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釋迦佛在過去生中,為了度化眾生而累劫精勤地行持菩薩道,于此世示現(xiàn)成佛,具備了圓滿的身相。在佛教中,常常用“相好”形容佛陀身體的莊嚴(yán)殊勝。如云:“百劫修相好,三祇修;。”在《增一阿含經(jīng)》等原始佛教經(jīng)典中已提及,佛身具備“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事實上,如來的相好是無量無邊的,三十二與八十的數(shù)量實際也是隨世間而說的),在大乘佛法中,對此更是有著廣泛宣說。
“三十二相”又稱為“三十二丈夫相”,過去生精勤修集無邊相好之業(yè),此生方能得到如是相好。佛經(jīng)里說,菩薩由修行“決定無雜”、“諦觀微密”、“常修無間”、“不顛倒行”的四種正業(yè)而獲得三十二相[1],《瑜伽師地論》說三十二相都是以清凈戒為因[2]。三十二相中每一相的因由,經(jīng)典中都有細致的說明。概言之,三十二相由行持無量眾善而得,所以稱為“百福莊嚴(yán)”。
佛的身體還具備八十種好。這八十種好又稱為“八十隨形好”,意思是隨三十二形相的好(佛陀莊嚴(yán)的身相,為一切天、人所愛樂,所以稱為“好”)。比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更加微細隱秘一些。眾生見到佛陀,一般更容易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因此相和好是互相顯發(fā)的,“相”更莊嚴(yán),“好”更細微。
歷來的轉(zhuǎn)輪圣王也會有三十二相,但是遠不及佛光明圓滿[3],八十種好則唯獨佛菩薩才能具備。
以上所說的是佛陀在人間應(yīng)化的身相,就報身而言,更是有八萬四千乃至無量的相與好!觀無量壽經(jīng)》中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中又有八萬四千種隨形好。
而當(dāng)一個人在憶念佛陀的時候,他的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4]
佛的莊嚴(yán)身相顯示了自身的圓滿功德,使見到的眾生無不起恭敬之心。在佛世時,有很多人就是因為見到佛的相好光明而得度。正如《心地觀經(jīng)》所云:
金光百福莊嚴(yán)相,發(fā)起眾生愛樂心。
佛陀已于兩千前年示寂,然而披閱經(jīng)典,仍可從中感受到佛身的種種莊嚴(yán)。根據(jù)佛經(jīng)記載,三十二相包括[5]:
一、足下平滿相。佛的足底平直柔軟,若地有高低,隨其高低密觸地上,其間無一針一發(fā)可以容納。這是佛在因位行菩薩道時,修六波羅蜜所感得的妙相。此相表示引導(dǎo)利益的功德。
二、千輻輪相。佛足心的肉紋現(xiàn)一千輻輪寶之相,紋路分明,輞、轂等悉皆圓滿。這是佛在因位時,常以如法之財布施供給父母、師長、善友乃至旁生所感得的妙相。此相表示佛常愍念一切眾生,開嗔恚之山,分貪愛之水,照破愚癡無明的功德。
三、纖長指相。佛的兩手、兩足皆纖長端直,這是佛在因位恭敬禮拜諸師長,破除驕慢心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壽命長遠且為眾生愛樂皈依的功德。
四、足跟廣平相。佛的足跟圓滿廣平,這是佛在因位持戒、聞法、勤修行業(yè)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化益盡未來際眾生的功德。
五、指間縵網(wǎng)相。佛手足的每一指間都有網(wǎng)縵,猶如雁王的蹼,顏色金黃,紋路如綾羅。這是佛在因位常修四攝法,由攝取眾生而感得的妙相,表示離煩惱惡業(yè),至無為彼岸的功德。
六、手足柔軟相。佛的手足極柔軟,猶如兜羅綿,其色赤紅。這是佛在因位用上妙衣服、飲食、臥具供養(yǎng)師長,或于父母師長病時,親手為其拭洗等奉事供養(yǎng)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用慈悲柔軟之手平等攝取一切眾生的功德。
七、足趺高滿相。佛的足背高起圓滿,足趺柔軟,形如龜背,行步時現(xiàn)出印文。這是佛在因位精進勇猛修習(xí)福德而感得的妙相,表示利益眾生、大悲無上的功德。
八、腨如鹿王相。佛的雙腨(shuàn,指小腿肚)纖圓,猶如鹿王。這是佛在因位專心聞法及演說而感得的妙相,表示見者歡喜贊嘆,修學(xué)速疾,一切罪障消滅的功德。
九、垂手過膝相。佛的雙臂修直,立正時兩手垂膝。這是佛在因位離我慢、好惠施、不貪著而感得的妙相,表示降伏一切惡魔,哀愍摩頂眾生的功德。
十、馬陰藏相。佛的陰(男根)相勢高如峰,而隱藏不現(xiàn),猶如馬王。這是在因位斷除邪淫、救護怖畏之眾生等而感得的妙相,表示壽命長遠,弟子眾多的功德。
十一、身廣長等相。佛身縱廣左右上下,其量全等(頭足之高與張兩手之長相同),周匝圓滿,如尼拘律樹。這是佛在因位常勸眾生行三昧,作無畏施而感得的妙相,表示無上法王尊貴自在的功德。
十二、身毛上靡相。佛的一切發(fā)毛,由頭至足皆為右旋,其色紺青柔潤。這是佛在因位于無量世間行一切善法而感得的妙相,能使瞻仰佛的眾生心生歡喜,獲益無量。
十三、孔生一毛相。佛身諸毛孔各生一毛,呈青琉璃色,每個毛孔中都出微妙香氣。這是佛在因位尊重、供養(yǎng)一切有情,誨人不倦,親近智者,樂問樂論樂修,樂整治道路、除去棘刺而感得的妙相。
十四、金色身相。佛身及手足等為真金色,猶如眾寶莊嚴(yán)的妙金臺。這是佛在因位時常布施眾生房舍臥具、飲食、燈明,離諸忿恚,慈眼顧視眾生所感得的妙相。此德相能令瞻仰的眾生厭舍愛樂,滅罪生善。
十五、丈光相。佛的身光任運普照三千世界,四面各有一丈(雖能照亮無量無邊世界,但佛因愍念眾生而控身光)。這是佛在因位發(fā)大菩提心,修無量行愿而感得的妙相,能除惑破障,表示一切志愿皆能滿足的功德。
十六、皮膚細滑相。佛身皮膚細薄、潤澤,不為一切塵垢所染。與孔生一毛相一樣,這是佛在因位時,用清凈衣服、臥具、樓閣房舍等施與眾生,親近智者,遠離惡人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的平等無垢,以大慈悲化益眾生的功德。
十七、七處隆滿相。佛兩手、兩足下、兩肩、頸項等七處之肉都隆滿、柔軟,這是佛在因位時,不惜舍己所愛之物施予眾生而感得的妙相,表示佛斷盡七隨眠,具足七圣財,令一切眾生滅罪生善的功德。
十八、腋下平滿相。佛兩腋下的骨肉圓滿無虛,這是佛在因位時施與眾生醫(yī)藥和飯食,又自能看病而感得的妙相。
十九、身如師子相。佛的上半身廣大,行住坐臥威儀端嚴(yán),猶如獅王。這是佛在因位時,于無量世中未曾兩舌,教人善法、行仁和,遠離我慢所感得的妙相,表示威容高貴,慈悲滿足的功德。
二十、身端直相。在所有人中,佛身最大而直。這是佛在因位時,以施藥看病,持殺、盜戒,遠離憍慢所感得的妙相,能令見聞的眾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二十一、肩圓好相。佛的兩肩圓滿豐腴,殊勝微妙,這是佛在因位造像修塔,施與眾生無畏而又常慚愧所感得的妙相,表示能令見聞之人歡喜愛戴無有厭足,滅惑除業(yè)等無量功德。
二十二、四十齒相。佛具有四十齒,一一皆齊等、平滿如白雪,這是佛在無量世中遠離兩舌、惡口和嗔恚,修習(xí)平等慈悲而感得的妙相,能常常發(fā)出清凈妙香制止眾生之惡口業(yè),滅無量罪,受無量喜樂。
二十三、齒齊相。佛的牙齒皆不粗不細,齒間密接而不容一毫。這是佛在因位中用十善法化益眾生,又常稱揚他人功德而感得的妙相,表示能得清凈和順、同心眷屬的功德。
二十四、四牙白凈相。佛的四十齒外,上下各有二牙,顏色鮮白光潔,銳利如鋒,堅固如金剛。這是佛在無量世中常思惟善法,修慈悲而感得的妙相,表示能摧破一切眾生強盛、堅固的貪嗔癡三毒的功德。
二十五、師子頰相。佛的兩頰隆滿如獅子王,與身如師子相一樣,是因自無兩舌,教他不為所感,表示言必信受,能令見聞之輩除滅百劫生死之罪,面見諸佛的功德。
二十六、常得上味相。佛的口中常得諸味中之最上味。“上味”有二義:一指三千世界中第一之味;二指縱使是粗鄙的飲食,一入佛口就轉(zhuǎn)為了上味。佛在無量世中,不待眾生求己便施與所需而感得此妙相,表示佛的妙法能令眾生滿足志愿的功德。
二十七、廣長舌相。佛舌軟薄廣長,出口可覆蓋面部直至發(fā)際。佛在無量世中,自修十善業(yè),見他人修習(xí)也歡喜贊嘆,憐愍眾生而發(fā)弘誓心,教導(dǎo)正法,大行法德,以大悲回向法界,施與法味而感得此妙相。
二十八、梵音相。佛的清凈梵音,洪亮圓滿像天鼓響,微妙最勝如迦陵頻伽鳥的音聲,能使聽聞?wù)咝纳鷲蹣,得益無量。佛在因位時,在無量世中從不惡口、說實語和美語,還能使人不惡口,教導(dǎo)他們善語、不謗正法,遠離粗惡語,制守一切惡言而感得此妙相。
二十九、紺青眼相。佛眼紺青,如青蓮花。這是生生世世隨順乞者的心意,以慈心慈眼及歡喜心施予乞者所感得的妙相。
三十、牛眼睫相。佛的睫毛齊整而不雜亂,猶如牛王。這是佛在因位時,以大悲心觀一切眾生如父母,憐愍愛護而感得的妙相。未來世中觀諦佛眼的人,眼常清凈而無病患,消滅七劫罪障[6]。
三十一、頂髻相。佛頭頂有肉隆起,其形如髻(肉髻正中正位之佛頂,即使是十地菩薩也不能見,即“如來頂相無能見者”,是八十種好之一)。這是佛在因位時,自己受持十善法,又教他人受持而感得的妙相。表明了應(yīng)眾生根機而示現(xiàn)其形,演說妙法的功德。
三十二、白毫相。佛的眉間有白毛,柔軟如兜羅綿,其色雪白,光潔清凈,長一丈五尺,右旋卷收。這是佛在因位時,見眾生修三學(xué),稱贊其美而不毀訾,有謗者則遮制守護而感得的妙相。能見到此相者,可除去百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的生死之罪。
根據(jù)《大般若經(jīng)》記載[7],八十種好是:
一、如來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凈如華赤銅。
二、如來手足指圓纖長,傭直柔軟節(jié)骨不現(xiàn)。
三、如來手足各等無差,于諸指間悉皆充密。
四、如來手足圓滿如意,軟凈光澤色如蓮華。
五、如來筋脈盤結(jié)堅固,深隱不現(xiàn)。
六、如來兩踝俱隱不現(xiàn)。
七、如來行步直進庠審,如龍象王。
八、如來行步威容齊肅,如師子王。
九、如來行步安平庠序,不過不減猶如牛王。
十、如來行步進止儀雅,其猶鵝王。
十一、如來回顧必皆右旋,如龍象王舉身隨轉(zhuǎn)。
十二、如來支節(jié)漸次傭圓,妙善安布。
十三、如來骨節(jié)交結(jié)無隙,猶若龍盤。
十四、如來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
十五、如來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凈。
十六、如來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凈塵垢不著。
十七、如來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
十八、如來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
十九、如來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
二十、如來身相猶若仙王,周匝端嚴(yán)光凈離翳。
二十一、如來身有周匝圓光,于行等時恒自照曜。
二十二、如來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xiàn)眾相莊嚴(yán)。
二十三、如來臍深右旋圓妙,清凈光澤。
二十四、如來臍厚不洼不凸,周匝妙好。
二十五、如來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yǎn,黑色的痣)點、疣贅等過。
二十六、如來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
二十七、如來手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
二十八、如來脣色光潤丹暉,如頻婆果上下相稱。
二十九、如來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yán)。
三十、如來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
三十一、如來發(fā)聲威震深遠,如象王吼明朗清徹。
三十二、如來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
三十三、如來鼻高修而且直,其孔不現(xiàn)。
三十四、如來諸齒方整鮮白。
三十五、如來諸牙圓白光潔,漸次鋒利。
三十六、如來眼凈青白分明。
三十七、如來眼相修廣,猶如青蓮華葉甚可愛樂。
三十八、如來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
三十九、如來雙眉長而不白,致而細軟。
四十、如來雙眉綺靡順次,紺瑠璃色。
四十一、如來雙眉高顯光潤,形如初月。
四十二、如來耳厚廣大修長,輪埵成就。
四十三、如來兩耳綺麗齊平,離眾過失。
四十四、如來容儀能令見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
四十五、如來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妙。
四十六、如來身分上下圓滿,如師子王威嚴(yán)無對。
四十七、如來頭發(fā)修長紺青,稠密不白。
四十八、如來頭發(fā)香潔細軟,潤澤旋轉(zhuǎn)。
四十九、如來頭發(fā)齊整無亂,亦不交雜。
五十、如來頭發(fā)堅固不斷,永無褫落(脫落)。
五十一、如來頭發(fā)光滑殊妙,塵垢不著。
五十二、如來身分堅固充實,逾那羅延。
五十三、如來身體長大端直。
五十四、如來諸竅清凈圓好。
五十五、如來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
五十六、如來身相眾所樂觀,嘗無厭足。
五十七、如來面輪修廣得所,皎潔光凈如秋滿月。
五十八、如來顏貌舒泰光顯,含笑先言唯向不背。
五十九、如來面貌光澤熈怡,遠離頻蹙青赤等過。
六十、如來身支清凈無垢,常無臭穢。
六十一、如來身所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
六十二、如來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
六十三、如來頭相周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天蓋。
六十四、如來身毛紺青光凈,如孔雀項,紅暉綺飾,色類赤銅。
六十五、如來法音隨眾大小不增不減,應(yīng)理無差。
六十六、如來頂相無能見者。
六十七、如來手足指約分明,莊嚴(yán)妙好如赤銅色。
六十八、如來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xiàn)印文。
六十九、如來自持不待他衛(wèi),身無傾動亦不逶迤。
七十、如來威德遠震一切,惡心見喜恐怖見安。
七十一、如來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
七十二、如來能隨諸有情類言音意樂而為說法。
七十三、如來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類各令得解。
七十四、如來說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
七十五、如來等觀諸有情類,贊善毀惡而無愛憎。
七十六、如來所為先觀后作,軌范具足令識善凈。
七十七、如來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
七十八、如來頂骨堅實圓滿。
七十九、如來顏容常少不老,好巡舊處。
八十、如來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
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是佛累劫積累福德因緣而成就的色身,也是佛為了度化眾生而示現(xiàn)的身相。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佛現(xiàn)三十二相事實上是隨順了當(dāng)時古印度人的審美習(xí)慣;在有的佛度中,佛甚至?xí)粳F(xiàn)千萬相好:
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xiàn)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于今故治肩膊令厚大、頭上皆有髻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花、若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幅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于先所貴者故,故起恭敬心。
有國土佛為現(xiàn)千萬相,或無量阿僧祇相,或五、六、三、四相……
然而,佛為眾生示現(xiàn)的相好無論有多少,其本質(zhì)仍然還是緣起性空的假名幻有,了知這一點,才能如實見到佛的相好光明,才能見到真正的佛身!金剛經(jīng)》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也說過:若見緣起即為見法,若見緣起即為見佛。當(dāng)我們了知緣起性空,一味平等的法性時,不但佛的相好,即便是森羅萬象的當(dāng)體,也都是佛的真實面貌了。
- 要不忘初心,善于觀察因緣、隨順因緣
- 從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變 為什么說僧服是無價寶?
- 修行人對人生的三點理解 進入禪修境界的重要常識
- 玄奘大師揚威異域立論高明一字不易
- 勿在背地說人壞話!
- 舍命為爭取宗教信仰的彌光老和尚
- 嗔恨墮入惡趣忍辱功德殊勝
- 走偏的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訛誤半世紀(jì)
- 禪修要放棄一切成見
- 企業(yè)家為什么熱衷學(xué)佛
- 如果人人出家會怎么樣
- 佛教的世界觀
- 尼泊爾的中華寺
-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 佛身如金,清凈無漏
- 門票關(guān)乎佛教根本 不止免費那點事
- 千年那爛陀興衰
- 佛說五個“不”連貫起來的修行路
- 為山僧明空上人紀(jì)行
- 喂鷹救鴿舍身飼虎 佛陀前世度生無數(shù)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