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十劃
十劃
【能引支】在十二有支中,能引支是無明和行二支,由于無明于諸諦理的迷闇無知,而由行的造作諸業(yè),熏習第八阿賴耶識中,能引熏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果的種子, 故名能引支!成唯識論》卷八載:‘一能引支,謂無明行,能引識等五果種故。’
【能生支】在十二有支中,能生支是愛、取、有三支,能近生當來世生老死果,故名能生!冻唯識論》卷八載:‘三能生支,謂受取有,近生當來生老死故。’
【能作因】為小乘所立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一法生起時,除其自體外,余一切法不障礙其生故,即以一切法為能作因之體。然余因?qū)哂心茏髦颍蕿槟茏饕,然余因各有別名,故獨以此名總稱之!俱舍論》卷六即謂,一切有為法,除其自體之外,其余一切法均為其能作因。能作因有不障礙、有所辦二義;前者屬無力之能作因,后者屬有力之能作因。即此能作因于法生起之時,不惟無障,亦能加力而成辦之。見《俱舍論》卷七。
【能所】二法對待,其主動的一面稱‘能’,被動的一面稱‘所’。亦即有為法之造作,主體的一面稱能,客體(對象)一面稱所。如心識緣境,心識為能緣,塵境是所緣。阿賴耶識儲藏萬法種子,阿賴耶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等是。
【能取所取】能取即認識的主體,所取是被認識的對象。換言之,能取者為心識,所取者是外境。在唯識學上,能取是識體四分中的見分,所取是識體四分中的相分。
【能造所造】能造與所造之并稱。地、水、火、風等四大種,具足五因(生因、依因、立因、持因、養(yǎng)因),能造作一切色法(即為構(gòu)成一切物質(zhì)的原素),故稱為能造四大;其他一切色法皆四大種所造作者,故稱為所造。說一切有部稱四大種為能造,五根五境及無表等十一種色為所造。大乘唯識宗破斥極微,不以四大為能造。
【能遍計】對所遍計而言,稱能遍計!段ㄗR三十頌》之三性頌曰:‘由彼彼遍計’,指的即是能遍計之識。‘遍計種種物’是所遍計之境。而‘此遍計所執(zhí),自性無所有’,即遍計所執(zhí)性。對于能遍計之識,唯識諸家解釋不同,無著認為第六意識是能遍計之識,故《攝大乘論》謂:‘當知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而安慧認為八個識都有‘能遍計’的作用。護法、難陀二師認為,只有第六第七兩個識是‘能遍計’之識。一般以此說為正義。
【能詮所詮】詮為詮顯經(jīng)典、事物之文句,能顯義理者稱為能詮,所顯義理稱為所詮。
【能熏四義】《成唯識論》卷二載,在熏習法中,能熏之法與所熏之法間必相和合,能熏法始能熏習‘所熏處’,于所熏處中發(fā)生種子、長育種子。因此,能熏法的七轉(zhuǎn)識,和所熏法的第八阿賴耶識之間,必須各具四種條件,始能熏習。能熏的七轉(zhuǎn)識所具備的條件為:一、有生滅:有生滅變化之法,始有熏習作用,無生滅變化——常住的無為法,無熏習作用。七轉(zhuǎn)識是有生滅變化的有為法,故能熏習。二、有勝用:勝用是作用力強盛,方有熏習作用。此有二義,一是能緣摯用,二是強盛勢用。能緣勢用,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無此作用;強盛勢用,是‘作意籌度,不任運起’的作用,這是指善的惡的染污法、作用力強盛者而說。在五位法中,色法無緣慮作用,不能為能熏;異熟無記心有緣慮作用,而勢用劣弱,不能為能熏;心不相應行法二用俱缺,亦不能為能熏,唯有前七識強盛的善惡染污心為能熏。三、有增減;有了盛用,且在量上高低不定,有增有減,方能熏習。佛果是圓滿的凈法,不增不減,不能熏習;七轉(zhuǎn)識是雜染的有漏法,所以能熏習。譬如以樟腦丸放置箱櫥中,樟腦丸散發(fā)了,衣服上也有了樟腦味;以金丸玉丸放置箱櫥中,金
丸玉丸本身不散發(fā)、無增減,但也不能熏衣服。四、與所熏和合而轉(zhuǎn):能熏與所熏要具和合性,即能熏法與所熏法同時同處,不即不離,故能熏的七轉(zhuǎn)識,唯能熏習現(xiàn)在、自身的第八識,不能熏習過去、未來,及他身的第八識。參閱‘熏習’條。
【能熏所熏】種子生現(xiàn)行,種子是能生,現(xiàn)行是所生。能生的,是第八識中能生果法作用的種子,所生的是七轉(zhuǎn)識,所以第八識為因,七轉(zhuǎn)識是果,這是‘種子生現(xiàn)行的因果’,F(xiàn)行熏種子,現(xiàn)行是能熏,種子是所熏,能熏的,是七轉(zhuǎn)識的現(xiàn)行法,所熏的是第八識種子,于此,七轉(zhuǎn)識是因,第八識是果,這是‘現(xiàn)行熏種子的因果’。阿賴耶的所藏之義,也于此可見!栋⑴_磨經(jīng)》曰:‘諸法于藏識,識于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能轉(zhuǎn)道】指證悟轉(zhuǎn)依之智。即壓制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的勢力,而使之不作用的能伏道,及斷滅種子的能斷道。換言之,此即是能轉(zhuǎn)舍二障、轉(zhuǎn)得二果的智(能轉(zhuǎn)道的道、即是智。)此有二類:一、能伏道:即是有漏無漏的加行、根本、后得三智,此智能伏二障的種子勢力,使其不生現(xiàn)行。二、能斷道:即是無漏的根本、后得二智,此智能斷除二障的種子。
【根】根為能生之義,增上之義。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因而眼之眼根,有強力,能生眼識,則名為眼根。信有生他善法之力。則名為信根。又人性有生善惡作業(yè)之力,則名為根性!毒闵嵴摗肪矶唬‘根者是何義?最勝自在光顯名根,由此總成根增上義。’《大乘義章》卷四曰:‘能生名根’
【根本依】前五識生起有四種依,若缺任何一種識則不生。根本依為四種依之一,謂依于第八識,第八識是根本識,前五識依第八識而得生起,故以第八識為根本依。參閱‘四依’條。
【根本依緣】生識的九緣之一。根本,即第八阿賴耶識;依,指倚托。謂第八識為諸識之根本,眼等六識依第八識相分而得生,第八識相分托眼等六識而得起,故根本依為六識及第八識之緣。參閱‘九緣生識’條。
【根本智】又作根本無分別智、如理智,無分別智之一。相對于后得智,乃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證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實,無有差別,故亦稱無分別智。此為體得究極真理的智慧,修唯識行,至通達位,證得所取之境空,能觀之智空,證此二空之智,無能緣所緣之差別,故名無分別智。見《成唯識論》卷九。
【根本煩惱】又作本惑,略稱煩惱。為六作心所有法之一,與‘隨煩惱’對稱。此有貪、嗔、癡、慢、疑、見六種。其中見復分為五,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稱為五利使;其他之五煩惱則稱為五鈍使。兩者合之,即為十隨眠!冻晌ㄗR論》曰:‘煩惱心所,其相云何,頌曰: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論曰: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名。’所謂煩惱,煩者煩悶、煩擾,惱者惱亂、惱熱。’《大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
【根性】根為能生之義;性指習性而言。人性有生善業(yè)或生惡業(yè)之力,故稱根性。《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稱:‘能生為根,數(shù)習成性。’。
【根所取色】五根所取之色,即色、聲、香、味、觸五塵。
【根緣】生識的九緣之一。根,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謂根能生識,前五識依五根而生起,若無五根,則五識無所依,故五根為五識之緣。參閱‘九緣生識’條。
【真如】指遍于宇宙間真實的本體;為一切萬有的根源,是本然的真實之意。此為遍布于宇宙間真實的本體,也即是事物的真實相狀、或真實性質(zhì)!洞般若經(jīng)》第三六Ο卷中,列出了十二名稱,如法性、法界、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等,都是真如的異名。他如涅槃、無為、空性、勝義、一如、如如等,也是真如的異名。真如成了大乘佛教的標志,為萬有的本體,并以此立為‘一實相印’,與小乘佛教‘三法印’相對稱。雖然如此,但各宗各家對真如的含意,在解釋上各不相同。丁福!斗饘W大辭典》解釋真如曰:‘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曰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曰如。’《法集經(jīng)》謂:‘善男子,言真如,真如者,名為空,彼空不生不滅。’《成唯識論》卷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其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妙法蓮華經(jīng)、第一方便品》曰:‘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華嚴經(jīng)探玄記》卷八曰:‘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曰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曰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是以,空宗以諸法空相為真如,有宗以圓成實性為真如;而天臺宗依據(jù)性具說,主張真如本身本來具足染凈善惡諸法。華嚴宗依據(jù)性起說,主張‘本體即現(xiàn)象’,即真如本為萬法,萬法本為真如。后二者,都是受了《大乘起信論》的影響。本來,印度佛教所稱的真如,基本上是客體性的、靜態(tài)的理體,永恒不變的真理。如《般若心經(jīng)》經(jīng)文:‘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但在中國,自《大乘起信論》出世后,標示一心開二門:‘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又謂:‘真如凈法,實無于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這樣,真如就不僅是客體性的、靜態(tài)的理體,亦是主體性的,動態(tài)的事用。成為‘不生不滅,離言說相離名字相,而能生萬法之體’,真如能夠生起萬法,這就和外道的自性、神梵沒有什么差別了。
如果我們自佛陀的基本理論‘緣起’,來探討真如的涵義,則所謂緣起、是一切法待緣而起,彼此關(guān)涉對待而起!峨s阿含·二九八經(jīng)》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任何一法的生起存在,必有其互相關(guān)涉對待的因素與條件。既是互相關(guān)涉對待而生起,其本身無實體,無獨立的自性,可想而知。無實體、自性即是空——空性,這是諸法的本質(zhì),是本來如此的,不增不減的、不生不滅的絕待理體,這就是真如。例如諸行無常,此無常諸行自性本空之理即是真如。諸法無我,此我法自性本空之理亦是真如,推之萬法皆是此意。因此,真如者,乃萬法本然之理,與萬法不一不異,而為萬法之實性也。所謂此理與萬法不一不異者,以此自性本空之理即寓于萬法生滅之中,離生滅法則無此真如,故曰不異;然生滅法是無常,而此無常之理為常,故曰不一。諸法自性本空之理,即諸法之實理;其空性空相,亦即諸法之實性實相,故而真如為諸法之實性無顛倒性。
【真如無為】唯識宗所立的六種無為之一。六無為中,前五種是或約其因來說,或約其用來說,只是方便譬喻,唯有真如無為才是諸法的法性、實相。《成唯識論》卷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真如是諸法的實性,諸法如波,此性如水,諸法如繩,此性如麻,諸法離此則無自體;此離諸法則無自相,故此實性與諸法不一不異。
【真如熏習】謂真如之法自熏習眾生之心。真如熏習有自體相熏習、用熏習兩種。真如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凈心,具有不可思議的業(yè)用。真如本自具足無漏之法,亦成為智之境界之性;常熏習眾生之心,令眾生漸厭生死、欣求涅槃,而信本具之真如性,發(fā)心修行,稱為自體相熏習。若藉諸佛菩薩以外緣之熏力,使眾生善業(yè)增長,則稱用熏習。見《成唯識論》卷八。
【真如凝然】全稱‘真如凝然,不作諸法’。此為唯識宗所立之說。謂真如凝寂湛然,毫不隨緣起動。唯識宗以真如為客觀的、靜態(tài)的,無變化、無作用的無為法,不因熏習而生諸法,為常住不變平等無相的理體。若真如隨緣起動,違背無為無作用之條件,則落入生滅遷流之有為法。此即唯識宗的真如觀,而與《大乘起信論等》之真如緣起說相反,見解各異,遂演成三乘一乘之區(qū)別。
【真見道】指如實證得生、法二空所顯的真理,與如實斷除所知、煩惱二障的階位。見道、一心見道。唯識宗所立菩薩乘之見道,分為真見道、相見道。真見道復涵括由加行功德成就而生之正斷煩惱根本智的無間道,及于次一念正證所顯真理的解脫道,雖涉于多剎那,然非別之所作。以其同等,故稱一心;又以其無分別智,體會真如,如實斷證,故稱見道!冻晌ㄗR論》卷九載:‘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參閱‘見道’條。
【真帶質(zhì)】唯識宗所立性境、獨影境、帶質(zhì)境三境之一。帶質(zhì)境有二種,稱真帶質(zhì)與似帶質(zhì)。一、真帶質(zhì),指色子所生的實法,例如第七識的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中間生出一個‘我’相(相分)來。這‘我’相是由七、八兩識的見分生出來的,七、八兩識各有其實種的本質(zhì),所以稱為真帶質(zhì)。即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zhì),中間相分兩頭生。’
【真實】法離迷情,絕虛妄,云真實!洞蟪肆x章》二曰:‘法絕情妄為真實。’
【真實行】菩薩修唯識行,此為十行位的第十位。此位菩薩,修智行,成就成實了悟,言行相應,色心皆順,稱真實行。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行’條。
【真諦】攝論宗的創(chuàng)始人,西天竺優(yōu)禪尼人,婆羅門種姓,后入佛教出家,博通三藏五部,究明大乘妙理。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五四六)來華,受到梁武帝的禮遇,本想在建業(yè)譯經(jīng),因值侯景之亂,展轉(zhuǎn)流寓各地,曾在富春令陸元哲宅譯《十七地論》。后于陳文帝天嘉四年(五六三),應廣州刺史歐陽訖之請,譯出《攝大乘論》三卷,《攝大乘論釋論》十二卷。陳光大二年(五六八)八月,他的首座弟子慧愷逝世,他與其余弟子法準、道尼、智激、法泰等十二人,發(fā)誓弘傳《攝大乘論》及《俱舍論》二論,使無斷絕。翌年元月即于廣州病逝,享年七十一歲。真諦為我國著名的譯經(jīng)家,《續(xù)高僧傳》載真諦在華二十余年間,譯出經(jīng)論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其主要譯作有《十七地論》、《金光明》、《彌勒下生經(jīng)》、《仁王般若經(jīng)》、《大乘唯識論》(即唯識二十頌)、《攝大乘論》等。
【俱大種因聲】聲塵的三聲之一,是執(zhí)受大種因聲、與非執(zhí)受大種因聲二者和合之聲,如以手擊鼓,以口奏簫等,此又名內(nèi)外聲。參閱《執(zhí)受大種因聲》條。
【俱生起】此指與生俱來的煩惱,與‘分別起’對稱。煩惱生起時有二種型態(tài),一、分別起,是后天的,受邪師邪教邪思維的影響而生起之惑。二、俱生起,是先天的,與生俱起的。亦即不是由于邪師邪教邪思維的影響,于境自然生起者。此中分別起之惑,其性強而易斷;俱生起之惑,其性弱而難斷。修唯識行,于見道位,頓斷分別起之惑;于修道位,漸斷俱生起之惑!冻晌ㄗR論》卷一曰:‘無時始來,虛妄熏習內(nèi)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zhuǎn),故名俱生。’
【俱生我執(zhí)】我執(zhí)又作人執(zhí)、生執(zhí)。執(zhí)著實我,與分別我執(zhí)對稱。一般所稱的‘我’,為五蘊假合而有,若妄執(zhí)具有主宰作用的實我存在,而產(chǎn)生‘我’與‘我所’等的妄想分別,即稱我執(zhí)!冻晌ㄗR論》卷一載,我執(zhí)可分為二種:一、俱生我執(zhí),即先天性的我執(zhí),由無始以來虛妄熏習內(nèi)因力之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zhuǎn),故謂俱生。參閱‘分別我執(zhí)’條。
【俱有因】為小乘所立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又作共有因、共生因。同時存在之法,相互為因,稱為俱有因。如地、水、火、風等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彼為我之因,我為彼之因,恰如三叉之相依而立,故稱俱有因。四大之中,一大為因,則其他三大為果;其他三大為因,則此一大為果。蓋以相互為因,亦必相互為果之故。俱有因又可分為互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之別。如以三杖相倚,一杖為其他二杖之因,同時其他二杖亦必為此杖之因;此三杖相互為果之理亦然,稱為互為果俱有因。又如三杖鼎足相倚,以支持一物;即由二物以上相互資助,以產(chǎn)生同一結(jié)果,譬如由多柱而支持一屋,稱為同一果俱有因。見《俱舍論》卷六。
【俱有依】又作俱有所依、增上緣依。指與心、心所同時具有,而為其所依之法!冻晌ㄗR論》卷四載,五識之俱有所依有四種,即五色根與第六、七、八等三識。論中舉出護法、難陀、安慧、凈月等四師之異說,以廣釋‘所依’之義,而以護法之說為正義,辨‘依’與‘所依’之區(qū)別,說明‘依’之義廣通于一切法,而‘所依’唯限于內(nèi)六處,其理由有四義:一、決定之義,二、有境之義,三、為主之義,四、令心、心所取自所緣。具足以上四義者,唯五根與第六、七、八等三識,故為心、心所法之俱有依。
若以能依之心來分別,前五識之俱有依有四種,第六識有兩種,第七、第八識各有一種俱有依。前五識四種俱有依為:一、同境依,又作順取依,即五根;根與識乃同取現(xiàn)在之境而生,故稱同境依。二、分別依,即第六識;前五識生起時意識亦必生起,前五識無分別,而意識有分別,故稱分別依。蓋五同緣之識無分別,第六識原為尋伺相應之識能取境故,又能令五識明了取境,故稱明了依。三、染凈依,即第七識;前諸識無染凈之別,染凈分位依第七識而成,故又稱分位依。四、根本依,即第八識;為諸識所依以生起之根本,故稱根本依。以上四依中,唯前五識之不共依為同境依,即五色根,其余三者為諸識之共依。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七。
【俱舍宗】依俱舍論而立的小乘宗派,稱俱舍宗。為我國十三宗之一,相對于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初由世親入迦濕彌羅國學毗婆沙之義,其后根據(jù)《大毗婆沙論》,及參酌經(jīng)量部之義,造《阿毗達磨俱舍論》,批判說一切有部的傳統(tǒng)理論,時有眾賢論師,撰《俱舍論》,破世親新說,又造《阿毗達磨藏顯宗論》,顯揚毗婆沙宗義。爾后,德慧、世友、安慧、陳那、稱友、增滿、寂天等諸師相繼制疏,以釋《俱舍論》,遂締造說一切有部教義的新紀元。
陳天嘉五年,真諦譯出《阿毗達磨俱舍釋論》,又別作疏十六卷以釋之,慧愷、慧凈、道岳等亦相繼制疏敷揚。唐永徽五年,玄奘再譯,稱《阿毗達磨俱舍論》,世稱新俱舍,即此宗所依之今本。玄奘門人神泰、普光、法寶等三師各撰疏以布衍其義,合稱俱舍三大疏。又有懷素、圓暉等作疏記,一時講習頗盛。惜唐以后,此宗遂絕不傳,元世祖時,帝師八思巴造《立彰所知論》二卷,是為研究俱舍的最后余光。此宗除以《俱舍論》為主要論典外,所宗之經(jīng)典有四阿含等,論典有七論及《大毗婆沙論》、《阿毗曇心論》、《雜阿毗曇心論》等。世親造長行,以論理明晰,敘述順序得宜,理長為宗,故贏得‘聰明論’之美稱。此宗教義旨在說明諸法因緣之正理,破外道凡夫著我之執(zhí)見,以斷惑入圣,永離三界系縛。為說明三界諸法,乃大別之為有為、無為二類;又區(qū)分為五位,細析成七十五法。亦即有為法包括色法十一種、心法一種、心所有法四十六種、不相應行法十四種,無為法則有三種,總成七十五法。有為法乃指萬有中眾緣聚集所作為,有生滅變遷之部分;無為法則指非因緣所作為,無生滅變遷,湛然常住之部分。此外,并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門。蓋此宗批判一切有部所說諸法之體實有,貫穿三世之‘三世實有,法體恒有’之主張,而依經(jīng)量部之義,提倡過去、未來無體論之說。認為生滅乃是剎那相續(xù)者,滅為現(xiàn)在必然之推移,不須其他之因緣促成,而生則必有生因,并以六因、四緣、五果等法門說明之。又概括迷悟之因果為苦、集、滅、道四諦,并以十二因緣法門說明生死相續(xù)無窮之理;立七方便、四向、四果以闡明轉(zhuǎn)迷開悟之因果階次。此外,特別論證在禪定狀態(tài)下靜悟四諦之理,可以達至解脫。
【神我】神我即第八識。外道執(zhí)神我能生諸法,常住不壞,計為涅槃。是二十五諦之主。
【神我外道】十種外道之一。如數(shù)論,勝論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萬有之外道也。見《行事鈔》下。
【神通】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等。即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的作用。神通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種,加漏盡通,共為六神通。一、神足通,又稱神境智證通、神境通、身如意通、身通等。據(jù)《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所載,神足通有三種,一為隨心所欲,可飛行至任何地方;一為隨意改變相狀的轉(zhuǎn)變(變化),另一為隨意轉(zhuǎn)變外界對境(六境)之圣如意(隨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獨具者。二、天眼通,又稱天眼智證通。即看透世間所有遠近、苦樂、粗細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稱天耳智證通。即悉聞世間一切音聲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稱他心智證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種善惡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徹鑒力)。五、宿命通,又稱宿住隨念智證通。即悉知自他過去世等各種生存狀態(tài)之作用。六、漏盡通,又稱漏盡智證通。即斷盡煩惱,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羅漢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最為殊勝,故稱為三明。天眼是徹見未來世眾生的死生之時與各種情況之通力,稱為死生智證明。據(jù)《俱舍論》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為本質(zhì)(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禪而得,不唯圣者獨有,凡夫亦可得;但漏盡通唯圣者可得!洞笾嵌日摼怼范酥^,菩薩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實論》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的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稱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諸天等之通力,又分為與生俱有(生得)與修禪定而得(修得)二種!洞蟪肆x章》卷二十本載,得神通的方法有四種,分別為:一、生四禪天之果報而自然得的報通,二、仙人依業(yè)力自由飛空的業(yè)通(由業(yè)所得之通力),三、婆羅門依持咒所得的咒通,四、依修禪定而得通力的修通,其中業(yè)通與咒通,是屬于外道的神通。
【神識】阿賴耶識異名之一。佛法中本無‘神我’之說,而此識含藏萬有種子,功能殊勝,故名神識。
【修行住】修唯識行歷經(jīng)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三位,又作應行住。謂前之發(fā)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無障礙。參閱《十住》條。
【修習位】又作有學道。此乃唯識五位修行的第四位。修行菩薩,于通達位(見道位),雖然證得無分別智,斷除一切心識上的顛倒知見,但微細煩惱尚未斷除,還需要修習。故菩薩于此位修十種勝行(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十真如,舍二種粗重,由此即能證得轉(zhuǎn)依。即轉(zhuǎn)煩惱障證得大涅槃,轉(zhuǎn)所知障證得大菩提!段ㄗR三十頌》曰:‘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zhuǎn)依。’《成唯識論》解釋此頌曰:‘菩薩從見道起已,為斷除余障證得轉(zhuǎn)依,復數(shù)數(shù)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遠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說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虺鍪烂蓝x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俱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無中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是一種能所兩空,‘無智、亦無得’的空慧。這種空慧不可思議,是一種出世間的智慧,它能舍滅煩惱障及所知障的種子,以此而證得菩提及涅槃二轉(zhuǎn)依果。頌文中‘粗重’二字,仍是種子的異名。
【修惑】此為修道所斷惑的略稱,與‘見惑’對稱。又作思惑,意指修道所斷之惑。即于修道時所斷貪等迷事之煩惱!毒闵嵴摗肪矶遢d,貪、嗔、慢及無明等四煩惱對色、聲、香、味、觸等境,生起染著、憎背、高舉及不了之行相轉(zhuǎn),稱為修惑。因修惑遍起于三界九地,因此惑難斷,故每地各細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令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次第斷除,總有八十一種,稱為八十一品修惑。修道時所滅之根本煩惱有十種,即在欲界有貪、嗔、癡、慢四種;在色、無色界不行嗔恚,各有貪、癡、慢三種。見《俱舍論》卷二十三。
【莊嚴經(jīng)論】又名《大莊嚴經(jīng)論》,為瑜伽十支論之一,無著造,唐代波羅頗蜜多羅譯,凡十三卷。內(nèi)容解說菩薩發(fā)心、修行以及應修習的各種法門。本論援引經(jīng)典頗多,有《十地經(jīng)》、《無盡慧經(jīng)》、《行清凈經(jīng)》等數(shù)十種。關(guān)于作者,眾說紛紜,梵本未舉出作者之名,一般均謂本書為無著所造。
【莊嚴體義支】唯識宗所依經(jīng)論的‘十支論’之一,即《大莊嚴經(jīng)論》,這是總括瑜伽菩薩一地法門,而以莊嚴大乘為宗。參閱‘十支論’條。
【高建法幢支】唯識宗所依經(jīng)論的‘十支論’之一,即《三十唯識論》,這是廣詮瑜伽境體,而以識外無別實有為宗。參閱‘十支論’條。
【涅槃】又作泥洹、涅槃那,意譯作滅、寂滅、滅度、無生。與擇滅、離系、解脫等詞同義。或作般涅槃、大般涅槃。原來指的是吹滅,或表示火漸漸熄滅的狀態(tài);其后轉(zhuǎn)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的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的實踐目的,故表佛教的特征而列為法印之一,稱‘涅槃寂靜’。部派佛教,以涅槃即滅卻煩惱之狀態(tài)。其中復有有余依涅槃與無余依涅槃之分,前者是雖斷煩惱,然肉體(意即殘余之依身,)仍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滅智之狀態(tài),即指一切歸于滅無之狀況。
出現(xiàn)此世為人的佛(特指釋尊),其肉體之死,稱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稱入滅、薪盡火滅(薪喻佛身或機緣,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釋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無余依涅槃之意。
【涅槃八味】涅槃,大滅度之義;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此乃三德之秘密理藏,在諸佛為不增,在眾生為不減,具有如下八種法味,即:一、常住,涅槃之理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常在,故稱常住。二、寂滅,涅槃之理寂絕無為,生死永滅,故稱寂滅。三、不老,涅槃之理不遷不變,無增無減,故稱不老。四、不死,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滅,故稱不死。五、清凈,涅槃之理安住清寂,諸障皆凈,故稱清凈。六、虛通,涅槃之理虛徹靈通,圓融無礙,故稱虛通。七、不動,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故稱不動。八、快樂,涅槃之理無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滅之樂,故稱快樂。見《方等般泥洹經(jīng)》卷二。
【般若波羅蜜多】六波羅波密之一。亦修唯識行,于修習位所修的十種勝行之一。般若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慧,就是了達人空,而不起人我見的智慧。二法空無分別慧,就是了達法空,而不起法我見的智慧。三俱空無分別慧,就是了達人、法俱空,而不起人、法二種我見的智慧。見《成唯識論》卷十。參閱‘十波羅蜜多’條。
【救護眾生離眾生迥向】菩薩修行歷經(jīng)四十一階,此為十回向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薩,上求菩提,下度眾生,救護眾生離眾生相,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參閱‘十回向’條。
【害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小隨煩惱心所之一. 害者損害,心無悲愍損害有情,是不害之反!冻晌ㄗR論》曰:‘云何為害,于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yè),謂有害者逼惱他故。’
【悔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谟置麗鹤,對于先所作的事生起悔心!冻晌ㄗR論》曰:‘悔謂惡作,惡所作業(yè),追悔為性,障止為業(yè),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業(yè),后方追悔故。’即對已作惡事追悔,就是善性;對已作善事追悔,就是惡性;谀芰钚膼濃蟛话,故有障礙止(觀)的作用。
【眠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眠即睡眠,惛迷而不自在,能障智慧。《成唯識論》曰:‘眠謂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yè),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闇劣,一門轉(zhuǎn)故。’睡眠之時,心極阇劣,身無力用,故有障礙(止)觀的作用。所以適度睡眠是為善法,過度睡眠是為惡法。見《成唯識論》卷六。
【病苦】八苦之一。即眾生病時,身、心所受之苦惱。依《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八之說,病能損壞可愛安適,故稱病苦。蓋病之發(fā)有四大不調(diào),又有因四大不調(diào)而生四百四病之說。據(jù)《五王經(jīng)所》載,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大不調(diào),則舉身沉重;水大不調(diào),則舉身脹腫;火大不調(diào),則舉身蒸熱;風大不調(diào),則舉身僵硬。諸此百節(jié)苦痛,猶被鞭笞,氣力虛竭,坐起須人,目不見色,耳不聞聲,心懷苦惱,言輒悲哀,甘美飲食,入口皆苦;凡此皆為大苦!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一,說病苦有五相,即:一、身性變壞,二、憂苦增長多倍,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強受用,五、能令命根速離壞。參閱‘八苦’條。
【回向】又作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轉(zhuǎn)給眾生,并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蛞宰约核薜纳聘瑸橥稣咦返浚云谕稣甙卜(wěn)。諸經(jīng)論有關(guān)回向之說甚多,慧遠的《大乘義章》卷九,分回向為三種: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種德。二、眾生回向,念眾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與他。三、實際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迷悟】為惑業(yè)所纏縛,稱作迷;解脫惑業(yè),了知真理,稱作悟。佛教旨在引導眾生轉(zhuǎn)迷成悟,由凡夫趣向佛果。迷則輪回轉(zhuǎn)生,悟則解脫涅槃。迷與悟?qū)崬橐惑w兩面,非異非一。如途中見繩,誤以為蛇,此即迷;后知所見非蛇,而系繩索,此即悟。繩初后無別,只因見者迷悟,乃有繩、蛇之別,此即禪家所謂‘迷悟不二’之理。
【時】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時即時間,是諸法相續(xù)的分位!栋俜ㄖ苯狻吩唬‘時者,依于色心剎那展轉(zhuǎn)假立,故有日月年運長短差別。’在《百法纂釋》中謂:‘言時者,謂過現(xiàn)未來,成住壞空,有為法一切事物年月日夜之類。’時間與空間相待而有,空間與物質(zhì)相待而有,以物質(zhì)生住異滅的變化,始顯示出時間。
【流轉(zhuǎn)】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一切因緣和合的有為法,遷流變異,相續(xù)不斷,就是流轉(zhuǎn)。這在有情而言,一般稱之為輪回!栋俜ㄖ苯狻吩唬‘流轉(zhuǎn)者,依于色心前后相續(xù)假立。’《百法纂釋》中謂:‘言流轉(zhuǎn)者,謂因果相續(xù),由因感果,果續(xù)于因,前后不斷,故曰流轉(zhuǎn)。’也就是萬有現(xiàn)象的生滅相續(xù),循環(huán)不止,稱為流轉(zhuǎn)。
【流轉(zhuǎn)還滅】流轉(zhuǎn)門與還滅門。迷悟相對之一雙也。
【浮根塵】又名外根,是四大粗色所造,即眼耳鼻舌身五種器官,這是外在的根,沒有生識的作用,其功能在于扶持內(nèi)根,故名扶根塵。
【破我】佛教不主張有一個常、一、主宰的神我(即婆羅門教的 Atman),故說‘諸法無我’,并所以破我。破我者,在破除有情對我之執(zhí)著。我之執(zhí)著通常不出下列三種:一、即蘊我:世間一般人的執(zhí)著,執(zhí)著五蘊法即是我,《成唯識論》卷一曰:‘初即蘊我,理且不然。……’其理由是:五蘊是五類法的和合體,非一非常,故不是我。如色蘊的五根,具質(zhì)礙義,與五塵同為四大所造,為虛假之法,不能是我;受、想、行、識四蘊,都是仗因托緣生起的因緣法,不具常、一、主宰義,也不是我。二、離蘊我:執(zhí)著離開五蘊法外有一個實我,這是外道數(shù)論派、勝論派、及小乘經(jīng)量部等執(zhí)著的我!冻晌ㄗR論》曰:‘中離蘊我,理亦不然。……’因為離開了五蘊,就不會作業(yè),也不會受報,就像虛空一樣,何處有一個我呢?三、非即蘊非離蘊我:這是部派佛教正量部的執(zhí)著。正量部出于犢子部,《異部宗輪論》曰:‘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與五蘊不是一體)非離蘊(也不是離開五蘊),依蘊、處、界,假名施設。’《成唯識論》破之曰:‘俱非我理亦非然。……’,因為此部一方面說:我是依五蘊而立的,另一方面義說我不是蘊(不即蘊)。這有如瓶、缽依泥團而有,卻又說瓶、缽不是泥團做的。因此,這非即蘊非離蘊的我,當然不是我了。
【帶質(zhì)境】唯識宗所立的三類境,即吾人心識所緣慮的對境,依其性質(zhì)而分為三類。所謂帶質(zhì)境,帶質(zhì)即兼帶本質(zhì)。謂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其相分有所依的本質(zhì),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與獨影境之間。換言之,帶質(zhì)境即是此境兼帶本質(zhì),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其相分是實種所生,有其所依的本質(zhì),而不能如實的為見分所認知者。如第七識之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以第八識的見分為其相分),誤以為常、一、主宰的自我,第八識見分不是自我,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此稱為‘真帶質(zhì)’,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zhì),中間相分兩頭生’。又如第六識緣草蠅誤為是蛇,草蠅固有其本質(zhì),但并不是蛇,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此稱作:‘以心緣色似帶質(zhì),中間相分一頭生。’參閱‘三類境’條。
【等持】定的別名,意思是平等持心,心住一境,平等維持。
【奘門四哲】此為玄奘門下成就最高的四位弟子. 玄奘門下上座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窺基,人稱奘門四哲。神昉是新羅人,他通達三藏,精于大乘,有大乘昉之稱。他嘗列玄奘譯場,擔任筆受,著有《成唯識論要集》、《種姓差別章》等,今皆失傳。嘉尚在奘師門下、深得《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之要旨。玄奘譯《大般若經(jīng)》,嘉尚充證文綴義。普光又稱大乘光,他師事玄奘,精苦恪勤,侍師直至終老。玄奘所譯經(jīng)論,多半由光充筆受。他著有《大乘百法明門論疏》、《俱舍論記》等。他的《俱舍論》,與法寶、坤泰二人的《俱舍論疏》,合稱《俱舍三大疏》。窺基,后人尊之為唯識宗初祖。
【唐大圓】近代唯識學著名學者,太虛大師早期弘法及事業(yè)上的助手。大圓湖南武崗人,約出生于在民國前二十年左右。民國初年曾皈依印光大師,初修凈土,于佛學造諳頗深。民十一年開始追隨太虛大師,大師聘其為漢口佛教會佛教講習所主任。繼之武昌佛學院創(chuàng)立,大圓任教務主任。大師在武院講《成唯識論》,大圓任記錄,自此對唯識學傾心,精勤研究,日益深人。此后在各地演講,均以唯識為題。民十五年,大圓任教于東南大學,十八年太虛大師歐美遞化歸來,欲成立‘世界佛學苑’,大圓任籌備主任。二十年后,自行在武昌創(chuàng)設‘東方文化研究院’。二十六年中日戰(zhàn)事爆發(fā),大圓返回湖南故里,民三十年(一九四一)病逝。遺著有《唯識研究述要》、《唯識的科學方法》、《唯識方便談》、《唯識三字經(jīng)》、《唯識易簡》等。
- 上一篇: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九劃
- 下一篇: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十一劃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