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諦講記 第十卷 方便多門

  第十卷 方便多門

  現(xiàn)在,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菩薩道的方便有多門。

  菩薩道的意義:

  當(dāng)一個人認(rèn)識到世間無常、苦、無我,然后很想出離生死,也很想引導(dǎo)眾生出離生死,這樣的一個修行人就會發(fā)心成佛來度眾生。如果一個人看到眾生苦,悲愍眾生而發(fā)心要成佛,發(fā)愿長期地修道,那他就是修菩薩道。菩薩道不是修行一生二世的事情,菩薩必須無量劫在世間廣修善緣、廣種福田、廣度眾生,以致最后成佛。

  菩薩道與解脫道最大的差別:菩薩的修行重點在于利益眾生,解脫道者的修行重點在于自己個人的解脫。然而,菩薩也必須具有解脫的能力,即菩薩要放下自己的煩惱,但是菩薩更進(jìn)一步要有能力來接引眾生,他必須修無量無邊的種種方便法門,所以說菩薩道是方便有多門。

  根據(jù)佛法說,菩薩要修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jìn)度、禪定度、智慧(般若)度。為什么這六件事情稱為六度?其實六度是六波羅蜜的漢譯,古印度話"波羅蜜"有圓滿彼岸的意思,那么,什么事情圓滿到彼岸呢?其意是:一個人要圓滿佛果,就必須修六度萬行來圓滿道業(yè)。其中,布施波羅蜜能夠度貪的煩惱;忍辱波羅蜜能夠度嗔的煩惱;持戒波羅蜜能夠度毀犯--做惡的行為;精進(jìn)波羅蜜能夠度懶惰、懈怠的煩惱;禪定波羅蜜能夠度掉舉、散亂的煩惱;智慧波羅蜜能夠度愚癡的煩惱。因此,六波羅蜜就是從六個方向、六個角度來修持,克服各種各樣的煩惱,以達(dá)到生死的彼岸。六個波羅蜜是:

  (一)布施波羅蜜:梵音"檀那"。布施有三:

 、儇斒:以自己的財物布施給他人,令其安樂。

 、诜ㄊ:將你所學(xué)到的知識、真理教導(dǎo)他人。

  ③無畏施:無畏是不害怕的意思;如果一個人持好戒,行為高超,持戒非常清凈,不會損害眾生,眾生看到他不會覺得

  害怕,這就是布施眾生無畏,比如慈心不殺,令眾生無怖畏。

  如果你做布施時生起:我能夠幫忙別人;別人有困難,他的際遇不好,接受我的幫忙的心理。站在布施波羅蜜的角度來說,這個不是布施波羅蜜,只能叫做布施。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你在布施、行善的過程中,生起:我能夠布施,我比較有力量,對方比較差,他要接受我的布施;我做了一個很大的善事,對方接受我的恩德等心理,就是你在布施的時候,對布施生起執(zhí)著,生起了貪,生起了傲慢的心。雖然你很高興地去做善事,善事有善事的功德,但是你做善事而生起某一類貪的煩惱心,就不能夠朝向解脫生死,這樣的布施,就不能稱為波羅蜜。

  所以,當(dāng)一個人在布施的時候,要完成一些條件,才可以稱為波羅蜜,即菩薩在做布施的時候,他應(yīng)當(dāng)要很清楚:"有因緣讓我生起善的心,對方也有因緣來到我的眼前接受布施,這種種因緣、因果關(guān)系配合,就完成布施這件事。"菩薩在這其中看清楚之后,里面并沒有一個所謂的"我"比誰來得高尚,沒有所謂的對方比較貧賤不如我,來接受布施,菩薩不應(yīng)該有這種高、低的分別心。因為站在布施的角度來說,如果你明白這一切不過是有因緣,有因果業(yè)力的推動,你就有因緣布施,其中沒有所謂的誰高,誰低,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明白這一點,你就明白布施的本質(zhì)是空--沒有一個真實布施的人,也沒有一個所謂接受布施的人,也沒有所謂你布施的東西。因為本來世間一切因果,東西來來去去,乃至有錢進(jìn)入你的口袋,因緣到了,就拿口袋里的錢去買東西,或者因緣到了,你拿它去贊助別人。這其實是錢財跟你有一定的關(guān)系,有因緣你得到,然后,又從你這邊流出去,一切都是如此。但是你認(rèn)為錢是我的,然后,你就認(rèn)為這是我的東西,是我布施給你,你接受我的東西。菩薩有這樣的分別心,那他就是有分別見的煩惱。因此,他就不能因為布施而達(dá)到解脫的彼岸。如果一個人在布施時,執(zhí)著我在布施,對方接受我布施,這就是沒有智慧的布施,而生起我的執(zhí)著;如果一個人在布施的時候,知道并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在布施,也沒有一個受者,有因緣就發(fā)生這些事情,就是這么一

  回事。菩薩看清楚了,知道里面無我--無作者,無受者,也沒有所施的財物,在佛法上把它稱為布施的三輪體空。所謂三輪是:布施者、受者、所施的財物。三輪體空是:布施者、受者、所施的財物都沒有真實性,都是因緣變化而已。當(dāng)一個人明白了這一點,他布施時,就是在修布施波羅蜜。

  如果一個人真的發(fā)心行菩薩道,他長期久遠(yuǎn)地在修布施波羅蜜,如此越布施福報越大。因此,當(dāng)一位菩薩長期修布施過后,他的福德就越來越大,他在人間、到天上,不管在哪里,就能夠成為比較富貴的人。因為是富貴的人,財富多了,就更加有能力布施。因此,一個人如果要利益眾生,他應(yīng)當(dāng)修布施波羅蜜,這樣不但自己將來世投生在富貴之家,種姓高貴、生活富裕,而且還可以布施給眾生快樂。一個人的布施波羅蜜修得好的話,不管在什么地方投胎轉(zhuǎn)世,他的生活都會過得比別人愉快。除此之外,當(dāng)菩薩做布施利益眾生,眾生接受你布施多了,以后這些眾生有因緣遇到你,就很喜歡你,樂意幫忙你。因此,一個長期做布施的人不管到哪里,做事情都很容易,會有很多眾生來護(hù)持,他做事情不用像一般人那樣刻苦耐勞,有很多助手,這些都是布施所得到的利益。

  當(dāng)你在修布施的時候,就可以從中克服慳吝與貪心的煩惱。如果你得到了財物,不執(zhí)著認(rèn)為是我的,很樂意地布施給眾生,這樣你就放下了對世間財物的貪求。所以行菩薩道的人,絕對不嫌財富多,多多益善,財物越多越好布施,可以拿財物來做利益眾生的事業(yè);相反的,修解脫道的人就會把世間的財物看成是毒蛇,會障礙修行,他統(tǒng)統(tǒng)不要,只想自己修行。如果一個人懂得布施波羅蜜,必然不會抗拒財物,他就盡量地布施。所以說,只有菩薩才有布施波羅蜜,修解脫道的人沒有,為什么呢?因為修解脫道的人不覺得應(yīng)當(dāng)多做布施,倒覺得多做布施會障礙道業(yè),拖長了解脫的時間,他不想干;相反的,菩薩是在修布施的當(dāng)中去放下自己的煩惱。

  我就以釋迦牟尼佛為例子:佛在無量劫修菩薩道的時候,他什么東西都布施,包括他的妻子兒女,有人跟他化緣,他布施,甚至于別人要他的命,如果能夠利益眾生,他也布施,

  這就是他的布施波羅蜜。為什么呢?因為他對自己所擁有的財物的觀念是:有,他就使用,同時他也很樂意給予眾生,不在里面生起貪著,這樣從中克服他的煩惱。菩薩通過布施波羅蜜破除貪心與慳吝心,所以說菩薩才有布施波羅蜜,阿羅漢沒有。

  一般人都有慳貪,開始學(xué)佛的時候,如果有乞丐向他化緣,或者有人向他化緣做善事,他總是舍不得,總是看那件事情值得不值得做。當(dāng)他學(xué)習(xí)了佛法,知道要布施,開始時,只能拿出一毛錢來布施,慢慢學(xué)習(xí)布施二毛錢,后來就越做越多。開始發(fā)心修布施的人,不舍得一次拿很多錢財出來布施,那就得慢慢修,慢慢做。一個真正發(fā)菩提心的人,什么東西都愿意施舍給眾生,不會想要把財物占為己有,這跟開始修布施的一般人有差別。

  開始學(xué)習(xí)修布施的人,有種種因緣慢慢熏習(xí)之后,當(dāng)然也能夠做大布施,所以一切都應(yīng)當(dāng)從基本,從放下煩惱心慢慢學(xué)習(xí),最后就能夠做到。

  一個人能不能很快完成布施波羅蜜呢?關(guān)鍵在于他發(fā)心的心量的大小。一個人發(fā)心越強,心量越大,就越能夠布施;如果一個人發(fā)心比較小,其所布施的范圍,布施的量就有所限制,他會先考慮自己,才來布施給別人。一個真正發(fā)大菩提心的菩薩是一切都施,即任何東西都可以布施給眾生,那才是發(fā)大慈悲心而修布施波羅蜜。

  (二)持戒波羅蜜:梵音"尸羅"。菩薩通過對戒律的行持,以達(dá)到解脫的彼岸。在佛教的教法中,不管是一個初學(xué)佛者,或者要解脫生死,或者要修菩薩道的人都應(yīng)當(dāng)持戒。為什么菩薩的持戒才稱為波羅蜜呢?因為一般世間的人是為了個人的利益、為了修善法、為了避免墮落、為了生活更好而持戒,是一種善的心,那么,以善的心來持戒,將來能夠得到生天、做人的人天果報。但是如此持戒是不能讓你解脫生死,所以不能稱為持戒波羅蜜。

  如果一個人要解脫生死,修解脫道,他也很精進(jìn)地持戒,最后修行以達(dá)到解脫生死,但是站在持戒波羅蜜來說,這還不能算是波羅蜜,因為他的持戒只是為了個人解脫,不能通過

  持戒來完成佛果。

  持戒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在很好的修道環(huán)境底下來持戒,這樣比較容易持;如果一個人要行菩薩道,為了利益眾生,跟眾生在一起,要持好戒就不容易了。就是說,修解脫道的人遠(yuǎn)離世間,遠(yuǎn)離眾生,這樣比較少有犯戒的機會;然而修菩薩道的人整天跟眾生混在一起,為了要給眾生利益,多跟眾生接觸,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持好戒就比較難。因此,一般上修解脫道的人在持戒的時候,并沒有很多惡的因緣令他犯戒;相反的,修菩薩道的人經(jīng)常要碰到惡的因緣令他犯戒,所以菩薩比較是在真正的持戒中修行。這就是修菩薩道與修解脫道的人持戒的差別。菩薩持戒有三:

 、贁z律儀戒:菩薩對于佛所制定的戒律,都要去學(xué)習(xí)、都要去持,即菩薩對于好的戒律、行為都會很認(rèn)真地守持,因為他知道這些戒律都對眾生好,對大家都好,他應(yīng)當(dāng)去做,應(yīng)當(dāng)去持的,所以菩薩都愿意去守持任何的戒律。

 、跀z善法戒:作為一位菩薩,他在持戒的過程中,凡是好的事情,對眾生有利益的善法,他不可以不去做,都要去完成、去做,不去做就是犯戒。比方說,如果我是一個要修解脫道的人,現(xiàn)在某某地方有人在做大布施的法會,我沒有必要去參加,自己修行解脫好了,你們布施是你們的事,不關(guān)我的事。但是你這位菩薩就得去做。而且很高興地做。為什么呢?因為凡是一切好的善法,菩薩都會去護(hù)持,都會去做,這稱為攝善法戒。

 、蹟z眾生戒:菩薩持戒的過程中,同時要接受一切眾生,在他的心目中,不可以拋棄,或不理會任何一個眾生。如果菩薩對任何眾生有顧慮,有拋棄的心,這個菩薩的修行就有缺陷了。

  以上是菩薩道的行者持戒的綱領(lǐng)。

  菩薩在持戒的過程中,要有智慧知道持戒不但能夠自利,而且能夠利益眾生。就是說,持戒能夠克服去損害他人的心與行為,不只能夠克服自己的煩惱,而且還能夠給眾生很大的利益。菩薩持戒為眾生榜樣,讓眾生學(xué)習(xí),眾生看到菩薩持好戒,會很放心,喜歡接近菩薩,所以在菩薩來說,持戒就

  是無畏的布施,即布施眾生不害怕心。如果一個人戒持得好,眾生對他就很有信心;如果一個人在戒上的行為沒做好,眾生對他就比較沒有信心,所以持戒對眾生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位菩薩將來成佛要引導(dǎo)眾生,那么,他個人所做的一切行為都要令眾生有所信服,如此他更應(yīng)該把戒律持好,成為眾生的榜樣,所以持戒對菩薩道行者是非常重要。

  持戒也是因緣,在因緣中去修道,不要執(zhí)著有我在持戒、有別人不如我、他持戒輸給我、他犯某某戒、我沒有犯戒等等,如果一個持戒的人整天去看別人有犯戒嗎?自己有犯戒嗎?以這種心態(tài)來持戒,不能稱為持戒波羅蜜。所謂的持戒波羅蜜,即菩薩在持戒的過程中,他不認(rèn)為有所謂的我在持戒,也沒有所謂的有人犯戒不犯戒,他只知道這樣去做,就能夠產(chǎn)生很大的利益,里面沒有所謂的我是持戒者。如果不懂持戒的人,他以為自己持戒清凈,他人不清凈,我這個持戒清凈的人不要跟你們混在一起。有很多持戒的人都有這樣的心態(tài),那么,這種持戒根本就是煩惱,看不起人,傲慢心,這樣持戒也不能稱為波羅蜜。菩薩持戒看待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沒有所謂的:"喔!你犯戒,你不行,我持戒比你好。 "絕對沒有這些事情。如果一位菩薩對戒律平等看待,知道戒的本性是空的,沒有所謂有一個真正的持戒者,這樣,他持戒就能夠朝向解脫,如此才可以稱為持戒波羅蜜。

  在佛法中,戒可分為二種類:一種是戒,戒是不應(yīng)當(dāng)做,比如不應(yīng)當(dāng)殺人放火;一種是律,律是所應(yīng)當(dāng)做,比如對于一些維護(hù)好的事情,總稱為戒律。

  剛才已經(jīng)說過,菩薩持戒都是在給予眾生利益,所以在菩薩來說,沒有所謂應(yīng)當(dāng)做、不應(yīng)當(dāng)做的差別,因為他是站在三聚凈戒,即攝一切善法、攝一切律儀、攝一切眾生來持戒來看。所以有時候菩薩的某些行為在外人看來是犯戒的,比如獵人要殺一只鹿,那只鹿從菩薩的身邊跑過,然后,獵人問: "啊,有看到一只鹿從這邊跑過去嗎?"菩薩說:"沒有,沒有看到。"為什么菩薩會這么說呢?因為菩薩知道這樣說可以避免那只鹿被殺害,同時也可以避免獵人做殺生業(yè)。在外人看來,這個菩薩在講妄語,就犯戒了。但是菩薩是以三聚

  凈戒來持戒。所以站在三聚凈戒的角度來看,這位菩薩雖然有這樣行為,不但不是在講妄語,還是一個很清凈的持戒者。如此,我們就要對戒律的目的有所認(rèn)識:釋迦牟尼佛制定戒律,并非跟佛子說,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而是我們眾生有一些貪嗔癡的煩惱,所以佛說,你不應(yīng)該隨著你的貪嗔癡煩惱去做損害眾生的事。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他再也不會去損害眾生了,所以在菩薩的立場中,沒有所謂戒與不戒的問題,只有所謂有沒有給予眾生利益的問題,那么,菩薩所為是利益眾生,外人看來他好像犯戒,其實他沒有!這是菩薩持戒與外人的看法之間最大的差別。

  (三)忍辱波羅蜜:梵語"羼提"。菩薩忍受一切不如意的事,包括忍受苦,忍受不喜歡接受的事情,忍受別人給予的污辱,稱為忍辱。忍辱有三:

 、偕(耐怨害忍):"生"是指眾生。即眾生用種種方式加害于菩薩,使其受苦,菩薩能夠安然忍耐,沒有報復(fù)的心,此即是菩薩對眾生的忍。

  ②法忍(安受苦忍):如果遇到水火刀杖,貧病寒熱,戰(zhàn)爭等眾苦所逼,菩薩能夠恬然忍受。

  ③無生法忍(諦察法忍):無生法是針對佛法的真理來說,即根據(jù)佛法的真理,一切法沒有生、沒有滅,稱為無生法。我們眾生迷惑,看見世間是有生、有滅的,就認(rèn)為生滅的現(xiàn)象是真實的。當(dāng)菩薩聽到佛法說一切法沒有生滅,內(nèi)心必定能夠接受無生法的道理,而且深信確定是真實的,此菩薩即是有無生法忍。

  忍辱可分為:一般人的忍、解脫道行者的忍、菩薩的忍三種。

  一般人是為了某些目的,某些利益關(guān)系而忍。比方說,老板罵我,但是我為了生活,為了拿他的錢,為了五斗米而折腰,即使是被逼到毫無辦法,走投無路,不想面對而面對而需忍,忍到自己很煩惱,這是一般凡夫的忍。此是一種煩惱心讓他忍辱,那樣越忍越煩惱,只有利益獲得的時候,煩惱才減輕一點。

  修道人是為了看清楚煩惱,避免煩惱再隨著境界生起而忍,即他為了處理個人的煩惱而忍,這樣的忍也未必忍得了。根

  據(jù)佛法說,如果強忍嗔心等煩惱,會越忍越煩惱,就必須修一些對治的法門,來看清楚自己的內(nèi)心,不只是忍而已。修道人通過觀無常、觀無我,通過觀察因緣,這樣就能夠慢慢放下煩惱。

  菩薩是為了給予眾生種種方面的利益而忍,他會把一切眾生看成是父母親、兒女一般地愛護(hù)。當(dāng)一個父母親愛護(hù)兒女的時候,兒女怎樣壞,怎樣不好,他都能夠忍受,都能夠接受,而且還更加慈愛地引導(dǎo)他們,那么,菩薩的忍就是屬于這一類的忍。就是說,菩薩為了給予眾生利益,再也不會跟眾生斗爭了,一切都為眾生著想,所以菩薩只有給予眾生悲心、愛心等等,沒有所謂忍這回事。因此,菩薩是無可忍而忍,即沒有所謂的忍這一回事。菩薩只有給眾生利益,但是在給予眾生利益的過程中,眾生加苦給他,他接受下來,那外人來看,菩薩是在忍辱了。菩薩的這種忍才是沒有煩惱的忍,這才能夠使他朝向解脫生死的彼岸,因此,菩薩的忍辱稱為忍辱波羅蜜。

  如果一位菩薩的道行很深,眾生對他的一切加害,他都沒有埋怨,在《金剛經(jīng)》中記載:佛做忍辱仙人時,被歌利王支解身體,他都沒有生起一念嗔心,還發(fā)愿成佛時第一個要度化的人是支解他的歌利王--陳如的前身。為什么他能夠做到如此高的境界呢?這就是菩薩的忍辱波羅蜜智慧,這樣的忍辱使他朝向解脫彼岸。原來菩薩看清楚世間本來是苦,肢體被支解也是苦的,他更清楚地知道世間這些現(xiàn)象本來是眾生迷惑而有的,心中就不去執(zhí)著。菩薩也知道世間的幻化因緣,有因緣就會發(fā)生這些法,他不會執(zhí)著里頭有一個我在忍,他必然也知道無我。因此,菩薩通過布施、持戒、忍辱波羅蜜都能夠達(dá)到無我的智慧。

  修解脫道的人看菩薩在六道輪回中是很苦的,當(dāng)然菩薩知道在世間受苦受難,但是他就是能夠忍,而繼續(xù)在世間修菩薩道,從中增長智慧,增長福德。另外一方面,菩薩對眾生給予他的加害、種種煩惱當(dāng)成修行道場,即菩薩面對眾生,從中修道--修忍辱波羅蜜,唯有眾生的加害等等,菩薩才有因緣修忍辱,而眾生成為菩薩的助道因緣,給予的苦楚對菩

  薩來說是一種訓(xùn)練,所以眾生成為菩薩修忍辱的老師。菩薩與想避開煩惱環(huán)境的解脫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菩薩的忍辱稱為忍辱波羅蜜。

  (四)精進(jìn)波羅蜜:梵語"毗梨耶"。精進(jìn)就是勤勞不懶惰的意思。一個人很努力地修道,是精進(jìn);世間人很努力干一番事業(yè)、或者做善事、或者做惡事,這些都是精進(jìn),但是,只有菩薩才有精進(jìn)波羅蜜。世間人為了某些利益,為了貪嗔癡的煩惱而很努力地做,這樣的努力只有增加煩惱,不能幫忙解脫,所以不能稱為波羅蜜。

  修解脫道的人一心一意想要快點解脫生死,此精進(jìn)并不能讓他從中達(dá)到解脫,因為在精進(jìn)的過程中,他執(zhí)著世間有我在生死輪回,執(zhí)著我要出離生死輪回。至于阿羅漢的心只在自己的解脫自在精進(jìn),發(fā)不起長遠(yuǎn)利益眾生的心,所以不能稱為精進(jìn)波羅蜜;菩薩在精進(jìn)的當(dāng)時能夠達(dá)到解脫,才稱為精進(jìn)波羅蜜。

  菩薩的精進(jìn)重點在于利益一切眾生,菩薩知道世間如幻如化,眾生在里面迷惑,菩薩知道在世間的幻化里面,他在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明明知道世間不是實在,是幻化的,菩薩還很愿意,很落力地去做,這才是真正的菩薩的精進(jìn)。因為菩薩知道里面是不確實,是苦,是無常的,而他那樣地努力去做的過程中,使他更加放下。那么,在菩薩來說,在這個世間與出離世間都是一樣了,菩薩就在世間的輪回生死當(dāng)中精進(jìn)。修解脫道的人想趕快出離世間的輪回,要解脫生死,這樣他就不能成就世間的事業(yè)--各種功德、福德,以便最后成佛道;相反的,菩薩很精進(jìn)地跟眾生在一起,繼續(xù)利益眾生,做種種事業(yè),這樣就能夠累積大量的功德,從中可以給予眾生利益,菩薩如此修行,也可以從中開智慧,不再執(zhí)取世間。菩薩并非遠(yuǎn)離世間而達(dá)到解脫,而是在世間里精進(jìn)地利益眾生,從中放下煩惱,解脫生死。所以菩薩這樣的精進(jìn),能夠使他在生死輪回中,不再生起煩惱,而解脫煩惱,稱為精進(jìn)波羅蜜。

  (五)禪定波羅蜜:梵語"禪那"。所謂禪定,是心維持不動,在定境中觀察思惟佛法,所以禪定波羅蜜應(yīng)當(dāng)稱為禪那波羅

  蜜,可分為:凡夫修的禪定,解脫道修行者修的禪定,菩薩修的禪定。

  所謂凡夫的禪定,是凡夫在定境中享受定的快樂;修解脫道者的禪定,是在禪定的定境中觀察思惟佛法,以便放下煩惱,生起智慧來解脫生死;菩薩在修禪定的時候,知道禪定本身是一種方便,然后他更進(jìn)一步知道沒有所謂出定與入定的差別。根據(jù)佛法說,菩薩的禪定是隨心的自在在生死中,心不隨境界而轉(zhuǎn)。如此的禪定有很多種,主要是通過這種禪定,菩薩在世間繼續(xù)修其菩薩的事業(yè),以便最后達(dá)到解脫成佛,那樣的禪定能夠使其圓滿佛果,所以稱為波羅蜜。修解脫道者的禪定是站在出離世間,不要繼續(xù)在世間,那么,心一直遠(yuǎn)離、遠(yuǎn)離……而在禪定中觀察佛法,這樣的修法不能夠使他圓滿佛果。因此,根據(jù)大乘教法說,此禪定不能稱為禪定波羅蜜。

  菩薩修很多種類的禪定,一些大菩薩的道行甚至于能夠在定中做佛事,即他們沒有所謂出定與入定的時候,無時無刻都知道世間幻化,知道此幻化是心的幻化,就在里面做佛事。雖然是在做佛事,但是他的心還是在定中,這就是菩薩的禪定。如果是修解脫道者的禪定,就有入定與出定的時候,這就是菩薩與修解脫者所修的禪定的差別。

  因為菩薩禪定的功德,所以更加快他利益眾生的事業(yè),這是為什么呢?菩薩通過禪定的功德力,他一開始就有神通,菩薩通過禪定訓(xùn)練出各種各樣的神通變化,就可以利用這些神通變化做各種各樣利益眾生的事業(yè)。除此之外,因為菩薩產(chǎn)生神通變化之后,就可以在不同的佛世界來來去去,度化眾生,他也通過禪定的力量得到這樣的功德力,可以在這個世間來來去去,到處在有佛的地方,追隨佛學(xué)習(xí)、修持,這是菩薩修禪定的功德。如果菩薩修到有這樣的能力之后,就被稱為登地菩薩。

  當(dāng)菩薩已經(jīng)達(dá)到某個菩薩地的果位,那么,這類的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不再退轉(zhuǎn),而不再退轉(zhuǎn)的菩薩,稱為阿鞞跋致菩薩。修菩薩道的行者遇到惡緣逆境,會退失菩提心,他就不是菩薩了。就算菩薩不退失菩提心,在修道的過程中,有

  時會前進(jìn),有時會倒退。但是,當(dāng)菩薩修到初地以后,他的道業(yè)就一直前進(jìn),不會再退轉(zhuǎn)了。阿鞞跋致菩薩不會再有墮落的業(yè)報,他已經(jīng)能夠身心如意的幻化,這也是從禪定的神通力得來的功德。菩薩要利益眾生,就要突破世間的迷惑,即所謂的所知障。他也可以通過禪定訓(xùn)練以突破這方面的執(zhí)著,就是身心超越世間的限制,在這個世間神通變化來來去去,以禪定來達(dá)到解脫,此即是所謂的禪定波羅蜜。

  禪定能夠使菩薩達(dá)到解脫生死成佛,才稱為禪定波羅蜜,那么,如果一個修解脫道的行者只想出離世間,不能達(dá)到成佛,如此的修禪定,不被稱為到彼岸之波羅蜜。

  (六)智慧波羅蜜:梵語"般若",讀音是bore。因為佛教所講的智慧與世間的智慧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們往往以般若代替智慧。

  佛法把智慧分為二種類:一種是世間的智慧,即是一般上凡夫在這個世間觀察了解所得到的知識,包括世間的種種科學(xué)、各種工藝技術(shù)、各種發(fā)明,乃至包括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畫家的繪畫等等;一種是出世間的智慧,即是有另外種類可以讓你生起出離世間,達(dá)到解脫的智慧,以此智慧可以觀察到世間是苦、無常、無我,菩薩很清楚看到每一個現(xiàn)象,所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這么一回事--苦、無常、無我,然后他從中放下很多煩惱,就能夠達(dá)到解脫。

  世間的博士、教授,或一些頂尖的人物,乃至政治家等,都是擁有最高智慧的人,但是以佛法來說,這一類的智慧只能稱為世間智慧,不能稱為"般若";般若純粹是佛法所指世間的真理的智慧,你對世間的真理看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佛法說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在變化,因緣無常的變化中,它是苦、空、無常、無我。如果一個人能夠看清楚這一點,就能夠放下很多煩惱,最后達(dá)到解脫生死,這樣的智慧稱為出世間的智慧。一般世間所謂的聰明人,我們可以把他們稱為世間有智慧的人,但是站在佛法的角度,以出世間的智慧來看,此人可能是一個愚癡者,沒有智慧的人。為什么呢?原來世間的智慧是去了解外間的事情,而出世間的智慧是去了解自己的煩惱、身心,而從中放下煩惱以達(dá)到解脫。不管世間的博

  士、教授的學(xué)問有多好,他們的貪嗔癡煩惱也是很重的,因此佛法說,這是沒有智慧(指出世間智慧)的人。

  因為菩薩般若的智慧看清楚世間的一切都是沒有本體,都是空性,他以空性的智慧來觀察世間,最后從中達(dá)到解脫。雖是如此,菩薩也在沒有本體,都是空性的世間里修行、生死,跟眾生在一起流轉(zhuǎn)的過程中,努力修其菩薩道,在其中他知道沒有人,沒有我,一切都是因果幻化的現(xiàn)象。佛法說,在因果幻化里面的本質(zhì)是空的,那么,菩薩就有智慧看清楚本質(zhì)是空的幻化現(xiàn)象,這稱為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是出世間的智慧,那么,智慧有其所覺悟的真理--法。其實般若波羅蜜所覺悟的真理,就是所謂的空性,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空"。中國佛教徒經(jīng)常把佛門稱為空門,空的意思是:世間的一切因緣變化中,沒有一樣?xùn)|西是實在的,能夠停留下來,這是因為每一樣?xùn)|西都隨著種種因果現(xiàn)象、因緣現(xiàn)象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其中沒有一樣是實質(zhì)存在的東西。因此,我們說世間的每一樣?xùn)|西都是空無自性。所謂空無自性,并非沒有,也不是有。因為我們眾生迷惑在空無自性的法中,認(rèn)為有東西存在著,這是執(zhí)著"有"見;當(dāng)那東西的因緣散了,我們說它沒有了,這是執(zhí)著"無"見。"有"跟 "無"都是迷惑者所見到的現(xiàn)象,他把有、無生滅變化現(xiàn)象當(dāng)成世間真的是如此;佛法的般若智慧是說,這個世間本來是空無自性,不是沒有,也不是有,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在因緣變化過程中,沒有一件東西有它的本體,統(tǒng)統(tǒng)都是靠因緣變化而讓你感覺、知覺到。比方說,我們眼前看到一張桌子,這張桌子有光線的因緣,有你眼根的因緣……各種因緣配合,你就覺得看到一張桌子。以佛法說,這張桌子沒有它的本體,即使是看,也不過是一段因緣稱為看,而看到的桌子也不過是一段因緣,你說有東西的存在。所以說,所謂空的智慧--觀察到空、覺悟到空的智慧是看到因緣。就是說,一個人的智慧要明白佛法所講的世間空的本質(zhì),他就要先看到世間因緣的現(xiàn)象,而在因緣的現(xiàn)象中,沒有一個東西有它的本體,此即是我們說的空無自性。因此,空不是有,也不是無;空是智慧觀察中,遠(yuǎn)離了有跟無,而其中就是遠(yuǎn)離了

  法的本體的見解。當(dāng)一個人看見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因緣的,沒有本體的,我們說他觀察一切法的實相--真實相。那么,當(dāng)一個人有般若智慧,能夠看清楚一切法的真實相的時候,那他的智慧就是證悟到一切法的本性是空的,這是所謂般若智慧所要證悟的空性。

  既然般若智慧覺悟到一切法本性是空的、本體是空的,也必然覺悟到這所謂一切法,就是一切因緣現(xiàn)象。一切因緣現(xiàn)象中的法,沒有那個法的本身存在,世間一切都是如此,包括智慧本身也是這樣。通過對空真理的觀察所生起的智慧,使一個人放下他的迷惑,見到一切法的本質(zhì),就是見到它的空性,那么,這個人就證悟到空。如果一個人覺悟了,見到一切法的本質(zhì)是空的,他不但知道它沒有本質(zhì),也不會生起"有"的概念,也不會生起"沒有"(無)的概念,他不會生起"有這個東西存在"的概念,他知道一切都是因緣的過程。菩薩在修般若波羅蜜的時候,他觀察世間就是觀察世間(一切法)的空性;在觀察空性的當(dāng)時,他就是觀察一切法的因緣變化。所謂的智慧照見空,除了智慧看到空,也看到因緣變化,而在因緣變化中,沒有所謂的本質(zhì)、本體。就是說,這段因緣本性是空的。

  根據(jù)大乘的教法,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對空的本質(zhì)要有很深刻的了解,很專心地觀察,從中覺悟到空的本質(zhì),就更進(jìn)一步使心看清楚是心的變化,而生起神通變化來度化眾生,最后達(dá)到成佛,這是菩薩的智慧。

  根據(jù)小乘的教法,修行者的智慧是觀察生滅無常,從中放下執(zhí)取,生起遠(yuǎn)離的心,以這樣的方式來達(dá)到放下煩惱,那他也是覺悟到一切法沒有本質(zhì)。雖有如此的覺悟,但是他依然覺得這個世間是苦、是煩惱,他要出離,所以就朝向解脫道。

  有人說,這六個波羅蜜有其修持的次第,首先,應(yīng)當(dāng)修布施波羅蜜……最后修般若波羅蜜,這確實是有這樣的差別:一個人剛開始修行的時候,都是從布施做起。但是經(jīng)上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dǎo)",在六波羅蜜中一切都要以智慧來作為前導(dǎo),即不管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都要配合智慧波羅蜜,以智慧的知見來行持其他的五個波羅蜜。但

  是一般人在開始修波羅蜜的時候,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人是先修布施波羅蜜,因為開始修道時沒有智慧,所以先修布施,同時唯有身外的財物能夠施舍了,才能夠放下我執(zhí),放下其他的煩惱。因此,布施波羅蜜是屬于第一個要修的波羅蜜。但是佛法說,般若波羅蜜才是第一波羅蜜。意思是說,在這六個波羅蜜中,最殊勝、最重要的就是般若波羅蜜,因此,我們看到佛經(jīng)上贊嘆般若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

  佛經(jīng)中說:菩薩要修六度萬行。除了六度外,還有萬行,即菩薩需要修很多的法門。佛在教導(dǎo)的時候,簡單的把它們分為這六個方向來修。

  修行者因為發(fā)心要成佛,所以要圓滿以上的波羅蜜。為什么呢?因為唯有菩薩把這些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修到功德圓滿,其福德、一切智慧也跟著會圓滿,菩薩才能夠成佛。

  菩薩的開始:

  任何人發(fā)心要成佛度眾生,即發(fā)菩提心--發(fā)成佛的心都有個前導(dǎo)的心念:即發(fā)心修菩薩道的行者要成佛,必然很清楚地知道、了解世間是很苦,不值得留戀,自己要遠(yuǎn)離、出離這個世間,這就是菩薩第一步要生起出離世間的心。菩薩知道世間是六根、十八界的幻化境界,應(yīng)當(dāng)遠(yuǎn)離。當(dāng)一個人明白了這些道理而生起出離心后,還看到眾生迷惑在其中,所以生起慈悲的心要引導(dǎo)眾生,此時菩薩生起大悲心、生起慈悲的心悲愍眾生。原本菩薩要遠(yuǎn)離世間,但是因悲愍眾生而倒回世間來救度眾生,此時的菩薩發(fā)要成佛度眾生的心。如果一個人沒有弄清楚世間是苦,而發(fā)心要成佛,這不能算是發(fā)菩提心,因為他迷惑在世間,必然地迷惑于佛,迷惑于眾生,這樣的迷惑不能稱為菩薩的發(fā)心。所以發(fā)菩提心的人,必然知道世間是苦的,應(yīng)當(dāng)遠(yuǎn)離,他也要眾生遠(yuǎn)離這個充滿苦楚的世間。如此他知道要發(fā)愿成佛,要修長遠(yuǎn)的菩薩道。因為修長遠(yuǎn)的菩薩道要在世間受苦,但為了利益眾生,他愿意再回到這世間來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因此以"倒駕慈航"來形容菩薩,這樣才是真正的發(fā)菩提心,這樣的菩薩稱為初發(fā)心菩薩。

  如果一位菩薩真的發(fā)了菩提心,必然會一心一意地給予眾生利益,那么,他必然放下自己很多的煩惱事業(yè),將全心全意做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如此,初發(fā)菩提心的菩薩很快地放下很多煩惱,所以發(fā)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一位真正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不再想留戀世間,但是為了眾生,他愿意留下來,世間的一切財物在他來講是可有可無的,但為了眾生,他依然會以種種方法賺取財物來給予眾生利益,這是菩薩不可思議的難行能行,比如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在過去世曾經(jīng)發(fā)愿行菩薩道,后來有人來向他化緣,要他的眼睛,就對尊者說:"我的眼睛有毛病,必須用你的眼睛來做藥。"尊者因為要行菩薩道,就說:"好!"他就把左眼挖出來布施給對方。那個人拿了眼睛一看,就說:"你拿錯了!我要的是右眼。"結(jié)果舍利弗尊者也把右眼挖出來給他。那個人拿了眼睛說: "你的眼睛是臭的,我不要,我不能拿來做藥!"那個人丟下眼睛就走了。舍利弗尊者很哀嘆:"哎呀!眾生貪得無厭,很難度呀!我不想行菩薩道,太難了!太難了!"從這個例子來看,一位發(fā)心修菩薩道的行者,連兩只眼睛都能夠施舍,最后都認(rèn)為修菩薩道不容易,很難。意思是說,一個人要長遠(yuǎn)、久遠(yuǎn)地行菩薩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有人認(rèn)為:假設(shè)發(fā)了菩提心、發(fā)愿修菩薩道,那就生生世世,長期久遠(yuǎn)都有菩薩戒。其實不是,是因為有菩提心的存在,才有菩薩戒。那么,如果一位菩薩的菩提心退了,菩薩戒也就沒了。以舍利弗尊者做為例子,他退失了菩提心,什么菩薩不菩薩,他都沒興趣,只求自己解脫,所以沒有所謂永恒的菩薩戒。世間一切是無常,只是心念能夠堅持多久的差別而已。

  如果一個人真心發(fā)起要行菩薩道,他開始一定要先修布施。如果一位菩薩長期地修布施,他的福德、福報會越來越大,那么,當(dāng)他的福德、福報越來越大,但是沒有好好修其他的五波羅蜜作為輔助,只單修一個布施,這位菩薩也做不久,很快就墮落了,為什么呢?因為只單單修一個布施波羅蜜會越修越煩惱。這六個波羅蜜是互輔互助,菩薩沒有所謂的只修一個波羅蜜,而不修其他的波羅蜜。我們只有說那位菩薩

  主要在修某個波羅蜜,在圓滿某個波羅蜜,其間也是在修持其他的波羅蜜。

  在修道的過程中,我們要認(rèn)識自己是什么程度、什么資格,能夠修什么道。意思是說,你今生只能修一點人天善法,做做好人--一個佛教徒;或是你今世有信心努力修行以達(dá)到解脫生死;或是你的心有很大的力量,能夠發(fā)愿生生世世行菩薩道,而不會退轉(zhuǎn)。如此信心、發(fā)心、善根的差別,就會影響一個人學(xué)習(xí)佛法、修道的方向。我們要自己量力而為,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自己適合修什么法門。

  在這里,我介紹了一些佛法的基本知識,講了一些修行的法門,也大略介紹了菩薩道,你就要認(rèn)識自己的根性是人天道(人天善法)、解脫道、菩薩道的哪一種?如果你都黏住家里的一大堆財物,認(rèn)為家庭很有價值,不愿意離開,以佛法來說,今生你不可能完成解脫道的修行,那么,你只好修五戒十善的法門,以保住人身,不令自己墮落。如果你真的發(fā)心要成佛道,利益眾生,那么,修菩薩道就有所謂出家與在家菩薩,你可以以在家人的身份行菩薩道,如此你的家人就是你做為菩薩要利益的對象了,所以你要優(yōu)先利益自己的家人,以完成家中的事情,達(dá)到利益眾生的事業(yè)。而修修解脫道的人往往不管家,不理家人,自己修行去了。但是一位修菩薩道的人不能這個樣子,即菩薩不能給眾生增加煩惱,做為一位菩薩只有損己利人。因此,如果你要發(fā)心行菩薩道,你的家人等一切……是你修道的對象,是你的恩人,要對他們生起修道的種種心,生起菩提心,如此地開始修道。如果菩薩對自己的家人都沒有生起要利益的心,而想要利益眾生,那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只想要自己解脫生死,覺得自己沒辦法修菩薩道,那你每天一定要撥出修持的時間,安排一些修持的功課。那菩薩是否要有自己修持的功課?前面已經(jīng)說過,菩薩的第一步是先修布施,所以,如果一個人要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他可能在這一生就專門修布施波羅蜜,而其他的波羅蜜可能在這一生沒有辦法搞好,但是他也算是一位精進(jìn)修持的菩薩。如果一個人修解脫道,他整天精進(jìn)地做布施,站在解脫道的立場,這個人是懈怠,沒有

  精進(jìn),所以解脫道與菩薩道在修道上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在完成解脫方面,還是跟前面所說的--唯有唯一的道路,即是從自己的內(nèi)心生起戒定慧的善法,生起七覺支,然后圓滿八正道的生活,這樣最終不管修解脫道或菩薩道都能夠達(dá)到解脫生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