是不依一切想而修的無相禪。
『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四0(大正二七?二0九中)說:
「大目干連!底沙梵天不說第六無相住者耶?……若有苾芻,于一切相不復(fù)思惟,證無相心三摩地具足住,是名第六無相住者」。 [P43]
論中廣引經(jīng)文(應(yīng)是有部的『增壹阿含經(jīng)』):底沙Tissa梵天對(duì)大目干連Maha^moggalla^na 說:部分的梵眾天,能夠知道誰是俱解脫,……誰是信勝解。目干連告訴了如來,如來以為:「一切圣者,總有七人」。底沙梵天從俱解脫說到了信勝解,只說了五人,沒有說第六無相住者。無相住者是證得無相心三摩地具足住的,這是梵天所不能知道的;這與諸天主不知強(qiáng)梁禪是依何而禪定一樣。佛所說的第六無相住者,『大毗婆沙論』解說為:「一切圣者,總有七人」,底沙已說了五人,所以無相住者,就是隨法行與隨信行人。隨法行與隨信行,是見道位。見道位有十五心,是速疾道,是微細(xì)道,不可安立施設(shè),所以隨法行與隨信行,綜合名為無相住者 (27)!号派痴摗凰(jīng)文,見于『增支部』,但略有不同。底沙梵天說了六人──俱解脫…… 隨法行,沒有說第七無相住補(bǔ)特伽羅sattama-animitta-viha^rin-puggala(28),那末第七無相住人,是專指隨信行人了。為什么隨信行人,特別名為無相住人呢?
關(guān)于經(jīng)說的第六無相住人,『大毗婆沙論』說到:「有于彼經(jīng)不了其義,便執(zhí)緣滅諦入正性離生,見道名為無相住故,唯滅諦中無諸相故」(29)。這是法藏部Dhammaguttika的見解,如『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五(大正二七?九二七下)說:
「有說:唯無相三摩地,能入正性離生,如達(dá)摩!5鵋多部說。彼說以無相三摩地,于涅槃起寂靜作意,入正性離生」。 [P44]
入正性離生samyaktva-niya^ma,就是見道。依經(jīng)典明文,隨信行人等所以被名為無相住者,是由于「于一切相不復(fù)思惟,于無相心三摩地具足住」,而不是『大毗婆沙論』所說那樣的。見四諦得道,見滅諦得道,是部派佛教的二大系。依第六名無相住者來說,在圣道的修行中,知苦、斷集而證滅諦,名為圣者,也許見滅得道說更合于經(jīng)義呢!
無相心三昧,是有淺深的:淺的還可能會(huì)退墮;深的是見滅得道,成為圣者;最究竟的,當(dāng)然是一切煩惱空,阿羅漢的不動(dòng)心解脫了。
注【6-001】『雜阿含經(jīng)』卷二0(大正二?一四六中)。
注【6-002】『雜阿含經(jīng)』卷二0(大正二?一四六上)。
注【6-003】『增支部』「九集」(南傳二二上?一二五──一二六)。
注【6-004】『雜阿含經(jīng)』卷二一(大正二?一四九下)。『相應(yīng)部』(四一)「質(zhì)多相應(yīng)」 (南傳一五?四五一)。
注【6-005】『相應(yīng)部』(八)「婆耆沙長(zhǎng)老相應(yīng)」(南傳一二?三二五)。
注【6-006】『瑜伽師地論』卷一七(大正三0?三七二中──下)。
注【6-007】『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中──下)。
注【6-008】『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二0──二一)。『阿毗達(dá)磨集異門足論』卷一五(大正二六?四三一上)。
注【6-009】『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一五六──一五七)!褐邪⒑(jīng)』(八二)『支離彌梨經(jīng)』(大正一?五 [P45] 五九上)。
注【6-010】『增支部』「九集」(南傳二二上?一二七)。
注【6-011】『增支部』「九集」(南傳二二上?一一二──一二四)。
注【6-012】『中阿含經(jīng)』(七五)『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大正一?五四三上)!褐胁俊(一0六)『不動(dòng)利益經(jīng)』,「無想」作「非想非非想處」。
注【6-013】『相應(yīng)部』(四0)「目犍連相應(yīng)」(南傳一五?四0五──四一四)。
注【6-014】『相應(yīng)部』(二八)「舍利弗相應(yīng)」(南傳一四?三八0──三八五)。
注【6-015】『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六(大正二四?三八七中)!洪L(zhǎng)部』(一六)『大般涅槃經(jīng)』(南傳七?六八)。
注【6-016】『中阿含經(jīng)』(二一0)『法樂比丘尼經(jīng)』(大正一?七八九上)。又(二一一)『大拘絺羅經(jīng)』(大正一 ?七九一下──七九二上)。
注【6-017】『中阿含經(jīng)』(二二)『成就戒經(jīng)』(大正一?四四九下)!涸鲋Р俊弧肝寮(南傳一九?二六八──二六九)。
注【6-018】『長(zhǎng)部』(一五)『大緣經(jīng)』(南傳七?二二──二四)。『長(zhǎng)阿含經(jīng)』(一三)『大緣方便經(jīng)』(大正一 ?六二中)!褐邪⒑(jīng)』(九七)『大因經(jīng)』(大正一?五八二上)。
注【6-019】『中阿含經(jīng)』(二一0)『法樂比丘尼經(jīng)』(大正一?七八九上)。又(二一一)『大拘絺羅經(jīng)』(大正一 [P46] ?七九二上)。
注【6-020】『長(zhǎng)部』(三三)『等誦經(jīng)』(南傳八?三四三──三四四)!洪L(zhǎng)阿含經(jīng)』(九)『眾集經(jīng)』(大正一?五二中──下)!涸鲋Р俊弧妇偶(南傳二二上?七七──七八)!涸鲆及⒑(jīng)』「九眾生居品」(大正二?七六四下──七六五上)。
注【6-021】『長(zhǎng)部』(二四)『波梨經(jīng)』(南傳八?四三)。『長(zhǎng)阿含經(jīng)』(一五)『阿!2鯧夷經(jīng)』(大正一?六九下)。
注【6-022】『相應(yīng)部』(二二)「蘊(yùn)相應(yīng)」(南傳一四?一五0)。
注【6-023】『別譯雜阿含經(jīng)』卷八(大正二?四三一上)。
注【6-024】『雜阿含經(jīng)』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下)。又卷一0(大正二?七二中)。
注【6-025】『增支部』「十一集」(南傳二二下?二九一)。
注【6-026】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二七八──二八四)。
注【6-027】『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四0(大正二七?二0九下)。又卷一0五(大正二七?五四一下)。
注【6-028】『增支部』「七集」(南傳二0?三二六──三二八)。
注【6-029】『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四0(大正二七?二0九中)。 [P47]
七 空與空性
『中阿含經(jīng)』的『小空經(jīng)』與『大空經(jīng)』,與『中部』的『空小經(jīng)』、『空大經(jīng)』相當(dāng),是以空為主題而集出的經(jīng)典。這兩部「空經(jīng)」,都淵源于『雜阿含經(jīng)』中的空住sun~n~ata^-viha^ra (1),經(jīng)不同的傳宏,而分別集出來的。都是依空觀sun~n~ata^-vipassana^的進(jìn)修而達(dá)究竟解脫的。在修行的方便上,兩部經(jīng)是不同的,但都深深影響了發(fā)展中的佛教。
先說『小空經(jīng)』(2)。以佛曾經(jīng)為阿難A^nanda說 ,「我多行空」(住)為緣起;以三世如來,都「行此真實(shí)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作結(jié)(3)。這是一切佛所多住的,所以成佛之道的大乘法,特別舉揚(yáng)空性的修證,是可以從此而得到線索的。依『小空經(jīng)』說:空,不是什么都沒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說「鹿子母堂空」,這是說鹿子母堂miga^rama^tu-pa^sa^da 中,空無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asun~n~ata^的。依于這一解說,后來瑜伽Yoga^ca^ra大乘說:「謂由于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fù)由于此,余實(shí)是有,即由余故如實(shí)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shí)無倒」。所以,「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于空顛倒趣入」(4),成為大乘有宗的根本義!盒】战(jīng)』所說的空(性),是依名釋義的;提出不空,作空與不空的對(duì)立說明,實(shí)是一項(xiàng)新的解說。 [P48]
『小空經(jīng)』所說的空住,是適應(yīng)于住阿蘭若aran~n~a者而展開的修法,所以從阿蘭若── 無事處說起。修行者專心憶念(即「作意」)無事想aran~n~a-san~n~a^,不起村落想,人想,因村落想及人想而引起的疲勞,是沒有了(5)。這樣,村落想空,人想空,而無事想不空,「是謂行真實(shí)空(性)不顛倒」。進(jìn)一步,不憶念人想與無事想,專一憶念地想,觀地平如掌;人想空,無事想空,(因人想、無事想而引起的疲勞沒有了),而地想不空,「是謂行真實(shí)空(性)不顛倒」。這樣的次第進(jìn)修,專念空無邊處想而地等想空。專念識(shí)無邊處想而空無邊處等想空。專念無所有處想,不念識(shí)無邊處等想,識(shí)無邊處等想空,而無所有處想不空,「是謂行真實(shí)空(性)不顛倒」。以上依世間道修空;這樣的「行真實(shí)空性」,是有漏的,有淺深層次的。以下,依圣道修空,『小空經(jīng)』這樣(大正一?七三七下)說:
「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無量識(shí)處想,莫念無所有處想,當(dāng)數(shù)念一無想心定。彼如是知:空無量識(shí)處想,空無所有處想,然有不空,唯一無想心定」。 「彼作是念:我本無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樂彼,不求彼,不應(yīng)住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處命存。……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見真實(shí)有。阿難!是謂行真實(shí)空(性)不顛倒也,謂漏盡, [P49] 無漏,無為心解脫」。
無想心定,依『空小經(jīng)』,知道是無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的異譯。經(jīng)說「然有不空,唯一無想心定」,與上文「然有不空,唯一無所有處想」等不同,不再說不空的「想」,因?yàn)闊o所有處等是有想定,無相心定是無想定。但無想心定,還是有為法,還是「有疲勞」── 惱患的,所以如樂著無想心定,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如觀無想心定,是本行所作的有為法,不樂、不求、不住,那就以慧得解脫──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得究竟解脫,也就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不動(dòng)心解脫akuppa^-cetovimutti。無想心定有疲勞及不樂住二類,沒有別立非想非非想處,與『凈不動(dòng)道經(jīng)』是相同的。『瑜伽論』分為世間道修與圣道修二類說:「以世間道修習(xí)空性,當(dāng)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自斯已后,修圣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6)。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與『小空經(jīng)』的無想心定相合!嚎招〗(jīng)』在無所有處以上,別立非想非非想處。然后說無相心三昧,空于非想非非想處;再依無相心三昧,觀有為是無常滅法,得漏盡。這對(duì)于依無相心三昧,而分立非想非非想處的古義,已隱覆而不再見了。
『小空經(jīng)』的悟入空性,是次第悟入的,通于有漏定的?盏氖鞘裁?是想,是依想而引起的疲勞,所以無想心三昧為最上。無想心三昧,空于一切煩惱,畢竟離欲,而我們的身心──六 [P50] (內(nèi))處cha$yatana^ni,在命終以前是不空的,但不再為煩惱所動(dòng)亂,心解脫自在。并知道:「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空住與無相心三昧,初修的方便,雖有些差別,而究竟終歸是一致的。所以『大毗婆沙論』說:智果智功德的無相心三摩地,是空三摩地的異名(7)。
再說『大空經(jīng)』(8)。『大空經(jīng)』與『小空經(jīng)』,都是如來與弟子共同修證的法門!盒】战(jīng)』是由下而上的,豎的層層超越,順著禪定的次第,最后以無相心三昧,不取著而漏盡解脫!捍罂战(jīng)』卻是由外而內(nèi),橫舉四類空作意──四種空觀,修習(xí)成就而得究竟。四類空作意是:外空作意bahiddha^-sun~n~ata^-manasika^ra,內(nèi)空作意ajjhatta-sun~n~ata^-manasika^ra,俱空(『中阿含經(jīng)』作內(nèi)外空)作意dubhatosun~n~ata^-ma.,不動(dòng)作意a^n!an~ja-manasikaroti。四類作意的修習(xí),『大空經(jīng)』與『空大經(jīng)』,說明上略有差別。依『大空經(jīng)』說:修學(xué)者先要「持內(nèi)心住止令一定」,也就是修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四增上心carra^ro adhicitta,然后依定起觀。念(即「作意」)內(nèi)空,如「其心移動(dòng)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內(nèi)空」(9),那就念外空。如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內(nèi)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不(移)動(dòng)?傊,要修習(xí)多修習(xí),達(dá)到心不移動(dòng)趣向于近,得清凈,住,解于內(nèi)空……不(移)動(dòng)!鸿べふ摗灰策@樣說!嚎沾蠼(jīng)』別別的說明四類作意,沒有展轉(zhuǎn)次第的意義。四類作意的定義,經(jīng)文沒有確 [P51] 切的說明,『瑜伽論』解說為(10):
圖片
┌外 空──超過一切五種色想(離欲貪)
所證空─┤
└內(nèi) 空──于內(nèi)諸行斷增上慢(離我慢)
┌內(nèi)外空──修無我見
所修空─┤
└不 動(dòng)──修無常見
依經(jīng)文的四類作意,而分別為所證空與所修空,先證而后修,不過是論師的一項(xiàng)解說吧!然從『瑜伽論』的解說,也可發(fā)見經(jīng)義的線索,如『中阿含經(jīng)』『大空經(jīng)』(大正一?七三九中)說:
「有五欲功德,可樂,(可)意,所(可字的訛寫)念,(可)愛,色欲相應(yīng)(11)。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若比丘心至到(?),觀此五欲功德,……觀無常 ……,如是比丘觀時(shí)則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斷也,是謂正知」。 「有五盛(盛是取的古譯)陰:色盛陰,覺(受的古譯)、想、行、識(shí)盛陰。謂比丘如是觀興衰,……若有比丘如是觀時(shí),則知五陰中我慢已滅,是謂正知」。
依經(jīng)文所說,觀五欲功德,是外離欲貪chanda-ra^ga,觀五取陰,是內(nèi)離我慢asmima^na 。五取陰和合,是個(gè)人自體;觀五陰生滅無常,(無常故苦,無?喙薀o我),所以可說是證內(nèi)空而離我(見、我愛、我)慢。五欲功德,是眼、耳、鼻、舌、身──五根;于色、聲、香、 [P52] 味、觸境,起可樂、可意、可念、可愛,與欲貪相應(yīng);觀五欲無常,可說是證外空而離欲貪。這四類作意的次第,『瑜伽論』先外空而后內(nèi)空;『空大經(jīng)』與『大空經(jīng)』,卻是先內(nèi)空而后外空。不過,『大空經(jīng)』標(biāo)舉如來所住時(shí)說:「我此異(異是殊勝的意思)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先舉度一切色想的外空,與『瑜伽論』的先說外空相合。但『空大經(jīng)』作:「如來住勝等覺,即不作意一切諸相,內(nèi)空成就住」。『空大經(jīng)』廣說內(nèi)空作意與不動(dòng)作意,外空與俱空作意,只簡(jiǎn)略的提到名目。所以這一修空的教授,起初可能只有二類:一、(空于五欲的)五欲空;二、(空我我所的)五蘊(yùn)空。由于五欲是內(nèi)根、外境相關(guān)涉而引起的,所以觀五欲,可以分別的觀外境的無常,內(nèi)根的無常,內(nèi)外緣生欲貪的無常。在傳授中,分為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沼谖逵姆謩e觀察,其實(shí)是內(nèi)外關(guān)聯(lián)著的,先觀外空或先觀內(nèi)空,都是可以的?沼谖逵目沼^,分為外空、內(nèi)空、內(nèi)外空,于是對(duì)外空五欲而本有內(nèi)空意義的,觀五取陰而空于我慢的,名之為不動(dòng)了。
『大空經(jīng)』的空(住)行,本于『雜阿含經(jīng)』所說,被稱嘆為上座禪住的空住。入上座禪住的,在入城乞食時(shí),道路上,見色等如有愛念染著的,應(yīng)該為斷而修精勤;如了知沒有愛染,就這樣的喜樂善法,精勤修習(xí)。名為「清凈乞食」,也略說行、住、坐、臥(12)。與此相當(dāng)?shù)摹褐胁俊弧浩蚴城鍍艚?jīng)』,所說要廣得多。內(nèi)容為:入城乞食往來,六根于色……法,應(yīng)離欲貪等煩惱 [P53] (與『雜阿含經(jīng)』大同)。然后說五妙欲斷,五蓋斷,五取蘊(yùn)遍知,修四念住……八支道、止觀,證明解脫(13)?兆。(dāng)然是禪觀;但要應(yīng)用于日常生活中。『中部』的『乞食清凈經(jīng)』,與『空大經(jīng)』是非常接近的。
『大空經(jīng)』近于『乞食清凈經(jīng)』,然以四類作意為核心,重于日常生活的應(yīng)用,內(nèi)容更廣。一、比丘如喜樂多眾聚會(huì),是不能得「出離樂,遠(yuǎn)離樂,寂靜樂,等覺樂」的,也不能得阿羅漢的究竟解脫。這是策勉比丘們,「常樂獨(dú)住遠(yuǎn)離處」,住于適合修行空住的地方。二、佛舉自身的證得:「我不見有一色令我(生)欲樂」,所以一切色法的變異,不會(huì)引起憂苦懊惱。佛自住勝等覺,即度一切色想(『空大經(jīng)』作「一切諸相」),空住成就。成就了空住,所以比丘們來會(huì),心住遠(yuǎn)離寂靜喜樂;為大眾說法,也是絕對(duì)沒有煩惱的。這是佛以自證作證明,表示空住者心境的喜樂自在。三、正說空住,依四禪而修內(nèi)空作意,外空作意,內(nèi)外空作意,不動(dòng)作意,修習(xí)成就。四、住于空住的,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正知而不會(huì)引起貪憂惡不善法。如為眾說法,不說非圣無義的種種世俗論,而說戒、定、慧等正論。尋思時(shí),正知而不起三不善尋,起三善尋,都不起貪憂惡不善法。外對(duì)五欲境時(shí),觀無常而不起欲染;內(nèi)觀五取蘊(yùn)時(shí),觀無常而斷我慢。這是一向善的,無漏出世間的,不落惡魔之手的(究竟解脫)。五、師、弟子、梵行的煩苦。簡(jiǎn)單說:如住在阿蘭若處,得四增上心,因人眾往來,引起惡不善法而退轉(zhuǎn)的, [P54] 就是煩苦。這表示了禪定是可退的,修出離行,應(yīng)以修空住成就為要?jiǎng)?wù)。六、「尊師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出于利他的慈悲心。弟子們應(yīng)該「受持正法,不違師教」。
進(jìn)一步來論究空與空性。在舊譯中,都是一律譯為空的。自玄奘譯出瑜伽系的論典,才嚴(yán)格的分別空與空性;以為空是遮遣妄執(zhí)的,空性是空所顯性,是離妄執(zhí)而顯的法性,所以是如實(shí)有的。初期佛典中,空與空性有什么分別呢?如「空諸欲」,「空世間」,「貪空、瞋空、癡空」,「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我我所空」,「無常、苦、空、無我」,在巴利文中,都是空──sun~n~a。如「空心解脫」,「空解脫」,「空三昧」,「空等至」,「空住」,「內(nèi)空、外空、俱空」(以上三種空,在『無礙道論』中,也是空),『空小經(jīng)』,『空大經(jīng)』:凡是作為觀名、定名或經(jīng)名的,都是空性──sun~n~ata^。我以為,「空」不只是否定詞,離妄執(zhí)煩惱是空,也表示無累的清凈、寂靜?招裕强盏拿~化。初期圣典中的空性,并無空所顯性的意義;只有「出世空性」,是甚深的涅槃。
『小空經(jīng)』所說的「行真實(shí)空,不顛倒」,『空小經(jīng)』作:「如實(shí)性,不顛倒,清凈空類」 (14)?疹恠un~n~ata^vakka,空是有淺深不同的(系列)。空在初期圣典中,是與離煩惱有關(guān)的!盒】战(jīng)』所說,不起人想、村落想,而想阿蘭若處;阿蘭若處想成就,沒有人想、村落的煩囂,就名為空。進(jìn)一步,不起人想、阿蘭若想,而觀想大地,想大地平坦,一望無涯,自有空 [P55] 曠無寄的境地,也就名為空。這種以一想而除其他的想,正如以一凈念而除種種雜念一樣。這樣的以不空而去空的,是『小空經(jīng)』的特色!捍蟪巳楞伽經(jīng)』,稱這種空為彼彼空itaretara- s/u^nyata^ ,評(píng)論為:「此彼彼空,(七種)空中最粗,汝應(yīng)遠(yuǎn)離」(15)。以不空而說空,被評(píng)為最粗的,應(yīng)該遠(yuǎn)離的?傊,大、小「空經(jīng)」的集出,在四種心解脫中,不是無量,無所有,無相──三者可及的;在佛法中,「空」是越來越受到重視了!
注【7-001】『雜阿含經(jīng)』卷九(大正二?五七中)。
注【7-002】『中阿含經(jīng)』(一九0)『小空經(jīng)』(大正一?七三七上──下)。『中部』(一二一)『空小經(jīng)』(南傳一一下?一一九──一二七)。
注【7-003】「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0五,引經(jīng)作:「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大正二七?五四三上)。
注【7-004】『瑜伽師地論』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八下──四八九上)。又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下)。
注【7-005】 「疲勞」,『中部』(一二一)『空小經(jīng)』作「患惱」daratha!鸿べ煹卣摗痪砭牛,解說為:「粗重,不寂靜住,及熾然等」(大正三0?八一二下)。
注【7-006】『瑜伽師地論』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下──八一三上)。
注【7-007】『阿毗達(dá)磨大毗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中)。 [P56]
注【7-008】『中阿含經(jīng)』(一九一)『大空經(jīng)』(大正一?七三八上──七四0下)!褐胁俊(一二二)『空大經(jīng)』(南傳一一下?一二七──一三九)
注【7-009】『中部』(一二二)『空大經(jīng)』作:「心不勇躍,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脫」(南傳一一下?一三0)。
注【7-010】『瑜伽師地論』卷九0(大正三0?八一三上──中)。
注【7-011】參照『雜阿含經(jīng)』卷一三,作:「眼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長(zhǎng)養(yǎng)欲之色」(大正二?八九中)。
注【8-012】同注(1)。
注【8-013】『中部』(一五一)『乞食清凈經(jīng)』(南傳一一下?四二六──四三二)。
注【8-014】『中阿含經(jīng)』(一九0)『小空經(jīng)』(大正一?七三七上──下)!褐胁俊(一二一)『空小經(jīng)』(南傳一一下?一二0以下)。
注【8-015】『大乘入楞伽經(jīng)』卷二(大正一六?五九九上)。
八 空為三三昧先導(dǎo)
『雜阿含經(jīng)』中,質(zhì)多羅Citra長(zhǎng)者,對(duì)當(dāng)時(shí)類集為一組的四種心三昧citta-sama^dhi ,也名心解脫cetovimutti,一一的論究他的同異,而歸結(jié)于「貪空、瞋空、癡空」的究竟一致。其中四無量appama^n!a,是遍緣十方世界眾生的,被教界論定為粗淺的三昧,被忽視了 [P57] 。這樣,解脫生死的要道,主要就是三三昧──空sun~n~ata^,無相animitta,無所有 a^kin~can~n~a了?,無相,無所有,雖有究竟的共同意義,而在修習(xí)的方法上,到底是有所不同的。如上文的分別論究,可見這三者在佛教界分別傳授修習(xí)的情形。眾生生死流轉(zhuǎn)的原因,一切眾生是相同的,解脫生死的法門,當(dāng)然也是一致的。那末傳授修習(xí)中的三種三昧──空,無相,無所有,到底是怎樣的關(guān)系呢?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雜阿含經(jīng)』(西元五世紀(jì)譯),有經(jīng)名為「圣法印知見清凈」的,正是對(duì)上一問題提出了說明(1)。異譯本,有西晉元康四年(西元二九四),竺法護(hù) Dharmaraks!a在酒泉譯出的『佛說圣法印經(jīng)』(2)y是最早的譯本,文字晦澀些、內(nèi)容與『雜阿含經(jīng)』相同。趙宋施護(hù)所譯的『佛說法印經(jīng)』(3),譯出的時(shí)代極遲,內(nèi)容有了很大的出入。依『雜阿含經(jīng)』所說,全經(jīng)可分為三段,內(nèi)容為:
「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shí)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心樂清凈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凈。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 [P58] 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 「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shí)而生。復(fù)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shí)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fù)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shí)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見清凈」。
一、能修得空三昧的,才能進(jìn)而得無相、無所有三昧;如沒有修得空三昧的,那無相、無所有是不能修得的。這樣,在空,無相,無所有──三種三昧中,空三昧是有基礎(chǔ)的先導(dǎo)的地位。這不是說空是更高深的,而是說:如沒有空無我我所的正見,不可能有無相、無所有的正三昧;即使有類似的修驗(yàn),也是不能究竟解脫的。
二、不能離慢清凈的三種三昧,是有漏的三昧?杖劣^
- 上一篇:空之探究 自序 目次
-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二章 部派──空義之開展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zhǎng)老:學(xué)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zhǎng)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tái)灣見到了印順導(dǎo)師
- 印順導(dǎo)師:學(xué)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shí)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gè)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gè)人與社會(huì)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xué)風(fēng)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tái)——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jī)單
- 佛教對(duì)「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duì)「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bào)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shí),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duì)「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shí)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shí)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shí)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shí)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cuò)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shí)念佛,重在一生堅(jiān)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lì):一個(gè)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cái)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jiān)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shí)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duì)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gè)人的福報(bào)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duì)世界的認(rèn)識(shí)——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bào)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duì)佛最好的報(bào)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mèng)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mèng)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mèng)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