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寶論6、皈依僧寶的原因 (第一章 皈依僧寶 之四)

  僧寶論6、皈依僧寶的原因 (第一章 皈依僧寶 之四)

  在茫茫生死大海中,唯有三寶有離怖救護的功能。而僧寶能身體力行地教導(dǎo)我們解脫之道。唯有謙虛謹(jǐn)慎,依從師僧善知識精進如法修學(xué),才能日益增上戒定慧三學(xué),直至趣證菩提。若無皈依愿望,縱于聞思修皆能精進,也是枉費工夫。

  僧寶難值遇

  佛經(jīng)中說,十方世界有無量諸佛,此方世界過去莊嚴(yán)劫有千佛出世,現(xiàn)在賢劫有千佛出世,未來星宿劫有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乃賢劫第四尊佛。人壽百歲五濁逼惱時,本不可能有佛出世。而釋迦世尊以大悲心不舍眾生來現(xiàn)世間。釋迦佛出世前,世間已很久沒有佛法,眾生都沒有聽說過“三寶”這個名字。自世尊出家成佛,世間方有三寶出現(xiàn)。佛陀以最殊勝的因緣在人間轉(zhuǎn)動三乘佛法之輪,建立清凈無垢的僧團,甚難值遇的僧寶才出現(xiàn)于世,佛法才能延續(xù)至今,我們煩惱的世界才得以有光明。

  建立僧團,對于五濁的眾生世界來說,實在是非常艱難。佛陀當(dāng)時悲心切切地準(zhǔn)備組織僧團,先要向曾師事他的阿羅邏迦蘭與郁陀迦羅摩子說法,然而觀察到他們已經(jīng)死去。之后佛陀來到鹿野苑,應(yīng)五位從前共修苦行道友請法,為轉(zhuǎn)四諦*輪。于是,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如是僧寶才得以成就,如若不以佛陀悲愿的緣故,眾生便不能值遇僧寶,這是僧寶難值遇的第一原因。

  此外,佛已滅度兩千多年,世間佛法的流傳歷經(jīng)坎坷,甚至有些國家還產(chǎn)生過滅佛的法難。佛法在艱難中延續(xù),而世間人追逐名利已經(jīng)到達了幾乎失去理性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值遇僧寶,是極為難得稀有之事,只有主動和僧寶結(jié)緣的人,才有這樣的可能。而我們在僧寶面前種植善根的機會又非常稀少,加之個人放逸懈怠,對于善根修學(xué)不能策進,使值遇僧寶變得更加艱難。

  皈依僧的意義

  有人問,皈依佛、皈依法不就可以了么?為什么還要皈依僧呢?當(dāng)知,無論是阿彌陀佛,還是釋迦牟尼佛,他們都是僧,是在人間修行已經(jīng)成就的僧寶。十方三世諸佛,沒有一位不是現(xiàn)僧相而成佛的。而他們成佛之前,一定是在人間修行的。我們是人間的眾生,只有依止了在人間修行成就的僧,才有可能使我們脫離輪回痛苦

  佛法與外道最根本的區(qū)別就是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是修行的基石,如果沒有這個基石,那么修行就如在冰上建起華宅,不管你建得多么漂亮,又裝飾得多么豪華,夏天一到,冰層消融,華宅終歸化為烏有。佛教雖以法寶為主,但是法寶的產(chǎn)生,必須由佛寶與僧寶來完成,所以三寶是不可分開的。眾生流轉(zhuǎn)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為般若,業(yè)即成為解脫,苦即成為法身;般若為佛寶,解脫為法寶,法身即為僧寶。

  三惡道眾生及天人都不具備修定、斷煩惱的條件,斷煩惱證菩提要利用人身,方能斷除有漏而證圣果。這也是佛陀教法須在人間實現(xiàn)的原因。佛法賴僧寶得以長住世間。而僧寶是在人間真實面對煩惱,并進取無漏圣果的師長。僧寶為我們傳授佛法,引導(dǎo)我們走向究竟解脫,故應(yīng)皈依。只要是在人間受生的眾生,唯有皈依人間僧寶,才有解脫。這是人間眾生亙古不變的的希望。

  皈依僧的功德

  得皈依處者,如得大地。不論顯密,皈依都為諸戒之本,從入佛門乃至涅槃,一切功德,皆從皈依起。皈依僧寶的殊勝利益無量無邊。《攝般若波羅密多論》云:

  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

  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云:

  若能皈依三寶,將來所得的福報之大,大得不可窮盡。譬如有一個寶藏,全國人民搬運七年,搬之不盡,三皈功德比這還要大千萬倍。

  皈依三寶者,四天王發(fā)愿派遣三十六位善神[注1],常為護持,所求如意,此世后世,常遇三寶,易得人天福報,或證究竟菩提。

  圣嚴(yán)法師在《戒律學(xué)綱要》中將皈依三寶的利益總結(jié)為八種:一是成為佛的弟子;二是皈依戒為一切戒的基礎(chǔ);三是減輕業(yè)障;四是不受人與非人的障礙;五是一切善事定會成功;六是能積廣大福德;七是不墮落惡趣;八是速得佛果

  綜上所述,皈依后一心依止三寶,師從僧寶善知識精進修學(xué),懺罪積福,則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罪障自然消滅。有了三皈依的戒體,就為以后受所有走向證悟解脫的戒律打下了牢固基礎(chǔ)。皈依僧寶,正信凈修,則非人與魔無從干擾。

  過去曾有盜賊入于居士家,剛把手伸入窗中時,主人捆住他的手而擊之,且擊且念皈依。盜賊憶念其詞,回去的路上,連惡鬼都遠(yuǎn)遠(yuǎn)地避開他。佛經(jīng)中曾記載一位天人,天福盡故,要投生旁生、痛苦不堪之時,有天人教他誠心皈依三寶,依皈依三寶的功德轉(zhuǎn)墮為升,上升至兜率陀天。

  相反,如果不皈依三寶,即使福報再大,臨命終時,也可能難逃諸苦;持戒發(fā)心,懺悔罪業(yè),積集資糧等修行,都像沒有打地基的房子,所積功德沒有究竟依憑之處。

  是以當(dāng)知,皈依僧寶功德無量。在本書的第二章中,將會對皈依僧寶的功德進行詳細(xì)介紹。

  [注1]將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隨身攜帶,便可辟除邪惡,出入無畏,F(xiàn)抄錄如下:

  (1)彌栗頭不羅婆(善光),主疾病。(2)彌栗頭婆呵娑(善明),主頭痛。(3)彌栗頭婆邏波(善力),主寒熱。(4)彌栗頭?陀羅(善月),主腹?jié)M。(5)彌栗頭陀利奢(善見),主癰腫。(6)彌栗頭阿婁呵(善供),主顛狂。(7)彌栗頭伽婆帝(善舍),主愚癡。(8)彌栗頭悉坻哆(善寂),主恚。(9)彌栗頭菩提薩(善覺),主淫欲。(10)彌栗頭提波羅(善天),主邪鬼。(11)彌栗頭呵娑帝(善住),主傷亡。(12)彌栗頭不若羅(善福),主冢墓。(13)彌栗頭苾阇伽(善術(shù)),主四方。(14)彌栗頭伽隸娑(善帝),主怨家。(15)彌栗頭羅阇遮(善主),主偷盜。(16)彌栗頭修干陀(善香),主債主。(17)彌栗頭檀那波(善施),主劫賊。(18)彌栗頭支多那(善意),主疫毒。(19)彌栗頭羅婆那(善吉),主五瘟。(20)彌栗頭缽婆馱(善山),主蜚尸。(21)彌栗頭三摩陀(善調(diào)),主注連。(22)彌栗頭戾褅馱(善備),主注復(fù)。(23)彌栗頭波利陀(善敬),主相引。(24)彌栗頭波利那(善凈),主惡黨。(25)彌栗頭虔伽地(善品),主蠱毒。(26)彌栗頭毗梨馱(善結(jié)),主恐怖。(27)彌栗頭支陀那(善壽),主厄難。(28)彌栗頭伽林摩(善逝),主產(chǎn)乳。(29)彌栗頭阿留伽(善愿),主縣官。(30)彌栗頭阇利馱(善固),主口舌。(31)彌栗頭阿伽馱(善照),主憂惱。(32)彌栗頭阿訶婆(善生),主不安。(33)彌栗頭娑和邏(善至),主百怪。(34)彌栗頭波利那(善藏),主嫉妒。(35)彌栗頭固陀那(善音),主咒咀。(36)彌栗頭韋陀羅(善妙),主厭禱。同時,此三十六位神王,各各還有萬憶恒河沙數(shù)的鬼神,為其眷屬,輪番護持受了三歸的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