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詳情]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第二講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第二講

  凈界法師講述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2面

  貳:經文大意

  在正式講解經文之前,先說明本經的修學綱要。本經的經文大意共分三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明,第三段是結勸?倶擞址謨尚《危瓤吹谝恍《。

  是經頓漸兼收。首唱「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褂盅裕骸感牟幌档,亦不結業(yè),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埂金剛經》無住之旨,《維摩》不二之門,不越此矣!此為頓教。

  以下的四十二個篇章,內容有頓教及漸教二種法門。頓教法門基本上是一種理觀,觀察不生不滅的理性,因為這種悟入特別圓滿快速,故稱為頓。漸教是一種修行的方法,雖然我們的本性是本自清凈,但在無量劫流轉中,造作了很多的業(yè)力,留下了眾多的痕跡,也就是留下種種善、惡的功能。對這些心的功能,我們須加以調整,漸教就是戒定慧的調伏法門,而這種修持是漸次成就,故稱漸教。

  本經的頓教內涵上,首唱「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股抽T是出家修道者的總稱,凡是離開世俗的家,修學圣道,都稱為沙門。但本經對沙門定義的標準比較高,什么樣的人才有資格稱為沙門呢?「識心達本,解無為法。」識是觀照,智者大師的觀心法門,認為我們這念心在觀照時,先不要向外觀照,而應先觀照自己這念明了分別的心識。智者大師的觀照是先做粗淺的因緣觀,透過因緣觀,馬上見到這念心有種種的功能,譬如有些人喜歡布施,他習慣歡喜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與大眾共同受用,他的布施善根是怎么來的呢?因為過去生有造作布施的業(yè)力。有些人有持戒的善根,他對佛陀所制定的根本戒法、微細戒法,都能習慣奉持,這善根不是今生才有,他多生多劫就歡喜持戒。有些人能忍辱,雖遭受不合理的對待,也能安忍不動。在觀心時,我們見到內心有眾多善良的功能;但不幸的是,我們的內心也有很多邪惡的功能,如有些人貪欲重,貪財、貪名、貪色,但你罵他、打他,他卻無所謂,沒有什么脾氣。有些人潔身自愛,少欲知足,但他的瞋心很重,若稍微觸惱他,他就發(fā)脾氣。所以我們內心有很多善良的功能、邪惡的功能,這些功能是如何生起的呢?這不是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而是過去無始劫來,我們數數的造作,數數的熏習,所以就有現(xiàn)在內心的善、惡功能。初觀心時,應先觀察內心表層的有為諸法,為什么叫做有為呢?因這些善、惡的功能,都須假借造作因緣才能出現(xiàn)。

  若再進一步深觀這一念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剝開這些假借因緣造作的善惡功能,見到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識心達本」,通達最初的本性,這本性是無為法,它不須假借造作就已存在,即使造作重大善業(yè),本性是「如」;造作再大的惡業(yè),本性也是「如」,無論造善造惡,本性皆不改變。造善累積善的功能,造惡累積惡的功能,這些功能不能影響本性,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是不能改變的,這不變異的本性即是無為法,因它不是假借因緣而生,所以不受因緣法的影響而變異。當一個人在觀心時,從有為的善、惡對立法,深入觀察到圓融無礙,清凈平等的法性,這個人就有資格稱為沙門,他已開始在修道了。

  又說:「心不系道,亦不結業(yè),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前面是約修行者,發(fā)明無為頓教法門,以下是約「法」來發(fā)揮,這個法就是道。什么樣的法稱為道呢?「心不系道」,這念心不著于戒定慧的造作因緣,不思念種種的戒定慧善法;「亦不結業(yè)」,但也不應思惟惡法,起種種貪、瞋、癡的煩惱。內心不思善,也不思惡,若不思善、不思惡,內心「云何應住」呢?心應安住在什么境界呢?「無念無作,非修非證!篃o念無作是指遠離惡法,不思念惡法,也不造作惡法;但內心也不著在善法的「修」及善法的「證」上,如是遠離善惡的對立因緣!覆粴v諸位」,這時心沒有任何階位的差別,沒有你是功德相,他是過失相;你是一個人,他是一個餓鬼,沒有這樣的差別。因為五蘊果報都是因緣所生法,若剝開因緣所生法,而現(xiàn)出如的境界,一切法皆是如,這稱為道,道就是無為的真理,天臺宗稱為現(xiàn)前一念心性。

  「《金剛》無住之旨,《維摩》不二之門,不越此矣!此為頓教!骨懊媸且员窘浀慕浳膩戆l(fā)揮頓教止觀的涵義,這里是引用其它經典來作旁證。《金剛經》是開導一位已經發(fā)菩提心的菩薩,「菩薩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菩薩發(fā)菩提心后,他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這樣的上求下化是一種有為的造作,這有為的造作應該以什么為自體呢?《金剛經》解釋說,應以無住為自體。一般的菩薩在遇逆境時候,處理態(tài)度是心有所住,這念分別心住于因緣所生法,這因緣所生法是一個逆境,是一個苦惱的果報,應該是過去的罪業(yè)所現(xiàn)出的影像。我們這念心習慣心隨境轉,心即住在這影像上。心與罪業(yè)接觸就感受到苦惱,有些人認為,苦惱是暫時的,很快就會過去;或者認為,遇苦惱時自己應該謙卑;或者認為,苦惱果報是罪業(yè)所召感,自己應該認命。以上的對治方法,都能減少痛苦的感受。但《金剛經》認為,心若住于境界,再加以對治,這已是落于第二義,不是第一義諦!督饎偨洝氛f,若有志于行菩薩道,發(fā)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殊勝愿力,這愿心應該以無住為住,不要住在有為的境界上,別人贊嘆你,你的心無;別人毀謗你,你的心也是無住。如是安住在清凈本性,發(fā)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這菩提心就特別堅固,不可破壞!督饎偨洝氛J為,菩提心是有為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雖然這是清凈的因果,但有為諸法一定要以無住為自體,如是菩提心才會堅固。所以《金剛經》發(fā)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以無住為自體而發(fā)起菩提心。

  《維摩詰經》是發(fā)揮不二法門的道理。因緣所生法都是對立的,有善就有惡,有功德就有過失,若能超越因緣所生法,安住在不生不滅的本性,這是離諸對待的平等不二法門。

  以上引用《金剛經》的無住,及《維摩詰經》的不二,以會通本經的無為法及道的觀念,這都屬于頓教法門。藏傳佛教把大乘佛法的修學分成甚深見及廣大行,若要修學佛法,一定要具足甚深見,因為心若著在有為諸法中活動,自己不可能解脫,心若著于善惡、功德過失的對立因緣法,就是一種生滅心,故所依止的宗見會影響果報。頓教法門是從生滅的因緣,回歸到不生不滅本性的觀察,是一種甚深見的建立。

  以下說明漸教法門。由甚深見開展出廣大行,廣大的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的菩薩修學。

  其間羅舉四真道、十善行,訶斥欲染,策發(fā)凈業(yè),警世非常,覺諸幻化,此為漸教。

  理論上來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沟恍业氖,我們內心開始擾動以后,所謂的「真如不守自性」,這念明了分別的心,它不歡喜安住在清凈本性,它動了向外攀緣的念頭,向外攀緣即是「動」,動即是業(yè),業(yè)就有召感性。所以我們無量劫來不斷的活動,累積了眾多如夢如幻的煩惱及業(yè)力,印在我們清凈本性的表層上,這就是需要處理對治的業(yè)力。本經提出兩個對治法門:

 。ㄒ唬┦菩校杭词鞘茦I(yè),十善業(yè)是戒行,戒行有身、口、意三業(yè):身業(yè)是不殺、不盜、不淫;口業(yè)是不兩舌、不綺語、不妄言、不惡口;意業(yè)是無貪、無瞋、無癡。這是修止觀的基礎。

  (二)四真道:四真道即是四圣諦。四圣諦認為,世間的因果法則有二種,一是雜染因果的苦集二諦,苦是由集諦所召感,也就是說,痛苦果報是煩惱罪業(yè)所引生。這觀念很重要,有時我們在修學佛法時,身心感到痛苦,如拜佛或修學某種善法時,身心有很多的障礙。有時我們會起顛倒,以為因為拜佛而使自己痛苦,這是錯誤的想法,拜佛是一種戒定慧善法,召感的是安樂果報。我們過去在未修行時,已經累積了眾多的煩惱與罪業(yè),因現(xiàn)在修學佛法而把煩惱業(yè)力逼出來,這是重報輕受。所以我們要永遠知道,因緣果報中,苦果是由集諦所召感,集諦就是煩惱業(yè)力。二是清凈因果的滅道二諦,「滅」是指已息滅痛苦的安樂果報,這安樂果報是由戒定慧之「道」所召感。所以我們的生命有兩種因果,你可以選擇累積煩惱業(yè)力,如是而召感個體的痛苦果報;或選擇累積戒定慧,而召感寂靜安樂的果報。透過以上四圣諦的觀察,見到染凈二種因果的生起因緣,如此有助于對生命作正確而不顛倒的抉擇。

  透過以上十善業(yè)的實踐,及四圣諦止觀的修學,「訶斥欲染,策發(fā)凈業(yè)」,一方面滅惡,懺悔業(yè)障,在滅惡方面,本經對三界的貪欲煩惱,訶責特別重;一方面策發(fā)凈業(yè),成就戒定慧。以上是本經漸教廣大行的第一個內涵,勸勉我們修習戒定慧。

  漸教廣大行的第二個主題:「警世非常,覺諸幻化。」這是透過無常觀,策發(fā)我們的出離心。雖然我們明明知道戒定慧會召感功德,煩惱罪業(yè)會召感痛苦,但很多人卻寧可選擇放縱情緒,累積煩惱,遭受罪業(yè)的苦報。為什么會做這種選擇呢?有一個主要因素,我們起了常見的顛倒,太看重眼前的安樂。對于流轉中的這一期果報體,認為去年的生命體存在,今年也存在,由此類推,生命體明年也會存在,如此就會產生常見,我們以為自己的生命會永存世間,就做一個永久存在的打算。由于對眼前的得失看得太重,因此不惜造作種種的罪業(yè),以保存今生的快樂。如何對治這種常見的顛倒呢?思惟無常,觀察今生的生命,死亡總有一天會來臨,當死亡到來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菇裆鄯e的財富、名聲,乃至于種種的眷屬,都會被死亡所破壞。而當一個生命轉成另一個生命,唯一能超越死亡,能在來生受用的,是我們在佛堂所修習的禮拜、贊嘆、供養(yǎng)等善業(yè),善業(yè)可以超越死亡而在來生受用。透過無常的死亡觀,有助于我們明白生命中,哪些只是一種暫時的虛妄相,哪些造做是一種永恒的功德相。譬如持戒雖給自己帶來不方便,但持戒的善業(yè)卻使你來生能繼續(xù)受用。所以無常觀使我們從常見的顛倒中覺悟,將遲早要來臨的死亡提前起觀照,故能「覺諸幻化」,覺悟世間的名利、得失、成敗皆是暫時的因緣,如夢如幻,如是就會警惕自己趕快積功累德,修無常觀能使自己精進修學。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四十二篇章,基本上的修學主題有以上二個漸教法門:

 。ㄒ唬┬迣W戒定慧。(二)修習無常觀。以上是總標,下面是別明,個別說明戒定慧與無常觀。

  夫欲染不去,則凈行難成。凈行不成,則本明不發(fā)。故反復于斷愛去欲之修,以為行道守真之助,而要歸于無我。了得無我,心垢自盡,常光現(xiàn)前,是則名為「解無為法」。

  在漸教的對治法門中有二個主題,一是對治欲染,一是修學凈行。在滅惡生善中,本經的次第是要我們先滅惡,因為三界的貪欲煩惱,若不以持戒加以對治,則很難成就戒定慧,因為貪欲煩惱會構成遮障,所以先斷惡再修善。若戒定慧的凈行沒有成就,我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整體生命的心性則難以顯現(xiàn),所以不依止?jié)u教,對頓教的理觀也有障礙。以前我們研究的菩薩戒,它的重點是在大悲,所以它在戒法的對治上,偏重在瞋心、慢心與嫉妒心,這三種煩惱是成就大悲的最大障礙,而貪欲煩惱并不是破壞大悲心的最大障礙,所以菩薩戒中,對比丘、比丘尼所擁有的資具,如應該擁有多大的缽,多少的衣服,菩薩戒對此并不很在意。但在聲聞法的角度上,聲聞法的修學重點在出離三界,而出離三界的最大障礙就是貪欲煩惱。本經既然是在引導小乘或大乘學者出離三界,而出離三界所有的障礙根源就是愛欲煩惱,所以本經強調對治三界的愛欲煩惱,以四念處的觀行-不凈、苦、無常、無我,作為修行的正行,持戒斷欲去愛為助行,最后回歸到不生不滅的我空真理。了達我空真理,進一步通達法空,則「心垢自盡」,內心有所得的污垢也隨之消盡,最后就趨向于我空、法空的無為真理。所以本經的修學次第,先從有為的修學再契入無為的真理。

  以前懺公師父在齋戒學會講《八大人覺經》,他說《八大人覺經》的要點是「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什么叫乘法身船呢?我們要緊依止不生不滅的理性來修學善法。前面的八大人覺有八種修學,從無常無我、少欲知足乃至發(fā)起出離心、菩提心,這些是有為的造作,而懺悔業(yè)障、積集資糧的斷惡修善的修持,你要依止不生滅心,才能至涅槃岸。他說前面的八種修學,若不能與法身船相應,則不能至涅槃岸,這些善法就只能流落到三界的生死大海中,創(chuàng)造暫時的安樂果報,如此而已,因為你缺乏法身船。所以透過戒定慧的滅惡生善,最后會歸到我空、法空的無為法,如此的善法才有解脫的力量。以上是本經的第一個主題-修學戒、定、慧,第二個主題是以下的策發(fā)出離心。

  然而世人,往往貪著有為,不舍愛欲者,何也?由不知人命無常,世界幻化,以須臾之樂招長劫之殃。刃蜜炬風,其言絕痛。有丈夫之志者,其不可瞿然深省乎?

  本經在講完戒定慧之后,很強調修無常觀。一般眾生貪著有為,不舍愛欲,尤其是過去生善業(yè)強者,他今生修行會有困難,因為他前生善業(yè)強,使他今生的生命身體健康,貌相莊嚴,眷屬美滿,他就容易被眼前的因緣所障礙,無法舍離愛著煩惱。為什么不能舍離愛著呢?他明知生命的目的應該積功累德,為什么撥不出時間來修學呢?因善業(yè)強者,他對今生美妙的果報,容易生起常見的顛倒,他以為他能長命百歲,永久受用今生美妙安樂的果報,他不知人命無常,死亡終有一天會來臨,把今生美妙的境界全破壞。他起常見之后,貪著眼前一時的快樂,不惜造作罪業(yè),以至召感來生長劫之苦報。

  若從因緣觀來觀察,我們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上,每一個剎那生命都要面臨兩種情況,一是受用果報,一是創(chuàng)造因地。一方面我們繼承過去的業(yè)力,遇到很多人事的因緣,承受由前生的業(yè)力所創(chuàng)造的果報,可能是快樂的果報,或者是痛苦的果報;另一方面,自己以什么心態(tài)來面對果報,所采取的行動又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業(yè)力。所以我們的生命體在每一個點上,在受用果報時,也在創(chuàng)造新的業(yè)力。因此我們的生命有兩種選擇: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一)眾生畏果:顛倒的眾生并不在乎造什么業(yè),他是畏果,他重視的是果報,現(xiàn)前的生命不能有痛苦,只能有安樂。為了成就暫時的安樂,不惜造作罪業(yè),即使罪業(yè)會召感來生痛苦的果報,他也不畏懼,所以說是顛倒。眾生畏果,只重視眼前的果報,而忽略了因地的業(yè)力。

 。ǘ┢兴_畏因:一個有智慧的菩薩畏因,他遇到不如意的果報是逆來順受,因為這是過去的業(yè)力所創(chuàng)造,「隨緣消舊業(yè)」,自己認命承受果報。他所在乎的是面對果報時,所采取的行動決不能造罪業(yè),若造罪業(yè),這罪業(yè)必定召感來生的痛苦,所以菩薩他很重視因地。

  菩薩因修無常觀,他會注意生命的因地。若不修無常觀,「以須臾之樂,招長劫之殃!怪蛔非笱矍暗目鞓,而不在乎這眼前之樂所造的惡業(yè),就猶如「刃蜜炬風」,只見刀上的蜂蜜,而未見蜂蜜后面的一把刀。故一個有志于成就出世間功德者,對眼前的安樂所帶動的罪業(yè),應該感到恐懼而知反省。

  無常觀的涵義,簡單的說,佛弟子對生命的觀察,生命的重點不在結果而在過程,因為最后的結果,自己并不能控制,那是前生的因緣,不可能再回到前生去改變業(yè)力,F(xiàn)在的身相的外表,內心的善惡功能,及外在的人事因緣,這些是前生的業(yè)力所召感,我們只能隨緣消舊業(yè)。重點在于我們如何過這一生,以什么心態(tài)面對順逆的境界,又造作累積了什么業(yè)力,這才是我們所在乎的,因為今生的業(yè)力又會召感來生的果報。自己會有這種覺悟,是因為修無常觀,故能從眼前的境界中跳脫出來。以上是本經的第二個主題-修無常觀。以下一段是總結。

  經言:「佛所言說,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學者于此盡心焉,則五部諸經,俱可得門而入矣! (摘自彭際清居士《跋》文)

  前面講到頓教的止觀,也說明了漸教戒定慧的修學,但佛陀的法要,無論頓漸,就像甜度非常均勻的蜂蜜,不論中間或邊緣的甜度皆相同。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執(zhí)理昧事,或執(zhí)事昧理,理事皆同等重要。我們若能體會本經的頓漸兼修,則對佛陀的五部諸經-華嚴部的頓教;阿含部、方等部、般若部等是漸教對治的漸初、漸中、漸后;法華涅槃是會漸歸頓,把漸教法門會歸到頓教。若能修學本經的頓教與漸教,即能體悟佛陀所說的五部法要。

  由以上古德的開示可知,本經的修學是頓漸兼修,理事無礙。我們剛開始要從頓教中生起甚深見,知道生命的依止處,所謂「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今生一時的尊貴安樂,這都不是皈依處,皆是無常敗壞,唯有開顯不生不滅的本性,才是究竟的涅槃安樂。自己要把流轉中的究竟皈依處-自己的「家」先找出來,先定位出自己的修學目標;有這甚深見以后,再立定自己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廣大行,如是一步一步的回歸到自己的目標,這是本經的主旨。不過本經的廣大行偏重在斷惡修善,對于度眾生方面發(fā)揮的比較少,它偏重在自利的功德。

  蕅益大師在《靈峯宗論》上說,有人問言:「開悟后修什么?」一般沒有開悟的人,心隨境轉,住在眼前的個體因緣中,不斷隨順因緣流轉;開悟的人則知道這些是生滅法,他安住在清靜本性。蕅益大師回答說:「開悟后,熾然修福!闺m了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但也不能忽略因緣,因為悟后仍要不斷的凈罪集資,所悟的真理才能更加顯發(fā),理與事是互相資助的,所以有了甚深見后還要有廣大行。若開悟后,沒有悟后修行的行動力,這解悟很快就消失,因為這解悟太薄弱脆弱。所以古德說:「乘性起修,全修在性。」起初依止不生滅心,修習種種凈罪集資的斷惡修善,但這些修學最后仍是「全修在性」,它有助于開顯不生不滅的本性,所以由理觀而生起事修,事修也能資助理觀。也就是說,起初是由內心的觀照力而產生行動力,但行動力也資助觀照力,這就是為何若違犯戒法,會對止觀產生障礙,因罪業(yè)有罪障,煩惱障、業(yè)障、報障對修習圣道皆是障礙。所以我們不應該執(zhí)理昧事,理論上雖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但在事相上要熾然斷惡修善。本經的主旨也是這種涵義-頓漸兼修,理事無礙。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