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1)
寅二十六、能斷疑等記論差別(分二科) 卯一、總標列
又有四種請問記論能斷所疑、能悟未悟,又能任持勝決擇力。謂于法實相,應一向記;于諸有情業(yè)果異熟,應分別記;于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于不如理,應當置記。
這是第二十六科「能斷疑等記論差別」。
「又有四種請問記論」,這個「請問」有問題提出來問,「記」就是回答的意思,就是分別解釋叫做「記」。這樣的問答有四種不同,這四種不同有什么好處呢?是「能斷所疑」,若有猶豫的事情,經過這問答就能夠斷出去,這是一個斷疑。「能悟未悟」,能夠覺悟沒覺悟的道理,這又是一種好處!改軘嗨伞故菙喑鋈,能夠對治一種過失;「能悟未悟,又能任持勝決擇力」,這是成就的一種功德。「又能任持勝決擇力」,這個「勝決擇力」,就是分析觀察諸法的智慧,這個「任持」是保持的意思,你常常能這樣的問答分析,你成就這樣的智慧不容易失掉,有這樣的意思。這是說這四種問答的好處。那四種問答呢?下邊就說了。
「謂于法實相,應一向記」,這是第一個問答,謂于法的真實相,真實的情況,這一方面的問題,應該「一向記」,就是很肯定的去解釋它,這樣意思!赣谥T有情業(yè)果異熟,應分別記」,于諸有情的業(yè)果異熟這一方面問題,應該分別的去解釋、去回答,不能夠一向記,那就是可以不同的方向。這個里面是什么樣的情形呢?這個所造的業(yè)力它會去得果報,但是不決定。就是你的愛煩惱,愛煩惱也是能發(fā)業(yè),也能潤業(yè),就是能幫助這個業(yè)力去得果報,這個愛煩惱。如果你若把這個愛煩惱斷了、消滅了,那么那個業(yè)力就不得果報了,所以阿羅漢把業(yè)力,把這個愛煩惱斷了,他以后再就沒有三界的生死,沒有了。若是你沒有斷愛煩惱,這個愛煩惱還在,這業(yè)力就會得果報。
所以這個有情的業(yè)果,「異熟」就是果,業(yè)力能得果;但是那個果報是不是得,是不是出現,應該分別的說。這個愛煩惱斷不斷,就會得或不得,不能說決定得,那么講就錯了。不過這樣說,那就是得要是圣人,若是得了初果的時候,三惡道的業(yè)力就是停下來不動了;那么若得三果的時候,欲界的果報就停下來了;若得四果,三界的生死果報都停下來了,是有差別的。你若沒得圣道的人,沒得圣道的人做善就有善報,做惡就有惡報,不得果報不可能的。
「于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于隱密說」,就是他問題的中心點說得不明白,沒有說明白,你不要解釋!阜且幌騿枴,他那個提出問題的含意有復雜了一點,不是一個方向的,那樣的問題就不是一向問,你應該再問,再提出反問他,反問他怎么回事情,你再加以回答,你不要直接就回答!赣诓蝗缋,應當置記」,對于那個不合道理的問題,就不要回答,就是這么意思。這一共是四個問答,只有一個問答,「于諸有情業(yè)果異熟,應分別記」,這個是說得明白,其他三個還沒有講明白,下面《披尋記》有說了。
卯二、隨難釋
于此問中云何名記?謂記彼問,言佛世尊于斯不記。
前面是標列出來這四個問記,這底下隨難的解釋!赣诖藛栔小,怎么叫做「記」呢?「謂記彼問,言佛世尊于斯不記」,這就特別的解釋這第四個,這個「應當置記」。這個「置」就是放在那里不要管了,也就是不回答。于此這個問,這個不如理問中,怎么叫做「置記」呢?「謂記彼問,言佛世尊于斯不記」,你可以這樣回答,佛對于這個問題是不回答的,就這么回答他,這樣子說。這《披尋記》。
《披尋記》五○六頁:
謂于法實相應一向記等者:如有問者,問死生殊、我一異等。記有四者,謂答四問。若作是問:一切有情皆當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是謂于法實相應一向記。若作是問:一切死者皆當生不?應分別記,有煩惱者當生,非余;是謂于諸有情業(yè)果異熟應分別記。若作是問:人為勝劣?應反詰記,為何所方?若言方天應記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是謂于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若作是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舍置記,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如石女兒白黑等性;是謂于不如理應當置記。如問死生殊、我一異等有四種記,如是于余一切隨應當知,《俱舍論》中廣說其事。(《俱舍論》十九卷十七頁)
「謂于法實相應一向記等者」,這是標出來這一段文。「如有問者,問死生殊、我一異等」,「問死生殊」,說這個人死了一定是要再生嗎?生了以后是不是決定死呢?這個死生的問題,我提出這個問題。「我一異等」,說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我,這個我和色受想行識是一是異呢?這一類的問題,各式各樣的問題,那么這是提出這個問!赣浻兴恼摺,這個回答去解釋這個問題有四種不同!钢^答四問」,回答這個四問,所以叫做「記有四」。
「若作是問」,這底下舉個例,「一切有情皆當死否?」就這么問!笐幌蛴洝,這個問題你就這樣子,就是肯定的就回答他,只有一個,這個回答只有一個,就是「一切有情皆定當死」,就是這樣回答!甘侵^于法實相應一向記」,這就是叫做「一向記」。
「若作是問」,如果他提出問題這樣問:說「一切死者皆當生不?」說死掉了的人是不是還能生呢?這樣問,「應分別記」,這個時候應該分別的解釋。怎么分別法呢?「有煩惱者當生,非余」,有煩惱的人他死了以后,他還是要再生的;只要是沒有煩惱的「非余」,不是剩余的,那就是沒有煩惱的人,那他死了他就不生了,他就不會再來到三界里面受生了。所以一切死的人皆當生不?這個是不一定,這應該分別它!甘侵^于諸有情業(yè)果異熟應分別記」,這樣子回答。
「若作是問:人為勝劣」,這個人是殊勝、是卑劣的呢?「應反詰記」,應該反回去問他,「為何所方?」你說人是勝、是劣。向誰比呢?用誰去對比呢?「若言方天」,如果說和天來對比的話,「應記人劣」,應該說人是不如天的,人是劣!溉粞苑较隆,如果說是和三惡道來對比的話,「應記人勝」,人是殊勝的。「是謂于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這樣子說。
「若作是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若這樣子問,「應舍置記」,那么這個應該就是不要回答他,應該這樣子。因為什么這個問題不回答他一異的,這個一異的問答不回答呢?為什么呢?「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因為這個有情,「有情」者即是我也,執(zhí)著在色受想行識里面,執(zhí)著有一個我,執(zhí)著有個真實體性的我。如果這樣子執(zhí)著,而問這個我于色受想行識是一是異的話,不要回答,理由就是「有情無實故」,沒有真實的我。沒有真實的我,怎么能說那個我是一異呢?所以不要回答,這是一個解釋。
「如石女兒白黑等性」,如石女的兒,那個兒是白色的呢?是黑色的呢?這樣的體性,那這個事情也不能回答。因為石女是不生孩子的,所以根本沒有兒,怎么能說兒是白是黑呢?所以這個白黑的問題是不能回答的,不需要回答!甘侵^于不如理問應當置記」,就不要回答!溉鐔査郎狻⑽乙划惖扔兴姆N記,如是于余一切隨應當知」,一切的問題隨其所應有這四種不同,在「《俱舍論》中廣說其事」。
寅二十七、惠舍清凈不清凈別(分二科) 卯一、標列相
又有四種惠舍,或清凈或不清凈。三種清凈,謂唯自身戒見具足,或復唯他戒見具足,或自及他戒見具足;一不清凈,謂自及他戒見二種俱不具足。
這底下第二十七科「惠舍清凈不清凈」有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列相」。
「有四種惠舍」,就是有四種布施,這四種布施有差別,什么差別呢?有的是「清凈」,有的是「不清凈」的。「三種清凈」,這四種的布施里面有三種布施是清凈的,是有意義的,是有功德的!钢^唯自身戒見具足」,這個「自身」就是自己,這個自己和他,底下第二句「或復唯他戒見具足」,這個自他還是有點事情。那么現在姑且這樣說,假設是用財物來布施,這個財物是你所有的,那么就叫做「自」;但是你沒有自己去執(zhí)行這件事,你委托另一個人去布施,那個人就是「他」。財富是你所有,你是施主,你委托另一個人去代辦這件事,那個是施者,執(zhí)行這件事的人,施者。那么以財物為主的話,你就是「自」。
說「謂唯自身戒見具足」,就是你本身,你的品德是很良好的,三業(yè)清凈,持戒清凈,有十善的功德!敢姟,你的思想也是清凈的,就是有正知正見這個人。這個人的正知正見是很稀有的一種功德,很稀有的功德。有的人品德好,思想邪知邪見;有的人是有正知正見,但是品德不好,這真是難了。但這里說自身品德也好,他還有正知正見,這兩種功德都具足的,說這個人他自己。但是你委托那個人去布施,那個人他不是,他不是那么好,這是一種。
「或復唯他戒見具足」,或者說你本身戒見都不具足,你委托那個人、執(zhí)行那個人戒見都具足,他為你執(zhí)行這個布施的這件事,這樣子這是一種!富蜃约八湟娋咦恪梗蛘呤亲约,或者是那個人,代你執(zhí)行那個人,兩方面都是戒見具足的,都是很好的。這是三種,這加起來是三種。
「一不清凈」,一共有四種惠施,現在這里說了三種,還有第四種,那個是個一,是不清凈的。「謂自及他戒見二種俱不具足」,就是自己和他那樣的人,戒也不具足,見也不具足,那就是不清凈了。這四種就是這樣子來劃分,這是「標列」,底下「明得失」,我清凈有什么好不好呢?我不清凈有什么好不好呢?這底下說明這個意思。
卯二、明得失
其清凈者,當生善趣,資產豐饒;不清凈者,當生惡趣,資產無匱。
說是你本身戒也清凈、見也清凈,你還能去布施的話,將來你就會生到好的地方去,往生到善趣,或者人間,或者是天上,你的資產特別的豐富很多,大自在安樂的境界。
「不清凈者」,那個戒也不清凈,見也不清凈,但是也布施,那么將來有什么好處呢?「當生惡趣」,因為你不清凈,你就生到苦惱的地方去了,或者生到龍的世界,也是有大福德,這個龍;或生到其他鬼神的世界,也有大福德。那就是你本身當生惡趣,你不清凈所以生到惡趣去!纲Y產無匱」,但是也有福德,也有很多的財富,也不缺少。如是因,如是果,一點也沒有占便宜,也沒有吃虧。
這地方這么樣解釋這四種惠施,這四種惠施或清凈或不清凈。譬如說是一個人,我是合法的得來的財富,我去布施,這是一種布施;我非法得來的財富也去布施,不同,將來的果報不一樣,不一樣的。
寅二十八、能攝大眾方便差別
又有四種攝眾方便,能正攝化一切大眾。一、饒益方便,二、攝受方便,三、引導方便,四、修治方便。
這是第二十八「能攝大眾方便差別」。這「有四種攝眾方便」,這個「攝眾」就是引導的意思,引導眾生來到佛法里面的前方便,用這樣的方便能引導眾生來相信佛法!笖z」就是吸引他、引導他的一個方便!改苷龜z化一切大眾」,這四種方便能夠正確的、能夠很有意義的能引導眾生,能教化一切眾生,使令他們能夠進步,能夠得到佛法中的功德。那四種呢?
「一、饒益方便」,第一個是「饒益方便」,就是給他,第一個就是布施,「饒益方便」就是布施,你布施他很多的利益,他歡喜的,你給。這地方說布施就是財布施,眾生都是歡喜財,你能夠財布施給他,那么這就是一種方便,它能發(fā)出來一種能力,使令他對你有好的印象,對于佛法就會有信心了,這個眾生是這樣的。這可見佛菩薩教化眾生,用理智來教化眾生,也有時候用感情度化眾生的,不全是用理智。說有道理,你有道理他不相信,但是你若是用財富給他,他相信了,這是「饒益方便」。
「二、攝受方便」,「攝受方便」是什么呢?叫做說愛語。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愛語,可愛的語言。這可愛的語言在本論的下文,說有三種可愛的語言:第一個是「慰喻語」,就是你有苦難的時候安慰你,令你心情好一點,解決你的困難,叫慰喻語。第二個語言叫做「慶悅語」,就是你有吉祥的事情,有榮耀的事情的時候,他來慶賀你,這種語言,這是一種語言。第三種語言是「勝益語」,這個慰喻語、慶悅語也是令你得到好處了,但是這還不是殊勝的,還有一個更好的一種語言。譬如說我勸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一個很好的語言;但是還有比這個更高明的,就是出世間的,佛法所說的出世間圣道的語言,這是最殊勝的利益!附砸詿o余涅槃而滅度之」,這是第一等、第一最殊勝的利益,不是一般的利益所能及的,這叫做「勝益語」。
這里面說的就是「攝受方便」,就是這個意思,就是用佛法這種殊勝的法語,用真理的語言來引導你,用這引導你來到佛法的方便,這是一種。因為前面這個「饒益方便」,就包括了這些事情,包括了慰喻語、慶悅語,包括了一般的這些事情。但是「攝受方便」,就是用佛法的真理來教導你,來教化你,用這個方便來引導你來到佛法里邊來,就是你要…。前面是「饒益方便」,是用感情來教化你;這個「攝受方便」,就是用智慧了,用智慧來引導你,使令你要認識什么是真理了,這叫「攝受方便」。
「三、引導方便」,這引導方便,這里面就是引導你,你已經對佛法有了信心,什么是佛法你有了認識,這時候就要開導他不可以做惡事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前面是屬于還沒有關涉到行為上的事情,只是思想上的轉變;這個引導就是你要實際上不可以做惡事,從這個不善的地方出來,到善的地方來,這叫做「引導方便」。這個就是在行為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了,要這樣子,這是「引導方便」。
第四是「修治方便」,「修治方便」就是要讓他修四念處、修止觀,能入圣道了,法隨法行的意思,這樣子。這樣說「饒益方便」是布施,「攝受方便」是愛語,用真理的語言來開示他叫做愛語。你看經論上這樣子安排,這個引導方便是利行,叫利行。第四個是同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同事,「修治方便」,「引導方便」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從不善處引導他到善處來,但是這個還不是一個決定的,F在決定的辦法是「修治方便」,就是你要從根本上修學戒定慧,從思想上斷除一切煩惱,然后這才真實的把這個人,改變了這個人。如果內心的煩惱你不除掉,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靠不住的,隨時還會作惡的。所以這個「修治」就是徹底地改善了他,所以叫「修治方便」。而這個「方便」叫做同事,就是菩薩和他一樣的來做這樣的修行,不是說我叫你修行,我不修行,不是這個意思,那樣子是不能夠引導眾生的。這是有四種引導眾生相信佛法的方便,這四種。
寅二十九、業(yè)生有情依止差別
又有四種從業(yè)所生諸有情類,于彼彼趣生依止門。一、由業(yè)及卵輥,二、由業(yè)及胎膜,三、由業(yè)及潤污,四、唯由業(yè)。
這是第二十九科「業(yè)生有情依止差別」。這個「業(yè)生有情依止差別」,這個由因業(yè)而受生的眾生,他的生命是不一樣的。這個「依止差別」,受生的不一樣,這個身體有情依止,有情的生命,有情的身體,受生的情況不一樣,這個意思。
「又有四種從業(yè)所生諸有情類,于彼彼趣生」,或者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三惡道,他這個受生的情況不一樣,得到生命體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敢、由業(yè)及卵輥」,這是第一種就是卵生,這個「輥」實在也可以說就是卵。但是凡夫所看見的形式是卵生,實在不只是卵,還是要有業(yè)的力量,這樣子受生。這樣我看就像雞、鴨這一類的是卵生。
「二、由業(yè)及胎膜」,那么這是人是胎生,還有一些眾生也是胎生。胎生實在還是有業(yè)的,主要還是業(yè)。「三、由業(yè)及潤污」,那么這是濕生,「污」也是水的意思,這是濕生!杆、唯由業(yè)」,那就是化生,就是諸天或者地獄,諸天及地獄唯獨是化生,這個不同。
寅三十、受生有情死緣差別
又彼彼處受生有情,有四種死。一者、由自故死,謂于戲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二、由他故死,謂于羯羅藍、頞部曇、閉尸、鍵南母腹中者。三、俱由故死,謂在欲界所余有情。四、俱不由故死,謂色無色界有頂為后所有有情。
「又彼彼處受生有情,有四種死」,前面說生有四種不同,這底下第三十科說受生有情死的因緣也是有差別,各地方的受生有情有四種的死,死亡也不同。
「一者,由自故死,謂于戲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是他自己傷害了他自己的生命,這樣死亡的。誰是這樣子呢?「謂于戲忘」,我們前面也講過了,那個「戲忘」天,他就是戲樂,就是歡喜玩,游戲時間太久了,他沒有時間的觀念,忘記了時間,一直這樣子,那么他就死掉了,這是戲忘天。第二種是「意忿天」,他那個天與天互相有的時候,互相對視的時候,就是怒目相視。一怒目相視的話,都是凡夫,你怒我,我也要怒你,兩個人就有瞋心越來越大,就這樣子就死掉了,「意忿天中而受生者」,這是他自己傷害了自己的生命而死掉了,自殺而死。
「二、由他故死」,自己他不會死的,是由另外的原因使令他死了。什么呢?「謂于羯羅藍、頞部曇、閉尸、鍵南母腹中者」,這個「羯羅藍」翻作雜穢,或者翻作凝滑;「頞部曇」翻個泡。若按人來說就是初開始投胎以后,就是叫做「羯羅藍」,第二個七的時候叫做「頞部曇」,就是泡,像個泡似的!搁]尸」是血肉,這個時候就是第三個七。第四七是「鍵南」是個肉團,第五個七缽羅奢佉,我們前面講過,那就是有知覺了。這還都是在母腹中,在母腹中的這樣有情他自己不會死,他自己沒有能力來傷害自己,他沒有,都是由另外的力量使令他死了,就像墮胎這一類的事情,或者其他的母親不小心的,或者他就死掉了。
「三、俱由故死」或者也有自、也有他,這兩種原因會死掉!钢^在欲界所余有情」,就是在母腹中除掉這一部分,其他的所余有情,他也有能力自殺而死,也有原因被其他的力量傷害了、死掉了。
「四、俱不由故死」,也不是由自死,自己也不會忽然間自殺,也沒有這個事情,也不會有其他的力量使令他死!钢^色無色界有頂為后所有有情」,就是色界的有情、無色界的有情,這里面說「有頂」應該是非非想天,是最后的有情。這些有情沒有這回事,沒有人能殺死他們,他們也不會自殺,也沒有這種原因,沒有這個理由會自殺。那么死亡有這四種不同。
寅三十一、苦遲通等清凈道別
復有四清凈道:一、非功用根圓滿,亦非喜樂圓滿;二、功用根圓滿,非喜樂圓滿;三、喜樂圓滿,非功用根圓滿;四、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這是第三十一科「苦遲通等清凈道別」。前面說生死,這底下說清凈道。這個「清凈道」就是得圣道的過程,這個「清凈」就是入了圣位是清凈的,凡夫都是不清凈的。得圣位的清凈有四種差別,就是這樣意思。
「一、非功用根圓滿」,「根」就是得圣道的善根,信、進、念、定、慧這個根,一個有力量的得圣道,有強大的力量能得圣道,這就是「根」。這個根功用圓滿,這個功用圓滿,就是你栽培你的善根,你努力地,你的三業(yè)發(fā)生出來這種作用,努力地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身口意自己努力的用功,來栽培自己的善根,栽培得很圓滿。「非功用根圓滿」,你栽培的不是那么好,為什么呢?你就是不要強,你就是懈怠,本來人家都是很努力地栽培,你就偏不做,就隨隨便便地不守規(guī)矩,你這樣做,你也沒能占到便宜,就是你的善根栽培得不圓滿,但是也得圣道了,所以這就是鈍根的意思。
「亦非喜樂圓滿」,這個得圣道,如果你得到禪定,得到四禪,得到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得到了四禪的時候,你心里面就是快樂,你入了禪定的時候有輕安樂,那完全不同。但是你又不肯努力,所以也沒有得到禪定,沒有得到禪定就沒有喜樂,但是這個人也得圣道了。那么他這個人就是在…,或者在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未到地定里也有喜樂,也有喜樂不是那么圓滿。所以這個人就是鈍根人,而又沒有得到禪定,也得圣道了,也是清凈了,就叫做「非功用根圓滿,亦非喜樂圓滿」,就是懈怠的人。
我們前幾個月,在南院有位法師叫法正法師,法正法師這個人身體很不好,你看他的氣色也知道,身體很不健康。但是他就是日中一食,不但晚間不吃飯,早晨也不吃,我勸他說:你身體不太好,你早上可以喝點粥,晚間你不吃,這持戒好,早晨是合法的,你吃一點。不!一定是日中一食,堅決的這個意愿那么堅強,就是要日中一食。我就死了,我也是日中一食,我不怕死,不惜生命要持這一條戒,這個人就是不得了。你看見月律師那個回憶錄,弘一大師前面寫了一篇序,弘一大師里面用了一個字,你們去看這個書,用了什么字?就是他那個意思,就是勉勵當時的佛教領導人,要有骨頭!有這個意思。
我們也是一樣,我們出了家,我感覺你們都很好肯上進,那么出家人就是生活沒有問題,很多信佛的人歡喜供養(yǎng)。生活沒有問題,何必辛苦去學習佛法,還要寫心得報告,還有監(jiān)學老師管你,還有教務主任,還有個院長,還有很多人管你,何必呢?但是你們不是,不怕!不怕你管,我們來到佛學院要求進步,要學習佛法,這是有上進的意志;但是也有些懈怠的,也是有的,不是那么圓滿。所以,我說南院的法正法師他已經走了,回臺灣去了,我就感覺到這個人是不得了,所以他就是特別強。這樣說,我們說信、進、念、定、慧,若加個慚、愧的話,就是七種、七圣財。慚愧就是持戒了,他這個戒的善根強,有的人這里面也包括進、精進,精進的力量強,就是怎么樣苦我都是要這樣努力。不要說哎呀我有病嘛!所以我到廚房拿個東西吃吃,自己找個理由。但是人家這個就是…,那么你這樣做,你戒的善根就是不強,就不圓滿。
信、進、念、定、慧,這個「念」這個記憶力,我以前也是,你要我背經,我心里就不高興,我小時候讀書有背的,老師就是叫我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四書我背過的。這時候就是背,那時候也無所謂愿意不愿意,反正老師叫我背,我就背,可是出家以后就不高興背。你不高興背,你這個念就不強,信進念定慧,這個念的善根就不強,念是栽培來的。當然有的人前生栽培得好,今生念力特別強,不須要栽培就好,那是前生栽培的,所以有佛的智慧,我們才知道是前生栽培來的,不是自然有的。我們記憶力不好,不要緊,你肯栽培還是可以好的,這個念的善根強。
定、慧,「定」,他就是不怕辛苦,他就是常常的靜坐,我靜坐坐得不好,我非好不可,這個意志特別強,就是常常靜坐,慢慢定就來了,就成了。信、進、念、定、慧都是修來的,這個根,這些善根就圓滿,你不努力,你就不如人家。所以第一種就是鈍根人,實在明白點說,什么叫做鈍根人?就是懈怠人,就是懈怠的人善根栽培不圓滿,但是也達到了一個程度,能得圣道。如果沒達到那個程度,圣道是不能得的。
「二、功用根圓滿」,這個是精進的人!毒闵嵴摗飞弦灿校捅菊摰南挛囊灿,叫做「練根」,練習的練,善根的根;就是努力的栽培自己,所以他的功用圓滿,善根很多!阜窍矘穲A滿」,這是定的根不圓滿,他不努力地坐襌,所以沒有得到四禪,這件事不圓滿。這可見得圣道,特別提出來「定」的具足、不具足,定若具足就是喜樂圓滿,定不具足就是非喜樂圓滿。
「三、喜樂圓滿,非功用根圓滿」,這是第三個。這個是「喜樂圓滿」,這個人他歡喜靜坐得了禪定了,「喜樂圓滿」!阜枪τ酶鶊A滿」,這是這個人智慧學得…,他不努力,他不努力學習智慧,所以功用根不圓滿,但是也得圣道了,也還好。
「四、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這個是最好的,也得到禪定了,智慧啊,信、進、念、定、慧,這些也是圓滿,也是圓滿的時候,這個人很自在、很快樂的就得圣道了,就成功了。前面那個非功用根圓滿,亦非喜樂圓滿,這個人很辛苦的得了圣道,很辛苦的!杜麑び洝房梢宰x一下。
《披尋記》五○八頁:
復有四清凈道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通行,名為四清凈道:一、苦遲通行,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彼亦非喜樂圓滿。二、苦速通行,由利根故,說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非喜樂圓滿。三、樂遲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故,說喜樂圓滿;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四、樂速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及利根故,說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復有四清凈道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通行,名為四清凈道」,這個「通行」就是由凡夫到圣人通行無阻,到達了。是四種通行、四凈道,一是「苦遲通行,由鈍根故」,「苦遲」,「苦」就是沒得到色界四禪,沒有喜樂,沒有喜樂但是他慢慢地得到圣道!赣赦g根故」,說是這個人是懈怠,「由鈍根故」,遲鈍,這個「鈍」就是遲、慢!刚f非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彼亦非喜樂圓滿」,「現法樂住」就是現在你得到色界四禪了,不是未來,那么就叫做…,你沒得到,「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彼亦非喜樂圓滿」。
「二、苦速通行」,前面是說苦遲通行,現在第二個苦速通行!赣衫剩f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非喜樂圓滿」,那就是善根有很多種,但是主要還是智慧,這個智慧,他學了很多智慧,他對般若的善根栽培得強,所以他叫做根利!刚f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非喜樂圓滿」,這是一個圓滿,不是兩個圓滿。「三、樂遲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故,說喜樂圓滿;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這是般若栽培得不夠!杆、樂速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及利根故,說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這個是最殊勝的。
寅三十二、背惡說等清凈道別(分二科) 卯一、標列
又有四清凈道:一、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二、向善說法及毗奈耶,三、資糧道,四、清凈道。
這是第三十二科「背惡說等清凈道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列」。
「又有四清凈道」,四種清凈道,也是得圣道才算是清凈,有四種差別。第一個是「背惡說法」,「背」就是棄舍的意思,遠離的意思。「惡說法」,他說的法是邪知邪見不合道理的說法,你棄舍這件事。這個「棄舍」,我看這應該是分兩種:一個你自己棄舍了這種邪知邪見,一個是你不去親近這種人,這種邪知邪見的人,你遠離他!讣芭我梗概我故钦{伏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發(fā)覺了自己有這種問題的話,能調伏自己的邪知邪見,能滅除去邪知邪見。有的人有善知識告訴他,你這是邪知邪見,他不承認,他還保留認為這是寶貝,不要棄舍,那就不對了,那就不是「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了。這是第一種能棄舍這個邪知邪見,能滅除去邪知邪見,能調伏邪知邪見。
「二、向善說法及毗奈耶」,這個「向善說法」,就是這個人能親近,能親近這個善說法,就是有正知正見的人,他去親近他合乎道理的說法,他能親近他,「善說法」!讣芭我,就是他能夠使令自己清凈,能調伏自己三業(yè)清凈,能滅除去一切的過失,滅除自己內心的煩惱,這是第二種。第一種就是他棄舍了惡說法,而也能滅除自己內心的煩惱;現在是第二種能去親近善說法,能滅除內心的煩惱,這還有點差別的。
「三、資糧道,四、清凈道」,這樣子加起來就是四種。
卯二、隨釋(分四科) 辰一、背惡說
此中最初,謂如有一于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心不愛樂,亦不忍可。
這是第二個。前面是「標列」,這底下是「隨釋」,隨所標列的次第去解釋,第一科是「背惡說」。
「此中最初」的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什么意思呢?「謂如有一」類的人,「于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對這個「外道見」,就是佛法以外的人,有邪知邪見的人,就是前面不如理作意,一共有十六種外道的見!敢姟咕褪撬枷,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起如是見,是內心的思想;立如是論,是把它發(fā)揚出來,把它宣布出來叫做論。「及引無義」的,沒有功德的那種「苦切行中」,無義的苦行,你白受辛苦了,無義的苦行。「心不愛樂」,對這兩類的事情心里不歡喜,對于外道的邪知邪見不歡喜,對于無義的苦行也不歡喜!敢嗖蝗炭伞,不接受,「不忍可」,不接受、不同意這種事情,拒絕這種事情。這底下《披尋記》。
《披尋記》五○八頁:
此中最初至亦不可忍者:此中有二差別:謂于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如其次第,心不愛樂,亦不忍可,釋前背惡說法及毗奈耶。
解釋這個意思。底下第二科「向善說」。
辰二、向善說
第二、謂如有一,于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中,愛樂忍可,又能堪忍寒熱等苦。
這是第二個「向善說」法及毗奈耶。這個「謂如有一」類的人,他是個怎么的情形呢?「于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就是于蘊善巧,就是「善巧」是智慧的意思。對于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能通達他是無我的,無我、無我所的,知道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變化的,是老病死的,那么你知道沒有我、我所,那叫做「蘊」善巧。
「界」善巧,通達這個界善巧,這個「界」:地、水、火、風、空、識,六界也是,或者是十八界,通達他們也是無我、無我所的,那么就是界善巧。這個「處」善巧,就是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無我、無我所的,那么叫做處善巧。
「緣起」善巧,就是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十二緣起。十二緣起也是通達一切法都是這樣,一切眾生都是這樣流轉,惑業(yè)苦的流轉;就是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取滅則有滅,乃至無明滅則行滅,就是這樣子,也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叫做緣起善巧!柑幏翘帯股魄桑@個「處」,合道理的叫「處」,不合道理就是「非處」。譬如作善就得善報,作惡就得惡報,這是「處」合道理;作善得惡報,作惡得善報,這不合道理。你能通達因果的道理,因果緣起的道理,那就叫做處非處善巧。
這樣子說,處善巧、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諸善巧中」,這是在佛法里中說的道理,還有一個四諦,諦善巧!笎蹣啡炭伞,對于佛法有歡喜心,你能接受生歡喜心!赣帜芸叭毯疅岬瓤唷,又能夠忍受得了,寒也受得了,熱也能受得了,饑渴也能受得了,也能忍受得了。所以在戒律上好像有的小孩子出家,就哭起來了,很多的原因哭起來了,或是沒有吃飯餓了就哭了,還有很多事。佛就是說小孩子不到那個年齡,不給他受戒,不要他做比丘。因為什么呢?這個忍力不夠,就是要十九歲、二十歲才可以受戒。這表示什么?表示他的忍力夠,餓一點不在乎,稍為寒一點、冷一點也不在乎,忍力夠。
我們若看看律上那個緣起,就可以知道出家人應該怎么樣做法,能有這些忍力。那么這是向善說法及毗奈耶,其實學習佛法、修學圣道的確要有忍力,沒有忍力這事做不來,因為都不是凡夫的習慣,都違反凡夫的習慣。凡夫的習慣就是貪心來了就貪,瞋心來了就瞋,就是隨順心理活動,凡夫這樣子,F在佛教是違反,貪來了不要貪,瞋來了不要瞋,你看就是違反你的習慣,那你怎么能做得到呢?所以要忍,要忍耐一點,非要這樣子不可。這個忍當然不是沒有理由的忍,無義苦行的事情不要忍,就是用佛法的智慧來忍,應該是這樣才可以。
辰三、資糧道
第三、謂凈尸羅、守根門等諸善資糧所攝正法。
這是第三科「資糧道」。就是修學圣道一個準備,修行之前一個準備的階段,有前方便,不是一下子,你就是圣人了,不是這樣意思,他有個準備的階段。那么這個資糧是什么呢?「謂凈尸羅」,就是你要持戒清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圣道資糧!甘馗T等」,還要「根門」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根」就是「門」,你要守護它,不要向外任意的攀緣,隨便的就是攀緣外邊的塵勞世界,種種的虛妄分別,不要這樣子。還有悎寤瑜伽,睡眠不能太多,也不要太少,乃至飲食的事情!钢T善資糧所攝正法」,這些好的,能做圣道前方便的這些資糧,有這種功能的,就叫做「資糧」!杆鶖z正法」,屬于這一類的都是「正法」,他能令你得圣道,這些事情,這叫做「資糧道」。
辰四、清凈道
第四、謂奢摩他、毗缽舍那斷諸煩惱現法樂住。
「第四」,這是第四科「清凈道」!钢^奢摩他、毗缽舍那斷諸煩惱現法樂住」,你這個資糧,前面是「背惡說法及毗奈耶」,棄舍這邪知邪見的不清凈惡知識;這個「向善說法毗奈耶」是親近善知識;然后要準備資糧,這三個階段。這第四個就是正式開始修行了。修行什么呢?「謂奢摩他」就是修止了,「毗缽舍那」就是修觀,修止、修觀有什么好處呢?能「斷諸煩惱」,能把所有的貪瞋癡煩惱都能斷除去了。斷除去了,你也決定是「現法樂住」,當然在未到地定里也可以安樂,未到地定很容易就得初禪了,所以一定是得禪,「現法樂住」就成功了。這四個清凈道我們要記住,人家問我們:要應該怎么樣修行才能得圣道呢?你就這樣回答這四樣:第一個背惡說法及毗奈耶,第二向善說法及累奈耶,第三要有資糧道,第四是清凈道,就是這樣子可以得圣道,說得很清楚。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0)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