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六(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六(6)
宇二、非有
言非有者,謂即諸色假說自性,乃至涅槃假說自性,無事無相假說所依,一切都無。假立言說,依彼轉(zhuǎn)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
這個第四科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里邊分兩大科,第一科略標(biāo),第二科廣辨,略標(biāo)已經(jīng)講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廣辨,廣辨里邊第一科是智行門;分三科,第一科真實義相。真實義相里邊分兩科,第一科是境所顯。這個「境」就是真實義,真實義是智慧所顯示的,智慧是能顯示的,真實義是所顯示的,F(xiàn)在說這個所顯示的真實義。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第二科是解釋,解釋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有,已經(jīng)解釋過了,就是假說自性這是有,也就是我們無始劫來所執(zhí)著的這一切事情,這叫做有。現(xiàn)在第二科是非有,非有就是沒有,不是有。
「言非有者」,這個真實義是無二所顯,「二」就是一個有、一個非有。什么叫做非有呢?「謂即諸色假說自性」,就是前面說的這些地水火風(fēng)、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法。這一切法是假說自性,是因假說而表達(dá)它的自性;這假說就是名字,用種種的名字表示這件事,這叫做假說自性。
「乃至涅槃假說自性」,涅槃也是一個假立的一個名字。就是你滅掉了愛煩惱、見煩惱,這時候一切法不顯現(xiàn),離一切相,這叫做涅槃。這樣子也就用這么多的名字、用這么多的文句,顯示這件事,我們聽聞了這樣的文句,喔!這叫做涅槃。那么這叫做涅槃的假說自性。這個就是前面說的「有」,這個「有」就是假說自性的有。
「無事無相假說所依,一切都無」,這個名字是表示這件事,用名言來表示這件事,那么這件事它是有體相的,是有相貌的,用語言文字表示出來,那么這就叫做有,F(xiàn)在說非有,就是沒這件事,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地水火風(fēng)乃至涅槃這一切,都沒有這件事,沒有這個相!讣僬f所依,一切都無」,就是假立的言句、假立的語言文字所依止的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山河大地乃至涅槃,就是言說的依止處,有能詮釋的言句、有所詮釋的事相,所詮釋的事相是言句的依止處,這言句的依止處一切都無,一切都是沒有的,沒有這回事情,這就叫做「非有」。
《披尋記》一一七九頁:
假說所依一切都無者:此中所依,謂色等事;要先有事,然后隨欲制立假說故。
「假說所依一切都無者:此中所依,謂色等事」,所依就是,這個言句、語言文字所依靠的就是色等,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涅槃這些事情!敢扔惺,然后隨欲制立假說故」,一定是先有這件事,然后隨那個有智慧的那個人的心意安立了種種名言,所以那個事是所依,名言是能依。現(xiàn)在說所依是沒有的,「假說所依一切都無」,這個名言所依的這一切事是沒有的。這上面只是說沒有,怎么沒有呢沒說,這里沒講,下文有講。
「假立言說依彼轉(zhuǎn)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自古以來這個有智慧的人,依種種事方便地安立種種的名句。這些名句呢,是「依彼轉(zhuǎn)者」,要依彼那件事才有名字的安立,這就是依彼轉(zhuǎn)。這些言說要依彼事才能安立的,「假立言說依彼轉(zhuǎn)者」,這些名字、這些名言、這些文句、言說,要依賴那件事才有言句的,就是那些事情「皆無所有」,都是沒有那件事的。說這里有山,山河大地,說這么一句話叫山,我們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就認(rèn)為那地方有一個山,那山像一條龍似的、像一條老虎似的、像只大象似的。我們聽見「山」這個話的時候,然后心里面就想是有個山;現(xiàn)在說那個山是沒有的,沒有那個山;當(dāng)然沒有那個山,這名言也沒有了!甘敲怯小,非有就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七九頁:
假立言說依彼轉(zhuǎn)者皆無所有者:此中彼言謂色等想,想取像已方起言說,一切言說依彼轉(zhuǎn)故。
「假立言說依彼轉(zhuǎn)者皆無所有者:此中彼言,謂色等想」,「依彼轉(zhuǎn)者」這個「彼」是指什么說的?「謂色等想」,色聲香味觸這是色等。「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要依據(jù)那里有一個山,我們心里面就出來一個想,想這個山,然后依這個想立出來名言。有三件事:一個是那個不會說話的山;我們心里面生起一個想,這第二個是想;第三個,依想立出來一個名字叫做「山」。
「想取像已方起言說」,我們內(nèi)心里面這個想心所,先取這件事的相貌以后,才生起來這么一個名言、生起這么一句話,這個言說就是名句,這三件事!敢磺醒哉f依彼轉(zhuǎn)故」,為什么要這么講?因為名言一定要依靠你內(nèi)心的想,名言才能現(xiàn)起,你心里若不想,就沒有這句話,你就不會說話了。前面這三件事是不能分離的:「要先有彼事,然后隨欲制立假說故」,是這樣子!讣倭⒀哉f,依彼轉(zhuǎn)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這樣說這三件事都是沒有的;非有是這樣的意思。有也說完了,非有也說完了。下面是第三科是俱非,分兩科,第一科名無二。
宇三、俱非(分二科) 宙一、名無二
先所說有今說非有,有及非有二俱遠(yuǎn)離,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
前一段說「有」,就是假說的自性這一切法是有,有色聲香味觸法、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地水火風(fēng)、有生有滅乃至涅槃,就是假說自性是有!附裾f非有」,現(xiàn)在這一段說沒有,那些事都是沒有的,「有及非有二俱遠(yuǎn)離」,這個有和沒有都棄舍、都遠(yuǎn)離;遠(yuǎn)離了有、遠(yuǎn)離了非有,「有及非有二俱遠(yuǎn)離」。
「法相所攝」,這個時候剩下來的事情,就是叫做「法相」,是屬于法相所攝。這個法相是「真實性事」,是真實有體性的事情,是真實有的。這個事情呢,也不是那個有、也不是那個無;也不是那個有、也不是那個非有,所以這個法相叫做「無二」,這是真實性事。這個啊,又說有、又說非有、又遠(yuǎn)離了這兩件事,出來一個真實性事,是法相所攝。這文句上,我們應(yīng)該承認(rèn)是說得很清楚。
《披尋記》一一七九頁:
法相所攝真實性事者:謂即一切有為無為離言自性,是名真實性事。如是真實性事,當(dāng)知即依他義及圓成實二相所攝。于法相中不應(yīng)說有遍計所執(zhí),以有非有名假安立俱遠(yuǎn)離故,由是故說法相所攝真實性事。
「法相所攝真實性事者:謂即一切有為無為離言自性」,這個法相所攝是什么呢?就是一切的有為法、一切的無為法,有為法和無為法都是離言自性的,不是那個言說的;那言說自性又是有、又是非有,現(xiàn)在遠(yuǎn)離這兩件事。這一切有為法就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xiàn)出來的一切法,也就是因緣生法。前邊那個假名、假說自性,是因假說而有那件事的,它是屬于遍計執(zhí),遍計所執(zhí)性是畢竟空的;剩下來的就是依他起和無為法,一個有為、一個無為。「是名真實性事」,這是真實有這件事,和那個遍計執(zhí)、和那個假說自性不同,是不一樣的。
「如是真實性事,當(dāng)知即依他起及圓成實二相所攝」,這里的真實性事,你要知道啊,就是那個「依他起」性,就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xiàn)的這一部分的事情,及「圓成實」,圓滿成就的真實的體性,就是真如無為的道理。這二種法相所攝。
「于法相中不應(yīng)說有遍計所執(zhí)」,在這二種法相里邊,不應(yīng)該有遍計所執(zhí)這件事。遍計所執(zhí)是什么呢?就是緣一切名言的事情,執(zhí)著是真實有,這就叫做遍計所執(zhí);因一切名言而執(zhí)著它是真實有,這叫做遍計所執(zhí)。現(xiàn)在把假說的名言、名言所詮的這一切都空掉了,就剩下依他起和圓成實了,所以不應(yīng)說有遍計所執(zhí)。
「以有非有名假安立,俱遠(yuǎn)離故」,因為有和非有是在名假安立上的事情,現(xiàn)在完全遠(yuǎn)離了它,那就不是遍計所執(zhí)了。「由是故說法相所攝真實性事」,就是由于這樣的情形所以叫做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前面這句話:「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dāng)知即是無二所顯」,這句話到這里說明白了;就是這一句話說出來以后,然后說出下面這三段文,把這句話解釋完了。這是第一科名無二,下面第二科叫做無上。
宙二、名無上
由無二故說名中道,遠(yuǎn)離二邊亦名無上。
「由無二故說名中道」,因為沒有那個有和非有那個二,所以叫做「中道」!高h(yuǎn)離二邊」,中道就是真實義相,它遠(yuǎn)離有邊、遠(yuǎn)離非有邊,遠(yuǎn)離空、有二邊,所以叫中道;也名「無上」,超過這以上再沒有事情了。
《披尋記》一一八○頁:
遠(yuǎn)離二邊者:謂于諸法假說自性起增益執(zhí),謂為實有,是增益邊。若于離言色等事想起損減執(zhí),謂為非有,是損減邊。
「遠(yuǎn)離二邊者:謂于諸法假說自性,起增益執(zhí)」,這是先說有邊;「謂于諸法」,就是我們凡夫?qū)τ谘垡姸劦倪@一切法,「假說自性」,這一切法都是假名、假說所安立的一切法,以假說為它的體性,只是那么一句空話,離了那句空話沒有那件事,所以那件事以假說為自性。這個假說為自性它本身是無所有的,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認(rèn)為是真實有,所以叫「起增益執(zhí)」,就是執(zhí)著是真實有。
這個執(zhí)著為真實有是增加上去的,它本身是沒有的,我們認(rèn)為是真實有是增加上去的,所以叫「增益執(zhí)」。譬如說紙老虎,紙老虎不是真老虎嘛!你若認(rèn)為真實是老虎呢,這個真實就是加上去的,這叫增益執(zhí),是增加上去的,不是真的!钢^為實有,是增益邊」,它是假的啊,就是一句空話嘛,你就認(rèn)為是真實有了,所以這是增益邊,這一邊是增加的,它本身是沒有的。
「若于離言色等事想起損減執(zhí),謂為非有,是損減邊」,說是這增加這一部分啊,那么我不增加,既然假說的沒有真實,那就是沒有,就是一切都沒有了;若這樣子呢,離開了一切言說、離開了一切的名言,就是眼前這一切事情都沒有了。「起損減執(zhí)」,你在心里面、在思想上認(rèn)為一切都沒有了,你若這樣想,就是損減執(zhí),因為還是有的。但是你認(rèn)為是沒有,就把那個有損減了,那就不對了。「謂為非有」,你認(rèn)為是沒有那就是損減執(zhí),它還是有的;還是有,你認(rèn)為是沒有,就是損減了。那么這就是二邊,「遠(yuǎn)離二邊,亦名無上」。
這是「境所顯」,境是智所顯,由智慧顯示出來諸法有「有」、有「非有」、有「俱非」遠(yuǎn)離二邊;這個境是這樣的,F(xiàn)在第二科是智所顯,就是智能顯示這個境,智慧是能顯。
玄二、智所顯
佛世尊智于此真實已善清凈,諸菩薩智于此真實學(xué)道所顯。
這是第二科,智所顯。「佛世尊智」,佛的大智慧,「于此真實已善清凈」,于這個真實義相,就是法相所攝,這個依他起和圓成實這個真實義相;和前邊這個有、非有,佛也知道這是假名安立,佛能如其真實義而覺知之,叫做「于此真實已善清凈」。佛已經(jīng)圓滿地通達(dá)了,一點(diǎn)錯誤也沒有,所以叫「善清凈」。若有錯誤就不善了,也就是不清凈;佛能真實圓滿地通達(dá),所以叫「善清凈」。
「諸菩薩智于此真實學(xué)道所顯」,這些沒有成佛、但已經(jīng)成就圣道的大菩薩的智慧,于此真實還正在學(xué)習(xí)中,就是還有所對治,有些地方不是善清凈,還要去對治;還有所不足,還要加以圓滿。這樣子呢,能夠往趣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道」,是這樣子顯示的,顯示菩薩是這樣、佛是這樣,佛是究竟圓滿清凈的。這看出來:在真實相上面,佛和菩薩都有大智慧,佛是圓滿了但是菩薩還沒圓滿。
《披尋記》一一八○頁:
佛世尊智至學(xué)道所顯者:此說諸佛菩薩無分別智分位差別,佛世尊智已善清凈,當(dāng)知于此真實無學(xué)所顯,諸菩薩智于此真實學(xué)道所顯,當(dāng)知其智非善清凈。
「佛世尊智至學(xué)道所顯者:此說諸佛菩薩無分別智分位差別」,這一節(jié)文是說諸佛、諸菩薩所成就的無分別智他們的分位有差別,分位有淺有深叫做分位,也就是階級,是有差別的!阜鹗雷鹬且焉魄鍍簟梗驗榉鹚械拇种?zé)o明、煩惱障、所知障都清除了,智慧圓滿了,所以能夠達(dá)到善清凈的境界。「當(dāng)知于此真實無學(xué)所顯」,佛的善清凈的智慧對于真實義究竟圓滿,更無所學(xué)習(xí)了,這顯示出來佛的境界,是「無學(xué)所顯」。
「諸菩薩智于此真實學(xué)道所顯」,菩薩的智慧還沒有圓滿,他還要繼續(xù)地學(xué)習(xí),所以對這個真實義是正在學(xué)習(xí)的境界,是這樣子顯示的!府(dāng)知其智非善清凈」,要知道菩薩的智慧是不同于佛是善清凈的,菩薩還不善清凈。這是第一科真實義相,這段文講完了。
地二、境相應(yīng)慧(分三科) 玄一、勝解方便(分四科) 黃一、標(biāo)
又即此慧是諸菩薩能得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
現(xiàn)在說第二科境相應(yīng)慧,與真實義相相應(yīng)的智慧。分三科,第一科是勝解方便,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標(biāo)。
「又即此慧」,這上面說到,你若能夠通達(dá)這是假名安立,「有」即非有,「非有」非非有,遠(yuǎn)離二邊,這就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是怎么回事情呢?「是諸菩薩能得無上正等菩提廣大」的微妙法門,是這么意思!阜奖恪挂簿褪欠椒ā⒎ㄩT,廣大的法門;因此法門而能得無上菩提的,通達(dá)有、通達(dá)非有,又能通達(dá)俱非,這個智慧。這是一切菩薩要努力學(xué)習(xí)的智慧,就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這個智慧是得無上菩提的廣大方便。這一句話是標(biāo),下邊第二科征。
黃二、征
何以故?
什么原因呢?下面第三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由修勝解,分兩科,第一科約生死辨。又分兩科,第一科正了知。
黃三、釋(分二科) 宇一、由修勝解(分二科) 宙一、約生死辨(分二科)
洪一、正了知
以諸菩薩處于生死,彼彼生中修空勝解,
因為發(fā)無上菩提心的很多的菩薩處于生死,他是居住在生死的境界里邊,他不是已經(jīng)得無上菩提的佛,不是佛,他是在生死里流轉(zhuǎn)的一個人;這個人他發(fā)無上菩提心了!副吮松行蘅談俳狻,我這一世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凡夫的世界、或者又到了佛的世界去,就是「彼彼生中」。
「修空勝解」,這個菩薩他要度眾生,但是他本身干什么呢?一天中晝夜,要用功修空的智慧、觀察空的智慧。這個「勝解」:譬如說我們依據(jù)文字去理解這個道理,如果你真能明白,就可以名之為「解」。但是這個解沒有力量;如果你能夠超過了欲界定,達(dá)到未到地定,或者達(dá)到色界四禪,在禪里面也是這樣思惟一切法離言自性,那就是「勝解」了;就是它非常有力量、非常的深刻,就是不同于我們依靠文句去了解的這種智慧,和這種智慧不同了,就是有力量,有力量就能夠調(diào)伏煩惱了。
《披尋記》一一八○頁:
修空勝解者:謂諸法中如實真如離言自性,是名為空。于此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故,善取其相,名修勝解,如是名為善取空者,如下自釋。
「修空勝解者:謂諸法中如實真如離言自性,是名為空」,什么叫做「修空勝解」?「謂諸法中」,就是這一切假名法中。假名就是空,這個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就是非有、就是空,那就變成真如了,就是真實真如,離言自性了,就變成離一切名言的自性。
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一個消息:就是我們講解佛法,用語言文字去講解這個道理,這個道理要依靠名言去顯示,有能詮與所詮,我們是這樣子來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這樣子才能有所了解?墒强催@段文,是超越這個境界的,是超越這個能詮、所詮,沒有能詮、所詮,假名安立都是空無所有的,然后那個離言的自性,是真實義,這個唯識的理論上有這么回事情的。
所以「謂諸法中如實」的「真如」是「離言自性」的,不是用語言文字去表示的,不是這樣。「是名為空」,就是語言文字都沒有了,都空了,離文字相的。但是離文字相這件事,是你要修這個空勝解,你不修還不行的;你不修,在內(nèi)心里邊不能成就這件事的。
「于此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故」,「于此親近」,于此空勝解你要常親近它,常同它接近,要同它接近。就是你的思想,常有空勝解的這個思想,你心里面常思想這件事,那就是親近了,親近它那也就是修習(xí)。「多修習(xí)」,不是短時間的,你要長時間地一次又一次地修習(xí),「故」!干迫∑湎唷梗阋魄傻厝〉媚莻空勝解的相貌,就是離言自性的相貌,你要拿到它、拿到心里面才可以!该迍俳狻梗@個修勝解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親近修習(xí)、多修習(xí)故善取其相,這叫做修勝解.!溉缡敲麨樯迫】照摺,這樣子去通達(dá)一切法空,叫善取空,你是能夠善巧地取得了空的道理。下邊文有解釋,「如下自釋」。
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
修空勝解能夠「成熟一切佛法」,就是無量的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乃至十力、四無所畏乃至佛的無上菩提都能成熟、都能成就,「及諸有情」,也能夠廣度一切眾生,這個空勝解有這種力量。
《披尋記》一一八○頁:
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者:當(dāng)知成熟略有六種,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補(bǔ)特伽羅,三者、成熟差別,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成熟補(bǔ)特伽羅,六者、已成熟補(bǔ)特伽羅相。如〈成熟品〉釋。(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頁)隨其所應(yīng)當(dāng)知成熟自他差別,謂諸菩薩處生死中,自能成熟一切佛法,亦能令他于三乘道隨其所應(yīng)速得成熟;又能令自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亦能令他已成熟者速得解脫。
「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者」,「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就是菩提心,由菩提心所成就的;「及諸有情」,就是你的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能廣度眾生;你有菩提心就能成熟一切佛法,而這是由空勝解來成就這兩件事的。
「當(dāng)知成熟略有六種」不同。「一者、成熟自性」,就是不斷地精進(jìn)地修習(xí)空勝解、修學(xué)一切善法,這就是成熟自性。你不這樣修習(xí),善根永久也不能成熟,但是達(dá)到了能斷煩惱障、能斷所知障,有這種堪能性的時候,叫做成熟,這就是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補(bǔ)特伽羅」,所成熟的補(bǔ)特伽羅,或者是有種性的聲聞、有種性的辟支佛、或是有佛性的菩薩,還有無種性的人。無種性的人菩薩也可以度化他在人天世界離苦得樂。那么就是這四種所成熟的補(bǔ)特伽羅。「三者、成熟差別」,成熟的相貌的差別,就是一切善根的成熟,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特別殊勝,各式各樣的善根成熟,主要還是智慧的成熟,有下中上品的差別。「四者、成熟方便」,這個成熟的方便有二十七種不同!肝逭摺⒛艹墒煅a(bǔ)特伽羅」,就是勝解行地的菩薩,一直到十地菩薩,這些人都是能成熟的,他能發(fā)大悲心弘揚(yáng)佛法、廣度眾生!噶、已成熟補(bǔ)特伽羅相」,那也就由勝解行地就是由資糧位、加行位,這勝解行地一直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菩薩,這都是已成熟的補(bǔ)特伽羅!溉纭闯墒炱贰滇尅,在〈成熟品〉那里有解釋這件事,「(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頁)」。
「隨其所應(yīng)當(dāng)知成熟自他差別」,隨你那種個別的情形有自他成熟的差別,「謂諸菩薩處生死中,自能成熟一切佛法」,菩薩不全是利益眾生,本身也是要修學(xué)圣道,所以就成熟一切佛法!敢嗄芰钏谌说离S其所應(yīng)速得成熟」,自能成熟一切佛法,是菩提心的作用;「亦能令他于三乘道隨其所應(yīng)速得成熟」,這是大悲心,教化眾生令他們栽培善根,或者是聲聞種性的成熟、或是獨(dú)覺種性的成熟、或是佛種性的成熟,于三乘道隨其所應(yīng)速得成熟。
「又能令自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菩薩修空勝解成熟佛法,使令自己速證無上菩提;「亦能令他已成熟者速得解脫」,也可以得圣道。這是解釋「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這句話。
又能如實了知生死,不于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
菩薩修空勝解的時候,又能夠如實地了知生死的真實相。生死的真實相就是離言自性、就是空,沒有言說的這些生死相,都是不可得的。
「不于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對于色受想行識、對有生有死、有生有滅的這一切法,「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這是聲聞人或者是辟支佛種性的人,他以無常、苦、空、無我的修行方法去觀察思惟,深心地厭離這個生死法,F(xiàn)在菩薩呢,「不于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那他用什么方法來修學(xué)圣道呢?用空勝解、用離言自性的方法去作如是觀。這樣子修止觀,來成熟他的善根,他用這樣的智慧了知生死是空的,這就是菩薩修行的法門和二乘人修行的法門不一樣。
《披尋記》一一八一頁:
又能如實了知生死至深心厭離者:如其所應(yīng)為簡不同凡夫及諸聲聞,無常等者,等取苦行應(yīng)知。
「又能如實了知生死至深心厭離者:如其所應(yīng)為簡不同凡夫及諸聲聞」,為了簡別不同于凡夫,凡夫不厭離生死、愛著生死;二乘人是厭離生死的;菩薩是不同于這兩種人。
「無常等者」,「不于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這個「等」字是什么意思呢?「等取苦行應(yīng)知」,無常行、苦行、無我行、空行,就是那樣的修行法;「等」是這個意思。這一段是正了知,修空勝解有這種作用。修空勝解「善能夠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這是正面地告訴我們,菩薩的空勝解的相貌。
下面這一段文是簡別不同于二乘人,第二科是不了知,分兩科,第一科染受生死失。
洪二、不了知(分二科) 荒一、染受生死失
若諸菩薩不能如實了知生死,則不能于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深心棄舍;不能棄舍諸煩惱故,便雜染心受諸生死;由雜染心受生死故,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
「若諸菩薩不能如實了知生死」,就是不能夠?qū)W習(xí)離言自性,就不能真實地知道生死是空的;不知道現(xiàn)前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境界是空的,「則不能于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深心棄舍」,那你就認(rèn)為它是有了,這些假說自性你都執(zhí)著它是真實有,那么你的貪心、瞋心、愚癡心等一切的煩惱也都和一般凡夫一樣,你就不能深心的棄舍這個貪瞋癡了。因為你認(rèn)為它是有,所以你不能棄舍!干钚臈壣帷,你若知道空就能深心棄舍。你的心是離一切分別相的,這時候,這里沒有貪瞋癡的一些煩惱,就把煩惱都棄舍了,F(xiàn)在你不能如實了知,你不學(xué)習(xí)離言自性的法門,就不能夠棄舍貪瞋癡的一切煩惱。
「不能棄舍諸煩惱故」,不棄舍煩惱有什么不對呢?菩薩若不棄舍諸煩惱,那么你就是有煩惱;煩惱沒去掉嘛,心里就是有煩惱;有煩惱的時候,你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便」是「雜染心受諸生死」,你就是用貪瞋癡的心去流轉(zhuǎn)生死,你要接受這生死的流轉(zhuǎn),就和一般凡夫一樣了。
「由雜染心受生死故」,說我雜染心、用貪瞋癡受這個生死苦,在生死里流轉(zhuǎn),那又有什么不對呢?就「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你這個菩薩就是但有假名的菩薩了,就不能成熟圣道,不能成就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得無上菩提這些事情都不成就了;也不能成熟一切有情,也不能度化眾生了,你和眾生一樣,怎么能度眾生呢?這是染受生死,染污心受生死苦的過失,這就不是菩薩了,假名為菩薩,不是真實是菩薩了。
《披尋記》一一八一頁:
不能如實了知生死等者:謂若不能了知生雜染中諸緣起法,是則不能永斷無明;無明有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因之而生,不能棄舍,令不現(xiàn)行,即由此故造諸業(yè)因受后有果,名雜染心受諸生死。又于現(xiàn)法由煩惱纏雜染心故,處生死中空無義利,亦名以雜染心受諸生死,是則自尚不能成熟一切佛法,況能成熟諸余有情。
「不能如實了知生死等者,謂若不能了知生雜染中諸緣起法」,就是你若不能了知生雜染中諸緣起法,你不知道生雜染中有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雜染。生雜染就是六道的果報,六道果報都是污穢的、都是雜染的,這些都是緣起法。你不知道這是緣起法,就是前面說是有、非有、俱非,你不知道這個道理。「是則不能永斷無明」,那你就不能斷除去這個無明;你不知道就是無明,你不知道這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就是空,你不知道,就是無明。
「無明有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因之而生」,這個無明是根本無明,這根本無明你若是沒有斷,繼續(xù)在你心里面發(fā)生作用的話呢,貪瞋癡等的一切煩惱因之而生,因為你有根本無明,所以這些無明都現(xiàn)起來了!覆荒軛壣幔畈滑F(xiàn)行」,你不能棄舍這些煩惱,不能令這些煩惱不活動,沒有這個能力!讣从纱斯试熘T業(yè)因受后有果」,由于你不能斷煩惱,你煩惱就會動,煩惱一動起來就造諸業(yè)因,就造生死業(yè):或者是福業(yè)、或者是罪業(yè)、或者是不動業(yè),這生死業(yè)!甘芎笥泄梗憔鸵邮芤院蟮纳拦麍。「名雜染心受諸生死」,這就叫做雜染心受諸生死;這個話,言外之意,菩薩是沒有雜染心受生死的,菩薩也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但是沒有雜染心,凡夫是雜染心受生死的。
「又于現(xiàn)法由煩惱纏雜染心故,處生死中空無義利」,又由于在「現(xiàn)法」中,就是你現(xiàn)在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里邊,在你現(xiàn)在的生命體里邊有「煩惱纏」,由于你有煩惱的纏縛,所以你心就不清凈了,是「雜染心故」!柑幧乐小,你在生死里邊,「空無義利」,空空地受生死苦,你不能創(chuàng)造廣大的功德、你沒有這個能力!敢嗝噪s染心受諸生死」,這也叫做以雜染心受諸生死。這句話有兩個解釋,前面一個解釋,這里一個解釋。
「是則自尚不能成熟一切佛法,況能成熟諸余有情」,這樣子說呢,就是這位菩薩不能修空勝解,你不知道這一切緣起的道理,你自己都不能夠成熟一切佛法,何況能成熟一切有情呢?你不能自利也就不能利他了!這是染受生死失,現(xiàn)在第二科是厭離生死失。
荒二、厭離生死失
若諸菩薩于其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尚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況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諸菩薩于其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前邊因為菩薩沒能夠如實知道生死的緣起,那么現(xiàn)在假設(shè)諸菩薩知道生死緣起,「于其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他同于二乘人,修無常、苦、空這樣的法門,這也是深心厭離,厭離這些生死苦。
所有的佛教徒若能夠修奢摩他,在奢摩他里面修學(xué)圣道,都叫做「深心」。若是不修奢摩他、也不修毗缽舍那,只是在文字上學(xué)習(xí)佛法,這樣子就沒有深心,也就不能厭離生死苦。說生死苦只是感覺到苦,但是沒有辦法厭離,力量不夠;你一定要修學(xué)四念處,或者大乘的法門、或者小乘的法門,你才能夠深心厭離這件事!甘莿t進(jìn)疾入般涅槃」,菩薩若同于聲聞人的那種深心厭離的方法,那也就很快地入般涅槃,就是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副巳羲偌踩氚隳鶚劇,彼菩薩若是同于二乘人速疾地入于涅槃,「尚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況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呢?這些都做不到了,也是不對。
前面是染受生死失,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說厭離生死,也是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況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也是不對,也是有過失。這兩方面都有過失。
《披尋記》一一八一頁:
于其生死至速疾入般涅槃?wù)撸寒?dāng)知菩薩于其生死非不厭離,然非一向,以諸菩薩三無數(shù)劫流轉(zhuǎn)生死,求大菩提故,如〈戒品〉釋。(陵本四十一卷九頁)聲聞不爾,或有一類最極速疾得般涅槃,謂住種性補(bǔ)特伽羅最極速疾般涅槃?wù),要?jīng)三生,即可成辦,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一卷二十頁)若諸菩薩同于聲聞厭離生死,便同速疾入般涅槃,非時大性,定不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于其生死至速疾入般涅槃?wù)撸寒?dāng)知菩薩于其生死非不厭離」,要知道菩薩對于生死之苦「非不厭離」,是厭離的!這生死苦誰不厭離呢?「然非一向」,但是這個厭離可也不是一向是厭離,不是全面地厭離!敢灾T菩薩三無數(shù)劫流轉(zhuǎn)生死,求大菩提故」,因為菩薩要這么長的時間在生死里流轉(zhuǎn),在生死流轉(zhuǎn)做什么呢?求大菩提,這樣子他沒有離開生死,所以不能說他是完全厭離生死。「如〈戒品〉釋。(陵本四十一卷九頁)」,像〈菩薩地〉的〈戒品〉里面有解釋,我們誦的菩薩戒也說到這件事。
「聲聞不爾」,發(fā)厭離心、發(fā)出離心的聲聞人和菩薩不同!富蛴幸活愖顦O速疾得般涅槃」,在聲聞人里面根性也是各式各樣的,或者有一種根性的人,「最極」,達(dá)到極點(diǎn)的時候,「速疾得般涅槃」,「謂住種性補(bǔ)特伽羅」,就是有聲聞種性的這種人,「最極速疾般涅槃?wù),要?jīng)三生」,最極、最快速的入于涅槃的人,要經(jīng)過三生:頭一生種善根、第二生又種善根、第三生的時候就能夠得到奢摩他定,他可能得到未到地定,或者是色界四禪,在四禪里修四念處就得阿羅漢道,就入般涅槃了,就是最快的,三生「即可成辦」!溉纭绰暵劦亍嫡f。(陵本二十一卷二十頁)」,如〈聲聞地〉已經(jīng)說過了。
「若諸菩薩同于聲聞厭離生死」,假設(shè)菩薩同于聲聞人那樣地厭離生死的話,「便同速疾入般涅槃」,這樣很快地就入涅槃了!阜菚r大性」,他就沒有三大阿僧祗劫那么長的時間,去修學(xué)圣道廣度眾生得無上菩提,時間就沒有這么多了!付ú荒茏C無上正等菩提」,他最快三生就入涅槃了,那怎么能夠得無上菩提呢?一定是不能的。所以菩薩若是同于聲聞人一樣地厭離生死,也是有過失的。
宙二、約涅槃辨(分二科) 洪一、無怖愿
又諸菩薩由習(xí)如是空勝解故,則于涅槃不深怖畏,亦于涅槃不多愿樂。
前面第一段是約生死辨,現(xiàn)在第二科是約涅槃辨。這個修勝解分兩科,第一科是約生死辨,現(xiàn)在第二科是約涅槃來說明;分兩科,第一科無怖愿,沒有恐怖的愿。
「又諸菩薩由習(xí)如是空勝解故」,他學(xué)習(xí)這樣的空勝解,觀一切法離言自性,「非如言說有自性故」,這一切言說都是空的,無自性的,他就這樣觀,學(xué)習(xí)這個離言自性。「則于涅槃不深怖畏」,那他對于阿羅漢所入的涅槃不深深地害怕;「亦于涅槃不多愿樂」,對于涅槃也是愿樂,但是不多愿樂;就是歡喜、也想要得涅槃,但不是很多。一個是怖畏涅槃,一個是好樂、歡喜涅槃,這是兩邊。現(xiàn)在菩薩修空勝解,也不深怖畏、也不多愿樂,這正好是中道,用這個方法就能避免這個過失。于涅槃深怖畏、于涅槃多愿樂這是一個情形,于涅槃不深怖畏、于涅槃不多愿樂這又是一個情形。
《披尋記》一一八二頁:
于涅槃不深怖畏至不多愿樂者:如其所應(yīng)為簡不同凡夫及諸聲聞,其義應(yīng)知。
「于涅槃不深怖畏至不多愿樂者:如其所應(yīng)為簡不同凡夫及諸聲聞,其義應(yīng)知」,這句話就是簡別修空勝解的人,不同于凡夫于涅槃有恐怖心,涅槃里面沒有我了,這怎么行呢?不歡喜到涅槃那個境界,對于涅槃有恐怖心,涅槃里面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受想行識、沒有我了,不歡喜!菩薩不同于凡夫,所以不深怖畏;菩薩也不同于聲聞人,聲聞人是多愿樂涅槃,菩薩也不同于聲聞人深樂涅槃。所以菩薩是不同于凡夫、也不同于二乘圣人的。這個不同就是由于修空勝解的關(guān)系,修空勝解的時候,對于空的境界不深怖畏、也不多愿樂,這是空嘛,所以也沒什么好愿樂。
洪二、有怖愿(分二科) 荒一、深怖涅槃失
若諸菩薩深怖涅槃,即便于彼涅槃資糧不能圓滿;由于涅槃深怖畏故,不見涅槃勝利功德;由不見故,便于涅槃遠(yuǎn)離一切清凈勝解。
這是第二科有怖愿,有恐怖的愿,分兩科,第一科是深怖涅槃失。「若諸菩薩深怖涅槃」,如果對于涅槃的恐怖很深,「即便于彼涅槃資糧不能圓滿」,他對于涅槃有深深地恐怖的話,那對于得涅槃的因,得涅槃的因叫「資糧」,「不能圓滿」,那就是修學(xué)得涅槃的圣道、戒定慧、三十七道品這件事就不能圓滿了,因為他害怕得涅槃嘛,所以這件事就做不成。
「由于涅槃深怖畏故,不見涅槃勝利功德」,菩薩深怖涅槃就不能夠修涅槃的因;他恐怖涅槃就要遠(yuǎn)離涅槃,所以也就看不到涅槃的殊勝功德,看不見這件事!赣刹灰姽剩阌谀鶚勥h(yuǎn)離一切清凈勝解」,由于他不見涅槃的功德,所以對于涅槃就遠(yuǎn)離了一切清凈的勝解,就是對于涅槃的信心沒有了。菩薩若這樣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披尋記》一一八二頁:
深怖涅槃等者:謂諸凡夫樂著生死,聞?wù)f涅槃謂或斷滅,是故生怖;此中涅槃,謂即滅諦。怖涅槃故,于彼能證世出世間二資糧道不能修習(xí)證得圓滿;此中資糧,謂即道諦。由四寂靜施設(shè)安立是涅槃相,謂苦寂靜、煩惱寂靜、不損惱他寂靜及舍寂靜,如〈有余依地〉釋。(陵本五十卷二十一頁)此中初二寂靜是名涅槃勝利,離過患故;后二寂靜是名涅槃功德,治過失故。若于涅槃生起凈信,名凈勝解。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為豎,悲泣墮淚,如是等事,是凈信相。
「深怖涅槃等者:謂諸凡夫樂著生死,聞?wù)f涅槃謂或斷滅,是故生怖」,愛著生死的凡夫,歡喜生死的境界,雖然其實也會感覺到生死苦,但是感覺苦的同時,他還是很注意地、希望得到所歡喜的事情,對苦的感覺就模糊了,就是這么回事, 所以「樂著生死」!嘎?wù)f涅槃」,這個凡夫聽說涅槃的境界,「謂或斷滅」,這是生死斷滅了,這個斷滅的境界不好,就生了恐怖心,「是故生怖」。
「此中涅槃,謂即滅諦」,這里說的涅槃就是苦集滅道四諦里面的滅諦;就是滅除一切煩惱,煩惱滅了生死苦也滅了,所以沒有煩惱、也沒有煩惱的生死苦,這個時候是一個大安樂的境界,「謂即滅諦」!覆滥鶚劰,于彼能證世出世間二資糧道不能修習(xí)證得圓滿」,因為菩薩同于凡夫那樣境界,對于涅槃有恐怖故,于彼能證得世間、出世間兩種資糧道就不能修習(xí)了,就不能證得圓滿。這個「資糧道」在前面〈聲聞地〉說了多少次了,這里不說了!复酥匈Y糧,謂即道諦」,得涅槃的資糧就是四諦里面的道諦、就是戒定慧。
「由四寂靜施設(shè)安立是涅槃相,謂苦寂靜、煩惱寂靜、不損惱它寂靜及舍寂靜」,由道諦的資糧道修習(xí)圓滿的時候就得了涅槃,涅槃是什么相貌呢?就是由四寂靜施設(shè)安立的是名涅槃的相貌,四種寂靜就是煩惱寂靜、苦寂靜、不損惱有情寂靜、舍的寂靜。
「煩惱寂靜」,煩惱是動亂的,寂靜就是沒有煩惱了。就是你修學(xué)習(xí)戒定慧,把見煩惱、愛煩惱消滅了,那么就寂靜了,沒有煩惱的動亂。煩惱是生死苦的因,沒有因就沒有果了,所以流轉(zhuǎn)生死的苦惱也就沒有了。貪無余斷、瞋無余斷、愚癡無余斷一切煩惱全面地滅除了,那么生死苦也就不現(xiàn)起;生死苦不現(xiàn)起了,就是寂靜。這是煩惱寂靜、苦寂靜。
「不損惱有情寂靜」,得到阿羅漢的人心里面沒有貪煩惱、沒有瞋煩惱、沒有癡煩惱、沒有一切煩惱的時候,他不會再做惡事,不會損惱眾生的。眾生怎么樣地?fù)p惱阿羅漢,阿羅漢不損惱有情,不會做這種事,所以是不損惱有情,這件事也是很寂靜的。
第四個「舍寂靜」,就是阿羅漢把貪瞋癡一切的煩惱都滅除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內(nèi)心是寂靜的,他眼見色的時候,是可愛的也好、是可憎的也好,他心里面不憂不喜,住最上舍,棄舍了喜和憂,不喜也不憂、不憂也不喜。我們凡夫看見可意的就愛、不可意的就不高興;阿羅漢看見了不喜也不憂。耳聞聲,他的耳根聞見聲音的時候,也不喜也不憂。你贊嘆他他也不喜,你誹謗他他也不憂,他心里面淡然處之,就是他心里面滅除了煩惱,所以他就沒有這回事情。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我們的第六意識是去分別一切法,阿羅漢的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都是不喜也不憂,住最上舍,心里面棄舍一切執(zhí)著,心里面寂靜住,所以叫做「舍寂靜」。我們是凡夫!得了阿羅漢圣道的人他心里是什么樣子?他心就是這樣子,遇見什么境界他心里邊都是舍,不執(zhí)著,不受影響,心里面是本來清凈無為的境界,這是「無為閑道人」,也可以這么說了,這叫做「舍寂靜」。
這個是「由四寂靜施設(shè)安立是涅槃相」,這是涅槃的相貌!钢^苦寂靜、煩惱寂靜、不損惱他寂靜及舍寂靜,如〈有余依地〉釋」,這四種寂靜的相貌在〈有余依地〉有解釋,現(xiàn)在這是〈菩薩地〉,〈菩薩地〉后還有一個〈有余依地〉!(陵本五十卷二十一頁)」,我們還沒有學(xué)到,在那里有解釋。
「此中初二寂靜是名涅槃勝利,離過患故」,煩惱寂靜、苦寂靜這兩個寂靜是涅槃的勝利,得到涅槃就是得到這樣的功德、這樣的利益!鸽x過患故」,遠(yuǎn)離了這種災(zāi)難、這種污染、這種過失?嗪蜔⿶蓝际橇钊丝鄲赖氖虑,所以這是個災(zāi)難、是個過患、是我們所不歡喜的。
「后二寂靜是名涅槃功德,治過失故」,后邊的不損惱有情寂靜和舍寂靜是涅槃的功德,就是你得了涅槃的時候,還有這樣的利益。這個功德「治過失故」,能對治凡夫的過失。凡夫心里面有煩惱,其他的凡夫若來損惱你,你不會安忍的,你就是要報復(fù)了,所以也就要損惱有情。他損惱你、你就損惱他,他不損惱你你都可能會損惱啊,所以這是一種過失;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是愛、就是恨,所以都是有過失的,F(xiàn)在得了涅槃以后,沒有這種過失,所以這是一個功德。
「若于涅槃生起凈信,名凈勝解」,這個論文上說,「便于涅槃遠(yuǎn)離一切清凈勝解」,這個「清凈勝解」怎么講呢?「若于涅槃生起凈信」,若是你這位補(bǔ)特伽羅、這位佛教徒,對涅槃的功德利益「生起凈信」,你能夠建立清凈的信心的話「名凈勝解」,那就叫做凈勝解,這個勝解有「信」的意思!讣从扇缡窃錾狭,身毛為豎」,由于你有清凈勝解的關(guān)系「身毛為豎」,聽聞佛菩薩講涅槃功德的時候,你全身汗毛都會豎立起來。「悲泣墮淚」,你心里面就會悲泣、會流淚,「如是等事,是凈信相」,是凈勝解的的相貌;那我們?nèi)淼暮姑珱]有豎起來,也沒有流淚,就是勝解還沒有成立!
荒二、住樂涅槃失
若諸菩薩于其涅槃多住愿樂,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則便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
前面第一科是深怖涅槃的過失,現(xiàn)在第二科是住樂涅槃失,安住在歡喜涅槃也有過失。
「若諸菩薩于其涅槃多住愿樂」,你內(nèi)心里面多數(shù)安住在希望得涅槃、希望得到涅槃樂。這個事情應(yīng)該是能理解的,譬如說,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同時也有愿生阿彌陀佛國的愿,念阿彌陀佛的同時有這個愿,「信、愿、行」,這三個不是分開的,念佛的同時有信也有愿,所以叫做「多住愿」。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心里面還是安住在愿生阿彌陀佛國的愿里面的。現(xiàn)在你修學(xué)圣道,修四念處的時候心里面也有個愿,就是愿得涅槃,以涅槃為上首;由愿導(dǎo)行,因為有愿得涅槃的愿,才引導(dǎo)你去修學(xué)四念處的;行是由愿來的,所以行的同時也有愿。所以修行人時時地在用功的時候,他時時有愿,是多住愿樂,是這樣子。
現(xiàn)在「若諸菩薩于其涅槃多住愿樂」的話,「是則速疾入般涅槃」,他常常歡喜愿意得涅槃,那就會精進(jìn)勇猛地修四念處,也就很快地斷了愛見煩惱就入涅槃了,他就走了,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我們沒這個愿,所以沒有事情好做,所以一天很清閑自在,沒有什么事情做,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事情!「于其涅槃多住愿樂,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因為你有誠懇、殷切的愿,所以你會積極地修四念處;積極地修四念處,很快地就成功了,就入涅槃了。
「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則便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這位菩薩他希望得涅槃的這個愿很殷切;那當(dāng)然是精進(jìn)勇猛地白天修行、夜間不睡覺也修行,就速疾入般涅槃了,這樣子「則便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就不能得無上菩提也不能度眾生了,入涅槃就休息了啊,就不做這些事情了,這于菩薩道來說這是個過失,所以「住樂涅槃失」。
《披尋記》一一八二頁:
于其涅槃多住愿樂者:菩薩于其涅槃,非都無愿,然不多住。由諸菩薩于無為中,愿涅槃故,正樂攝故,依此建立無相三摩地,如〈菩提分品〉說。(陵本四十五卷十八頁)是故當(dāng)知菩薩于其涅槃非不愿樂。
「于其涅槃多住愿樂者:菩薩于其涅槃,非都無愿」,發(fā)無上菩提心的這位菩薩對于涅槃這件事「非都無愿」,不是完全沒有愿,還是愿意得涅槃,也有這種心。因為他在世間上自己用功修行教化眾生,目的就是大家都到涅槃那里去;如果對于涅槃沒有愿樂心,那教眾生修圣道做什么呢?所以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愿,「然不多住」,然而他不完全是安住在涅槃的愿里邊的。
「由諸菩薩于無為中,愿涅槃故」,菩薩對于無為法是希望成就涅槃的。這個無為是對有為說的,有為法就是生死的境界都是有為,菩薩有厭離心,所以修無愿三昧。觀察一切法離言自性,這是修空三昧;有為法都是污穢的,修無愿三昧;無為法就是涅槃,菩薩修這三三昧是愿得涅槃的!刚龢窋z故」,他主要的還是愿意成就涅槃的,他是歡喜成就涅槃的。這個「正」是主要、重要的意思,就是歡喜成就涅槃!敢来私o相三摩地」,依這個無為法、依涅槃來建立無相三昧,無相三昧是指涅槃?wù)f的,這三三昧是這樣意思。從這里看出來菩薩「非都無愿」,菩薩也是有愿,不是無愿的,但是若多住愿樂那就有點(diǎn)問題,那就是違背了大悲心了!溉纭雌刑岱制贰嫡f」,這一段文是〈菩提分品〉說的,「(陵本四十五卷十八頁)是故當(dāng)知菩薩于其涅槃非不愿樂」,還是愿樂,不過不是那么多。
宇二、成有方便(分二科) 宙一、翻顯
當(dāng)知此中若不如實了知生死,即雜染心流轉(zhuǎn)生死;若于生死深心厭離,即便速疾入般涅槃;若于涅槃深心怖畏即于能證涅槃資糧不能圓滿;若于涅槃多住愿樂,即便速疾入般涅槃;是諸菩薩于證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
第二科成有方便。前面是由修勝解,修勝解有這樣的利益、不修勝解有這樣的過失,說這些事情,F(xiàn)在是成有方便,就是修了勝解是有得無上菩提的方便了。分兩科,第一科是翻顯,從反方面來顯示這件事。
「當(dāng)知此中若不如實了知生死」,前面這一段里面它說的什么事情呢?若你不能真實地通達(dá)諸法離言自性的話,就是「若不如實了知生死」。離言自性就是通達(dá)了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空的叫離言自性;你若不知道離言自性,那就是執(zhí)著假名的一切法是真實的了。這樣子呢,「即雜染心流轉(zhuǎn)生死」,你就不能斷貪瞋癡的雜染心,也就是染污心流轉(zhuǎn)生死了。
「若于生死深心厭離,即便速疾入般涅槃」,你若用無常、苦的這種修行方法,深心厭離生死苦,「即便速疾入般涅槃」了!溉粲谀鶚勆钚牟牢贰梗粝褚话愕姆卜蚓辰,愛著我、我所的話,那就不歡喜涅槃,對于涅槃有恐怖心了,「即于能證涅槃資糧不能圓滿」,就不能修學(xué)戒定慧了!溉粲谀鶚劧嘧≡笜罚幢闼偌踩氚隳鶚劇,這樣也是不行。「是諸菩薩于證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前面說了這么多的情形,總而言之就是沒有空勝解;空勝解是得無上菩提的廣大方便,是微妙法門。這樣情形這位菩薩是沒有這個方便的,這是從相反的方向說。下面第二科正成,從正面來成立這件事。
宙二、正成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即無染心流轉(zhuǎn)生死。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若是菩薩真實地通達(dá)了離言自性,這些生死的境界都是空無所有的、如幻如化的,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他就能斷除貪瞋癡的煩惱!讣礋o染心流轉(zhuǎn)生死」,他還在生死里,但不是染污心流轉(zhuǎn)生死的。
《披尋記》一一八三頁:
即無染心流轉(zhuǎn)生死者:謂諸菩薩處生死中,常勤修集無雜染心、于有漏事隨順而行,名無染心流轉(zhuǎn)生死。
「即無染心流轉(zhuǎn)生死者:謂諸菩薩處生死中,常勤修集無雜染心」,他常修學(xué)空勝解,今天也修行、明天也修行,積聚這個清凈心!赣谟新┦码S順而行」,對于世間上的這些事情也隨順著做,但是他心里面是清凈的,「名無染心流轉(zhuǎn)生死」。
若于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于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圓滿涅槃資糧。雖于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愿速證涅槃,是諸菩薩于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
「若于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即不速疾入般涅槃」,這位菩薩對于生死不學(xué)習(xí)無常等行、深心厭離,他不用聲聞人的方法,不學(xué)習(xí)聲聞人的法門,即不速疾入般涅槃!溉粲谀鶚劜簧畈牢,即能圓滿涅槃資糧」,他修習(xí)空勝解,學(xué)習(xí)離言自性,對涅槃不生怖畏,就能圓滿涅槃的資糧了。
「雖于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愿速證涅槃」,雖然菩薩對于涅槃,他也感覺、也見有到微妙勝利功德,涅槃是大安樂境界!付簧钤杆僮C涅槃」,當(dāng)然是由空勝解的力量,但是也是因為有大悲心的關(guān)系!甘侵T菩薩于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前面說的這幾句話,是表示這位菩薩得無上菩提是有空勝解的大方便的,所以他有這樣的功德。
《披尋記》一一八三頁:
微妙勝利功德者:謂涅槃中離煩惱苦,真安樂住,是第一故,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微妙。
「微妙勝利功德者:謂涅槃中離煩惱苦,真安樂住」,有煩惱、有苦,你不入涅槃、你沒修學(xué)圣道,你就有煩惱、有煩惱苦。誰歡喜這種事情呢?涅槃里面沒有這件事,所以涅槃是真安樂處!甘堑谝还,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微妙」,這個安樂住不是世間的三昧樂所能及,是最第一;是最殊勝的,是超過凡夫境界;是無上故,沒有比他更安樂住的了,故「說名微妙」,F(xiàn)在第四科是結(jié)。
黃四、結(jié)
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習(xí)學(xué)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習(xí)學(xué)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這個微妙法門是什么呢?是依止最勝的空性勝解,就是觀一切法離言自性。「是故菩薩修習(xí)學(xué)道所攝」,菩薩學(xué)習(xí)這個法門,還沒有到極圓滿的境界,還正在學(xué)習(xí)中,屬于這樣的最勝空性勝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能成就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妙智的廣大微妙法門。
《披尋記》一一八三頁:
是大方便至廣大方便者:此說最勝空性勝解是大方便之所依止,然為菩薩學(xué)道所攝,是故亦名廣大方便。空性勝解即真實義勝解,于諸菩薩八勝解中特為第一,故名最勝。言如來妙智者,謂于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無顛倒智,如〈建立品〉說。(陵本五十卷十二頁)
「是大方便至廣大方便者:此說最勝空性勝解是大方便之所依止」,這個微妙法門是指什么說的呢?就是指空勝解說的!溉粸槠兴_學(xué)道所攝」,菩薩還沒成佛,還要繼續(xù)學(xué)習(xí),還沒有到無學(xué)道,是屬于這一類的!甘枪室嗝麖V大方便」,這個廣大方便是得無上菩提的廣大方便,所以亦名廣大方便!缚招詣俳饧凑鎸嵙x勝解」,就是前面說的無二所顯的真實義勝解!赣谥T菩薩八勝解中特為第一,故名最勝」。
「言如來妙智者」是什么呢?「謂于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分成三聚:有義聚、非義聚、非有義非無義聚,就是善、惡、無記。這當(dāng)然是說一切功德,能引一切功德的這一切法!敢磺蟹ㄖ袩o顛倒智」,能成就無量功德,那一定是無顛倒的智慧,有顛倒還能成就功德嗎!這個智慧就叫做如來妙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菩提,也就是一切種智。「如〈建立品〉說」,如〈建立品〉里邊解釋,「(陵本五十卷十二頁)」。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六(5)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六(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hù)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yán)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yán)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yán)、六十華嚴(yán)、八十華嚴(yán)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講解
- 楞嚴(yán)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yán)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