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課合解 第十一講
《二課合解》第十一講
2月22日,春寒料峭,恰逢星期天,大街小巷里人影稀稀落落?墒,寒冷的天氣阻擋不了人們仰慕佛法的熱情,大家準時于上午9:00端坐在念佛堂之內(nèi),聆聽親佛法師講授《佛說阿彌陀經(jīng)》。
在講授經(jīng)文之前,親佛法師帶領大家念誦開經(jīng)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之后,他講道——
這是唐朝女皇武則天所題寫的開經(jīng)偈,這四句偈做得實在是太好了。無上就是指世間沒有一種學問可以超越佛教的義理,贊揚佛法的教理無上甚深。聞修佛法,得道解脫,是百千萬劫難遭難遇的事情。(在佛教的計時單位中!剎那」是表示極短的時間,「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jīng)過了一次的成、住、壞、空。因此,當世界歷經(jīng)三次成、住、壞、空,也就是三個大阿僧祇劫,即三大阿僧祇劫。)。在座各位能得聞佛法,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而且更令我們歡喜的是,能夠得聞凈土法門。因為凈土法門是萬人修萬人去,一萬個人只要信愿行三資糧具足,一萬個人都會成佛。為什么這么殊勝呢?因為它具有“不可思議功德之利益”。這“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濃縮為五條,即:一、橫超三界,不用斷惑;(佛講法49年300余會八萬四千法門,唯有凈土一法才能橫超三界,因為修別的法門必須斷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才能成佛。)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即使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其余三土也已具足)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禪即禪修,觀即天臺宗的三觀,只要清凈執(zhí)持佛號不需要禪觀二法);四、一七為期不用多劫多生多年多月;(信愿持名,七天即得念佛三昧,決定得生)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所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若念阿彌陀佛名號即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名號。因為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當然這是方便說,因為佛法是極其圓融的。)
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勤修精進,而有些人總是以身體不適、事物纏身等借口而不去修行,這是不對的。祖師大德講過:“修行人應帶三分病,才知道要發(fā)道心”。沒有病你就不知道娑婆世界的苦,就不會生起厭離心。當你認識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一切皆苦時,再對比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就會有往生極樂的深切心。所以說,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是往生的重要條件。
古德講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修持是以戒為師,戒為無上菩提之本,能長養(yǎng)諸善根。相傳過去有一個深潭,里面有一條毒龍經(jīng)常出來禍害百姓。于是五百羅漢受佛陀之命前去降伏毒龍,哪里想到那條毒龍非常的厲害,任由五百羅漢各展神通,就是降伏不了它。這時候有一個小沙彌出現(xiàn)了,他對那條毒龍說了一句話,那條毒龍立時就消逝不見了。這句話就是:“我終生嚴謹守戒!” 這個故事說明了持戒的重要性,持戒的力量遠大于羅漢的神通。佛在戒律中講,毗尼藏者佛法之壽命,毗尼住世佛法住世。毗尼是律,即戒律。戒律是佛法的壽命,戒律住世佛法住世,F(xiàn)在有些出家人不懂戒也不守戒,再怎樣修行都是無用的。大家修行一定要嚴持戒律,有了戒,才能生定,有了定,才能發(fā)慧。沒有戒就沒有定力,就會沉溺于物欲橫流之中。什么是戒呢,就是八個字——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歷代諸佛教導給我們的。
實踐佛法需經(jīng)歷信、解、行、證四個次弟。首先要“信”,可是很多人的“信”都是懵懵懂懂的“信”,甚至帶有迷信色彩,只有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具足才是真信;第二要有彗解,解門猶如日月,沒有日月的光明,就如“長夜難明赤縣天”,在黑暗中摸索著,看不清方向和目標;第三有了“解”之后才有“行”,這好比我們選中了目標,就會清楚前進的路線,有了智慧,修行就會一日千里。信解行具足了,就會得到證悟,勘破生死,來去一如。
佛法汪洋大海,唯有一顆清凈心才能潛入進去。若心清凈了,你就是佛。沒有分別心差別心,直心就是道場,平常心就是道。直心是什么心?就是沒有二心,正直無彎曲,此心乃是萬行之本,此心是心地不加造作、無無明、無污染的本來面目,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具備而具足的,只是由于貪嗔癡慢疑太重了,把它遮蔽住了。這好比明亮的鏡子,落滿了塵土。修行就是撣去塵土,彰顯出本來面目。所以神秀大師有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當然這是漸進法,是入世的態(tài)度,強調(diào)修行的作用。而六祖大師的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頓悟的理念,是出世的態(tài)度,是開悟的境界。在座的很多人都會背這首偈子,但只是口頭功夫,從行為上沒有做到,這是因為心地不清凈,心存是非人我,常被境所轉被物所牽。
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佛的八音。這八音是:一、極好音。超出余音,好中最勝;二、柔軟音。善順物情,而不剛暴;三、和適音。和雅調(diào)適,而不粗乖;四、尊慧音。尊重可欽,能生慧解;五、不女音。具四無畏,不近妖艷;六、不誤音。諦審真實,無有差錯;七、深遠音。甚深幽遠,凡小莫測;八、不竭音。辯若懸河,無盡無竭。(世間八間是悅而且惑,而極樂八音是損惑增道。)
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上節(jié)課《佛說阿彌陀經(jīng)》的內(nèi)容。這堂課講授此經(jīng)的流通分。流者流芳千古,通者通達十方。本經(jīng)以實相為體,純屬釋迦徹底悲心,無問自說。誰能堪任流通?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堪共流通此經(jīng)無上圓頓法門。故將六方諸佛,異口同音贊嘆此經(jīng)為流通分。
『舍利弗。如我今者,贊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埂
阿閦鞞佛:翻不動,言佛智不動,可動眾生本具智性。
須彌相佛:翻妙高,時海中大山,四寶所成,光明映徹曰妙,迥出眾山曰高,佛相微妙如須彌山。
大須彌佛:上表佛相,此表佛德,妙高為眾山王,以比佛德第一。
須彌光佛:光表佛智,顯佛智普遍故。
妙音佛:四辨八音具足。
吾人若發(fā)信愿持名,悉契佛德故。觀經(jīng)云:阿彌陀佛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此則佛我皆不可思議。六方,唐譯十方,義則該之,如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爾。一佛土,大概約三千大千之寬,實則大小不定,盡十方各有恒河沙數(shù)世界,一界一佛,爾數(shù)諸佛,各出長舌,遍覆己王之國而勸眾生信愿極樂也。若他方眾生有緣者,互得聞之,凈土既為十方同贊,且吾人豈可不信歟。阿閦佛等者,凡一佛隨機有無量名。法華云: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機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故佛立名,或取因取果,或性或相,或取行愿等而立德號。既一一名,圓具眾名之德,故智祖釋經(jīng)少解佛名,以存圓具故。今解之者,依字略釋,使學者圓悟眾德,如取一滴,味具全海。誠實言者,金剛經(jīng)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是也。吾人若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藏教佛三大阿僧祇劫不妄語,舌薄廣長而能覆面。今約圓佛舌相,稱性而能隨機大小故。表理,即法音圓滿,性無虛妄故。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即今經(jīng)題目也。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埂
日月燈佛:一切智為月,道種智為日,一切種智為燈。
名聞光佛:名稱普聞于法界故。
大焰肩佛:焰表大慧,肩荷眾生。
須彌燈佛:身光無量如須彌山。
無量精進佛:工夫不雜曰精,不退曰進,無量劫行道,成佛,化無量眾生不息故。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凈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埂
無量壽佛:名同彌陀,凡佛號同者甚多。
無量相佛:佛有八萬四千微塵相好,但隨機見。
無量幢佛:幢,高顯義,摧邪輔正義,又內(nèi)空外圓,表佛性空而光圓滿。
大光佛、大明佛:光是體,明是用,有光則明照十方,二佛同顯智慧高大故。
寶相佛:功德智寶,光相圓滿。
凈光佛:清凈光明,普照眾生。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wǎng)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埂
最勝音佛:四辯八音難思故。
難沮佛:沮,壞也。佛功德不可壞滅故。
日生佛:日為眾陽之精,生長萬物,佛為眾生之師,令他生智。
網(wǎng)明佛:寶珠網(wǎng),光明珠珠相映,表佛身光明映徹無量故。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埂
師子佛:師子哮吼,百獸潛蹤,如來說法,魔外降伏。
達磨佛:翻法,佛說法無窮故。
法幢佛:樹佛法幢,破眾生暗,令復本清凈故。
持法佛:持法普度。
下方者,此世界底。有金輪、水輪、風輪所持,風輪下有空輪,空之下又有下方世界。下方之下,亦有世界,如是重重無盡。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shù)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jīng)。」』
梵音佛:清凈曰梵,言清凈妙音,普化眾生。
宿王佛:月為宿中之王,佛為法界之王。
香上佛:戒香清凈,得無上妙諦。
香光佛:戒香清凈,即發(fā)慧光。
雜色寶華嚴身佛:身相莊嚴如寶色光。
娑羅樹王佛:娑羅,翻堅固。王,自在義。
寶華德佛:寶華,清凈而明,表佛功德圓凈。
見一切義佛:五眼圓見,法義無窮。
如須彌山佛:山極高大,佛極普遍。
上方者,此界非非想天之上有空輪,空上有風輪,次水輪,次金輪,大地,六欲四禪,四空,之三界,即上方世界也。再上,又有空輪,三界,如是重重,則有恒沙三界。每界有佛,或住世,或涅槃,或說法,故云恒河沙數(shù)諸佛。
在講授完《佛說阿彌陀經(jīng)》正文之后,釋親佛法師又給聽課四眾講述了世間法中的“交友”準則。
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所謂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友直即朋友為人正直、坦蕩、剛正不阿。友諒指寬容的朋友。友多聞指朋友廣見博識。
所謂損者三友,就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友便辟,就是指朋友性情暴躁。友善柔,是指朋友優(yōu)柔寡斷。友便侫,是指朋友心懷鬼胎,有心計,以不擇手段的方式謀取個人利益。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十一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十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九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八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七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六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五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四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三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二講
- 發(fā)起菩薩殊勝志樂經(jīng) 第一講
- 佛七開示 第六講 念得心中蓮花開 阿彌陀佛自然來
- 佛七開示 第五講 看破、放下、自在念佛
- 佛七開示 第四講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 佛七開示 第三講 凈土三資糧——信愿行
- 佛七開示 第二講 厭離娑婆 欣求極樂
- 佛七開示 第一講 都攝六根 凈念相續(xù)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三講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二講
- 二課合解 第二十一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