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釋門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六 懺悔品 問題講解
六、如何發(fā)“四弘誓愿”?
《勸發(fā)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fā)心為首;修行急務,立愿居先。愿立則眾生可度,心發(fā)則佛道堪成。”參禪學道,應該以發(fā)心立愿為下手的工夫。在世間上,讀書求學,做人處事,也都要立定自己的志愿、目標;參禪學道,當然更要發(fā)心立愿了。
在佛教里,古來多少高僧大德,為了“正法能久住,眾生得離苦”而發(fā)下弘愿。譬如:玄奘大師“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終于完成西域取經(jīng)的大愿;監(jiān)真大師“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終于將佛法弘傳到日本;宋朝永明延壽禪師,屢用公帑買魚蝦等物放生,事發(fā)被判死刑,面無懼容,只愿“將此一命,布施眾生”。唐朝溈山禪師,發(fā)愿做一頭老牯牛,來為眾生服務,所謂“欲為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這些高僧大德們,因為有菩薩的行愿,所以能完成他們的道德、修行。
現(xiàn)在,有的人發(fā)愿往生后捐出遺體、器官,這也是需要有大愿心、大勇氣,如果沒有愿力,如何肯這樣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所以,這個世間,如果人人有犧牲奉獻的愿心,就不會有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人人肯發(fā)心為人,就能為世間點亮明燈,增加熱力。
發(fā)愿,有別愿和通愿。所謂別愿,例如:阿彌陀佛以四十八大愿來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成就普度眾生的心愿;觀世音菩薩有十二大愿,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文殊菩薩也是發(fā)十二大愿,他用智能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有十大愿:“禮敬諸佛”,這是對人格的尊重,“稱贊如來”,這是語言的布施等等;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像這種偉大的愿心,不但完成自己,也照亮了人間。所謂通愿,就是通于一切、普遍一切。例如: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這是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發(fā)的弘愿,稱為“四弘誓愿”。
根據(jù)經(jīng)典記載,過去諸佛,莫不由發(fā)愿而成。所以,有了大愿,才能成就。發(fā)心立愿既然這么重要,我們?nèi)绾蝸戆l(fā)“四弘誓愿”呢?
眾生無邊誓愿度
學佛修行,除非甘心做個小乘的自了漢,否則弘法度眾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所謂“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yè)”,只要是大乘行者,都應該發(fā)起“眾生無邊誓愿度”的大心。
如何才能度盡無邊眾生呢?《金剛經(jīng)》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因此,度眾生的究竟之道,就是布施佛佛法,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了悟生死,不再受輪回之苦,而不只是給他們吃穿飽暖,衣食無虞而已。
度眾生,并非喊口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比方說愛惜時間,時間也是眾生,愛惜時間就是度生;愛惜金錢,不要奢侈浪費,進而節(jié)約勤儉,就是度生。在政治上,愛護國家社會,樹立國家、社會良好的形象,也是度生。和合眾生、不挑撥離間、不誹謗別人的名譽,這都是度眾生。乃至于一朵花、一棵樹,尤其大自然的山水生態(tài),我能保護它,不污染它、破壞它,不浪費水電資源等,這就是護生。所以,過去有的禪師不是拜佛,他不妄走一步;不是看經(jīng),他不隨便點一支蠟燭。保護生態(tài)、愛惜資源,這就是“眾生無邊誓愿度”的基礎。
煩惱無盡誓愿斷
學佛,其實就是在與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zhàn),能夠戰(zhàn)勝煩惱,自然能顯發(fā)自己的真如佛性,自然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連自己的煩惱都無法斷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輪回不已,更遑論度人。所以學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斷一切煩惱。
煩惱,能惱害我們,煩亂我們,讓我們不得安寧。例如貪欲,為了貪欲,種種的辛苦,種種的麻煩;瞋恚,為了瞋心,種種的不安,種種的苦惱;愚癡、邪見,更是蒙蔽我們的智能,使我們不能走上正道。所以,我們要發(fā)愿斷盡貪瞋癡煩惱,所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尤其要不斷的懺悔,懺悔如法水,可以洗凈我們的煩惱,煩惱凈化,那就是解脫,那就是自在。
法門無量誓愿學
俗云:“萬貫家財,不及一技隨身。”一般在家人士,要想生活無慮,都必須具備各種知識、技能,何況學佛修行,既然發(fā)心要度眾生,不但要具備各種知識、技術(shù),還要有佛法,所以,無量的法門,我們都要學習。世間的知識,出世的佛法,各種的技能,各種的服務,對一個真正學佛求道的人,要像“泰山不辭土壤,大海不拒細流”,才能成其高,成其大。在古代印度有所謂的“五明”,即:
聲明:語言學、聲韻、訓詁、音樂。
工巧明:科技工藝的知識。
醫(yī)方明:衛(wèi)生保健、醫(yī)藥的知識。
因明:邏輯推理、論理學。
內(nèi)明:專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學,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
以上五明,涵蓋面雖廣,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會,似乎已不敷所需,這不過是在說明菩薩為度一切眾生,當學一切法門。
佛道無上誓愿成
古德說:“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成佛須經(jīng)“百劫修相好,三只修;”,要經(jīng)過千辛萬苦的修行才能成就。成佛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要難行能行,要“見賢思齊”;尤其不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發(fā)愿度盡一切眾生,共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大乘佛法,也是小乘佛教里所講的“苦集滅道”:因為眾生受苦,所以我們要發(fā)度眾生的弘愿;因為眾生有煩惱,所以我們要發(fā)愿斷煩惱;因為眾生要學道才能脫苦,所以我們要誓學無量法門;因為滅盡貪瞋癡煩惱的涅槃寂靜,才是究竟的自在安樂,所以我們要發(fā)愿成就無上佛道。所以,小乘的四圣諦,就是大乘的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一般人大都只是用來做為早晚課的時候,在佛前唱誦,平時不敢講,更別說要去實踐了。因此,六祖大師勉勵我們要發(fā)四弘誓愿。不只是要敢講、敢說、敢唱而已,尤其希望大家今后都是四弘誓愿的實踐者;能夠把四弘誓愿落實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大乘行者。
七、甚么是“無相三歸依”?
三寶是佛法的總綱,做一個佛教徒,首先要歸依三寶。
“歸依”就是歸投依靠,含有救濟、救護的意思。我們在世間生活,有時自覺力量不夠,希望有一些大力者做我們的依靠,如同小孩依靠父母,人民依靠領袖,跛者依靠拐杖,渡河需要船筏一樣。因此,歸依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歸依也不是拜神或拜師父;歸依不是一時、一次,或者歸依某一個人。歸依,是確立信仰的表示,信仰佛教,就必須歸依;歸依三寶,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么,歸依甚么呢?歸依三寶。三寶就是佛、法、僧。寶,有世間的財寶,有出世間的財寶。世間上的財寶,是黃金、鉆石、珍珠、瑪瑙等;出世的財寶,就是佛、法、僧。世間上的財寶,能夠豐富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出世間的佛法僧三寶,可以使我們的精神富有。所謂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謂法,就是佛教的經(jīng)典、佛理;所謂僧,就是菩薩、高僧大德、弘法利生的僧團。
說到歸依三寶,三寶也有好幾種。有住持三寶、最初三寶、化相三寶、理體三寶、一體三寶。我們現(xiàn)在歸依的住持三寶,佛象是佛寶,經(jīng)書是法寶,僧團是僧寶;嗳龑毦褪亲畛跞龑,也就是最初成道的佛陀為佛寶,四諦、十二因緣的真理是法寶,五比丘、千二百五十人的阿羅漢是僧寶。
另外,還有理體三寶,佛寶是指佛的法身,也就是真理之身;法寶是報身,是從法身所顯現(xiàn)的莊嚴無比的身相;僧寶是應身,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化世間的佛陀。其實,法身、報身、應身,在理體上是一體的,法、報、應化身,叫做自性三寶。意即: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三寶的功能,不一定出家人才有三寶,或者佛陀才有三寶。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里,都具足有三寶的功德。比方說,我們自性的法身,就是佛寶;我們自性的真理,就是法寶;我們自性的清凈,就是僧寶。所謂歸依三寶者,其實就是歸依自己,因為自己的自性里面就有佛法僧三寶。
所以,禪宗講“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僧求”,就是怕我們心外求法,不能直下承擔。因此,真正的歸依,就是要歸依自性三寶,也就是所謂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有一個信徒問禪師說:“我們要歸依自性三寶,甚么叫做自性三歸依呢?”
禪師說:“要等到石龜說話的時候,我才告訴你。”
信徒自認也是禪宗的行家,就說:“石龜說話了。”
禪師反問:“石龜向你說了甚么呢?”意思就是說,自性三歸就是不可說,有說即非。
所以,歸依自性三寶,就是歸依自己了不得的一個無對待、無實相、實相無相的自性三寶,也就是無相三寶。
我們的自性三寶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歸依三寶,可以獲得無上的功德,三寶的意義是:
希有義:世間寶物,貧窮者不能得到,三寶也是如此,沒有善根因緣的眾生,百千萬劫無法值遇,故名為寶。
離塵義:世間寶物,本質(zhì)上沒有瑕穢,三寶也是如此,絕離一切有漏的無明、妄想、塵染,是最極明凈的,故名為寶。
勢力義:世間寶物,能除貧窮,醫(yī)治病毒等大勢力,三寶也是如此,具足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力,故名為寶。
莊嚴義:世間寶物,可以莊嚴世間,三寶也是如此,具有無量的無漏功德,能莊嚴出世間,故名為寶。
最勝義:世間寶物,在一切物中最為殊勝,三寶也是如此,是出世間的無漏法,最為殊勝無上,故名為寶。
不改義:世間的真金,不論燒打磨鏈等,本質(zhì)仍舊不變,三寶也是如此,因為是無漏法,所以不為世間的稱、譏、悔、譽、利、衰、苦、樂八風所動,恒常不動,故名為寶。
三寶的功德巍巍,難可具說。根據(jù)經(jīng)典譬喻,佛如良醫(yī),善療眾生;法如藥方,能除眾生苦;僧如看護,常解眾生惱。三寶的重要,譬若陽光、空氣、清水,這是人生三件寶,佛法僧則為出世的三寶,都是眾生得度的因緣,缺一不可。三寶又如冥冥黑夜里的燈燭、滔滔苦海內(nèi)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澤,皈依三寶,就像為自己的人生建設一座電力公司,成立一家自來水廠,開發(fā)一畝肥沃良田。皈依三寶能令我們認識自性,開發(fā)內(nèi)心的寶藏。歸依三寶的利益,無量無邊,不歸依,則無緣受用。
有一個寺院,住持和尚忽然生病了,沒有辦法和各方問道者講話,就拜托他的師弟說:“你代替我去論道。”
師弟說:“師兄啊!你拿我開玩笑,我是一個苦行僧,我那里會說佛法?那里能跟人論道呢?”
師兄說:“也沒辦法,你就出去講幾句客氣話好了。”
師弟不得已,坐上寶座。論道的人來了,看到一位大和尚,立刻就問:“甚么是佛?”
苦行僧心想:佛的歷史我也不懂,佛是覺者,自覺覺了甚么?覺他覺了甚么?覺滿滿了甚么?我都不能回答,怎么辦?不自覺就往東面看看,往西面看看。
來人說:“好啊!這回答得好啊!”怎么回答得好?甚么是佛?東面看看,西面看看,表示法身遍滿虛空,充滿法界,無處不是佛。于是再問:“甚么是法?”
苦行僧很難回答,又隨意向天看看,向地看看。來人說:“好!我懂了,我終于懂了!甚么是法?就是自他平等,無有高下,平等就是佛法。”
接著又問:“甚么是僧?”
苦行僧一想:“你問這么多,我實在沒有辦法了。”他就眼睛一閉,不睬你。
來人一看,“!回答得高!所謂僧者,原來就是莊嚴儀表、慈悲心腸,眼睛一閉,那個樣子就是僧!”于是說道:
“你這佛法僧三寶回答得好,我最后再問你一個問題,我們在家信徒要種福田,要布施,要結(jié)緣,甚么叫做福田呢?”
苦行僧一聽,心想:“唉呀!你的問題這么多,算了,我向你投降了,你不必講了。”就把兩只手舉起來。
問道的人更感動了,他說:“原來種福田不是用嘴巴說的,是要用雙手去服務、去工作、去實踐,這才是福田啊!”
所以,甚么是佛法僧?有時候,講的人不知道,聽的人也不一定能體會,原來,佛法僧當下即是。
因此,有時候我們?yōu)榱税l(fā)掘自己的自性三寶,不得不在形相上有個所謂歸依常住三寶、住持三寶,但是,不要忘記,最終還是要歸依自己的自性三寶,這才是“無相三歸依”。
八、何以說“吾人自性,一體三身?”
一般學佛的人都知道,佛陀有證悟?qū)嵪嗟姆ㄉ,有具足三十二相的報身,有隨機度化眾生的應化身;但是卻很少人知道,我們自己的本性也具備有佛法僧一體的三寶,具備有法身、報身、應化身的這個三身一體。
所謂“三身一體”,并不是說一個人有三個身體,而是在一體上就具備有三身的功能。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化身。
1.法身:
人人都有真如自性,那就是我們的法身、本體。
有時候,我們以為身體是我們的,其實這一個臭皮囊不是我們的,身體是有為法,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妄,但是在虛妄的假相身體里,卻有一個真正無位的真人,那就是我們的法身、我們的真如、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法身常住不滅,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法身是不死的。凡夫一期的生命壽終時,死的只是身體。四大五蘊假合的色身會死,我們生命的理體、我們的法身慧命,是永遠常存,永遠不死的。因此,人的死亡,正如衣服壞了,換一件衣服;身體壞了,就換一個身體。人之死,如同搬家,房子壞了,重換一間房子;身體壞了,換一個身體。人之死,就好像我們煮飯燒木柴,一根一根的木柴燒盡,爐火始終相續(xù);我們的身體,張王李趙,驢腹馬胎,但是我們生命的火是不會熄滅的。法身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生命的根源、生命的理體,是永遠不死的。法身又如黃金,你把它做成耳環(huán)、手鐲、戒指,做成碗筷,雖然形相不同,但是黃金的本質(zhì)是不變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盡管是五趣流轉(zhuǎn)、六道輪回,真如自性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如果,能懂得這個道理的話,那么,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就會產(chǎn)生信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只一世,生命是永遠不死的。能否懂得這個道理,就看你對于法身理體的體悟如何!
2.報身:
報身是由修行的功德所積聚,由修行的智能所增長,修行有了大智能、大福德、大因緣、大功德,就能圓滿報身。報身不但有自受用,而且要能他受用,所以,報身的意義,就叫做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例如,佛陀修行成道,他的莊嚴法相,慈悲威儀,能令眾生生起恭敬心,這就是給你的受用──他受用。甚至世間上,很多的學者講學,你受用,他也有受用,他也能從自己所講述的道理、學說中,自己有所得,自己能安住身心。又如世間一些慈善人士,辦了許多慈善事業(yè),別人固然得到大利益,他自己也得到盛名、功德。所以,自己受用,他人也能受用,這就叫做報身。
3.應身:
應身又叫應化身,為了度眾而隨緣隨機應化。例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三現(xiàn)身,應以國王身得度者,即現(xiàn)國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將軍身得度者,即現(xiàn)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xiàn)婦女身而為說法。你是甚么樣的人,他就示現(xiàn)跟你一樣,為你說法。再如釋迦牟尼佛,有的弟子看他是一個普通的老比丘,有的弟子看他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莊嚴、崇高的佛陀。所以,應身者,就是應眾生的機緣,隨緣所現(xiàn),隨緣所變,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
法身、報身、應身,講起來是三個,實際上是一個。例如釋迦牟尼佛,他有應身,但是他也有自受用、他受用的報身;他所以成佛,就是證悟到自己有一個真如自性,有一個永遠沒有生死,沒有生滅,永遠常在的法身。
佛陀證悟涅槃后,他有常樂我凈四德,稱為涅槃四德,即:
1.不生不滅是常德:世間是無常的,能證悟到出世的法身,就永恒了,就有常德。
2.不受內(nèi)患是樂德:娑婆世界,八苦交雜,苦多樂少,種種的負擔、拖累、紛爭,假如證得了三身,就有了樂德,樂德就是永遠快樂。
3.離妄得真是我德:世間無常、苦空、無我,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所謂“鏡花水月”;證悟成佛以后,就有一個法身理體上的真我,這就是我德。
4.超脫迷惑是凈德:成佛以后,能夠超脫迷惑,離開了愚昧、無明、妄想,自然如同出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的清凈蓮花,則雖在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卻如生活在清凈莊嚴的國土一樣,這就是凈德。
所以,如果我們的心上能有一念的清凈光,這就是你悟里的法身佛;能有一念的無分別光,這就是你悟里的報身佛;能有一念的無差別光,這就是你悟里的應身佛。只要我們把心上的清凈光、無分別光、無差別光發(fā)揮出來,我們自己當下就是佛。佛不是要等死了以后才能成佛,也不是要把五蘊色身毀了以后,才有另外一個真身。在我們四大五蘊假合的身相上,你可以體會到無相、無為,體會到自己的真如自性,那就是我們已證悟了法身、報身、應身,三身一體的佛陀了。
說到法身無相,無相的法身我們看不到,甚至于應身的釋迦牟尼佛,我們也沒有看到。法身、報身、應身,說是無相,事實上,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佛是清凈莊嚴、威德慈悲,外相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曾說:“如來舉身相,為順世間情,恐人生斷見,權(quán)且立虛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聲,有身非覺體,無相乃真形。”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為順應世間而示現(xiàn)的應身佛。因為無形無相,眾生易生斷滅見。所以,在佛法里講,“寧可起有見如妙高山,也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你有見,有這個、有那個還好,如果你執(zhí)無、執(zhí)空,生起斷滅空見,那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不可以生斷滅見,我們要從佛的應化身上,再進一步的體會無為自性的法身。
唐朝順宗皇帝,有一天問佛光如滿禪師,關于法身、報身、應化身的問題。唐順宗問:“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所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從那里來的呢?現(xiàn)在涅槃了,滅到那里去了呢?我們經(jīng)常說佛法常住世間,佛陀沒有離開我們,現(xiàn)在我請問:“佛現(xiàn)在在那里?”
如滿禪師回答說:“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凈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維,更勿生疑慮。”
如滿禪師回答得很好,你要問佛從那里來?到那里去?現(xiàn)在在那里?順宗皇上,我告訴你,佛是從無為來的,不是有為法。滅到那里去?當然,也滅到無為的法身。從有形有相的應身,回歸到無形無相的法身理體。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虛空有相嗎?虛空是甚么樣子?虛空是圓的呢?方的呢?長的呢?你能說出虛空是甚么樣子嗎?虛空無相,但又無所不相,比方說,你是一個長方形的盒子,長方形盒子里面的虛空也是長方形的;圓形的盒子,虛空在圓形的盒子里就是圓形的。因為虛空無相,所以無所不相;法身無形,所以無所不形。因為法身無為,你不要用有形、有分別的心去認識法身;法身遍滿虛空,住在無形的地方,住在無念的地方,住在無住的地方。清凈真如海,法身的理體是永遠常住的。
佛光如滿禪師回答以后,皇帝還是不太了然,進一步再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無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意思是說,佛陀出生在迦毗羅衛(wèi)國的王宮,在娑羅雙樹間涅槃入滅;佛陀分明住世四十九年,談經(jīng)三百余會,為甚么又說沒有說法呢?世間上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天地日月,時間到了,自然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為甚么佛的法身就不生不滅呢?我們凡夫心里的疑情就是無法了解,有智能的人更應該進一步的分別這許多矛盾。
佛光如滿禪師又再回答:“佛體本無為,迷悟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生處,自然無法說。”唐順宗聽到這里,豁然有所覺悟。
我們所講的“吾人自性,一體三身”,你不要從生滅上看,不要從相上去看,要從無形、無住、無相、無得的上面來認識。只要你自己能夠無分別,佛的平等法性、真如本體,自然就會顯現(xiàn)。我們自己無心,我們自己的平等法身自然也會現(xiàn)前。
九、如何以自心歸依自性?
有一首偈語說:“紙畫木雕泥塑成,現(xiàn)前真佛甚分明,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還從自己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真心,但是這顆真心長久被無明覆蓋了,無法顯現(xiàn)作用。如同黃金、鉆石,被埋藏在深山里,寶礦未經(jīng)開采,不能出土;我們的真心未經(jīng)雕琢,也不能顯發(fā)光芒。六祖大師說,以自心歸依自性,就是要我們肯定自己,開發(fā)自己的真心本性。
所謂真心本性,性,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一種能。原子有原子能,核子有核子能,太陽有太陽能,一切的萬事萬物都有一個能量。我們自己的本性里面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常講一樣東西的性能如何,每一個人也有每一個人的性能,雖然理上“佛性平等”,但是事上“因果差別”。因此,有道的人,他的性能就很好,他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忙能閑、能有能無、能進能退、能大能小,他就是萬能的。只要我們把自己的本性覺悟出來,我們也是無所不能。
如何開發(fā)自心本性呢?就是要參禪悟道。參禪悟道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把自性當中許多不善、不凈、不能的心去除;把嫉妒心、強求心、狂妄心熄滅;把輕視別人的心、貢高我慢的心、邪知邪見的心降伏。擾亂我們自性的煩惱、無明去除以后,心里的般若之光自能朗照,如同烏云去了,朗朗晴空自然顯現(xiàn)。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真心本性就能夠發(fā)揮功能,就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談到自性,前面講過,每個人都有自性三寶──自性里的靈明覺照,就是佛寶;自性里的寂常圓凈,就是法寶;自性里的融妙和常,就是僧寶。所以,世間上,甚么最有價值,甚么最高,甚么最大?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大如虛空,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自性,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的黃金、鉆石都集合起來,也買不到我們的自性。因此,有很多有人格的人,你想用黃金萬兩買動他,他也不動念。
有一個參禪的人問曹山禪師:“禪師!請問你:世間上甚么東西最貴重?”
曹山禪師回答:“你要問甚么東西最貴重,我告訴你,死貓子的頭最貴重。”
參禪的人很懷疑,“一個死貓子的頭為甚么貴重呢?”
曹山禪師說:“因為沒有人出價錢。”
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真心本性,是最高尚、貴重的,可是,我們都不知道它的價值,不知道它的寶貴。
波斯匿王是一個護法虔誠的佛教徒,每次見到佛陀及比丘弟子們,都會恭敬頂禮,五體投地。但是大臣們看不過去,就勸諫說:
“大王!你是一國之主,你很偉大、神圣、崇高。你不要一見到那些比丘就頂禮、磕頭,這樣有損王的尊嚴,太不值得了!”
波斯匿王心想:“如何讓大臣們了解,向比丘頂禮,并不貶損自己的身份。”他知道這個道理很難說得讓大臣們信服,于是就叫人從牢獄里砍下一個死囚的頭,拿到街上叫賣,并且囑咐叫賣的人要喊說:“波斯匿王的頭!波斯匿王的頭!一個一百塊錢!”
結(jié)果非但沒有人要買,而且大家一聽到是波斯匿王的頭,唯恐惹禍上身,紛紛把門關起來。
波斯匿王又再殺了一個豬頭,同樣叫人拿去叫賣,“賣豬頭喔!賣豬頭喔!一個一百塊錢。”
大家一聽,豬頭只要一百塊錢,紛紛搶著來買。后來,波斯匿王就跟大臣們說:“你們說我的頭很寶貴,你看,我的頭一百塊錢都不值,那個豬頭一百塊,大家搶著買。所謂‘生王的頭,不如死了的豬頭’,你們說,我的頭那里尊貴?”
這個意思,就是叫我們不要在形相上來論價值。
人在世間上,有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等等的差別;但是,在自性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道的時候,第一句宣言就是說明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每一個人的性能都是一樣的。我們的自性,“未曾生來未曾滅,未曾有來未曾無,未曾穢來未曾凈,未曾喧來未曾寂,未曾少來未曾老,無方所來無內(nèi)外,無數(shù)量來無形相,無實相來無音聲。”我們的法身自性,無色無味,無形無相,無男無女,無生無滅,無老無死,無內(nèi)無外。自性是“絕生佛之假名,超一切之對待”。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超越一切的自性,所以,我們要歸依自己的真心本性。
如何歸依自性呢?假如平常你覺得這個道理太玄,不容易捉摸得到,那么,你從具體的日常生活起居之間去用心,就可以體悟我們的真心佛性。
有人問禪師:“甚么是真心、佛性?”
禪師回答:“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定時休息,定時飲食。”
“唉喲!這么簡單!”
其實,一點都不簡單。睡覺能睡得好,吃飯能吃得飽,這就不容易了,早晨起來,作息之前,能靜坐,持之以恒,這就不簡單了。所謂“菩提心好發(fā),恒常心難持。”飲食適量,不要過飽。好的不起貪心,壞的不起瞋心,吃飯的時候,遠離貪瞋,那不就是最高的生活藝術(shù)嗎?“以獨處之心來待客,以待客之心來獨處”,不管有人、無人,你的心都是一樣。所謂平等心、平凡心,這不是很大的享受嗎?謹言慎行,言出必行,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如果你能說話謹慎,不惹麻煩,生活就不會發(fā)生意外。把握機會,不輕易放過,這個世間上,道就是個機,禪就是個機,所以,一念一覺之間,要緊緊把握住。“凡所有時,再思而行,已過不悔,展望將來”。不要常追悔過去,要能遠眺未來;要有英雄的無畏,要有赤子的愛心。睡覺的時候,好好的睡,如常眠不起;起床的時候,立即離床,如棄敝屣。你能如此生活的話,你就有禪,你的自性本心自然就能發(fā)揮功能。
所以,道,不分出家、在家,只要你能夠有道、有禪,你就有了佛法。
有一個老和尚,雖然八、九十歲了,每天忙著曬香菇,曬咸菜。寺里的住持看到了,“長老!天氣這么熱,太陽這么大,怎么要你曬香菇呢?”
“我不曬香菇,那我做甚么呢?”
“要曬,也不要在這個時候呀!太陽這么大,天氣這么熱!”
老和尚說:“不在這個時候曬香菇,那要到甚么時候才能曬香菇呢?”
所以,禪,要我們把握住自己的性能,就是那么一刻。如臨濟禪師說,我們們每一個人的肉體里,都有一位無位真人,每一個人都有自性、真心。遺憾的是,這個真如自性沒有發(fā)揮功能,正如有很多的人,把錢埋在家里的地下,或者把錢存著不用。再多的錢財,你不用,都不是你的;錢用了,才是你的。能力,你不肯用來幫助別人,雖有力量,那也不是你的。所以,世間上,金錢是我們的資源,要好好的運用;能力也是我們的資源,要好好的運用,六祖大師告訴我們,“自心要歸依自性”,就是要我們開發(fā)佛性的能量,用來造福世間,普利人天,這就是我們參禪學道的用力之處。
十、〈懺悔品〉中的“無相頌”真義何在?
佛教的經(jīng)典,處處指陳佛性人人本具,每個人的自性本來清凈,并不須有所增加或改變才會光明。自性本來清凈,自性本來光明;我們本來的面目與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證、有得,就不是本來的面目了。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因此,在《六祖壇經(jīng)》的〈懺悔品〉里有一首“無相頌”,內(nèi)容是說: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yǎng)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后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普愿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后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這一段“無相頌”是六祖大師教我們?nèi)绾晤D悟,如何找尋自己的法門。
所謂“迷人修福不修道”,這是說,現(xiàn)在一般的民間信仰,大都建立在貪求上,例如只曉得向神明要求平安、求幸福、求升官發(fā)財?shù)龋@是貪心?v使無貪,有一些人布施行善、修橋鋪路,卻只知修福,不知修道。甚至于有一些佛教徒,只知修福不知修慧,不知道行解并重、福慧雙修。
佛經(jīng)里有一則敘述“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的故事:
有兄弟兩個人,一個是修慧不修福,雖然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生活艱難,連飯都不得吃,所謂“羅漢應供薄”。另一個是只知修福不知修慧,后來投生為皇宮里的一只大象,身上披滿瓔珞、珠寶,但是,終究還是畜生。所以,布施、供養(yǎng)雖然是福報無邊,卻還在五趣六道里,還是會輪回。如果能夠;垭p修,就能滅罪。
說到滅罪,滅罪必須懺悔。“各自性中真懺悔”,就是要能認識大乘中懺悔的真義。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在佛教里,不怕犯罪,只怕犯了罪不知道懺悔。犯罪并不是很嚴重的事,即使犯了無邊的罪業(yè),只要肯懺悔,就如同骯臟的東西,遇到清水,就能洗凈。懺悔如法水,能夠洗凈罪業(yè)。
說到懺悔,在佛教里有許多懺悔的法門,例如:
1.以戒律門求懺悔。戒律門就是守法、持戒,守持戒律可以防非止惡,例如五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吸毒。若能持守五戒,當然就能滅罪。
2.以功德門求懺悔。功德門就是你去布施、行善,為人服務。以行善做功德,也能滅罪。
3.以無生門求懺悔。無生門就是從自性上認識罪業(yè)本空。罪業(yè)在相上講,有造作就有罪;但是從真如佛性上講,罪性本空。所謂“心中有罪將心懺,心若無時罪亦亡”,一切罪業(yè)都是因為我們的分別心妄動,才有是非,才有罪業(yè)。如果無心,那就是真心,真心是不會被染污的,好比你把黃金、鉆石擺在臭水溝里,隔個一百年、兩百年,再把它拿出來,黃金還是黃金,它是不會受染污。我們的自性雖然隨著我們的無明、煩惱流轉(zhuǎn)在五趣六道,但是真心自性沒有減損分毫。
4.以作法懺懺悔。作法懺就是禮拜梁皇懺、慈悲三昧水懺、大悲懺等,藉著禮拜懺儀來懺悔業(yè)障。
5.以觀想懺懺悔。觀想懺就是觀想佛的光明、相好,如此身心清凈,自能滅罪。
除了以上懺悔法門以外,《寶王三昧論》的十不要求,也能幫助我們修養(yǎng)身心。
1.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易生。
參禪學道的人,不要要求身體健康,永遠不生病,因為身體沒有病,有時候容易生起貪欲、執(zhí)著。“有病方知身是苦”,學道的人有時候帶三分病,才知道發(fā)道心。因此,無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發(fā)精進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無病”。
2.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在世間做人處事,不要害怕困難挫折,有時太容易、太順遂,容易驕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從艱難困苦里完成目標,反而不會遭致嫉妒、障礙。所以,“處世不求無難”。
3.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發(fā)心學道,不要要求沒有障礙;沒有一點障礙、干擾、困難,容易輕忽所學,做人就會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艱難,越懂得謹慎從事。所以,“究心不求無障”。
4.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愿不堅。
我們無論做甚么事情,不要怕魔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難有時候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所以,“立行不求無魔”。
5.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我們無論是讀書、創(chuàng)業(yè),或是從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則志愿不堅,很容易遭致失敗,所以,“謀事不求易成”。
6.交情不求益吾,交 益吾則虧損道義。
與人交 朋友,不要處處想到要別人幫忙我、有利于我,這自私的心態(tài),交 不到知心的好朋友。與朋友交 ,要想到我怎樣給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會虧損道義。所以,“交 情不求益吾”。
7.于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與人相處,不要要求別人凡事聽命于我、順從我、服從我,事情太過順心如意,則容易剛愎自用。所以,“于人不求順適”。
8.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幫助別人,不要企望人家報答我。望人報答,那不是布施,是貪欲;既然布施,就要無所求,無所求的無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9.見利不求爭分,利爭分則此心妄動。
見到人家有了好處、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羮,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以隨喜心為人家歡喜、祝福,這樣就不會癡心妄動。
10.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壓抑,不要急于辯白、申訴,否則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夠吃得虧、看得破、放得下,有時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報。
布袋和尚說得好:“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如果我們能了解六祖大師“無相頌”的真義,能放得下是非、憎愛,能夠?qū)拝s肚腸,凡事多忍耐幾分,讓人一步,何等快活!即使冤家對頭,也能“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凡事能用一種諒解的心,自然能證得六波羅蜜,自然能得度。所以,有的時候,只要我們心正、心誠,不求佛,佛自在我們心中,這就是“無相頌”的真義。
- 昔生未了今須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釋
- 心隨萬境轉(zhuǎn),轉(zhuǎn)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的解釋
-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的解釋
- 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
- 金鴨香消錦繡幃,笙歌叢里醉扶歸的解釋
- 天地銷歸何處去,微塵幻現(xiàn)奈他何的解釋
- 人從巧計夸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的解釋
-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的解釋
- 性定伏魔朝朝樂,妄念不起處處安的解釋
- 多年古鏡要磨功,垢盡塵消始得融的解釋
- 夢里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的解釋
- 人來謗我我何當?且忍三分也無妨的解釋
- 生死河邊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釋
-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的解釋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釋
- 懷恨難入菩提道,應修寬恕及慈悲的解釋
-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閑的解釋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的意思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