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9)
寅十四、能盡諸漏真實智別
又有四種,于轉(zhuǎn)還品真實能取智,能盡諸漏。一、轉(zhuǎn)品果真實智,二、轉(zhuǎn)品因真實智,三、還品果真實智,四、還品因真實智。
一共是分三十九科,現(xiàn)在是第十四科「能盡諸漏真實智別」。「能盡諸漏」是他的作用,誰有這個作用呢?是那個「真實智」,真實的智慧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那個不是真實的智慧。而這個智慧還是有差別的,這里這一段文就是說這樣的意思。
「又有四種」智慧「于轉(zhuǎn)還品」,「品」就是類,「轉(zhuǎn)」是一類,「還」是一類。「轉(zhuǎn)」就是流轉(zhuǎn),在生死里面活動,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三界六道里邊生死,就是「轉(zhuǎn)」品!高」品,就是還歸諸法寂滅相;諸法本來是寂滅的,但是我們虛妄分別,就現(xiàn)出來六道生死的虛妄相,現(xiàn)在遇見三寶了,還復于、歸還到寂滅相,就是涅槃了,這又是一類,這是清凈的一類,「轉(zhuǎn)」品是染污的一類。是「真實能取智」,這個「取」在這里就是認識的意思,真實的能認識「轉(zhuǎn)」品、「還」品的真實相的那個智慧是有四種!改鼙M諸漏」,這個智慧是能滅除去一切的煩惱。那四種呢?
「一、轉(zhuǎn)品果真實智」:這個流轉(zhuǎn)生死,雖然情況也是很復雜的,但是也就是分兩類:一個是果,一個是因。對流轉(zhuǎn)生死的「果」這一類的情況,你真實能夠明了的,這是一種智慧。凡夫雖然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但是對于生死不認識,不是那么明白的,這唯有圣人才能明白這件事。
「二、轉(zhuǎn)品因真實智」:就是流轉(zhuǎn)生死一切法里面的因,因此因而得果,什么樣的因得什么樣的果,什么樣的果是由什么樣的因得來的,你通達了「轉(zhuǎn)品因」的真實智慧,這又是一種。就是有因才有果,有果也決定是有因,因和果兩個是不能分開的;說是沒有因而就有果,那就是邪和邪見了。
「三、還品果真實智」:這個「轉(zhuǎn)品果」其實在四諦里面就是苦諦,「轉(zhuǎn)品因」就是集諦,就是這兩種;「還品果」就是苦集滅道的那個滅諦,滅諦就是惑業(yè)苦都寂滅了,色受想行識都不生了,離一切相的那個寂滅相。你通達了這個寂滅相,那個真實的智慧,那就是真實的智慧。
「四、還品因真實智」:那么還歸寂滅是要由修學戒定慧,才能夠達到那個果的寂滅相的,對那個清凈的因,你能真實的通達,那就是真實的智慧,那么這就是道諦。加起來就是通達苦集滅道的四種智慧,是「真實能取智,能盡諸漏」的。
寅十五、能斷煩惱正方便別
又有四法,能令信者為斷煩惱修正方便。一、相續(xù)殷重作用精進,二、正知行念,三、奢摩他,四、毗缽舍那。
這是第十五科「能斷煩惱正方便別」。我們心能靜下來,心不要向外攀緣,心能夠反省,反省的時候就會知道有煩惱的過患,這個時候才能從內(nèi)心里面發(fā)出來我要斷煩惱,才會發(fā)出來這件事。如果雖然常常起煩惱,而沒能靜下心來反省,也不知道煩惱有什么過患,不知道煩惱有過患,很難愿意斷煩惱,很難愿意采取行動,我應該消滅一切煩惱令心清凈,很難有這樣的愿望。現(xiàn)在這上面說能斷煩惱的正方便別,「正方便」就是正確地滅煩惱的方法,這個方法有四種,就是這么意思。
「又有四法」,又有四種方法,「能令信者」,能使令相信佛法的人,「為斷煩惱修正方便」,他的目的是需求要消除自己內(nèi)心的煩惱,他就采取了正確的行動,叫做「修正方便」。那四種呢?
「一、相續(xù)殷重作用精進」,「相續(xù)」是不間斷的意思,今天也這樣子,明天也這樣子,一直的相續(xù)下去做這件事!敢笾亍故菍R坏囊馑迹瑢R痪褪呛苷\實的真實的要做這件事,不是虛偽的!缸饔镁M」,「作用」就是發(fā)起、發(fā)動,就是從內(nèi)心里面發(fā)出一種作用,什么作用?就是「精進」,就是努力的這樣修行而不懈怠。那么這是第一個,這一個法實在就是精進。
「二、正知行念」,第二個法就是正知和正念。這個「正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用功的時候,你要能夠有智慧認識這是正確的、這是錯誤的,這叫做「正知」。若認識了的話,我的身口意,我的用功修行,這一下子有點錯誤,趕快地要把他調(diào)轉(zhuǎn)過來,那么這叫做「正知」,是這個意思。這個「正知」,就好像類似警察這種職業(yè)性的事情似的,他就是在去監(jiān)察人民的行為,你是合法是不合法這件事,這「正知」是這樣意思。「行念」,這個「行」也和那個作用的意思一樣。就是這個心在活動的時候要有念,這個「念」是不忘的意思,明記不忘的意思;或由正知的作用知道這是正確的,這個正法在心里面顯現(xiàn)出來,不要忘掉了,這叫「念」。忽然間失掉了正念,這個正知馬上的要警覺,把這個正念把它收回來,不要失掉了。這也就是在精進用功的時候,內(nèi)心里面的相貌,要有正知和正念的這種差別,有這種作用。
「三、奢摩他」,第三個方法就是止。這個止有多少種,這個止,譬如說我們用息,出入息作所緣境,就停留在那里不要動,以息為所緣境;或者以心為所緣境;或者是色受想行識都可以作所緣境;或者是以諸法寂滅相為所緣境,就是各式各樣的所緣境。但是這個止的意思,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明靜不動,不散亂也不昏沈,就是來修學習這個定。
「四、毗缽舍那」,「毗缽舍那」翻作中國話是觀察的意思,觀察是屬于智慧,就是觀察諸法真實相。因為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在虛妄的境界上活動,在虛妄境界上活動,結(jié)果不是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貪,再不然就是邪知邪見各式各樣的煩惱,這是因為不見諸法真實相的關系,心里面虛妄分別,就引起煩惱。所以現(xiàn)在要觀察諸法真實相,所以叫「毗缽舍那」,觀察諸法真實相就沒有問題了,煩惱就不生起了。因為在諸法真實相那個地方,不是生煩惱的地方,這虛妄的境界才會引起煩惱,所以需要有觀的智慧,只是奢摩他的定不可以。當然你若在諸法寂滅相上得定,那就是觀了,止觀統(tǒng)一了。
這四個方法是「能令信者為斷煩惱修正方便」,當然沒有信心的人就不要提,有了信心你用這四個方法,你就能斷煩惱。
寅十六、通達法等所依差別
又有四種能通達法,能盡上漏所依足跡。謂為得圣道修有漏慧,既得道已缺諸煩惱及缺諸事,無余永斷諸煩惱事,如所得道轉(zhuǎn)更修習。
這是第十六科「通達法等所依差別」,也是有四種差別,在這個地方有階級的不同,深淺的不同,有前后次第的不同。
是「有四種能通達法,能盡上漏」,這也是顯示這四種法的作用,你修學這四種法有什么好處呢?就是「能通達法」。這個「法」就是諸法寂滅相,也就是歸依佛、歸依法那個法,能令你明白怎么叫做歸依法;「法」:法性、實際、諸法如乃至涅槃,這些都叫做法!阜ā梗@是一個名字,是一句話,是個音聲,這不能算是通達。若「通達」,那是真實的要得到無分別智才能與法性相應,所以是「通達」。所以「能通達法」,就是表示你可以見到諸法實相了,這四種法能令你證悟諸法實相,這叫「能通達法」的意思。
「能盡上漏」,這個「漏」就是煩惱,漏是煩惱,為什么說「漏」呢?「漏」就像人生瘡了,生了瘡的時候從瘡里流濃、流血,叫做「漏」,F(xiàn)在我們的煩惱,從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往外流,不是貪心流出來就是瞋心,往外流出煩惱;眼也是個瘡,耳鼻舌身意都是瘡,我們凡夫的六根就是六個瘡。這個瘡里面一動,和色聲香味觸法一接觸,這個貪心就出來了,瞋心出來了,各式各樣的煩惱都出來了,所以叫做「漏」。這是佛菩薩慈悲的智慧,形容這個煩惱的相貌是這樣子。這個「上漏」怎么講呢?這個「上」這個字是超越的意思,就是超越這個煩惱的境界,是這樣意思;也是解脫的意思,解脫這個煩惱的境界,解脫煩惱的境界那就是圣人了。
「能盡上漏」,就是能夠滅除去一切漏,能超越一切漏的境界,超越煩惱的境界,這就是你通達這四種法,你能夠斷煩惱,能夠見到真理。這個「能通達法」就是見到真理了,「能盡上漏」是斷惑,斷惑證真,是這么一句話!改芡ㄟ_法」,實在就是得到了無分別無漏的智慧了!改鼙M上漏」,得到這個智慧有什么好處呢?能斷煩惱,斷煩惱就得解脫了,就是圣人了。
「所依足跡」,這四種法就是「通達法」、「盡上漏」所依止的地方,就叫做「足跡」。這個「足跡」怎么講呢?就是你在路上走的時候,現(xiàn)出來痕跡,現(xiàn)出來腳的印,在泥土的道路上走,就現(xiàn)出來足跡。現(xiàn)在說這四種法的修行,就是有這樣的,也就是圣人,過去的佛菩薩,他們這樣走過來的道路,我們也跟著這個道路去走,也就是我們所學習所根據(jù)的地方,所以叫做「所依足跡」。這是說這四種法的作用。這底下就說什么四種法呢?
「謂為得圣道修有漏慧」,那天智禪法師問:有所求就是不對的,但是不求還不行,求又是錯了,那么怎么才是對的呢?這句話有這個意思。「謂為得圣道」,就是我們佛教徒學習了佛法以后,感覺到要學習圣道,才能解決老病死的問題。學習圣道那時候應該怎么辦呢?「修有漏慧」,你這時候修行,努力學習佛法,修學戒定慧,這個時候還沒有成功,所以你雖然用功修行,但都還是屬于有漏的,還都是屬于有漏的,而不是真實圣人的境界,所以叫做「修有漏慧」。這個「慧」,雖然是超越了一般的凡夫境界,在思想上超越了凡夫這種虛妄分別的境界,但是還是有漏的,他還不是清凈的,還不是那個清凈的圣境,不是圣人的那個清凈境界,所以叫做「修有漏慧」,是這樣意思。
「既得道已缺諸煩惱及缺諸事」,雖然是有漏,但是你依據(jù)佛所開示的法門,努力的去做,忽然間就超越了,忽然超越是這么講。但是現(xiàn)在人的語言叫突破,這兩個字也合適,就是從有漏的境界忽然間就突破了,突破這有漏的境界到無漏的境界去,就成功了。所以說雖然是有漏,但是他有力量向于無漏,所以還是很寶貴的事情。說是這個時候一念突破,突破了有漏的境界,突破了有漏的虛妄分別心,就見到真理了。見到真理的時候,你就得到無分別的智慧了,那是名為「道」!讣鹊玫酪选梗慵热灰呀(jīng)成就了,「得」就是成就,獲得了清凈無漏的智慧,見到真理了以后,「既得道已」。
「缺諸煩惱及缺諸事」,這個時候是「缺諸煩惱」,原來的時候,所有的煩惱我都具足,一點也不缺少的;現(xiàn)在入了圣位以后,煩惱缺了,就是見煩惱、分別我執(zhí)沒有了,就缺了!讣叭敝T事」,諸事也不具足了!钢T事」是什么呢?沒有得圣道的人,當然也有可能會做好事,就是先有同情心,有利益他人的行為,那就是好事。有的時候又有不同情心,有殺害、傷害眾生的動機,做了一些事情的,做了事情那就要到三惡道去了。所以這個眾生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有各式各樣的因果事情,都是具足的。但是你得了圣道的時候,就是得了初果以上的時候,「缺諸事」,三惡道的這些事沒有了,不會再到三惡道去,不會因為有罪業(yè)使令你到三惡道去,不會的。除非你有大悲心、有神通,那么到三惡道去救護眾生,但那不是罪業(yè),那是慈悲心的行動,F(xiàn)在是得了道以后,得了初果的時候,「煩惱」也不具足了,「事」也不具足了,有所缺了。那么這是第二個境界,就是見道。
「無余永斷諸煩惱事」,這是第三個就是修道。得了初果以后,就是初得無生法忍以后,煩惱也沒有完全斷,還有煩惱,功德不圓滿,所以還要努力的去修行。修行由初果、二果到三果到四果,把所有的煩惱都消滅了,叫做「永斷諸煩惱」。這個「永斷」這意思,簡別世間上的修行人,世間上的修行人他能得四禪八定的時候,他把欲界煩惱也是斷了,欲界煩惱不動了,沒有欲了。但是不是永斷,他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壽命到了的時候又死掉了,死掉了又回到欲界來,欲的煩惱又出來了,所以那個煩惱是暫時的斷了,不是永斷。現(xiàn)在你修學佛法的時候,修學止觀的時候,能見到真理,那斷煩惱是永斷,斷了以后就永久不會再有了,這叫「永斷」。這個是「無余永斷」,所有的煩惱沒有剩余的,「永斷諸煩惱事」。那就是到阿羅漢果以上的境界了,這是第三樣。
「如所得道轉(zhuǎn)更修習」,如你所得的圣道轉(zhuǎn)更修習,要繼續(xù)地要再修習、再修行。這個得了圣道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若沒有入定的話,他也去見聞覺知的。雖然見聞覺知,其心舍入,他的心不取著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沒有貪也沒有瞋,沒有各式各樣的虛妄分別,還是清凈心的這樣境界,所以叫做其心舍入!溉缢玫馈梗褪堑搅诉@個境界以后,「轉(zhuǎn)更修習」,「轉(zhuǎn)」就是繼續(xù)的意思,繼續(xù)地又還要修學圣道。那么得了圣道以后這個人做什么呢?他還是按照圣道那樣去做。這圣道有兩種,一種是…,還是修止觀,奢摩他的止,一種是觀,還是止觀兩件事。
止就是心里面遠離一切虛妄分別,寂靜而住,那真實叫做無為閑道人。他什么事情也沒有,心里面一點事情也沒有,真是所謂閑了,清閑的閑。我們凡夫當然不可能做到這件事,凡夫一定是要做事的,心是不能閑,心不能閑,身也不能閑。唯有到了阿羅漢以上的圣人,他要修止的時候,才可以名之為無為閑道人,所以這個是止。若觀那就又一回事,觀就是有分別了,也可能還繼續(xù)修不凈觀,也能觀一切法性的事情。那么若是聽聞了大乘佛法,那他若發(fā)無上菩提心做大菩薩,那又更有勝妙的法門要修行了,那叫「如所得道轉(zhuǎn)更修習」。
這樣說這四種在《顯揚圣教論》上,叫做四居處,四個居處,那又一個名字了,叫做慧居處,智慧的慧,居住的居,處所的處,慧居處;諦居處,苦集滅道四諦的諦,諦的居處;舍居處;寂靜居處,分這四個居處。這樣說前面「又有四種能通達法,能盡上漏所依足跡。謂為得圣道修有漏慧」,這個就是慧居處;劬犹幨鞘裁矗烤褪菬o漏智慧的依止處。這個無漏智慧的依止處,要依止你這個有漏慧,就是在凡夫的時候修學戒定慧,也就是修四念處,沒入圣道之前,修四念處那是慧居處,無漏慧的依止處,就是能發(fā)出來無漏慧,這個意思。
「既得道已缺諸煩惱及缺諸事」,這是諦居處,就是更圓滿的境界要從這里,依止這個初果圣人這里開始,可以達到圓滿的地方,所以叫做諦居處!笩o余永斷諸煩惱事」,是舍居處,就是把所有的煩惱都棄舍了,都沒有了。「如所得道轉(zhuǎn)更修習」,叫做「寂靜居處」,究竟圓滿叫做寂靜居處,心里面再也不動搖了,沒有事情能動搖他的心了,這叫寂靜居處。
寅十七、展轉(zhuǎn)相應無色蘊別
又有四法展轉(zhuǎn)相應,有行有緣和合而轉(zhuǎn),同一緣轉(zhuǎn),謂受想行識。
這是第十七科「展轉(zhuǎn)相應無色蘊別」,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把色蘊不在內(nèi),就是受想行識這四蘊,四蘊是展轉(zhuǎn)相應的,受與想相應,想與行,行與識,識與受想行都是相應的,就是說明這件事,也叫做四識住。
「又有四法展轉(zhuǎn)相應」,就是受想行識這四法它是展轉(zhuǎn)相應的!赶鄳咕褪腔ハ嗖粵_突,我和你是合,你和我也合,大家和合的做事情,叫做「相應」。如果有沖突,就是不相應了,這樣意思!刚罐D(zhuǎn)相應」,就是像剛才說受與想相應,想與行相應,行與識相應,識與行也相應,識與想也相應,識與受也相應,想與受也相應,就是互相都是相應的。「有行有緣」,這個「有行有緣」怎么講呢?「有行」是行相,「有緣」是所緣,有所緣境,這個行相就是能緣所緣境的那一個。譬如這個受,受也是一種心理的作用,心所法的作用,它是以所緣境,或者是以苦為所緣,以樂為所緣,不苦不樂為所緣,那么這是受,那么這就是他的一個行相。他就是遇見什么境界的時候,他有感覺,感覺到不歡喜就是苦受,遇見這境界感覺到歡喜,人與人都不一樣,看見月亮的時候,這個月圓的時候,有人看見月亮心里歡喜,有人看見月亮心里不歡喜。
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行是各別的,所緣是共有的。這個受想行識,這四個都是能緣,都有行相,但是共同的緣一種所緣境,就是大家這受想行識都是緣這個月亮的話,這個受感覺到歡喜;想月亮是圓的,月亮是光明的,會想出來很多的事情,受、想;行就是采取行動、心里決定,我要多觀察一會兒,使令我心里歡喜,或者怎么的,受、想、行;識也是了別,大家都是緣一個所緣境,但是能緣的相貌不一樣,所以叫做「有行有緣」。「和合而轉(zhuǎn)」,這世間受想行識,他們彼此互相都是和合的不沖突,大家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是我也隨順你,你也隨順我,就和合。「而轉(zhuǎn)」就是活動,和合的活動。這個「相應」也就是和合的意思,就是和合不相沖突,叫做「相應」,「和合而轉(zhuǎn)」。
「同一緣轉(zhuǎn)」,同一所緣境,在同一個所緣境上活動!钢^受想行識」,就是受想行識這四法,這四法叫做「又有四法展轉(zhuǎn)相應」。若說四識住的話,就加上色,色受想行。這個識在這四個境界上活動,在四境界活動,但是有個愛著的意思,這個識愛著色受想行,有愛著的意思;也有歡喜的意思,這個識歡喜在色受想行上活動,所以叫做四識住。現(xiàn)在把色去掉,單說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有相應的意思,因為有了別,受也有了別性,想行識都有了別性;了別性,他知道我愿意同你合,愿意同你相應,我不愿同你合,有這種心里作用。色法沒有這個意思,色法是沒有識的,所以不論相應,不論這句話。這上面論相應,受想行識互相和合,「展轉(zhuǎn)相應,有行有緣和合而轉(zhuǎn),同一緣轉(zhuǎn),謂受想行識」。
寅十八、令樂圣教諸護差別
又有四護,能令已入佛圣教者愛樂圣教。一者、命護,二者、力護,三者、心煩惱護,四者、正方便護。
這也是四法。「又有四護」,「令樂圣教諸護差別」,又這四種法名字叫做「四護」。怎么叫做「四護」呢?四個都是護,「能令已入佛圣教者」,「已入佛圣教」就是已經(jīng)相信佛法的人。這個「入」就是相信的意思,不相信他不入了,圣教的人!笎蹣肥ソ獭,來到圣教里的人,他對于佛法是有歡喜心的,所以叫「愛樂圣教」。那四法呢?那「四護」呢?「一者、命護」,這個命護;第二個「力護」;第三個「心煩惱護」;「四者、正方便護」,有這四種護。我們通常的心情若說命,我們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們要保護,我們通常的人可是這樣,但是這里面不是這個意思,看這《披尋記》。
《披尋記》五○三頁:
又有四護等者:依四所依立四種護: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供身什物,名四所依。于此四依,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為當存養(yǎng),如法受用,是名力護。起惡尋思,應速除遺,是名心煩惱護。能忍眾苦,精進無懈,是名正方便護。
「又有四護等者:依四所依立四種護」, 根據(jù)四種所依的事情成立四種護。四種所依是什么呢?「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這四種,這四種是我們生命存在所依賴的條件。沒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我們怎么生存呢?所以它是我們生存所需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所以叫做「所依」。「供身什物」,這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這是供給我們這個生命存在的條件,一個常常用的東西,日常需要生活的用品,就叫做「什物」!该乃馈,這叫四所依,四種所依。
「于此四依,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這解釋這個護,這「護」怎么講呢?「于此四依」,于這個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實在就是財富。于此四種財富,「以法追求」,要合法,不違犯國家的法律,佛教徒加上一樣,不違犯佛法的戒律。你去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不以非法」,我不依不合道理的事情,不符合因果的事情方法,我不,不依非法的手段去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就是不依非法的手段去追求財富,這就叫做「命護」。八正道里面正命就是這個意思,不依非法的手段去。
譬如說是,假設是賣面包,賣這面包,我里面放了防腐劑,可以支持多久多久它不壞,這樣子人來買,我就可以賺錢了。但是防腐劑對人有害,對人的生命有害,你就有非法了。因為你用了防腐劑,這面包本來是生命的營養(yǎng),支持人的生命可以存在,但是你放了防腐劑,就是影響了生命的安全存在;影響了生命的安全,就同時有傷害人的用意在里面了,就是非法了。你用非法的事情,你就有罪,將來你自己的生命就是不安全,你現(xiàn)在是賺到錢了,將來你對你自己的生命不安全,就是沒有保護。所以佛法的意思,不是說用警察、用核子彈來保護,不是,用自己的功德來保護自己,佛教的理論是這樣子;用自己清凈的思想行動來保護自己的安全,不是我手里拿槍保護,不是這個意思,自己清凈的思想和行為,就是你做的事,你做的事就是你的思想,就是保護。「不以非法,是名命護」。站在佛法因果的道理來看,世間上的人很多很多的問題。這是「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居士,在家信佛的一個優(yōu)婆塞,他就想到在社會上做事,要維持生活,但是做什么事情沒有過失而又有功德呢?沒有過失而又有功德。你若是賣棺材,你的思想就容易有問題,就有問題,所以做這種事業(yè)不好。你若是很多很多的問題,就是你若賣刀、賣劍,就是我這個劍怎么怎么的厲害;你若賣盾,古代矛盾的那個盾,我這個盾怎么怎么厲害,所以這個矛不能刺我的盾。因為你有這樣的職責影響你的思想,孟子上有說到這個事情。就是其他各樣職責都是,因為自己做這個事情本來是圖利,結(jié)果又影響到自己思想的善惡。所以那個居士就想到這里,他做什么呢?他就做這個,用這個竹子編個框、編個簍,做這個來做生意買賣維持生活,就是避免自己職業(yè)上有問題,有過失。所以這個是「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
「為當存養(yǎng),如法受用,是名力護」,這上面說是愛樂圣教,我不以非法追求這些財富,這算是愛護佛教嗎?是的,佛教徒你有好的品德,這就是保護佛教了,就是保護佛教了。不是說有人,誰來破壞佛教,我寫文章罵你、駁斥你,那也是保護佛教。但是佛教徒本身,大家的思想行為都能符合佛法,能清凈莊嚴,我認為這是更有力量的保護佛教。這底下這個「為當存養(yǎng),如法受用,是名力護」這是力護!笧楫敶骛B(yǎng)」,為了…,當然這是非常需要,為了生命的生存我要給它營養(yǎng),使令它繼續(xù)生存。繼續(xù)生存,那么我要受用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受用的時候如法受用,不要過量,你不要過量的受用,過猶不及也,你不吃飯也不可以,不吃飯、不穿衣服你可以嗎?這是不可以,但是要適量合乎中道,所以叫做「如法受用,是名力護」!溉绶ㄊ苡谩箤ψ约菏呛玫模怯辛α康,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事情,你就會有力量。如果你受用的太過了,反而消耗自己,使令自己,影響自己的生命的。
「起惡尋思,應速除遣,是名心煩惱護」:「起惡尋思,應速除遣」,說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不管是在家出家的佛教徒,其實都是佛教徒,我們心里面沒有得圣道,心里面都是有煩惱。有煩惱怎么辦呢?起了惡的尋伺就是不清凈、不道德,你若想要害人這種尋伺的時候,「應速除遣」,你要快快地把這惡尋伺從心里面消除,要做這件事,「應速除遣」。就像我們睡覺的房子里面來了毒蛇的時候,你能安心在里面睡覺嗎?所以趕快把毒蛇驅(qū)逐出去,要趕快這樣子。所以「應速除遣,是名心煩惱護」,這就是心里面有煩惱毒蛇來的時候,你趕快要把煩惱除掉,把煩惱毒蛇除掉,這叫做保護自己的心,這叫做「護」,這是真實的保護自己,「應速除遣,是名心煩惱護」。
這件事在我們來說倒是很重要,我們一定心里面有煩惱的時候趕快要認識,認識我心里面有煩惱了,立刻把它停下來,立刻要停下來。不要把煩惱存在心里面,煩惱控制自己的心,而心不能自主;煩惱作主的時候來做事、說話,這是不對了,這就是沒有護了,不能保護你自己心的安全了,不能保護了。這按唯識的道理來說,你煩惱一動就隨增了,在內(nèi)心里面又加強了煩惱的力量,只在內(nèi)心里活動的時候,他就加強內(nèi)心的煩惱;你若是再表現(xiàn)在身口上影響了他人的話,那就更厲害了,都變成染污的了。所以要做到這件事,要想辦法解除去內(nèi)心的這些煩惱,「心煩惱護」。
四者「正方便護」,這是我若追求財富的時候要合法,不依非法,這是「力護」,我受用的時候如法受用。但是我若貪著財富的時候,這個時候又略施方便就可以得一百萬美鈔,為什么不做呢?怎么這一點事,打這么一個妄語,我就可以來一百萬美鈔,不是很好嗎?怎么可以一定要不可以犯戒,怎么可以這樣子呢?說是力護,這個飯做得好吃,這個菜做得好吃,我這貪心來了,我要多吃幾口,那怎么可以如法用受,我貪心不要動,這個可以嗎?「心煩惱護」,心里起了煩惱趕快不要動,能做得到嗎?不是容易的。所以佛菩薩慈悲,他不是為難你,不是令你為難,告訴你一個「正方便護」,還要正方便,還要做這件事,這底下看這文。
「能忍眾苦,精進無懈,是名正方便護」,就是修學止觀了,修學四念處。你常常修四念處,就能把內(nèi)心的貪瞋癡斷了,能調(diào)伏這個貪瞋癡,一開始使令這個貪瞋癡的力量薄弱了,還是有,初開始修四念處使令貪瞋癡的力量薄小了,逐漸逐漸就沒有了,那當然就「命護」也能做得到,「力護」也做得到,「心煩惱護」也能做得到。只是說你不要起煩惱,這話說了等于沒說,非要有個方法,你按照那個方法你去做,你天天來訓練自己,靜坐的時候、經(jīng)行的時候,靜坐的時候來修這個四念住,這樣子就行了。久了的時候,內(nèi)心里面就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的時候沒有問題了,不管這個境界怎么樣的對自己不利,心里沒有事。所以這四種護,「能令已入佛圣教者愛樂圣教」,你能這樣護,你才知道佛教是太寶貴了,真實的給我們一個安全之道,所以這佛教太好了,所以能夠生出來護,護念的心境。
寅十九、能得正見所依處所(分三科) 卯一、標
又有四種,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
這是第十九科「能得正見所依處所」。
「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能得正見」,你這樣做,你能獲得正知正見,這是一個正確的思想,而不是邪知邪見。現(xiàn)在社會上的,現(xiàn)代人用的語言,思想上的污染,思想上的污染這句話說的也很好,也是對,但是和佛教說得還是不一樣,F(xiàn)在就是思想是合乎道理的一種思想,但是你說你的道理,我說我的道理,也還是很難說什么是正見;但是佛法有佛法的軌范,佛法中所說的正見!笩o倒義行」,得到正見以后,他的行為就不會顛倒,就是合乎道理的,合乎道義性,沒有錯誤的合乎道理的行為,你說話也合道理,你做的事也是合道理,「無倒義行」!改艿谜姛o倒義行所依處所」,這四種法是能得正見無倒義行的依止處,因此而能夠得「正見」,能夠「無倒義行」,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你修行這四法就能得到這種好處。
我以前也說過,這個《成佛之道》上也提到,印老法師《成佛之道》上說:這個正命和正見這兩件事,一個正命、一個正見。說是在家居士你要正命,你去追求財富的時候,你要合乎正命的這個規(guī)則,不可以非法的去求取財富,那么在家人就是要求取財富的。出家人是不追求財富了,就是追求圣道,追求圣道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正見。我們現(xiàn)在也可以統(tǒng)一的處理,統(tǒng)一的說,在家佛教徒也好,出家佛教徒也好,來到佛法里面來第一件大事,就是「正見」,你要追求這個正見。我希望我能夠從學習佛法中得到正知正見,這就是你要有鑒別什么是邪見,什么是正見的,你要有這種能力,要做這件事。而這件事,當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從學習佛法中來,你要不斷的學習佛法,你才能得到正見,不然的話不知道。不然的話你不知道什么是正見,什么是邪見,不知道這件事。所以這個自己…,我剛才說過,我們各位同學來到這佛學院,你來這里做什么?來這做什么?就是來學習什么叫做「正見」,做這件事,就做這件事,不是一個短時間就能得到正見的,不是容易的。
得到正見,怎么樣能得到正見?一定從佛、大菩薩,或者大阿羅漢這些圣人,他們的法語中才能得到正見,不是凡夫說的話,靠不住的,要知道這件事,你一定這件事要認識。唉呀!說這個人說話我很歡喜,很歡喜啊,那么我對這個人歡喜,他說得話我也就歡喜,大家都是好的,靠不!你對那個人也歡喜,那是又有其他的事情,但是他說的話,你歡喜不歡喜,那你應該要有鑒別。人有感情也是對的,但是也應該有理智,而理智還是特別重要的,所以能得正見;能得到正見以后,就決定他的行為決定不會有錯誤。如果行為有錯誤,那就是沒有得正見,因為你的行為是你的正見發(fā)出來的!改艿谜姛o倒義行所依處所」,就是依靠這個境界,「能得正見無倒義行」。
卯二、配
由前三種行時清凈;由后一種住時清凈。
這是第二科。第十九科「能得正見所依處別」,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就是標出來這四種法的作用。什么作用?「能得正見無倒義行」,就是標這個作用,「所依處所」,這是「標」。第二科是「配」,怎么叫做「配」呢?
「由前三種行時清凈」,這四種法前三種法是行時清凈,「由后一種住時清凈」;就是用「行」和「住」來分配這四種法。這「行」和「住」是什么意思呢?這個「住」實在就是你,你沒有出去做事情,你是住在一個地方,這個在禪堂里面,或者寂靜處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是住。這個「行」,就是你現(xiàn)在有事情,你要出去做事情去,那時候叫做行,叫做「行」;就是散心,心沒能夠入定的時候,心里面散心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心里面要清凈,用這三種法來清凈自己的身口意!赣珊笠环N法住時清凈」,就是安住在一處,與止觀相應的時候內(nèi)心也要清凈。這是「配」,用這個「行」和「住」來分這四種法的不同,分別四種法的不同。
卯三、釋(分二科) 辰一、舍念正知
謂守根門者,于諸境界不順不違,為守根門念增上力,正知而行。
這是前三法,「住遠離者,心無染污專注一緣」,這是后一法是住。那么這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舍念正知」。
「謂守根門者」,這是說這個人,這個修行人他有事情,他不能在那里靜坐,他有事情要去做事,做事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接觸色聲香味觸法了。那么這個修行人內(nèi)心里面,應該怎么樣保護自己呢?「守護根門」,什么是「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根就是門。這個門,從門這里可以得到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消息,我們的眼識、耳識乃至意識從六根這里去,去觀察外邊的境界就會得到消息,所以叫做門。那么這位修行人,他沒能入定的時候, 他要守這個根門,就是要約束自己不可以放逸的意思。那怎么樣的來守護自己呢?
「于諸境界不順不違」,就是我對眼耳鼻舌耳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境界的時候,「不順不達」。這個「順」是什么意思呢?「順」就是如意的境界來了,心就貪愛了,貪愛心就來了,叫做順;這「違」就是不如意的境界來了,心里就不高興了,就是違,F(xiàn)在這個修行人,要清凈自己內(nèi)心,如意的境界不要生貪心,就是「不順」,不要順;不如意的境界也不要生瞋心,就是「不違」,所以「于諸境界不順不違」。
這個科文上說叫做「舍」,這個「不」就是「舍」的意思,「舍」是什么意思?不著的意思,不執(zhí)著。你心里面不要執(zhí)著可愛的境界,也不執(zhí)著那個可憎惡的境界,都不要著,就「不順不違」,你不要著,不要執(zhí)著。當然這還是要有智慧,你要觀察那可愛的境界也好,不可愛的境界也好,都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都是虛妄的,你不要去認為是真實的,真是可愛的,真是可憎的,不是的,都是假的呀!這樣你若心里不著,就叫「不順不達」,就是不起貪心,也不起瞋心。那么這是四種法,第一種法就是「舍」,這樣子。
「為守根門念增上力」,為什么能夠「不順不違」呢?「為守根門念增上力」,就是因為你守護你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關系,以「念」為最重要,不要失掉了正念,不要失掉正念。這個「念」強大的力量,就使令你可以不順也不違。這個「念」是什么?就是念法;或者我們念法的功夫不夠,就得念佛了;或者念僧也可,你念觀世音菩薩,那么就是念僧,你念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念地藏菩薩都是念僧;或者念佛也可以。這樣子有這樣的正念,就不順也不違,就能做得到,所以「于諸境界不順不違,為守根門念增上力」。
實在來說,我們是學習經(jīng)論的,經(jīng)論上的法學習了以后,就要用「念」,不要忘了!阜菜邢嘟允翘撏蝗粢娭T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法句、法義,法的文義在心里面要常常的思惟,思惟有這個法義,你念不要忘了。這個境界來的時候,你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順也不可得,違也不可得;我心不要去貪,也不要瞋,心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要用,所以叫作「念」,就是你以前學習的佛法,你不要忘了,你這時候要用。這樣用這個佛法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世間法所不能及的,煩惱的力量都不如法的力量大。不過我們是習慣了煩惱力量很大,我們佛法學習雖然是學習了,但是心里面還不能夠深入,有時候忘了,忘了那就沒有力量了。所以你不要忘,它有強大的力量所以叫做「增上」,用這個力量,這個強大的力量,這個正念的力量,念法的力量一現(xiàn)前了,就是「于諸境界不順不違」,沒有什么,是那樣的嗎?沒有事情了,算了,是「正知而行」。
這樣說「不順不違」是一法,「為守根門念增上力」是一法,現(xiàn)在這底下「正知而行」是第三法,這三法剛才我們講過!刚,這個心,我現(xiàn)在這一念心是清凈、是污染呢?要知道,常常要知道。哎呀!我現(xiàn)在心不對了,趕快的要恢復過來,如實知之,不對了馬上要把它恢復清凈,叫「正知而行」。這當然都是為初發(fā)心,初發(fā)心的人開示這個佛法,理智上說是「于諸境界不順不違」,「為守根門念增上力」,什么什么地;但實行出來有的時候不熟悉,哎呀!我這又錯了,恢復過來,叫「正知而行」,這是第三法。
辰二、心一境性
住遠離者,心無染污專注一緣。
這是第二科「心一境性」。前面是「舍念正知」是三法,這是「行時清凈」。這是第二科「心一境性」,是「住時清凈」。
「住遠離者」,就是和這塵勞的世界不相應的時候,我在禪堂里面坐的時候,心里面就是與法相應了,在經(jīng)行的時候心里面也是與法相應,靜坐的時候也是與法相應,所以于這塵勞的這些境界是遠離的。你到塵勞的世界去,就是引誘你的貪瞋癡在活動;現(xiàn)在不是,這個地方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地方,這地方心里面是于塵勞的世界是遠離的。
遠離的時候,你「心無染污專注一緣」,心里面沒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煩惱的染污,心專注一緣!笇W⒁痪墶,就是我們說是定也可以,實在「專注一緣」就是有時止、有時觀,有時觀、有時止,叫專注一緣。這個「專注一緣」,是在定的境界上修諸法實相觀的時候,叫專注一緣。這樣子使令我們「住時」也是清凈,「行時」也是清凈,合起來就是四法。這四法呢?「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那這樣說這個正見有兩種,一種是我們在沒有入圣位以前,從文字佛法的學習上得到正見,也是很重要;等到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才是真實的正見成就了。得圣道的時候,初得無生法忍時得的正見,正見乃至到佛才究竟圓滿。所以也可以說你修行這四法,「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8)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10)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