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虛云老和尚函

  致虛云老和尚函

  明真法師

  (上)

  慈悲的導師:

  您老為了爭取佛教的光明,祖國的團結,人類永久和平事業(yè)的實現(xiàn),不惜以一百一十三歲高齡的病后之身,蒞臨京滬,隨機攝化,我們除了極度的崇敬、愉快與感奮外,總覺得您老太勞累了。

  滬上法會圓滿后,我們懇切地迎請您老回湘作一個適當時期的休養(yǎng),不但我們便中得以稟承慈暉,藉慰孺慕;而且您老的健康,也是世界酷愛和平的良善人民所極度關懷的呀!我們代表三湘的四眾弟子,向您老致以最高的敬禮。

  四眾弟子明真等頂禮

  一九五三年元月六日

  (原載《獅子吼》一九九零年年第二十九卷第五期)

  (二)

  上虛下云老和尚紺目:

  奉讀十日惠復,欣慰無限,因利用今日星期,重邀四眾弟子蒞寺、傳達老人意旨,眾謂老人過于謙抑,過于客氣,如言為我輩請安,此實使我輩折福不小。

  老人要我等對老人作自家人看待,以老人德臘俱尊,海內無偶,卻言為我等請安,是老人先已不將我等作自家人看待了。湘中四眾弟子,俱視老人為師、為父,決不敢將老人作外人看待;亦望老人視我等為徒眷、為子孫,亦不作外人看待。

  老人法會圓滿后回湘,湘中老祖道場,屈指難勝,何處適老人意,老人即可憩居何所,權以為家,若必堅執(zhí)要回廣東,視蒞湘為過路,為掛單,是我等欲望老人作自家人,老人終不屑視我等作自家人也。

  老人今日已為世界和平老人,為海內四眾弟子敬信依戀之古佛,湘中四眾弟子,亦決不敢以老人為私有。惟老人喜京,住京中;喜滬,住滬上;喜粵,無妨住粵;喜湘,無妨住湘。應以老人適意為安,健康為重;必視為窟宅,湘為客舍,京滬及其他為旅泊,殊非海內四眾所望于老人者。因視老人為師、為父,不敢作外人,故敢“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畏嫌,不避罪,信口開河,好也講,不好也講。老人得勿斥弟子輩過于頑劣乎?

  老人誠我等不要客氣,弟子等認為歡迎鋪張,無益浪費,是客氣;若請老人回湘,些許路費,亦要老人自備,云水數(shù)千里,舟車搖簸,無適當人護侍,亦漠不關心,此即有失誠敬,決非視老人為師、為父之理。老人可呵此為客氣乎?此事已另函真空禪人、劉約真老居士相機辦理。總之一切根據(jù)實際情況,我輩對老人決不敢有絲毫客氣,老人亦視我輩如徒眷,如子弟,而不忍以外人相看待也。

  會中比丘悟性、比丘尼明意、翊蓮、優(yōu)婆夷吳海琴、湯佛定等共三十有八人,推弟子肅函老人重申微誠。自慚筆劣,不能摹其情狀,姑拾古人語曰:“如饑思美食,如嬰思慈母,如久病思良醫(yī),如大旱望云霓,且聞長沙迎請老人者數(shù)矣,終以因緣未熟,未能果來。老人當悲憫眾心枯渴,而有以照潤之也。翹動東隅,依戀曷盡。

  敬頌

  化樂無量!

  私淑弟子明真頂禮

  一九五三年元月十八日夜

  (原載《獅子吼》一九九零年第二十九卷第五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