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甘靈第一集 參、明信因果
靈巖甘靈第一集 妙蓮老和尚
參、明信因果
◎緣起因果非高理
佛法并不是說些多么玄妙的高理,也并非深奧得無法理解。佛法就是講緣起法、因果法,就是教導我們凡夫成佛之法。你不學才以為深,你不聽如何能懂?只要常聽,今天聽不懂,明天再聽;明天不懂,下次再聽,那會不懂?
◎心造善惡定因果
世出世間一切都是因果所控制,因果是不是決定?當然決定!不決定怎么叫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操之于什么人呢?因果是我們?nèi)怂斓。人怎么可以?由自心所造:你善良的心就造善法,顛倒的心就造惡法。有超世之智慧,心明了、靈敏、不糊涂,就造出世間純凈的因果;心黑暗、遲鈍、愚癡,就造世間染污的因果。注意心啊!
◎真俗二諦互融通
真理,依二諦來說,清凈心就是真諦,因果就是俗諦。不明真諦,一切都是心外取法;不奉行善因,雖然真理具足無量功德,還是得不到樂果報!若行惡因則有罪業(yè)障,有罪業(yè)障則障蔽功德,不能修善因而盡造惡事則受苦果報。
◎俗諦造作因果明
佛法不但極平等,而且又非常之公道,沒有偏私,不講情感的,實事求是,你一分因就給你一分果,沒有因就感不到果。說平等是約第一義諦而言,那是極其平等;到了第二義諦,因為個人造作不同,就不能夠說平等,那樣平等的話就不公道了,會使沒智慧的人、下等的人,懈怠愈懈怠、頑皮愈頑皮、作惡愈作惡。世間上的事情一定要賞罰公平,才能使壞的能改好、好的更加好。如果是不是、非不非,但講平等,那就太違真理了。
◎無相事修是佛道
佛法雖講空理,但事理要相配合;若偏于理就廢了因果,沒有事相上的因果也證不到實際的真理。理上雖是離一切法、離一切相,但空相上還是要修一切法;若要修得好,必須要精進,做得實實在在的,將來感無為之報。無為之報是不生不滅的,那就是佛道;以有相之心修一切法是有為之法,有為之法皆是無常,即使修善因感善果,一時享完就沒有了。正因為無常,所以「生」既不永生,「死」亦不永死,生生不已,死死不絕;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轉(zhuǎn)不息,永遠受苦無盡!所以當依無我相修一切善。
◎因果比電腦還靈
佛法講因果,修善得善報,造惡得惡報,一點都不會差錯,你看是不是比電腦還靈!你想談妙法、研究妙法,就在因果上談妙法、研究妙法好了;否則是妄談,妄談是空費時光。你要珍惜寶貴命光,多求智慧廣增福德利益人天。
◎因果異時還自受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乖炝藰I(yè),果報并不是今天作今天就受,因果是異時的。今天種下了惡因,明天受嗎?不一定。下一世受嗎?還是再下一世、無量世?也不一定,但總有一天終會結(jié)果的。
◎明白因果有正見
因果者,世出世間度脫眾生之大權也!笝唷咕褪翘炱降茸,天平一定是兩邊相等它就平,不相等就會有高低。明白了因果,在佛法來講就是有「正見」。因果不是同時的,我們今天做好事情,到明天、后天,明年、后年,才感那個果報喔!那么過去的過去了,大家要好好把握現(xiàn)在與未來,F(xiàn)在修好因,未來才有好果,那是多么安詳自在!
◎各人因果各人受
因果是絲毫不講情感的,即使是父子、母女,各人因果不同,造什么因,到時一定各受果報!各人吃飯各自飽。
◎明白因果通三世
善人遭惡報,那是他過去造的惡因所感;惡人受善報,那是他過去有善因,所種的福猶未享盡。切不可只就一世來論,而昧于三世原理之真諦!若明此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即知只要時間一到,善惡因緣成熟,決定是種善必有善報,種惡必有惡報的。所以今生行善,還不能擺脫惡劣環(huán)境的話,那就代表你所行的善還不夠,應該再精進用功才對。切不可說:我今生未作惡而且也修善,怎么受苦報呢?
◎修善使重業(yè)輕報
造了大惡業(yè),只修小小的善業(yè)怎么能消?這是什么因感什么果。造了大惡還會享樂嗎?修了大善還會感苦果嗎?根本沒有顛倒的因果,可是眾生有顛倒、不合乎因果的想法。好比來山拜過佛,在回家的路上倒楣出了車禍,就說佛不靈、佛不保佑;其實只是出點車禍,還沒生命危險,這就是佛陀保佑。這地方眾生都如同生盲一樣,不知道因果,好可憐!若不是來山拜佛,去別處可能有生命危險呢!
◎不明因果生邪見
佛法講三世因果講得非常之透徹、圓滿;世間人也講因果,但是只講現(xiàn)前一世,所以有很多事情講不通,使眾生起了邪見,認為沒有因果。像好多人都說:「我這一生都修善沒作過惡,為什么事事不順遂?」這一生沒作過惡,但你往昔之中不知作了多少惡啊!今生你又作了多少善呢?
◎善惡夾雜樂有苦
因緣果報錯綜復雜。純凈的善因緣,當然能安安然然享受安樂的果報;雖是善業(yè),但善中夾雜著惡,不會安然享受果報喔!就算受到了,也有好多的苦在里頭。世間的事情、因果就是如此,因為一切都是有為法、有漏法嘛!
◎三世因果藏禍福
我們人生福中有禍、禍中有福,你不要看這件事情怎么好,這里頭說不定含藏禍。惡人享福,福中有禍;善人受了禍,禍中有福。這是三世因果深進一層的哲理,明了了才能看清事情;而且即使受什么大苦,怎么碰壁、撞墻,心還是平平靜靜的,能打脫牙和血吞,就算流淚、流血還是朝肚里咽,一點也怪不得人。不會因小小的煩惱就怨天尤人,把自己的事情都弄砸了!當反省、心靜平,自求福。
◎善業(yè)力深難造惡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業(yè),善業(yè)深了,往昔惡業(yè)想動也動不起來;否則善業(yè)少,惡業(yè)逞了勢、得了力,想修善也不行。好象惡人多,善人想修善也沒辦法;善人多了,惡人想作怪也作不起來。不就是這個道理嗎?那你就要慎重選擇!
◎人善人欺天不欺
如果你有惡業(yè)被人欺,那就是還債消業(yè)障嘛!當然最好不要造惡業(yè),否則被人欺是活該的!如果你沒有造惡業(yè),人家無故來欺負,天有眼,人欺天不欺喔!佛菩薩會永遠慈悲你、加被你的,所謂天公疼好人,何況大慈悲佛陀?
◎諸凡果報唯自招
沒福報的人雖然耕耘,但是到收成時,突然來個大風、大雨,辛苦都徒然了。這好象老天在同人作對,其實不是這樣!天災也是一種果報,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就怨天尤人。「諸凡果報,唯人自招」,農(nóng)夫收成是這樣,我們?nèi)艘簧脑庥鲆彩侨绱。大家要想招好的?千萬不要造惡因。
◎求之不得再加勁
同樣下功夫,「怎么人家所得的那么好,我就得不到?天不公平啊!」不是如此!天絕對公平,不會欺負人的;你愈是求不得,愈要加一把勁迎頭趕上。別人即刻感果是前生已做好了,你還沒有感果是前生放逸懈怠!怪誰呀!
◎因地用功不唐捐
不要問佛法靈不靈,要問自己誠不誠,有沒有做到、修到?佛位是從因地下功夫,寶塔是從基石一層層建上去的;只要因地下功夫,都是功不唐捐;有勤勞才有福報啊!
◎因果不會欺負人
初發(fā)心用功的人,對佛要求是那么多,達不到滿意就怪佛法不靈。記住!佛法是緣起法、因果法,有因才感果,沒因感不了果。因果不會欺負人,皇天決定是公平,諸佛菩薩更是因果分明。知道了這個道理,好好地精進吧!這一生幾十年精進,能得到未來永久永久不受生死大苦之果,這個利益何止一本萬利?奈何人多不知,或知而不修呢!
◎力修好因盡本分
人之所求、愿望都是非常高,但以本分的責任來看,應盡百分的責任卻只盡了一分,便以為盡了百分;好象善只修了一分,他當作是百分。一分的因如何感百分的果呢?要是明白這點,縱然受了天大的冤枉,也能反省自己不怨天尤人;進一步懺悔前愆、力修好因,就能轉(zhuǎn)禍為福,所以福不是空想就有的,要努力實行利益他人才能應心所求。
◎合乎因果不妄求
世出世法都是因果之法,連佛陀本身能夠成佛道,也是由因而感果。合乎因果,就是在事相上達到圓滿的因緣時節(jié);不合乎因果,你妄求--求佛陀加被發(fā)財、升官,也不可得。大地生長草木一定要有種子,你不要以為草木是「自然」生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你想發(fā)財就要布施,不布施怎么會發(fā)財?你想做大官要先尊敬人,人才會尊貴你嘛!我們學佛要明白真理,真理就是因果,絕不會錯。
◎眾生有感佛有應
想求佛陀加被你消業(yè)障、增福慧,這有它必然的方法,有
「感」才能夠「應」。「感」是指眾生方面,眾生依著佛陀所教導的方法來修善因,佛陀自然就會有「應」。
◎因緣時至自感果
佛法講不講自然呢?當然講自然,叫做法爾。那個自然是因果相合之自然,因緣時間到了,自自然然有果。作惡有苦果,修善有樂果,你要想自在那就要修好因;有如是因,不求果自然有果,這是自然、法爾,不是離開因緣而自然有果。如果什么都是自然就有,那某處生稻,一切處也應該生稻才對,但無農(nóng)夫的因緣能自然生稻嗎?不是這樣啊!注意:有因自然有果,切不可說無因而自然有果。
◎想得好果修善因
佛法是因緣法、緣生法,也就是因果法。你想果嗎?當然你想果--想好果,你也怕果--怕惡果。那對了!既然怕惡果就不要造惡因。你想快樂嗎?那就好好利益一切人,好事予他人,惡事自向己。你這樣的修因感果,怎么不得解脫?怎么不安樂自在?最怕你只是希望而沒有行動。
◎命隨心轉(zhuǎn)非定命
世間說有命運,不錯!是有命運,但不是定命;佛法不講定命論,一切都是隨心而轉(zhuǎn)、隨造作而變、隨因緣而生。因果是人所造的,那有死在那邊不動的?因果在那兒不動,就是你懶惰、沒有進步;那你雖修善業(yè)不會增長到圓滿,也不會改變所造的惡業(yè)。因緣生因緣滅,惡業(yè)要使它消除,只要至誠心懺悔,罪業(yè)就沒有了;善業(yè)要使它增長,你把心轉(zhuǎn)過來修善業(yè)就有福慧。不是定命論喔!
◎因果如鐘扣則鳴
「洪鐘在架,有扣則鳴;大扣大鳴,小扣小鳴!拐f切實一點,就是一分誠敬得一分感應,沒有誠敬就不會有感應,有誠敬就必然有感應。因果不會虧人的,皇天不負苦心人。你們好好地、真真實實地來修、來學,做個老實人。
◎感應皆從精進來
我們學佛法,有沒有今生就得到佛法感應的?有!但要看你往昔的善根和你現(xiàn)在的精進如何。如果你懈怠,怎么會有「天然的彌勒、自生的釋迦」呢?都是要從困苦奮斗中精進而來。為什么?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的罪業(yè)障太重了。一般業(yè)障重的人念佛,能把業(yè)障消了,不要因業(yè)障而多病、多災難已是很好。有罪障無災難,即是念佛感應啊!
◎精誠所至感應來
在人生中你們什么時候感到最快樂呢?我想應該是大家發(fā)無上志愿修菩薩行的時候。這種無上快樂是從那里來的呢?從至誠心來。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至誠,絕對能得不可思議的感應經(jīng)驗,否則你要誠心多反省!
◎感應之道誠則靈
萬事誠則靈,以誠心做事就能做得好。誠心就是:「我決定要做好這件事!」沒誠心,一遇到難境界就「不干了!」這樣好事怎能完成?想修出世解脫之法,也是要有至誠心方有感應。誠者,真也;盡人事,安良心、待時間。
◎要求出世之感應
我們佛弟子要求什么感應呢?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出世;邸惯@種感應,千萬不要求世間之;!世間之福慧是造惡的因緣,也是斷絕修善的大障礙。有了世間之福,佛法說「富貴學道難」;世間之慧就是所謂的世智辯聰--八難之一。若能以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這就是大智慧,即能成就無上佛果。無我之;奂词欠鸸
◎善心善事受人敬
你多起善心,心境安然;多做善事,受人尊敬,這何樂而不為呢?惡行不改令人討厭,何苦甘愿下劣?要選擇呀!
◎身口造業(yè)由心使
為什么身、口會造惡業(yè)?你不起惡念,身、口怎么會造惡?身、口是心力所使,惡念力不可思議。當你的心都是了脫生死、慈悲的念頭時,身、口就不會造作惡業(yè),這就是慈航。你要調(diào)好你的「心」,否則切勿信汝意啊!
◎善惡面相唯心造
「萬法唯心造」,心里想什么,面相就變成什么。心想某人對不起你,面孔就成怒目之相,多難看!心里感恩,心情就安樂自在,那面孔令人多想再望一眼!善惡之心久而久之,禍福之相立變;苦樂之事就跟隨你身,跑不掉啊!
◎男女智愚業(yè)不同
眾生體性上都是平等沒有差別的,為什么有男女相呢?大家業(yè)不同,就感男女不同之相;業(yè)不同才有好丑、有智慧愚癡、有富貴貧窮之別。這一切怎么來的?完全是自己造作的,都是因果而招感;記好!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
◎多修善因凡變佛
什么事情都是窮則變,變則通,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教人變化,成佛也是變化而成的,由凡夫變成菩薩,由菩薩變成佛嘛!農(nóng)夫把種子下到土里,種子變、變、變,就變出果實來了。大家好好多修善因緣,福報才會圓滿,轉(zhuǎn)凡夫成佛陀。怎么轉(zhuǎn)呢?轉(zhuǎn)凡夫惡心,修佛法善道;修即能轉(zhuǎn)。
◎因中說果將成佛
我們常聽人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個殺豬殺牛的屠夫,刀一放下就馬上成佛嗎?就成釋迦牟尼佛、成阿彌陀佛了嗎?就有三明六通嗎?沒有!那怎么是佛?這是在因中說果;他一念覺悟放下、一念改悔了,就能斷惡修善,將來就有成佛的可能。佛者,覺也,覺悟放下屠刀,不愿再造惡,就會修善,修善必成佛道。就像千步、萬步回到家,不離一個起步;一步之起,就是朝向回家之路。
◎圣凡有別各有因
你修五戒十善就成人天,修四諦十二因緣就成聲聞、緣覺,修四攝六度就成菩薩。這一切都是因果控制著,世出世法不出乎因果。一切都是因緣生法,當修善因切勿造惡。
◎去偏取圓修大因
堯舜是人,我們也是人,有為者亦若是。佛還不是凡夫成的?學佛就成佛,念五欲當然是三涂業(yè)因。大家要修好因--修圓滿的因、修大的因,要取大去小、去偏取圓,要修徹底的、去不究竟的。這些要選擇,要實行,要兌現(xiàn)。
◎因賅果海心即佛
你們想坐蓮花座嗎?當然想坐。想坐現(xiàn)在就要修因喔!佛法教你修因感果:「因賅果海」,將來成就叫「果徹因源」。因賅果海,我們現(xiàn)在雖是凡夫心,凡心就是佛心。什么是佛?心就是佛。什么是心?佛就是心,因果相契。凡夫因心有佛的果,叫做因賅果海。成了佛怎么樣?是凡夫清凈心成的佛,這叫做果徹因源。凡心雖染,體本是凈。
◎望果修因心成佛
「心即佛」,這是因中說果--說出一個好的果來,讓你望果而修因。只要將我們現(xiàn)在凡夫的心改過來,好好信佛、學佛,將來就能夠成佛。若凡情不改,就永是凡夫啊!
◎因地心感果地覺
教典上常說藉佛的果德,開發(fā)我們的因心,所謂「因地心,果地覺」。因地心就是我們凡夫,凡夫因地之心本與佛一樣平等;但一個是有罪業(yè),一個是有功德。事相上的差別各有不同,但本體是一樣,所以說佛與眾生平等。正因為本體一樣,所以你修佛的心,就能感佛的果;如果是兩樣,那你怎么能成就一樣的佛果呢?我們要尊貴自己心。
◎修三學是成佛因
佛陀為什么能坐蓮花、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怎么一相都沒有,只有丑陋相、罪苦的相?這是所造的業(yè)感不同。怎么樣不同?佛陀無貪、無瞋、無癡,勤修戒、定、慧,而感得清凈身;我們是有貪、有瞋、有癡,所以造殺、盜、淫,而感得現(xiàn)在這個人身的果報。我們現(xiàn)在明白了,當勤修三學斷三毒,也是要不貪、不瞋、不癡,斷滅這三毒業(yè),勉力地修戒、定、慧三學,那將來也能成佛。
◎苦樂依報修因感
佛法講修因感果,修善因,感到的依報就會平安快樂;做惡事,所生之處都是不好、好苦難喔!風不調(diào)、雨不順的。這都是自招感,想樂怕苦,就要認清修善斷惡之道。
◎佛魔唯心順反造
十法界不離唯心,佛是心造,魔也是心造的;同是一個心,并沒有兩個,也不是兩兄弟。凡夫心用得善、用得順,就感佛無量的善果報;用得惡、用得反背真如,果感就是極惡的闡提。所以要善用其心,不可有一念之差而自害。
◎去除無明顯真心
成佛是眾生的心所成的,這個真心,佛與眾生沒有差別,都是平等平等,只不過我們眾生迷了,被種種財色名食睡、七情六欲、人我是非、嫉妒障礙,這一切無明所覆蓋。但就像鏡子上染了灰塵,只要灰塵一去除,鏡子本身依然能顯出光明。這就不怕有過,但怕作惡不懺悔啊!
◎佛陀地獄由心想
我們這個心非常重要,決定要好好把握、掌穩(wěn)。就好象小孩子在捏泥團,將它捏成什么像,它就變成什么樣。你將它捏成佛像,它就造出一尊佛陀;將它捏成羅剎、老虎、毒蛇,它就變成羅剎、老虎、毒蛇。我們念佛就是要將凡情轉(zhuǎn)為佛念,所以心要想佛;你心想佛,心即是佛,念佛就成佛;如果心想貪瞋癡,你心就是三涂地獄。造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要徹底改造觀念,修正法、正行感正果。
◎心守道念形于外
所謂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一定要依此規(guī)矩,才能保持身不放逸。謹慎莫放逸,這樣才能收攝道念;否則身一放逸,心自然跟著散亂。我們的身心彼此之間有相輔相成的連帶關系,所謂「誠于中,形于外」,內(nèi)心若誠,外形自然就會莊重;外形莊重,內(nèi)心自然就誠敬;心不守道念,外形也就放逸。所以一個人有無道心雖然看不到,但看其言行舉止,就可代表這個人的內(nèi)心、修養(yǎng)、道德和;哿恕N覀兂鯇W,要一步一步向前進,精進不退。
◎心病唯服佛法藥
我們?nèi)巳硕加胸澯、瞋恚、愚癡這三毒病根,由于這三毒而帶來無量的苦!我們怎樣解苦呢?這些苦不是世間醫(yī)生能治好的,世間的醫(yī)生是治你的身病,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心病」是沒辦法治的。他只能替你醫(yī)病,卻不能叫你不生病,為什么?因為不能除掉你的病根,而佛法就是解脫人生大苦的妙藥!唯有佛能醫(yī)治你的心病,從根本上治療。只要你肯服法藥,就能醫(yī)心病;心病一好,就解脫果報身的種種病苦,心得自在,身真快樂!稀有哉法藥!
◎好因好果聞正法
沒有福德因緣、善根淺薄的人,聽正法聽不進去;善根深厚的人,聽邪法就聽不進去,這也是因果。所以大家還是要修好因感好果,要好好親近真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樣學佛才能得解脫。諺云:識人要戴眼鏡;學道要具慧眼。否則一失慎,將壞人認作好人、邪法謂正法,太危險了!
◎初心學佛識因果
你們初發(fā)心的到山上來,現(xiàn)在修行其實只是懺悔往昔所造的業(yè)障。你們學佛不要想菩薩馬上就保佑你發(fā)財,不布施怎么保佑你發(fā)財?要聽佛陀的教導,佛法是正因感正果;不是邪因,殺個雞、買個豬頭供養(yǎng)神明,你就會中了六合彩,有這回事嗎?車有軌、人有路,不是亂跑就可到家。
◎自修利他真佛子
你真正是一位佛陀的弟子,就能夠擔荷如來家業(yè)。如來什么家業(yè)?自修利他。要自修利他,現(xiàn)在就要好好地學習,這是最重要的喔!否則自不修怎么利他?不利他,自修的德行也長不起來。都是互有因果的,單一因緣不會感果。
◎前世種福今生享
我們今天能閑閑靜靜地藉這道場來用功,是往昔之中有種這福因;沒種這福因不會感到這果,有因才有果。前生種今生得,今生種來世享受;你要把握現(xiàn)前,具修;。
◎念佛修行需福德
經(jīng)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能安心念佛、修行,還是欠缺善根福德因緣,那就要多在善事功德上精進修福慧。發(fā)菩提心是善根,修萬行是福德因緣。
◎自我諦觀信因果
你前生如果未種善根、未修善業(yè),而且造的都是惡業(yè),當然聞不到佛法,或者聞而不信。如果你善根深厚,雖是沒聞佛法,在世間仍是一個好人,不但自己不做壞事,就是別人逼你做壞事,你也不會做。如果前生只是造惡,今生就算叫你修善,你也會和一切的人唱反調(diào)。這一切都是不離因果的!大家遇到佛法就要深信因果、畏懼因果、歡喜因果,那你就能夠斷惡修善,斷惡也積極、修善也積極。這都是要自我諦觀,明白因果、不疑三世因果。
◎富貴下賤有前因
「貴」是由尊敬別人而來,一個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處處尊敬人,就感高貴之報;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覺比人家高一等,這種憍慢的心,就得下賤報。虔誠供養(yǎng)三寶,就得出世富貴報;如果不知以此供養(yǎng)的功德回向菩提,那還是人天法,只是得到人間的富貴而已啊!
◎久住道場道業(yè)成
凡夫心總是站在這山望那山高,覺得其他道場好,就是自己的常住最不好。這樣心怎能安?要認定自己的常住最好才能安住。好好安住在道場上,心安就是道。能在一個好道場親近善知識,住個十年、二十年或三、四十年,就有定力了;像燒水煮飯都要一定的時間才會滾熟,急也急不得的,欲速則不達。再能好好依善知識的教導加功用行,道業(yè)決定可成。最可憐的是沒良心,不知足、不反省。
◎依善知識生死了
要想真正修行、真參實學,一定要跟著善知識不能離開;好比嬰孩不能離開父母,小鳥學飛不能離開樹枝。善知識不僅在教理上來指導,他的生活舉止、行住坐臥,一切都是在為眾生說法。初學的人若沒有善知識指導又無正法道場依止,縱使修行,亦恐是盲修瞎煉而已。真正的善知識,或許口不會說,看起來苦苦惱惱、平平凡凡,你卻看不起;嘴巴很會說而沒有道的假善知識,你倒以為他了不起。那真是糟糕!為了生死這根本大事,親近善知識是輕忽不得的。那位是真善知識呢?知見正、戒德高者是也。
◎創(chuàng)造好緣感好果
佛家教人修好因感好果。怎樣才能使好因增長,而得到好花、好果呢?這完全要靠「緣」,所以我們最要注重緣。緣不是自然的,要靠每一個人創(chuàng)造;世間人講立志,我們佛弟子講發(fā)心,要創(chuàng)造好緣、找好緣--去惡趨善的緣!敢颉故歉魅说膬(nèi)心,內(nèi)心清凈善良,外有善緣,就可順利修善法感善果報,若因緣不合則無果,應把握因緣啊!
◎因緣變化果不同
有因必有果,若是有因沒有果,這就完全是因緣的變化。比如你造了惡業(yè),有善緣來化解,那惡果就沒有了。如果你曾造了惡業(yè)現(xiàn)在來學佛道,當然能持戒清凈最好,要是遇到惡緣你把持不住、犯了,那菩提涅槃之果就不要希望了!縱然有好的果也被你的惡業(yè)、被那惡緣破壞了。所以善因要善緣,絕不可有惡緣而破壞了善果。
◎慳貪不舍餓鬼報
一得人間的富貴,就會沉迷在「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之中。欲望就好象咸水,永遠不能止渴;任你怎樣富貴還是不知足,錢財愈多愈好,總不會嫌多的,只想進沒有出。到這時人就昏迷了,變得慳貪不舍。一切的財物本來是活寶,到了慳貪人手中,就收藏起來變成死物,社會上不能流通了;由于一個人的慳貪,別人也跟著受苦,就會招餓鬼之報,因果法則就是如此。一切皆無常,財富壽命隨時都可化為烏有,奉勸富有人,何不及早修善永快樂?
◎錢財被騙來生帳
你要是曾在社會上被人騙了錢,正好放來生的帳嘛!他遲早還是要歸還你的。你有這種觀念,就不會因錢財被騙而心里難過得好象火燒一般?撮_點吧!因果不會錯的啦!
◎無福有錢遭禍害
不是有錢就有福,沒福報的人,雖聰明賺了錢也不會受用的,甚至帶著災難在后頭。這因果要知道!錢不一定能使人安樂,甚至還帶來禍害呢!人要安貧守道,保養(yǎng)元辰。
◎慈心施舍功德大
布施就像農(nóng)夫把種子種到土里去,所謂「春種一粒種,秋收萬擔糧」。為什么一花一香、少少飲食施給他人可以得到大福報呢?就是有慈悲心、施舍心,所得功德晝夜都在生長。一般人只知把錢財放在銀行,或借給人生利息;不知用錢財做善事能得到功德,有功德才能真正離苦得樂。沒有善業(yè)功德,如何能了生死苦而成就他人永離生死?
◎仁慈之心長福報
果核里的心叫做仁,有仁,種在土里才會生長;沒有仁,種在土里生不了。一個人有仁慈之心,等于果核有仁,就會生長福報。那里要你有我無人、鬼使神差的天機妙算!
◎慈悲良心長康壽
如何保持健康?飲食起居正常、多運動,這些都需要;最重要的,還要有良心。沒良心光有健康的外表,就像沒根的樹,怎能開花結(jié)果?造作惡法,怎會健康?不造惡、勤修善法、有慈悲心,怎不健康長壽?將來還決定成佛呢!講良心、學吃虧,吃虧培福才是快樂人的德本。
◎大舍大福結(jié)眾緣
有的人說:「要我布施這個、布施那個,我自己都不能生存了!」大舍才有大福報,有大福報還會餓死、還會沒地方住嗎?你舍,這是與一切眾生結(jié)緣;與眾生有緣,你就有福報、就得到快樂。如果做個守財奴,不與眾生結(jié)緣,眾生看到你不歡喜,你也不會有福報,那多么苦!佛陀總是教我們得樂,不會教我們受苦,依佛言奉行決定有樂。
◎出世福慧佛法因
有道的地方不去聞、不去修,還在世間迷頭逐影,那所感的果報當然就是世間果了。一定的嘛!也一定要反過來,以佛法為重,這樣不但能了脫生死,連佛陀的;鄱寄軡u漸圓滿。奈何人們偏不干,善事怕苦,作惡快樂。
◎自為善令人為善
自己為善要令人為善,自己種福要令人種福,自己做功德也要令人做功德。勸人家做善,就是自己的福德;你不勸人家做善,認為叫人家做真是啰嗦費唇舌,怕辛苦、怕煩惱,那自己福德也沒有了。其實煩惱多就是因為自己沒福德,你多修一點福,就沒有那么多苦惱的事了。人本無苦,但因愚昧自找煩惱,同一件事,為何別人不煩惱呢?
◎布施同情有福報
有福報的人,做生意做錯了,還是賺錢;沒福報的人,雖聰明,有時生意做對了,還是虧本。福報從那里來呢?從同情心、救濟人而來;這個心一定要有,布施才有福德。
◎施恩于人自有福
別人在急難、病苦之中,你能救濟他;到你有難時,即使不要他救濟,他也會來啊!就算他不報,我們施恩不望報嘛!并不是要他報我們才做。你只要有恩于人,自然有福報。這是天理,因果自然是如此;善惡必有苦樂報!
◎有福逢兇也化吉
業(yè)障之人即使做好事情,也會被壞人搗亂;遇這些事不要怨天尤人,自己業(yè)報是如此!你要是有福報,有倒楣事情也會逢兇化吉。有福與無福、智慧與愚癡,所做的事情真是天淵之別。你要怨天尤人,不如怨自己為何不修好因。
◎情甚愛深是苦本
苦從那里來?情情愛愛、恩恩怨怨就是苦。情而不知禮,愛而不知羞;你對我的情愛不滿意,還要求加深,再加深仍不知足。情之甚、愛之深,求之不得到破裂斗爭時,怨也甚、恨也深,業(yè)障就到來了。一到名利交關時,那里有什么父子母女之恩、夫婦之愛?這人世間真是太可憐了!這都是不明因果報應之理所造成的,解苦要明苦的本。
◎;垭p圓果自然
修行有了智慧福德,想什么就有什么;沒有智慧福德,想什么都得不到。貧窮無;,還想什么?富貴有福有慧,不想自然也會有,那是因果報應所得,如是因如是果嘛!
◎;鄱䥽酪抟
有人認為:有智慧的人決定有福報。其實不是喔!拿世間人來說吧!有好些人聰明得很,可是一生潦倒,衣食都成問題;有的人雖然不知什么,但安愚守分,享癡福。諸佛兩足尊--福慧二嚴,這是從三大阿僧祇劫修來的呀!
◎修正行為就有福
佛法有八正道,要有正行為--把行為修好。行為好,即使貧窮也有福;行為不好,愈是富貴,禍害愈是多。因果就是如此,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再過多少世紀也是如此。因果是真理,永遠不會變滅的,我們要服從因果修好因。
◎轉(zhuǎn)熟為生除惡習
凡夫所以能把殺、盜、淫等諸惡事做得那樣純熟入木三分,那是因為多生累劫來造作惡業(yè)慣了,習氣太重,不要他做還是要做。我們現(xiàn)在學佛了,就應當要轉(zhuǎn)眾生所熟習之染成生疏,于修清凈法上要轉(zhuǎn)生成熟,就能轉(zhuǎn)凡而成圣。
◎出家方能證四果
要證羅漢果一定要出家,在家充其量只能證三果。這教理層次要明白,不明白就糊里糊涂的,以為在家出家都是一樣。修因不同,如何有相同的果報?不可存僥幸。
◎生死苦因是情根
為什么有生?情欲也!因有情欲故有生,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是不可能的。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無量的大苦皆在生死之中。想要不受生死大苦,那就要斷此生死之因--情根,斷絕欲念心,生死大苦方可了脫!快哉也。
◎消除憎愛修忍辱
怎樣修忍辱?就是要消除「憎、愛」兩種根本煩惱,否則想忍也忍不住。憎的結(jié)果是瞋恚,愛的結(jié)果是貪欲。不如意都是自己業(yè)報所感,要多生慚愧、多加禮敬以消業(yè)障;業(yè)障消福報來,你就如意了。要注意消業(yè)、不要造罪業(yè)!
◎常懷慚愧除習氣
印光祖師自稱「常慚愧僧」,就是要時常生慚愧;我們一念忘了慚愧,懈怠、種種不良習氣就來,真可怕!要常懷慚愧啊!壞習氣不除清,縱能耐力修行,終難成大器。
◎業(yè)報未盡苦不休
世間一般人往往一受苦,就說:「我怎么不早一點死呢?」難道死了就快樂、就可以解脫嗎?要是業(yè)報未盡,死了到地獄去,那更苦啊!無間地獄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死了又活、活了又死,因造了極惡之業(yè),故業(yè)感不可思議,受苦也是至極。當受苦至極而死時,業(yè)風一吹,又活而受苦,苦到業(yè)盡才罷休。業(yè)報力之大,就是如此可怕!可怖!
◎阻人出家惡果重
現(xiàn)在常有人瞎說:「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還不是一樣!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禮拜、能受得起供養(yǎng)嗎?」這是假裝聰明、冒牌佛教徒才這樣說!真智慧人是恭敬僧寶,那有阻人出家的?這其中所感善惡因果,請恭閱「出家功德經(jīng)」就知道了。切勿造惡口,受苦堪可憐!說話要慎言啊!
◎出家成道報眾恩
出家就解脫、自在,自在才好修行;修行道業(yè)成就,自己解苦,又能報親恩。這個報恩不是像凡夫狹小之心所想的,就報你這一世的父母恩。佛陀告訴我們,我們無量世來不知有多少父母,父母又各有父母,這樣牽連起來就是個因果網(wǎng)。佛教所謂的報親恩,由因果之網(wǎng)來說,就是報眾生恩。佛法強調(diào)報眾生恩,因為每位眾生都于我們有恩。
◎想當法師先念佛
印光祖師常勸導人,出了家若是想當法師,就要先好好的念佛。把佛念好了,將來就有能力當法師。先把罪障消了再深入經(jīng)藏,到那時成就才大。這番話偏偏一般人不肯接受,總是急于研經(jīng)教當法師,殊不知自己有沒有這個根機。現(xiàn)在不僅是初出家的如此,甚至連做師父的也不識下一代根性,不先指導弟子在修持上、在戒行上多下功夫;師教既不良,所以雖是學,卻學不好也學不成,苦哉!
出家決定要受戒、守戒,如此內(nèi)有戒德莊嚴,外有袈裟護身;只要你袈裟披身一現(xiàn)僧相,這就不但能受人間禮拜,連天人來禮拜都受得起。因為你有一個僧相就堪受人天之禮拜;至于有沒有修行那自有你的因果。袈裟又叫福田衣,有人對你布施,你接受供養(yǎng),布施者今生或轉(zhuǎn)世就能安樂自在,這是因緣果報法。出家人生活之需全賴信眾供養(yǎng),若不精進修行,生死不了,那今生天神不擁護,轉(zhuǎn)世還要墮落,這就太苦、太可憐了!當然,若是修行有功、道業(yè)成就,那就真正成為無量眾生的良福田、福德本。
◎出家兼顧世間孝
現(xiàn)代這忙碌的社會,往往父母年老有了病,縱有兒女也是無法好好照顧。出了家的兒女,對這點要如何做呢?佛陀告訴我們,在情形可容許的話,父母有病將終時就要回去看望,甚至父母生活經(jīng)濟有困難,自身托缽乞食所得也可供養(yǎng)父母;如果是常住的食物就不能私自供養(yǎng)父母,因為那是僧眾的。佛家不僅講出世間孝,同時也兼顧世間孝,但卻不能因俗情孝而忘自身的立場。世間孝是「生養(yǎng)死葬」以安身,出世孝是「父母離塵垢,子孝方成就」以安心,必令心靈送回西方始為大孝也。世間孝是今生、自身、一家、一國而已;出世孝道不單今生,且照顧到前生、后世,乃至化度全世界所有眾生都要彼此各盡孝以安心。
◎廣度眾生要修因
世間人要想成就功名,都要經(jīng)一、二十年的學道進德,更何況要做個人天師,沒有三、四十年的凈戒德行莊嚴,如何能成為善知識,住持佛法、廣度眾生?不要說去度眾生,能不反被眾生度走就很好了;這就如同軍人,沒有經(jīng)過軍訓,也沒有武器裝備就上戰(zhàn)場,美其名是去打仗抗敵,其實是去送死。我們要懺悔消罪障,修行增;,將四攝六度功德裝備好,才能任運度生自在,彼此平安回佛家。
◎認清惡業(yè)是冤家
惡業(yè)障蔽你不能做好事,更障蔽你不能修佛道,這惡業(yè)障就是你的冤家、搗蛋鬼;但愚人就這么可憐,不聽佛言,偏偏要聽搗蛋鬼的話,甚至自己還去找他,夫復何言呢?
◎想做法師修好因
諸位將來要想做個大法師登座說法,唱「海會云來集」時信眾都向你禮拜,那你現(xiàn)在就要發(fā)心豎個十丈、八丈高的「阿彌陀佛」招牌,讓十萬、八萬人都能看得到。將來你說法時,就有百萬、千萬的聽眾,到時不會吹大風也不會下大雨,有因才感果。不造此因,將來說法時,連鬼也不去聽,沒修因呀!什么事都是要修好因才感好果啊!
◎彌陀招牌最光明
山上的師父們,如果想將來高登法座,作獅子吼時有千萬人來聞法,現(xiàn)在要修好因。大殿現(xiàn)在掛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光明燈,這件利益人天的功德事希望你們來做,將來說法度眾生就有很多人來聽。掛了招牌,要想夜晚放光明就要有電,電費要自己出錢喔!做點小光明得大智慧報。
◎修除昏散佛道成
你們有沒有人叫做「修昏」、「修散」?實實在在要「修昏」、「修散」!把昏沉修沒有了、散亂修沒有了;這昏散兩種大敵沒有了,決定功夫相應成佛道,回歸到老家。
◎行菩薩道廣結(jié)緣
你與眾生沒結(jié)緣,即使成了佛,還是你一個,你的國土沒有菩薩;成了佛,國土有菩薩,是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與眾生結(jié)緣,解眾生苦、予眾生樂。這一切談起來都是因緣法、因果法,所以千萬不能想:「你在這里坐著享福,要我來服侍你啊!」那是凡情,怎么能學道?你沒道骨、沒道心、沒道氣,到那里都沒有人緣,人也不會看得起你!
◎能受磨煉成大器
愈是有智慧、有才干的青年人,師長可能對他愈是有不合理的待遇,這是要磨煉他的性情、增長他的耐力;要把他煉得爐火純青,道心不退,到這個程度才能勝任大事。學人若能坦然接受了,將來就成大器;不能接受考驗、禁不起磨煉,那就成不了大器。此為古德教導學人之芳規(guī)。
◎尊人者人恒尊之
想要他人尊重,要先尊重人;現(xiàn)在你無限量地尊重人,將來就是無上尊,人人都尊重你,F(xiàn)在你貢高我慢看不起人,以后永遠都被踩在腳下。兩目長在頭頂上的人,別人也是看不起你啊!想高過人,就先修德行,德行高人人敬。
◎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敬重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不都同你做好朋友?你同人敵對,人也就同你敵對。多一個朋友不是很好,何必把界限立得堅堅固固的?人最苦惱的地方就是小心眼,這樣惡性循環(huán),弄得大家都苦,好事多難。
◎助人生西自亦生
你有什么親戚鄰居死了,要誠心誠意地去助念,不要怕辛苦!能把人送到西方去,那你將來也決定生西方,要做到喔!助人確乎是助己,將別人送到西方,自己亦到了。
◎有慧無福人緣少
想要度眾生,要看有沒有福;沒福的人,講經(jīng)說法不見得多人來聽。這是什么道理?雖有智慧,可惜沒有同眾生結(jié)緣,沒有福報,所以同眾人結(jié)緣是最要緊的。功不唐捐,德不虛棄嘛!未成佛道,要先修苦行,廣結(jié)人緣。福德是從利益人而來,佛道是向眾生身上求得的,修福結(jié)人緣。
◎業(yè)障作祟莫怕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用功時感到苦,并非用功之苦,是往昔之壞習氣難除,業(yè)障在反抗,不愿改良才覺得苦。種種難受、不對勁都是業(yè)障在作祟!這是自己業(yè)障重,應生大慚愧!發(fā)憤精進修,努力向前沖,即有救。
◎念佛勤懈蓮榮枯
我們在這兒念佛,極樂世界八德池中就生一朵蓮花。當我們念得精進,蓮花就長得更殊勝: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假如你懈怠,那花自然失去色澤,若再做惡事、犯了戒,蓮花就枯萎、殘斷了。這是真正的現(xiàn)實因果,不待將來才有報,就在當下萬法就各自圓缺。
◎真心切愿生極樂
有智慧的人應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就是要常常念著如何解脫生死。人命無常,你不會長命百歲,時時處處都有生命危險!本以為可以無侵無犯,怎知在這個世界終究還是沒有安身立命之處。大家若實實在在明白了,能厭離娑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才真正的切。自己要想一想,是不是真實的發(fā)心要往生西方?你一定本身要修因,才能感果啊!這是千萬不能大意,一有失錯就萬難獲得。
◎出世之因金剛種
佛法的因果是出世之因果,佛法的因叫做「金剛種」,永不會銷毀。出世因果是由清凈心所感招的,是以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而為因,得無上菩提是果,這個因果百千萬劫都不會壞。一了生死就永遠不再受輪回六道之苦,就永遠享受不生不滅之樂,這就叫做無量壽。世間人想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惜就算你有萬萬歲,到最后還要死啊!
◎利人害人歸自己
佛陀教導我們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固然是不要害人,要利益人;實在說來,完全是利益了自己。因為利益人,得到好處的還是你自己;你害人,別人有福不見得就被你害,反而最后還是害了你自己。天眼恢恢疏而不漏啊!參、明信因果
◎緣起因果非高理
佛法并不是說些多么玄妙的高理,也并非深奧得無法理解。佛法就是講緣起法、因果法,就是教導我們凡夫成佛之法。你不學才以為深,你不聽如何能懂?只要常聽,今天聽不懂,明天再聽;明天不懂,下次再聽,那會不懂?
◎心造善惡定因果
世出世間一切都是因果所控制,因果是不是決定?當然決定!不決定怎么叫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操之于什么人呢?因果是我們?nèi)怂斓。人怎么可以?由自心所造:你善良的心就造善法,顛倒的心就造惡法。有超世之智慧,心明了、靈敏、不糊涂,就造出世間純凈的因果;心黑暗、遲鈍、愚癡,就造世間染污的因果。注意心啊!
◎真俗二諦互融通
真理,依二諦來說,清凈心就是真諦,因果就是俗諦。不明真諦,一切都是心外取法;不奉行善因,雖然真理具足無量功德,還是得不到樂果報!若行惡因則有罪業(yè)障,有罪業(yè)障則障蔽功德,不能修善因而盡造惡事則受苦果報。
◎俗諦造作因果明
佛法不但極平等,而且又非常之公道,沒有偏私,不講情感的,實事求是,你一分因就給你一分果,沒有因就感不到果。說平等是約第一義諦而言,那是極其平等;到了第二義諦,因為個人造作不同,就不能夠說平等,那樣平等的話就不公道了,會使沒智慧的人、下等的人,懈怠愈懈怠、頑皮愈頑皮、作惡愈作惡。世間上的事情一定要賞罰公平,才能使壞的能改好、好的更加好。如果是不是、非不非,但講平等,那就太違真理了。
◎無相事修是佛道
佛法雖講空理,但事理要相配合;若偏于理就廢了因果,沒有事相上的因果也證不到實際的真理。理上雖是離一切法、離一切相,但空相上還是要修一切法;若要修得好,必須要精進,做得實實在在的,將來感無為之報。無為之報是不生不滅的,那就是佛道;以有相之心修一切法是有為之法,有為之法皆是無常,即使修善因感善果,一時享完就沒有了。正因為無常,所以「生」既不永生,「死」亦不永死,生生不已,死死不絕;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轉(zhuǎn)不息,永遠受苦無盡!所以當依無我相修一切善。
◎因果比電腦還靈
佛法講因果,修善得善報,造惡得惡報,一點都不會差錯,你看是不是比電腦還靈!你想談妙法、研究妙法,就在因果上談妙法、研究妙法好了;否則是妄談,妄談是空費時光。你要珍惜寶貴命光,多求智慧廣增福德利益人天。
◎因果異時還自受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乖炝藰I(yè),果報并不是今天作今天就受,因果是異時的。今天種下了惡因,明天受嗎?不一定。下一世受嗎?還是再下一世、無量世?也不一定,但總有一天終會結(jié)果的。
◎明白因果有正見
因果者,世出世間度脫眾生之大權也!笝唷咕褪翘炱降茸,天平一定是兩邊相等它就平,不相等就會有高低。明白了因果,在佛法來講就是有「正見」。因果不是同時的,我們今天做好事情,到明天、后天,明年、后年,才感那個果報喔!那么過去的過去了,大家要好好把握現(xiàn)在與未來,F(xiàn)在修好因,未來才有好果,那是多么安詳自在!
◎各人因果各人受
因果是絲毫不講情感的,即使是父子、母女,各人因果不同,造什么因,到時一定各受果報!各人吃飯各自飽。
◎明白因果通三世
善人遭惡報,那是他過去造的惡因所感;惡人受善報,那是他過去有善因,所種的福猶未享盡。切不可只就一世來論,而昧于三世原理之真諦!若明此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即知只要時間一到,善惡因緣成熟,決定是種善必有善報,種惡必有惡報的。所以今生行善,還不能擺脫惡劣環(huán)境的話,那就代表你所行的善還不夠,應該再精進用功才對。切不可說:我今生未作惡而且也修善,怎么受苦報呢?
◎修善使重業(yè)輕報
造了大惡業(yè),只修小小的善業(yè)怎么能消?這是什么因感什么果。造了大惡還會享樂嗎?修了大善還會感苦果嗎?根本沒有顛倒的因果,可是眾生有顛倒、不合乎因果的想法。好比來山拜過佛,在回家的路上倒楣出了車禍,就說佛不靈、佛不保佑;其實只是出點車禍,還沒生命危險,這就是佛陀保佑。這地方眾生都如同生盲一樣,不知道因果,好可憐!若不是來山拜佛,去別處可能有生命危險呢!
◎不明因果生邪見
佛法講三世因果講得非常之透徹、圓滿;世間人也講因果,但是只講現(xiàn)前一世,所以有很多事情講不通,使眾生起了邪見,認為沒有因果。像好多人都說:「我這一生都修善沒作過惡,為什么事事不順遂?」這一生沒作過惡,但你往昔之中不知作了多少惡啊!今生你又作了多少善呢?
◎善惡夾雜樂有苦
因緣果報錯綜復雜。純凈的善因緣,當然能安安然然享受安樂的果報;雖是善業(yè),但善中夾雜著惡,不會安然享受果報喔!就算受到了,也有好多的苦在里頭。世間的事情、因果就是如此,因為一切都是有為法、有漏法嘛!
◎三世因果藏禍福
我們?nèi)松V杏械、禍中有?你不要看這件事情怎么好,這里頭說不定含藏禍。惡人享福,福中有禍;善人受了禍,禍中有福。這是三世因果深進一層的哲理,明了了才能看清事情;而且即使受什么大苦,怎么碰壁、撞墻,心還是平平靜靜的,能打脫牙和血吞,就算流淚、流血還是朝肚里咽,一點也怪不得人。不會因小小的煩惱就怨天尤人,把自己的事情都弄砸了!當反省、心靜平,自求福。
◎善業(yè)力深難造惡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業(yè),善業(yè)深了,往昔惡業(yè)想動也動不起來;否則善業(yè)少,惡業(yè)逞了勢、得了力,想修善也不行。好象惡人多,善人想修善也沒辦法;善人多了,惡人想作怪也作不起來。不就是這個道理嗎?那你就要慎重選擇!
◎人善人欺天不欺
如果你有惡業(yè)被人欺,那就是還債消業(yè)障嘛!當然最好不要造惡業(yè),否則被人欺是活該的!如果你沒有造惡業(yè),人家無故來欺負,天有眼,人欺天不欺喔!佛菩薩會永遠慈悲你、加被你的,所謂天公疼好人,何況大慈悲佛陀?
◎諸凡果報唯自招
沒福報的人雖然耕耘,但是到收成時,突然來個大風、大雨,辛苦都徒然了。這好象老天在同人作對,其實不是這樣!天災也是一種果報,但是一般人不知道就怨天尤人!钢T凡果報,唯人自招」,農(nóng)夫收成是這樣,我們?nèi)艘簧脑庥鲆彩侨绱恕4蠹乙胝泻玫墓?千萬不要造惡因。
◎求之不得再加勁
同樣下功夫,「怎么人家所得的那么好,我就得不到?天不公平啊!」不是如此!天絕對公平,不會欺負人的;你愈是求不得,愈要加一把勁迎頭趕上。別人即刻感果是前生已做好了,你還沒有感果是前生放逸懈怠!怪誰呀!
◎因地用功不唐捐
不要問佛法靈不靈,要問自己誠不誠,有沒有做到、修到?佛位是從因地下功夫,寶塔是從基石一層層建上去的;只要因地下功夫,都是功不唐捐;有勤勞才有福報啊!
◎因果不會欺負人
初發(fā)心用功的人,對佛要求是那么多,達不到滿意就怪佛法不靈。記住!佛法是緣起法、因果法,有因才感果,沒因感不了果。因果不會欺負人,皇天決定是公平,諸佛菩薩更是因果分明。知道了這個道理,好好地精進吧!這一生幾十年精進,能得到未來永久永久不受生死大苦之果,這個利益何止一本萬利?奈何人多不知,或知而不修呢!
◎力修好因盡本分
人之所求、愿望都是非常高,但以本分的責任來看,應盡百分的責任卻只盡了一分,便以為盡了百分;好象善只修了一分,他當作是百分。一分的因如何感百分的果呢?要是明白這點,縱然受了天大的冤枉,也能反省自己不怨天尤人;進一步懺悔前愆、力修好因,就能轉(zhuǎn)禍為福,所以福不是空想就有的,要努力實行利益他人才能應心所求。
◎合乎因果不妄求
世出世法都是因果之法,連佛陀本身能夠成佛道,也是由因而感果。合乎因果,就是在事相上達到圓滿的因緣時節(jié);不合乎因果,你妄求--求佛陀加被發(fā)財、升官,也不可得。大地生長草木一定要有種子,你不要以為草木是「自然」生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你想發(fā)財就要布施,不布施怎么會發(fā)財?你想做大官要先尊敬人,人才會尊貴你嘛!我們學佛要明白真理,真理就是因果,絕不會錯。
◎眾生有感佛有應
想求佛陀加被你消業(yè)障、增;,這有它必然的方法,有
「感」才能夠「應」!父小故侵副娚矫,眾生依著佛陀所教導的方法來修善因,佛陀自然就會有「應」。
◎因緣時至自感果
佛法講不講自然呢?當然講自然,叫做法爾。那個自然是因果相合之自然,因緣時間到了,自自然然有果。作惡有苦果,修善有樂果,你要想自在那就要修好因;有如是因,不求果自然有果,這是自然、法爾,不是離開因緣而自然有果。如果什么都是自然就有,那某處生稻,一切處也應該生稻才對,但無農(nóng)夫的因緣能自然生稻嗎?不是這樣啊!注意:有因自然有果,切不可說無因而自然有果。
◎想得好果修善因
佛法是因緣法、緣生法,也就是因果法。你想果嗎?當然你想果--想好果,你也怕果--怕惡果。那對了!既然怕惡果就不要造惡因。你想快樂嗎?那就好好利益一切人,好事予他人,惡事自向己。你這樣的修因感果,怎么不得解脫?怎么不安樂自在?最怕你只是希望而沒有行動。
◎命隨心轉(zhuǎn)非定命
世間說有命運,不錯!是有命運,但不是定命;佛法不講定命論,一切都是隨心而轉(zhuǎn)、隨造作而變、隨因緣而生。因果是人所造的,那有死在那邊不動的?因果在那兒不動,就是你懶惰、沒有進步;那你雖修善業(yè)不會增長到圓滿,也不會改變所造的惡業(yè)。因緣生因緣滅,惡業(yè)要使它消除,只要至誠心懺悔,罪業(yè)就沒有了;善業(yè)要使它增長,你把心轉(zhuǎn)過來修善業(yè)就有福慧。不是定命論喔!
◎因果如鐘扣則鳴
「洪鐘在架,有扣則鳴;大扣大鳴,小扣小鳴。」說切實一點,就是一分誠敬得一分感應,沒有誠敬就不會有感應,有誠敬就必然有感應。因果不會虧人的,皇天不負苦心人。你們好好地、真真實實地來修、來學,做個老實人。
◎感應皆從精進來
我們學佛法,有沒有今生就得到佛法感應的?有!但要看你往昔的善根和你現(xiàn)在的精進如何。如果你懈怠,怎么會有「天然的彌勒、自生的釋迦」呢?都是要從困苦奮斗中精進而來。為什么?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的罪業(yè)障太重了。一般業(yè)障重的人念佛,能把業(yè)障消了,不要因業(yè)障而多病、多災難已是很好。有罪障無災難,即是念佛感應啊!
◎精誠所至感應來
在人生中你們什么時候感到最快樂呢?我想應該是大家發(fā)無上志愿修菩薩行的時候。這種無上快樂是從那里來的呢?從至誠心來。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至誠,絕對能得不可思議的感應經(jīng)驗,否則你要誠心多反省!
◎感應之道誠則靈
萬事誠則靈,以誠心做事就能做得好。誠心就是:「我決定要做好這件事!」沒誠心,一遇到難境界就「不干了!」這樣好事怎能完成?想修出世解脫之法,也是要有至誠心方有感應。誠者,真也;盡人事,安良心、待時間。
◎要求出世之感應
我們佛弟子要求什么感應呢?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出世;邸惯@種感應,千萬不要求世間之;!世間之;凼窃鞇旱囊蚓,也是斷絕修善的大障礙。有了世間之福,佛法說「富貴學道難」;世間之慧就是所謂的世智辯聰--八難之一。若能以無我無人修一切善法,這就是大智慧,即能成就無上佛果。無我之;奂词欠鸸。
◎善心善事受人敬
你多起善心,心境安然;多做善事,受人尊敬,這何樂而不為呢?惡行不改令人討厭,何苦甘愿下劣?要選擇呀!
◎身口造業(yè)由心使
為什么身、口會造惡業(yè)?你不起惡念,身、口怎么會造惡?身、口是心力所使,惡念力不可思議。當你的心都是了脫生死、慈悲的念頭時,身、口就不會造作惡業(yè),這就是慈航。你要調(diào)好你的「心」,否則切勿信汝意啊!
◎善惡面相唯心造
「萬法唯心造」,心里想什么,面相就變成什么。心想某人對不起你,面孔就成怒目之相,多難看!心里感恩,心情就安樂自在,那面孔令人多想再望一眼!善惡之心久而久之,禍福之相立變;苦樂之事就跟隨你身,跑不掉啊!
◎男女智愚業(yè)不同
眾生體性上都是平等沒有差別的,為什么有男女相呢?大家業(yè)不同,就感男女不同之相;業(yè)不同才有好丑、有智慧愚癡、有富貴貧窮之別。這一切怎么來的?完全是自己造作的,都是因果而招感;記好!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
◎多修善因凡變佛
什么事情都是窮則變,變則通,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教人變化,成佛也是變化而成的,由凡夫變成菩薩,由菩薩變成佛嘛!農(nóng)夫把種子下到土里,種子變、變、變,就變出果實來了。大家好好多修善因緣,福報才會圓滿,轉(zhuǎn)凡夫成佛陀。怎么轉(zhuǎn)呢?轉(zhuǎn)凡夫惡心,修佛法善道;修即能轉(zhuǎn)。
◎因中說果將成佛
我們常聽人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個殺豬殺牛的屠夫,刀一放下就馬上成佛嗎?就成釋迦牟尼佛、成阿彌陀佛了嗎?就有三明六通嗎?沒有!那怎么是佛?這是在因中說果;他一念覺悟放下、一念改悔了,就能斷惡修善,將來就有成佛的可能。佛者,覺也,覺悟放下屠刀,不愿再造惡,就會修善,修善必成佛道。就像千步、萬步回到家,不離一個起步;一步之起,就是朝向回家之路。
◎圣凡有別各有因
你修五戒十善就成人天,修四諦十二因緣就成聲聞、緣覺,修四攝六度就成菩薩。這一切都是因果控制著,世出世法不出乎因果。一切都是因緣生法,當修善因切勿造惡。
◎去偏取圓修大因
堯舜是人,我們也是人,有為者亦若是。佛還不是凡夫成的?學佛就成佛,念五欲當然是三涂業(yè)因。大家要修好因--修圓滿的因、修大的因,要取大去小、去偏取圓,要修徹底的、去不究竟的。這些要選擇,要實行,要兌現(xiàn)。
◎因賅果海心即佛
你們想坐蓮花座嗎?當然想坐。想坐現(xiàn)在就要修因喔!佛法教你修因感果:「因賅果!,將來成就叫「果徹因源」。因賅果海,我們現(xiàn)在雖是凡夫心,凡心就是佛心。什么是佛?心就是佛。什么是心?佛就是心,因果相契。凡夫因心有佛的果,叫做因賅果海。成了佛怎么樣?是凡夫清凈心成的佛,這叫做果徹因源。凡心雖染,體本是凈。
◎望果修因心成佛
「心即佛」,這是因中說果--說出一個好的果來,讓你望果而修因。只要將我們現(xiàn)在凡夫的心改過來,好好信佛、學佛,將來就能夠成佛。若凡情不改,就永是凡夫啊!
◎因地心感果地覺
教典上常說藉佛的果德,開發(fā)我們的因心,所謂「因地心,果地覺」。因地心就是我們凡夫,凡夫因地之心本與佛一樣平等;但一個是有罪業(yè),一個是有功德。事相上的差別各有不同,但本體是一樣,所以說佛與眾生平等。正因為本體一樣,所以你修佛的心,就能感佛的果;如果是兩樣,那你怎么能成就一樣的佛果呢?我們要尊貴自己心。
◎修三學是成佛因
佛陀為什么能坐蓮花、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怎么一相都沒有,只有丑陋相、罪苦的相?這是所造的業(yè)感不同。怎么樣不同?佛陀無貪、無瞋、無癡,勤修戒、定、慧,而感得清凈身;我們是有貪、有瞋、有癡,所以造殺、盜、淫,而感得現(xiàn)在這個人身的果報。我們現(xiàn)在明白了,當勤修三學斷三毒,也是要不貪、不瞋、不癡,斷滅這三毒業(yè),勉力地修戒、定、慧三學,那將來也能成佛。
◎苦樂依報修因感
佛法講修因感果,修善因,感到的依報就會平安快樂;做惡事,所生之處都是不好、好苦難喔!風不調(diào)、雨不順的。這都是自招感,想樂怕苦,就要認清修善斷惡之道。
◎佛魔唯心順反造
十法界不離唯心,佛是心造,魔也是心造的;同是一個心,并沒有兩個,也不是兩兄弟。凡夫心用得善、用得順,就感佛無量的善果報;用得惡、用得反背真如,果感就是極惡的闡提。所以要善用其心,不可有一念之差而自害。
◎去除無明顯真心
成佛是眾生的心所成的,這個真心,佛與眾生沒有差別,都是平等平等,只不過我們眾生迷了,被種種財色名食睡、七情六欲、人我是非、嫉妒障礙,這一切無明所覆蓋。但就像鏡子上染了灰塵,只要灰塵一去除,鏡子本身依然能顯出光明。這就不怕有過,但怕作惡不懺悔啊!
◎佛陀地獄由心想
我們這個心非常重要,決定要好好把握、掌穩(wěn)。就好象小孩子在捏泥團,將它捏成什么像,它就變成什么樣。你將它捏成佛像,它就造出一尊佛陀;將它捏成羅剎、老虎、毒蛇,它就變成羅剎、老虎、毒蛇。我們念佛就是要將凡情轉(zhuǎn)為佛念,所以心要想佛;你心想佛,心即是佛,念佛就成佛;如果心想貪瞋癡,你心就是三涂地獄。造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要徹底改造觀念,修正法、正行感正果。
◎心守道念形于外
所謂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一定要依此規(guī)矩,才能保持身不放逸。謹慎莫放逸,這樣才能收攝道念;否則身一放逸,心自然跟著散亂。我們的身心彼此之間有相輔相成的連帶關系,所謂「誠于中,形于外」,內(nèi)心若誠,外形自然就會莊重;外形莊重,內(nèi)心自然就誠敬;心不守道念,外形也就放逸。所以一個人有無道心雖然看不到,但看其言行舉止,就可代表這個人的內(nèi)心、修養(yǎng)、道德和;哿。我們初學,要一步一步向前進,精進不退。
◎心病唯服佛法藥
我們?nèi)巳硕加胸澯⒉_恚、愚癡這三毒病根,由于這三毒而帶來無量的苦!我們怎樣解苦呢?這些苦不是世間醫(yī)生能治好的,世間的醫(yī)生是治你的身病,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心病」是沒辦法治的。他只能替你醫(yī)病,卻不能叫你不生病,為什么?因為不能除掉你的病根,而佛法就是解脫人生大苦的妙藥!唯有佛能醫(yī)治你的心病,從根本上治療。只要你肯服法藥,就能醫(yī)心病;心病一好,就解脫果報身的種種病苦,心得自在,身真快樂!稀有哉法藥!
◎好因好果聞正法
沒有福德因緣、善根淺薄的人,聽正法聽不進去;善根深厚的人,聽邪法就聽不進去,這也是因果。所以大家還是要修好因感好果,要好好親近真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樣學佛才能得解脫。諺云:識人要戴眼鏡;學道要具慧眼。否則一失慎,將壞人認作好人、邪法謂正法,太危險了!
◎初心學佛識因果
你們初發(fā)心的到山上來,現(xiàn)在修行其實只是懺悔往昔所造的業(yè)障。你們學佛不要想菩薩馬上就保佑你發(fā)財,不布施怎么保佑你發(fā)財?要聽佛陀的教導,佛法是正因感正果;不是邪因,殺個雞、買個豬頭供養(yǎng)神明,你就會中了六合彩,有這回事嗎?車有軌、人有路,不是亂跑就可到家。
◎自修利他真佛子
你真正是一位佛陀的弟子,就能夠擔荷如來家業(yè)。如來什么家業(yè)?自修利他。要自修利他,現(xiàn)在就要好好地學習,這是最重要的喔!否則自不修怎么利他?不利他,自修的德行也長不起來。都是互有因果的,單一因緣不會感果。
◎前世種福今生享
我們今天能閑閑靜靜地藉這道場來用功,是往昔之中有種這福因;沒種這福因不會感到這果,有因才有果。前生種今生得,今生種來世享受;你要把握現(xiàn)前,具修;邸
◎念佛修行需福德
經(jīng)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能安心念佛、修行,還是欠缺善根福德因緣,那就要多在善事功德上精進修;邸0l(fā)菩提心是善根,修萬行是福德因緣。
◎自我諦觀信因果
你前生如果未種善根、未修善業(yè),而且造的都是惡業(yè),當然聞不到佛法,或者聞而不信。如果你善根深厚,雖是沒聞佛法,在世間仍是一個好人,不但自己不做壞事,就是別人逼你做壞事,你也不會做。如果前生只是造惡,今生就算叫你修善,你也會和一切的人唱反調(diào)。這一切都是不離因果的!大家遇到佛法就要深信因果、畏懼因果、歡喜因果,那你就能夠斷惡修善,斷惡也積極、修善也積極。這都是要自我諦觀,明白因果、不疑三世因果。
◎富貴下賤有前因
「貴」是由尊敬別人而來,一個人不要什么人都看不起,你能處處尊敬人,就感高貴之報;你高傲,什么人都瞧不起,自覺比人家高一等,這種憍慢的心,就得下賤報。虔誠供養(yǎng)三寶,就得出世富貴報;如果不知以此供養(yǎng)的功德回向菩提,那還是人天法,只是得到人間的富貴而已啊!
- 上一篇:靈巖甘靈第一集 貳、老和尚心
- 下一篇:靈巖甘靈第一集 肆、正見慧解
-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有什么因緣?
- 念佛怎么用功好?身口意與佛法相應
- 別問佛法靈不靈,要問自己有沒有誠心修到位?
- 佛弟子是否要名利呢?
- 凡事有因就會有果!
- 每逢節(jié)慶更要將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
- 念佛其實就是消業(yè)障
- 善用其心,不可有一念之差而自害
- 佛門對錢財有怎樣的看法呢?
- 應留錢給兒女嗎?如何留?為什么會生個討債鬼?
- 念佛時如何克服昏沉散亂?
- 這樣修行一年就能超過別人十年功德
- 有錢不做好事 菩薩能讓你發(fā)財嗎?
- 破戒人臨終時想念佛卻念不出
- 學佛愈是遭遇不順 其道心愈是堅固
- 動物一吃到肚子里,冤魂就跟到肚子里
- “認錯”是最珍貴的寶物
- 為什么發(fā)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大呢?
- 怎么才叫會講話?
- 念佛,一定要拜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