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論記 第四十四卷
瑜伽論記 第四十四卷
釋遁倫集撰
論本第八十六
大門第三。解想行等。先頌列十門。一想行。二愚相。三眼。四勝利。五九智。六無癡。七勝進。八我見差別。九三想行。十法總等品三后廣。謂此門中有三復次。故云三。三復次非一。故言等。先一復次。略明四法嗢拖南。此云法總相。翻云法印。然勘梵本無法印字。復兩復次。廣明初復次意。故云復廣。此則遠師等判釋。若依景泰等釋判為十一段。其第十門名法總等品。第十一門名三后廣。今且依前判。長行釋中則為十段。初解想行。文相可知。第二解愚夫有三相。且就慢便以辨愚相。第三解慧眼遠塵離垢。二番解釋。第四解勝利。言正世俗及第一義者。依如毗曇能詮教名正俗。所詮理名第一義也。第五解九智。前之五智是見道已前。后四智在相見道。諸行流轉智。略由三種因緣集故。一切行集所有正智。謂苦集故生色。觸集故生受。名色集故生識。則此三集滅故。色受識滅。名還滅。緣愛味是雜染因智智。緣過患是清凈因智。緣出離是清凈智。于異生位修前五智能速證后四智。第六解無癡住。先釋無癡住。后通顯有癡住。于中。初顯有癡墮無明數。次明三毒異名。貪名有十五。嗔名亦十五。癡名有七。后辨喜貪差別。第七解勝進。先明四勝進。后明三勝進想。言惱害者至修厭背想者。親友乖離財物散失。故生惱害。言此中先于過患想乃至后說其因。彰修次第也。第八解我見差別。景師云。言三緣自依止我見謂于各別內身所起者。即緣自身起分別我見。四緣他依止我見謂于他身所起分別者。不計此身為己我。但分別他身計如此我為好不好等。我見為依止生我慢者乃至譬如清凈圓滿面上者。喻識心也。質像為依發(fā)生影像者。自所計我為像依自計我復分別他人計如是我。名為影像。為依于自依止發(fā)生劣中勝想者。復依他所計我比挍自我起劣勝想。中合喻云。如是由邪分別故緣自依止我見為緣。發(fā)生緣他依止我見。如依質下舉喻。以俱生我見為緣生我慢者當知譬喻與前差別者。依分別我見所起之慢陵他而起。依俱生我見所生之慢自特起高但名憍也。故有差別。如明眼人臨凈水器自觀眼耳所余如前應知其相者。喻于俱生我見起于慢。此一切種薩迦耶見乃至有大恩德者。嘆佛教勝能滅身見。佛及弟子教示行者名有大恩。唯由如是一因緣故乃至未滿足故者。如說修行名隨分報恩。泰師云。鏡是人功所造故喻分別見。水非人功所造故喻俱生見。第九解三種相。諸行滅故。說名無余涅槃界。一謂于先業(yè)。先與今所起諸行永滅也。二謂彼生已任性滅壞。非究竟住諸行永滅也。三者一切煩惱永離系。故無余斷。后更不生。由此三想諸行滅故說名寂滅。不同龜毛兔角永無。第十解法總等品三后廣。于中有二。初辨四法嗢拖南。后舉兩復次廣釋其義。前中。景師云。一切行無常者是有為法印。一切行苦者是有漏法印。此是無愿門建立第一無常第二苦法嗢拖南。一切法無我者依空解脫建立第三一切法印。涅槃寂靜者。依無相門建立第四法嗢拖南是涅槃法印。泰師云。嗢拖南有二聲。若重聲云攝取物惠施他故。若輕聲云是云要略義。如一切行無常等。是諸法要略義。故今輕聲。下舉兩復次廣釋。于中。初一復次明所治所除退還之心。后一復次次明能治之行。前中。言勝解俱行欲者由四種法嗢拖南故于諸行中而生樂欲者。由四種法嗢拖南說四法印故于無?嗫盏戎T行樂欲斷除。于趣涅槃寂靜無相之行中樂欲修習。又于諸行寂靜生樂欲者至其心退還等者。先舉不樂明其樂欲可知。言又由二緣至念忘失故者。謂由此二緣故于無我驚恐退還。言又此忍欲至其心愚昧等者。于此無我忍欲未串習故。雖了唯有諸行而于無我其心猶昧。帶我解故數數思惟乃至其心退還也。下明能治之行。言于諸有智同梵行所如實同顯者。觀無我時觀心擁滯。如實語告不作憍詐覆藏所解言由彼遍知者至并所得果者。謂緣于三事計我薩迦耶見正智遍知。我見種子名隨眠。由計我故即計斷常。故說我見為斷常兩見所依止。從此身邊二見生起執(zhí)著及以隨眠。名所得果。于隨順觀七方便中正見能了此事。下出我見緣三事。一所取謂五取蘊。二能取謂四取。三若如是取謂四識住。取之方軌隨其次第如前應知。為二取心之所依處者。一解。四識住為前所取能取二心為所依處。二解。三事為前我及我所二心所依處。亦可依此三事起我見已。即與斷常二見為所依止。故前總中明于三事我執(zhí)即明斷常兩見所依止故。云隨其次第如前應知為二取心之所依處。又即于彼所有諸纏至及彼隨眠等者。出所得果。此解遍知。言又若依彼應所遍知正見轉時至況得出離者。是解脫分善也。若隨順現觀至堪能出離者。是決擇分也。若已引發(fā)至方得出離者。見道等也。當知如是三見轉時有此差別者。解脫分正見。決擇分正見,F觀正見。三見差別如前所明。大門第四解速通等。先頌列十門。一速通。二自體。三智境界。四流轉。五喜足行。六順流。七知斷相。八想。九立違糧。十師所作等品后廣。長行釋中。即為十段。初解速通中。初明三法。后明五種漸次。前中初辨三力令得速通。次明智見差別。后明修四善巧。初中。言數習力者。常作常轉。終不作期謂我為于今日明日后日當得盡漏令心厭倦。不作此期則無厭倦。智見別中則有九對。又有色爾焰者。舊云智母。景師傳三藏言。猶是所緣。則有色所緣與色所緣影像。達師云。此云境界。下明四善巧。文有三。初辨善巧事。次辨能所依。后明清凈道。初中。言如實偏知一切境者。四念住境界一切法也。出受事者。謂初禪出憂根。乃至四禪出樂根也。次辨所能依中。景師云。如是勤修善巧事者當知有四種所依能依者。通明前四皆有所依能依者。所依義者謂觀行正勤修習。為前四善巧所依義也。能依義者。謂學人無漏法依止勤有故是能依。余無明在未得清凈。泰師云。前辨三十七道品總為四善巧事。想義為二。前三念住正斷神足等為所依事在見道故。后一根力覺道支等學人所有諸無漏法為能依事。下明清凈道。二番解釋。前番云。彼諸法由清凈道后方清凈者。向前七門助道品。此由得無學清凈道后清凈。后明五種漸次。如文可解。第二解自體。初總標。二別釋五句。一者壽量有限下。舉執(zhí)持泥土團取舍自在。及顯必死之身不如所欲延一剎那。二者因所作故。三者磨滅故。四者由圣說故。五者受欲圓滿故。言三種因緣能得圓滿等者。景師云。施者是資產因;蚴亲泽w圓滿因。調伏諸根及欲界慈修所得果。則是廣大殊勝有情滿調伏諸根行及欲界慈修所得果。則是廣大殊勝有情供養(yǎng)圓滿因。有釋一施戒調伏六根俱行故資產圓滿。二欲界慈修所得果故自體圓滿。三慈為先因不損有情故得第三圓滿。第三解智境界。初辨智行。后辨斷愚前中。言已得未得智者。曾得未曾得智也。言是處非有知非有智慧。遍計所執(zhí)非有知其非有智。是處所余知不空智者。依他起性不空故知是不空智。下明斷愚行。景師云。此中但舉八種。前三泛學諸法。一水界所生者。且舉色法多因水生。二無我似我而顯現者。通舉五蘊。三不任隨欲而造作故者。生已則滅不得隨欲而有造作。后五約蘊。色如聚沫。三和合生相似故如云地雨三事有沫。色蘊上今眾緣所生。受若浮泡。所知境能顯者喻樂受。能燒是苦受。能便迷亂是舍受。亦可三義總喻三受。想如陽炎。薩迦耶見根本斷故者。想為見根。由觀想過除身見根。多品自體因差別故者。陽焰多因生想。因男女眾因所生剎那不停可知。行如芭蕉柱。有取之識依四識住發(fā)起種種自體隨轉相似法者。有漏之識依四識住造罪福等行自性不實。如芭蕉柱。八識起滅時體非真實。猶如幻事。略明此八。余之七相釋如攝異門分。有釋此中五蘊各以三義觀。故有十五相。色蘊三者。一色為水生。二無我似我見取相顯現故。三不任隨欲而造作故。具此三義故。了色如沫。受蘊三者。一根塵識三和生故。二如云地雨水三和故。三有浮泡起故。了受若浮泡。想蘊三者。一如陽焰故。二能明似火能燒故。三能迷亂眾生相似法故。行蘊三者。一斷薩迦耶見如斫芭蕉。二證行蘊多品自體從因生差別不同無一真實體性可得。三剎那量后時無暫停相似法故。識蘊三者。一有漏之識。二依四識住。三發(fā)種種諸識自體轉變化諸行故。第四解流轉。文分有三。初舉二世間以辨差別。次辨生死五種流轉。后明流轉五相所縛。初中。器世間前后際隔二十空劫。名前后際斷。又器生死因永斷者但據共分別所持。故云不斷道理。自身外器之因亦斷。又器生死斷而復?战僖蝗ラg斷復續(xù)。種類生死治道一斷永不相續(xù)。次辨流轉五相。如文。下明五相所縛。言正是能縛者。謂自同類。于苦無厭等者。行者于自苦蘊無厭?嗵N正是能縛也。第五解喜足行。初辨喜足事。后明愛行路。前中。人多事業(yè)。如趨欲。天息于事業(yè)。如立住。梵天定地。如坐。有頂寂靜。如臥。下明愛行路。文分有三。初明五行路。次明愛行路。后明二種游愛行路果及因相。初中言。當知于彼如其次第趨等差別者。初二名趨。第三名住。第四名坐。后一名臥也。次明四受行路中。初明四路。后屬四句。前中。言于所得中若轉若習等者。謂于所得資具中隨其所欲若轉賣他。若自習近。受緣此境及緣諸有。以發(fā)業(yè)故。下屬四句。當知四路如次趨等。如說趨等于余所說喜樂等四處。亦屬四路。如其次第也。下明三種游愛行路果及因相。先辨果相差別。言種種一切身差別者。欲五趣名種種。色界一趣名一種也。后明因差別故今果差別。言即此差別者。謂五種行所攝受身。種種差別者。此有兩釋。一云則后有等五種行也。一云色等五蘊所攝受身也。今準下文后解為勝。第六解順流。先辨順流。后通顯逆流。前中。言云何漂溺謂于諸行如前所說流轉等事隨其次第等者。有釋。謂則于前說彼處等五種流轉事。計初事為我計后四事為所。故云隨次。今解。則于前說諸行流轉雜染清凈因緣及清凈體不如實知故計我我所。下通逆流中。初通顯逆流。后剩辨聰慧者相。有十種又字以數。第七解智斷相。先辨知者斷相。后明三勝利。前中。自有了知無我而未斷我執(zhí)。自有了知無我而斷我執(zhí)。于此二人由二相。后三勝利由前相想得不言別得也。第八解想。初標列。后次第別釋。初解果差別則是擇滅。謂修此相乃至無明為伴者。謂三界貪為本。掉慢無明次第助一。諸處明煩惱此據一門。復有差別。謂于此中顯示下分上分結盡者。此顯略門。但言欲貪則攝五下分。色貪無色貪掉慢無明則是五上分結。舉所斷惑顯得擇滅無常等總之果。第二解自性者。是無常等想自性。即是三慧。聞慧名親近。思慧名修習。修慧名多修習。又約六作意。解了想作意名親近。除加行究竟作意余四作意名修習。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習。又由所依根所緣事作意隨其次第當知名乘者。無常想我所依根也。緣所緣事作意為隨建立。又由已下釋想異名。第三解品類差別者謂修如是無常想時速拔隨眠等?芍。第四解方便差別謂獨處空間乃至二種皆具者。隨順涅槃則方便道。得涅槃者即無礙道。由具此二故證涅槃。第九違資糧中。先辨違順資糧法。后辨教道。前中。初明違糧。后返顯順糧。前中。初明五種違糧。后明隨順彼法。復有五種。如次配前五種。言于二離欲者。一于離纏。二明離隨眠也。就辨教道中。泰師云。前三是說住定時正道言教。后二是說出定事行正道言教。若依景師所判此五種正道言教之文。則是解頌中師所作字略也。等品后廣者。舉師所作略等取后廣品。品有十五段也。今且不依此判。復次大師已下第十解師所作等品后廣。文分有二。初一復次。正明師所作事。后有十五復次。廣釋初復次也。前中。有釋正折伏者。折伏重罪也。正呵責者。呵責小罪也。今解。折伏邪道。攝受正道。呵責有犯。正說苦集。正說滅道也。十五復次中。略作對。第一記別驅擯對。記別中。景師云。由二因緣覆相記別者。聲聞違越共行斗諍。于戒律中覆相預記。一擾亂增廣。二與律相應。有釋。聲聞斗諍時但可知草覆地相而記別也。由二因緣。一恐斗諍擾亂增廣故。二覆相記別與律相應故。驅擯中。由七因緣。一者見一眾比丘皆行邪行。故并擯出。二者于一眾中見彼多分邪行來至佛所。從多并擯。三者雖復行邪者少。然是眾首方便。故并擯。四者雖不行邪而惡性不共住。故驅擯五者余處被擯而未至此。故須驅擯。后二可知。第二行乞入住對。第三攝眾誘天對。第四初信后悔對。勞策沙彌也。第五師說資往對。第六呵犯治邪對。就治邪中有四復次。前三明邪。后一明治。前第三復次中。言謂于三事至如前應知者。有釋即取等三名為三事?梢拔。今解言三事者。如前所說。一者資命眾具。二者他損害相。三者或他毀罵;螂S分有一非愛現行同梵行者不同分法也。就明治中。言一者為斷不生尋思以無顛倒數數二行等者。景師云?倓e二念處名二行也。有釋。一無顛倒二數數名為二行也。言便能克證無想心定及住二界妙甘露門等者。斷界無欲界。名為二界。二種涅槃名妙甘露也
第八十七卷
大門第五。解因等。先頌列六門。一因。二勝利。三二智。四愚夫分位。五二種見差別。六于斯圣教等。次以長行釋中即為六段。初解因門。景師解云。共因者至滋潤自體者。喜猶喜樂。喜樂五蘊故熏成名言種子為受生正主故為先因。既由喜樂于彼生處障于厭離。問曰。受生之時亦有煩惱等因。何故但說喜耶。論主答言。為欲將生所生之處乃至非于彼起厭逆想者。問曰。前說喜是色集。獨為受集。名色為識集。何故此中說喜為因生五蘊耶。答曰。喜為正因遍生五蘊。如此所明。前言喜為色集者。以色但有宿世喜因則生。不同受蘊更藉觸緣識藉名色方得生起故。云又則此喜唯依色說宿因。生已不待余因究竟轉故言不共因者至方得生起者。順樂等觸望于受等所有心法為緣可解。識以無間滅意及俱生三蘊。此四蘊名及五根五塵十種之色望六種識為緣。盡是不共因也。問曰。受與識俱從前因而生。何故復說觸及名色等耶。故后答曰。由彼雖從先因所生。剎那剎那別待余因方得生起。達師云。喜之言愛。由此愛發(fā)潤等生。即是名言熏習。故攝論云。此眼根生時從此受熏習生遍生五蘊。故云共因。然前說由喜集者從強而說。色蘊但從喜而生。余四蘊亦待現在根塵等。故偏說喜集故色集也。前文亦云觸集故受集名色集故識集者。于不共因中說也。此余四蘊但生自果不通生余果。故云不共因。第二解勝利。分之為二。初明羅漢有四勝利。第二因明薩迦耶見為本生六十二見。前中。景師云。言一于行時恒常住性者。即六常住。謂眼見色不生憂喜但住于舍心住念慧乃至意緣法亦爾。二于住時無相界住性者。住于滅諦。三往昔因所生諸行任運歸滅者。羅漢殘報酬前因執(zhí)。因執(zhí)盡故任運而滅。即有余涅槃。四后有行今因斷故當不復生者。羅漢身中煩惱斷當報不生入無余也。三漸次如文。彼由是二若行若住至而般涅槃者。般有余也。先所生有至無復更生者。般無余也。達師云。此中初明所得勝利。次從為證如是已下。明得勝利之因。此四勝利中。前二是能證之道。后二是所證無余涅槃。前中。言于行時恒常住性者。明住斷界。無欲滅界。有余涅槃界。言于住時無相住性者。明住無余涅槃界。任運歸滅者。明滅現身入無余涅槃。后有行因斷不生者。明后身不生故。入無余涅槃。就能得涅槃之因中。初約三漸次以辨能得因。二又于行時已下。重釋前勝利。就前漸次中。言厭離者見道從方便得名也。離欲者修道。心善解脫者無學道。就重釋勝利中。初重釋能證之道。一彼由是二已下。重釋所證之涅槃也。就重釋能證中。但釋初一不解后一。下次第因明身見為本生六十二見。文中。初明身見為本生六十二見。次明六十二見起之所由。后明六十二見為三衰損。初中三世則名三分也。言前際俱行者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我于去世為曾有耶等者。無知故猶豫。猶豫故計我。前后際俱行者即總收前二為第三。亦可現在之法雙形過未。次明六十二見起之所由。中分之為二。初明依身起六十二見。后明六十二見生起因緣。前中。四常見者。有諸沙門婆羅門等作如是言。我以無數方便修習得定意三味。三味力故憶二十劫成壞之事。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住不動。以此故知我及世間一切皆常。第二知四十劫。第三能憶八十劫。第四直以捷疾知見言我及世間一切皆常。前三皆依禪定知劫多少者。由根上中下故。四一分常見論者。如說劫初梵王先生。見梵宮空念言此處空間諸梵得生。由作此念二禪已上諸天命終來生。梵王念言我常由我生彼梵眾。梵眾復言我從大梵王生梵王是常。諸梵眾命終來生人中出家修得宿命智。知已過去曾生梵天。梵王是常能生萬物。我常無常。以是義故我及世間或常無常。復有欲界游戲妄念諸天。以游戲忘念失意命終。來人中。出家得定。見過去曾生欲天。由失意故命終。余不失意者常不命終。是故世間半常半無常。第三意憤欲天。以意憤相觀失意命終。余語如前。第四不因禪定。直以捷疾知見言世間半常半無常。二無因論者。一從無想天命終未生人間。修得禪定。見過去曾五百劫無心后心還生。當知世間無因而有。又有不得禪定直心捷疾見言。諸世間無因諸有。四有邊無邊論者。器世間有邊據。上下為言。通力但知尼吒。不知在上更有地獄。向下過風輪水。不知更有尼吒。故云有邊。傍見無邊。復以天眼橫豎俱見故言亦有邊亦無邊。見于壞劫。名非有邊非無邊四不死矯亂論。則異問異答。第一念我不知善惡為有得報為不得報。第二不知為有后世為無后世。第三又念我不知何者是善何者不善。設有人問。當以此答。此事如是此事不如是。此事異此事不異。此事亦異不異等。第四直以愚鈍無知?钟腥藛栠以是答。此十八計前際起。四十四見計后際起。十六有想論者。色中四句。有色有想。無色有想等。有邊有想等。無邊有想等亦有四。一想有想若干想有想。少想有想。無量想有苦有想有。樂有想?鄻酚邢。不苦不樂有想。八無想論。但色中四。邊中四。以無想故。不得言一想若干想苦樂等八句。八非有想非無想論。還約色中四邊中四。為八。七斷見者。又計人中舍此身已生死畢竟斷亡。有說人中非是斷滅欲界天中五欲自恣方得斷滅。又說色天方得斷滅有說空處。乃至有說非想方得斷滅。余非斷滅。五現法涅槃論者。第一欲天及人現身是涅槃。第二人云此計不是則有涅槃。余人不知。謂有離覺觀生喜等。入初禪定。乃至計第四禪以為涅槃。此云現者。非于后時彼現身方得涅槃廣釋六十二見義。如前本地及決擇分中。言如是五種復略為三。一常見論者。則前三種。二斷見。則七斷滅見。三現法涅槃論。則是邪見。下明六十二見生起因緣有六。一由因緣者謂彼身見以為因緣者。據作親增上緣生六十二見。故名因緣。二由邪教亦通生六十二見。三由靜慮者。先聞說一切常論中前三論。一分常論中前三論。四有邊論二無因論中初一類。修得定。方證住決定名依靜慮。言又此靜慮有二乃至宿住隨念俱行者謂計前際三常論中由下中上清凈差別及于四種邊無邊論者。此舉一切常論。前三見依宿命智。及邊中四見。由彼憶念諸器世界成壞兩劫出現方便者?偯饕来硕倨鹑R娂八倪呉娨。言若時憶念成劫分位爾時便生三種妄想者。此明三種常見依成劫起。若有一向憶念上下已下。明依成劫起前三邊見。依壞劫起后邊見。謂非有邊想非無邊想。復有依止諸靜慮故當知或說一分常論者。前三一分常見也;蛘f無因論者。初一無因論也;蛘f不死矯亂論者。不死矯亂。婆羅門計苦所事之天本。依靜慮自作不死矯亂四見以劫他難。今生此天也。應知此中有二凈天乃至無亂而轉等者。長壽故不死。無漏故名不亂。后不清凈至矯亂避之者。謂若有圣人依于不死無亂道理有所詰問。彼凡夫人不能答故便托余事矯亂避之。如大梵王為避凈命阿輸實難。贊嘆已我是大梵自在作者受者。言以諸諦無想心定不善巧故已下。明起矯亂之意。上來出不死不亂天竟。言不死不亂有行諂者乃至以此為室而自安處。彼自思惟設有問詰可記者記。不可記者則不記之。以非我凈天于一切隱密詰問皆記別故。如是思已讒言矯亂。彼既如是住邪思惟。對他能詰無漏天所自稱我不死無亂。由懷恐怖而無記別。上來辨三種不死矯亂。下辨第四句不死矯亂。故云又有愚戇等四句由依世。如文。五由依諸見者謂依三見如前應知者。前明攝五見為三。謂常見斷見邪見名三見。向下文中明依三見起計。與余處不同。如瑜伽上文說。本劫本見中前八常見末劫末見。十六有想見。八無想見。八非有想非無想見。合四十見用常見為性。末劫末見中七斷滅見。用斷見為性。本劫本見邊無邊四見。問異問答異四見。無因而有二見。末劫見中五涅槃見。此十五見用邪見為性。故瑜伽云。謂六十二見諸見執(zhí)中。計度前際四一切常見四一分常見。變計后際諸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此諸見邊見中常見所收。計度后際七事斷論。邊見中斷滅見所攝。又計度前際諸無因論。邊無邊論。不死矯亂論。及計后際現涅槃等論。是邪見攝。依彼常見起有想十六見中。初四但云有色有想。無色有想。亦有色亦無色有想。非有色非無色有想。今此文中由依諸見者。謂依三見如前應知。由依初見計我有色。或有色有想。或有色無想;蛴猩怯邢敕菬o想者。此中三句有想論前四句中初句。無想論初四句中初句。非有想非無想論前四句中初句。此說有色為常見也。依第二見計我無色余如前者。只有三句。此說無色為斷也。此三句當有想論無想論非有想非無想論中第二句也。依第三見有二。一說我有色無色二說我非有色非無色余如前說者。一計我有色無色有想。二有色無色無想。三有色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當彼三論第三句也。二我非有色非無色有想為一句。二非有色非無色無想。三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當彼三論第四句也。此依第三邪見而起。又即計我是有色者乃至一者計我狹小二者計我無量者。于前二論計狹小及以無量文中。略不出第三見亦有色亦無色亦狹小亦無量。非有色非無色非狹小非無常。由是四種我論差別至如前應知者。有色無色論中。狹小即是有邊。無量是無邊。亦狹小亦無量。即是亦有邊無邊。非狹小非無量。即是非有邊非無邊也。又即依止乃至方便法樂者依前諸見說我清凈解脫于欲色處皆得自在住于變化。安住靜慮受用法樂也。六由生處。如文可解。下次第三明六十二見為三衰損。言謂雜染者?傄。若雜染處者。所雜染也。若能雜染。三種四轉。一常無常等。二有邊無邊等。三自作他作等。皆有四句。名為四轉。彼由無智。要先趣向常無常等差別道理。后方問起。又于圣法智者不可記事于二諦理皆不可記此中四種一向常論前際者。即一切皆常論有四。無因論二?芍。皆先計我后計常等。又即四種一分常論等。即是半常半無常等四論。第三解二智中。初正辨二智令見清凈。后隨義難解后以諸門料簡。前中有二。初辨二智令二見凈。后明修習令凈差別。前中。言有二智能令見凈及見善清凈等者。謂法住智及涅槃智能令學見清凈無學見得善清凈。法住智者。能了自共多相。謂順三受法性各別自相。方便了知三苦。謂苦苦懷苦行苦。理通名共。涅槃智者。知永斷。次明修習令凈差別。有其兩番。初番云無力有力人者。即隨信法行。后番云有三現觀邊智。一順生無漏智智。則加行智。二無漏智。則根本智。三無漏后智相續(xù)智則后得智。預流得。是第二正體智。預流果解脫道。是第三解脫果智。理實正智。但名諦智。以攝少從多故亦名邊。且可見修無學三道中初故名為邊也。下隨義難解。有八復次。初辨無余斷三相。一由纏等不行。二由三界斷無欲滅也。三由斷煩惱及苦事。二辨五界。則斷無欲滅有余無余。三辨割舍七攝受事。此泛釋經文。四辨三有無復更生。無自相續(xù)無中有也。無取者無生有也。無生者無后有也。五辨立三結。謂未發(fā)起故立身見為結。雖已發(fā)趣耶成立故立或取為結。于正法中不正行故立疑為結。即在家品者。起身見人。處惡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品者。起戒取人。處善說法毗奈耶品者。起疑結人。六辨二種解脫決定。七辨諸漏解脫。八辨羅漢四相。第四解愚位。初辨愚夫位五。一無生得慧故。二無聞等慧故。三無無漏慧故。四纏所縛故。五隨眠所隨故。次因言長辨妄計我論。初辨我論有四。如婆沙云。分別行緣陰。不分別所起處。即有二十我見。謂色是我。我在色中。色屬于我。我有色等。次辨我論能起雜染。言隨眠故者謂諸內法耽著境界暫時為障而非究竟者。即入七方便。是內凡位不久入圣。雖有隨眠暫障非永。第五解二見差別。先略辨二見同分不同分義。二又由四相已下。廣釋見我差別。前中。我無我見因緣五蘊為境。故名同分。而于五蘊我見邪見故染污。無我見正取故清凈。是故名不同分也。就廣釋見我差別文分為三。初辨四相雜染。次辨二相六轉現行。后辨明無明位。初中。景師云。一因緣故者乃至不能舍離者。由此二愚于無我計我說增上緣以為因緣。二自性故者至不得遠離者。由前二愚因緣不能得斷我見隨眠。則以隨眠為我見自性。自性則種姓也。三由果故者至有其領受者。則以我見為依。不能離彼我慢隨眠。是我見慢二隨眠力。能生來報根塵諸受。領納苦樂受。起我我所見等諸染污法。并是我見亦果。四等流故者謂由先因力所持則種子所隨逐意者。則是邪意。意中有無明種及無明界者。則無明種性成名界。達師云。所隨逐意者。此我見種子在第六識中。此約隨轉理門說。云無明種者。新熏成種也。無明界者。無始時來所熏成種。新舊別故。云二種。種子性義明了。故云界也。次明由二種六轉現行中。約世為三。謂我于過去為曾有耶曾無耶。我于未來為當有當無耶。我于現在為現有現無耶。約慢有三。謂我為勝為等為劣。此則二三為六。下辨明無明位。明位有三者。則見道已前聞思之位是初明也。則知明通有漏也。見修二位。是第二明。心善解脫等。是第三明位。無明位亦有二。一先二后。隨眠位是先。諸纏位為后。此二雖復同時。要因隨眠生纏故說為先。此是第一差別。又見斷無明為先修斷無明為后。是第二差別。第六解于斯圣教等。初總標義惡。二說隨義廣辨。前中。言是處世尊至稱為世尊嗢拖南說者。泛佛說法直爾而說。無有世尊嗢拖南說。且言皆是結集家語也。就廣辨中。初辨二說利損。后消釋經文。前中有二。初正辨二說利損之相。二又于是處已下。因言長辨唯法無人不應生怖。前中。由二因緣善說法中發(fā)起大果。一永離三苦。二一切諸結永斷。惡說法中二事難得。由依身見于諸行中但厭苦苦。愿我當來無有苦我。我無有苦。此即為二。乃至謂苦未來當離于我。及未來當無有苦。此復為二。由此四種行相。超越苦苦。于彼壞行二苦斷。尚不生樂。何況能斷。由彼隨順所未斷故。三禪樂受是壞苦。四禪舍受是行苦。如是樂舍二受。外道執(zhí)為我故。壞行二苦隨順所未斷。謂我當無。于不應怖妄生怖畏。樂舍二受本非是我。但是壞行二苦。今厭離彼非除于我。何勞生怖。下明唯法無人不應生怖。分之為二。初舉六種二門明唯法無人不應生怖。后舉五種三門以辨。前中。言又于是處至有轉有染者。起染之時唯有心住四識住。又唯有心斷四識住無轉無染。復有四依。復有四取。復有二緣所緣能緣。復有六識等。復有二識住謂纏及隨眠。三因緣者。則三由字也。下舉五種三門唯法無人不應生怖。言由戒禁此實二取身系等。戒見二身系。合之為一。見取計見此是實。余虛妄故。云此實。次有半頌。頌前五種三門。果因者。頌前謂于現法趣集諦緣未來苦等。受領三受位。世領三世。愛領三愛。系領三系也。自下消釋經文。喜愛滋潤如前應知謂如諸行因中宣說者。喜為先因于彼生處障于厭離滋潤自體等。如前諸行共不共因中說。言當知此三復有差別欲色無色如其次第者。景師云。初喜愛滋潤者欲界。又即彼識如是轉時于二生處當知結生相續(xù)增廣一于有色是色界。二于無色是無色界。有釋據人始終即有三。就前三界中亦有此差別。初即欲界。次即色界胎滿故。后即無色出色胎故。言六種受界者。六識相應受有六種。想行亦爾。界是因義。即種子也。大自在那羅衍拏及眾主者。有釋第六欲天名大自在。梵王祖公名那羅衍拏。舊四大王天名為眾主。又解。大自在者。即色界頂摩醯首羅也。眾主者。梵主也。又彼在意地故至名意所成者。景云。此明四身系。名意所成。所有釋此解異門中。有由五義故方便起愛。言又由后有至依止建立者。由后有業(yè)感之所攝持后有種子識故。于此現身所依止中建立當生識身。又解。后有種當知于此現身建立。彼無有故至悉皆滅盡者。彼惑業(yè)所攝后種識無故。當來如前所說初人胎等三分位差別理趣生長廣大一切悉滅。故云斷識住。又彼空解脫門為依止故名無所為等者。此約三解脫門配釋經中所說無所為等。其義可知。于彼愛樂數修習故得善解脫者。于彼無所為無愛樂修習故得有學解脫。一切隨眠永滅盡故心善解脫者。得無學解脫。言彼有漏識至皆歸寂滅者。謂于現身唯有如影諸受及如樹識蘊。當入無余時如燈歸滅。言依初纏斷說名寂靜等者。泰師云。斷三纏故。如其次第得寂靜等。達師云。依見道所斷煩惱盡。故名寂靜。乃至無所有處地修惑斷。故名清涼。非想地修惑盡故。名宴默也。有釋。諸煩惱纏斷故寂靜。隨眠斷故名清凈。異熟斷故名宴默也。又由三緣識趣識住皆無所有。一自體非染故。二非余所染故。三余染識伴無故。其義可知。大門第六。解斷支等。先頌列七門。一斷支。二實顯了。三行緣。四無等教。五四種有情眾。六道四。七究竟五。次長行釋中。還有七段。初解斷支。所得果名斷。能顯之因名支也。第二解顯了有十二。景師云。如實顯了。一謂聽聞各別。善惡取復為二。正教為一,F比量為二。自共為二。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為二。入見地究竟地為二。達師云。言十二者。善取等也。然不具足。有師釋。一聽聞。二善。三惡取。四正教量。五現量境。六比量境。七自相。八共相。九如所有。十盡所有。十一入見地。十二入究竟地。第三解行緣。初總標。次別。后總結。別解中。即有四人。一內法異生。二在家異生。三外道異生。四內法有學。此四人中。各有二句。先明不如實。后明如實。泰師云。此是四人不如實知中令清凈故。名如實顯。第四解無等教。先辨教無等。后明流轉差別。第五解四有情眾。景師解云。一業(yè)生天專行放逸即是前說魔梵。二者。一向因轉。謂希求彼所有沙門等。三者樂涅槃諸有情眾。四者諸雜種類。謂或于果耽著受用者。則是初人;驑窋z受當來愛果者。則是第二行因求于前果;驎r時涅槃資糧離諸放逸者。是第三人。于前三有情眾中隨應當知世間彼集滅邊者。此會二眾差別。應言當知世間滅邊者。明初魔梵受世間果是共滅法。當知彼集滅邊。是第二眾行求天因是集斷滅法。及薩迦耶彼集滅邊者。是第三樂涅槃人離諸放逸。所有因果亦是苦集。薩迦耶者是身。則是苦諦。無常滅行。彼集滅者所離放逸故。是其集諦。是可斷滅之法故。名彼集滅邊。言于彼第四有情眾中者。第四雜種類人也。當知薩迦耶者。是苦也。彼集。是集也。彼滅者。是滅趣道者。是道諦也。差別者。有四諦不同。故言差別。泰師云。及薩迦耶者。重辨世間。以薩迦耶是世間異名故。彼集及滅邊。如其次第重辨彼集滅邊。達師云。此四句中。前三別明三人。第四句總明前三人以為第四人。言沙門婆羅門者。外道沙門婆羅門求生天果報者也。言當知者。勸辭也。此文可言應知。以勸令苦滅等故。第六解道四。言三依見道一依修道者。景師云。見道有前三諦。修道有其道諦。以修道中能斷余集證滅。修余道漏。故得修道之名。達師云。此文一相說。非盡道理。以知斷證三義于見道中具可得故。第七解究竟五。一謂已證得苦及苦因無余盡故。二堪作他義一切自義皆圓滿。三得畢竟斷及智故。四能究竟涅槃城故。五既得入已于其圣住能安住故。文中無一二等數。但有故字求屬。次云于第一相有割愛等四種差別如前應知者。謂如前說一割舍父母等事。二中有無債。三生有無故。曰后有無生。此則初證得苦及苦因無余盡故。于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應知者。謂如前證得羅漢諸漏解脫。又與四義相應名羅漢相。一自事已究竟應作他事義故。二應得自義一切遍滿道理義故。三未來行因已永斷滅應證現法樂住義故。四超學地入無學地相應義故。此則前文堪作他義自義圓滿等。于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者。斷業(yè)盡也。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究竟斷故者。斷煩惱盡也。此二是斷。則是前云得畢竟斷。有畢竟梵行者。盡修于道。則是前云及智。于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等。舉喻以況法也。泰師云。以無于他悕望。故非自非余之所希望。既伏魔羅。故云幢仆。解第五相。尋文可解。大門第七解二品等。先頌列十一門。初二品總略。次三有異則為三門為四。五勝解。六斷。七流轉。八有性。九不善清凈善清凈。十善說惡說師。等者。等取第十一門。次以長行釋中。還有十一段。初解二品總略。略由三處總攝一切黑品白品。一由所遍知法故者。明得九遍知處。則一切有漏苦集也。二由遍知故者。正是擇滅九遍知體。三由成遍知故者。則是圣道及佛菩薩圣弟子。并是成遍知緣也。滅道俱是白品。九遍知俱攝滅諦。故云白品一分。自下因明不可記法。謂如來滅后至亦不可記者。九十六道皆稱本師以為如來具足十號。隨問行字如來滅后有無皆不可說。下釋所以。且依勝義彼不可得況其滅道或有或無者。勝義諦中假名如來本不可得。況其滅后得說有無。故論說云真諦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言若依世俗至何有無等者。若就世俗道中于有為行立如來者。如來滅后行體可無。欲就何處假立如來。如來既無行論有無。若于涅槃至施設為有不應道理等者。涅槃乃由無行所顯不可說有。何得就彼以立如來。亦復不應施設非有勿當損毀施設妙有涅槃之體。既不可說有不可說無。行得就之施設如來辨有無體。又此涅槃已下。辨涅槃異名。涅槃正是現量得證。云何說言非現量所量。解云。正是無分別定現量所量今簡非散心五識現量所得。故云現量所不量。第二解內外荷擔有異。內法能荷所荷皆以五受蘊性義分能所。內有德等者。即所荷擔等是也。亦可恒常荷擔等三句名三德也。第三解內外縛有異。言外縛易了縛縛因緣脫脫方便者。景師云。外縛因緣非唯一種故。重云縛縛。得脫亦非一像。重言脫脫。更有一釋。外縛易可了知縛及縛之因緣。脫及脫之因緣。內縛一切難知也。第四解佛與羅漢同分不同分。此即第三有異也。如來與慧解脫羅漢由一相名同。謂解脫等。由三種相說名異分。一現等覺。二能說法。三行正行。前中有四。一此中如來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現等正覺。第二等正覺已了達諸法。三如是了達勝法已下明法已下明解脫二障。四與諸天眾為解脫師獨一無二。了此四相。是名自然等覺菩提。不與聲聞共也。又依他義已下。明能說不共有其五相。如文。三明正行不共有三。一聲聞先依如來后行正行。如來無少所依。一各依自性姓行于正行。三明二行可得不可得異。聲聞但有成就不成就非最后有菩薩身中二行可得。謂成就不成就為一。復現化身垂成正覺最后有身為二。若已成就者彼于現法成大師教者。即是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F法得益顯教功能。故云成大師教。亦可已成就者堪可附囑大師法藏。故云成大師教。第五解勝解。第六解二斷。第七解流轉。并如文可解。第八解有性。先辨三有性是所除法。后辨三斷是能治。謂無顧戀者。除初有性。不欣樂者。斷前二。離滅等。即是斷界無欲界滅界。除其第三。第九解不善清凈。不善清凈。即見道已前有漏空無我觀。伏我我解。又伏四系及三所有。三所有攝四系。并如文。四善根作無我行。故名定地攝。當知由二因緣不善清凈。一明空無我行與我見及我慢有間而起。二者能令彼法現行因緣。謂于諸欲或薩迦耶有染愛識。由于如是有染愛識不能遍知。便為諸薩迦耶愛之所漂溺。由此意樂于彼涅槃不能趣入。又由八相能遍了知除諸過患。又于此中已下。方出八相。乃至云當知此中除彼第八離欲法及以滅法。由所余七相觀于三世所有過患由所除相觀彼出離。言當知此中由前名通達智者。地前有漏無我智。由后名善清凈見者。見道中智也。第十解善說惡說師弟之別。由五種相。一由住故。謂外道住憒鬧。佛法住寂靜。二由御眾。謂外道于弟子徒眾之中。希彼眾共許我為師。以外道弟子有數限故。名有量也。如來雖為一切無量天人世間無上大師于彼同尊。而無希望。三由論決擇可知。四由建立開顯道。先辨外相有其七句。第七句于應所說語如所說語不如實知故名不知量。于是處說語中不如實知故名不知因。次通顯內法五由行故。又諸外道雖無異說等。先縱后破。第十一解苦樂不定。即是頌中等字所取之門也。文中初開章立宗。即苦樂各有四相。依三事也。二次第解釋。初約生處。言樂者謂起第三靜慮者。樂受增處而說也。樂所隨者謂在人中容有二種者。景師云。人中苦樂至起然名樂受所隨。達師云。身生人中樂隨眠所隨逐故云所隨。所有苦樂二種種子。故云容有二種。言未永離樂者謂在第四靜慮已上者。樂雖不行猶成樂種。名未永離。此中苦者謂在鬼畜者。此據一分鬼畜純受苦處名苦自性。問曰。前言此中樂者即據極樂處說在第三禪。今言苦者何以不言在那落迦。憂苦遍謂在鬼畜耶。解云。道理實有。今據鬼畜之中有一分純受苦者。故云鬼畜?啾檎叻窖栽谀锹溴。又問。前決擇文成就根中。云地獄中憂根成就不行。今何故云憂苦遍耶。解云。據地獄受苦之極。彼中起憂亦名為苦。故言唯苦現行。今據憂苦六識起別。故云憂苦遍也。次依受辨。又言樂者謂。不苦不樂受現前位者。景師云。舍受起時非苦亦名為樂。泰師云。不苦不樂受。是寂靜故名為樂也。樂所隨者謂苦受現前位者。當時雖苦后遇順緣即起于樂。名樂所隨。喜樂遍者。謂樂現在前位。不永離樂者。于一切位樂種所隨故。與此違名苦差別者。應言苦者。不苦樂受現前位?嗨S者。樂現前位。憂苦遍者。謂苦受現前位。不永離者。于一切位苦因所隨故。下約世辨。又樂者謂順樂行及樂已滅者。是過去順樂行及過去樂為初有樂所隨者。謂有樂因于未來世當生起樂。喜樂遍者。謂于現在隨順樂處者,F在順樂行及樂受。未來永離樂者謂余三世者。出樂受法。有樂因故。名未永離
- 上一篇:瑜伽論記 第四十三卷
- 下一篇:瑜伽論記 第四十五卷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