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六十五日(二):你的親教師是誰?

  安居第六十五日(二):你的親教師是誰?

  我們在結夏一開始就提到,這次學習不是為了增加大家的學識,是為了啟發(fā)大家心理上的一些作用。因為學識這個東西,有時我們會把它放在理論的層面,往往就會忽略對它的實踐。若是我們心地的一個啟發(fā),那就會去實踐、認知它,會在我們的生命中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

  凈土這個教法,在我們中國大家接觸的傳承的說法很多。我們接觸比較頻繁的大概就是“自力”,這樣的方法是十分多的,因為比較親近,又比較具體。凈土這一類的修法,大概就是所謂的做諸福德、懺悔業(yè)障、修諸定力,所謂自力者在這幾個角度去用功,念佛是為了修諸福德,或者平時要做諸福德,或者要懺悔業(yè)障,或者功夫成片說、一心說、三昧說等等,這是很普遍的,大家也接受。

  為什么接受呢?因為跟我們的關系密切,跟每一個人的關系都很密切。因為這個地方用功的感受密切,大家都容易接受。說你一天能走幾公里路啊?——你說自己能體驗到我能走幾里路。一天你有多少作為呀?——我念十萬佛,我念五萬、一萬、二萬等等。你現(xiàn)在在懺悔什么呢?——我做了某個錯事、某個不相應事,犯了哪個戒律,我在懺悔。這都很有針對性。所以這一類教法在凈土的傳承中,在我們中國基本上是主流的。但慢慢大家會體會到這個主流的一個弊端,即龍樹菩薩那個授記說——末世有情,唯知自力。就是他知道自己,不知道其他,天地還很大,還有佛菩薩他不知道,所以唯知自力的人就受到唯知自力的局限,這就是他的毛病所在,什么都是我這個不行,我那個不行,或者我那個行這個行等等,就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在自己所知的圈子里面跳舞了,在這里作為了,這個就是所謂的一個主流狀態(tài)。

  龍樹菩薩這些善知識在一兩千年前就授過記了,說這個時代的狀況——“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所有人天,顛倒善果,壞人梵行。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

  在唯知自力的圈子里,無疑給我們帶來了十分沉重的東西,又在減劫,又是違緣熾盛的時代,他們不去緣佛菩薩的威德力、究竟力與慈悲力,只緣自己現(xiàn)前的依正二報,多是減劫中的沉淪,道德日下,作為日下。有的人在拼命地作為呀,并不是不作為,沒明沒夜地在拜,到后面就生個大煩惱、犯個大業(yè)障——有的人就會放一把火、捅個窟窿,然后感覺這一段的作為就告一段落了。為什么呢?平時修行積攢的那些所謂的禮拜、贊嘆、作為呀等等,他因為唯知自力,結果增加了“我修持”的慢心這樣一個唯知自力的沉淀,后面就會捅個簍子,然后就告終了。一般我遇到這些菩薩,我說不要太猛了,能細水長流地來觀察、來作為還有意義,要不然進一退九勢在必然!許多人不修行是個好人,一修行你看那個鼻孔、面目就猙獰了,嚇人,不得了,只能說這個人不得了了。

  他們短期出家的來,第一晚上說拜通宵,我說不要拜行不?說大家熱情高漲。沒問題,挺好的。但是這個減劫固有的氣氛中,澀的很,就是大家隨喜助緣越來越少,慢慢你就泄氣了,你承擔不了你那個勇猛了,為什么呢?我不知道,但這是共業(yè)。開始 10個人拜,后面可能是8個、7個、6 個、5個、4個,再一看,沒了。這就是減劫的特征——勇猛沒有問題,但是它的增上緣少、推動力也少。一個人說我腰疼了不拜了,你腿疼了也不拜了,他肚疼不拜了。減劫中,澀,我們雖然有進趣的勇猛心,但一到現(xiàn)實中就變得很澀,生澀,象吃生柿子一樣,嘴里充滿了澀味,所以這個自力的修持雖然是主流,難免給我們世俗人帶來了很多生澀的結果。

  很多人說我修行了很多年怎么會這樣子呢?但他不知道,自力在這個共業(yè)制約下的一種特定狀態(tài)——就是費力,效果很差。因為你是要自己把自己舉起來。我們一個人能不能把自己舉起來呢?實際一根小小的繩子、一根小小的棍就可以把你舉起來,但你自己要把自己舉起來,誰有功夫把自己舉起來試一試?但是很多人都在做這個事,重復地做這個事,孜孜不倦。有的人暗暗下決心——我一定把自己舉起來!很多人在底下暗用勁說——總有一天我會把自己舉起來的。

  這個時代這樣做不是不行,過去自力修持的人,阿阇黎是必行之師!自力修持中必然有阿阇黎,沒有阿阇黎,沒有一個成就的!除非是獨覺菩薩,那是另外一回事,過去你已經(jīng)做過成熟聲聞,轉世之剎那,以自己不間斷的智慧把過去聲聞已證的果德在這一生再現(xiàn)出來,可能作為獨覺,善觀察十二因緣而成就菩提,自己出離生死困惑,跳出三界,過去稱為利根聲聞,過去世已經(jīng)完成過聲聞的修持了。除此之外,沒有阿阇黎的親教,自力的修持是無以成就的。這個給你認定死了,你再抓自己都沒有用,沒有支撐點,菩薩!很多人不相信這個,在我們漢地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出家人中是最多,在家人中是第二,看了兩本書認為自己就可以修行成了,然后拿到墻角鼓鼓搗搗,就鼓搗出來一個佛菩薩了。我告訴你,你那個佛菩薩就是個自大自慢自卑,什么內容都沒有!

  有個出家?guī)煾感心_行到九華山,遇到道士說你這身體不行了,要調整身體呀!怎么調整呢?辟谷,餓他7天,10天,21天的,身體就改變了。但這個地方?jīng)]老師就會出事情,就會落下疾病,即使有老師,但不是真正的阿阇師,你也會留下疾病,好比說餓鬼似的疾病,很多人辟了谷就像餓鬼一樣,他身心里種了餓鬼的種子,他這一生消失以后,必然到餓鬼道過渡一段,為什么呢?強烈的飲食的愿望存在他心目中,就會到餓鬼道。你說這不是太殘酷了嗎?實際是很殘酷的。

  所以如果這個阿阇黎不是真正成就的阿阇黎,你這個自力修持就慘了。你說我自己摸索——從古到今就沒有這么愚癡的人,但我們這個時代就有一批這樣的人!過去的剃頭匠、打鐵匠、木石匠都有老師,沒有一個人說我自己去摸索的,摸索出來的也都是過去的因緣相續(xù),根本不是它摸索出來的,哪有摸索出來的東西呀?我不知道現(xiàn)在的人在干啥?但可以如實地,或者清清晰晰地告訴大家——沒有成就的阿阇黎,你所有的作為就在自找苦吃,不要說你這一生,你累生累劫都是自找苦吃!不怕你沾沾自喜,也不怕你自大自以為是,你哪一天把你自己舉起來那一刻鐘你就知道了,你那是在搞假,在搞自大。

  這個進一退九的自力,不是封殺大家,而是我們自己把自己舉不起來,在沼澤地里你清理不了沼澤地的泥巴,因為我們自身的思維、意識、所知,我們那個得力,就是自己業(yè)力的沼澤地,你再盤旋,就是沼澤,就是泥巴。你怎么從這里邁出來?所以過去的親教師善知識,雖是自力行持,但引導你的自力趣向善緣,我們自己引導自己多是虛妄假設,不過是在自己的妄想業(yè)習中假設了一個妄想的前景,一作為往往不對稱,為什么?是假設的。不知道的人十年二十年的修行就不如人家三天兩天的修持成就的得力、如實。這真是一個大話題呀!

  前一段時間,北京一伙居士學佛小組,他們學了十個月的《安樂集》,一個一個給我打電話說——我們最感激的就是我們改變了自己,因為念佛改變了自己。很多居士的確是很感動的,我聽他們的聲音感到只能是隨喜贊嘆。他們說因為十個月的學佛、念佛,相互的鼓勵,感覺自己的生命得到了一個徹底的改變,感謝法師給我們帶來一個改變自己的機會,就是通過念佛憶佛真正改變自己的機會。他們的喜悅真是感染我了,要不然那個意樂人生、一念法,很多講法是講不出來的,是他們在那種特別喜悅的狀態(tài)下,真是給你帶來了一種想供養(yǎng)他們的強烈的愿望,為什么呢?他們真是走出來那種自我的巢臼,或者自許,或者自我自卑的那種狀態(tài),生起了喜,什么喜呢?輕松。不在過去的沉重、過去的驕慢,或者過去的自我的裹縛中去掙扎了,他們突然有一種自我解放的輕松。他們做的到底多好多壞我不知道,但是起碼給我打電話那一刻鐘,感染了我,給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我說我有機會一定提醒大家這個東西,很如實地提醒大家。

  過去僧人為什么成就的多呢?我們都知道過去出家人,世尊說善來比丘,就證阿羅漢果了,為什么?世尊有這個功德,他能把你舉起來,他能把你放在他可以放的法界去?磕阕约旱南胂,你永遠想象不到。我們這個如幻的世界,你永遠認為這是個道理,跟你沒關系,你知道嗎?為什么?你沒有無量光無量壽,你沒有這個審思的力度,你跨越不了你這一百歲的感知力、業(yè)力、所知。這個不教授是沒有辦法的,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我們都會被自己的所知、業(yè)習所局限,不管你是什么樣的人物,不管你多么夸張自己,多么貶低自己,都沒用。

  所以我們看世尊在世,為什么說正法時代、相法時代、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啥都不缺,老百姓不缺,出家人不缺,缺什么呢?——成就者。啥都不缺,缺成就者!末在何處呢?人心末了,成就者稀少了。世尊在他的經(jīng)典里授記說,我們這個時代的成就者,或者說相當多的成就者,隱蔽于圣山福地。何以故呢?白法湮沒,不允許他們生存了,尤其是聲聞乘的教法,或者說一些特定的教法,他們沒有空間,他們只能到圣山福地自娛自樂去了,他們不能面對這個濁惡、兇殘的世界,會把他們扼殺掉的。

  所以就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唯有般若乘這樣一個不染著的、無依無托的智慧的教法,還能在這個世間有他一個立足之地,因為它沒有痕跡。凈土這個教法平等回施,也是沒有痕跡,要不然有一點自我痕跡、自力痕跡的教法都在悄悄地隱退了。為什么呢?大家所不許,即這個減劫不許了。在這個時代越來越生澀,惡業(yè)、嗔恨業(yè)、嫉妒業(yè)越來越熾盛。親教師是自力修持的一個根本種子的依托!沒有這個根本種子,你只能是在虛妄中糾纏。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出家人、居士會說,我這么用功,我這么修行,為什么會這樣子呢?為什么沒有用呢?——沒有成就的親教師指導你。

  為什么引導我們憶佛念佛呢?阿彌陀佛必然是成就者,必然是現(xiàn)在佛,我們學阿彌陀佛,大家一起憶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以阿彌陀佛為師導,用阿彌陀佛來做我們的親教師,這樣的成就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我勸化這些自力悄悄用功的菩薩們,不管是在修福德也好,懺悔業(yè)障也好,修定力也好,一定要有一個真正成就的阿阇黎親教你,沒有?我勸你早剎車。剎車什么呢?少受苦,少受罪。這很中肯,因為見的太多太多了。

  我們都知道象遠公大師、善導大師等,他們有三昧力,他們教出來的學生都可以證三昧。但善導大師后期不靠自力了,就讓大家持名念佛,為什么?以他那樣的修持力,十年用功,三昧力自在,出入自在,但教授的比丘一生嗔心,業(yè)力一來,一退轉,他想這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后去參道綽禪師,《無量壽經(jīng)》一授予他,才持名念佛,普遍提倡,用禮拜贊嘆作愿觀察回向這種方法來修持了。

  所以第一種是自力修持,提醒大家一定要有一個真正成就的阿阇黎,半瓶子都把你害了,沒有一定不要搞!這是一個很實際很實際的情況。我在國內外參訪了很多律師、一些修行者,我以前最大的目標想有五個比丘能給大家傳一傳清凈的戒法,的確那是很強烈的心愿,用了十多年的工夫,感覺到還是先放一放,念佛很重要,安心很重要。先放一放,不是不做,有空間了還得去做,但一定在是成就的阿阇黎指導下,才能使你的自力得以圓滿,這是沒有辦法變的,這是對凈土法門的修持而言。

  第二種就是不舍萬行,這是慈愍法師主修的方法,也是我們比較接受的一個方法,就是我做點滴之善,回向往生。在我們中國永明延壽大師之后,這個修法也是比較普遍的,這個方法反而寬松,比第一類的就好的多了。不舍萬行的修持在我們中國現(xiàn)在的修持中,也是很多的,好比說很多人要念一念金剛薩埵四十萬遍,懺悔一下業(yè)障,然后回向極樂世界。有的人說我一定要修個什么樣的方法然后回向極樂世界,我要印多少書,放多少生,建多少學校,或者拍多少部電影,或者說做個什么事業(yè)……,最后導歸極樂世界,世俗上有作為的人比較多這樣,就稱為不舍萬行,種種作為回向極樂世界。

  第三種我們稱為善導教法。一般說是依佛力佛愿的隨順修持。此教法在善導大師這兒只是成熟了,并不是說他一個人擔起來了,他前面有許許多多傳承背景的推動,象龍樹菩薩是這個教導的主流,那么再往前面推,就是文殊菩薩,我們說圣文殊所導之意樂教法,他的主流是以意樂作為入手方便。再往前就是阿彌陀佛了。我們都知道文殊菩薩實際是阿彌陀佛的正教令身,在我們唐密中這個詞比較多一些。正教令文,就是正面的說法,其主題是意樂。你看我們在講隨順佛愿、隨順佛力時你很快樂的,因為你把自己的業(yè)力、他人的業(yè)力、共有的業(yè)力一下就可以扔掉不用管了,你只是隨順佛力佛愿就行了,你可以憶佛念佛,而不是去糾纏自己的業(yè)、他人的業(yè),很多糾纏很痛苦的,當然你自己也可以很了不起,但此處完全摒棄它,摒棄九界為殊勝方便,摒棄方便。

  棄舍就是方便,雖然我等沉淪于此,我不管它了,我就直接坐上這個船離開這個苦海了,直接坐上飛機離開這個地方了,你這個地方災難再多,我離開這個業(yè)力的糾纏了,所以這是棄舍的方便,是正教令文,依文殊所傳一代一代地就傳播下去了,到善導大師這個地方就成熟了,真正地東土化了,即真正地中國化了,中國人真正和盤接受了這個東西,是來自于善導大師。

  所以,我們一般學習善導大師的凈土教法,就會追蹤到善導大師的《觀經(jīng)四貼疏》,它楷定古今,只字不準改的,如抄經(jīng)只字不能增減。善導大師自己就這么講的,說我這個《觀經(jīng)四貼疏》楷定古今。怎么楷定呢?——就是校定過去對凈土法門認知的差別、認知的混亂,一切菩薩不了義教當并舍!這是十分方便的,但又十分的驚世駭俗!很多人說怎么能把菩薩的東西給舍掉呢?他說你上一邊去,對不起,不管你是什么樣的名頭,唯依佛而順于佛愿,唯依佛教入于金剛心智,他在這個地方是果決的,沒有任何的遲疑,形成了方便。什么方便呢?——意樂的方便,就是心智突然輕松了,把無始以來自他的糾纏扔掉了,不再管了。因為我們糾纏慣了,有的人雖然扔了一次,但還會跑回來再揀點垃圾,那也沒有問題,但你看一看污不污自己的手,污手了你再繼續(xù)舍,他有這個并棄九界的方便。

  真正想了解這個體系的,可以看看善導大師《觀經(jīng)四貼疏》。過去歷代的凈土善知識都會審思這個教典。但象永明延壽大師,一直到我們近代的藕益與徹悟這樣的大禪師們,他們都是證悟以后才去念佛的,所以他們不需要這些舍棄的過程了,他們已經(jīng)舍棄了九界的雜緣,他這時候念佛就是舍棄九界雜緣,因為在九界中他們已經(jīng)有很多透達的東西了,所以他們就把善導大師這個教言體系輕輕地一放,自己按證悟的路子去念佛了,但他們很干凈,他們講的東西反過來看多是心性的教法,不舍萬行的的東西就偏多。象徹悟禪師到后期的教言就很犀利了,就不允許這種過多的糾纏,過多的說法了,一定在方便上用功夫。

  凈土教法是并舍九界以為方便,不在九界中糾纏九界,只是念佛,把所有的地獄惡鬼畜生人天修羅聲聞緣覺菩薩放一邊去了,這些我都不談,我也不去糾結,也不去分析,就阿彌陀佛了,就把十方諸佛的佛果認真地去隨順、實踐、觀察,這時候成熟了,你再看九界任何的教法,沒問題,乃至地獄惡鬼畜生的作為,你都有方便,什么方便呢?——回施方便,利益方便。

  明天我們開始接觸回向門。回向門是摒棄九界之后的方便,不在九界中糾纏,當然修持根本談不上,只是說依佛果回施世間,其文字講——不舍一切苦惱眾生,回向為首,成就大悲。入生死園煩惱林中,游戲神通,至教化地。什么叫教化地?以愿力故,利益世間而無所障礙,如獅子搏鹿,奪于煩惱,利益世間,就是對九界的煩惱作為就象一個雄獅搏鹿一樣。我們九界的作為也有福,也有慧,也有力,也有善巧,但在這個地方象鹿一樣,它逃不出獅子的威德。

  貫穿在整個凈土教法中的,是以圣文殊的意樂教法體系作為一個宣化過程。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愿,以愿力而利益世間,那是無余地利世,他在十方法界中的種種勸化、種種引導,所以若以阿彌陀佛為本師者,那這些都不用提及了,只提及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我們要是以阿彌陀佛為本師,來看娑婆世界釋迦文佛的教法,那釋迦文佛的教法有他的局限性。為什么叫局限呢?因為阿彌陀佛的教法是對無量世界所展現(xiàn),釋迦文佛的教法是對人類顯示的,尤其是初轉*輪先度五比丘的教法,講的苦集滅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等,那都是在我們自身業(yè)力相續(xù)中的親教方便。釋迦文世尊有成就嘛,它就親教你,那么衍續(xù)出來三藏十二部,乃至說密續(xù)等等教法。但凈土這個教法是在無盡剎土中,面對無量的眾生,平等施教的一個殊勝教法。這個教法在十方世界是等值教法的,就是沒有高低的,他不擇于人群,不擇于世間,他不擇于有情,他不擇類。好比說僧法的教育一定是擇類的,先問遮難,你不能是非人,非人摒除;你是變化人出家了,只要查出來了,一定摒除。你看我們讀《四分律藏》中有龍王說,我此龍身甚苦啊,壽命甚長,難以脫離,瞿曇世尊有善巧,我當于此法中行作沙門,去出家,世尊一樣摒除他,為什么呢?其他比丘受不了。一睡覺,龍身子把你的房間給塞滿了,那不嚇死人嗎?所以很多變化的生命,在出家法則中受制約。為什么?這是許以人類令法住世的一個群體,其他那是不允許的。凈土它不管你是啥人,不要說是龍王了,你是蒼蠅只要愿意受教,也可以受教。這個差異十分大,菩薩們!

  阿彌陀佛世尊在十方無盡剎土中平等施教,利益眾生,無所區(qū)分。釋迦文佛的教法,他是有區(qū)分施教的,比如有初轉*輪、二轉*輪、三轉*輪,有阿含部、大集部、寶積部等等。我們要知道釋迦文佛與阿彌陀佛教法的對象是有差別的。我們認知不了這一點,我們把法就籠統(tǒng)地混到一起,說這都是佛說的嘛,都同樣的。不是,同中有不同,利世是同的,教法上就有不同!我們在這個地要是不能清晰抉擇,就會混淆是非,混淆教法,不得方便,這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所以善導大師在他的《觀經(jīng)四貼疏》中反復提示——世尊于此娑婆世界廣提要門方便,以作立誓對稱教育。所謂對稱教育,即什么人施什么樣的教育,象善根成熟的這些外道,世尊多以“善來比丘”言下令其成就阿羅漢;但有的人需要行持,那就需要施羯摩法去剃度;有的阿羅漢是各個攝受,有時候就是群體攝受,一來就五百、五百、一千這么多人。世尊五百、五百地度人是經(jīng)常有的——五百賊人善根成熟了,手足都被剁了,世尊說“善來”,手足又具足,就證果了。象我們前幾天提到的央掘魔羅,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最后要殺自己的母親,世尊就以通力站到他前面,世尊徐徐前行,他在后面拼命追,想要殺最后一個,以為殺了一千個人就可以升天了。那么對每一個有情群體,世尊都有對稱的教法,比如讀到大集部,一定是對色界與欲界眾生的廣泛施教,很多就不是對人類講的,我們要用人情去分析,是沒辦法分析的,因為我們人類的智慧、生命、意識都太短淺。所以這個傳承我們要是認識不清晰,那就很麻煩。

  我們要是不能依止阿彌陀佛的親教,那就看從文殊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這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教言機制,F(xiàn)在我們講的五念門都是來自他們的教言,其主題教言是意樂,就是智慧門,以意樂為入手方便,就是以無染為方便,不居于位,F(xiàn)在我們凡夫愚癡就愚癡在我是某個位置上的人,有的人是工人、農民,有的是公安,有的是戰(zhàn)士,有的是盲流,有的是出家人,有的是在家人,有的人可能是便衣,什么都有,這個沒有問題的,這都是你自己的身份。但有一點,你要認為你就是那個位置,那就苦在那個位置上了,跟別人沒關系。那我們是學佛人、念佛人,所有的人都是念佛人,這個就沒有問題了,所有以文殊的教法,即以無染著的意樂為殊勝方便,那我們講的五念門的前四念門就令我們換位方便,站在佛菩薩的角度,來憶佛念佛,觀察世間,觀察九界,或摒棄九界,以為修行殊勝。

  為什么今天要提出來這個呢?就是人修自力往往不知道怎么修證,所以造成了很多困惑。我見過出家人自己傷害自己的,不是一兩次了,以前學戒的時候,很多人因為不知道這是釋迦佛對我們對稱的保護與教法,每一個戒律保你解脫,稱為波羅提木叉,也即保解脫戒——保護眾生,遮我們的惡緣,遮我們的惡果,使我們有增上善緣,成就菩提,出離生死輪回。但很多人學的不是這樣,他就指責別人,被別人指責,制約自己,制約別人,犯戒了就自己殘害自己。我到這些戒律班,我感覺最大的一個提示,我說我們能不能請一個和尚,我們沒有和尚,這一類的學習多出問題。因為戒律對僧人的輔助、安樂他看不到,越學感覺自己的戒律越不行,越學感覺自己越差,越學感覺到天下沒有一個好人了,越學感覺就崩潰了,到最后算了,就放棄了。跟我一起學戒的,有兩批人,一批人干脆什么佛法不佛法的,算了;再一類人藏地去了,南傳也有,少一些,極個別的,大部分都去藏地了。為什么呢?他們喪失了信心,就是把自身的業(yè)力,把自力、自己的作為盯得死死的,盯的越死,就看別人也看得越死,結果就造成了銅墻鐵壁的業(yè)力的一個國土,人就走不出來了,后面就特別大的傷害。

  念佛這個法門讓你舍棄。舍棄自業(yè)他業(yè)共業(yè)的糾纏,舍棄這個東西,你不要管它,你去念佛憶佛。在念佛憶佛這個無上菩提心中、本凈心中、本具莊嚴中,去回觀九法界的種種眾生,這時候在解放的情況下去觀察這些不解放的業(yè)力、糾纏的業(yè)力,你就自得方便。

  我們把這二十九種莊嚴做了一個簡單的觀察,此處做了一個總結,也做了一個回顧,希望大家在這三個念佛體系中去認知,其差別是很大的。

  我不反對任何一個修持,這個地方一定要反復聲明,你用什么樣的修法我都不反對。但是有成就的阿阇黎是自力修持的一個根本依止,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真理。當然我希望這一類的人不要走彎路,很可憐,很多很多修到最后就是自大與自卑,沒有第二個東西了,真讓人感覺到惋惜。因為生命就怎么短,佛法的教言這么殊勝,放在那個地方,而去糾纏自己的業(yè)力,糾纏別人的業(yè)力,因為自慢就是他那一點兒修持,自卑就是他修持不成,這真是很可憐,讓人只有惋惜,后面一聲哀嘆這一生就過去了。

  太多了!這些人就會暗中較勁,他們用勁用大了,暗中用力——我在下面做出來什么樣子給你看看。你給自己看吧,慢慢的來。沒有人看的,因為我們都是自己在體驗自己的生命,沒有人看我們,一定要相信這一點,自己自覺一定是我們生命的主題。

  菩薩們吶!生命沒有賭氣那一刻。賭氣的人不是智者。起碼我們學佛的人是學習智慧的人群,應該摒棄這些愚癡的心地的作為,向往光明,向往著念佛的這種究竟了義的教法,那真是我們的福德因緣。你若要固執(zhí)呢?我們只能勸慰一句——步伐邁慢一點。

  慈法法師講于放光寺戒堂

  歲次辛卯六月二十一2011年7月21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