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基本知識 第五章 觀察生死談寂滅 第一節(jié) 釋有支還滅

  佛法的基本知識

  日慧法師

  第五章 觀察生死談寂滅

  第一節(jié) 釋有支還滅

  有情在生死海中輪回的軌跡,已從十二有支所建立的因果之理作了詳細(xì)的說明,F(xiàn)在讓我們進(jìn)一步看看,這極為可怖的生死問題,在佛法中如何成立解脫之道;前面雖然也偶有涉及,但都語焉不詳,在這一章,擬作比較詳細(xì)的解說。

  三界諸行(一切有為法),從眾因緣生,沒有始終可得,也就是沒有來處和去處可得。若有來處和去處,便是有始有終,有自體。正因?yàn)闆]有這些,所以說:法生時,唯眾因緣會合而生;滅時,唯眾因緣離散而滅,生滅皆不從自體,如是,離開眾因緣,沒有任何一法是從自體有的。生法是如此,生法的眾因緣也是如此,因?yàn)橐蚓壉旧硪彩且环。?法既從眾因緣生,生時必是眾緣同時會合,于中,若闕其一,縱有余緣,必不得生。由此推論,滅此有為生死,只要找出它的生因而滅之,就能辦到,決非徒托空言,事屬子虛。

  佛陀對于這個問題的教授,應(yīng)機(jī)立說的固然不少,但主要還是四諦、十二有支的說法。十二有支,固在說明有情的生死緣起,若論其究竟,應(yīng)說還是在開示生死緣起的還滅。如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彼^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等盡滅。令諸有情滅此有支因緣,離三有苦,入寂靜涅槃,受安隱樂。

  《雜阿含·(三四七)經(jīng)》①(注釋:見《大正》二·九七至九八。),記載外道須深,來佛法中盜密出家,結(jié)果因聞佛陀說十二有支緣起還滅之理,得阿羅漢,茲據(jù)經(jīng)意摘要并語述于下——

  須深出家,時經(jīng)半月,一日,大眾之中,有比丘告訴須深說: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須深問:尊者是不是學(xué)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的呢?

  按:初禪有五種特征,說為初禪五支。此即:覺、觀、喜、樂、定。于中,覺,新譯作尋;觀,新譯作伺;定是禪的自體,說禪必攝其中,往往從略。

  比丘答:不是,須深。

  須深又問:是不是尊者離有覺、有觀,內(nèi)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的呢? 按:此中,內(nèi)凈一心,亦簡名內(nèi)凈。內(nèi)凈、喜、樂、定是二禪四支。

  比丘答:不是,須深。

  又問:那是不是離喜,以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具足第三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的呢?

  按:此中,舍心住,簡說作舍;身心受樂,簡說作樂。舍、正念、正智、樂、定為三禪五支。

  仍答:不是,須深。

  又問:那是不是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具足第四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的呢?

  按:此中,不苦不樂亦作中受,凈念一心亦簡說作念。中受、舍、念、定為四禪四支。

  仍答:不是,須深。

  又問:那是不是修寂靜解脫,起色、無色定,身作證具足住,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的呢?

  按:此中解脫,指八解脫。內(nèi)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nèi)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此三解脫,依初、二四禪立。其第三禪,上望第四雖有相似善根,卻沒有增上到凈解脫的程度;下望初、二,又已超過不凈解脫。四禪之中,除凈、不凈解脫外,更無中間解脫義,故第三禪不能立解脫名。次四解脫依四無色定立,如空無邊處解脫等,第八滅受想解脫,依滅受想定立,經(jīng)說“寂靜解脫”,即是指此。惟此第八依前七起,故經(jīng)又說“起色、無色……”云云 。

  仍答:不是,須深。

  又問:怎么尊者所說不同,前后相違,不得禪定,而復(fù)記說呢?

  比丘答:我等是慧解脫阿羅漢呀!

  說完,大眾離座而去?墒,須深卻非常迷惘,私自思惟:“這些尊者,和余人所說不同,前后相違;既說不得正受,又記自知作證,這事很難相信,當(dāng)去問佛,看佛如何裁示!币蛲鹚,細(xì)述其事,及其所疑,請示佛陀。

  佛對須深說:這是要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那些善男子,獨(dú)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離于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倓;唯愿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之。

  佛語須深:我今問你,你可隨意答我。須深!有生故有老死,不應(yīng)離生而有老死吧?

  須深答言:是的,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而有老死。 佛陀又問: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吧?

  須深答:是的,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陀又問: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故老死滅吧?

  須深答:是的,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佛陀又問: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吧? 須深答:是的,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陀又問:但是這樣的知,這樣的見,就能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嗎?

  須深答:不能,世尊!

  佛陀告訴須深:所以說,要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那些善男子,緣念十二有支緣起、還滅之理,獨(dú)一靜處,專精恩惟,住不放逸,離于我見。若實(shí)離于我見,便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一心恭聽佛陀教授之后,即遠(yuǎn)離塵垢,得法眼凈,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得無畏。

  佛陀又藉須深悔過的因緣,為說盜法苦報,(令生慚愧勇猛,)須深便于言下漏盡意解,成阿羅漢。

  說者按:諸阿羅漢由二種道得心善解脫。二道者:見諦道、思惟道,或說為見道和修道。須深尊者,先由見諦道離障道垢,得法眼凈,后由思惟道得漏盡意解(意解即心解脫)。又,二道皆斷煩惱;諸煩惱不外愛、見,屬愛者覆心,屬見者覆慧。愛即愛染,愛染斷,屬愛者亦斷;見屬無明,無明斷,屬見者亦斷。斷愛染得心解脫,斷無明得慧解脫。于中,若得無生智不退法,名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若但得盡智,則為退法,雖得解脫,不名為善。須深尊者,先過見諦道,得法眼凈;后過思惟道,得漏盡意解;過此二道名阿羅漢,未記退法,當(dāng)知是得的不退法。又,聲聞所斷障有二分:一、煩惱障,總指愛、見諸煩惱;二、定障。有說定障唯九次第定。此說認(rèn)為九次第定及八解脫互不相干,得八解脫不一定得九次第定,八解脫是解脫障,唯得此不得九次第定,名慧解脫阿羅漢,若得八解脫亦得九次第定,則是俱解脫阿羅漢。有說定障是八解脫或九次第定。二者所依的定,都是四禪、四無色及受想滅等九等至,于九等至修八解脫,清凈色、無色等解脫障;修九次第定,令心得自在,因?yàn)榫糯蔚诙ㄊ怯傻戎寥は虻戎?不經(jīng)禪中間及近分定。是故修治定障之道有二,而所治定則只是九等至而已。故行者雖得八解脫或九次第定,未盡諸漏,但名身證,是不還果,若更以慧盡諸漏,即名俱解脫阿羅漢。若但以慧盡諸漏,未除定障,得名慧解脫阿羅漢,后習(xí)禪定,除定障,即成俱解脫。①(注釋:此二說,前者是《成實(shí)論》之許,參見《大正》三二·三三九。后者是《俱舍論》之許,參見《大正》二九·一三一中。)須深尊者,在這短短時間之內(nèi),不可能得諸定,佛也沒有為他開示禪定法門,只藉他問慧解脫阿羅漢因緣,為說緣起法,令住不放逸專精思惟,依不放逸無散亂定,先得法住智,過見諦道;后得涅槃智,過思惟道,成就慧解脫阿羅漢耳。

  若問:何謂法住智?

  答言:如佛說:“有生故有老死,不應(yīng)離生而有老死”,乃至“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若依此專精思惟,正見十二因緣但生滅相續(xù),遠(yuǎn)離我見等塵垢,是名法住智。

  又問:何謂涅槃智?

  答言:亦如佛說:“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故老死滅”,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若復(fù)依此專精思惟,正見十二因緣還滅清凈,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涅槃智。

  在前一章,我們曾經(jīng)談到唯識宗和中觀宗對十二有支緣起的看法,今在這里談緣起還滅,也不能不談?wù)勥@二宗的見解。

  唯識宗論有支還滅說①(注釋:見《瑜伽》卷九,《大正》三○·三二一下至三二二上。):若有補(bǔ)特伽羅趣求涅槃,先集資糧,于現(xiàn)法中,從他聞音,趣向滅行。初以如理作意為緣,得生正見,遂于無明及愛,永斷無余,由此,無明觸所生受,亦復(fù)永斷。無明永斷,于現(xiàn)法中,證慧解脫;貪愛永斷,于現(xiàn)法中,證心解脫。如是,于現(xiàn)法中,諸行不轉(zhuǎn),于有余依界,證得現(xiàn)法涅槃。此時,唯余清凈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乃至有識身在,恒受離系受,直至先業(yè)所得壽盡,便舍識所持身,識與一切受遂任運(yùn)謝滅;所余因緣于先已滅,不復(fù)相續(xù),是名無余依涅槃界究竟寂靜處。

  中觀宗則說①(注釋:此下所說義的根據(jù),散見于《瑜伽師地論》,《大正》三○·三二一、三二四下、五○一中至下、八二八上等頁;《攝大乘論》,《大正》三一·三三○中。):若有補(bǔ)特伽羅能用般若不移智,觀有支諸法苦、空、無常、無我,那就不被諸法所愚;若是不愚,則無貪愛;若無貪愛,瞋則不生;若無有瞋,則不造業(yè);不造業(yè),則無取;無取,則不造后有;無有,生則不生;不生,則于身心諸苦不生,如是,不集五蘊(yùn)因,不于余處生果。是故,要從苦果解脫,就應(yīng)斷除斷、常等愚見。有頌說:

  于甚微細(xì)事,若有見斷常,彼不善因緣,未見緣生義。

  此中無可見,亦無少安立,于真以觀真,見真而解脫。 照一般說,緣起教是獨(dú)覺的不共道;但上章說,聲聞即能由此得慧解脫阿羅漢;又,經(jīng)說菩薩也因觀緣起還滅之理,圓滿般若波羅蜜,趣入方便波羅蜜;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也是觀此成正等覺。所以,不可一概而論。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