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要義 入所知相分第四

  入所知相分第四

  攝大乘論的第四分是“入所知相分”,入所知相是講唯識性的。咱看論文。

  如是已說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應見?

  所知相已經(jīng)說過了,該說說入所知相了。“入所知相”的“入”是契入,就是契入“所知相”,前邊兒說遍計執(zhí)是畢竟空的,依他起是如幻有的,圓成實性是圣人的真實境界,這只是口頭上說,我們到底該怎么樣落實呢?“云何應見”就是指我們該怎么樣親自體證所知相呢?

  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如阿賴耶識成種子;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而生似所取事有見意言。

  這句話里實有兩個重點兒,多聞熏習、如理作意。也就是說,怎樣才能契入所知相呢?只有兩條: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先看多聞熏習。所謂多聞,就是博學,然后對于所知相的三自性之理能夠有深刻的信解。如果說你聽了不少,但對于三自性的道理還是弄不清楚,你聽的是些啥?是某法師之流講的前方便而已,甚至是些相似法,那不算多聞。多聞熏習的“熏習”,前頭說過的,就是對佛最清凈法界等流的正法不斷地學習,這樣呢,阿賴耶識就受它的熏染,你的正知正見就有了。“多聞熏習所依”,就是說,“多聞熏習”是所依,能依的是馬上要說的“如理作意”,“如理作意”是能依。也就是說,依止多聞熏習而發(fā)起如理作意。也就是說,你想要“如理作意”,就得“多聞熏習”,就得多學佛法。“非阿賴耶識所攝”,“多聞熏習”不屬于阿賴耶識。我們?nèi)粘?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中的見聞覺知這些事情是屬于阿賴耶識的,都是雜染性的,現(xiàn)在這個多聞熏習呢,它是佛的最清凈法界等流的正法,他不是雜染性的,所以不屬于阿賴耶識,他是能對治阿賴耶識的,能凈化阿賴耶識的、能消滅阿賴耶識的。“如阿賴耶識成種子”,這是一個類比。我們?nèi)粘I钪械碾s染性的熏習,熏成阿賴耶識里的雜染種子。這“多聞熏習”也象阿賴耶識熏成雜染種子那樣熏習,不過多聞熏習是熏成了清凈的法界種子,這清凈法界種子以后會發(fā)生清凈的現(xiàn)行,可以使我們得成圣道。下邊兒是“如理作意”。依據(jù)“多聞熏習”而發(fā)起“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就是修唯識觀。“如理作意”的“如”是隨順,所以,“如理作意”就是隨順真理去思惟觀察。如理作意要以多聞熏習為依止,也就是以圣言量為依止,以最清凈法界等流正法為依止。“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而生似所取事有見意言”的“法”,就是法界等流的正法,“義”就是法所詮顯的道理。能詮的是“法”,所詮的是“義”。不過這兒是“似法似義”,這一“似”,就完了,成了相似的法相似的義。你聽聞了佛法的法義,你修習唯識觀法的時候,就在你的意識上現(xiàn)出你所學的法義,可是你意識現(xiàn)出來的法義和你所學習的法義只是相似而已,它們相似,但不是絕對相同,它們有一致性。也就是說,我們聽聞佛法所熏的種子其實與佛陀親證的只是類似而已,還不是親證的離言說的那個。“如理作意”的“如”給“似法似義”的“似”意思一樣。說,依據(jù)你多聞熏習的法義,在你的意識里現(xiàn)出來一個像,這就是“似法似義而生”。這“似法似義”是“如理作意所攝”、是屬于“如理作意”的。這兒有這樣一個情況,比如說你只是死記硬背,把一個東西死背下來了,這一個是不行的,因為你死背下來那只是一個一個的名、字,名里邊兒的義顯現(xiàn)不出來。這個“如理作意所攝”是表示你對于法義通達了,不只有文,還有義,這才行。長行中的“似所取事”,這是一個類比,我們平時的分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認取所緣的境界,F(xiàn)在意識去分別這些塵勞的事情,塵勞的事情就在心里現(xiàn)出來,意識是能取,塵勞的境界是所取,這是“所取事”,F(xiàn)在你修唯識觀的如理作意,與這個“所取事”相似。“有見意言”,具有能見作用的意識的言說。說,“似法似義”就是所見的相,但這個相是如理作意、是多聞熏習所依而來的,能見的就是唯識觀的智慧,能觀的智與所觀的法義和合起來,就是完整的如理作意,這就叫唯識觀。不過法也好、義也好,都是“意言”而已,“意言”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咱們所有的一切都是意言。這一段就是說,修唯識觀要多聞熏習、如理作意,這樣去修唯識觀,就能契入所知相。

  此中誰能悟入所應知相?

  能悟入所知相的是誰?也就是說,符合什么樣的條件的人才能夠悟入所知相?

  大乘多聞熏習相續(xù),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xiàn)于世,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備福智資糧菩薩。

  “大乘多聞熏習相續(xù)”,誰能夠悟入所知相呢?符合什么條件的人才可以呢?首先一個條件是:他要在大乘佛法里邊多聞熏習相續(xù),就是說,對于大乘三自性的道理你要多聞熏習。其中的“相續(xù)”有這么幾個意思:心的相續(xù),就是熏習在阿賴耶識里相續(xù);另一個是指五蘊,就是我們的生命體,說我們在學習佛法;第三個意思是說時間長,就是說要長時間地學習佛法,不斷地熏習。這里說的“多聞熏習相續(xù)”就是指你要對三自性的道理一遍一遍地熏習,一遍一遍地思惟、觀察,不斷重復。這就是悟入所知相的第一個條件:對三自性,或者說是平等法性一遍遍地熏習的人。“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xiàn)于世”,“逢事”,“逢”就是遇見了,“事”是事奉、供養(yǎng)、禮拜等佛事。就是說,你遇見過很多佛出世,并且每一尊佛出世的時候你都親近供養(yǎng),這些人才能悟入所知相。就是說你遇見很多佛給你教,在你已經(jīng)是多聞熏習相續(xù)了。“已得一向決定勝解”,你多聞熏習相續(xù)了,也已經(jīng)逢事無量諸佛了,可是你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那還不行,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呢?就是“已得一向決定勝解”,“一向”,就是一直,不是說一下子有一下子沒有,就是指菩提心,你不能一下子發(fā)一下子退。“決定勝解”,“決定”就是不猶豫,對大乘佛法不猶豫,即使有惡知識來,也動搖不了你對大乘佛法的信心,就是說,你對大乘佛法的信解達到了相當堅定的程度。這樣的人才能悟入所知相、悟入平等法性。注意,這個“決定”有通達的意思在里邊兒,就是說,人家來討論,三說兩說把你給說住了,這就是不通達、不決定,你不能不講理而只是堅信,這不行,這在內(nèi)心潛意識中是不行的。“已善積集諸善根故”,這是說你得積聚很多的善根,善根就是清凈種子,就是資糧。善根該怎么積聚呢?就是修六波羅密,六波羅密是出世間契入圣道的善根。注意,到下邊兒的時候,還會說六波羅密,這兒先提示一下,就是說,你因為觀察生死流轉(zhuǎn)的過失,生厭離心,觀察圣者境界而生歡喜心,你以這樣的厭離心、歡喜心為基礎,想要了脫生死,想要得證涅槃,以這樣的心情布施、持戒才是積聚善根。要是說你還是歡喜世間榮華富貴,你布施、持戒等,這不是積聚出世善根,因為你并不是想得證出世圣果,你還是在流轉(zhuǎn)生死,不過是比一般人好一點,可能在天上,也可能在人間,所以這不是積聚出世善根。這一個是悟入所知相的第四個條件。這四條呢,第一條是大乘多聞熏習,這是因,沒有這個是根本不行的,第二條是親近善友,就是“逢事無量諸佛出現(xiàn)于世”,第三條是你得有這樣的作意,就是發(fā)菩提心,“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對佛法的信解很堅定,第四條就是任持力,修六波羅密多積聚善根,那不是一下子的事兒,是長時期的,稱之為任持力。具備這四條的人才可以悟入所知相。“善備福智資糧菩薩”,這是總結(jié)一下。說,什么人能夠悟入所知相呢?具足了這四個條件的“善備福智資糧菩薩”――“善備”就是具備了,“福智資糧”就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佛是兩足尊,兩足就是福德、智慧。印順法師的講記中稱為四種力:因力、善友力、作意力、任持力。這四條按次序就是:先多聞大乘教法,受其熏習,那就能常遇諸佛,因之就產(chǎn)生堅定的勝解力,更進一步去實踐,積集無量善根,培植無量功德。你就記成“聽聞正法,親近善友,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何處能入?謂即于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中,于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

  要想悟入所知相、平等法性,那么,從哪兒悟入呢?這一句話就是說這個的。我們知道,要想悟入所知相,就得對境進行仔細的思維判別,也就是所觀境,所以,要想悟入所知相,只能從所觀境入手,所觀境就是下手處,從這兒可以悟入所知相、悟入平等法性。但是你在悟入的時候,還有一個深淺次第的不同,這一句話中間講有四個階段,就是“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慢慢說。“謂即于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說,修學佛法者,他心里有一個“似法似義意言”,“似法似義”實際上就是所觀境,也就是所緣境。長行中“有見”的“見”是能緣之智。“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實際上就是在心識(意識)里如理作意,如理作意還是內(nèi)心的分別。能分別的是識(智),所分別的是名相。在名相上如理作意就可以悟入所知相、悟入平等法性。這兒有一個問題,就是說,要悟入平等法性,可平等法性是離名言相、離言說相的,可我們在悟入的時候,也就是在如理作意的時候,這是有名言相的,也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是從有名言相開始,達到無名言相的,也就是從有分別達到無分別,不是一開始就無分別。初學佛法必須有圣言量名言相為依據(jù)。有人說了,三毒是用意識來分別的,現(xiàn)在修行了,要對所觀境進行如理作意,還是用意識,它要是走老路怎么辦?就是說,它把如理作意分別成三毒怎么辦?所以,下一句說“大乘法相等所生起”,就是說,如理作意和虛妄分別是不一樣的,為什么?因為如理作意的是大乘佛法,它是最清凈法界等流正法所生起的,也就是說,它是佛陀所見的真實相,而我們的是虛妄相,這不一樣。“大乘法相”是指用語言文字顯示的大乘佛法。我們平時的虛妄分別只會增長煩惱,但依大乘法相去如理作意卻是對治煩惱的,所以憑它能夠悟入平等法性、能夠悟入所知相。接下來是悟入時的次第,“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這個“勝解行地”就是唯識三十頌中的資糧位、加行位。你現(xiàn)在發(fā)心修行了,你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就把生死給轉(zhuǎn)過來了,以前是在生死中流轉(zhuǎn),現(xiàn)在要還滅了。你努力用功,不斷進步,就由勝解行地到了見道位,再修道位,再到究竟道位,這就圓滿了無上菩提,圓滿證悟了平等法性。“于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在解釋誰能悟入所知相那兒,第三條“一向決定勝解”,就是有了決定的勝解,這時候你開始修唯識觀,當然,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修,不過這修力量太小,到“勝解行地”就很有力量了。在“勝解行地”,我們知道“一切法”唯有識性,一切法就是前頭說的十一識。說,這十一識都是內(nèi)心的分別,離開內(nèi)心的分別就無法可得,這就是唯識無義的道理,你對這道理“隨聞勝解”,所謂“隨聞勝解”就是說,你邊聽邊用智慧來思維觀察這個道理,最后對這個道理產(chǎn)生絕不動搖的信解。這個“隨聞勝解”的“聞”包括自己讀經(jīng)典,也包括聽聞佛法,還包括你在禪定中的境界。“如理通達故”,這就到“見道”位了,就是說,你對一切法唯有識的道理通達無礙了,這時你就登圣位,你是初地菩薩了。“治一切障故”,這是修道位了,見道了自然得修道,因為雖然見道了,但仍然還有煩惱障礙,需要對治,所以得修。“離一切障故”,這是究竟道,也就是究竟位,你成佛了,這時你就遠離了一切障礙,究竟清凈,得證無上菩提?傄幌戮褪钦f,從什么地方下手來悟入平等法性呢?從“有見似法似義意言”這兒下手,就是從所觀境下手,把所觀境用三自性來分析,凡夫的分別心是在所緣境上起種種虛妄分別,而佛菩薩的教導則是(最)清凈法界等流的。然后我們經(jīng)過勝解行地、見道、修道、究竟道,就成就了,就圓滿地證悟平等法性了。

  由何能入?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謂三種相練磨心故,斷四處故,緣法義境上觀恒常殷重加行無放逸故。

  要悟入平等法性、悟入所知相,我現(xiàn)在還是凡夫,有沒有下手的方便呢?或者說,悟入的因是什么呢?“由善根力所任持故”,前邊兒上一個框倒數(shù)第二行有“已善積集諸善根故”,給這個配合起來。說,這個修行人,他多聞熏習相續(xù)、又親近過無量諸佛、已得一向決定勝解、已能善積諸善根故,前邊兒說的四條他都符合,他“善根力所任持”,“任持”就是對某一個事兒有堪當?shù)牧α俊,F(xiàn)在這位修行者就任持他的三業(yè),任持他的正念,也就是說憑善根的力量的攝持而不失正念,他就由此而悟入。你要想悟入所知相、悟入平等法性,你還需要“三種相練磨心”,所謂煉磨其實就是磨煉,就是把自己的錯誤磨掉。三種煉磨心下邊兒專門解釋。只有三種煉磨心還不得夠,還需要“斷四處”,就是斷除四種過失。斷四處下邊兒也有專門解釋。接下來是“緣法義境止觀恒常殷重加行無放逸故”,這是修止觀,“緣法義境”就是止觀,“恒常殷重加行無放逸”,“恒常”是指不間斷,“殷重”就是恭敬,要長時期不間斷還很恭敬地努力修學止觀,一點兒也不放逸,這樣你才能悟入平等法性。

  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剎那剎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是為第一練磨其心。

  這是要說三種相煉磨心,三種煉磨心實際上是對治三種退怯心的。先看第一煉磨心。“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修行人雖然發(fā)了心,但畢竟還是凡夫,有時候會有猶豫、會有退弱,對自己能不能辦到這件事兒心里有疑惑,為了對治我們的這個退怯心,我們要這樣思維,說:“無量諸世界,無量人有情”,就是有那么多世界,那么多的人,“剎那剎那證覺無上正等菩提”,他們一下成一個佛一下成一個佛。因為世間那么多,人也有那么多,在娑婆世界是老久老久才有一個成佛的,在別的世界也是,但是當我們把這許多的世界看成一個整體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一下這兒有一個成佛的,一下那個世界有一個,每一個剎那都有成佛的,你就想,既然這么多人成佛,看起來好象不是太難的。同樣,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剎那都有人見道,每一剎那都有初地登二地,每一剎那都有二地登三地……看起來這不是很難的事兒。這樣就把自己的退怯心消除了。這是對剛發(fā)菩提心者的一個鼓勵,這是第一煉磨心。

  由此意樂,能行施等波羅蜜多;我已獲得如是意樂,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shù)脠A滿,是為第二練磨其心。

  第二練磨心是說,修行人被嚇住了,有人給他說,六波羅蜜不是那么容易的,很難作到。這樣的事兒很多,比如咱知道,有很多人說唯識最難了,但真難嗎?好多人在唯識面前設置障礙,能夠在唯識前邊兒設置障礙的都是祖師大德們,他們站在唯識的前邊兒擋住學人,嚇唬學人。唯識是彌勒菩薩所說,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佛,是一生補處的菩薩,他能害眾生嗎?如果說彌勒菩薩說法還度不了你誰還能度了你,因為在此世間他是最高的了,釋迦牟尼佛入滅了,沒有人比彌勒更高的了。祖師你弘揚某一個法門,這沒有關系,但你不能在弘揚那個法門的時候堵死這一個法門。從發(fā)心到成佛這一段時間里,你絕對不能只用一個法門的,你需要換當時當處適用的法門。我老說一個比喻,往北京去吧,我得用走路、公交車、火車、打的、再走路等,很多法子。只用一個法子,死路一條,比如說我現(xiàn)在還在樓上,我非要坐飛機,行嗎?不行的!有人說唯識難,現(xiàn)在這兒無著論師說的是有人給說六波羅密難,結(jié)果呢,你被嚇住了,你要后退了。無著論師在這兒告訴說,你應該這樣,“由此意樂,能行施等波羅蜜多”,“意樂”首先是一個理解問題,必須有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說,你得知道我布施了,會得什么樣殊勝的功德,我持戒了,會得什么樣殊勝的功德等。“意樂”有勝解的意思,還有一個欲的意思。欲就是希望,這里指善法欲。也就是說,我希望得禪定,得禪定之后我就可以度眾生更有力。沒有這樣的意樂,你修六波羅密是修不起來的。就是說,修六波羅密要看你的動機、看目的,目的不一樣你作同一件事兒結(jié)果大不相同。“我已獲得如是意樂,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習施等波羅蜜多,當?shù)脠A滿”,修行人最初聽人說六波羅蜜很難,心里恐懼了,這時候,我給你說,你要有這樣的意樂:修布施有什么樣殊勝的功德,修持戒有什么樣的功德等,“由此意樂,能行施等波羅蜜多”,有了這樣的意樂,你的思想就轉(zhuǎn)變了。說,“我已獲得如是意樂”,我只要有這樣的意樂,有這樣的信解,“我由此故少用功力”,有了這樣的意樂,其實我不用怎么樣費勁兒的,不用怎么樣費勁兒我就可以修起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等,一進入軌道,上了路,它自然就強大了,六波羅密不就圓滿了嗎?這第二煉磨心用原文不明白,我給說個不好的比喻。曹沖稱象那個動畫片,要把大象給趕到船上,大象不上,人們推呀拉呀大象就不上,曹沖跳在大象身上,用小桿兒挑一串兒香蕉,讓大象只差一丁點兒又夠不著,就把大象逗到船上了。這第二煉磨心就是這樣,你覺得難,你就把功德當成一串香蕉,說,你只要稍微作一點兒就得到了殊勝的功德、清凈的功德,就把你引去了。這樣就上路了。這一個主要是有此意樂,也就是有菩提心,有菩提心之后就好辦了,有因一定有果。這是第二煉磨心。還不行?我這樣說吧,有“此意樂”就是指真心歡喜,當你真心歡喜這個法門的時候,你不不怕了。比如說我,我是對唯識真有意樂,所以,那么多人都說唯識難、復雜,但我仍然學他了。當然,唯識根本不是我以前說的那個樣子,我說的那是攙有假。不過因為我是凡夫,可能攙壞了,想把人給引到唯識里邊兒卻弄歪了,以后我盡量不用這法子了。有很多人一聽說唯識太難,就不學了,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接觸過唯識,甚至說唯識太難的人也只是聽別人說唯識太難而已。一聽說唯識難就不學了的人,實際上是根本他對唯識就沒有意樂。

  若有成就諸有障善,于命終時即便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我有妙善無障礙善,云何爾時不當獲得一切圓滿,是名第三練磨其心。

  這是第三練磨心。修行人要修波羅密,今天也布施,明天也布施,今天也持戒,明天也持戒,不斷地干呀干,可是呢,距無上菩提還是很遠,這樣呢,他心退了,說,我啥時候才能到達目的地呢?他對自己到底能不能達到目的地產(chǎn)生了疑慮。這時候該怎么辦呢?這就是第三煉磨心。說,你要這樣思維,“若有成就諸有障善”,“有障善”就是用貪、嗔、癡修善法,說我是為了生天而來修十善法的。“于命終時”,用貪、嗔、癡來修十善法,善法是作了,但煩惱沒破,這樣,在你死的時候,“即便可愛一切自體圓滿而生”,就可以達到你生天的目的,你想生天所以修十善,或者說你是想生到人間好的地方,這一生我的身體病秧秧的,我希望來生身體健康,所以我修十善,來生我會達到目的的。“自體”就是生命體,“可愛一切自體圓滿”就是指生命體很好,健康、如意。就是說,“有障善”也能得這可愛的果報。“我有妙善無障礙善”,說,“有障善”就能得這樣的果報,我現(xiàn)在是無障礙善――用清凈心修善法,修六波羅密等,“云何爾時不當獲得一切圓滿?”就是說,我現(xiàn)在用清凈心修行了,反而不能滿愿,有這樣的道理嗎?有障善可以滿愿,無障善卻不能滿愿,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我一定是可以得證無上菩提的。這就是第三煉磨心。

  注意:這三煉磨心是說的勝解行地的菩薩,也就是資糧位、加行位的菩薩。

  此中有頌:

  這里呢,有幾個頌子。用頌子來說說煉磨心。

  人趣諸有情處數(shù)皆無量

  念念證等覺故不應退屈

  這是說第一煉磨心。我怕自己不能成佛,怕自己不是那根性,這怎么辦呢?“人趣諸有情”,佛是在人間成佛的,我現(xiàn)在也是人。“處數(shù)皆無量”,好多地方的人都可以成佛,好多人可以成佛。“念念證等覺”,每一個剎那都有人在不同的地方成佛,“故不應退屈”,看起來成佛也不是很難的事兒,有什么好怕的,我也能成佛。這樣就不會退心了。

  諸凈心意樂能修行施等

  此勝者已得故能修施等

  這是第二煉磨心。說,修行是很難的,我就害怕了。“諸凈心意樂”就是說,我有清凈心意樂――布施有殊勝的功德、持戒有殊勝的功德,我強烈地愿行布施、持戒等,“能修行施等”有了凈心意樂,就可以修習六波羅蜜了。“此勝者已得”,“勝者”是指菩薩,說,菩薩有這樣的意樂,我也有這樣的意樂,“故能修施等”,菩薩有這樣的意樂,可以修六波羅密,我有這樣的意樂,所以我也可以修六波羅蜜多,看起來修行這件事兒我是能行來的,沒什么好怕的。

  善者于死時得隨樂自滿

  勝善由永斷圓滿云何無

  這是第三煉磨心。“善者于死時”,這個“善者”是指修有障善。說,修有障善的人在死時,“得隨樂自滿”,可以達到自己愿望,可以遂了自己的心愿。“勝善由永斷,圓滿云何無”,我修無障礙善,怎么可能不得圓滿的菩提果呢?“勝善”就是無障善,“永斷”是指斷除障礙執(zhí)著。三種煉磨心說完了,下邊兒該斷四處了。

  由離聲聞獨覺作意,斷作意故;

  斷四處就是說,修行人一般會在四個地方有過失,要把他斷掉。第一個是作意處。作意就是注意,引起警覺。佛教的目的是成佛、度化眾生,為了這個目的的實現(xiàn)所以要精進努力。但有的不是,他說,眾生剛強,難調(diào)難化,我惹那麻煩干嗎?我把自己度了就好了。這斷作意就是指大乘行者千萬不要起這樣的心,要把這樣的作意斷掉。一定要遠離這個過失。這里是用這一個作意作代表,其實是指不如理的作意都要斷。

  由于大乘諸疑離疑,以能永斷異慧疑故;

  第二個是“斷異慧疑”。“大乘諸疑離疑”是說:有人攻擊大乘非佛說等,很多令大乘行者起疑惑的地方,就是說,這個大乘行者因為對自己的教理教義還沒有深切的體悟,一被外人攻擊,就動心了――我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不是佛教呢?真正的大乘人要斷除這疑惑,一定要堅定這無上甚深的妙法。“斷異慧疑”的“異慧”就是不合理的見解,就是指聽起來覺得特別有道理,但實際上不對,就是指合理但不合事實。這一個就是說,大乘行者要堅持大乘見解。韓老是把這“異慧”譯成了“二意”,說二意就是不決定、拿不定主意。

  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zhí),斷法執(zhí)故;

  第三個是斷法執(zhí)。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會生起一種我在修行、我這樣修行是對的,他們那樣修行不對,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法執(zhí)。在我們沒有修行的時候,我們有種種的煩惱,但修行的時候,又會起傲慢,這也是障礙。所以,要“離所聞所思法中我我所執(zhí)”,也就是金剛經(jīng)中說的,“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等,其實一切圣人都是無我的。這時要觀我空、法空。我們說修行就是正聞熏習、如理作意,我們就要時刻觀照自己,是不是在所聞、所思、所修里加了我執(zhí)、法執(zhí),要加了的話,就不是正聞熏習了。

  由于現(xiàn)前現(xiàn)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第四個是斷分別。“由于現(xiàn)前現(xiàn)住安立一切相中”,“現(xiàn)前現(xiàn)住”是指在沒入定時,你認取一切法、一切境界,這一切的境界你的分別心都可以認取。“安立一切相”是指在禪定里認取的境界。如果你修白骨觀,在禪定中就現(xiàn)出白骨來,這白骨就是你在定中安立的,其實根本就沒有,是你自己在禪定中觀想出來的。你觀佛像也是這樣,這叫“安立一切相”。不管你在禪定中也好,不在禪定中也好,對于這一切(所緣)境界都“無所作意無所分別”,“作意”是注意,它可以引起分別,“分別”是作意引起來的。也就是說,你對這境界不要分別,因為那根本是不實在的,只是你的分別心而已。我們知道,有時候你在禪定中觀的境界能嚇壞自己的。比如說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一入定就見一只毒蜘蛛在他面前張牙舞爪,干擾得他不能修行。說,這其實是沒有的,根本就沒有毒蜘蛛。所以不要分別,只要無分別,就一定無作意,要是有作意就一定有分別的。實際上斷法執(zhí)那兒煩惱障的成分較多,而這斷分別則所知障成分較多。

  此中有頌:

  這里有一個頌子,這個頌子是斷分別的頌子。

  現(xiàn)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

  智者不分別得最上菩提

  “現(xiàn)前”是指在禪定中境界現(xiàn)前,比如說你修白骨觀因而在禪定中現(xiàn)出白骨。“現(xiàn)前自然住”是指在禪定中要任運,不要刻意分別。“安立一切相”,你在禪定中立的一切相其實都是假安立,觀佛像也好,觀什么都好,統(tǒng)統(tǒng)是安立,沒有一個是真實的。“智者不分別”,你不要對它進行分別,一分別就會產(chǎn)生恐懼,或者產(chǎn)生希望,恐懼、希望,這就是你把敵人給招來了。“得最上菩提”,你要是分別了,你就離菩提果遠了一步,只有不分別才行。這樣,斷四處就是說,首先要發(fā)大心,要遠離自私心――聲聞、獨覺作意。第二是要對大乘產(chǎn)生正信、正見,第三要斷我執(zhí)、法執(zhí),第四個斷分別。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就是“由何而得悟入”、“云何而得悟入”。“由何而得悟入”就是說,由什么因緣而能悟入所知相?這是指能觀察之智是什么?在無性釋中稱為“作具”(435頁)。憑什么悟入?“云何而得悟入”就是說,要怎么樣觀察才能悟入所知相?無性釋中稱為“所作”。怎么悟入?“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就是說,這個發(fā)心修行者,發(fā)了菩提心,他多聞熏習,所謂熏習,當然不是只聽一次、二次,而是很多次,因為這多聞熏習,他就得了法界種子,注意,這和平時的熏習不一樣,這是得法界種子。所以佛法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引起共鳴。“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這如理作意是聞熏習的種類,就是說如理作意和聞熏習是同類的。聽聞的是佛法,作意的也是佛法。在聽聞佛法的時候,就種下了清凈法界的種子,這種子一現(xiàn)行就是聞所成慧,你如理作意了,就是思所成慧,再進一步就成修所成慧了。“種類”就是種子。“似法似義有見意言”,在36頁也有這話,“何處能入?謂即于彼有見似法似義意言……”意思就是:把所聽聞的佛法所詮顯的道理,在內(nèi)心里觀察思惟。在這個活動中,有能觀察的見、有所觀察的法義。這一句就是說,能觀察之智、能悟入的因緣是:多聞熏習同類的如理作意,由此而得悟入平等法性。“似法”,就表示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法、所說的法,并不是佛陀親證的,只不過是與佛陀親證的相似而已,親證的法根本沒法兒表示出來。我們證悟唯識性所用的工具(作具)是“有見意言”――具有能見作用的意言。強調(diào)一個能見的作用。

  由四尋思,謂由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謂由名、事、自性、差別假立如實遍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

  上一句說了憑什么悟入,這兒要說怎么悟入?怎么悟入,就憑四尋思觀、四如實智。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要多聞熏習、如理作意。這都不是短時期的,得發(fā)長遠心。你的如理作意大致上可以分為“四尋思觀”“四如實智”。你在散心時,是四尋思,在禪定里是四如實智,當然了,實際上四尋思觀都是定中的,現(xiàn)在只是這么說而已,這是相對的說法,后邊兒要說到。也就是說,對于佛所說的唯識無義的道理,你觀察思惟,只是內(nèi)心還沒得到?jīng)Q定,這時是“四尋思”。在禪定中觀察思維,得到了決定,這時是“四如實智”,這兒叫“四如實遍智”。四尋思著重于詮表模式,就是說,這個東西應該叫什么名字之類的。四如實智是修四尋思觀而得到的,它著重于決斷模式,就是說,這個東西就應該叫這個名字。四如實智的“如實”就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要如其事實,是桌子就是桌子,你不能把它叫書本。沒有五蘊就是沒有五蘊,你不要把它給說成有!它根本一點兒影子都沒有!四尋思是什么呢?“謂由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其實四尋思還是如理作意。四尋思有名、義、自性、差別。就是說,名尋思、義尋思、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名”就是能詮的名言,名是只存在于想法之中、妄想之中,它只是一個名字而已。所有的語言都是名。“義”是所詮顯的義理。每一法都有名,每一個名的背后都有所表示的種種義,我們就依據(jù)這個名去思惟,依據(jù)這個義去思惟,這就叫名尋思、義尋思。名、義都是想象出來的。再從廣義上來說,名、義都是名,名有兩種,一種叫表義名言,一種叫顯境名言,名就是表義名言,義就叫顯境名言。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這個“自性”是說,每一法都有其自體,比如說這張桌子,桌子本身就是它的自性,桌子的形狀、顏色等就是桌子的差別。“自性假立尋思”是說,凡夫所知的每一法,其自體都不是真實的,是唯心所變的,他本身是假有,你這樣思維就是自性假立尋思。這個道理就是心經(jīng)上的五蘊皆空。“差別假立尋思”是說,在一切法的自體上有種種的差別義,它是善還是惡?說,其實這些差別根本就是內(nèi)心的分別,也是假有的、不真實的。你這樣去思惟,就叫差別假立尋思。差別就是關于自體的描述。名、義、自性假立、差別假立這都是只存在于我們的妄想之中。“及由四種如實遍智”,說,還有四如實智。這是因為在禪定里思維觀察四尋思觀而得到的。“四種如實遍智”的“智”是決定、沒有疑問的意思,“遍智”的“遍”是普遍。說,佛法說的真理不是局部真理,而普遍真理,是通于一切法的。四如實遍智就是“名、事、自性、差別假立如實遍智”,“名如實遍智”是指由名尋思所引起的“如實遍智”,“事如實遍智”是由前邊兒的義尋思所引起的“如實遍智”,“自性假立如實遍智”就是自性假立尋思所引起的“如實遍智”,“差別假立如實遍智”是差別假立尋思所引起的“如實遍智”。“如實遍智”就是經(jīng)過長期的思維觀察,得到?jīng)Q定。“如是皆同不可得故”,說,名、義、自性、差別都是沒有真實性的,要是沒有我們內(nèi)心的分別,一切法都不可得。“皆同不可得”就是“都是不可得的,都是無自性的”。

  以諸菩薩如是如實為入唯識勤修加行,

  修四尋思觀、四如實遍智,那么,菩薩為什么這樣修呢?我修別的是不是也可以呢?為什么要這樣修?說,因為菩薩這樣真實地修四尋思觀、四如實遍智,就是為了契入唯識性、為了契入唯識無義。努力修這四尋思、四如實遍智的加行,是為了悟入平等法性、為了轉(zhuǎn)凡成圣。也就是說,修這個唯識觀能除眾生的顛倒、苦惱,能得圣道。

  即于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

  這是說四尋思。第一的名尋思。應該怎樣思維觀察名呢?“即于似文似義意言”,就是說,修行者把他所學的法義在心里顯現(xiàn),顯現(xiàn)在心里的文義和所學的文義是相似的,這就叫“似文似義意言”,“文、義”就是能詮顯義的名、文和所詮顯的義,在內(nèi)心里觀察思維,觀察思維這個“意言”,文(名)也是“意言”,義也是“意言”,都是意識的分別,所以叫“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就是思維、觀察。思惟“文名”,“文”就是字、詞,用種種的字安立種種的“名”,這樣思維這些名、字,“唯是意言”,它只是我們內(nèi)心的第六意識的分別,離開了我們內(nèi)心的分別,根本就沒有這些名、字。我們說的“真如、法性、菩提”等,也都是名、字,也都是內(nèi)心的分別。這些名、字雖然有所表達,但是這些名字兒并不是那件事本身,也就是說,我們內(nèi)心里思惟菩提,并不是你得證了菩提。就象我餓了,我只說飯這個字兒是不會飽的。這就是說,這個名、字可以去表示那個義,但它本身并不是那個義,它只是假名,只是內(nèi)心的分別。我們平常就是生活在這些名字上。我們習慣了認為名字是真實的,這是我們的執(zhí)著。佛菩薩告訴我們這名字是不真實的,只是我們內(nèi)心的分別。這是第一步,名不真實。“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我們知道了名的不真實,進一步去觀察“依此文名”的義――這個名所詮表的義,結(jié)果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義“亦唯意言”――也只是我們內(nèi)心的分別。我要是分別了,就有這件事兒,我要是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兒了。文也是內(nèi)心的分別,義也是內(nèi)心的分別,離開了內(nèi)心的分別,文也不可得,義也不可得。我們再進一步思維觀察,“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這是第三、第四個尋思。我們發(fā)現(xiàn)名的自性差別是假立的、義的自性差別也是假立的、都是內(nèi)心分別而安立的,他沒有真實性可得,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