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jīng)

《地藏經(jīng)》,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地藏本愿經(jīng)》、《地藏本行經(jīng)》、《地藏本誓力經(jīng)》。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jīng)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兜夭亟(jīng)》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詳情]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第四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第四 (原文

  【譯文】:

  這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恭敬地對佛說:‘世尊,我正是依仗了諸佛如來的威神力量,所以我能在無量百千萬億世界里,化成無數(shù)的分身形像,去救度、教育、化導一切有業(yè)報的眾生,倘若沒有如來的大慈力時,我就不可能做這樣的變化,F(xiàn)在,我又在這忉利天宮大會上,承蒙佛的慈悲囑托,要我在從現(xiàn)在起直到彌勒菩薩成佛之間一大段時間里,所有的六道眾生都要度脫。是的,世尊,希望您不要擔心,我一定按您的圣明的囑托去做。’佛回答地藏菩薩說:‘還沒能得到解脫的一切眾生,從無量生死所造成的習性及由此引起業(yè)力所造成的種種識:眼、耳、鼻、舌、身,特別是執(zhí)著分別妄想第六識意識”,及執(zhí)著『我”的第七識“末那識”,還有含藏無量生死以來一切善、惡、無記種種習氣、業(yè)力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都是隨著因緣業(yè)力的因果律支配而流轉(zhuǎn)生死,沒有固定的時候:有時遇到善緣,會做點善事;有時遇到惡緣,會干點壞事;做善事得好報,干壞事得惡報,總是被環(huán)境所驅(qū)使,不能自主,由此永遠輪回在天道、人道、畜生、餓鬼、地獄這五道里(把阿修羅道歸在天、鬼兩道中,故六道變成五道),連一會兒都得不到休息,經(jīng)過無量無邊如同把三千大千世界化成極其小的微塵(相當于分子、原子那么。┠敲炊嗟拇蠼龠無法出頭。眾生因迷起惑,因惑造業(yè),因業(yè)而在世間遇到種種魔障苦難,正如同魚兒游在網(wǎng)里那樣,在長長的生死大河里,一會兒進了這個網(wǎng),一會兒剛出了這個網(wǎng),又進入了另一個網(wǎng)。像這樣一類的眾生,正是我日夜擔憂、掛念的。你能在無量生死以來,歷劫一次次發(fā)救度眾生的宏誓大愿,一旦能圓滿這些大愿,救度這無量無邊的罪苦六道眾生,使他們最終能得到涅的安穩(wěn)處所,那我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

  佛這樣贊嘆地藏王菩薩的宏誓大愿時,會中有一位菩薩摩訶薩,名字叫定自在王,恭敬問佛道:‘地藏菩薩從無量劫以來,都發(fā)了些什么愿,這么不可思議,令世尊您在這大會中這么鄭重其事地贊嘆呢?請世尊給我們簡要地說說吧!’世尊回答定自在王菩薩說:‘用清凈心來聽,用正念心來聽,我現(xiàn)在就為你分別解說這其中的道理。

  ‘在過去無量無數(shù)億不可說的大劫之前,那時有一尊佛在世護持、宏揚佛法,佛號為“一切智成就”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尊佛當時住世的壽命為六萬劫。這尊佛在還沒出家修行前,曾經(jīng)是一個小國里的國王,同與他相鄰的另一個小國的國王是朋友。他們相互約定,在國中推行十善法作為治理國家的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用這樣的善政來利益國中的人民。但是這一鄰國中的人民經(jīng)常造種種惡業(yè),根據(jù)因果規(guī)律,這些百姓終究要受到果因規(guī)律的支配而墮入到三惡道中去受苦。為此,這二個國王商量著如何才能救度這些百姓令其不遭惡道之苦。這一國的國王發(fā)愿:愿自己早日成佛來度這些眾生,使他們統(tǒng)統(tǒng)都得到最終的解脫;而鄰國的國王發(fā)愿:若不能先把這些有罪的眾生度脫三惡道之苦,使他們都得到善道的安樂,最終也都得到證菩提成佛的善果的話,那我總是不成佛。’

  佛接著告訴定自在王菩薩說:‘一個國王發(fā)愿早早成佛的,那就是當時的一切智成就如來!另一個國王發(fā)愿永遠去度脫罪苦眾生,不愿馬上成佛的,那就是現(xiàn)在的地藏王菩薩。≡倥e一個例子:在過去無量無數(shù)劫之前,有一尊佛感應(yīng)當時因緣成熟而出現(xiàn)在世上,佛名為清凈蓮華目如來。這尊佛的壽命長達四十劫。在佛涅后的像法時代里,有一位羅漢,專門以眾生供養(yǎng)他而使眾生得到極大的福報的方法而來度脫眾生。在他教化眾生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女人,名字叫做光目。這位光目女準備了許多最美好的食物來供養(yǎng)這位羅漢。羅漢就問她:“你發(fā)愿來供養(yǎng)我,供養(yǎng)羅漢是會得到大福報的。你想要求些什么呢?”光目回答說:“我母親亡故不久,我想花點錢財為我母親做些功德超度她。我特別想要知道我母親死后,究竟投生到什么地方去了?”羅漢憐憫她的一片純孝之心,為她入定作觀,只見光目女的母親死后墮落到惡道中,正在受極大的苦。羅漢就問光目說:“你母親活著的時候都造了些什么業(yè)啊?令她現(xiàn)在在惡道里受極大的痛苦。”光目回答說:“我母生前有個壞習氣,專門喜歡吃魚啊、鱉啊這類東西,而且特別喜歡吃魚子、鱉蛋之類的東西。這種東西個頭不大,數(shù)量不少,吃一次真不知要吃掉多少生命;蚴浅础⒒蚴侵,放縱地大吃大嚼,所以這一輩子所吃掉的生命,不知道有多少個成千上萬!尊者。∧l(fā)發(fā)慈悲,可憐可憐我母親吧!您看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救度我母親呢?”羅漢再次為她的純孝之心所感動,考慮到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幫助她母親除罪,就給她想了一個辦法說:“你應(yīng)當誠誠心心地、懇懇切切地念清凈蓮華目如來的圣號,同時雕塑、彩畫這尊佛的形像。這樣,無論是死者或生者,都可以獲得好報。”光目女聽了這話之后,馬上把自己家中心愛之物變賣了,用這些錢財來塑畫清凈蓮華目如來的形像,同時又用種種燈、香、花、燭、食品、幢幡等供養(yǎng)品來供養(yǎng)清凈蓮華目如來。把這些事辦完以后,又以極大的恭敬心,邊哭邊拜清凈蓮華目如來。由于光目女救母親的純孝心禮佛的恭敬心是如此地真誠,立即得到了佛的感應(yīng)。在半夜里夢中,只見佛的金身,如同須彌山那樣高大,金色的光芒,燦爛輝煌,照遍了一切,開口告訴光目說:“你母親不久就會出生在你家里,出生后,剛覺得冷、覺得餓時,馬上就會開口說話。”過不久,光目女家里的一個婢女生了一個孩子,還不到三天就會說話,低頭作禮,悲悲切切地哭著告訴光目說;“生死都受業(yè)力因緣所支配,各人所造的業(yè),各人自己承受。我是你母親,自從死了以后,一直在黑暗的惡道里輪轉(zhuǎn),一直掉在各大地獄里受苦。承蒙你供佛、念佛的福力,才能在今天投生到這里,但也只能作一個下賤人,而且壽命很短,只有十三年。死了以后還得墮入惡道中去。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免受惡道之苦?”光目聽了這嬰兒的話之后,知道這嬰兒就是她母親的轉(zhuǎn)世,因此更加悲痛,哽哽咽咽地哭著說:“你既然是我母親轉(zhuǎn)世,應(yīng)當知道你自己是犯了什么罪,造了什么業(yè),才會墮入到惡道中去的呀?”這婢女的孩子說:“因為犯了殺生以及毀謗、惡罵的罪才受這苦報。正是因為你用供佛、念佛的福力來救度我,我現(xiàn)在才能暫時出來,否則的話,我是不可能離開這惡道,還得等罪報滿了才行呢!”光目又問道:“地獄里的罪報情形又是怎樣的呢?”這嬰兒說:“罪苦的事情,痛苦、殘忍得沒法說,要是想詳細點說的話,就是幾百年,幾千年也說不完。”光目聽了這話之后,悲痛得放聲大哭,對著蒼天發(fā)愿說:“我愿我的母親能永遠脫離地獄,在這十三年之后,應(yīng)當消去一切重罪,永遠不再經(jīng)歷三惡道。十方一切諸佛啊,請您們慈悲憐憫我,能聽我為我母親所發(fā)的廣大誓愿。倘若能使得我母親永遠脫離三惡道、脫離下賤的人身、甚至脫離女人之身永遠不受的話,我今天對清凈蓮華目如來像前發(fā)宏誓大愿:愿我從今天起直到今后的百千萬億劫當中,所有一切世界、一切地獄以及三惡道中的一切罪苦眾生,發(fā)誓要救濟、超度他們,使他們永遠脫離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不僅如此,還要使這所有的罪苦眾生統(tǒng)統(tǒng)都成了佛以后,我才最后證菩提而成佛。”發(fā)了這個廣大誓愿之后,就聽到清凈蓮華目如來告訴他說:“光目,你能發(fā)大慈悲心,為你母親發(fā)這么大的愿心。我以佛眼來觀察,由于你以這么大的因緣愿力來改變你母親的因緣業(yè)力,你母親在十三年生期結(jié)束之后,轉(zhuǎn)世便成為修行清凈道的梵志,壽命為一百歲。再過這一期壽命之后,轉(zhuǎn)世到無憂國土,壽命不可限量。在這漫長的日子里勤修佛道,最后終于成佛,同時也度無量無數(shù),有如恒河沙那么多的天界及人界眾生。”’

  這時,佛告訴定自在王菩薩說:‘當時,那位用福力來度光目女的羅漢,就是現(xiàn)在的無盡意菩薩!光目女的母親,就是現(xiàn)在的解脫菩薩;而光目女呢?就是現(xiàn)在的地藏王菩薩!在過去久遠的大劫的年代里,就這么慈悲憐憫,發(fā)過恒河沙那么多的大愿,來普渡一切眾生。在以后遙遠的來世中,倘若有那些不愿行善、專門作惡的男子女人,還有那些不信因果的、邪淫妄語的、挑拔離間的、惡言傷人的,甚至是毀謗大乘的,造這些惡業(yè)的眾生,按照因果的規(guī)律,必定會墮落到惡道中去的。但如果能有緣遇到善知識,勸他在一念間歸依地藏王菩薩的話,那末這些眾生,都能夠得到解脫墮落三惡道的報應(yīng),不會墮入到三惡道中去。如果這些眾生能進一步發(fā)出志誠懇切的心,誠心歸依和禮敬地藏王菩薩,瞻仰、贊嘆地藏王菩薩,同時還能用種種香、種種鮮花、種種衣服、種種珍寶、或是用清凈珍妙的食品、飲料來供養(yǎng)、奉事菩薩的話,那末這些眾生在將來的百千萬億劫中,常常托生在各種天界里享受種種最最美妙、最最高尚的快樂生活。即使是天福享盡了,下生到人間來,還能在百千劫的長久年代里在人間作國王,還能有一定的宿命通能力,能回憶起自己過去生生死死因果情況和原因。定自在王,這位地藏王菩薩有這么大的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普遍地利益一切眾生。你們這些菩薩們,應(yīng)當牢記我現(xiàn)在所說的這部經(jīng),廣泛地在各個世界的各道眾生中宣傳、流通這部經(jīng)。’

  定自在王菩薩恭敬地回答佛說:‘世尊,請您放心,不要有顧慮,我們這千萬億等這么多菩薩摩訶薩,必定能承蒙佛陀的威神之力,在閻浮提世間中廣泛地宣傳、演說、講解、流通這部經(jīng),利益一切眾生。’定自在王菩薩在講完了這些話之后,合起雙掌,恭敬地向世尊作禮,就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中去了。

  這時,東西南北四方的天王一起從座位上站起來,合起雙掌,恭敬作禮后同世尊說:‘世尊,地藏王菩薩從久遠的過去劫以來至今,一直發(fā)了這么多的宏誓大愿,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沒有把眾生度完,還在繼續(xù)發(fā)更為廣大的宏誓大愿呢?但愿世尊能為我們說說這其中的道理。’佛告訴四天王說:‘善哉善哉,我現(xiàn)在為你們、同時也是為未來的天界及人間的眾生能得到更大的利益,來說說地藏王菩薩在這娑婆世界閻浮提內(nèi)的六道生死之中,是如何運用他的大智慧、大神通力量來出生種種濟世救人的方法、法門,慈悲、憐憫、度脫一切罪苦眾生的。’四天王說:‘是的,世尊,我們非常樂意想聽到這些事。’

  佛就告訴四天王說:‘地藏王菩薩從久遠的大劫年代以來直到現(xiàn)在,一直在各個世界、各個生死道中辛勤地度脫眾生,至今還沒有了畢自己的宏誓大愿,為了慈悲憐憫這個世界、這段時期里的罪苦眾生,同時也看到直到無量劫以后的遙遠未來的年代里,眾生因受到無明的驅(qū)使,受到貪嗔癡慢疑各種生死習氣煩惱的束縛,作出殺盜淫妄等無量罪業(yè),生生死死被業(yè)報所牽連,永在生死道中流轉(zhuǎn),不能解脫,因此又發(fā)宏誓重愿,要在娑婆世界閻浮提中,通過無量無數(shù)、百千萬億的法門、方法,巧妙而又正確地引導眾生、教化眾生。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到殺生的人,就給他們說將會得到來世因殺生而短命的報應(yīng);若遇到偷盜的人,就給他們說將會得到受苦受窮的報應(yīng);若遇到犯不正當淫欲的人,就給他們說將會在來世得到轉(zhuǎn)生為雀、鴿、鴛鴦等鳥類的報應(yīng);若遇到惡口傷人的人,就給他們說將會得到家庭不和,親屬間會相互爭斗的報應(yīng);若遇到惡意毀謗他人的人,就給他們說將會得到缺舌、短舌、喑啞、生口瘡等的報應(yīng);若遇到脾氣暴躁的人,就給他們說將會得到生得魄陋、甚或殘缺、四肢偏癱等病的報應(yīng);若遇到小氣吝惜的人,就給他們說將會得到常常不能如愿甚至事與愿違的報應(yīng);若遇到飲食沒有節(jié)制、狂飲濫食的人,說將會得到饑餓、干渴或是咽喉得病的報應(yīng);若遇到經(jīng)常打獵、長期殺生無度的人,說將會得到無端精神受刺激、突然害怕驚惶、突然如癡如狂想要自殺、終致喪命的報應(yīng);若遇到不孝父母,常常背逆父母的意志,甚至打罵父母,加害父母的人,說將會得到因天地災禍來奪取他生命的報應(yīng)(如打雷、地震、掉崖、墮海等);若遇到大片地無故焚燒山林樹木的人,說將會得到突然的精神錯亂、顛狂癡亂最終導致死亡的報應(yīng);若遇到無論是親生或是領(lǐng)養(yǎng)的父母,殘酷地虐待子女,說將會得到在轉(zhuǎn)世后,反被子女打罵的報應(yīng);若遇到用種種網(wǎng)、機關(guān)、夾子來捕魚、捕鳥、捕小獸的人,說將會得到下生中骨肉分離、親人離散的報應(yīng);若遇到毀謗佛、法、僧三寶的人,說將會得到眼瞎、耳聾、啞巴或聲帶壞死根本不能出聲的報應(yīng);若遇到輕視佛法、怠慢佛教的人,說將會永遠流轉(zhuǎn)在惡道的報應(yīng);若遇到毀損、私用三寶物品(如寺廟的公產(chǎn),僧人的私財?shù)龋┑娜,說將會得到千百億劫永遠輪回在地獄的報應(yīng)(這種報應(yīng)最重,因為這是斷絕眾生慧命呀。;若遇到破壞僧尼清凈梵行(勾引男僧、奸污女尼)或是種種冤枉曲害僧人的人,說將會得到永遠輪回在畜生道的報應(yīng);若遇到用開水、用大火、用刀斧殺傷生命的人,說將會得到輪回流轉(zhuǎn)、相互燒殺的報應(yīng)(或是自己投生畜生道遭報,或是遇到戰(zhàn)亂時為亂兵所傷害);若遇到破戒、破齋的人,說將會得到投生到禽獸道中受種種驚恐、鞭撻、勞苦、饑渴的報應(yīng);若遇到不知節(jié)約用品,隨意浪費甚至仗著自己有錢有勢,任意揮霍、胡用的人,說將會得到在將來求什么都不會滿愿的報應(yīng);若遇到自高自大、甚至仗勢欺人的人,說將會得到下生作下賤人,給人任意使喚、任意辱罵的報應(yīng);若遇到挑撥離間的或是兇悍罵人的人,說將會得到投生到?jīng)]有舌頭或是以舌為生的畜生道中去的報應(yīng)(如蚯蚓之類無舌,如黃鶯、鸚鵡之類學舌)。若遇到有邪見的眾生,說將會得到去那種文明低下,荒蠻不開化的地區(qū)投生的報應(yīng)。像以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由于身口意三業(yè)的造業(yè)、造惡,結(jié)成種種惡果,形成百千萬種各各不同的報應(yīng),多得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上邊只是粗略地大概說說。由此可見,像這樣多種的閻浮提眾生造業(yè)的情況,感應(yīng)到這樣多種惡道的報應(yīng),地藏菩薩總是以他的大智慧、大慈悲、大神通、大方便力量來千方百計地教育和感化他們。凡是犯了以上種種惡業(yè)的眾生,先是受到像上述那樣種種的報應(yīng),(稱為“花報”,因為是首先出現(xiàn)的,比較輕些,好像是花兒先開那樣),后來便要墮入到地獄里去,即使經(jīng)過無數(shù)的大劫,都還不能出來(稱為“果報”,因為是其次出現(xiàn)的,比較重的,好像是果子后結(jié)那樣)。從這情況來說,四天王!你們既然擔當了護人、護國的職責,你們就應(yīng)當協(xié)助地藏王菩薩一起來教化眾生,不要使得這些眾生被上述所說的種種惡來迷惑他們。’四天王聽了以上的道理后,深深地被地藏王菩薩悲天憫人的大慈悲所感動;深深地感謝佛祖的開示和囑托;深深地感到自己護人護國的責任重大,因此禁不住涕淚雙流,含悲贊嘆地藏王菩薩的不可思議的功德,恭敬地向佛合掌作禮,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注釋】:

  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陳說,恭敬發(fā)問,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贊嘆佛的話語,也稱為白佛。

  2)唯然:應(yīng)答之聲,表示服從,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意。

  3)性識:眾生之根性與心識也。根有利鈍,識有深淺,是為不定也。

  4)五道:即六道也,見前注。以阿修羅道歸入天趣或鬼趣為異:一種將阿修羅道歸入天趣而成五道;一種將阿修羅道分別歸入天趣及鬼趣而成五道。

  5)迷惑障難:‘迷’者,指無明,迷失真性,不見清凈自性真如實相也;‘惑’者,以迷故,惑于真理,有無明惑、塵沙惑、見思惑等,乃貪嗔癡一切煩惱之總名也。迷于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謂之惑;‘障’者,以惑故,執(zhí)于理而成所知障,執(zhí)于事而成煩惱障。以惑起業(yè),以業(yè)成障。障者,障礙圣道,令行人拘于三界故名。障有二、三、四、五、十等障,如二障:煩惱障(由我執(zhí)起)、所知障(由法執(zhí)起);三障:煩惱障(惑)、業(yè)障(業(yè))、報障(苦)等。‘難’者,有二種:一指三惡道之苦難或六道之苦難也;一指聞法見佛之障難,指八難也。八難者,如地獄、餓鬼、畜生(無法見佛聞法)、北拘盧州、長壽天(福報勝而無法學佛)。聾盲喑啞(無法見佛聞法)、世智聰辯(自持聰明邪見,不聞法也)、佛前佛后(無法或難以見佛聞法也)。

  6)定自在王菩薩:此菩薩修得大自在定,故名定自在王。此大士人中之龍,世間之愛悉皆遠離,離欲得禪,成就無漏功德,解脫塵勞煩惱,故于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無有不定之時,名定自在王。

  7)諦聽:諦者名了,了達聲塵本來不生,不逐語言,詳審而聽。又若人聽法,不起吾慢貢高,亦不起自卑輕小,以平常心認真聽法,名為諦聽。

  8)善思念:聞法之時當先凈慮,排除雜念,猶如量器,欲貯甘露,器不清凈,必當染污。聞法亦如是,法如甘露,心如量器,雜念如污,當去雜念,凈其心境,方可得清凈之甘露法雨也。

  9)一切智成就如來:此佛以智立名,無明破盡,得一切智,知一切法,事理性相,依正因果無一不知,知窮諸法實相而得名。一切智,見前注。如來,見前注。

  10)應(yīng)供:梵語阿羅訶,以其斷一切惡故,應(yīng)受人天之供養(yǎng),故名應(yīng)供。佛十號之一。

  11)正遍知:梵語三藐三菩提,三藐三佛陀,譯作等正覺,正遍知,佛的十號之一。覺知遍于一切為遍,覺知契于其理為正,謂正遍覺知一切法也。又,三世諸佛之覺知平等,故曰等;遠離邪妄,故曰正。

  12)明行足:梵語多遮羅那三般那,如來十號之一。‘明’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行足’者,以足行路也,指戒定慧而言。佛依戒定慧之足,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明行足’。又‘明’者,宿命、天眼、漏盡之三明也。‘行’者,身口意三業(yè)也;‘足’者,具足也,圓滿也,意為圓滿具足身口意三業(yè)之三明也。又,‘慧足’名‘明足’,‘福足’名‘行足’。

  13)善逝:梵語修伽陀,譯意為好去、如去。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故名善逝,佛之十號之一。善逝者,如實去彼岸(涅槃)不再退沒生死大海之意。

  14)世間解:梵語路伽憊。譯作知世間,能解世間之有情及非有情之事。佛的十號之一。‘路伽’譯作‘世’;‘憊’譯作‘知’,知二種世間:眾生及非眾生。世間解是化他之智,用以教化眾生,善解世間。

  15)無上士:梵語阿耨多羅,佛的十號之一。在諸法中,涅槃為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佛為無上,故名無上士。16)調(diào)御丈夫:梵語富樓沙曇藐婆羅提,佛十號之一。佛某時以柔軟語,某時以苦切語,能調(diào)御丈夫使入善道。佛亦度女人,以女常從男,故雖稱調(diào)御丈夫,亦兼指調(diào)御女子入正道也。

  17)天人師:梵語舍多提婆魔沙南。佛十號之一。佛為人天之導師。能教示其應(yīng)作與不應(yīng)作,使人依教奉行,解脫煩惱,故名天人師。又,佛雖度一切眾生,而以天、人兩道得道最多,故獨稱天人師。

  18)出家:梵語波吠你野,出離在家之生活,修沙門之凈行也!維摩詰經(jīng)》云:‘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有三種及四種出家。三種出家者,第一、出世俗家:遠離妻子兒女俗情故,又名出紅塵家;第二、出三界家:能脫生死證阿羅漢;第三、出無明家:證佛法身,究竟出無明家,便成佛道。四種出家者,身心俱出家:于諸欲境心無顧戀;心出身不出:雖受用妻子而心不耽染;身出心不出:身參法侶,心猶顧戀;身心俱不出:乃俗人也。

  19)十善:違十惡之行也。善惡性之判有二,一、以理分:《菩薩瓔珞經(jīng)》云:‘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于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洞蟪肆x章》云:‘順理名善,違理名惡’。二以利分:《唯識論》云:‘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于此世能為順,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違損,故名不善。惡趣苦果雖于此世能為違損,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十惡者,身三殺盜淫也,口四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也,意三貪嗔癡也。反此十惡名十善。’

  20)清凈蓮華目如來:此佛以三十二相中之第二十九相,眼色如紺青相而起名。印度蓮花色青,與佛眼相似,故云清凈蓮花目也。贊如來相好文中有:‘面如凈滿月,眼若青蓮華’,‘目凈修廣若青蓮,齒白齊密猶珂雪’。

  21)福度:羅漢已證無漏之斷德,能斷一切煩惱,應(yīng)為人天所供養(yǎng),而人天亦因之而得福,度于三惡道而得人天之上福,故稱福度。

  22)教化:又稱勸化,教人化惡為善也。

  23)光目:此光目女乃地藏王菩薩歷劫修行中所應(yīng)化之身,故以菩提心之功德,令目蘊慧光,睛藏神德,號曰光目。

  24)資福;衣食住等物乃資助人之生命者,以生活所需之物資助他人以種福,是名資福。又,衣食住器等物亦為資佛道修行之外德,施之可助人增修佛道,此福德較前更大。何況以此資生之物供養(yǎng)賢圣,其福更不可限量矣。

  25)志誠:志者,志愿;誠者,實德,性命之根,天得之以成天,地得之以成地,人得之而自成。志誠,有信向之意:信者,信三寶力;向者,向菩提道也。志誠有端心正意之意: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余事名正意也。以志誠故,純孝感天,故得佛現(xiàn)身而救度也。

  26)稽首:梵文稱和南,婆南,即敬禮、度我之意,禮拜也。西域有九等禮:一、發(fā)言慰問;二、俯首致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27)業(yè)緣:善業(yè)為招樂果之因緣,惡業(yè)為招苦果之因緣,一切有情盡由業(yè)緣而生!毒S摩詰經(jīng)》云:‘是身如影,從業(yè)緣生’。新譯《仁王經(jīng)》云:‘諸界趣生,隨業(yè)緣生,如影如響,一切皆空’!法華經(jīng)序品》云:‘生死所趣,善惡業(yè)緣’。

  28)暗冥:即幽冥,指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無真理之光之處所,通常指地獄道,亦稱幻冥。地藏菩薩救苦誓愿深重,常在地獄、餓鬼、畜生道中救苦,濟拔罪苦眾生,故稱幻冥世界教主。

  29)卒白難竟:‘卒’者,終也;‘白’者,說也;‘竟’者,完也。此語意為‘很難說完’,‘說也說不完’也。

  30)慈哀愍我:慈者,慈悲。慈有如來慈及聲聞慈之別:如來慈以無漏之功德,具足佛之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之功德。而聲聞無此功德,故聲聞慈乃小慈也,至多施人以人天福報,無能救拔令離生死也。哀者,悲哀;愍者,憐憫。求佛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哀我母之苦,愍我孝順之心而救拔也。

  31)梵志:志求梵天之法者名梵志!惰ょ煺撚洝吩疲‘梵者,西國語,此翻為寂靜,謂涅槃也。志是此方語,志求于梵,故云梵志也’。梵者,具云梵摩、勃蘭摩,婆羅賀摩之簡略,謂梵天也。婆羅門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亦稱梵志。梵,譯作寂靜、清凈、離欲等。色界諸天離淫欲而清凈,總名梵天。

  32)無憂國土:乃極樂世界也,其土無有女人,一生補處成佛,壽命不可計劫。

  33)無盡意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外廓北方,密號曰:定慧金剛,無盡金剛。賢劫十六尊之一。梵名阿差末底,佛游寶莊嚴堂說《大集經(jīng)》時,從東方不國普賢如來所來,廣說八十無盡之法門,見《無盡意菩薩經(jīng)》。又《法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為發(fā)起菩薩,問佛觀世音菩薩名號之因緣,及解頸眾瓔珞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者也。

  34)善知識: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更能益我菩提之道為善,故名善知識,乃相知相識導我于至善之地者,為善知識也。又,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能度眾生者為善知識!斗ň浣(jīng)》云:‘善知識者,能說深法,于畢竟空中,熾然達一切法者為善知識。’《圓覺經(jīng)》云:‘末法眾生,將發(fā)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xiàn)塵勞,心恒清凈;示有諸過,贊嘆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5)彈指間:時名。《戒疏》云:‘僧祗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彈指’,喻時間極短也。又,經(jīng)中佛常有‘彈指’之舉,其義有三:一為許諾,如許講法也;一為歡喜,如《法華經(jīng)》中:‘一時謦,俱共彈指’;一為警告,如《嘉祥法華義疏》云:‘為令覺悟,是故彈指’。

  36)歸依:歸者,歸投;依者,依靠,于勝者歸投、依靠、依伏也!洞蟪肆x章》云:‘歸投依伏,故云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斗ń绱蔚凇吩疲‘歸以反還為義,依者憑也’。歸亦作皈,含‘白反’之義,即眾生反黑業(yè)(惡業(yè))歸于白業(yè)(善業(yè))之意。歸有歸命之意,即身命歸趣于佛、歸順佛之教義、命根歸于一心本元之意。

  37)宿命:宿世之生命也。佛謂世人于過去世皆有生命;驗樘,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zhuǎn)輪回,謂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謂之宿命通。

  38)癃殘:癃,音龍,手足不靈活也;又,小便不利!端貑·宣明五氣篇》:‘膀胱不利為癃’。殘者,殘疾也,如四肢、眼、耳、鼻、舌、嗓等有殘缺者也。

  39)慳吝:慳,音千,小氣;吝,音林(入聲),小氣。《無量壽經(jīng)》云:‘愛保貪重’者是也,已得之物不肯舍,未得之物妄想取,正與‘布施’、‘舍’相反也。

  40)畋獵:畋,音田,打獵也。

  41)悖逆:悖,音被,違背;忤,音武,逆也,不順從也。

  42)鞭撻:撻,音蹋,打的意思。鞭撻,用鞭子打的意思。

  43)。阂嘧鬣硢,喑,音‘音’,口不能發(fā)聲;啞,口能發(fā)聲而不成話語。

  44)闕絕:闕,古時用作‘缺’,缺少的意思;絕,斷絕,一點也沒有。

  45)吾我貢高:亦稱吾慢貢高,亦即自高自大之意。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