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正行與雜行(四)
正行與雜行(四)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晚上仍然延續(xù)上一次我們所講的「正行與雜行」(見附錄一),在開講之前先和大家閑聊幾句。
念佛法語
最近,我們書院佛堂有些不一樣,就是多掛了幾幅法語,大家盡可能把它記下來,然后將它的義理吟詠在心中,這對我們念佛人會有很大的效用。因為這些法語,都是我們這個法門很核心、扼要的法語,意義都很重要。念佛人單念一句佛號如果感覺到枯燥無味,就想想這幾句法語,會讓我們感覺內(nèi)容豐富,而且法喜無限;如果覺得念佛懈怠了,提不起勁,回想這幾句法語的內(nèi)容,會讓我們產(chǎn)生想要念佛的動力。目前我們的佛堂是臨時性的,我們已經(jīng)設計好正式莊嚴的佛堂,只是施工進行過程比較費時間,因為我們的構(gòu)想跟一般是不一樣的。我們的佛龕并不是將一張桌子擺上去,然后佛像佇立中間而已;我們規(guī)劃除了本尊彌陀圣像之外,背景是以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作背景,因此在時間上花費要比較久。等到佛堂完成之后,庭院氣窗的地方也會佇立一尊阿彌陀佛的接引像,到時候,我們大門就要敞開,接引來往的登山客和十方大眾。
繼續(xù),請大家還是請出「正行與雜行」的講稿,接著上次從「二行得失」之后開始講。請看講稿第三頁第四行:
二、二行得失:
大師列出五種正行,明確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雜歸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對」。因為「往生行相」既有「正雜二行」,便有五番相對之「二行得失」。
回歸宗祖善導大師
「大師」就是善導大師,也就是本宗宗袓,所謂「宗祖」,即是開宗之祖,所以宗祖只能有一位,不能有二位,當然其它的傳承可以有幾位,但那是列祖而非宗祖,因此我們是獨以善導大師為我們這一宗的宗祖。善導大師列出五種正行,明確指出往生方法,往生的目標是極樂世界,方法就在五種正行──歷來只有善導大師這樣明確的標示?烧f善導大師開展的凈土法門,直到明確的標示出這五種正行之后,凈土宗的教理就完全地圓滿顯露了,因此善導大師可以說是我們凈土法門的大導師。善導大師之所以能夠開展一個宗門出來,就是因為他將凈土法門做有系統(tǒng)、條理性的組織,讓人很淺易的就能夠一眼看出往生的方法──五正行,而不會覺得艱澀,或模棱兩可。
善導大師這種開展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當然他的師父道綽禪師以及道綽禪師所依止的曇鸞大師,對于凈土法門已經(jīng)有所發(fā)揮和開展了,可是集大成者卻是在善導大師。在善導大師之前,其它宗派的祖師也有解釋凈土法門的,但都不是以凈土的教理來解釋凈土的經(jīng)論,因此所解釋的難免不能完全契應阿彌陀佛的愿心,也不能完全適應十方眾生的根機,就只有善導大師所開展的這五正行,是上契彌陀的本愿,下契十方眾生的根機。善導大師之后,也有祖師在闡揚凈土的經(jīng)論,弘揚凈土的法門,可是大部分都是以其它宗派的教理,站在其它宗派的立場上來解釋凈土教理,所以所解釋出來的就不是純粹在開展凈土法門,而是摻雜了其它宗派的思想。
在善導大師之前,天臺宗的開宗祖師智者大師也寫了《觀經(jīng)》的注疏;「三論宗」的吉藏大師,還有華嚴宗、地論宗……都有祖師解釋凈土的經(jīng)典,但都是站在各宗的立場上,只有善導大師是站在本宗的立場。善導大師之后,唐朝之間很少祖師大德有凈土經(jīng)論的闡釋。直到宋朝之后,幾位有名的弘揚、闡釋凈土教理,解釋凈土經(jīng)典的大師,也都是其它宗門的。譬如說知禮大師的《妙宗鈔》很有名,可是他是以天臺的思想來解釋;其它有名的,比如說慈云大師也是天臺宗,或元照大師是律宗,他們都是站在各自的宗門上;又像宋朝很有名的永明延壽大師,卻是禪宗。一直到明朝末年,有蓮池大師寫出很有名的《阿彌陀經(jīng)疏鈔》,是站在華嚴、禪的立場來解釋;藕益大師的《阿彌陀經(jīng)要解》,看起來也大多以天臺的名相來闡釋阿彌陀經(jīng),所以都不是純粹的以凈土解釋凈土,因此使得后來的人感覺,凈土法門阿彌陀佛雖是非常的慈悲,但是修起來卻是很不容易。
所以走凈土這一條路,學念佛這個法門,如果不回歸善導大師,所謂的凈土易行道,易之中也就摻雜難修的法門在里面了,這樣就不能成為純粹的易行道了;名符其實的易行道,就是善導大師所開展的法門。像以前的祖師菩薩,比如天親菩薩也寫出一本《往生論》,《往生論》里面明確地指出「五念門」,跟善導大師的「五正行」很雷同!肝迥铋T」就是禮拜門,贊嘆門、作愿門、觀察門、回向門,修這五門就可以快速地得生極樂世界。但這「五念門」的道理非常微細,如果不能掌握得當,「五念門」也就成為難行道了,只適應上等根機的眾生。不如「五正行」,不但適應上等根機,也適應中下根,是所有眾生萬根都能夠契應的,真可說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的法門。
善導大師在這里將「五正行」和「五雜行」排列出來,目的是積極地勸導我們?nèi)プ鋈∩?也就是舍雜行取正行。就像一堆鈔票,真鈔和假鈔排在一起,說明什么是真鈔,什么是假鈔,然后勸導人們?nèi)≌驸n舍假鈔。往生極樂世界,唯一的、絕對的、直截的、穩(wěn)當?shù)、容易的、圓滿的就是這五正行。除了這五正行之外,就不是容易的、直接的、穩(wěn)當?shù)、圓滿的。
二行得失:五番相對
為什么要勸修五正行,勸舍五雜行?善導大師舉出「五番相對」來論述,由這「五番相對」就顯現(xiàn)出正行和雜行的得和失出來了!肝宸鄬Α拐埧粗v稿: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修后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也就是說,修前面所講的「正助二行」,「正」是指「稱名」,也就是「正定業(yè)」,「助」是指稱名之外的四種正行,是「助業(yè)」。正業(yè)和助業(yè),合起來就是五正行,修五正行則我們眾生和阿彌陀佛就有親的關(guān)系、近的關(guān)系,還有憶念不斷、無間的關(guān)系,這是第一行的意思。
第二行的意思,大家先看第二頁倒數(shù)第十行。善導大師在這里說: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
可見雜行非常的多,廣泛來說,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除了五正行以外,其余都是雜行。請再看原來的地方,善導大師說:
若修后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從這兩行就可以顯現(xiàn)出「五番相對」,第一行講出三種相對。第一種是親跟疏的相對,修五正行跟彌陀親,五正行之外則跟彌陀不親。第二就是近跟遠的相對,修五正行跟彌陀很近,五正行之外都跟彌陀遠。第三是有間斷跟無間斷的相對,修五正行跟阿彌陀佛的關(guān)系是無間斷的,除了五正行之外跟阿彌陀佛的關(guān)系都是間斷了!
另二種是在第二行,「若修后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回向得生……」雖然可以回向往生,就表示如果沒有回向,就不能夠往生。念佛是即使沒有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不是這五正行,不是念佛,那勢必要回向才能夠往生,不回向就不能往生。再來,是「眾名疏雜之行也」,也就是說,五正行之外不管是那一種法門,都名為「疏雜之行」,疏雜是跟純粹相對的。表示說修五正行是純粹的往生之行,除了五正行之外都不是往生的行業(yè),都是雜的而不是純粹的。總結(jié)就有這「五番相對」。請看左邊的圖表:
親疏對
以前在這里也曾經(jīng)解釋所謂「親」的內(nèi)涵。父母與子女之所以親,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血緣的關(guān)系,因此產(chǎn)生一種天性自然的親子的感情;其它如兄弟、叔叔伯伯、表兄弟……也是因為跟我們父母、兒女有關(guān)系,才會形成這樣的親緣──也就是有一等親才會有二等親、三等親!赣H」既然有天然至性的關(guān)系,就表示彼此的心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彼此的心是在對方的身上。父母的心是在兒女的身上,小孩子小的時候,他的心也是在父母的身上,小孩子童年的時候,一兩天沒看到父母就會很懷念,父母如果有事情離開了家庭,身在外面,可是心卻仍掛念著家中的孩子。即使年齡老大了,一百歲的父母,心還是掛念著七、八十歲的兒子,尤其是兒女如果離開了,離開得越遠,想念得越深,可謂「相處若無事,別后倍相思」,不管他到了哪里,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比如美國或加拿大,我們的身是在這里,可是心卻是在那里,關(guān)懷著他們,系念著他們,他們的苦樂禍?梢哉f都會觸動著我們的神經(jīng),使我們的生活受到影響,這個就是「親」。
我們念佛的人跟阿彌陀佛就是有這一種「親」的關(guān)系,學這個法門,就只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心只有系念在阿彌陀佛身上,不可能系念在其它諸佛、菩薩、法門、經(jīng)咒上,這個就是「親」。
親緣
有關(guān)這一點,請翻開《唐朝高僧善導大師》第120頁(《善導大師全集》第七五三頁),善導大師用問跟答的方式來說明,為什么只有念佛才能獲得佛光的普照、攝護,而不念佛修其它法門的卻完全得不到佛光的攝護;善導大師以三種內(nèi)容來解釋,請看第二行: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備修眾行」就是修其它的雜行,只要回向也都能夠往生?墒菫槭裁葱奁渌s行的人不能獲得佛光的攝護,而只有念佛的人才會獲得彌陀光明的照攝呢?善導大師的回答是這樣: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
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yè)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這個就是所謂的「親疏」相對。修其它的法門雖然可以回向往生,但跟阿彌陀佛是「疏」,唯有專稱彌陀佛名,縱然不回向,也必定往生,因為他本身和阿彌陀佛是有親緣的。
剛剛講,親子關(guān)系,父母系念兒女,兒女系念父母;同樣的,阿彌陀佛系念我們,而我們也系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們就有這個親緣。所以這里說「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我們念佛,不管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或者心中默念,阿彌陀佛一定聽到,因為阿彌陀佛是佛,六通具足。如果祂不是六通具足,我們即使用廣播器大聲喊叫,遠的地方還是聽不到;阿彌陀佛是無礙的,祂不受時間、空間的障礙,也不因為我們念佛時有煩惱、妄想、雜念,就障礙了阿彌陀佛對我們念佛的聽聞。所以,不管我們念佛的當下是以清凈心念或是以散亂心念,是有心念或是無心念,阿彌陀佛都聽到。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我們只要低身彎腰,阿彌陀佛就看到了,就知道我們是在拜祂。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我們其實還沒張口,當起這個心念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知道了。人心如同「收發(fā)器」,我們起心動念、言語舉止,都自然的散發(fā)出去,繞遍全宇宙;而當我們息慮凝心,進入靜定之時,就能接收到太虛中任何頻率的心波;凡夫尚且如此,何況諸佛之王的阿彌陀佛。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這并不表示,是因為我們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憶念我們,而是因為阿彌陀佛老早就已經(jīng)為我們發(fā)愿,從成佛到現(xiàn)在,長伸金手在呼喚我們、等待我們,要接引我們,所以萬古以來都想盡各種辦法來調(diào)攝我們、觸動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夠生而為人,阿彌陀佛就調(diào)攝我們,使我們快速的生而為人。若生而為人,不能接近佛法,阿彌陀佛就以各種順逆的增上緣來使我們接近佛門。進入佛門了,阿彌陀佛又以各種順逆增上緣使我們舍圣道門,來修凈土門。即使修凈土愿生極樂,但是我們執(zhí)著自力,阿彌陀佛也以各種因緣來讓我們了解自力是無力的,往生的功德本身就在這一句名號上。所以即使我們沒有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始終在憶念我們,就像月亮其實是時刻都皓月當空,普照大地的,無人、無處不照,只是如果我們沒有仰頭望明月,那就跟明月兩不相關(guān);若我們仰起頭來瞻仰明月、欣賞明月,明月跟我們就合為一體。所以說,「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yè)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機法一體
所謂「不相舍離」,法然上人之后有證空上人的門派,就發(fā)展為「機法一體」的教義。「機」指眾生、念佛者,「法」指阿彌陀佛,我們念佛眾生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一體有「一體不離」跟「一體不二」二義,兩者的意義有一點點不同。比如說,三明治整個是一體的,可是卻是一片一片迭在一起的一體,這是「一體不離」;而「一體不二」,是融合在一起成為一體,比如水和乳,水乳交融,就成為一體。而水跟油在一起就不是一體,因為水在底下,油在上面。「彼此三業(yè)一體不離」就是說眾生的三業(yè),跟阿彌陀佛的三業(yè),彼此的三業(yè)是一體不離,一體不離就是親。
另外又有兩種「機法一體」,第一種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阿彌陀佛第十八愿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不能使念佛的眾生往生,阿彌陀佛就不成佛;由于第十八愿已經(jīng)成就,眾生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正覺是機法一體,這就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它在十劫之前就已經(jīng)完成了。也就是說,眾生的往生,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正覺為因緣,而阿彌陀佛的成正覺,也是依靠眾生的念佛往生為因緣,因此,念佛的眾生,和已成正覺的阿彌陀佛是兩兩互相依靠在一起的,彼此需要的,缺一就不能成立的。阿彌陀佛如果不是完成眾生往生的功德資糧,就不能成為阿彌陀佛,也就沒有阿彌陀佛這個生命;而眾生若缺乏阿彌陀佛本身的功德,眾生也不能往生。從這點來講,「往生」、「正覺」是機法一體的。
另一種的機法一體,就是依據(jù)《觀無量壽經(jīng)》第八觀所講的: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還有第九觀所講的: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由這里也可以看出機法一體的關(guān)系,這稱為「色心功德,機法一體」。什么是「色心功德,機法一體」呢?所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諸佛如來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法界身,法界身遍滿所有法之中;既然遍滿所有法之中,我們起心動念念佛,而這個心念也是法,那表示說,阿彌陀佛的本身是進入到我們念佛人的心中,只要我們起心動念念佛,當下我們就領納了阿彌陀佛的本身和阿彌陀佛的功德,因為祂「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心中一念佛,豈不是阿彌陀佛的本身、阿彌陀佛的功德就進入到我們的心中?
再來,阿彌陀佛的光明是要照攝、包含念佛眾生的,這個光明就像盒子,東西放進盒子里面,就被盒子所包含;光明就像這個桌上的茶杯,水一進入茶杯之中,就被茶杯所包含。阿彌陀佛的光明是要照攝念佛眾生的,只要眾生念佛,就在阿彌陀佛的杯中、阿彌陀佛的盒子中、阿彌陀佛的袋子里面,就被阿彌陀佛整個所包容、包含。這豈不是念佛人一方面心中領納了阿彌陀佛的功德,一方面色身又是受到阿彌陀佛光明所包含攝護?這就是「色心功德、機法一體」,也是「親」的涵義。
既是這種涵義,其實用「親」這個字來形容,還是不夠的,因為它本身已經(jīng)是一體的關(guān)系了。何況所謂親子關(guān)系,這個關(guān)系還是建立在凡夫的心性上,而凡夫的心是無常的。父母跟兒女,如果環(huán)境都很順遂的話就恩愛如恒;可是,一旦逢緣遇境,父母兒女之間也有反目成仇,甚至對簿公堂的。但是阿彌陀佛和我們之間絕對不會有那種情形,因為佛心始終都是慈悲而平等的,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分別,沒有冤、親這些對待觀念。所以,我們眾生和阿彌陀佛永遠都不可能有恩怨存在的!無量壽經(jīng)》說: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阿彌陀佛為了救度眾生,為了將這個法門介紹給眾生,預先為眾生發(fā)下四十八大愿,預先為眾生修菩薩種種苦行,祂是把我們眾生當成父母來看待,而把自己當成純孝之子。所謂「純孝」,「純」是非常的專一,非常的純樸、不夾雜,非常地虔誠、恭敬!溉缂冃⒅,愛敬父母」,凡夫的愛是有限度的,佛的愛是沒有底的,是徹底的;不但愛,而且對十方眾生,是高高的、慎重的來恭敬,所以說「愛敬父母」。親人之間雖有親情之愛,但不一定會有「敬」,往往久而久之就變得很隨便;而朋友之間雖然有禮貌,卻缺乏親情之愛?墒,阿彌陀佛卻是很純粹的、專一的、虔敬的把自己當成孝子,把十方眾生當成應該敬愛的父母。而且,進一步就是:
于諸眾生,視若自己。
進一步把十方眾生,不管圣人、凡夫,不管善人、惡人,不管佛教徒、非佛教徒,阿彌陀佛都把他看成祂本身。是人類也好,是動物也好,是在三惡道也好,阿彌陀佛都把他看成自己。所以說「于諸眾生,視若自己」。那豈不是眾生的苦樂禍福都是阿彌陀佛的苦樂禍福?就好像嬰兒生病了,嬰兒的身體在受苦,痛在兒女的身上,同時,也是痛在父母的心上;只有身為父母的,才能真正地體會「于諸眾生,視若自己」。
所以要曉得五正行的歸趨就是正定業(yè),專稱佛名;而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有這么「親」的關(guān)系。如果不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么是「疏」了,這個就是「親疏相對」。
近遠對
第二、「近遠對」:「近」,有四種情形,有近而不親,有親而不近,也有根本就是不親不近的,也有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的。
我們念佛的人跟阿彌陀佛是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當然,父子母女之間是非常的親,但是并不近,因為兒女長大了,就各自到他鄉(xiāng)外里去了。一般公司里的同事,雖然每天都在一起,可是卻沒有親情。只有念佛者跟阿彌陀佛,是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的?梢哉f,時時刻刻都與佛同在,與佛同出入,與佛同起臥。因為既然是一體,就比親還親,比近還近。關(guān)于這個「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的關(guān)系,我們看《唐朝高僧善導大師》第120頁(《善導大師全集》第753頁),第八行:
二、明近緣:眾生愿見佛,佛即應念,現(xiàn)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其實,佛本來時時刻刻都在十方眾生的面前,就好像無線電波,不論何時都在這個空間,可是開關(guān)不開,電視屏幕就不出現(xiàn),你開哪一臺,那一臺的屏幕就會出現(xiàn)。所以說「眾生愿見佛,佛即應念,現(xiàn)在目前。」所有念佛的眾生,沒有不想見佛的,可是怎么很少人見到佛呢?其實所謂「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只是個人的因緣、磁場,各不相同,有的能見到,有的不能見到。雖說不能見到的比較多,但不能見到也不是永遠不可能見到,磁場轉(zhuǎn)換就能見到;至少,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就現(xiàn)在其前,往生極樂后更是時刻跟西方三圣、清凈大海眾菩薩,睹面相親,永不分離。
這是從近跟遠來談的。凡是念佛都跟彌陀近,凡不是念佛,不管念其它哪一種,都跟彌陀遠而不近。
無間有間對
第三、「無間有間對」:「間」就是間斷,或者是間隙的意思。我們念佛的人跟阿彌陀佛的關(guān)系是無間的,不念佛的人跟阿彌陀佛就間斷了,因為你不念佛,沒有那三種緣,也沒有機法一體的關(guān)系,所以是有間斷的。但這并不表示說,我們念佛人,睡覺的時候沒有念佛,那就跟阿彌陀佛有間斷了!而且,大部份的人,不可能白天無時不刻稱名念佛不斷,比如思考動腦筋、與人談話、做復雜事情時,稱名就會間斷。但如同一位全心全意在醫(yī)院關(guān)注照顧生重病住院兒子的母親,即使人不在病房兒子身旁,必須處理其它事情時,但心思可說仍全在她的兒子上;念佛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在阿彌陀佛上,做事說話時表面上念佛看似間斷,當事情過了,我們的心自然又恢復到憶佛念佛來,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云飛」,這個就是無間。
不回向回向?qū)?/p>
第四、「不回向回向?qū)Α?是說專念彌陀名號的人,即使不必回向,照樣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是念佛,而是修其它的法門,要往生極樂世界,則勢必要回向,不回向就不能往生。有關(guān)此最簡明扼要的說明,就是善導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的解釋: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fā)愿回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意思就是說,這「南無」兩個字是什么涵意呢?「南無」兩個字,是我們念佛眾生的歸命之心,也是發(fā)愿回向之心,因此,念「南無」兩個字,本身就含有回向的念佛在里面,念念「南無阿彌陀佛」,無時無刻都在回向,不必另外再回向。如果不是念佛的話,就必須最后做回向,或者是心心念念轉(zhuǎn)向西方,不然就不能往生。所以,念佛不念佛,有回向不回向的得失。
純雜對
第五、「純雜對」: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純粹往生極樂世界的一條路,不會有岔路,也不會摻雜;如果不是念佛,而念其它種種,那就雜了。譬如說修五戒的,如果把修五戒的功行回向極樂,那就往生極樂;若不回向極樂,則五戒的功行是生于人間的。而十善是生于天界的;四諦、十二因緣,是羅漢的。因此,其它的法門,都是向著人間,或是天界、三乘,或是十方凈土的,都不是向著極樂世界的,只有專念彌陀名號,才是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有「純」和「雜」的關(guān)系。
以上是五種正行和雜行的比較,有這五種得失。
稱名念佛除順彼佛愿并有現(xiàn)當光明攝護之益
五種正行的第四「稱名念佛」,之所以是正定業(yè),它的理由又是什么?是因為念佛本身是隨順、契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愿,所以說「順彼佛愿故」。同時,也相應于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舍,在此世就受到彌陀的保護,能夠轉(zhuǎn)夭折之命為長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謂「消災解厄,增福延壽」,這是屬于現(xiàn)生的利益;一旦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現(xiàn)身接引他到極樂世界。所以攝取不舍,是從現(xiàn)在一直到他臨終,從來沒有舍離他,永遠不會舍離他,所以稱名念佛,一方面是順彼佛愿的正定業(yè),一方面也受這句光明名號的攝護。
請看講稿「二行得失」的表格:
再看講稿:
如是,修五正行者,與阿彌陀佛親緣、近緣、無間、不別回向、純極樂行。修雜行者,與阿彌陀佛以外之諸佛菩薩天人相關(guān)系之行,與阿彌陀佛疏、遠、有間,須要回向、不純。修五正行與修雜行比較,有此「五番相對」,故舍雜行,選正行,此是大師「就行立信」之意。
就行立信意在專稱佛名
「就行」之「行」還是導歸于正定業(yè)的專稱佛名,所謂「定」跟「不定」是相對待的,專稱佛名既然是正定業(yè),若不是歸于正定業(yè)而是其它助業(yè),就有不定的可能──當然,「定」的成份是比較多的。怎么講?如果專念這句名號,那是必定往生的,因為現(xiàn)生就已經(jīng)被彌陀佛光明攝取,但若摻雜其它四種正行,在心念當中以為必須有五種正行的功行加起來才可以往生,不然就不能往生,這樣會增加困難性。因為五種正行還有讀誦、觀想、禮拜跟贊嘆供養(yǎng),如果不認識字,或是眼睛瞎了,或是沒有經(jīng)本,或是其它的不方便,就不能誦經(jīng)了;觀想、禮拜和贊嘆供養(yǎng)也是一樣。唯有念佛,張開嘴巴能念,心中默默的也能念,感情一來,要大聲的呼喊,也可以!所以,念佛是適應萬機,其它都不一定。
法然上人之三重選擇
接下來請看講稿第4頁:
三、三重選擇: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獨尊善導大師,將大師之凈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語徹底圓彰,此偈妙含「三重選擇」之義,后世稱為「三選文」,此三選文所獨舉之「擱、拋、傍、!顾淖,可謂「凈宗口訣」。
「三重選擇」就是:第一重選擇、第二重選擇、第三重選擇,然后歸入第三重選擇。日本佛教界鼎鼎有名的高僧法然上人,應該大家都耳熟能詳,尤其在凈土門當中,可以說是如雷灌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因為日本的凈土法門,是法然上人所開展出來的。
《法然上人全集》里面有法然上人的傳記,記載他一生的功勛、行誼,在這本書最前面的〈編者序〉中就談到法然上人的一些事跡。還有,早在十多年前我所編的《選擇本愿念佛集》,也有一篇序文,都是將法然上人不可思議的德行,一條條地記錄下去,如果要了解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請看這本書,那些都是白話文,很容易理解。
簡單講,法然上人在當時是被公認為大勢至菩薩所示現(xiàn)的,而且,被贊譽為「智慧第一」,如同文殊菩薩示現(xiàn)。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右?侍,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慈悲的示現(xiàn),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智慧的示現(xiàn)。所以,大勢至菩薩就是表示智慧,也唯有智慧,才能看出凈土法門才是所有眾生最后的歸趨,只有凈土法門才是釋迦牟尼佛最后的本懷,所以,善導大師就開展了凈土宗。中國自古以來,大多數(shù)學佛人最后還是念佛歸向凈土的,所以凈土法門在中國佛教是一枝獨秀,可是并沒有人能夠創(chuàng)立一個凈土的宗派出來,雖然善導大師已經(jīng)將凈土教理初步建構(gòu)完成了,但是后繼無人,沒有人把它進一步開展。只有法然上人寫這本《選擇本愿念佛集》,《選擇本愿念佛集》篇幅并不長,我們把它選編在《法然上人全集》的篇首,大約有一百頁。
法然上人獨尊善導大師,他將善導大師的所有著作「五部九卷」完全消化后,提煉出最精純的部分,寫成這一本《選擇本愿念佛集》,可以說《選擇本愿念佛集》是把善導大師的著作思想,進一步系統(tǒng)化的組織。所以,我們?nèi)绻苯尤タ瓷茖Т髱煹奈宀烤啪?若是智慧不足,反而會看不出善導大師思想的宗旨、核心和目的。若是由法然上人的《選擇本愿念佛集》下手,那么善導大師的思想核心,善導大師的目的,善導大師的法是什么,就像看我們手掌中的掌紋一樣,了如指掌。也就是說,要了解善導大師的思想,務必要通過法然上人的著作。所以,大概在民國七十五、六年之間,我從大藏經(jīng)第八十三冊看到法然上人的《選擇本愿念佛集》,就很高興,很驚訝!──居然凈土法門里面有這樣一本有條理性、系統(tǒng)性、邏輯性組織的書,F(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版本,是經(jīng)過重新整理、分段、標點,又加上眉注的,大家更容易理解?傊,如果要掌握善導大師的思想,務必要研讀《選擇本愿念佛集》。
法然上人偏依善導大師
法然上人獨尊善導大師,偏依善導大師。而獨尊、偏依善導大師的根據(jù)又是什么?在《法然上人全集》的《選擇集》第一一三頁第五行,就說「偏依善導一師也!狗ㄈ簧先穗m然專修凈土,也開創(chuàng)了凈土宗,但其它各宗的祖師也都有闡示凈土經(jīng)論,為什么法然上人不依據(jù)其它祖師,卻偏依善導大師呢?
這一方面是因為,善導大師是以凈土的思想來解釋凈土,另一方面是,善導大師是證得三昧的人,所以,法然上人就偏依善導大師。偏依的「偏」不是偏頗,而是完全的、專一的、整個投入的、毫不妥協(xié)的、不茍且的,這個叫做「偏」。法然上人怎樣獨尊善導大師?在《選擇本愿念佛集》最后一頁,以兩行文字來贊嘆善導大師,這兩行文字可以說是最崇高無比的贊嘆了。法然上人說:
仰討本地者,四十八愿之法王也,十劫正覺之唱,有憑于念佛;
俯訪垂跡者,專修念佛之導師也,三昧正受之語,無疑于往生。
在這兩段文字,第一段是贊嘆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示現(xiàn),也就是說「仰討本地者」,從善導大師的本地來講,善導大師是為我們發(fā)下四十八愿的阿彌陀佛。這種贊嘆,雖只有幾個字而已,可是卻是尊貴、崇高無比,所有的贊嘆,沒有比這個贊嘆更好,把對方贊嘆成阿彌陀佛的示現(xiàn),等于對方的著作、對方之所說,所宣揚的,就是阿彌陀佛直接所講的,這樣的話,我們信受善導大師,就等于信受阿彌陀佛了啊!可以說,對善導大師的依循和敬重,沒有比得過法然上人了。
三選文:凈宗口訣
法然上人將大師的凈宗思想,用四首五言四句的偈語,徹底圓滿地顯現(xiàn)出來。這四首偈語,就巧妙的含有「三重選擇」的意義。本來《選擇本愿念佛集》這本書,總共有十六章,如果和三重選擇之文相對,則整本的《選擇本愿念佛集》叫做「廣選擇」,而這四首偈語叫「略選擇」,表示整部《選擇本愿念佛集》的意義都簡略、扼要的含蓋在這四首偈語當中,所以叫做「略選擇」。后來的人也把這四首偈,稱為「三選文」。
此三選文所獨舉之「擱、拋、傍、!顾淖,可謂「凈宗口訣」。
這是我的解釋,或許別宗、別派,即使同樣是凈土門的人不一定會同意。不過,我認為,我們之所以要專,就正如法然上人所講的,要把圣道門「擱」,要把雜行「拋」,要把助業(yè)「傍」,要把正定業(yè)「專」。如果掌握了這四個字,就是掌握了整個凈土法門的要訣了,所以,我把這四個字當作是「凈宗口訣」。
這四首偈語是這樣的,請看講稿: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圣道門 選入凈土門
欲入凈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
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業(yè)中 猶傍于助業(yè) 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yè)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這四首文字都很淺顯,可是組織卻很嚴密,而又很自然,就好像金字塔一樣,一層一層很順。
第一首就是第一重選擇,所謂「欲速離生死」,是說我們生而為人,想要離開生死輪回。如果不能生而為人,是沒辦法離開生死輪回的,就永遠在六道輪回當中;要有離開六道生死輪回的機緣,就唯有生在人道才有可能。因此,生而為人,有一個最寶貴的目的,就是離開六道生死輪回。這么講起來,生而為人,如果還覺得自已業(yè)障深重啦!自己不如別人啦!自己很苦惱啦!自己生活很苦啦!那就表示他不了解生而為人的價值,生而為人的難得,生而為人的可貴、可慶、可喜。
生于人間,應大慶喜
透過〈源信上人念佛法語〉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可貴、可慶喜。源信上人說:「生于人間,應大慶喜!共恢箲c喜,而且是大慶喜。如果慶喜不起來,就表示我們不了解生而為人的可貴性、難得性。
所以,源信上人說:
離三惡道,生于人間,應大慶喜。
自身雖賤,不劣于畜生;
吾家雖貧,猶勝于餓鬼;
事雖不如人意,難比地獄之苦。
世間之難住多憂,即是出世間之緣;
身雖卑賤不高貴,亦是入菩提之導;
故生人間,應大慶喜。
真的,我們?nèi)绻趹n悲苦惱的時候,念念這幾句法語,就轉(zhuǎn)憂悲苦惱,而成為法喜之心了。真的,作生意失敗,總勝過餓鬼吧!因為餓鬼五百世不聞水漿之名;覺得自己很卑賤、沒有智慧、沒有學問、沒有能力,可是我們總勝過畜生吧!人總是萬物之靈,畜生還得在地上爬。
「事雖不如人意,難比地獄之苦!拱!我很苦呀!我逆境很多、兒女不孝、婚姻不美滿、做事不順利呀!賺不到錢、病痛呀!但是想一想,如果現(xiàn)在不生而為人,在地獄之苦真的是不能想象,一想象地獄之苦,這個人會心臟麻痹而死!因為地獄,只能從書上看,用頭腦去想象,真的將地獄之苦,講的人把它詳細講出來,聽的人隨文入觀的聽進去的話,講的人和聽的人當下會嚇死,這是經(jīng)典上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這應該可以理解,六道輪回的苦是地獄最劇烈,世間上有人被嚇而死,而地獄之嚇人,那已經(jīng)不能想象了。臨終之人,看到了地獄之火來的時候,那一種哀嚎,不是哭喊的,是尖叫、嚎叫的。
擱外道,選內(nèi)道
生在人道是離開生死輪回的一個契機,可是如果毫無宗教信仰的人,他還是依業(yè)輪轉(zhuǎn),即使遇到了宗教,所遇的不是佛教而是其它的宗教,雖然講博愛,講救度,但那是不究竟的。所以,這第一重選擇之前,應該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內(nèi)外選擇」,選內(nèi)道(佛教叫內(nèi)道),擱外道(其它宗教叫外道)。
擱圣道門,選凈土門
第一重選擇: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圣道門 選入凈土門
這首偈子是講佛法之中的選擇,要速離生死必須要遇到佛法,現(xiàn)在我們都遇到佛法了。龍樹菩薩把佛法分為難行道和易行道,曇鸞大師進一步把它分為自力和他力,到了道綽禪師就分為圣道門和凈土門,這些都是對于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分派判教。到最后,圣道門和凈土門就成為凈土宗判教的專有名稱和定論。所以法然上人說:生而為人,要速離生死,就要遇到佛法,其它的宗教還不行。佛教之中有二種勝法,二種勝法就是圣道門和凈土門,圣道門同樣的也能離開生死,可是它是難行道,是靠自己的力量,龍樹菩薩形容說:就好像「陸路步行」,在陸地上靠自己的雙腳走路,要到達很遠的目的地,這個很難、很苦,恐怕會半途倒下去,所以說是難行道,是自力。那么易行道呢?是靠他力,也就是靠交通工具,我們即使再怎樣軟弱,依靠交通工具,也必定到達目的地。在當時,最舒適、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所以龍樹菩薩說,阿彌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門,就是本愿船,很輕易的就能夠橫超六道苦海,到達極樂世界的彼岸。所以我們學凈土法門,念六字名號,就是在依靠阿彌陀佛的本愿船,依靠這個交通工具。佛法中的圣道門和凈土門,我們要擱舍難行的、自力的、必須要回向才能往生的圣道門,選入凈土門。
拋諸雜行,選歸正行
第二重選擇:
欲入凈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
圣道門中的修行,如果不回向往生,就是圣道,回向往生的話,就是雜行。不過,應該先來解釋什么是圣道,什么是凈土。
所謂「圣道」就是圣人的根性,它是「從凡入圣」,這叫圣道門,也就是說他有圣人的根性,雖然是凡夫,可是他可以生生世世,這一輩子、下輩子,下輩子不成就再下下輩子,這樣苦修六度萬行來從凡入圣,經(jīng)過三大阿僧祇劫,期間都不能有退心,有退心就半途而廢了,這個叫「圣道門」。圣道門是在娑婆世界成佛度眾生,它的先決條件,必須要有圣者的根性,這樣講起來是難得,但我們都做不到,以此衡量,我們都不是圣人的根性。
凈土門是「從穢入凈」,從這個娑婆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就佛果。是不是到了極樂世界再去學、再去修圣道門所應該修的法門?不用!因為所應該學、應該修的都在這一句名號里面,阿彌陀佛都已經(jīng)為我們完成了,統(tǒng)統(tǒng)容納在這六字名號里面。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不用再假藉其它方便,只要「華臺端坐念彌陀」就可以了。所以,法照大師說:
成佛不勞諸善業(yè),華臺端坐念彌陀。
也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要成就佛果,不必勞煩我們再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期間去廣修六度苦行,只要端坐在蓮花上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其實,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徹大悟而成佛,我們到極樂世界六根門頭對極樂世界的六境,都能夠大徹大悟,都能夠成佛的。
傍于助業(yè),選專正定
接著第三重選擇,第三首偈:
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業(yè)中 猶傍于助業(yè) 選應專正定
五正行,目的就是在正定業(yè),因為,第一正行「讀誦」,真正的讀誦,不是用口去讀誦,而是用身體去讀誦,身體去讀誦就是憶佛、念佛,也就是去實踐它。因為經(jīng)文在講教理,讓人依教理去實行。所以誦經(jīng)固然有其功德,但是經(jīng)的本身目的,不是只要人家去誦,而是要人家通過讀誦之后,了解它的教理,然后依教奉行去實踐。所以,我們讀誦凈土三部經(jīng)之后,凈土三部經(jīng)就可以擱在一邊,然后專一去念這句名號。就像法然上人,到了年老的時候就是專一念佛。他說以前他一天念三部《阿彌陀經(jīng)》,一部是用漢音念,因為當時隋唐時代的音叫漢音;一部是用吳音念,也就是宋朝之后,日本和大陸來往的往往都是江浙一帶,那一帶的音是吳音;另一部是用日文的音。所以,一天念三部,音各不同。到了年老的時候,法然上人就一部也不誦,他都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越來越專了。因為不論《無量壽經(jīng)》也好,《觀無量壽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也好,都是在闡釋愿生極樂,專稱佛名,就必定往生。既然如此,我們就歸結(jié)在專稱佛名了。以前的種種熏習是一種前方便、預備教育,是過程不是目的,最終目的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我們的佛堂從早到晚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摻雜其它,因為不必加,只是一個月當中有兩次另外誦念《阿彌陀經(jīng)》,讓我們熏習極樂世界的景象,熏習《阿彌陀經(jīng)》所開展的往生的方法,熏習十方諸佛護念我們的經(jīng)文教理,并不是因為必須加上誦經(jīng),才有往生的功德。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不用加料的,它本味就很醇厚了,只是一句名號很容易、很簡單,可是味道無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非常豐富,讓人有無窮的法喜。
五種正行中,第二種是「觀察」。這句名號的本身,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都蘊含其中,念佛本身就受著彌陀光明的包容,而且有十方諸佛的護念和菩薩的相隨,所以也不必再去做觀察。
第三種正行「禮拜」也是一樣,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禮拜,那還可以,但如果禮拜的對象不是阿彌陀佛,就不成為這個法門的助行。而且,禮拜的往生功德不在于禮拜的本身,而是因為有這一句名號,所以禮拜阿彌陀佛,一方面禮拜,一方面念佛,才有往生的功能;如果執(zhí)著自己非禮佛拜佛不可,否則功行不夠,資糧有缺,這樣就成為正行當中的雜修,而不是專修了。也由于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這里就以念佛為主,并不是不禮拜,而是因為一方面我們空間不夠,一方面要適應各個根機,一方面想完全依據(jù)正定業(yè),因此我們以念佛為主。
「贊嘆供養(yǎng)」也是一樣,唯有「稱名念佛」才是真正的贊嘆供養(yǎng)。不然,我們離開了專稱名號,對阿彌陀佛就是一種不了解、不孝順、不敬重。而真正的贊嘆供養(yǎng),唯有專稱彌陀佛名。
稱名念佛,依佛本愿,必定往生
所以,五種正行中,只要修稱名念佛,其它四種就統(tǒng)統(tǒng)融入,統(tǒng)統(tǒng)包含了。其它四種正行的目的,就是要歸趨到正定業(yè)的專稱佛名,所以第四首偈就說:
正定之業(yè)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表示專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依據(jù)、契應于阿彌陀佛的第十八愿;除了專念彌陀以外的種種,都不是依佛本愿,不是順佛本愿的話,就未必百分之百的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稱名必得生」,「必」是必定,不是或然率,是百分之百的。
再看講稿:
此文明示三重選擇之義,亦即于「二門、二行、二業(yè)」之中,「擱圣道、選凈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yè),選正業(yè)」,簡言之即是「選凈土、選正行、選正業(yè)」。
這個就是三重選擇,第一重,選凈土;第二重,凈土當中選正行;第三重,五種正行之中選正定業(yè)。
旁邊還有三個表格:
這些都很淺顯,能夠一目了然,也由于時間已經(jīng)到了,我們就不作解釋,今天晚上我們就講到這里。
南無阿彌陀佛!
(二○○四.六.二十)
- 上一篇: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正行與雜行(三)
- 下一篇: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以誠感人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