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要義 彼入因果分第五
彼入因果分第五
這個“彼入因果分”是講六波羅蜜多的。咱們還是消文。
如是已說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見?
這是一個過度句!度胨喾帧肥侵v悟入唯識性的,里邊兒也說到了,悟入唯識性不單單是修唯識觀,而且還要“善備福智資糧”,具體該怎么備?就是修六波羅蜜多。這就是《彼入因果分》要說的主要內容。
“彼入因果分”的內容就是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云何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復云何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
提了兩個問題。說,為什么憑六波羅蜜多就可以悟入唯識性?為什么六波羅蜜多能成為證悟后的果呢?
謂此菩薩不著財位,不犯尸羅,于苦無動,于修無懈,于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xiàn)行時心專一境,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
我們現(xiàn)在就得修六波羅蜜多。“謂此菩薩”,這位發(fā)了菩提心的修行者、菩薩,他只要發(fā)了菩提心,想得證圣位,一定得修學六波羅蜜多。“不著財位”,要指修學布施波羅蜜多。他對于財位都不貪著,“著”就是貪著,貪著就是貪愛、留連、執(zhí)著。不著財位就是拿得起、放得下。“財”是財富,“位”是名位、地位,F(xiàn)在他發(fā)心學佛了,那就放下一切,專心學佛。我想起來厚黑教主李宗吾,他有一篇《求官真言》,第一就是“空”,空閑的意思。說,求官的人,一定要把一切事兒都放下,不工不商、不農不賈,不讀書、不學習,一心一意專門求官。還要有耐心,不能著急,今天無效,明天再來,今年無效,明年再來,F(xiàn)在學佛也是,專心學佛,放下一切,還要發(fā)長遠心。“不犯尸羅”是指修學持戒波羅蜜多。要守持清凈戒法。身心清凈,才能修學。“于苦無動”,這是指忍辱波羅蜜多。“苦”是不如意的境界,“動”是動搖。就是說我們遭遇了種種不如意的境界,這時候你要耐得住,不能因為受了點苦道心就動搖了。也就是說意志要堅定。“于修無懈”,這是指精進波羅蜜多。就是說在修行的時候,不能懈怠。“于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xiàn)行時心專一境”,“散動因”就是令心散亂、令心向外攀緣。什么樣是散動?就是說散動的情況怎么樣兒?比如說你“著財位”,要掙更多的錢,想掙更大的地位。這些就是散動因。在這些散動因沒有現(xiàn)行的時候,你能夠鎮(zhèn)得住,沒有散亂的事情,你的心安住于一境上。這樣你才能夠修習禪定之類,“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生發(fā)智慧,才能夠悟入唯識性、悟入一真法界。
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證得六種清凈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
修六波羅蜜多,先要有清凈意樂,這樣的話你的六波羅蜜多才是六波羅蜜多,不然的話,你那實際上談不上波羅蜜多。“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菩薩因了修六波羅蜜多而悟入唯識性,悟入唯識性以后呢,“證得六種清凈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他還是得修六波羅蜜多。這時候的六波羅蜜多與以前的六波羅蜜多有點兒不一樣。這是“清凈增上意樂所攝”的六波羅蜜多。“清凈”的“增上意樂”!“清凈”就是沒有煩惱來染污,“增上”是特別有力量。在登地之前是煩惱力量比六波羅蜜多有力量,登地后是六波羅蜜多比煩惱有力量。
是故于此設離六種波羅蜜多現(xiàn)起加行,由于圣教得勝解故,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恒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
“是故”,所以,因為有了清凈增上意樂而所以,所以什么?所以對于這六波羅蜜多,說,假如說你沒有對于六波羅蜜多現(xiàn)起加行,“設離”的“設”是假如、假如,“離”是遠離、沒有,就是指你在修六波羅蜜多的時候沒有“現(xiàn)起加行”。沒有現(xiàn)起加行是什么樣子?比如說我們在修六波羅蜜多的時候,我們努力提升道心,精進努力,這樣我們才能有布施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這樣才對。但是這兒是得了無生法忍的菩薩、入了圣位的菩薩,他已經證悟了唯識性,他不用刻意現(xiàn)起六波羅蜜多,為什么我們得刻意而菩薩不用刻意呢?“由于圣教得勝解故”,就是因為他對于六波羅蜜多法門有“勝解”――有特別有力的信解。“及由愛重,隨喜,欣樂諸作意故”的“愛重”,就是愛重作意,“愛重”就是因為知道這個法門能夠成就很大的功德,所以對這個法門產生敬愛、歡喜、恭敬、尊重等心念。這里指愛重六波羅蜜多。“隨喜”,指別人在修六波羅蜜多法門,我也心里歡喜、贊嘆。還有一個“欣樂”,就是說這位菩薩看見六波羅蜜多所成就的佛的境界,特別地歡喜,希望自己和一切眾生都成就這樣的功德、這樣的境界。“恒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因為愛重作意、隨喜作意、欣樂作意,所以菩薩不用別人鼓勵,自己就“恒常無間”(即長時期、不間斷)地“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方便修習”的“方便”就是善巧的意思,就是有智慧的意思,要想善巧沒有智慧你怎么善巧?現(xiàn)在就是說,你要有智慧地修習六波羅蜜多,而且得不斷地修,“相應”是指與智慧相應,有智慧你就不會出錯了。我們現(xiàn)在不是也經常有些好心作了錯事兒的情況嗎?菩薩因為這樣修習六波羅蜜多,所以“速得圓滿”。咱們凡夫不是這樣,我們得“現(xiàn)起加行”,要勉強自己,這樣才能修行,一沒鼓勵就偷懶。入圣位的菩薩,他們不需要特別勉強,自己就能夠修行六波羅蜜多,因為他們是自覺的,所以他的波羅蜜多很快地會圓滿。而我們不是。
此中有三頌:已圓滿白法;及得利疾忍;菩薩于自乘,甚深廣大教;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悕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
前邊兒說了“清凈增上意樂”,下邊兒這三個頌子就是來介紹清凈增上意樂的相貌、的表現(xiàn)的。“已圓滿白法”,“白”就是清凈的、善的,這是說他作了很多的功德,圓滿地作了很多功德。也就是說所作的確實的功德,這功德是純的功德。我們現(xiàn)在作的很多事兒,很難說是純然的功德,可能對這部分人有益,但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就是傷害。而這位菩薩的所作純是利益眾生的,不會在利益這位的時候無意中傷害了另一個人,這不會。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一個表現(xiàn)。“及得利疾忍”,“利疾”是銳利、迅速、不遲鈍;“忍”就是無生法忍。也就是說,有了清凈增上意樂的話,可以很快就得證無生法忍,就是登地、入圣位。印順法師說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法的忍,這個“忍”是與智慧相應。這是第二個表現(xiàn)。“菩薩于自乘,甚深廣大教”,這里的“自乘”就是大乘。注意,我們一般情況下是把大乘小乘對應起來,實際上大乘是把小乘給包容進來的,大乘就是整個佛法。就是說,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對于自己應該學習的大乘教法,努力地修學。“甚深廣大教”指大乘佛法宣說的甚深法性道理、一切法無我的道理,是大智慧境界。“甚深”是指般若波羅蜜多,“廣大”,是指除般若外的其他五波羅蜜多。第三個表現(xiàn)就是菩薩對甚深廣大的大乘佛法,努力地修學。“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是第四個表現(xiàn)。“等”是平等、普遍,“覺”是覺悟,“等覺”就是普遍地覺悟。就是說,菩薩普遍地覺悟到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分別而已,一切法都是無義的,他就這樣作意思維,最后成就了無分別智。無性釋454頁中說,“得無分別智者,即是對治。”就是說,用無分別智可以對治一切執(zhí)著。“悕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五種表現(xiàn)。說,菩薩有了清凈增上意樂,就會有悕求、勝解。“悕求”,就是欲,善法欲,這里指欲得無上菩提。這悕求是由信心而來的。就象作生意,你看準了一個生意,相信它能發(fā)財,所以你去作,現(xiàn)在你相信這樣作能得無上菩提,所以你就悕求得證無上菩提。“勝解”,就是特別決定的見解,你對它有絕對的信心。勝解是信心的因,悕求是信心的果。這個勝解是指菩薩對佛法、對第一義諦有有力的信心。對佛法既然已經有信心了,接下來的這個“凈”字兒,就是指清凈的信心,因為這是已經得證無生法忍了,所以,這清凈的信心是與無分別智相應的。“故意樂清凈”。“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六種表現(xiàn)。“前”指得無生法忍以前,就是登地以前。“此法流”則是指得證無生法忍時的情況。世親釋中說此法流是指在禪定中(世親釋205頁原文是“言法流,謂定位中”),就是在禪定中見第一義諦。見第一義諦當然得在禪定里,在散亂心里是不可能的。“流”就是圣道,須陀洹不就是叫入流嗎?就是入圣道。所以,“法流”是指三昧里的圣境。既然證圣了,當然就“皆得見諸佛”了。“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是清凈增上意樂的第七個表現(xiàn)。“了知菩提近”是說,得了無生法忍,成就了清凈增上意樂,見到了十方諸佛,有這個瑞相了,自己知道距離得證無上菩提不遠了。“以無難得故”,成就了清凈增上意樂,對于修六波羅蜜多廣度眾生覺得不難了。按原論文和世親釋,就只有這七種表現(xiàn),但在無性釋中是算出來了八種表現(xiàn),在453頁最后一行,他的八種相是把那個無分別智單獨算成一相了。
由此三頌,總顯清凈增上意樂有七種相:
前面這三個頌子,包括了清凈增上意樂的七相。七相就是哪呢?下邊兒說了。
謂資糧故,堪忍故,所緣故,作意故,自體故,瑞相故,勝利故。
“資糧故”是“已圓滿白法”。“堪忍故”是“及得利疾忍”,有了堪忍,你不管遇見什么境界都不沖動。“所緣故”是“菩薩于自乘,甚深廣大教”。這個是要學習的東西。“作意故”是“等覺唯分別,得無分別智”,這就是思維觀察、就是修學止觀。“自體故”是“希求勝解凈,故意樂清凈”,這個“自體”是指清凈增上意樂本身的相貌。“瑞相故”是“前及此法流,皆得見諸佛”,這是得清凈增上意樂后所現(xiàn)的瑞相。“勝利故”是“了知菩提近,以無難得故”,這就是殊勝利益。
如其次第,諸句伽他應知顯示。
前面的頌子就是這次第,一一配合起來就行了。
何因緣故波羅蜜多唯有六數(shù)?
為什么波羅蜜多是六波羅蜜多而不是四、五或者是七、八?當然了,在其它的典籍中也不一定就是六波羅蜜多,在《大毗婆沙論》上就只有四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我們說的忍波羅蜜多,它給含括在戒波羅蜜多里了。有時候還說是十波羅蜜多。這里只說六波羅蜜多,為什么說六?下邊兒有三個理由。
成立對治所治障故。證諸佛法所依處故,隨順成熟諸有情故。
這就是三個理由。“成立對治所治障故”,“所治障”,所要對治的障礙。布施波羅蜜多就是要對治慳吝的障礙等等,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要對治愚癡邪見障。六波羅蜜多就能夠對治這些障礙了,所以六波羅蜜多就夠了。這個是斷德。“證諸佛法所依處故”,“證諸佛法”就是要證悟諸法實相,證悟諸佛的境界。說,六波羅蜜多是成就佛法的因緣。你修六波羅蜜多就能成佛了,所以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可以了。這一個是智德。“隨順成熟諸有情故”,“隨順”就是隨順佛法去教導眾生,以使眾生得解脫。“成熟”就是自己得解脫、眾生得解脫。這是恩德吧。這是說,用六波羅蜜多就夠度眾生的了。“證諸佛法所依處”是智德。“成立對治所治障”是斷德。“隨順成熟諸有情”是恩德,斷德、智德、恩德都有了,斷德、智德是自利,恩德是利他,三德、二利都有了就是圓滿了。這三條理由實在來說,妙老說他非常好,我當時確實沒有感覺到好在哪兒,因為我通過這三句話,根本看不出為什么非要六,難道十波羅蜜多不能用這三條理由?我看完全可以。光這三句話當然是看不透的。我們得往下看。
為欲對治不發(fā)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fā)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
這是解釋斷德“成立對治所治障故”的。“為欲對治不發(fā)趣因故”,“對治”就是消滅,把障礙給消滅掉。消滅什么障礙呢?“不發(fā)趣因”,要知道“不發(fā)趣”,就得先知道“發(fā)趣”。“趣”就是“向”,要到一個地方去叫“趣”,現(xiàn)在我們要到什么地方去?到涅槃那個地方去。我們這個地方是生死的地方,這個地方太苦了,我們要跳出生死到涅槃那個地方去,這就叫“發(fā)趣”。就是發(fā)出離心,發(fā)心出離生死,趣向涅槃。“不發(fā)趣”就是我不發(fā)心了脫生死得證涅槃。所以說,“為欲對治不發(fā)趣因”就是說,為了消滅我不發(fā)心了脫生死的因緣、障礙我發(fā)心修學圣道的因緣,“故立施戒波羅蜜多”,所以要成立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也就是說,這兩個波羅蜜多是對治“不發(fā)趣因”的。“不發(fā)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這個呢,是舉了一些不發(fā)趣因的實例。說,為什么我們會有不發(fā)趣因呢?因為我們“著財位及著室家”。人的煩惱到底有多少?根本沒數(shù)兒,這里無著論師說了兩種:財位、室家。著財位就是對治財富、位置的執(zhí)著,重點兒是財富。所以這一個是要用布施波羅蜜多來對治。布施是把自己的東西送給需要的人,這一個我們一定要注意,是送給需要者,可我們現(xiàn)在常常是送給不需要者,咱們看看自己是不是,怕多是錦上添花~~布施一般是財布施,同時還有法布施和無畏施(后邊兒再解說)。為什么用布施可以對治著財位呢?位置能憑布施對治?這是因為你只要有財,財是可以換來位置的。比如說現(xiàn)在有很多大商人都去弄個人大代表當當、弄個政協(xié)委員當當。古今一例。“著室家”則需要用持戒波羅蜜多來對治。這個主要是梵行的問題,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這很要緊。到最后我再把六波羅蜜多專門說一下,F(xiàn)在先不詳細說,F(xiàn)在我們用布施波羅蜜多來對治“著財位”,用持戒波羅蜜多來對治“著室家”,這樣就把“不發(fā)趣因”消滅了,那么就不能不發(fā)趣了,就愿意修學圣道了。
為欲對治雖已發(fā)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波羅蜜多。
我們有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了,我們發(fā)心修學圣道了,可是呢,一遇到逆境,我們又退轉了,說,這么苦,不想干了,這就是“雖已發(fā)趣復退還”,這可不妙,那么該怎么辦呢?于是,為了對治這個情況建立了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
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
退還因有什么樣的情況呢?這兒舉了例子。菩薩發(fā)心要度眾生了,但正在流浪生死的眾生呢,因為已經習慣了在生死,他們覺得生死是正當?shù),所以就處?ldquo;違犯”――違犯就是與菩薩作對,也就是眾生打擊菩薩。這時候有些菩薩就生起了不耐煩,想,我是為你們好你們還給我搗蛋,我不管你們了。這就是退心了。妙老還說了一種情況,就是說,菩薩開始的時候說法,是用慈悲心說的,說著說著呢,他看眾生有不少的罪過,就用嗔心說法了。這也是退心。
及于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這是另外一個例子。說,菩薩要弘揚佛法,要廣度眾生,自己還要努力修道,忙得很,這樣呢,他太累了。“所生疲怠”,就是菩薩太累了,菩薩自己受不了了,因為疲憊而懈怠了。關于這一個,《四十二章經》中有個比喻,就是琴弦太緊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必須處于適中的情況。為了對治這樣的情況,所以建立了精進波羅蜜多。
為欲對治雖已發(fā)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
這一個是說為什么要建立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有些菩薩已經發(fā)大心了,而且也沒有退轉,但是呢,在修行的時候出現(xiàn)了偏差,就是迷路了。為了對治這個障礙,所以建立了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失壞”,“失”是干脆方向錯了,要往東,結果你走著走著方向轉向西了。“壞”則是要往東結果方向有點兒偏,但不是正相反。在無性釋456頁中說,失壞因是外道(原文說,“如諸外道,是失壞因”)。
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這是舉了一下“失壞因”的情況。“散動及邪惡慧”,所謂“散動”,就是心老愛往外跑、向外攀緣。這樣呢,道心就提不起來,令你正念喪失。“邪惡慧”就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是怎么來的?最主要的就是:沒得禪定的時候,靜坐后在那兒分別,一分別就有了邪知邪見,這是他自己在那兒執(zhí)著。還有就是得了禪定,得禪定者的分別心更厲害,他也會分別出邪知邪見,而且這邪見更可怕。所以說,我們修禪定的時候,要以經教為所依,經教可以規(guī)范你的知見。你要是什么經教都不讀,只在那兒靜坐,這是十分的靠不住的。佛說過,在沒入圣位的時候,是不能離開文字佛法的。我們看經典,大菩薩們還去聽佛說法呢,何況我們。我們一定要一切以圣言量為標準。為了對治散動,建立禪定波羅蜜多,為了對治邪惡慧,建立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唯立六數(shù)。
這樣呢,一算,發(fā)現(xiàn)為了對治不發(fā)趣因,建立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為了對治退還因,建立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為了對治失壞因,建立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這不就是六波羅蜜多嗎?所以說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夠了。
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shù)。
根據(jù)上邊兒說的“成立對治所治障故”,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可以了。下邊兒呢,還有其他的說法。這是因為“證諸佛法所依處”,所以得要六波羅蜜多。我們知道,要“證諸佛法”,般若(波羅蜜多)是最重要的,沒有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夠得悟圣道,但是,只有般若(波羅蜜多)是不行的?撮L行。“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說,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這四個波羅蜜多是讓心靜下來的,它們是心不散動的條件。“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這是說禪定波羅蜜多的。前四波羅蜜多讓心不散動,心不散動自然就容易得禪定了。印順法師是把“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解釋成般若波羅蜜多。他是說,“不散動”就是禪定波羅蜜多,前四波羅蜜多是禪定波羅蜜多的因,而后邊兒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禪定波羅蜜多(不散動)所成就的果。無性釋中說是靜慮波羅蜜多(原文見456頁)。“此不散動為依止故”,說,這個禪定波羅蜜多可以讓你的心不散亂。“依止”就是靠山,有了靠山你就安心,這里說禪定是靠山,要是有了禪定這個靠山,你的智慧就有力了,就可以把你的智慧發(fā)揮得相當?shù)某浞帧?ldquo;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這樣,你就可以如實地覺悟“等覺諸法真義”。就是說,你就可以如實覺知,它是什么樣你就覺知什么樣兒。我們現(xiàn)在可不是的,明明是沒有的,我們覺得有,明明是有的,我們卻覺得沒有,這就是顛倒見。真的如實知覺了,那你“便能證得一切佛法”。要證得“等覺諸法真義”,是憑般若的,但是,要沒有禪定波羅蜜多,你是沒有般若的,而要成就禪定波羅蜜多,你就得有前邊兒四波羅蜜多。這是一個連環(huán)套兒。“如是證諸佛法所依處故,唯立六數(shù)”,所以,你就得有六波羅蜜多,少一個也不行。前邊兒一個理由是從對治障礙的角度來說的,說從對治障礙的角度來說,不用多了,只要六波羅蜜多就夠了(這是說十波羅蜜多用不上),F(xiàn)在又從證悟佛法這個角度來說,說得有六波羅蜜多,少了不得夠(這是說四波羅蜜多少了點兒)。
由施波羅蜜多故,于諸有情能正攝受;
再看為什么要六波羅蜜多的第三個理由――隨順成熟諸有情。長行中說,“由施波羅蜜多故,于諸有情能正攝受”,這一句話是說得有人緣兒。你要想度化眾生,你得給眾生有良好的關系,讓他們看見你就愿意接近你,這才行,如果他們一看見你就嚇跑了,那還得了~~關系怎樣建立?由施波羅蜜多而建立!這一個是很微妙的。在菩薩自己的角度來說,是布施波羅蜜多,財施、法施、無畏施,但在眾生看來,他未必知道,可能有人會說你是在賄賂眾生,這都有可能。宗薩仁波切說: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不少師父與弟子相互賄賂的情況,弟子盡可能作師父喜歡的事兒,師父會對這個弟子說,“我教給你一個經法,這個經法是從來沒有給別人的”,其實這個經法根本就不重要,但這樣可以使弟子高興。這些我們都不要管,菩薩你只要自己內心里知道自己這是布施就可以了。你只要布施了,就“于諸有情能正攝受”,“攝受”就是接引、度化?梢园驯娚右椒鸱ɡ飦恚徒袛z受。有人把這個還解釋成折伏,說,對于心性柔和的眾生,就接引攝受,對于暴惡的眾生,就要折伏他。說,這是菩薩度眾生的兩個態(tài)度。最開始的時候,我覺得這么解釋太牽強,憑布施折伏眾生是不現(xiàn)實的,但我又考慮了考慮,覺得可能他們是指憑法布施折伏眾生的煩惱。這也有點兒象。
由戒波羅蜜多故,于諸有情能不毀害;
說,菩薩一定修持戒波羅蜜多,有了持戒波羅蜜多,才能“于諸有情能不毀害”,就是說,菩薩不作傷害眾生的事兒而去救護他們。
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
這一個是反過來了。菩薩持戒了,不傷害眾生,可眾生反過來傷害你,這怎么辦?要有忍辱波羅蜜多。有了忍辱波羅蜜多,菩薩雖然遭到眾生的傷害,菩薩也容忍了,并不會去給眾生記仇。只有這樣,才能度化得了眾生。
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
眾生傷害菩薩,菩薩寬容眾生,一次、兩次、三次……眾生被感動了,于是也發(fā)心修學佛法,可是呢,眾生有些力不從心,這是候菩薩有精進波羅蜜多,“能助經營彼所應作”,就是說,菩薩來幫助眾生修行,這樣眾生感受到了菩薩的恩德,更容易接受菩薩的教化了。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
前邊兒說過,說這四個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那就把這四個波羅蜜多總結一下。“即由如是攝利因緣”,根據(jù)剛才說的這四個波羅蜜多攝受眾生、饒益眾生的情況,可以利益眾生、可以接引眾生到佛法里來,“令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就是說,眾生剛強,難調難伏,讓他學佛很難很難,現(xiàn)在菩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四波羅蜜多都用上,終于把眾生感化了,他們愿意學佛了。對于解脫這件事兒,他們愿意作了。
從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于開悟時彼得成熟。
說,眾生在菩薩的教導下,信心大增,修學佛法了,“從此已后,心未定者”,從這兒開始,定不下心的眾生,“令其得定”,在菩薩的教導之下,心也定下來了。眾生之所以心定不下來,就是因為欲望,心老向外攀緣。“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有的眾生心能定下來,那么在菩薩的教導之下,更上層樓,學習般若,漸漸就解脫了。“于開悟時彼得成熟”,開始熏習般若,從聞思修開始,心里的智慧慢慢增長,達到了需要的程度,就開悟了,開悟就是登地。
如是隨順成熟一切有情,唯立六數(shù),應如是知。
總之,這樣隨順眾生,慢慢教化,就可以使眾生趨向正道,終得解脫。這樣呢,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六個波羅蜜多,就可以了。
此六種相云何可見?
前邊兒說了為什么是六波羅蜜多,現(xiàn)在要說六波羅蜜多的相了。這一句話是說,我怎么知道這是菩薩六波羅蜜多呢?它萬一不是菩薩六波羅蜜多,而是聲聞乘六波羅蜜多怎么辦?那我不就抓瞎了~~它要是聲聞六波羅蜜多,我修了半天,成羅漢了,這我不是走彎路了嗎?所以,你得給我保證,這是菩薩六波羅蜜多。
由六種最勝故:
無著論師說,放心吧,六波羅蜜多絕對是菩薩乘,為什么呢?因為它有六種殊勝,所以這肯定是菩薩乘。哪六種殊勝呢?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
第一是“所依最勝”,你要想修學六波羅蜜多,你的所依是什么?就是說,你得符合什么樣的基本條件?菩提心!也就是說,沒有菩提心是不行的。菩薩之所以要修學六波羅蜜多,就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這不是二乘、凡夫所有的。菩提心其實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我們現(xiàn)在在作什么儀式的時候都有四弘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這只是念了念,菩提心可不是你念念就行的,這不是的。以菩提心為基礎而修六波羅蜜多的,所以這肯定是大乘。《維摩經義疏》中說菩提心有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分證真實菩提心等,實際上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根本就不是菩提心,所謂名字菩提心其實只是說是菩提心而已,名不符實。相似菩提心當然也只是似而已,根本就不是真的。我們把名字菩提心、相似菩提心都叫菩提心,只是為了鼓勵學人而已。
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xiàn)行故。
你發(fā)菩提心了,發(fā)心了接下來就是行動,你不可能說發(fā)心了而沒有行動,要是沒有行動則你的發(fā)心就可能只是胡說而已。這就有了“事最勝”。事最勝就是“具足現(xiàn)行”,比如說你修布施波羅蜜多,他可以把一切都布施眾生,什么都可以布施。在經論中有說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都能布施,現(xiàn)在不準這么解釋,這樣解釋會給佛教帶來負面影響,因為在以前是男權社會,妻子是被當成私有財產的,所以那么說,現(xiàn)在不要這么說。自己只能布施自己的一切。只要自己能布施自己的一切,毫不保留,這就叫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等都是一樣的,六波羅蜜多都具足,就叫“具足現(xiàn)行”。“具足現(xiàn)行”這樣的事兒是最殊勝的。
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處最勝”就是指他所作的一切所作處是最殊勝的,為什么說所作處殊勝呢?就是因為他的所作處是“一切有情”,有情眾生是福田,菩薩是利益有情的,而且是平等地利益有情的。菩薩對眾生作了什么呢?“利益安樂事”,“安樂”是說,菩薩現(xiàn)在這樣作,眾生現(xiàn)在就感到安樂。“利益”是說,菩薩現(xiàn)在作這事兒,可以讓眾生將來得到好處?傊,菩薩行六波羅蜜多,眾生現(xiàn)在就能得到安樂,還能影響到將來,將來還能得到好處。我們現(xiàn)在作事兒就不是了,只為了眼前的一點兒甜頭兒,什么都不顧了,象哪個皇帝說的,“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法國皇帝路易十五)一般人不會象這樣壞,但只顧眼前這現(xiàn)象還是很普遍的。當然,這也是因為智慧的緣故,我看不了多遠。菩薩則是要顧及到長久情況的。你無衣無食,我給你衣食,但菩薩會在給你衣食的當下再點化你一下,使你的智慧得一點兒提升。這一個就是處最勝。
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
“方便”是指所為來說的,“善巧”是指智慧來說的。你做一件事,有智慧給沒有智慧就不一樣,差別很大,F(xiàn)在菩薩則是憑“無分別智”來作這件事兒的。“無分別智”的“分別”,比如說我布施,我覺得有布施者,有所施的財、法,還有一個受施者,三方面具足。我們就是這樣,但菩薩不是,菩薩是三輪體空,施者不可得,受者不可得,所施之物不可得。這樣作事兒就叫“無分別智”,這是最方便善巧的。這是圣者的境界。長行中說是“無分別智所攝受”,這個“攝受”就是加持,因為無分別智的加持,你才能把事兒作得方便善巧。
五、由回向最勝,謂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第五個是殊勝回向。為什么回向也殊勝呢?“謂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就是說,因為菩薩行六波羅蜜多的回向是回向無上菩提。有些人發(fā)愿就是生天,所以他只回向生天。什么叫回向?佛教大辭典上說,“回者回轉也,向者趣向也,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謂之回向。”簡單地話說,就是把自己的功德分出去。比如說我掙錢(功德),我把我掙的錢分給我的父母、家人化,這就是回向給了父母、家人,我要是再分給我的親戚朋友們化點兒,那就是回向給了親戚朋友,你要是分給所有眾生,就是回向給所有眾生了,F(xiàn)在菩薩就是把功德都回向給了所有的眾生,回向無上菩提,這就是回向最勝。
六、由清凈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第六是“清凈最勝”,就是說,菩薩以菩提心為基礎來修行,用無分別智來做事,可以斷煩惱障、所知障,斷了以后就沒有這二障了,沒有二障就是長行中的“無障”,這時候菩薩的心里完全是六波羅蜜多積聚起來的,這可不是凡夫、二乘人能比的,這叫清凈最勝。這就是六種殊勝,因為有這六種殊勝,所以這樣修行肯定成佛。
若施是波羅蜜多耶;設波羅蜜多是施耶?有施非波羅蜜多,應作四句。
六波羅蜜多還有四句分別,什么叫四句分別呢?就是有四種情況。哪四種情況呢?無著論師這里拿布施波羅蜜多作例子來說。“若施是波羅蜜多耶?”如果這個人行布施了,這個人就是修波羅蜜多了嗎?“設波羅蜜多是施耶?”波羅蜜多就是布施嗎?這是個問題,解答說,“有施非波羅蜜多,應作四句”,說,實際上有的布施并不是波羅蜜多,這有四種情況。具體是哪四種情況呢?論文中沒有說,我來給說。就是一、是布施但并不是波羅蜜多。這是指離六種殊勝的布施,本來該那樣兒,結果你沒有,這就不圓滿,虧大發(fā)了。比如說有的人作慈善事業(yè),但他是為了買個名兒以作進身之階,政府就可能給他個政協(xié)委員、人大代表之類的當當。這肯定不是波羅蜜多。二、是波羅蜜多但不是布施,比如說持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這很明顯。三、是布施也是波羅蜜多。這就是依六種殊勝而修布施。四、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羅蜜多。這就很廣了。你不依六種殊勝而修持戒、忍辱等就是。這就是四句分別。
如于其施,如是于余波羅蜜多,亦作四句,如應當知。
布施有這四句分別,其他五波羅蜜多也有這樣的四句分別。
何因緣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此次第說?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后波羅蜜多故。
六波羅蜜多為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么一個順序?難道不能是般若、持戒、禪定、布施、精進、忍辱?六波羅蜜多的次序能不能換換?打亂行不行?“謂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后波羅蜜多故”,就是說,這六波羅蜜多,后一個是依前一個而生,般若波羅蜜多得依禪定波羅蜜多而生,要是沒有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是一定生不起來的。禪定波羅蜜多要想生起來,必須得有精進波羅蜜多,要有精進波羅蜜多,你必須得有忍辱波羅蜜多,要有忍辱波羅蜜多,你就得持戒波羅蜜多,要持戒波羅蜜多,你就得有布施波羅蜜多。這是按前生后的次序而說,注意,我說的“生”是引發(fā)的意思。無著論師說“前波羅蜜多隨順生后波羅蜜多”,在印順法師、妙老法師等,都又引了一下《大莊嚴經論》中的“后后波羅蜜多能清凈前前波羅蜜多”!洞笄f嚴經論》中的這句話給《攝大乘論》中無著論師的這句話意思是一致的。就是說,我要是能有持戒波羅蜜多,則我的布施波羅蜜多一定是清凈的,我要是有忍辱波羅蜜多,則我的持戒波羅蜜多一定清凈等,六波羅蜜多中,相對來說,布施波羅蜜多是最簡單的。依次上進,最后到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次序就是這樣的了。
復次,此諸波羅蜜多訓釋名言,云何可見?
這是對波羅蜜多的名字進行訓釋,訓釋就是解釋。下邊兒呢,對總名、別名都進行解釋?偯褪遣_蜜多,別名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先看對總名的訓釋。
于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
先解釋什么是波羅蜜多。說,實際上世間的生死凡夫,二乘的聲聞、緣覺,也都是能夠有布施、持戒、忍辱等,但是他們的所作都沒有菩薩的殊勝、究竟,“能到彼岸”,可以從生死這兒到大菩提處。這是最殊勝的。世間凡夫因為沒有菩提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能得人天善果而已。阿羅漢和辟支佛這些圣人他們行布施、持戒、忍辱等,比較殊勝,可以涅槃,但不能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這愿。只有菩薩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我們把菩薩所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叫作“波羅蜜多”。阿羅漢、辟支佛的都不能稱為波羅蜜多。“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最殊勝的意思。
又能破裂慳吝、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
這是別名,先說布施。“能破裂慳吝”,“慳吝”就是小氣,只要是自己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舍不得給別人,那怕是自己根本就用不著的。就是不肯幫助別人,這個自然是煩惱法了。“慳吝”為什么是煩惱?因為是貧窮之因。說,用布施可以破除慳吝這個煩惱,你要是能布施,那就可以破除慳吝,沒了慳吝,你來世就不會得“貧窮”的果報了。布施還有沒有其他的好處?有,“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先說“引得廣大財位”。說,你只要布施了,就不但能破除慳吝、貧窮,將來你還能得到廣大的財富,有錢了當然地位就高了,現(xiàn)在的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有多少是大款,窮人是不能當?shù)。江澤民三個代表的第一條就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看,上去就是代表富人!后邊兒的“福德資糧”是說,你在佛法里受熏,這個習氣可以引導你向于圣道。要是沒有佛法的熏習,你可以作不少好事兒,這樣你也可以得很大福德,因為有福德,所以你被福德給迷住了,因此你就顛倒放逸,這就不能向于圣道。你要是有佛法的熏習,同樣是做功德,功德就會令你有智慧而不迷惑、不顛倒,這樣你可以漸漸趨向圣道。所以,我們把這個叫布施。
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
這是說持戒的。長行中說,“息滅惡戒、惡趣”。“惡戒”就是外道戒,最有名的是持牛戒之類的。說,以前有個人修行出了神通,他看見一頭牛死后生到天上了,他就思維:牛也沒有修行,他憑什么死后生天呢?琢磨來琢磨去,他發(fā)現(xiàn)原來是牛只吃草,于是他以后就只吃草,以期將來也生天。這就是惡戒。還有就是職業(yè)殺人者,比如槍決死刑犯人的行刑者,在佛法中這也是惡戒,因為你必須殺生,你不殺就犯國法。要把這些惡戒都息滅。“惡趣”是指你受持惡戒而得的果。你持惡戒,就到三惡道去受生。你要是持佛戒,滅了惡戒,也就滅了惡趣。“及能取得善趣”,你能夠受佛法的戒律,就一定是在人天善趣受生,進而還能成就佛道。下邊兒的“等持”應該是“及能取得等持”,“等持”就是定、三昧。說,你要是能持戒,不做非法的事兒,你就心安,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靜坐、攝心不亂,就很容易成就了。你要是干殺、盜、淫、妄等事兒,就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你心就不安,煩惱的事就找你,你就修不成禪定。“息滅惡戒、惡趣”是滅惡,“能取得善趣、等持”是生善。善法能夠滅惡,同時還能得到可愛的果報。施波羅蜜多是這樣,戒波羅蜜多也這樣。
又能滅盡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這是忍辱波羅蜜多。說,忍辱可以“滅盡忿怒”,就是沒有忿怒的煩惱,令心平靜。忍辱可以沒有“怨仇”,就是沒有怨家。你一忿怒,你就制造了一個敵人,你們就相互找麻煩。你要是滅盡自己的“忿怒”,也就滅除了“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隱”,自己沒有忿怒,就自己安隱、自在,沒有敵人(敵人是相互的,雙方彼此是敵人),就可以使別人安隱、自在。這忍辱其實是說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平靜地處理,不要在忿怒起來的時候去處理。平心靜氣地處理問題,犯錯誤的可能性就小。
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
這精進波羅蜜多,“能遠離所有懈怠”,我們經常是該作的事兒提不起勁兒,不想去作,放逸的事情倒作得不少,懈怠和放逸一般都在一起。你要是有精進,就把懈怠、放逸給對治了。反正就一個空間,精進不去占領,懈怠、放逸就去占領了,我們現(xiàn)在希望精進占領。我們有精進,除了遠離懈怠外,還不會作“惡不善法”,“惡”與“不善”,一般來說是一回事兒,但在佛教中其實不善的范圍比惡要大,這在因明中有的:不能出現(xiàn)第三種情況,只有善、不善,或者惡、非惡,絕不能有第三條路可走。這“惡不善法”包括已經生起的和沒有生起的,沒有生起也好,已經生起也罷,都要憑精進對治。“及能出生無量善法”,說,因為精進,消滅了種種的煩惱,沒有了煩惱法,就只剩善法了,有善法就有種種功德。“無量善法”就包括已經生起的和即將生起的,或者說是世間善、出世間善。“令其增長”就是已生起的善令增長,未生起的善令生起,未生起的惡不令起,已生起的惡令消滅,這就是四正勤。這就是精進。
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
靜慮波羅蜜多,“能消除所有散動”,就是說能對治內心的散亂,“及能引得內心安住”,內心的散亂被對治了,心慢慢就靜下來了,因為靜而生起輕安,漸漸禪定就生起來了。
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
這是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是最重要的,別的波羅蜜多其實都是般若波羅蜜多的基礎。有了般若波羅蜜多,就可以“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見趣”,就是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象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等都是。為什么叫“見趣”呢?這個“趣”,就是六道輪回,因為你有身見、邊見等,所以你就在六道里輪回,故名“見趣”。“見”還有執(zhí)著的意思,他認為自己的所見是最正確、最殊勝的,這叫“見”。“諸邪惡慧”就是種種邪惡的智慧。“慧”是觀察決斷,可是他觀察的是什么?是怎樣利用高科技犯罪,這些就是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咱們給理解成“真實知法”、“真實品別知法”。“真實知法”是指能能見到諸法實相,這是根本智。“真實品別知法”則是后得智。“品別”就是各類,“品”就是類,各類皆不相同叫“別”,你通達一切法的差別相,這是憑后得智的。你成就了根本智、后得智,就不會犯錯誤,就是達到了圣人的境界,得大安樂、大解脫,所以叫做慧。
- 上一篇:《攝大乘論》要義 入所知相分第四
- 下一篇:《攝大乘論》要義 彼修差別分第六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