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的凈土思想(二)

  印光大師凈土思想(二)

  ——以《印光大師文鈔》為中心

  能 利

  第二節(jié) 凈土法門的原理與往生之理事

  凈土法門,印光大師云為特別法門,不可以通途教理而論,通途教理皆須斷煩惱而出三界:斷見惑證須陀洹果;斷思惑證阿羅漢果;斷塵沙惑者為權(quán)教菩薩;斷無明惑者為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而凈土法門,雖不重在斷煩惑,但其修持也有理論與方法。凈土法門,理極高深,事甚簡易[1]。凈土法門歷來是被認為知難行易,足見其理甚深。

  首先,眾生人人本來成佛,皆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念阿彌陀佛即是念自性中阿彌陀佛,自性佛本是果地佛,念佛即是以彌陀名號為緣,引發(fā)自性之佛也。大師在《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中云:

  念佛一法,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即此萬德洪名,乃如來果此所證之無上覺道,由其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如蜾蠃之祝螟蛉,外久則化之,即身成佛,轉(zhuǎn)凡成圣。其功能力用,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2]

  同樣,自古即有“彌陀名號不可思議”之說。即是由佛力以引發(fā)自力,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故得超凡入圣,了生脫死也[3]。阿彌陀佛不但是自性中佛,而且也是實有之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發(fā)弘誓愿,久遠劫來修習(xí)功德,成就不思議廣大莊嚴清凈平等世界,其為果地之佛。大師如此詮釋“果地覺為因地心”: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者,以阿彌陀佛所證之菩提覺道,即阿彌陀佛一句萬德洪名,包攝凈盡,念佛眾生,果能懇到執(zhí)持憶念,則以彌陀果德,熏染自己來識忘心,熏之久久,業(yè)盡情空,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全眾生心,成如來藏,因該果海,果徹因源[4]。

  其次,眾生雖原本成佛,卻為妄心所覆!跋肽睢北愠蔀修行的樞紐,大乘經(jīng)常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者也。妄心念貪、嗔、癡,便成餓鬼、地獄、畜生。當然,心想佛時,便轉(zhuǎn)妄成佛、轉(zhuǎn)煩惱成菩提!四十二章經(jīng)》云:“夫心者,置之一處,無事不辦”!稄浲咏(jīng)》云:“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队^無量壽佛經(jīng)》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楞嚴經(jīng)·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又《楞嚴經(jīng)》有文殊選圓通偈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大師例之曰: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5]。眾生煩妄不斷,不念佛便念貪、嗔、癡,所以念佛法門實際上是念佛成佛的殊勝不思議法。

  念佛法門,其來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猶如虛空,常恒不變,雖常不變,而復(fù)念念隨緣: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之緣;不隨三乘之緣,便隨六道之緣;不隨人天之緣,便隨三途之緣。由其緣之染凈之不同,致其報之苦樂迥異。雖于本性了無改變,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譬如虛空,日照則明,云屯則暗,雖虛空之本體,不因云日而為增減,而其顯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如來以是義故,普令眾生緣念于佛,故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夫隨佛界之緣,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6]

  古德曾云:彌陀名號,猶如摩尼寶珠,投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名號功德如慧日,照破煩惱陰云,可直見本性妙真如也。念佛息妄,且誠念之,則覺得心中種種妄念皆現(xiàn),不念佛則不顯。譬如屋中,清凈無塵,窗孔中透進一線日光,其塵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塵,由日光顯,心中之妄,由念佛顯。若常念佛,心自清凈?鬃幽綀蛩粗芄,念念不忘,故見堯于羹,見舜于墻,見周公于夢。此常憶念,與念佛何異?佛以眾生心口,由煩惱惑業(yè)致成染污,以“南無阿彌陀佛”之洪名圣號,令其心口稱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之久久,業(yè)消智朗,障盡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顯現(xiàn)[7]。正是古人所謂:凈土法門暗合道妙也。

  凈土往生,以信、愿、行三為資糧,那么,凈土的修持與往生的現(xiàn)象與道理又是如何的呢?大師是這樣闡述的:眾生心如水,佛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愿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yīng)之,如水清月現(xiàn)也。若心不清凈不至誠,與貪嗔癡相應(yīng),與佛相背,如水濁耐動,月雖不違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xiàn)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凈盡,;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故《華嚴經(jīng)》云:“佛身充滿于法界,普現(xiàn)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坐”。故知遍法界感,佛實未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8]。這是從理上所說,但實際的修持,則有事持與理持之別: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決志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未達此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則此理方能彰顯,故名為造。心具即理體,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此種解法,千古未有,實為機理皆契,理事圓融,非法身大士,孰克臻此?[9]

  以上乃大師繼承紅螺山慕蓮法師《便蒙鈔》之思想而發(fā)揮,可以說大師此種見解事理圓融,不信凈土法門者,讀此文后也必有所反省也。但是,以凈土法門本身之信愿行三而論,蕅益所謂: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之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其強調(diào)信愿,實則更表明凈土之實難信也。大師非常贊同蕅益大師的觀點,認為此說:乃三世不易之常談,三根普被之妙道[10]?偠灾,凈土法門雖為特殊法門,大師仍引經(jīng)據(jù)典,通過不同角度法說、喻說,令眾生信此、修此而直登九品成佛也。但凈土難信誠難信,其理難信,其事難信,究其根本,非吾等凡夫所能了知者也。大師如是說:

  原夫凈土法門,理極弘深,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勿道博地凡夫不能測度,即久證法身之菩薩,亦不能盡知。以故世尊說此法門時,十方恒河沙數(shù)諸佛出廣長舌,同聲贊嘆,普令眾生,同生信心,全深嘆釋迦世尊能為甚難希有之事,世尊變亦謂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眾生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11]

  但是,如果是真信佛者,應(yīng)如斯信,以此法門乃為我佛世尊釋迦牟尼親口所宣也。如斯信,如斯行,必不謬也。

  第三節(jié) 四土與三輩九品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了生脫死,而方法則是破執(zhí)、遣相,而西方極樂世界乃為有相,而又云有“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之說,對于此種疑惑,比比皆是。大師在《文鈔續(xù)編卷下·答曲天翔居士問》中闡明得十分明確:

  有唯心凈土,方生西方凈土,若自心不凈,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以十聲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凈心感生西方之凈土。世多以唯心則無土,便是魔外知見,此種似是而非之邪見,居其大半,致念佛之人,不得實益,尚自以為高明,而不知其為執(zhí)理廢事,自誤誤人之邪見也。由自性彌陀故,必須念西方彌陀,以求往生,漸進而可以親證自性彌陀,償單執(zhí)自性彌陀,而不念西方彌陀,縱令真悟,尚未能即了生死,況說此話者,皆是一班擔板漢脫空漢乎!一而二,系未成佛前事;二而一,乃已成佛后之事。[12]

  大師的意思十分明了,西方凈土乃心凈而有。反之約染心而言,無凈心自然不能生凈土,且只好在五濁惡世搞六道輪回也。又約凈土而言,若無凈土,則凈心亦無,因凈土乃凈心所感故,若言圣者得凈心而言無心,是于法(即心)說斷滅相,這是不合佛理的,乃屬斷見!金剛經(jīng)》有云:“于法不說斷滅相”,斷見乃為惡見、邪見也。大師在《復(fù)馬宗道居士書》中講得更明白:“由有凈心方有凈境,若無凈境何顯凈心,心凈則佛土凈,是名心具。若非心具,則因不感果矣![13]”所以凈土為凈心之果相,凈心乃凈土之因,否定凈土即否定凈心。以凈心為體,凈土為相,體、相、用三,三而一,一而三也。

  大師對心、土的關(guān)系納于理、事總結(jié)而言:凈土約事,則實有至極莊嚴之境象;約理則唯心所現(xiàn),良以心凈故,致使此諸境界悉清凈,理與事固不能分張,不過約所重之義,分事與理耳![14]

  極樂凈土于事上實有,也有四土與三輩九品之說。

  大師認為,雖極樂世界有四土,乃約所往生之眾生本身因行所感果相而言,實則約佛力加被則同一寂光也:

  極樂四土,帶業(yè)往生者,居同居;斷見思惑者,居方便;破無明者,居實報;無明盡者,居寂光。又實報約所感之果報說,寂光約所證之理性說,本屬一土,講者冀人易曉,故以分證者居實報,滿證者屬寂光,實則二土中,俱有分證、滿證……雖屬帶業(yè)往生之人,不可以凡夫定名之,以皆得三種不退故也。[15]

  雖生極樂凈土,實乃帶業(yè)凡夫(甚至有五逆十惡者),而論佛力所加、佛愿所護,皆得三不退(《彌陀經(jīng)》稱為阿俾跋至),而證三不退之人,實當屬圓教七地以上果位的大士之境界。此等大士當然是居四土中的實報、寂光了(按大師之意),所以若約佛加而論,極樂世界之眾生,皆居全體寂光土也[16]。

  在《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中,論極樂世界有九品之別,而在《無量壽經(jīng)》中則有三輩之不同。王龍舒曾會集支婁迦懺、康僧鎧、法賢、支謙四譯為《大阿彌陀經(jīng)》,當時大興,后因蓮池大師指其有不依經(jīng)文之失,從此便無人受持[17]。王氏之誤,蓮池大師當時尚未說其何以如此,印光大師指出,其誤在于死執(zhí)三輩九品也[18]。大師指明,無量壽經(jīng)的下輩約理而言,當屬觀經(jīng)中九品中的中品之類。所以三輩與九品并不可以平齊對等的(即上輩即上品,中輩即中品,下輩即下品),而王龍舒正是犯此錯誤,硬要將下輩作下品,違失經(jīng)義。王認為:上輩不說發(fā)菩提心,中輩則有發(fā)菩提心,下輩則云不發(fā)菩提心。實際上據(jù)《無量壽經(jīng)》經(jīng)文之義,三輩通有發(fā)菩提心。王卻自意謂下輩罪業(yè)深重,何能發(fā)菩提心,但他卻沒觀察到《無量壽經(jīng)》所說的下輩絕無一語云造業(yè)之事。大師據(jù)經(jīng)文之義,說此輩乃系善人,實乃為九品中之中品也。大師分析后認為:王之錯在于,佛定將一切眾生攝盡,而不知佛只攝善類而不及惡類。王以善人為惡人,故云不發(fā)菩提心也。而對于九品之下三品,大師說明:此等人,是臨終苦極,一聞佛名,其歸命投誠,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奮感激,比臨刑望赦之心,深千萬倍。雖未言及發(fā)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與誠,實具足菩提心矣[19]。所以大師總結(jié)為:往生者均須發(fā)菩提心,而無量壽經(jīng)三輩皆善類而往生,觀經(jīng)下三品乃屬惡人猛回頭者,實亦發(fā)菩提心也。

  另外,善覺法師曾問及《無量壽經(jīng)》四十八愿中有唯除五逆之句,但是《觀經(jīng)》文中又許五逆者往生,二者有互相沖突之疑。還有,四十八愿中除五逆后尚有“誹謗正法”四字,而《觀經(jīng)》無,此為何故。大師答云:

  《無量壽經(jīng)》,乃至十念,咸皆攝受,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此約平時說,非約臨終說,以其既有五逆之極重罪,以加以邪見深重,誹謗正法……由此極大罪障,縱或有一念、十念之善根,由無極慚愧、極信仰之心,故不能往生!队^經(jīng)》下下品,乃約臨終阿鼻地獄相現(xiàn)時說。雖不說誹謗正法,而其既五惡十逆,具諸不善,必不能不謗正法,……(其人見地獄相現(xiàn))恐怖不可言宣,一聞佛名,哀求救護,了無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雖是乍聞?wù)?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故雖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20]

  總之大師對凈土之事理皆明若觀火,一一通達,故辨之無礙也。

  -------------------------------------------------

  本文發(fā)表于:覺群佛學(xué)論文集,商務(wù)印書館 2006年

  --------------------------------------------------------------------------------

  注釋:

  [1] 文鈔續(xù)卷下P118,《嘉言錄題詞并序》。

  [2] 文鈔正卷三序P75,《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

  [3] 文鈔續(xù)卷上P78,《復(fù)習(xí)懷辛?xí)贰?/p>

  [4] 文鈔三卷下P1050,《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問一則》。

  [5] 文鈔正卷一書P43,《復(fù)永嘉某居士書五》。

  [6] 文鈔正卷三序P75,《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

  [7] 文鈔正卷二書P64,《復(fù)馮不疚居士書》。

  [8] 文鈔正卷三序P41,《初機凈業(yè)指南序》。

  [9] 文鈔正卷二書P34,《復(fù)馬契西書九》。

  [10] 文鈔正卷一書P22,《復(fù)高邵麟書四》。

  [11] 文鈔正卷四記P23,《九江居士念佛林蓮社緣起碑記》。

  [12] 文鈔續(xù)卷下P219,《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

  [13] 文鈔三卷下P581,《復(fù)馬宗道居士書一》。

  [14] 文鈔三卷下P581,《復(fù)馬宗道居士書一》。

  [15] 文鈔正卷下二書P34,《復(fù)馬契西書九》。

  [16] 文鈔卷一書P45,《復(fù)永嘉某居士書五》。大師云:“以凡圣同居、方便有余二土,乃約帶業(yè)往生之凡夫、與斷見思惑之小圣而立,不可約佛而論,若約佛論,非但西方四土,全體寂光……”。

  [17] 文鈔三卷上P524,《復(fù)王子立居士書二》。

  [18] 文鈔三卷下P526,《復(fù)王子立居士書三》。

  [19] 文鈔三卷下P526,《復(fù)王子立居士書三》。

  [20] 文鈔續(xù)卷上P260,《復(fù)善覺大師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