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卷第四
宗鏡錄卷第四
夫所言心法者。云何是心。云何是心法。
答。了塵通相。說名心王。由其本一心。是諸法之總原也。取塵別相。名為數(shù)法。良因其根本無明。迷平等性故也。辯中邊論云。若了塵通相。名心。取塵別相。名為心法。
問。此一心法。幾義而成。
答心法總有四義。一是事。隨境分別。見聞覺知。二是法。論體唯是生滅法數(shù)。此二義。論俗故有。約真故無。三是理。窮之空寂。四是實。論其本性。唯是真實如來藏法。
問。心四義之中。前二義是緣慮妄心。后二義是常住真心。約真心。則本性幽玄窮理空寂。既無數(shù)量。不更指陳。只如妄心既涉見聞。又言。生滅。此緣慮心。有其幾種行相。
答。有五種心。一率爾心。謂聞法創(chuàng)初。遇境便起。二尋求心。于境未達。方有尋求。三決定心。審知法體。而起決定。四染凈心。法詮欣厭。而起染凈。五等流心。念念緣境。前后等故。法苑義林云。辯五心相者。且如眼識。初墮。于境。名率爾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緣此。今初同起。亦名率爾。故瑜伽論云。意識任運散亂。緣不串習(xí)境時。無欲等生。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有欲生時。尋求等攝故。又解深密經(jīng)。及決擇論說。五識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俱時而轉(zhuǎn)。故眼俱意。名率爾心。初卒墮境故。此既初緣。未知何境為善為惡。為了知故。次起尋求。與欲俱轉(zhuǎn)。希望境故。既尋求已。識知先境。次起決定即解境故。決定已。識界差別。取正因等相。于怨住惡。于親住善。于中住舍。染凈心生。由此染凈意識為先。引生眼識。同性善染。順前而起。名等流心。如眼識生。耳等識亦爾。
先德問。五心于八識中。各有幾心。
答。前五識有四心。除尋求心。無分別故。第六具五心。第七無率爾尋求二心。有決定染凈等流三心。謂第七常緣現(xiàn)在境故。無率爾也。
問。第七現(xiàn)有計度分別。何無尋求心。
答。夫?qū)で笮慕砸缆薁。后尋求方生。第七既無率爾。尋求亦無。
問。前五既有率爾。何無尋求。
答。尋求有二緣方有。一即率爾心引。二即計度分別心。前五種雖有率爾。而無計度分別。第八有三心。率爾決定等流。無染凈尋求。
問。第八同第七。常緣現(xiàn)在境。何得有率爾。
答。第七緣境。即無間斷。第八緣境。境有間斷。第八初受生時。創(chuàng)緣三界。三種境故。
問。初受生時。第七亦創(chuàng)緣三界。第八識。何無率爾心。
答。第七隨所系。常緣當(dāng)界第八識也。今助一解。第七常內(nèi)緣一境。即無率爾。第八外緣多境。而有率爾。無分別故。即無尋求。
問。五心之中。何心熏種。何心不熏種。
答。率爾心有二說。一云。不熏種。任運緣境。不強盛故。二云。若緣生境。即不熏種。若緣曾聞熟境。即熏種。由串習(xí)力故。余心總熏種。今解。且如率爾聞聲境時。不簡生熟聲境。皆熏實聲種子。更有九心成輪。廣略不同。真理是一。其心如輪。隨境而轉(zhuǎn)。故經(jīng)云。身非念輪。隨念而轉(zhuǎn)。其義如何。上座部師。立九心輪者。一有分。二能引發(fā)。三見。四尋求。五貫徹。六安立。七勢用。八返緣。九有分體。且如初受生時。未能分別。心但任運。緣于境轉(zhuǎn)。名有分。若有境至。心欲緣時。便生警覺。名能引發(fā)。其心既于此境上轉(zhuǎn)。見照矚彼。既見彼已。便成尋求。察其善惡。既察彼已。遂貫徹識其善惡。而安立心。起語分別說其善惡。隨其善惡。便有動作勢用。動作既興。欲休廢道。故返緣前所作事。既返緣已。還歸有分。任運緣境。名為九心?沙奢喠x。其中見心通于六識。余唯意識。有分心通生死。返緣心唯得死。若離欲者。死唯有分心。既無我愛。無所返緣。不生顧戀。未離欲者以返緣心而死。有戀愛故。若有境至。即心可生。若無異境。恒住有分。任運相續(xù)。然見與尋求前后不定。
問。若隨分別。立真妄心。約此二心?傆袔追N。
答。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道。一畢竟空道。二分別好惡道。若畢竟空道。尚不得一。何況說多。若分別好惡道。理從義別。事乃恒沙。且約一心。古釋有四。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廷經(jīng)所明。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是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三質(zhì)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xiàn)行。四干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凈。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都是如來藏。故楞伽經(jīng)云。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即如來藏。如來藏。亦是在纏法身。經(jīng)云。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故知四種心。本同一體。但從迷悟分多。經(jīng)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佛說如來藏者。即法身在纏之名。以為阿賴耶。即是藏識。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有執(zhí)真如與賴耶體別者。是惡慧也。然雖四心同體。真妄義別。本末亦殊。前三是相。后一是性。性相無礙。都是一心。即第四真心以為宗旨。又古德廣釋一心者。望一如來藏心。含于二義。一約體絕相義。即真如門。謂非染非凈。非生非滅。不動不轉(zhuǎn)。平等一味。性無差別。眾生即涅槃。不待滅也。凡夫彌勒。同一際也。二隨緣起滅義。即生滅門。謂隨熏轉(zhuǎn)動。成于染凈。染凈雖成。性恒不動。只由不動。能成染凈。是故不動。亦在動門。楞伽經(jīng)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又云。如來藏者。為無始虛偽惡習(xí)所熏。名為識藏。若此一心。推末歸本者。謂證第一義。則得解脫。第一義。是緣之性。若見緣性。則脫緣縛。華嚴經(jīng)云。皆一心作。論云。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zhuǎn)故。諸教同引。證成唯心。云何一心而作三界。有三。一二乘。謂有前境。不了唯心?v聞一心。但謂真諦之一;蛑^由心轉(zhuǎn)變。非皆是心。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簡無外境。故說一心。三如來藏性。清凈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是知凡圣二法。染凈二門。無非一心矣。又此一心。約性相體用本末即入等義。更有十門。一假說一心。則二乘人。謂實有外法。但由心變動。故說一心。下之九門。實唯一心。二相見俱存。故說一心。此通八識。及諸心所并所變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熏習(xí)力故。變現(xiàn)三界依正等報。三攝相歸見。故說一心。亦通王數(shù)。但所變相分。無別種生。能見識生。帶彼影起。四攝數(shù)歸王。故說一心。唯通八識。以彼心所。依王無體。亦心變故。釋云。攝相歸見者。唯識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凡作論有三義。一者立義。即初句。二者引證。即第二句。三者譬喻。即下二句。所緣緣論云。內(nèi)識如外現(xiàn)。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意云。內(nèi)識似外境現(xiàn)。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識故。結(jié)云。諸識唯內(nèi)境。相為所緣緣。理極成也。則非全無相。相全屬識。故云歸見。攝數(shù)歸王者。如莊嚴論偈云。自界及二光。癡共諸惑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yīng)遠離。釋曰。自界。謂自阿賴耶識種子。二光。謂能取光。所取光。此等分別。由共無明。及諸余惑。故得生起。如是諸分別。二實應(yīng)遠離。二實。謂所取實。及能取實。如是二實染污應(yīng)求遠離。所以論偈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貪光及信光。二光無二法。釋曰。求唯識人。應(yīng)知能取。所取。此之二種。唯是心光。五以末歸本。說一心。謂七轉(zhuǎn)識。皆是本識。差別功能。無別體故。經(jīng)偈云。譬如巨海浪。無有若干相。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六攝相歸性。說一心。謂此八識。皆無自體。唯如來藏。平等顯現(xiàn)。余相皆盡。一切眾生。即涅槃相。經(jīng)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七性相俱融。說一心。謂如來藏。舉體隨緣。成辦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滅。即此理事;烊跓o礙。是故一心二諦。皆無障礙。八融事相入。說一心。謂由心性。圓融無礙。以性成事。事亦镕融不相障礙。一入一切。一一塵內(nèi)各見法界。天人修羅不離一塵。九全事相即。說一心。謂依性之事。事無別事。心性既無彼此之異。事亦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一等。十。帝網(wǎng)無礙。說一心。謂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復(fù)有一切。重重?zé)o盡。皆以心識如來藏性。圓融無盡。以真如性。畢竟無盡故。觀一切法。即真如故。一切時處。皆帝網(wǎng)故。如漩洑頌云。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nèi)真如還遍外。情與非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不離幻色即見空。此即真如含一切。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于一境內(nèi)一切智。于一智中諸境界。只用一念觀諸境。一切諸境同時會。時處帝網(wǎng)現(xiàn)重重。一切智通無掛礙。漩洑者。水之。漩流洄洑之處。一甚深故。二回轉(zhuǎn)故。三難渡故。法海漩洑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難窮初后。三聞空謂空。聞有謂有。則沈于漩洑。若不了斯宗。難超有海。隨善惡之浪。漂苦樂之洲。不遇慈航。焉登覺岸。如偈云。真如凈法界。一泯未嘗存。隨于染凈緣。遂成十法界。隨染緣成六凡法界。隨凈緣成四圣法界。六凡法界者。一天法界。二人法界。三修羅法界。四地獄法界。五餓鬼法界。六畜生法界。四圣法界者。一聲聞法界。二緣覺法界。三菩薩法界。四佛法界。眾生于真性上。以情想自異。則六趣升沉。諸圣于無為法中。以智行為差。則四圣高下。然凡圣跡雖升降?`脫似殊。于一真法界之中。初無移動。又依華嚴宗。一心隨理事。立四種法界。一理法界者。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二事法界者。界是分義。一一義別有分劑故。三理事無礙法界者。具性分義。圓融無礙。四事事無礙法界者。一切分劑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zé)o盡故。以此十法界。因理事四法界。性相。即入。真俗融通遰出無窮。成重重?zé)o盡法界。然是全一心之法界。全法界之一心。隨有力無力。而立一立多。因相資相攝。而或隱或顯。如一空。遍森羅之物像。似一水。收萬疊之波瀾。入宗鏡中。坦然顯現(xiàn)。又有所入能入。二種法界。如清涼疏云。先明所入?偽ㄒ徽鏌o礙法界。語其性相。不出事理。隨其義別。略有五門。一有為法界。二無為法界。三俱是。四俱非。五無障礙。然五各二門。初有為二者。一本識能持諸法種子。名為法界。如論云。無始時來界等。此約因義。而其界體。不約法身。二三世之法差別邊際。名為法界。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悉無有余等。此即分劑之義。二。無為法界二者。一性凈門。在凡位中。性恒凈故。真空一味。法無差別故。二離垢門。謂由對治。方顯凈故。隨行淺深。分十種故。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二者。一隨相門。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并八無為。此十六法。唯意所知。十八界中。名為法界。二無礙門。謂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然其二位。恒不相雜。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回向品云。于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于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此明事理無礙。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二門者。一形奪門。謂緣無不理之緣。故非有為。理無不緣之理。故非無為。法體平等。形奪雙泯。大品經(jīng)云。須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為是有為。為是無為。佛言。非有為法。非無為法。何以故。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須菩提。是有為性。無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此之謂也。二無寄門。謂此法界。離相離性。故非此二。又非二諦故。又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離。解深密經(jīng)云。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非無為非有為等。五無障礙法界二門者。一普攝門。謂于上四門。隨一即攝余一切故。是故善財。或睹山海;蛞娞糜。皆名入法界。二圓融門。謂以理融事故。令事無分劑。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以事顯理故。令理非無分。謂一多無礙;蛟埔环ń;蛟浦T法界。然由一非一故即諸。諸非諸。故即一。乃至重重?zé)o盡。是以善財。暫時執(zhí)手。遂經(jīng)多劫。才入樓閣。普見無邊。皆此類也。上來五門十義?偯魉敕ń纭(yīng)以六相融之。二明能入。亦有五門。一凈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證得。五圓滿。此五于前所入法界。有其二門。一隨一能入。通五所入。隨一所入。遍五能入。二此五能入。如其次第各入一門。此上心境。二義十門。六相圓融?倿橐痪。無障礙法界。百門義海云。入法界者。即塵緣起是法。法隨智顯。用有差別是界。此法以無性故。則無分劑。融無二相。同于真際。與虛空等。遍通一切。隨處顯現(xiàn)。無不明了。然此一塵與一切法。各不相見。亦不相知。何以故。由各各全是圓滿法界。普攝一切。更無別法可知見也。經(jīng)云。即法界無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如是。更無別法可知見者。云何言入。以悟了之處。名為入故。又雖入而無所入。若有所入。則失諸法性空義。以無性理同故。則處處入法界。前約情智凡小所見。隨染凈緣成十法界者。即成其過。今依華嚴性起法門。悉為真法界。若成若壞。若垢若凈。全成法界。如經(jīng)云。分別諸色無量壞相。是名上智者。古釋云。六道之色。壞善壞定。二乘之色。壞因壞果。菩薩之色。壞有壞無。佛色者。壞上諸壞。壞為法界。非壞非不壞。悉是法界。
問。心分四名。義開十種。識之名義。約有幾何。
答。若約同門自相。不可分別。若約異門共相。隨義似分。名約性相有九義。包內(nèi)外具五。名有九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九凈識。義具五者。一識自相。謂識自證分。二識所變故。一切境界。從心現(xiàn)起。三識相應(yīng)故。同時受想等心法。四識分位故。識上四相等。五識實相故。謂二空真如。是識實性。自上諸法。皆不離識?偯ㄗR。故知若相若性。若境若心。乃至差別分位。皆是唯識。卷舒匪離。總別同時。猶云霧之依空。若波瀾之涌海。又古德廣釋唯識。義有十門。明此唯識二字。先離解。次合解。先且離解。初唯后識。初唯字者。有三義。一者揀持之義。揀之。謂揀去我法所執(zhí)。持謂持取。持取依圓二性。唯識論云。唯言為遣離識我法。非無不離識心所無為等。二者決定義。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nèi)識之心。謂小乘離心有境。清辯破無內(nèi)心。三者顯勝義。謂心王勝。心所等劣。今但顯勝。不彰于劣。瞿波論師二十唯識云。此說唯識。但舉王勝。理兼心所。如言王來。非無臣佐。次解識字者。即了別義。謂八種心王。是識自性等。五位百法。理之與事。皆不離識。不爾。真如應(yīng)非唯識。攝余歸識?偭⒆R名。經(jīng)云。三界唯心。次合釋唯識者。唯謂揀去。遮無外境。境無非有。識能了別。詮有內(nèi)心。心有非無。合名唯識。唯謂遮無是用。識表詮有是體。攝用歸體。唯即識。持業(yè)釋。夫六釋之文。簡法為妙。今欲性相俱辯。且略引持業(yè)依主二釋?煞Q今文。第一持業(yè)釋者。有二。一持業(yè)。二同依。且持業(yè)者。持謂任持。業(yè)謂業(yè)用。若法體能持用。用能顯體。名為持業(yè)。如言藏識。識是體。藏是用。識體能持藏用。即名持業(yè)。又如妙法即蓮華等。二同依釋者。即多用同依一體。如言分段生死即身。變易生死即身等是。所以一切萬法。以心為體。萬法是用。法不離心。用不離體。心體能持萬法。法即是心。用即是體。名持業(yè)釋。若一切法。不得自心之任持。無一法可立。又若無法。則無業(yè)用。無用不能顯體。故知一切法是心。心是一切法。體用相成。非一非二。第二依主釋者。有二。一依主釋。二依士釋。依主者。有法以勝釋劣。將劣就勝以彰名。如言眼識。眼是所依即勝。識是能依即劣。以勝眼釋劣識故。將劣就勝。以彰其名。眼之識故。依主釋也;蛞詣e簡通。依主。即別名勝。通名劣。二依士釋者。謂劣法是勝法之士用故。今將劣法解于勝法。勝法從劣法以彰名。如言擇滅無為。擇滅是有為即劣。無為即勝。將勝就劣以彰名。依士釋。是知心王為勝。一切法盡是心法。又心是所依即勝。法是能依即劣。以劣顯勝。心之法故。即依主釋。無有一法不屬心者。若以一切法顯心。以劣彰勝。法之心故。即依士釋。所以宗鏡內(nèi)。于持業(yè)。有財依主。依士。鄰近。帶數(shù)。六釋之中。不出持業(yè)依主等二釋。下文不更一一廣明。以一例諸。自然無惑。
問。此言唯遮外境不有。為遮離心之境。為遮不離心之境。
答。設(shè)爾何失難。二俱有過。若遮離心之境是無余。有不離心相分在。何以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若遮不離心境是無。應(yīng)但有能變?nèi)帧jI所變相分過。如何通釋。答。所言唯識者。遮心外境無。不遮內(nèi)境不離識相分是無。
問。內(nèi)境與識。既并非無。如何但言唯識。不言唯境識耶。
答。以護法菩薩云。境名通于內(nèi)外。謂有離心境。不離心境。恐濫外境。但言唯識。所以唯識論云。謂諸愚夫。迷執(zhí)外境。起煩惱業(yè)。生死輪回。不解觀心。非謂內(nèi)境相分。如外都無。
問。唯識性與唯識。有何同異。
答。各有二義。且唯識性二義者。一者。虛妄唯識性。即遍計性。所遣清凈。二者。真實唯識性。即圓成實性。所證清凈。若言唯識者。有二義。一者。世俗唯識。即依他起所斷清凈。二者。勝義唯識。即圓成實。所得清凈。又言唯識性相不同。相是依他。唯是有為。通漏無漏。性即圓成。唯是真如。無為無漏。又云。唯言識者。是了別義。意云。五位一百法理之與事。不離識。今攝歸識?傃宰R名。以萬法由心起故。然即非唯一人之識。亦非唯一識。更無余識等。出唯識體者。一所觀出體者。即取五位一百法為體。以通觀有為無為法故。即以識相識性。合為唯識體。皆不離識故。二能觀出體者。即唯取心心所為體。心所與識。常相應(yīng)故。即唯能非所。若約唯識觀。即取于境中慧為體。于所觀境。觀察勝故。又明唯識差別?倲z諸緣及理。有其十種。一遣虛存實義者。遣為除遣。虛為虛妄。觀遍計所執(zhí)。唯虛妄起。都無體用。應(yīng)正除遣。為情有理無故。存者留義。實謂實有。即觀依圓法。體是實有。是本后二智境。應(yīng)正存留。為理有情無故。良由一切異生小乘。無始時來。妄執(zhí)我法為有。清辯菩薩等。妄撥理事為空。今于唯識觀中。遣虛者。空觀。對遣有執(zhí)。存實者。有觀。對遣空執(zhí)。非有非空。法無分別。離言詮故。二者。舍濫留純義。舍為舍離。濫即相濫。留謂存留。純?yōu)闊o雜。雖觀事理。有境有心。為心不孤起。仗境方生。境不自生。識變方起。由境有濫。舍之不稱。唯。心體既純。留說唯識。故唯識論云。我唯內(nèi)有。境亦通外?譃E外境。但言唯識。非為內(nèi)境。如外都無。華嚴經(jīng)云。三界唯心故。三攝末歸本義。攝謂綰攝。末即見相二分。歸即向。本。謂識自證分。是所依體故。今攝末見相分。歸本自證分體。故言唯識。故解深密經(jīng)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xiàn)。四隱劣顯勝義。謂王所俱能示現(xiàn)。心所即劣。依他起故。隱劣不取。心王即勝。所依體故。故言唯識。即名顯勝故。莊嚴論云。許心似二現(xiàn)。如是似貪等。五遣相證性義。識言所表。具有事理。事謂相用。遣而不取。理為體性。應(yīng)求作證。故攝論偈云。依繩起蛇解。見繩知是無。證見彼分明。方知明性亂。六境義。境謂所觀境。識即能觀心。此所觀境。由識變現(xiàn)。境不離識。立境唯識義。阿毗達磨經(jīng)云。鬼人天等。所見各異。七教義。即能詮教。說有唯識義故。楞伽經(jīng)偈云。由自心執(zhí)著。心似外境轉(zhuǎn)。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八理義。道理唯識。唯識頌云。是諸識轉(zhuǎn)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九行義。行謂觀行。即菩薩在定位。作四尋伺觀等。即觀行及定。俱不離識故。瑜伽論偈云。菩薩于定位。觀境唯是心等。十果義。謂佛果四智。菩薩所有功德。皆不離識。故莊嚴論云。真如無境識。是凈無漏界等。如上十義。性相境智教理行果等。皆唯是識。無有一法而非所標。故稱群經(jīng)了義中王。諸圣所依之父。若有遇者。頓息希望。無一法而可求。無一事而不足。全獲如來無上之珍寶。寧同荊岫璞中。已探教海秘密之靈珠。豈比驪龍頷下。遂得盡眾生之苦際。斷煩惱之病原。一念功全。千途自正。是以法華經(jīng)云。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y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此法華經(jīng)。亦復(fù)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故知唯此真實。萬法皆空。以此標宗。更無等等。如觀法經(jīng)云。彼有菩薩。名曰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時有比丘。名曰恒伽。謂乞士言。汝從何來。答。我從真實中來。又問。何謂真實。答曰。寂滅故名為真實。又問。寂滅相中。有所求無所求耶。答曰。無所求。又問。無所求者。何用求耶。答言。無所求中。吾故求之。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答。有所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來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切虛空分界。亦復(fù)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故知若能于法法上求空。則于門門中解脫。若人法問答言語往來。如宗鏡中像。若般若智照。寂滅涅槃。如宗鏡中明。所以若像若明。一切皆空。唯有鏡體。恒常披露。遍一切處。未嘗出沒。故云。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即知一切法。皆真實故。無所求中。吾故求之矣。亦是夫求法者。于一切法。應(yīng)無所求。故融大師云。若有一法可得。即是非時求也。所以凈名經(jīng)云?债(dāng)于何求。答曰。當(dāng)于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dāng)于何求。答曰。當(dāng)于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dāng)于何求。答曰。當(dāng)于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古釋云。空智因于見生。則空智無性。無性故智空。故名空智。邪見因諸佛解脫而有。邪因正生。邪見亦空矣。諸佛解脫。因悟眾生。心行。則解脫空矣。即約其空體無二。所以互求理無不遍。釋曰。邪正既體本同?绽怼S治丛鴷弘[。若于此平等性中。即不須求。為未知者說求耳。如無生義云。如經(jīng)云。愿求諸佛慧。亦不著愿求。求佛慧尚不令貪著。何況其余善法。又菩薩以離愿求。但眾生不知求佛道。菩薩故發(fā)愿。只云我愿求佛道。眾生因此。方知發(fā)心而求佛道。得意自知無所求也。如上所解。則念念與實相相應(yīng)。更無余念也。所以楞伽經(jīng)云。一一相相應(yīng)。遠離諸見過。是知若于諸相。常與實相相應(yīng)。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凈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著。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佛之所許。自覺之境矣。故論偈云。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
問。此唯識大約有幾種。
答。略有二種。一具分。二不具分。且具分唯識者。以無性理故。成真如隨緣義。則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質(zhì)。為半頭唯識。質(zhì)影俱影。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又若決定信入。此唯識正理。速至菩提。如登車而立至遐方。猶乘舟而坐升彼岸。如成唯識寶生論云。謂依大乘。成立三界。但唯是識。釋云。如經(jīng)所說。言大乘者。謂是菩提薩埵所行之路。及佛勝果。為得此故。修唯識觀。是無過失方便正路。為此類故。顯彼方便。于諸經(jīng)中。種種行相。而廣宣說。如地水火風(fēng)。并所持物。品類難悉。方處無邊。由此審知。自心相現(xiàn)。遂于諸處。舍其外相。遠離欣戚。復(fù)觀有海。喧靜無差。棄彼小途。絕大乘望。及于諸有耽著之類。觀若險崖。深生怖畏。正趣中道。若知但是自心所作。無邊資糧。易為積集。不待多時。如少用功。能成太事。善游行處。猶若掌中。由斯理故。所有愿求當(dāng)能圓滿隨意而轉(zhuǎn)。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