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白話版)
成佛之道(白話版)
成佛之道原著:印順法師
(白話版)作者:宏正法師
第一章皈敬三寶章
大海之寬廣,于一般人來說,是無邊無際的,而眾生以世間所有法為實“有”,故有“有”執(zhí),沉溺于“有”中,不得出離,猶如眾生掉入大海中,不能見到海之邊際,不得解脫。世間之憂苦,不可計數(shù),無處不在。眾生在此生死之苦海中,輪轉(zhuǎn)不休,所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不停歇,那何處才是讓眾生能夠解脫生死輪回之大苦海之依怙呢?或許有人以為錢財寶物是我等眾生所依怙,然而我們所見太多人雖家有萬貫,而一朝之間毀于五家(所謂水、火、刀兵盜賊等劫難),又雖有萬貫家財,但卻不能逃離生死。又或有人以為崇高之地位能主宰一切,然君不見多少位高權(quán)重之人,成為階下之囚。即使沒有成為階下之囚,可終究有一天會下臺的。
這個世間合合分分、分分合合的事情無所不在,有合的時候就注定有分離,有生就肯定有死。猶如一個國家一樣,雖然治理的很好,可有一天還是會亂。器世間雖然有很多偉大的建筑成就,但有一天還是會毀壞的,這也是所謂成、住、壞、空。從以上尋求的世間種種所謂之“樂”,沒有發(fā)現(xiàn)一樣是恒久的,即沒有一樣是可以能作為眾生永久依怙的,因為所有的一切是無常的,既是無常的,則不能為依怙。
世間也有人以鬼神為皈依,亦或皈依天,但是鬼神性兇好殺,若歸依之,一旦有所違犯,即遭不幸。欲界之天人沉溺五欲之樂,待天人之福報享盡之后,亦會墮入惡道中,故亦不能作為究竟皈依之處。大梵天雖超勝于鬼神、欲天,但其以慢心住于禪定,以其有慢心故,終會墮落,而不能證入究竟涅槃,故亦不能作為我等眾生之究竟皈依處。
有智慧之眾生,為了了生脫死,永離輪回之苦,故而處處尋求究竟皈依處,向十方處去尋找,而遍尋不得。最后終于發(fā)現(xiàn),只有三寶才是最吉祥的,使可以作為我等眾生之究竟歸依處,可以使我們脫離輪回之苦,而得究竟解脫之樂。
那為什么說三寶是眾生最吉祥之究竟皈依處呢?
首先,皈依佛,佛乃是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大覺悟者,與我們凡夫不同。凡夫以四大五蘊為色身,以世間種種飲食來維持生命。而偉大的佛陀卻是以正法為身,以清凈智慧為生命,所謂正法者即佛陀所悟之宇宙人生之實相。而悟此實相之智慧,猶如秋天的明月一樣,朗照天空及大地,使眾生能在黑夜中洞見這世間所有的一切。
佛既然是洞見宇宙人生的大智慧之覺悟者,我們就應(yīng)當以崇高的禮節(jié)來禮拜他,即以我們尊貴的頭去觸碰佛的兩足,以表示我們對佛陀的歸依敬仰。而佛有無量數(shù),所謂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但是在十方三世諸佛中,有一尊佛與此娑婆眾生有緣,悲憐我等處于五濁惡世中的眾生,而乘大悲之愿來此苦難世間,宣說正法,渡化我等憐憫眾生,這就是我們佛大的本師釋迦牟尼佛。
而佛之所以稱之為佛,是因為佛具備大圓滿智慧,即能了知宇宙萬事萬物之總相及差別相之智。而佛不僅具備大智,亦具備大悲,但佛之悲心,不同于凡夫,二乘之有限悲心,佛之悲心是無限的。并且已經(jīng)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等,而且無有任何習氣,已經(jīng)具備斷德、證德、智德等三德。雖然佛已洞見宇宙萬法之總相-----空相,但因為眾生根基不同,佛以種種方便善巧來示現(xiàn)世間萬法之緣起差別相,以利眾生由緣起之差別相而悟入總相----空相。
佛在種種開示中,以丘井喻(丘井喻:在古印度,有一囚犯從監(jiān)獄逃出,國王即令手下放出大象,去追他并踩死他以作懲罰。此逃犯東躲西藏,逃避大象的追逐。突然在沙漠之中,不小心掉進一個枯井之中,在往下墜落的時候,突然抓住了一根藤條,而懸在空中。此時往上看,醉象已經(jīng)追到,而且還有四條蛇在井邊巡游;往下看,一條大蛇正張著大嘴等他掉下來。他是上又上不得,下又下不去。而此時,又有一黑一白兩只老鼠,開始在嚙啃逃犯抓住的藤條。此時,他內(nèi)心恐懼的不得了,只能張著口大喘氣。正當他張著口大喘氣之時,突然從上面滴下蜂蜜掉進他張著的口之中。逃犯嘗到了蜂蜜的甜味,高興的不得了,即刻享受起來,全然忘記他還處在危險的境界之中。此中,象即喻無常;逃犯即我們苦難眾生;枯井即代表生死之深淵,藤條即喻眾生之命根;井下毒蛇代表死亡的逼迫;井邊四蛇代表四大;黑白二鼠即代表日夜之時間;蜂蜜即是五欲之樂,此喻即代表我們眾生時刻在無常之中,受著生死的逼迫,但因為五欲的牽纏,而忘記我們危險之處境。)、空聚落(空聚落喻:有人冒犯了國王,國王即命此人手持一個裝有四條蛇的盒子,此人若一不小心,四蛇即可能從盒子中跑出來咬死他。有智者告知了此人,他放下盒子就跑。
有五個看守他的牢頭,即手持鋼刀追殺過來。此人跑到了一個空的村莊之中,正想歇息;智者又告訴他說村中有強盜會殺人奪財。他于是奮不顧身又往前沖,可是前面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后有追兵,前有大河,怎么辦?逃命要緊!他即用各種樹枝做了一個筏,渡過河去。過河之后,終于松了一口氣,因為他已經(jīng)到了另一個國家了。此中,國王即喻魔王,四蛇即喻四大,眾生四大不調(diào)即會生病。五個追兵即喻是五蘊;逃跑即喻尋求解脫生死之道,空聚即喻無常之六入;空聚之賊,即喻眾生不解六入之無常,而生起對外境的種種執(zhí)著;大河即喻生死之大河;智者,即是佛陀;筏即解脫之道(正法),到彼岸即喻得解脫了。)來做譬喻,因為眾生不了解緣起性空之理,而執(zhí)著實有我、實有法,不知一切皆緣起存在,我等眾生在此苦難世間中,如處于丘井之中,生命隨時有危險,但眾生不知無常法將至,而沉溺其中。(此乃諸行無常),又眾生不知無我,而執(zhí)有我,不知我如聚落,入中尋求,乃無一人,故應(yīng)了知此岸無常,(涅槃寂靜之樂),故應(yīng)舍棄此岸,而追求無有生老病死之彼岸之涅槃寂靜之樂。故應(yīng)禮贊佛之正法,因為此正法能使眾生遠離貪欲,不墮三涂之五濁惡世。何謂正法?正法實是妙不可言,非吾等凡夫、二乘所能思議。
但此正法是善法,以導(dǎo)人向善而遠離惡法;此正法是凈,以導(dǎo)人離染法故。故眾生若能依此正法為皈依,其必定能常住于安樂之中。而此正法(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過去諸佛依之修行之法,所以我等眾生若能依此正法而修行,必定能證入不生不滅之涅槃。佛即依此正法來攝化僧寶。何謂僧寶?僧是以和合、樂法、清凈為根本,即所謂具備事和同證與理合之六和合(利和同均、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故而應(yīng)當禮敬僧寶。以和合為僧,故僧為眾中之所尊。我等眾生應(yīng)當尊敬僧寶,不要苛責僧寶,而且不能去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僧人,因為僧人都是隨佛修行正法之人。
在佛入滅之后,僧寶必具擔當住持正法城之責任。何謂正法城?以城為喻,因城有防御之功能,不易為外敵入侵。故以正法為城,則不易為邪法入侵。然誰能住持正法,使正法流傳下去?唯有僧寶。(現(xiàn)在有人皈依佛、法二寶,不皈依僧寶,實在有違佛旨。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眾人見到僧人則知道有佛教,但眾人見一居士,則不一定知有佛教也,以居士之相與世間眾生相無差別矣。)為何要皈依三寶呢?以三寶具備真實之德,能遠離有漏之煩惱而證入無漏之清凈法。以佛乃具備大圓滿之智慧,了解眾生根基之不同,故隨機渡化眾人,而不離真俗二諦,所謂以真諦見一切法,依俗諦立一切法,依真而俗、由俗而真,真俗不二,故使佛法得以長存。
以三寶具備之殊勝功德,故我等眾生應(yīng)當從自心中誓愿盡形壽皈依佛法僧三寶,以至誠心修種種供養(yǎng),來供養(yǎng)佛、供養(yǎng)法、供養(yǎng)僧,并且時刻不忘,三寶種種殊勝利益之功德。這種從自心皈依是最為尊貴、最為殊勝的,因為我們皈依三寶所得之快樂、所得之安隱,是不能由皈依三寶之外的皈依他法而得到。而所說的皈依,是必須以信和愿為體;而且不僅僅皈投三寶,更應(yīng)心向于三寶,唯有依三寶方才能使我等眾生得到濟渡,而脫離六道生死輪回。
若我等眾生,不僅僅能自心皈依佛、法、僧三寶,更能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見六祖壇經(jīng)),壇經(jīng)中談到佛為覺義、法為正義、僧為凈義,故能皈依自性佛、法、僧三寶,則是皈依覺、正、凈,以眾生自性具備覺、正、凈,若眾生能夠了解到這個道理,那眾生也就了解到皈依的真實義了。
第二章聞法趣入章
在佛法中特別強調(diào)聞、思、修,由聽聞佛法而后善加思惟再后如法修持。而聞、思、修中,聞法最為重要,因為只有聽聞佛法才能趣入佛法,故今贊嘆聞法之功德。
我們眾生由于聽聞了佛法而能了解世間所有諸法,并能分別諸法之善惡,在聽聞佛法了解善法、惡法之后,眾生即能棄惡從善。由于眾生聽聞了正法,而能使眾生了解到哪些是對修行有所幫助之正法,哪些是對修行毫無幫助,并且是毫無任何意義的不正確之見解。以眾生聽聞佛法后,能善加思惟生起正見,進而依法修持,而證得無上涅槃解脫。
但是眾生在聽聞佛法時,應(yīng)當要注意遠離三種過失,如用器皿裝水,若器皿是倒置的,則導(dǎo)致裝不上水;或者器皿中已經(jīng)有污穢有毒之臟物,導(dǎo)致水不潔凈;又或者器皿上有裂縫,導(dǎo)致水慢慢漏盡。又如人在地上種植種子,結(jié)果不小心掉在砂石上,而導(dǎo)致種子不能發(fā)芽;或者種子種在雜草叢生的地方,而導(dǎo)致與染草混在一起,無法茁壯成長;又或者種子種得不夠深,結(jié)果風一吹,而使種子不易生根發(fā)芽,即使生根發(fā)芽,也易被風所吹而致死。此處即是以水器暨種子來形容眾生之心性。若眾生不能專心聽聞佛法,聽而無聽,即是俗話所講“左耳進、右耳出”;又或者眾生雖能聽聞佛法,但心中已有不正確之見解。雖聽聞?wù)ǎ灰诪檎ㄋ,反而易致正法與染污法混為一體,分不清哪是正法、哪是邪法了;又眾生雖聽聞?wù)ǎ挠猩y,不能牢記正法,而致漸漸忘失正法,所以我們眾生在聽聞?wù)ㄖ畷r,應(yīng)當要注意避免這三種過失,即要心能專一、心無雜念、內(nèi)心清靜,而認真聽聞?wù)ā⑸萍铀嘉、憶念不失?/p>
如何能做到呢?首先要作病想,以我等眾生被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而導(dǎo)致眾生生有輪回生死之病,不得治愈。如何能脫離六道輪回生死之病呢?今聽聞之正法,即是醫(yī)治此病之良藥,佛及佛弟子即是良醫(yī),故聽聞?wù)〞r,要觀想正法是醫(yī)治我們眾生生死輪回之良藥,并進一步要觀想,此所聽聞之正法,是真正能療治我們煩惱及生死輪回最好的藥。只有這樣,我們眾生才能隨所聽聞之正法,并如佛所說而行。佛所說法就像一面鏡子,眾生在聽聞佛之正法后,即能知道哪些是正見、哪些是不正見(邪見);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惡法,對于正見、善法應(yīng)令之增長,而遠離邪見、惡法。
對于聽聞佛法,并要趣入正法的人,應(yīng)當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不僅已經(jīng)體證到正法而具備戒、定、慧,而且有能力教導(dǎo)眾生,因為善知識已經(jīng)通達實相法,并有悲憫眾生之心,而以種種方便善巧為眾生說法,使眾生能契入正法。
既然是善知識,我們眾生應(yīng)當學習善知識的德,而不能去尋求善知識的過失,以”從其善”,非”從其惡”。對于教導(dǎo)我們正法的善知識(師長)要聽隨而順從,不要有任何違背忤逆之心,為什么要這么講呢?因為唯有佛是斷煩惱及習氣的,故佛是唯一沒有過失的,而其余眾生在成佛之前,都尚未斷盡煩惱及習氣,即使是阿羅漢,也只是斷煩惱,而尚存習氣。所以說我們是求正法,而非是求過失。我們眾生因為從善知識聽聞?wù),而能證入無天上正等正覺,故不僅我們能成為滿梵行之人,善知識亦是滿梵行之人。因為從其聽聞?wù)ǘ蔀闈M梵行之人,故我們作為從善知識學習的人,應(yīng)當對善知識心存尊敬。
可是我們眾生,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才能聽聞?wù)兀渴紫纫h離三涂,即遠離地獄、餓鬼、畜牲之三道,以此三道充滿苦難無佛法故;亦不能生長壽天,以眾生在長壽天中享樂故,以樂故不知苦,而不能發(fā)心聽聞?wù)。最好是生逢佛世,或有佛法的地?此處中國,非指中國,應(yīng)是指有佛或有佛法之國家),并且六根具足圓滿,而且具備正知正見,不會遇逢邪見之知識。
在六道生死輪回之中,眾生生惡趣之中的要比生善趣(天、人二道)多得多;所以說在六道中,要生得人身是很難的事情?赡苡腥艘獑柫耍瑸槭裁匆萌松砟?得天身不也是很好嗎?當然,能生天是不錯,可是對于一個學佛的人來說,在人道之中,有三事勝過天上,因為此三事使我們易修佛法、易成佛道。一是記憶力勝于天上,世人能憶念過去所作、所說之事,且能了了分明;二是梵行勝于天上,世人能清凈持戒,斷種種不清凈之行為;三者,精勤勇猛勝于天上,世人能依法修持種種善行,而遠離欲樂。為何說勝于天人呢?天人在天上為天樂所困,容易忘記生死輪回之苦,而人道卻不然,因為眾生在人道經(jīng)歷種種苦難,而易生厭離之心。故祖師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我們眾生應(yīng)當抓住此殊勝之因緣,而精進勤猛修持正法,并依法而行正行。不要白白浪費此大好人生,譬如有人有大好機緣進入一個藏有寶藏之山,但卻不識寶藏,空手而歸,浪廢大好因緣。
我們有情眾生,有殊勝因緣得聞?wù)ǎ⑶乙l(fā)心修持正法,但因眾生根性不同,對佛法深淺、修持簡易之不同,而有種種差別。一、人天乘,此為下等根性的眾生,以增上生心而求生天道與人道,追求人天之福樂;二、聲聞乘,此為中等根性之人,以出離心,而厭離三界,追求涅槃解脫之樂。(以中等根性之人,以追求涅槃為究竟,一旦證入涅槃即住于涅槃、享受涅槃之樂,不愿再到三界六道之中來渡化眾生,因為他們討厭三界。既得出離,不愿再入。)三、菩薩乘,此為上等根性的眾生,則發(fā)菩薩心,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以智慧心求佛道,以慈悲心渡化眾生,有此智慧,則能得究竟涅槃之樂(即得證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在此三種根性之人,下等根性之人,依人天乘法,亦能生起中等根性人所修之聲聞緣覺法;而中等根性之人,依所修之聲聞緣覺法,亦能生起上等根性眾生所修的上乘法,即究竟解脫之法。這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講的所謂”回小向大”吧。而從另外一方面講,依上等法,亦可攝含中下之法。因為眾生根性的不同,佛為隨順眾生,而方便開示有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但所謂五乘或三乘都是佛為方便救接眾生而開示,但這種種的方便,都是為了使眾生趣入歸向究竟的----唯一佛乘。從這里也就應(yīng)該了解到,我們雖修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但不是為了追求人天、聲聞、緣覺為目的的,而是以成佛究竟,這也就是祖師們所講”求天不生天,愿生佛陀前”;蛭覀冸m修菩薩乘(大乘法),但亦不舍棄中、下之法(即人、天、聲聞、緣覺乘),而是圓滿貫攝人天乘法及二乘法,而趣向于佛乘。而不要以為自己是大乘根性之人,而以為中、下乘之法為不究竟之法,去誹謗他。在了解了佛之種種方便說之后,中下之法亦為正法,千萬不要以之為邪法而加以誹謗。
第三章五乘共法章
我等眾生既然已經(jīng)對佛法有了正確的信仰,并且皈依了正法,接下來則應(yīng)當修習并建立對佛法正確的見解。并以正見為基礎(chǔ),去使用正確的方式,獲得正當?shù)馁Y財,去維持生命的延續(xù)。眾生在獲得正信、正見、正命之后,在修行之道路上,則會獲得殊勝之進步,而且不會碰到任何困難了。
而佛所說之世間正見者,就是對人生的正確之觀點,亦可稱為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一個正信之佛弟子,應(yīng)當時時觀察自己的內(nèi)心是清凈的,還是不清凈的;所做之事是利益他人,還是損害他人的,更要分別清楚什么是善行,什么是不善行(惡行)。
眾生有種種果報,而此種種果報必定由眾生過去所造之種種業(yè)所引起的。我們不要以為業(yè)力微小而忽略,因為微小的業(yè)力也能轉(zhuǎn)變成廣而大的,故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像一粒小小的樹種,在若干年后,也會長成參天大樹。而這種種業(yè),有的會成為引業(yè),引業(yè)者即將來能作為牽引我們眾生生入哪一趣的業(yè)力,也就是說我們下一生去做人、下地獄、或往生西方,即由引業(yè)作主。滿業(yè)者,即我們眾生進入下一生后,我們的相貌莊嚴與否,以及福報大否,都是由它決定,所以滿業(yè)是我們眾生之別業(yè)。舉例來說,我們現(xiàn)在都是人類,故我們的引業(yè)是相同的,但我們雖同為人類,可是我們的性別、相貌、福報、智慧又各有差別,這就是滿業(yè)來決定我們個人之狀況。
當然,因為眾生心性不同,時機不同,故所造之業(yè)之中,有一種是定業(yè),有一種是不定業(yè)。所謂定業(yè)者,即表示將來一定要受某種果報的,雖然懺悔,只能減輕業(yè)力,但不會使業(yè)力和果報消失。所謂不定業(yè),即業(yè)力不定,將來所受果報也不定,若能勤加懺悔,也會使眾生將來會重業(yè)輕報,輕業(yè)則可能無報。有一種說法,五逆之罪業(yè)為重業(yè),為定業(yè),雖懺悔亦不能減輕,余者為輕業(yè),為不定業(yè),以懺悔之功德能轉(zhuǎn)變之。另有一種說法,五逆之罪業(yè)雖為重業(yè),但若能至誠懺悔,亦能轉(zhuǎn)變。但是不管能否以懺悔力或功德力來轉(zhuǎn)變罪業(yè),這些眾業(yè)都不會消失或毀壞,有一些是會現(xiàn)世受報,有一些事會后世受報。唯一可以斷除的辦法,只有修持正法,證入菩提,解脫生死輪回,方能徹底使眾業(yè)不起任何現(xiàn)行果報。
在沒有修證解脫之前,我們眾生還是會跟隨我們所造的有漏之善惡業(yè),而常常在五趣(即人、天、地獄、傍生、餓鬼)中輪回不息。有一種是隨重業(yè)而入五趣;或有一種是隨眾生之習性而入五趣;又有一種是隨眾生臨終時之憶念而入五趣,以憶念善則入善趣,憶念惡則入惡趣。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幫助往生者助念,使其保持正念,并憶念過往之種種善行功德,以確保不墮惡趣而能往生凈土。
眾生是以業(yè)力為因,加上種種緣,而能引發(fā)后有之生命,就好象火薪一樣,薪雖燒盡了,但火已經(jīng)傳播到了另一支新薪之上了。
凡夫于生死之中,被無明煩惱所束縛不得解脫,故在生死之中能輪轉(zhuǎn)不休,而相續(xù)于生死中。唯有智慧的圣者,能以智慧斷除無明煩惱,而解脫生死,不再輪轉(zhuǎn)于五趣。所以說,愚癡的人,被煩惱所束縛,故于生死中不得解脫;有智慧的人,則能斷除煩惱,而解脫生死。作為一個正信之佛教徒,應(yīng)當相信此種規(guī)則,不要對智者得解脫,愚者被生死束縛,而有任何的疑惑。
愚癡眾生因為被無明煩惱所束縛,故于生死六道中流轉(zhuǎn)不休,不管是身還是心都受到無量之苦所逼迫,而不得片刻解脫安寧。
如眾生輪轉(zhuǎn)到地獄中,首先到八大地獄(等活、黑繩、眾合、號叫、大號叫、炎熱、極熱、無間等八種地獄)受種種苦。等八大地獄中的苦受完了,又到八大地獄周邊的近邊地獄(有四,一名糖煨;二名屎糞;三名鋒刃;四名無極河)之中繼續(xù)受苦。此苦受完了,又到八寒地獄中去受苦報。最后,投生到孤獨地獄中受苦。此諸地獄,雖名不同、苦報不同,但都是在無量苦中,最極苦的業(yè)報,是我們眾生無法想象、無法忍受的。
又若眾生輪轉(zhuǎn)到傍生趣中,而變成不同的畜類,互相之間殘殺,并且弱肉強食,而且可能被人類所殺而食,或者被人類馴服驅(qū)使而無一點自在。
又若眾生輪轉(zhuǎn)到餓鬼道中,則常常為饑餓口渴所困擾,即使得到了食物,也因為咽、口太小而不能食,又或者以種種污穢不凈之物為食,故亦為種種痛苦所逼迫。這也就是我們寺院除每天供佛之外,要施食于種種有情。而且每年數(shù)次大法會以誦經(jīng)、拜懺念佛之功德來為所有有情祈福,尤其是施設(shè)蒙山施食或瑜珈焰口,就是為餓鬼道中眾生持咒施食并救脫他們脫離惡道。
眾生之所以墮入三惡趣中,則是由于眾生以貪、嗔、癡三毒為根本,而造作種種不善行為,而感得三惡趣之果。
眾生若能輪轉(zhuǎn)到人道之中,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為人道之中,有苦有樂,而使人類有機會去修行脫離六道輪回之苦的法門。人類若修善法門,則能上升天道,或脫離六道,而證得無上菩提;若人類行持惡法、造惡業(yè),則會下墮三惡趣中受種種苦。所以說,人道是眾生上升或墮落的重要一環(huán),就像電梯的開關(guān)樞紐,而能決定電梯的升降一樣。依佛法講,眾生在六道之中輪回,都是依眾生在人道中所造之業(yè),而決定上升善趣或墮落惡趣。但是因為眾生不了解佛法,總是將本是“以人為本”的輪回理念誤解為“以鬼為本”的民間傳說(即以為人死后,在鬼道中先受審罰,然后再發(fā)配到各趣去。)。
眾生若能持五戒行十善法,則能上升到天道。天道之中分為三界,所謂欲界天為初,色界天為次,三為無色界天。若能生到天道,則能有四個地方勝于余五道,所謂身體之殊勝,以相貌漂亮美麗、英俊,且不受一般疾病之折磨;二者壽命殊勝,以天人生命極長故;三者快樂之殊勝,以天中之快樂勝于余趣,非余趣所能比;四者禪定之殊勝,以天人之禪定,尤指色界天暨無色界天之禪定勝于余趣。
綜上所述,則知眾生所經(jīng)歷的無量眾苦,皆是由眾生所造不善之惡業(yè)所感之果;而眾生所享受的種種快樂,則是由眾生過去所造善業(yè)而感之果。故而可見,眾生之苦樂皆來自眾生所造之業(yè)。一旦業(yè)沒有,則眾生則無苦樂之報了。所以我們眾生應(yīng)該不造惡業(yè),讓苦果消滅;可是為了能有快樂之生活,我們應(yīng)積極去修持善法。如果我們在能夠行持善法之時,卻沒有去行持善法并累積善業(yè),一旦福報用完了,苦果來臨的時候,我們又能有什么作為呢?
在前一章中曾經(jīng)談到,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人道勝于天道,所以說,為了能修持佛法(因為依人身入佛道易),應(yīng)當求生于人道;蛘呶覀冸m修天人乘之法門,但不是為了生天享福,故而即使我們眾生修行布施、持戒、修定之生人天的三福業(yè),但目的不是為了生人生天,而最終目的是為了趣入佛道,生于佛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眾生依什么得到快樂呢?眾生是因為生活中的物質(zhì)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快樂,可是眾生以什么原因而能得到生活資具上的滿足呢?這是眾生過去行布施之善業(yè),而感得之善果。所以佛為了度化眾生,先贊嘆布施功德所能得到的福報。為什么這么說呢?一是眾生都喜歡生活快樂,不缺少任何生活所需;一是眾生只有生活資具能夠賴以維持生活,他們才能有精力去修持佛法。
而布施之時,必需要具備舍心以及利益眾生之心,而且要以悲心布施貧窮困苦之眾生,以恭敬心供養(yǎng)父母、師長及三寶。眾生在布施之時,會因為布施之心的不同,布施之對象的不同(即敬田、悲田之不同)以及所布施物品之不同,而有功德福報之殊勝和低劣的差別。所以布施要如法布施供養(yǎng),千萬要避免以下幾種布施:一、隨至施,即非主動布施,因為別人的要求才布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二、怖施,即所謂去財消災(zāi)之想法,因為怕失去生命更多的財產(chǎn),所以忍痛割愛布施一點小財,而能避兇趨吉,或者看見東西已經(jīng)快壞了,干脆做個好人,布施給他人了;三、報恩施,因為別人救助過自己,而以酬謝心去布施曾經(jīng)幫助自己的人;四、求報施,希望自己的布施,能得到更大的回報;五、習先施,因為是祖上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自己并無布施之心,只是依古例而施行而已;六、希天施,因為是為了天神能歡喜而庇佑,或為了能升入天堂而行布施法;七、要名施,布施是為了能得到好的名聲榮譽。
布施之后,即是持戒了。持戒即止惡揚善,亦即能克服自己之私欲,而去利益眾生。所以持戒能利益眾生,我們即應(yīng)當堅持行持清凈之戒(即非行持邪戒)。那為什么要持戒呢?我們應(yīng)當以自己之心量去揣度他人之心量,如我們不喜歡他人殺我,所以我們就不能去殺眾生;我們不喜歡人用杖來打殺我們,故我們亦不能去用杖打殺眾生;我們不喜歡別人偷竊我們的物品,故我們亦不能偷盜他人之物品;我們不希望別人與我們的丈夫或妻子邪淫,那我們就不能去做第三者插足;我們不希望別人用妄語來誑騙我們,那我們就不能用妄語去欺騙他人;我們看到他人飲酒會作種種荒誕之事,敗壞道德,故我們應(yīng)當不飲酒。我們身為佛子,應(yīng)當盡行壽來行持五戒(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以及不飲酒)。因為行持五戒,不僅僅得到世間最高的人天之福報,更會獲得出世之福報。(因以持戒可引生定慧,而能出世。)若能加以行持八關(guān)齋戒,則更能隨順佛法而能出離此痛苦之世間了。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無貪,無瞋,無癡(無邪見)等十善法,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佛說此十善法,不僅僅是修習人天善法之所依,三乘之圣法也是依此十善法發(fā)心而有。
修行之佛弟子,對世間種種之欲樂不可執(zhí)著,而世間眾生因為散亂心的緣故,而生起種種煩惱,使眾生沉溺于眾苦之中不得出離。所以佛弟子應(yīng)依能予眾生快樂的慈心住于凈戒之中;并由此住于凈戒而所生之禪定最為正確,也能帶來真正的禪悅。并由此正確的禪定,而能使眾生調(diào)攝身體、呼吸(息)以及思惟(心)。所謂定者,即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亂。而定有不同之次第,首先以心住一境而能遠離種種分別。并依禪定層次不同,而能先滅除眾生之苦受,然后離喜樂之受,最后獲得不苦不樂之最高之四禪之定。
佛在教導(dǎo)定法之時,以教導(dǎo)眾生次第修習為主,首修四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次修四無色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最后修習大乘之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
世間之人多喜歡行布施法,但因為發(fā)心之不同,而常被煩惱所染污。若唯修禪定,又易使人獨善其身,不想入世度化眾生。此布施、禪定都易使人難成佛道;以煩惱布施,易墮入旁生;若唯修禪定,易墮入聲聞緣覺之類。以此旁生之類難聞佛法,聲聞緣覺之類難成佛道。唯有以人身最易修行成佛,而獲得人身最根本的就是要持戒精嚴。
而對于心性懦弱之眾生,佛教導(dǎo)他們應(yīng)當修習“憶念”之法,即心常憶念佛、法、僧、戒、施、天之功德。若人能憶念此六法,即如人走入充滿光明之聚落,所有的陰暗一時之間全部消逝不見。又如果有人能正念當來下生之彌勒尊佛,并求生其正在弘法之彌勒內(nèi)院。而此求生彌勒凈土之法門是最為稀有的。為什么呢?因為第一、彌勒凈土是在離我們?nèi)碎g最近的兜率天中。第二、最容易往生的,只要皈依三寶,持戒清凈,布施如法,發(fā)愿往生彌勒凈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即能往生。第三、是最易普及的,因為往生彌勒凈土,不需要發(fā)出離三界之心,因為彌勒凈土就在此六道的天道之中,而且將來成佛的人間凈土,就是這個娑婆世界。彌勒菩薩下生娑婆世界成佛,并以種種方便開示,使眾生能悟入佛之知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學佛之人,只要能見到佛,就能聽聞到正法,哪里需要擔心憂慮我們會退轉(zhuǎn)墮落呢?
第四章三乘共法章
世間所有一切事物(行)都是無常的,而依此無常之法所生之感受皆是苦的。故說“諸行無常,諸受是苦,既然此世間是無常、苦的,故有智之人會生起厭離世間之心,而趨向于解脫之道。故諸佛依據(jù)眾生之根機而設(shè)立三乘,在此三乘之中,佛以跟隨聽聞佛法的聲聞弟子為正化之對象,而菩薩乘、緣覺乘為旁化。而真正的解脫之道,是能夠遠離苦、樂之二邊的生活的:佛為了隨順攝化喜歡樂行的眾生,而教導(dǎo)他們在家修種種凈法即離苦之行;又為了隨順攝化喜歡苦行之眾生,教導(dǎo)他們出家作為沙門來修習種種凈法即離欲樂之行。此中眾生有的喜歡遠離人間而獨;也有人喜歡住在人間與大眾一起共住修行;也有人是隨順信心而修行;也有人是隨正法而修行。雖然修行的眾生有以上種種不同,但他們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出離娑婆世界。佛為眾生宣說解脫道時,首先宣說四諦法與十二因緣法。而后佛所宣說之大乘深法,都是依此為基礎(chǔ)而開示。
所謂四諦法,即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而此苦有八苦,即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取蘊苦(五陰熾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此八苦之中,五取蘊苦是余七苦之根本。而所謂的五取蘊即色、受、想、行、識等五法,以此五法是由于眾生過去之愛取煩惱取著而來,而使眾生在此生死輪回中無有停歇。而此五法之中,又以識法為能著,余四法即色、受、想、行等為所著。故由于染污取著的原因,而使眾生不得脫離生死之系縛。復(fù)次,眾生又由內(nèi)六處(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來緣取六塵(又名六境,即色、香、味、觸、法)而生起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此六根、六塵、六識合起又稱十八界,但此處云六界(依印順法師意,即是六大)為地界(大)、水界(大)、火界(大)、風界(大)、空界(大)、識界(大)。眾生在此生死六道中受輪回之苦,只有此蘊、處、界而已,沒有別的什么。因為眾生感到最苦的就是這個色身,而此色身正是蘊、處、界的結(jié)合之因緣體。
那么眾生所得之苦報是從何而來呢?此苦即是由于眾生過去所造之種種不善業(yè)累積而來。而此不善業(yè)又來自眾生的無明煩惱(即惑)。因為無明煩惱對于業(yè)力有二種作用。一是發(fā)業(yè)的功用,因為眾生有了無明煩惱,而會去造業(yè),而此業(yè)正是眾生沉溺生死輪回之重要原因;二是有潤生之功用,以眾生雖己造種種有漏之業(yè),但必須有煩惱的引發(fā),才能使眾生感召苦果。所以說,雖有煩惱和業(yè),但必須在因緣和合時,才能有苦果的出現(xiàn)。
業(yè)的種類又有所不同,若依造業(yè)的所依而講,則有身業(yè)、語業(yè)、意業(yè);若依業(yè)的種類而講,則有善業(yè)、惡業(yè)、不動業(yè)(即無記業(yè))。那么此業(yè)力是如何生滅呢?它就像種子與習氣一樣,縱使經(jīng)歷百千萬劫,若因緣成熟,猶能生起現(xiàn)行,感招果報。此果報即是六道生死輪回,是由業(yè)力所感召的,而由此有漏并所感生死之果報,是脫離不了三界之束縛的。那此不善業(yè)從何而來呢?是由貪、嗔、癡三根本煩惱而來,可以說此三根本煩惱即是一切不善業(yè)之根本。眾生愚癡時,即如同醉鬼一樣,意識不清,又如同迷路人,不知自己回家之路;而瞋心易使人生起忿怒及恨心,進而沖動做出不對的事,造成嚴重的后果與過失;而貪的過失更深。為什么呢?因為人一旦有了貪心,在貪不到或怕失去的情況下,會生起大瞋恨心,而造種種甚深之惡業(yè),進而沉溺三界不得解脫了。
佛又統(tǒng)攝諸煩惱為四:見(見解上的錯誤)、愛(行動上的錯誤)、慢(即貢高我慢,以自我為中心),無明(即愚癡、執(zhí)妄法為實法)。而這四種煩惱,為我我所所含攝則變成,我見、我愛、我慢、我癡,因此而成為牢不可破的一個業(yè)網(wǎng),導(dǎo)致眾生在生死之中相續(xù)不斷,永無終止。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有止盡。
四諦之中,苦諦為集諦之果,集諦為苦諦之因。眾生造種種業(yè)力,集合而成為生死苦果之因,在眾生感到生死苦果之后(果),而開始造種種業(yè)力(集),此時則苦又為集之因,以有苦方能集,故苦、集二諦互為因果,如鉤環(huán)一樣,環(huán)環(huán)相纏,不能脫離。亦可以看出,眾生的死與生,都是由眾生所造之業(yè)力而牽引的,是從緣而起的。故佛說十二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眾生被困在十二緣起中,就如同被困在被四周城墻包圍的城市一樣,找不到出口。此十二緣起,又如同果樹一樣,由樹結(jié)果,果又生樹,樹又生果,果與樹,因果相續(xù)不斷。即喻十二緣起,因果相續(xù),永不得斷。
眾生被無明煩惱蓋覆住智慧,而引起貪愛之行為(即業(yè)力),故由此無明與愛(行業(yè))而引發(fā)眾生新生命(識)的開始,并由此而有生命(識)的相續(xù)不斷。(以生命的存在必須有識,若無識,則無生命之存在)以有此識,故有名色的生起(此處名色,即胎兒的形成);隨著名色(即胚胎)的成長,而逐漸形成六入;而六入與外境的接觸則有種種感受之生起;由此感受的生起,則對于喜樂之境而生起貪愛之心;由貪愛之心的增長,則生起貪取之心,故而造種種之業(yè)力;此業(yè)力集合則引生后有之業(yè)力;由此業(yè)力則有生、老、死相續(xù)而有了。故眾生要獲得涅槃寂滅之樂,則一定要先滅煩惱(惑),若煩惱滅除了,則不會造業(yè)了;業(yè)不生,則眾生之生死苦果亦不生起了。所以眾生若能從癡愛中解脫出來,則能現(xiàn)證涅槃寂滅之樂了。而真正能斷滅苦因(集)及苦果的,唯有佛道而已。眾生若能依佛所說之增上戒學,則能生定,依此增上定學,則能生慧,故由此無漏學,加上以八正道為基礎(chǔ)的行為準則,則一定能得入涅槃了。
三增上學中,初始為增上戒學,若眾生能秉持戒律,則能使眾生心地清凈,得增上心,使眾生心(或意)不散亂,則不會犯過失了。故佛弟子則依所持戒律之不同,而會獲得相應(yīng)的解脫。在家佛弟子,受持五戒、八戒,就如同前面一章所談過的。出家戒則有五類: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在此出家戒中,若能依律如法受持具足戒(所謂具足,即年齡具足滿二十以上,三師七證具足,衣缽具足,得師允許,并具受沙彌戒,及比丘戒,或具受沙彌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比丘尼戒,F(xiàn)在則加上菩薩戒,為具受三壇大戒),此具足戒是以殷重之心而獲得,不是輕易而得,故一定要秉持戒行,不要破壞它,而有所損失。在此出家戒中,有四根本戒為重戒不能犯:一是行淫欲,二是盜戒,三是殺戒(尤其是殺人),四是大妄語戒,若破壞任何一個,即失去做沙門之準性,亦失去沙門之資格。而除此四根本重戒之外的戒,不管是輕犯或重犯,只要犯了以后不要覆藏,而如法懺悔(即出罪),即能獲得清凈。既懺悔得清凈,則不要再為之悔惱,則能獲得清凈了。
若我們佛弟子能嚴持清凈之戒,則能保證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清凈而不被污染,并以此為基,而能出生世間,出世間一切功德,正所謂“戒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又以持戒的緣故,能在眾生之六根緣念外六塵時,守護六根,不會隨外境所轉(zhuǎn),不起種種之邪念,而能生起正念,制伏惡念。又以持戒的緣故,了解到世間之飲食只是為了維持我們的生命,而修行人要借此假身而修成清凈法身,故須一定的飲食,但不要因此而貪著世間之飲食,不知節(jié)制,而忘記本來之目的。又復(fù)以持戒的緣故,不僅要節(jié)制飲食,更要不貪著睡眠。并在睡眠時保持正確的方法、方式,保持警覺,不會被外邪入侵,所以云“寤瑜伽”,意即為在睡眠中也在修瑜伽。所謂“瑜伽”,即相應(yīng)之意,修“寤瑜伽”即在睡眠也能保持正念不失,而與正念相應(yīng)。又以持戒的緣故,而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并以此而能在行、住、坐、臥中保持清醒之頭腦,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不會墮落到邪道中去。
作為一個佛弟子,應(yīng)該要有“知足常樂”之意。以有知足之心,則能遠離一切貪著之染污法。而眾生之所以有貪著之心,正是緣于眾生之“不知足”,如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正是眾生“不知足”之寫照。既然學佛之人知足常樂,則不會貪著世間之名和利,而能使“心”能遠離“名利”之牽引。即使身處世間,但能保持“心”清凈,不被世法所染污。若眾生能知足常樂,并遠離世法之染污,故能順于解脫之三乘法門了。若能做到如上“密護根門,知量飲食,修寤瑜伽,正知而住,知足常樂,遠離世間染污”,則是清凈持戒之具體表現(xiàn)。而持戒之行為,也是眾生修定之前方便,以眾生持戒清凈,則能使身、口、意三業(yè)清凈不被染污。
佛弟子既已能持戒清凈,則應(yīng)進一步修習禪定,以修禪定之功德,而遠離五欲(即色、聲、香、味、觸)及遠離五蓋(以此五法能蓋覆眾生之清凈心,障得修定,故云五蓋,即貪欲蓋、瞋慧蓋,惛沉蓋、掉舉蓋,疑蓋)。在修禪定之方法中,有二甘露門,一是修不凈觀,二是修持息觀(即數(shù)息觀),并此二種法門,能使眾生攝心于清凈處,而遠離五欲五蓋之散亂,則能得到正定了。既已得正定,則能得智慧了。而能引發(fā)智慧者,依佛說有七依,即依七根本定而修發(fā)真實慧。所謂七根本定即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而所謂三無漏學中的增上慧學,即是出世間之正見。
佛為阿難宣說緣起法,即說緣起法之意義非常深邃,所謂世間法是以此有故而彼有,以此生故而彼生,依此因果之規(guī)律,而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都是“空”,都是“無我”的。而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會的“假有”,非“實有”。佛又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即以因緣故,則體現(xiàn)一切法皆是緣生或緣起,于中無有實在性,其性是空的。故緣起空寂性之意義甚深,非我等凡夫所能理解。這就是佛所說的緣起中道之意,使眾生能依此中道之意,而能不著有無之二見,并得到中道正見,依此中道之正見而得解脫。又所謂的正見,即是如實正見四諦之智慧。以此智慧了知四諦,并了知集應(yīng)斷、道應(yīng)修、苦應(yīng)滅、滅應(yīng)證,由證滅而能證得大涅槃。
在修中道正見之時,是有一定的次序的:首先要得“法住智”(即了知世間緣起法的智慧,而能了解緣起假有),后得涅槃智(依緣起假有,而了知一切法畢竟空寂之智慧。)依世俗之緣起假有,而能契入諸法畢竟寂滅之真實。以正見觀世間所有諸法,無不是緣起、性空的。從正見而引發(fā)的正思惟是對以正見觀諸法而起的正確思惟,由此正確之思惟而了知世間是苦,而生起厭離之心;并以正確之思惟了解世間欲樂的危害,而生起離欲之心;又以正確之思惟,而了解到涅槃寂滅之樂,并去努力證悟而獲得涅槃。
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yè)、正命,都必須以嚴凈持戒而為體性。在八正道中,首先要具備正見(即正確之見解)及正思(即正確之思惟),這就如人要行走一樣,要先有眼目;其次則要具備清凈之行為即正語、正業(yè)、正命,這就如人要行走一樣,要具備兩足;如此具備雙目以及兩足之后,則可以走上正道,而到達目的地。若修行人具足了正見、正思(喻如眼目)及正語、正業(yè)、正命(喻如兩足),則能如法修持,而到達涅槃之彼岸。次為正精進(正勤),是策動修行人精進不懈怠的主動力,然后則須具備正念(即具備正確的出離心),以具正念,則能生起正定;依正定則能生起無漏解脫慧,由此無漏解脫慧則能斷煩惱、了生死,而證得涅槃解脫了。
佛為了度化眾生,而說種種修道之法,總計有三十七道品。雖說解脫道是相同的,但因眾生根基不同,佛即隨眾生根基而有說法之差異,故而有時說深法,有時說淺法。但無論深說三十七道品,或淺說三十七道品,這都是圣人所修行的,也是圣人所證得的。雖說有三乘圣人證悟的深淺,但他們都同入一味涅槃城。若道論解脫道,都要經(jīng)歷種、熟、脫三個階段:一是種,即首先要發(fā)出離心;此出離心即如同種子一樣,其次是熟的階段,即種下種子后,要小心呵護,要時刻聞法、思法、如法修持,而使出離心種成熟長大;最后,則如果子成熟一樣,得大解脫果了。在修行證果的速度,雖然有遲有快,但這個速度的遲快,不是因為眾生根基的利和鈍而決定的。
由觀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而證入緣起空寂性。最初證入此正法的,名為初果須陀洹(預(yù)流,即預(yù)入圣人之流),此初果圣人已斷除我見結(jié),戒禁取見結(jié),及疑結(jié),也已息滅無量之生死,僅剩七次往返天上人間之生死,待七次生死完了,則永斷生死證入涅槃。(此初果圣人,已斷見惑,尚余修惑)。
二果圣人名為斯陀含(一來,唯一生天上,一來人間)。此果之圣人,已經(jīng)開始斷修所斷惑,但只斷前六品欲界修惑,還有余三品欲界修惑未斷,故曰“進薄修斷惑”。三果圣人名為阿那含(不還,不來此欲界了),此果圣人已經(jīng)斷盡欲界修惑,不再來此欲界受生了。待此生命終結(jié),則上升上界,并在上界入涅槃,不復(fù)來此欲界。而真正斷盡煩惱,而得究竟解脫,唯是第四果阿羅漢,因為阿羅漢已經(jīng)斷盡煩惱及過去所造之業(yè),并且不會再造新的有漏業(yè)。既斷舊業(yè),不造新業(yè),則不會再墮入生死之苦果了。
阿羅漢之解脫,有的是慧解脫,有的是俱足定慧解脫(經(jīng)云:離貪欲者,心(定)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并且具備六通(即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及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以阿羅漢具足如是功德,實乃是世間上的無上福田。因為阿羅漢已斷盡煩惱,智慧清凈,如太陽處在晴朗之天空一樣,不為煩惱烏云所染污。而在阿羅漢還沒舍報之前,猶在世間生活。但雖在世間生活,而不為世間所染,猶如蓮華一樣“出淤泥而不染”。又有一種圣人,是無師自悟,即不從他人開示而得智慧,是以遠離世間,觀飛花落葉而悟緣起法,名為避支迦佛(亦名獨覺,亦名緣覺)。聲聞乘加上緣覺乘,則合為二乘。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上一章談到二乘人,以二乘人雖證阿羅漢果,或辟處佛果,但有一部份圣者,聽到佛說法,及看到佛所具足之神通,以及煩惱、習氣的斷除(二乘人斷煩惱,但未能斷習氣),而自生慚恥之心,而覺得自己雖稱無學,但尚有不知道的;雖具三明、六通,但未具佛菩薩之不可思議神通;又雖斷煩惱,然仍有不凈之習氣存在。以此種種慚恥之心,而生回小向大之心,向于大乘佛道。
作為一名佛弟子,應(yīng)當要護持佛法,使佛法能久住于世,不忍心見到佛法(圣教)衰微下去。因為佛教一衰微,很多人就得不到佛法的滋潤,而在六道之中輪回不休,受種種苦。而一位有愛心的佛弟子,是不忍心見到眾生受苦的。那如何才能保持圣教不衰,眾生離苦呢?那就要生起大悲心,并依此大悲之心,而發(fā)心趣向大乘佛法。因為惟有大乘佛法方能誘導(dǎo)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眾生趣入大乘的途徑有種種不同:有人是以信愿入大乘;有人是以智慧入于大乘;有人是以悲心入于大乘;亦有人是以聲聞行入于大乘;有人是以天行入于大乘;有人是以人行入于大乘。趣入大乘之人,有一部份是直接趣入大乘,有一部份是先修別乘,然后回向趣入大乘。佛為了度化各類根機之眾生,而宣說相應(yīng)之教法,有時實說大乘佛法,有時又方便宣說權(quán)乘法,然后令其回權(quán)向?qū),趣入大乘?/p>
依大乘佛法說,所以眾生皆具佛性(即眾生成佛之可能性)。佛性又分理佛性與行佛性。所謂理佛性者,即從理體上講,一切法皆空無自性,本性空寂,平等無二。故一切眾生亦平等不二,皆具佛性。所謂行佛性者,即眾生依佛菩薩之教化,行六度四攝等一切大乘菩薩行,而成善種,為將來成佛之資糧。在行佛性中,又有二位:一、性種性位,二、習種性位。所謂性種性位,即初時以見諸佛菩薩及聽法為因緣,而發(fā)大菩提心,此心即為日后成佛之種。是熏習而成的,故稱性種性。所謂習種性位,以有性種性之佛性,故依此成佛之種,而修大乘菩薩之行來熏習此菩提種子,使之不僅生根,更能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此種佛性,稱之為習種性。以眾生皆具佛性,若能待以時日,加以修持熏習,一切眾生則皆能成佛了。
一切眾生若能發(fā)菩提心,則名為菩薩。既名為菩薩,則為一切眾生中之上首。為什么呢?因為唯有菩薩能俱生世間功德及出世間功德,而菩薩修行之所乘之法門,首先要與菩提心相應(yīng);其次要以慈悲為上首,后以空慧為方便。若菩薩能依菩提心、慈悲、空慧(方便)三個重要之法門,加上善于修習一切大乘之善行;此一切大乘之行,皆能引導(dǎo)眾生入于一佛乘,而證得無上菩提。
既已發(fā)愿,又具三門,則進一步來學菩薩。首先以十善行為根本。此十善之行,可以總攝為三聚凈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三聚凈戒(即菩薩戒,又名菩薩學處)是七眾通通可行持之戒法。七眾即是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若發(fā)菩提心之菩薩學者,退失了菩提心,而且具備嫉妒、慳貪、瞋慧與憍慢之心,并且障礙利益眾生之善行,這也就是違背與丟失了大乘菩薩戒行。總攝菩提之道,是為六度與四攝。六度者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攝者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若菩薩能依六度與四攝修持,則能漸漸進入菩薩之十地,直至圓滿佛之功德而成佛。
一位大乘菩薩,不僅要能布施自己的身體,及自己所擁有的資財,更能將三世所修的一切善法,為了利益眾生,而布施并毫無吝惜之心。下等根機之眾生,是為了自己求福而行布施;中等根機眾生是為了解脫而行布施;而唯有菩薩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布施一切,故菩薩又名為大士。
布施之種類有三種:一、財布施,二、法布施,三、無畏施。而布施要能做到“難施能施”,并要主動去布施,而非是人家要求之下才布施,故曰“殷勤施”,而且聽聞到布施要心生歡喜,而非心生煩惱,并且要做到布施之后的那種喜樂要勝過自己得到涅槃寂滅之喜樂。但布施之時,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則不應(yīng)行布施。一是自己的能力及行為尚且不夠則不應(yīng)布施。二是他,即受施者若為外道邪魔及無智者,則不應(yīng)施。三是受施之后的所作所為,若為不凈之目的,則不應(yīng)施。之所以修布施者,是要眾生來修習舍心,若能以舍心布施,則非常殊勝。而此布施之舍心,亦要與眾生意樂相應(yīng),并使之增長。又若布施之時,眾生若執(zhí)著于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此種布施則是世間有分別之布施;若眾生不執(zhí)著此三輪,此種布施則為出世之布施,而能使眾生得大解脫,因為此布施是與智慧相應(yīng)之無分別布施。
眾生持戒是為保護他人,故持戒能斷絕損害他人,若持戒精嚴,則能普施一切眾生無畏,使一切眾生無所畏懼。若眾生持戒,則為三善之根本:一、是若以增上心持戒,則能得增上果而能生于人天,獲富貴自在之報。二、是若以出離心持戒,則能得決定勝之圣果,了脫生死。三、是若以菩提心持戒,是為了利樂眾生為目的,則能入于大乘之菩薩道,而成佛有期了。受持清凈之戒的眾生,在持戒之時,對于戒律的護持,要像保護渡河的浮囊一樣重視;但一個持戒清凈之菩薩也不應(yīng)去輕視那些毀戒犯戒的眾生,并且對持戒與犯戒不要起任何執(zhí)著之分別心,是為真正之持戒。
菩薩為了攝化護持眾生,而要修忍辱波羅蜜。所謂忍者,不僅要忍耐怨對之人,亦要安受世間種種之苦,更要諦察諸法之本性,而悟入諸法性空之理。即所謂法忍(或無生法忍)。作為一名佛弟子,要學會忍,而不要隨便瞋恨他人,因為瞋恨他人并不能讓自己或他人得到任何的益處。反之,只有增加自己和他人之憂愁苦惱而已。為什么呢?因為自己心生不平而起瞋恨之心,而他又因你的瞋恨而心生不平。何況一旦佛弟子生起瞋恨之心,此瞋恨之心則如同火一樣可起燒盡修行人所有之善根,正所謂“火燒功德林”。若佛弟子能修忍辱波羅蜜,則能具五德。五德者即是一、相貌端嚴;二、辨才明晰;三、善友共聚;四、不犯禁戒;五、升人天向佛道。
六度之中的布施、持戒及忍辱,是多為在家佛弟子所講的。若能修持此三度,則能廣聚福德之資糧。此福德資糧,乃是佛的色身因緣。而佛所說六度中之精進度,則適于福德與智慧二資糧,若佛弟子能修持此精進度,則心如大海,能納百川,而發(fā)愿度脫無邊眾生,斷盡無盡煩惱,修學無量法門,圓滿無上佛道,而無有厭倦之心,即使用盡所有力量,而心行精進,永無止息。
也有部分佛弟子,心行懈怠而不精進。以種種借口來推遲延長修學大乘佛法的時間,而執(zhí)著世間五欲之樂,這是佛弟子自己輕視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有力量修學大乘佛法,而起怯弱之心。認為自己與圓滿佛果無緣,是一個很難得到的結(jié)果,是一個難行道。以此種種懈怠、怯弱之想法,而不修持大乘佛法,則導(dǎo)致自己長久地處于生死之中不得解脫。福德與智慧資糧雖廣大無邊,但佛弟子不要心生退怯,而應(yīng)訓練自己的心性,精進不懈。也有一部分心性怯弱的下劣根機的眾生,畏懼難行道,而希望求得易行道。故佛為此等下劣眾生,而開設(shè)殊勝之方便法門,來攝受護持初發(fā)心之眾生。此易行道最殊勝的地方在于:當佛弟子在往生極樂凈土之后,則能得到彌陀佛的佛力加持,而能不退失菩提心。又有一部分佛弟子,既不舍棄現(xiàn)世之樂,享受社會、家庭之樂,但是也能心向于菩提。釋迦佛即為此等眾生而宣說藥師佛之十二大悲愿,并使眾生能往生東方的藥師琉璃凈土。
若佛弟子能發(fā)愿往生凈土,則能具有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休息力。若佛弟子能具此四力,則修精進度不困難矣。三乘所具之種種殊勝之功德,悉由定,慧所生。若修習止觀,應(yīng)當先修習止。只有先修成止,然后才能成觀。先修止,后修觀,這是修行之次第法門,是不可以顛倒的。若修止成就,則能住于正定,依此住于正定,心則具堪能性。若具此堪能性,則能成辦所要作的事業(yè)。并由此定力,則能滅除五種過失,即懈怠,忘圣言,惛沉,掉舉,不作行,作行。并能勤修八種斷行,即信、欲、勤、安、念、知、思、舍。至此則定心具足。
佛弟子在修正定之時,最大的障礙是懈怠,惟有修習信、欲、勤、安等四斷行來對治。佛弟子在修止之時,應(yīng)使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故在修止之時,可以專念于過去曾修習的正緣,而使心不向余處馳散,并且能明明白白地憶念所緣之正境,而不忘失正念;并能安住正定之中,而念念明顯。那上面所說的正緣是什么呢?依佛說,這所緣的正緣有二種:一是能凈化對治煩惱惑障的,二是順于佛所說之正理的。此二種所緣,都能佛弟子趨向于出離道的。
大乘佛法中修定之人,多數(shù)是修習念佛與念息。所謂念佛即是由意念來憶持真佛,而非是佛像;由觀佛之種種相好,而持心令不失念。有種種不同之方便法門,佛弟子應(yīng)善加認識。念息之時,首修數(shù)息,次修隨息,最后則得止息了。不能出現(xiàn)粗的風相及喘相,氣相。在修定之時,一定要覺知惛沉與掉舉這兩大障礙修定的散亂相。在覺知惛沉與掉舉生起之后,一定要以正知來對治,而使心處一境而不散亂。千萬不能以為此二散亂相微細而不加注意并斷除,是會影響修定的。所以為了斷除此二散亂相,則必須要由正知而引生正思來起作用,而千萬不要隨彼惛沉與掉舉二散亂相而轉(zhuǎn)定相為散亂相。
若佛弟子修定之時,能修習到惛沉與掉舉被熄滅,此時則心能行于平等、正直。從修定的進程來講,這是到于“舍”位了。此時則必須讓心保持平等正直即可,因為散亂相己不生起了,則不必為斷惛沉與掉舉而生起作用了。如果此時仍生起功用之行來斷除散亂相,則反而會有過失了。
在佛弟子修定時,從最初的攝心到正定成就的修習過程,一共有九種不同之過程,即所謂的九住心:一、內(nèi)住,即攝心不外散,而住于內(nèi)心所緣,不馳于外;二、續(xù)任,心住內(nèi)境,相續(xù)而住,不再馳散;三、安住,心住一境,一有散亂則覺知,而不被外緣牽引;四、近住,能預(yù)先覺知散亂忘念,并予以制伏,如此則能安定于所緣,不會馳散;(此四為安住所緣之過程)五、調(diào)順,以心安住于一境,不被五欲、三毒及男女之色相所誘惑,且內(nèi)心能柔和調(diào)順;六、寂靜,若內(nèi)心起不善法即不正確之尋思,及五蓋之煩惱時,即以正定之力而制服它們,免受干擾,心處寂靜;七、最極寂靜,一旦不正尋思及五蓋等煩惱生起,即能立即遣除,并予除滅;(此三為降伏煩惱的過程)八、專注一趣,既伏斷煩惱,則能心于一境,平等正直,而無斷相,并能相續(xù);九、等持,能任運自在,而無散亂的相續(xù)任于一境。(到此,則欲得正定了。)故從最初攝心到正定成就,依圣者所說,修止(定)的方便之過程,不超越九種住心。依此九住心而修持,則能得正定了。
在依九住心之進程修持;在圓滿九住心之后,則會得到身心之輕安。一旦得到身心之輕安樂,則是名為“止”成就了。怎么知道“止”成就了,從三個方面可以確定:一、明顯,即心極明凈,心之所緣,極為明顯,如晴空之明月一樣;二、無分別,心安住而自然任運,了了分明,不以作意而起功用;三、妙輕安樂,身心微妙輕安,于欲境自然不起貪染執(zhí)著。這樣所得之微妙定,是內(nèi)道外道所共通的,是沒有差別的。而他們的差別,是由觀慧而成為差別的。
般若波羅蜜是在六度之中,最為尊貴,最為第一的。是一切解脫之所依,一切諸佛也是從般若而出生的。如維摩詰經(jīng)所說「智(般若)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苟F(xiàn)證之般若是由修所成慧而來的,而修所成慧又來自于聞所成慧,思所成慧。而親近善友知識,及多聞?wù)ㄖ,是修學聞慧、思慧及修慧所依止的。諸佛之般若是平等無二的,而般若也是體證到一切法是平等無二無別的。但為了教化眾生之方便,諸佛隨眾生根機而說法,以根機不同,而有說法之差別。般若系統(tǒng)的經(jīng)論,對于般若的弘揚,是最為親切的了。
諸佛是依二諦(世俗諦、第一義諦),為眾生說法的。眾生依世俗諦而能悟得第一義諦(真諦),依第一義諦則能得大解脫了。依世俗諦,而施設(shè)種種名言,讓大家依名言來認識世俗之假法(即緣起法)。而所謂假有三種,一是名假,所謂名,只是一種施設(shè),并非代表名與義是一致,只是為了大眾的方便了解,而施設(shè)假名而矣;二是受假(又名取假),即是世法實為種種因緣攝取而成之一合相,非是真實而有;三是法假,世間諸法,皆為因緣和合而有,非有自性,但為眾生了解而假施設(shè)假名,非是真實法。
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雖依世俗而假設(shè),但所謂世俗又分“正世俗”與“倒世俗”。所謂“正世俗”即一般世俗人認為是真實的,而“倒世俗”即一般世俗人認為是顛倒不實的,我們對此二種世俗要有明確的了解。而諸法之自性是如何而有呢?此觀察自性之觀必須要到隨順勝義諦方能觀照諸法自性。如苦是從何而來?苦是來自于惑(即無明),以及由無明所造之業(yè)。而無明和業(yè)又由何而來呢?是來自于眾生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又從何而來呢?此虛妄分別是來自戲論。所謂戲論者即是由錯誤之認知,而引起的種種錯誤顛倒的文字語言。而此種種戲論是依般若所起之空慧而來滅除。
世間所有諸法皆是因緣所生,既是因緣所生,即是空無自性,故自性為空。既然諸法無自性,則生滅皆是緣生法,故諸法無有自性生滅,而是常住于寂滅相(空相)。以諸法雖有緣起生滅相之變化,而其本性空是不變的。諸法不從自生,即不從自體生,以自己不能生自己,如刀不能自砍,亦不能他生。所謂他生亦是自生,以對自為他,若以“自”為“他”,則“他”亦為“自”了。既自,他生不可得,那自他“共生”亦不可得了。亦不從無因生,以不見世間有一法從無因而有。故從自生,他生,共生,及無因生等四種中尋求“生”不可得。以智慧觀察到諸法之空性,一切法皆空無自性,本無自性生滅。
我乃是五蘊和合之假體,但不能認為我即是五蘊,以五蘊為五法,若我即五蘊,則我即五法而可分為五個部分了。而我若分為五份,哪里還可以找到“我”呢?但此我又不能離“五蘊”,若離五蘊,我在何處呢?但又不能認為五蘊為我所屬,以若五蘊為我所屬,則五蘊與我為二法。若離五蘊,我在何處呢?但五蘊與我又不相在,即五蘊不在我中我又在五蘊中。以若相在,則誰大誰小,又有二法之匿區(qū)別。若離五蘊,何處有我?若離我,何處五蘊?故以種種推求,所謂“實我”不可得,故知“無我”,既知無“我”,那依“我”而有“我所”,又依何而有呢?諸法之自性尚且是空的,更何況是依法而有之“我‘呢?(即五蘊法本無自性,何況依無自性之法而有的”我“法呢?)
無明(惑)與業(yè)是來自于虛妄顛倒分別,而虛妄分別又是由眾生之虛妄心識,而此心識又是依附于身而有,所以要以觀身為先。既已了知無我、無我所,而遠離內(nèi)外一切執(zhí)著,并息滅一切虛妄分別,若能如是,則為契入諸法之真實相了。既了知諸法之真實相是為無相,既無相則無分別,既無虛妄分別,則不會落入一切邪執(zhí)計著了。修習中觀(空觀、正觀)之行,并以此正觀來觀察諸法,而無有自性之分別。
以無自性分別之正見,來觀察諸法,并安住于無分別之正智中。以止與觀互為相應(yīng),即止觀雙運,則能善入無生之寂滅了。這才是真正的般若,才是真正的解脫。只有依此無等般若之智,才能圓滿所有一切功德。一切法之本性是無二無別的,但是因為眾生根機的差異而有諸法之差別的說法。而其中哪些是了義法(即究竟法)?哪些是不了義法(即不究竟法)?有般若正智之人應(yīng)當善巧抉擇分別。
諸法皆是從因緣而起,既從因緣而起,則諸法是無自性之空,以諸法空無自性,則能從因緣而生起一切法,故以諸法空無自性故,一切法才能生起而成立。至此,則能了解性空不礙緣起,緣起不礙性空之中道義,則如上述偈頌中般若波羅蜜中所說的一樣。一切法無有自性,若能善入法性者,則能證入無上菩提了。但也有人因為五事不具足,所謂五事者即一、已種上品善根;二、已清凈諸障;三、已成熟相續(xù);四、已多修勝解;五、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因此類人五事不具足,故不能善入法性,證入無上菩提。佛大慈悲,故為此等人解說深密之意。有時說諸法無自性,有時說諸法自相有,這皆是依實法而宣說種種假法來度化眾生證入實法。
緣起而自相有,即依他起性,是以虛妄分別為性的。依據(jù)本阿賴耶識,而立緣起(即賴耶緣起)生一切法,至此,則一切因果皆能善巧地成立了。心外一切法皆是非有,即心識之理是非無的,若能通達外境實無,乃是“唯識”所現(xiàn)而立的外境,如此則能悟入唯識之真實了。
也有一部份眾生認為若依剎那生滅之法,系縛與解脫是難以建立的,并因此以為一切法皆斷滅,而無有解脫,故而產(chǎn)生畏懼“無我”的心理。因為他們一聽到“無我”.即會產(chǎn)生既“無我”,那誰在修行?誰證解脫?誰被系縛?“我”又到那里去?因此有很大的恐懼。故佛為此類畏怯“無我”之眾生,而方便攝化宣說“如來藏”思想;以如來藏為一切善法,一切善法之因,也即是依此如來藏而出生一切善法、一切不善法。如來藏本性自性清凈,但被無始以來種種虛妄雜染的煩惱習氣所熏染,這就取名為阿賴耶識。由此阿賴耶識則有生死的流轉(zhuǎn),亦依此阿賴耶識而能證得涅槃。
但佛雖說如來藏,但為怕眾生不理解佛之慈悲方便,而生起錯誤之知見,去執(zhí)著如來藏,以為“神我”;故佛又說:以一切法之空性,而稱為如來藏。故而所謂如來藏、真如、法空性是無有差別的,千萬要了解佛之苦心,是為不同根機眾生而設(shè)方便。若不解佛之方便,則會濫同于外道見了。佛以種種方便善巧,施設(shè)種種法門,而種種法門也是越來越殊勝。但究其竟,無非是證入諸法之空性,體證諸法平等無二無別。而這種種的善巧方便,唯有大智者──佛陀,能夠善加貫通含攝,顯示一佛道,一清凈法(即實相法)。
前面己經(jīng)談到六波羅蜜多,以自成熟佛道,而今既成佛道,則應(yīng)成熟眾生,故佛為說四攝法來攝化眾生。所謂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既發(fā)大乘之心,則應(yīng)如法修持。故初發(fā)菩提心之人,應(yīng)當以修行十善法為主;并依此而進修不退,則能成就菩提心并且不會退轉(zhuǎn),而能進入于大乘之佛道了。以此種種勝解之行,而能廣泛積集福德、智慧二資糧,經(jīng)過一劫,乃至無數(shù)劫,最終會圓滿證入圣人之位(即十地位)。
菩薩十地中,最初地名為極喜地。一旦進入初地,即是已經(jīng)進入如來之家,能荷擔如來之家業(yè)了。而此初地菩薩己斷除身見,戒禁取見,及疑等三種煩惱(結(jié))。此初地菩薩所修種種善法中,以布施功德最為殊勝。第二地名離垢地,此地以持戒功德最為殊勝。第三地名為發(fā)光地,此地以忍辱功德最為殊勝。此地菩薩勤求佛法,得聞持陀羅尼,并能受持一切佛法,且能勤修正定,故而能使智慧增勝,并以此智慧之火炬,去除種種煩惱之冥暗。第四地名為焰慧地,此地菩薩以精進功德最為殊勝,并以修習三十七覺分為主;以精進修習之緣故,火焰一樣的慧光,則能去除“見”執(zhí)了。第五地名為難勝地,靜慮(禪定)波羅蜜之功德最為殊勝。此地菩薩己能善巧通達四諦、二諦之理了。第六地名為現(xiàn)前地,以智慧(般若)功德最為殊勝,此地菩薩已住于滅盡定之中,并能現(xiàn)證諸法之本性空寂。佛法能顯現(xiàn)于前,而能了了分明見了諸法之緣起性及真實性了。此地菩薩不僅僅能常住于寂滅之中,但又能常常以悲心而念于眾生(即空即有,空有不二),此即是超勝二乘人了(以二乘人住定則不能悲念眾生;若悲念眾生,則不能住定)。第七地名為遠行地,此地以方便功德最為殊勝,此地菩薩雖住于滅盡定中,但能念念之中能入定,也能出定(起定)。以此地菩薩能入定、出定隨意自在。可見方便度最為殊勝,如火一樣,越來越熾盛了。能達到此地,則可證明菩薩已修滿三大阿僧祗劫中的前二大名僧祗劫了。
第八地名為不動地,亦名金剛地。以到達此地之菩薩,不再為煩惱所動,以煩惱不再現(xiàn)行故;亦不為功用所動,以智慧福德乃任運增長,非功用所增長。八地之菩薩已斷盡三界之煩惱,等同于阿羅漢之際位;而不同的是,八地菩薩雖已斷盡三界煩惱,但絕不因此而入涅槃,以其仍具有最極清凈之大愿,故而能起如幻之三昧,于三有(即三界)中,普現(xiàn)一切身,普脫一切法,普度一切眾生。第九地為善慧地。此地菩薩已具備法、義、辭、辨四無礙解智。而此解非為功用而有,也是無功用的。此地已具備圓滿清凈一切力波羅蜜多。第十地為法云地。此地菩薩已位居補處,是法王子;故能得到諸佛之佛光灌頂。此地菩薩智波羅蜜增勝,并能澍大法雨,長養(yǎng)一切眾生之善根。此地菩薩之智,如同大云一樣,能廣覆一切有緣之善根眾生。
至此,菩薩已修滿三大阿僧祗劫,并且經(jīng)歷了十地。在修行悟入佛之知見的歷程中,有頓入之眾生,亦有漸入之眾生。而有頓漸之差別,主要是因為眾生之根機的不同,利根眾生則能頓入,鈍根眾生則能漸入。既已圓滿三大阿僧祗劫之功德,則從菩薩地登入妙覺地即佛地了。佛之法身,是遠離一切無明煩惱所顯之最為清凈的自性法身。已經(jīng)永離諸障,一切相皆不現(xiàn)行,是最為寂滅的。從佛之法身觀一切諸佛之法身,是平等無二的;從佛之法身觀世、出世間一切法皆為平等不二而無有分別。佛之法身亦猶如摩尼寶珠一樣,有微妙之用處而能利益種種眾生。
從法性等流而生之報身,是能念念顯現(xiàn)一切的;如佛之事、菩薩之事、二乘之事、眾生之事;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以及盡十方。這所有的一切不外乎正報(有情世間即眾生與佛等)、依報(即器世間);而這依正二報中皆能顯現(xiàn),而無障礙的。于一法中能顯現(xiàn)一切法,而于一切法中亦能顯現(xiàn)一法。且佛之報身,具備種種佛之功德,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以及大悲和三不護之功德,再加上佛之妙智等等的清凈圓滿之功德。
佛是住于圓滿清凈之佛土中,而這清凈佛土具有十八種圓滿(顯色圓滿、形色圓滿、分量圓滿、方所圓滿、因圓滿、果圓滿、主圓滿、輔翼圓滿、眷屬圓滿、任持圓滿、事業(yè)圓滿、攝益圓滿、無畏圓滿、住處圓滿、路圓滿、乘圓滿、門圓滿、依持圓滿)。而在這清凈的佛土中,與諸大菩薩眾一起,受用大乘之微妙法樂。
諸佛不僅已經(jīng)了知諸法真實之義,而且也已證得真實之智慧。并且了知世間一切法之真實之智慧及真實之義是沒有變異差別的。既無差別,何來三乘、五乘之變異呢?故無別乘唯有一乘而已。佛亦有化導(dǎo)眾生之身即化身,此化身是由佛之大悲大愿為因,化導(dǎo)三界(有)眾生為緣,以此因緣而有之化身,為隃教化眾生,故有時示現(xiàn)在凈土中,有時示現(xiàn)在穢土中。但無論凈穢之示現(xiàn),都是為了接引眾生而入于涅槃。而佛在教化眾生之過程中,為了解除大眾之疲乏,而方便示現(xiàn)變化一可愛之城來提供大眾休息,以便行更遠的路,而不因疲乏生起退轉(zhuǎn)心。但最終是為了眾生,而開示其真實相,而此真實相即是唯一佛乘。一切世出世所有善法,都是同歸于佛道。而所有的有情眾生之類,只要依佛所開示,而悟入佛之知見,最終究竟都能得以成佛。
- 仁德上人:為什么見性成佛很難?不能有一念為己的自由心
- 仁德上人:佛佛意境歌
- 仁德上人:成佛秘訣歌
- 凈界法師:舍利弗為什么能成佛?為什么能成就華光如來?
- 仁德上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什么意思?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濟群法師:如果所有人都消除煩惱,菩薩還怎么成佛?
- 仁德上人:為什么修行人要成佛很難?
- 仁德上人:改錯真成歌
- 廣欽和尚:我們要廣結(jié)善緣,未成佛先結(jié)人緣
- 仁德上人:如何修行才能成佛?
- 仁德上人:真正落實做到才能明白見性成佛真實不虛
- 仁德上人:新圓覺歌
- 仁德上人:三首聽聞歌
- 仁德上人:隨順自知歌
- 仁德上人:真空無一物,一悟即佛地
- 仁德上人:只有達到理與事的圓融,才能真正見性成佛
- 明海法師:學佛不一定成佛,但下輩子離成佛就更近了,是嗎?
- 明海法師:路要自己走,痛苦與煩惱是成佛的修練
- 靜波法師:三世諸佛皆出家 不出家不能成佛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其他漢傳法師]修行的秘訣就是早發(fā)現(xiàn)并除掉自己的習氣毛病
- [紅茶]紅茶有哪些?紅茶的種類
- [禪宗公案]只履歸西的故事
- [生活故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哲理故事]生命只在呼吸之間
- [佛與人生]遠離顛倒夢想
- [佛學常識]過去七佛都有誰
- [其他漢傳法師]修行的問題就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缺點錯誤
- [華嚴經(jīng)]整衣束帶,當愿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 [綠茶]六安瓜片產(chǎn)地在哪里?功效有哪些?
- [禪宗五家]臨濟宗楊歧派創(chuàng)始人方會大師簡介
- [生活故事]明心見性,緣起性空
- [哲理故事]心體澄澈,意氣和平
- [哲理故事]享受人生,珍惜活著的光陰
- [佛與人生]生滅無常
- [佛學常識]佛有哪三身
- [其他漢傳法師]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