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

  禪門

  圣嚴法師

  目錄

  自序

  虛與實

  慈悲與智慧

  自私與無我

  自我與無我

  理性與感性

  人生觀的層次

  安心之道

  清明心的重要

  心靈環(huán)保

  話夢人生

  生命與死亡、學問與生活

  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談生涯規(guī)畫─立足點與方向感

  凈化人生的責任、權利、義務

  二十一世紀的佛教

  讀經修行

  自序

  禪宗強調不立文字,它的列祖列宗又偏偏都有說不完的葛藤絡索。如何說明這種矛盾的事實?古人多將龐大的佛言祖語喻為導迷標月的手指?上У氖,世人雖然渴望見到月亮的光輝,反被多姿多彩爭艷斗妍的指陣所迷。大家指望從禪籍中,悟到一些「本來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讓那些古怪有趣的瘋言瘋語,弄得眼花撩亂,還真以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邊。

  一九七六年起,我也在東西兩半球,四處教禪、講禪、寫禪,迄今已出版了十九冊與禪相關的中英文著述。不過,我雖遍讀收于《大藏經》中的歷代禪宗語錄及禪宗史傳,著眼點則不在于增長禪宗知識的見聞,也不在于考察真?zhèn)魏偷找岚鴤鞯?a href="/remen/chanxu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禪學等問題,更不在于分析推敲從古人牙縫里遺漏下來的那些殘滓剩羹所指為何?我的宗旨,是將正統(tǒng)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透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給有緣的現代大眾。

  古人用「指月」形容經義祖訓的功能。也有趙州從諗禪師將自己反鎖室內而燒滿屋煙,大喊「救火!救火!」的公案,當時南泉禪師從窗口將鑰匙投入,令趙州自開門戶、自出火窟。我則常說︰「我所講的寫的,不過是給人一把鑰匙,教人自尋門戶、自投鎖孔、自開悟門!刮也粫朗澄箣,也不會代人吃飯,所以將這次出版的兩本書,取名為《禪鑰》及《禪門》。

  一般人都把禪修的焦點,集中在頓悟成佛,明心見性,往往造成兩種極端︰1.聰明伶俐自負自信的人,以為開悟是垂手可得,毫不費力的事,略得一知半解,便以為大悟徹底,實則卻與悟境了不相干。2.資稟較鈍思路緩慢的人,便會以為反正開悟無望,也就不想接受禪修的法門了。

  我的目的,是將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普遍地推廣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禪法的最終目標,的確是開悟成佛,若不能開悟,只要運用禪法,就對身心的健康與平衡,有大受用。所以我依據根本佛法的觀點,建議禪修者們,千萬不要急求開悟。古人主張克期取證,用心良苦,而操之過急,等于揠苗助長,不僅不切實際,也容易使初學者萌生退心。

  我經常介紹的禪修觀念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我到處指導的禪修方法是︰放松身心,集中、統(tǒng)一、放下身心世界、超越于有無的兩邊。能夠徹底超越,便是大悟徹底。

  對于今日社會中忙碌不已的人們來說,也有可能開悟,縱然僅得初嘗禪修的滋味,也就非常實惠。若不能很快地體驗到大悟徹底的無我自在,也不用著急,若能練習好放松身心的工夫,可穩(wěn)定情緒,也可增長一些自知之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了。

  這兩本書共收三十二篇文章,幾乎每篇都是介紹禪修的觀念和禪修的方法。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也不管你是不是已有禪修的基礎認識及那一種程度的修行經驗,當你讀完之后,一定會有參考的價值。

  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初步的著力點,還是要用方法。這兩本書所收的具體方法,便是五停心、二入四行、禪七開示、平常生活、調身安心等。其余的內容,無論用什么字眼來做標示說明,都是貼緊著禪修的立場,向你介紹禪修觀念及禪修方法的活用與實用。

  這兩本書所收各篇,除了七篇尚未刊出過,其余均曾發(fā)表于《人生》及《法鼓》兩種雜志?鲋畷r,僅有兩篇由我直接撰寫,其余都是幾位僧俗弟子及信眾們,將我演講的錄音帶整理成文。半數已于刊出之前,經我看過、改過,甚至全篇重寫過,另半數由于我的時間不夠,未能仔細修潤。因此這回我從英國禪七返抵紐約,利用一周的課余空檔,夜以繼日地花了一番手腳,便以《禪鑰》及《禪門》的面貌跟讀者相見了。

  這兩本書能夠順利出版,我要感謝的人很多,除了請我演講的單位、團體、學府,以及為我整理文稿的諸君,均已在各篇的篇末注明,用表謝意,用表紀念。我也要對為本書抄稿、校稿、出版、發(fā)行、傳閱的諸善知識,致深深的謝意。例如為這兩本書提供插繪的劉建志居士、法鼓文化輔導師果在法師、總經理張元隆居士、主編果光法師、責任編輯賴月英居士,為我謄稿的姚世莊居士等。如果沒有這些善緣,我便沒有演講及出書的機會了。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圣嚴序于紐約東初禪寺

  虛與實

  最近我收到兩幅畫,那是臺灣唯一的,而且也是最杰出的瀝青畫家丘钖勛用柏油畫的;他的作品已受到全世界歐美等藝術界的肯定和重視。這兩幅畫,一幅是我個人的肖像,另一幅是達摩像。

  這幅達摩像,與一般人畫的不同,一般人畫的達摩通常是一葦渡江,踩著蘆葦在江上前行;或是達摩面壁;或是達摩身上背了一頂大草帽,手上拿著一把方便鏟等。但是我這次收到的達摩像非常特別,在一幅很大的畫中,只有在四分之一的地方,畫了一個達摩頭,而且是畫在靠近畫框的角上,其他的部分都是空白。

  我看了以后就對這位畫家說:「你畫的時候很快,大概不到一個小時就畫完了,可是你可能想了很多天!顾卮鹫f:「真是知音,的確,在我畫的時候,幾筆就畫出來了,可是畫成這樣一幅畫,卻在腦子里想了很多天!

  一、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這幅畫的下面部分,都是空白,一般人大概把空白的地方切掉,只留下這個達摩頭,但是他卻在空白的下角簽了名,這就是:「以虛為實,以實為虛」。這位畫家好象懂了禪宗的意境。

  請問諸位:有人的地方是虛呢?還是沒有人的地方是虛?有東西的地方是虛呢?還是沒有東西的地方是虛?事實上,有人的地方是虛,沒有人的地方是實;有東西的地方是虛,無東西的地方是實。

  譬如:魚在水里游,到處都是水,但魚的肚子里不是水而是魚的細胞組織,所以有魚的水是虛,無魚的水是實。我們人在空間之中也是一樣,空間本身的密度很高,連在一起,故是實;人在里面活動,占有一部分空間以后,這個「實」就會受到一點障礙,故成虛。故也應該說:「真空是實,太空是虛!

  可是「實」永遠是實,當人離開的時候,那個地方又恢復了原狀,正如魚游過以后,水又恢復了原狀一樣。所以實是永遠不變的,而虛是變動無定的,這個道理很容易懂。

  而我們凡夫是顛倒的,以虛為實,以實為虛,所以產生煩惱?吹胶每吹木拓,遇到不適意的就瞋,事實上,這都是我們面對「虛幻」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如果面對「真實」,就不會有任何問題發(fā)生。因此,虛幻的世界、虛幻的現象,讓我們凡夫顛倒夢想,煩惱不已。如果能離開虛幻的現象,便像《圓覺經》說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就能夠得解脫、得自在。

  二、眼前所見無非幻相

  在我們農禪寺的大殿前面,供奉了一尊玉佛,這一尊玉佛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說是假的,那又是真的玉佛;如果說是真的,那尊玉佛的名詞叫作玉佛,只是代表著佛的像,佛就是這個樣子嗎?那就是佛嗎?當然不是,故是假佛。

  很多人在電視上、照片上看到我,我說:「那不是我。」而面對面已經見到我這個人了,我還會說:「你見的不是我。」為什么?這是因為師父的形象是虛幻的,師父的真相是無相的。真相無相,實我無我。我們如果能了解個中道理,則在我們面前出現的,不管是景物、人物或事物,全部都是假相、幻相,是虛非實。

  有一次有個人拿了一枝花給我,他學釋迦牟尼佛拈花,叫我微笑,我拿了以后,往地下一丟。

  他說:「唉!你怎么把我的花丟掉了!

  我說:「這是假花!

  他說:「明明是真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呢?剛剛才摘下來獻給您,您就把它丟掉!

  心中把一朵花當成真花,已經有了問題,我把那朵花拿過來往地下一丟,丟掉了就丟掉了,只是一個動作──這是花,丟掉了。他不需要問我為什么把他的花丟掉。他是問我這朵花代表什么意思?我沒有回答他,我抓了它就丟掉了,表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早上的露水,又如雷雨中的閃電,都是幻景,瞬息消逝,是因緣所生,幻起幻滅。

  如果能夠知道一切現象是虛幻的道理,我們就有福報;不知道是虛幻的,我們就有煩惱。知道虛幻,而能夠面對虛幻,不排斥虛幻,也不追求虛幻,那就沒有問題;以幻易幻,用幻法來交換虛幻,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所以那枝花,對我而言,有與無都好,對當時的那個人而言,我丟掉它是比較好的。

  三、明因果則不憂不懼

  自然現象的產生,本身都有其原因,稱為因果關系。因果絕對是存在的,有果一定有因,因為有原因,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我們應理解那個原因,或者另外加上原因,使結果產生變化。雖然是虛、是幻,可是一定有原因才會產生這樣的現象,F象會變化,有的是本身的因素會變化,有的是另外加上了因素使之變化。所以對任何事情不要太樂觀,也不要太悲觀。

  太樂觀就好象丑陋的武大郎娶到美麗的潘金蓮,武大郎實在太幸運了,但是歡喜得不要太快,殺身之禍就跟在后面。凡事如果覺得很幸運,說不定馬上就有災難臨頭,所以要小心謹慎。

  但是也不要太悲觀,不要太失望,認為前面沒有路走,沒有希望,其實路多得很呢!有的人,人家尚未替他制造絕路,他已為自己制造絕路,當然最后是沒有路走。

  然而,因緣是會變的,但不要僅是靜觀其變。譬如一棟大樓失火了,你說:「不得了了!讓我靜觀其變!菇Y果到最后全部燒成灰燼。所以能夠搶救就得搶救,能夠灌水就要灌水;如果已非人力能夠挽回,那就聽其自然吧!以虛為實,要努力,以實為虛,放得下。

  四、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我們要幫忙讓好的變得更好一些,壞的事情,不要讓它再壞下去。如果大樓已經燒掉了,能起就起,不能起就不要再起,不需要害怕,害怕也沒有用,不必恐懼,恐懼會使得情況更糟!

  我們以虛為實,以實為虛,所以有煩惱,這就是《心經》所說的「顛倒夢想」。

  此外,「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含有這種意思。色是現象,空是空性。我們的色身本身是一個虛幻,農禪寺也是虛幻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但也各有其功用。可以提起時當提起,必須放下時當放下,不要害怕,不要擔憂;能夠改善則改善,不能改善則放下,不必慌張,不必恐懼。

  所以,真正有禪修工夫的人,在遇到大風大浪的時候,能夠心不驚惶,不會亂了腳步。(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圣嚴法師于禪坐會開示)

  慈悲與智慧

  很多人自認為很慈悲,很有智慧;其實,那只算是同情和聰明,而不是真正的慈悲與智慧。因為凡是有主觀的自己及客觀的對象,僅僅是有漏的慈悲與分辨的智慧。清凈而真正的慈悲與智慧,必須經過如法的修行,徹底的開悟。

  一、佛教的內容便是慈悲與智慧

  釋迦牟尼在未出家時,發(fā)現人世間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自然界有弱肉強食的慘象,認為必須要解決眾生的困苦,所以發(fā)心出家修行,尋求幫助眾生解脫苦難的方法。這就是慈悲的表現。

  釋迦牟尼貴為王子,享盡人間榮華富貴,他卻寧可舍棄王位的繼承權,割愛離俗,即使是在他父王的追迫之下,仍毅然決然的出家修行。就是洞察了生命的苦難,立意要尋求解脫之道。這就是智慧的抉擇。

  從以上來看,可以說明釋迦牟尼在未成佛以前,便已經具備了一般人的慈悲與智慧。

  釋迦牟尼經過了六年的苦修,終于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明心見性,這時他大徹大悟,體認到一切的自我中心都是虛妄的,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不實在的,因此涌現出大智大慧而證得無上的佛果

  成佛后的釋迦牟尼,已經從一切眾生所有的困苦中得到了解脫。但他仍留在人世間,以他證悟的智慧,弘化奔走四十九年,廣度眾生,建立了佛教的團體,這是大慈大悲的體現。

  佛陀涅槃之后,他的弟子,無論是小乘的聲聞,還是大乘的菩薩,都是在人世間,一代一代的,上求佛法以自利,下度眾生以利他。以佛法來幫助自己是智慧,以佛法來幫助他人是慈悲。佛法的義理與修行的實踐,是修福與修慧。同時運用慈悲來修福報,運用智慧來修智慧;用智慧來培育福報,用福報來配合智慧。福報與智慧、慈悲與智慧,這兩個項目如缺其一,修行即不會圓滿。

  因此,福報圓滿的人,一定也是智慧圓滿的人,智慧圓滿的人,一定也是福報圓滿的人。這就是「佛」。我們尊稱佛是「兩足尊」,就是說,佛陀是福報及智慧都已圓滿的人。

  在我三十多歲時,講經說法,多半只有二十多個人來聽我的演講,最多五十多個聽眾,我已非常滿意,而我的師父卻說:「圣嚴,你有一點小小的智慧,但是沒有一點點的福報,你要好好修福,否則以后就沒有人要來聽你講經!谷绾涡薷竽?就是要廣結人緣。相反地,如果僅有福報而沒有智慧,雖也能幫助眾生,未必就是正確的佛法了。

  二、慈悲與智慧對人間的重要性

  (一)慈悲是平等的關懷一切眾生

  真正的慈悲一定是平等的關懷。對于任何對象,不論親疏遠近,只要他們需要幫助,就會適地、適時、恰如其所需地,給予對方幫助。如果慈悲而不平等,可能會造成對方的不平。使得被幫助的人對你產生不平甚至仇視的心念。像父母對子女的關懷、照顧,如果不平等,便會造成孩子們之間的嫉妒,不能互相友愛,同時也對父母不滿。

  沒有平等心,一定會為自己及他人帶來困擾。曾經有一位法師,送書給信徒。一開始每位信徒分到兩冊,后來的信徒,一人只有一本,最后去的信徒,一本都分不到。沒有得到書和僅得到一本書的人,認為法師偏心,而得到兩本書的人,因為被人嫉妒也責怪法師。

  (二)智慧是無私地處理一切問題

  智慧一定要是無私的,如果尚有自我中心的自私心態(tài),那就表示沒有無漏的智慧。佛法非常重視無我,處理任何事,一定不能把自己的立場、自己的利害得失,拿來做考量,否則也許自認為有一點智慧,但他處理的事情,沒有給別人帶來幫助,反而造成災難,也為自己增加了困擾。

  有目的的布施,不是真正的慈悲,好象是在投資,希望能得到回報。譬如:有一天,有一個受了重傷的殺人犯,逃到東初禪寺來?v然我知道他是一個殺人犯,我還是應該立刻打電話給醫(yī)院,而不是警察局。我不需要考慮以后他是否會報答我或殺了我。至于他因殺人而犯的法,這是他自己的因果,到了醫(yī)院以后,警察也一定會找到他的。

  我們無論在處理他人的事,或者處理自己的事,都要先把自我放下。許多人處理他人的事,可以把自己放下,處理自己的事,就很難不把自己放進去。

  (三)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

  慈悲必須以理智為前提,否則便是缺乏原則的鄉(xiāng)愿之仁,真正的慈悲,會包容他人,不會因循偏私。宗教應是慈悲和智慧的體現,若是一個宗教光有愛而沒有智慧,他們會救人,也可能會殺人。從古至今,有很多的戰(zhàn)爭,便是假藉宗教之名而殺人盈野,以達成他們殲除異己的目的。

  (四)智慧是富有彈性的理智

  智慧必須以感情為基礎,否則便是缺乏人性的冷酷無情。真正的智慧,是判斷正確,并且情理兼顧?茖W是知識的產物,由于沒有彈性,雖能造福于人,但也貽禍于人;仡櫧胧兰o以來,由于電子及化學科技的突飛猛進,為人類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時也對整個地球和全體生靈,造成了無可彌補的損害。所以科學家未必是大智者。

  (五)以慈悲心對待他人

  對他人要用慈悲心,盡自己的能力去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的弟子中曾經有人跟我說:「師父!你要給我權,我就可以去指揮人,把事情辦好!刮一卮鹫f:「我自己也無權,你若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一定要多體諒人、幫助人,經常做他人的貴人。這樣就可以得到大家心悅誠服的擁護,才能把事情辦好!

  慈悲的人是不求回報的,在一個家庭中的夫妻之間,往往一方會對另一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都得不到對方的感激;許多父母,對子女呵護備至,但卻得不到子女的感恩。常常有人認為這是自己業(yè)障深重,沒有修到好的因緣,才會碰到這樣糟的親屬。其實這是因為自己的慈悲心不夠,才會跟他人計較得失。

  (六)以智慧心對待自己

  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煩惱的。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要調伏自己的心念。當在失望、生氣、悲傷、嫉妒、怨恨時,要立刻設法化解這些情緒。當在計較、比較、貢高我慢時,要立刻用佛法來平衡自己的心態(tài)。要做一個自知自明的智者。最愚癡的是,明明知道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而卻又在自尋煩惱。不過,當你體認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時,智慧已經在增長了,所以自認愚癡,便與智慧相應。

  譬如聽到醫(yī)生宣判你活不過一個星期,如果你能在未死之前,盡一切的努力,使得自己活得更有意義,這是智慧。如果因為知道即將死亡而害怕恐懼,精神失控,自惱惱人,或者靜靜地等死,這就是愚癡。

  曾經有一位我們東初禪寺的護法,鄒葦澄居士,得了癌癥。我去探望時問他:「你害怕嗎?你的雙腿被截掉,每天在醫(yī)院都做些什么?」他回答說:「我的腿本來就不聽使喚,十分難受,被切掉了真好。我每天在念佛,也在計畫于出院后,要畫畫捐給東初禪寺義賣,更在勸我的孩子們皈依三寶,信佛念佛,所以是在病榻上度眾生!惯@位居士沒有多久就往生了,他走得十分安詳、平靜,這就是有智慧的人。

  慈悲的行為,一定要以智慧來判斷,否則往往適得其反,存好心做好事,反而害了被你幫助的人。智慧的運用,一定要以慈悲做背景,否則會流于空談,發(fā)大心說大話,實際上幫助不到人。

  三、如何開發(fā)慈悲心與智慧心

  要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來增長自己的慈悲心。

  要識己、識人、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凡事要知己知彼,通情達理,不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便能開發(fā)自己的智慧心。

  以持戒修福,多念佛菩薩的圣號,來培養(yǎng)自己的慈悲心。

  以禮佛修定,多讀佛典經論,來增進自己的智慧心。(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講于紐約東初禪寺,吳昕儀居士整理錄音帶成為本文)

  自私與無我

  從自私到無我是人生修行的境界,而自私的意義亦有層次之分。首先,自私的字面意義是:「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得失!挂簿褪钦f,拼命追求自己希望取得的東西,至于它對別人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則在所不惜!墩f苑.至公篇》:「偏駁自私,不能以及人!惯@句話十分能夠闡釋出自私的意義。另外,在《晉書.潘岳傳》亦有說:「憂患之后,必生于自私,而與于有欲。」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往往是因為自私,而不斷的去追求一些欲念中想要的東西,結果卻由于貪得無厭,反而造成更多的憂慮和患難。

  佛經中將貪得無厭、一味追求欲望滿足的人,比喻為一個饑渴的人把鹽水當作可以解渴的飲料,結果他一味的喝(追求),卻反而造成了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的苦況。

  一、「自私」即是自力自度

  我們亦可將「自私」解釋成:「為自我增長利益,不受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以這種層次的意義來解釋「自私」的話,那自私就不能說是不好的事了!莊子.讓王篇》有這么一句話:「不以人之壞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顾囊馑际:不要把自己的成功建筑在破壞他人的成就上面;不要故意貶低別人、說別人的壞話,藉以抬高自己;也不要憑借著時機運氣來謀求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應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才真正合乎正道。

  此外,在《禮記.儒行篇》中亦說:「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惯@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是鼓勵我們靠自己努力而得到自立自強的成就,這種自私又何嘗不可呢?由此可見,所謂的「自私自利」并不見得都是不好的!如果自私是自己努力而求得應有的東西,這種自私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

  甚而,我們可以把「自私」解釋為:「自求多福,自力自度。」如果以這種更高層次的意義來解釋自私,那自私實在不是一件壞事。例如,楊朱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拔我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惯@句話乍聽之下,似乎會覺得這個人未免太自私了,然而,我們如果仔細地想一想,就會發(fā)覺有其哲理存在。試想: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自求多福,把自己照顧得十分妥當,那不是很好嗎?而這樣的一個人,毋庸說,他是一個正常、健康的人。相反的,對于那些滿口利民益國、仁義道德,私底下卻是結黨營私、干求祿位的人,我們更應該用佛法來感化他們。

  在佛教中有大乘佛教及小乘佛教之分,而大乘佛教往往指責小乘佛教的圣人是「自了漢」,只求自利自度,而不想救度他人。然而,如果一個人能夠自身清凈、自心清凈,那又有什么不好?一個身、口、意三業(yè)清凈的人,自己能夠得到解脫,至少這種人對我們的社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甚至于他們還能影響其他人,這豈不更好嗎?「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般的「自私」又有什么不好呢?

  二、「自私」未必不好

  我們可以把「自私」提高層次,解釋為「自我」及「大我」,像這種層次,自私的意義就更好了。舉例而言,《老子》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惯@幾句話的意思是說,圣人處處謙讓反而得到眾人的愛戴;舍己為人,結果是身受其益;因此,我們可以把一己之「自私」擴大到全體的「自私」,如此,這個一己之我便可小可大了。我們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個人,但是如果我們把自己擴大到全臺灣乃至全中國子民的層次,那當他國對我們有所欺侮時,自然就會有同仇敵愾的感覺。如此的「自私」不是十分有意義嗎?

  由此可知,一己之我,可小可大。在佛法上認為構成自我的五大元素是色、受、想、行、識,合稱五蘊,所謂的「色」乃是肉體的生理現象,而「受」、「想」、「行」則是我們心理活動現象的三個階段,當我們接受到外界的刺激時,一定是經過思索之后,而產生相對應的動作,這就是「受」、「想」、「行」。而所謂的「識」,則是連貫時空的精神現象,也就是在時間與空間之中貫串的生命之體,那是眾生生命的連續(xù)存在。

  「我」可以是小我,也可以是大我。普通人以肉體所在為「我」,而賢者則以身心及環(huán)境中互動的我為「我」,圣人則更以無限的時空及現象為「我」。如果以這種模式來省思,所謂「自私」、「自我」可以說是十分具有彈性的,它可以小到一己之私、一己之我,也可以大到社會國家之私、世界宇宙之我。

  三、「自私」可為善,亦可為惡

  既然「自私」的意義有這么多層次,那所謂的「自私」,其實是可以為惡,也可以為善的。也許大家會覺得很奇怪,畢竟,我們已經習慣把「自私」定義為不好的,當我們說一個人「自私」的時候,往往是說他不好。然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試想: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照顧好自己,那又有誰會來照顧你?自己都不為自己打算,又有誰會替你打算?

  所以,自私可以說是健康的心理,它并不是壞事。既然自私的心理是很正常的,那么,推己及人,我們也要想到別人也有權利要求擁有這樣的心理。但是,若因為自私自利而損及他人,則是惡業(yè);我們需要的是自私自利而無損他人;當然,最好是直接自利,也間接利他。一般人的自私自利,對于他人是可惡可善的,而且多半是善少惡多;只有賢者的自私自利,才是唯善無惡的,這就是儒家所講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因此,佛教徒的慈悲心懷,其實就是自私及自我的升華和解脫。慈悲是奉獻自我而為眾生帶來幸福、快樂;是奉獻自我而解除眾生的災害及苦難。慈,是給予眾生快樂、幸福;悲,則是替眾生除苦難及煩惱。

  四、慈悲三層次

  慈悲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生緣慈」。在這個層次里,慈悲是有對象、親疏、厚薄、輕重的,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從自己的親人、愛人而擴大到陌生人,從慈悲人類而至微小的動物。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親人都沒有好好照顧,就去關心他人及動物,那是舍本逐末。

  慈悲的第二層次是「法緣慈」,這里所謂的「法」就是對象。在這個層次里,只有被救濟的對象、救濟的事物,以及救濟眾生的自己,而沒有親疏、厚薄、輕重等的差別,也就是一視同仁。當然,對一般人而言,這是很難做到的,然而,我們佛教徒應該具備這樣的胸懷。

  慈悲的第三個層次是「無所緣慈」,緣就是理由、原因的意思。在這個層次里,慈悲不需要問理由,也不需要有對象,甚而,連慈悲的心愿都不需要有。也就是說,在我們心中根本不存有救濟者、被救濟者及救濟眾生的念頭,救濟一切眾生,卻不認為自己救了眾生,這在佛教里稱為「三輪體空」。

  第一個層次的慈悲,一般人只要稍微努力應該是可以做到的;而第二個層次的慈悲,則是要菩薩行的佛教徒才可以做到;至于第三個層次的慈悲,則要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大菩薩才可以做到。由此可見,佛教徒的慈悲心懷,雖說是自私及自我的升華和解脫,然而,它仍是有層次等級之分,并非一蹴可幾。

  五、從「有我」到「無我」

  既然我們知道自私的層次意義并非都是不好的,接下來我們要談從有我到無我的修行境界。首先要探討的是,自私的我究竟是由什么所構成的?除了剛才講過的「五蘊」之外,構成自私的我主要有二個條件:一個是「因果」,一個是「因緣」。

  什么是「因果」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果的時間前后所構成的,現在的我是過去的繼續(xù),未來的我是現在的延伸,凡有行為的因,便有事實的果。但是,有因未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所以,因果便是自我。是以,肉體價值的自我,屬于身體及身體之所有物,而觀念價值的自我,則是思想及思想的內容。

  而什么是「因緣」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緣的空間聚散所構成的。肉體的自我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所構成,因為這四大元素不斷地此消彼長、新陳代謝,所以有生存的自我。而心理的自我則是由貪、瞋、癡、慢及喜、怒、哀、樂等的心理反映所構成,因為心理的念頭起伏不已,所以產生了生命的自我。

  因此,眾生都是平等的。由五蘊假合的生理、心理的種種因素聚集的自私的我,是隨時都可以改變的。離開時空的移動,根本沒有自我,更不會有自私之存在。

  那么,難道自私的我一定是不好的嗎?其實也未必如此。當然,如果自私自利而不顧及相關的全體大眾,那自然是不好的,它的結果往往是害人害己。然而,如果自私自利而不傷害他人的話,那便不算是不好,甚至我們可以說他是好人呢!自私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利益他人、自利他利,這樣的人應該可以說是善人。舉例而言,佛教徒先自我進修,再奉獻自身,為了自己成佛道,先去聽聞佛法、凈化身心,然后再以所知所學,教導他人,救濟眾生,像這樣的「自私」有什么不好呢?

  六、放下主觀,隨緣運作

  從自私到無我是人生修行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無我」呢?所謂「無我」是要放下主觀,不計較自我的價值,但隨因緣的運作。如此,我們自然就會舍己從人,不堅持自我的立場,但求有利于他人;不會考慮自我的安危,但愿有助于他人。最后,就可以達到賓主皆無的無我境界。

  《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惯@就是無我的境界。所謂的我相,就是自我意識的存在,而人相是對象意識的存在,至于眾生相,則是指意識到自我及許多對象的存在,而所謂的「壽者相」就是指主觀的我以及客觀的所有其他眾生的活動,他們在時間的關系上持續(xù)不斷的活動。

  因此,「無我」就是沒有主觀的我,也沒有客觀的對象,既沒有你我、眾生的空間,也沒有壽者的時間。推究此理,佛度一切眾生,乃是眾生自度,佛卻未度任何眾生。既然無我了,那會有什么我相、人相、你度我、我度你?

  從自私到無我,并非一蹴可幾,很多人天天講「無我、無我」,然而,他們的我執(zhí)自私卻是最深的。因此要達到無我的修行境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七、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們要發(fā)現自私的我并認清自私的我。如果我們能經常自我反省,就會逐漸發(fā)現及認清自私的我。而在自我省思的方法上,我們可以念佛、禪坐及修定,使我們的心理越來越平衡,越來越平靜。當我們的心越趨穩(wěn)定平靜的時候,我們就越能省思及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一個沒有修行的人,往往不知其存在意義為何,所以會充滿了煩惱及憂慮;而一個有修行的人,當他一有煩惱憂慮的念頭時,他就會去尋找煩惱的根源并進而對治、化解它。經由這樣的步驟,一個修行者將更能了解到自私的我,并認清自私的意涵。

  其次,我們必須要化解、消融自私的我。就好象是在一個大水缸里,原本它的水是很混濁的,然而,經過一再的沉淀及滌清過濾之后,就越來越清澈。這里滌清過濾的過程,就是發(fā)現并認清自私的我之后,所要做的第二步工夫。

  當然,一般人是很難了解無我的意義的。我們可以這樣比喻,所謂的無我就是讓自私的、煩惱的我沉淀,進而提升慈悲、智慧的我,而這個智慧、慈悲的我就是「無我」。智慧的我將不會有煩惱,慈悲的我將一切奉獻給眾生而不求回報,而這正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從自私到無我,我們將會活得更有智慧、更有慈悲心,若得無我智慧,心不生煩惱,慈悲的我,奉獻一切而不求回饋,這就是佛的最高目的「悲智雙運」。無我的展現,將帶給人生更大的幸福及更多的喜樂,它是我們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五日講于華視視聽演講中心)

  自我與無我

  無論在東方人或西方人的社會里,均對「無我」的說法感到困惑,甚至抗拒。因為,任何人都自知有我的重要,例如我的擁有、我的愿望……就連今天所有聽我說法的善友們,都是由于各自心中的「我」,想從佛法知道點什么、獲得些什么而來。

  很多人聽到「無我」二字時,先是不敢想象,繼而感到可怕。然而,要先讓大家從佛法的觀點清楚明白「自我」是什么,然后便可了解「無我」乃是事實。而佛法的目的,也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從自我的困擾,達到「無我」的自在。

  「自我」有兩個層次:1.是個人自私的小我;2.是仁愛、博愛的大我,也就是宗教或哲學上的「神我」。

  「無我」也可以分成兩種方向:1.是憑各人自己的經驗,感覺到心中與心外都是無我的;2.是依佛法的立場做標準,通過佛法的觀念及修證的實踐,達到即有即空,即空即有,有不異空,空不異有的「無我」。其實,只要把這個「自我」做詳細觀察,便會發(fā)現「自我」并不存在,卻又非常真實有用。

  一、「我」是由物質與精神結合成的

  從佛法的立場來看:「我」是由于「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心靈相加所構成。如果只有身體而沒有精神,身體就如同死尸;如果脫離了物質的身體而僅有精神,精神就如同幽靈。

  以個人的「自我」來看,由于肉體及精神的結合,才有「我」的生命的事實。一旦肉體的生命死亡,這個「自我」便在現實的世界失去依靠。

  因此,只有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靈的人,才能作惡,才能修善。人的生命體是一種工具,若向壞的一面看,它是滋生煩惱的淵藪,所以五種邪見中的身見最難去除;若向好的一面看,法身要借色身修,所以身體也叫作「道器」,修行佛道,亦得靠我們生命所依的身體,否則,沒有身體的運作,修行也就無從著力。

  很多人在生命過程中,遭遇到很多的不愉快、不如意,卻沒有辦法改變時,便感到生命是一項極大的無奈而提出疑問:「為什么個人在天地、宇宙間是如斯的渺小,沒有能力幫助自己,也沒有權利支配自己?又為什么世界上許多事情的發(fā)生都是風云莫測,非人力所能掌控?」于是,我們這個「自我」,便渴望借著接觸宗教,來尋找答案。

  西方人接觸佛教的原因較為單純,往往是為追求健康、安定,和開啟智慧。憑借接觸佛法去尋求修行的方法和理論,這當然也是出自「自我」的需求。

  許多中國人卻由于對某件事、或某些事不能做出決定時,便會利用燒香、許愿和求靈簽等宗教行為,希望獲得指示。曾在臺灣有位經商的居士,一直依賴求靈簽的方法來做出生意上的重大抉擇。皈依三寶以后,便前來請教師父,問我:「今后做生意,由誰代他做決定?」事實上,應用佛法的基本原則,加上正確的資訊研判、做生意的經驗和膽識,一定能夠成功,用不著盲目地去求神問卜。

  二、因有自我中心而「業(yè)感緣起」

  當然,生意做得順利與否,除了資訊、經驗、膽識,也與運氣有極大的關系。運氣就是福報,是環(huán)境及時機等的因緣際會,是從過去世帶來的福緣及業(yè)報,福緣成熟,則事事順利;業(yè)報現前,則處處橫逆。那是我們的「自我中心」,從無始以來逐漸積聚的,因此,也就稱為「業(yè)感緣起」。

  「業(yè)力」,是一生又一生所造種種行為的累積,有惡業(yè),也有善業(yè),因而在生命過程中有阻力也有助力!笜I(yè)力」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改變它,即所謂:「自作自受!埂阜N瓜得瓜,種豆得豆。」過去生中的惡業(yè)善業(yè),都可由于現在生的勤惰好壞,而做若干程度的改變。多種善因,就有好運出現,如果沒有種,永遠得不到。但是,就算種了,如果內外因緣不具足,也不一定能得到,這便是佛法講的因果觀及因緣觀。

  如果播撒了種子,不施肥、不松土、不耘草,當然不會有收成。許多運氣不好的人,雖然做了播種、施肥、松土、耘草的工作,卻遇到了水澇、天旱、暴風、蟲禍等的自然災害,也沒有收成。有些人自己并未努力,卻妄想豐收,失望之余,便推卸未種好因的責任,總是希冀未播好的種子也有好的收成,播了壞的種子千萬不要結果。

  其實,好與壞是相對的。例如:做了輕微的壞事,又馬上做好事,那個壞事的種子即會因而變質,所以,它的結果也不致太壞。相反地,如果只做一點小好事,卻做了許多大壞事,那點小好事的種子亦會受到影響而變質。因此未種好因而不得善果,固然有其道理,種了善因也不得善果,必定有其原因。這種「因果」關系,就把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自我」貫穿起來。

  實際上,身體不但經常在變,而且必定會死亡;念頭經常在變,而且必定會消滅。就因肉體和精神構成的生命現象,經常變動,都不永恒,所以也不算是真的有「我」。比如:身體上屬于「我」的頭發(fā)、指甲、牙齒等,一旦剪下、脫落之后,便不再屬于我,也不等于我;身體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又如:心念剎那起滅;可見平常似是我的心念,念念也都不屬于我,不等于我。

  三、觀四念處以經驗無我

  修行的方法中,「四念處」是最基本的。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透過這基本的四種觀想法,就能進一步親自體驗到「無我」是什么了。

  (一)觀身不凈

  身體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的六根,緣色、聲、香、味、觸、法等的六塵,而引生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的六根本煩惱,造作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的四大惡業(yè)。五官、七孔乃至遍身毛孔,常流不凈,一旦身亡,臭穢難聞,所以不凈。

  (二)觀受是苦

  身體所受,苦多而樂少,雖能偶爾感受快樂,快樂乃是苦的結果,也是苦的原因;辛苦工作后的享樂,舉債享樂后的受苦。情形就如用手揉擦發(fā)癢的眼睛時,感到很舒服,擦過之后,馬上出現紅腫和疼痛的苦受。因此,佛陀指出,有受皆苦。

  (三)觀心無常

  心念是生滅無常的,前念與后念交替,一念接一念,過去又過去,川流不息,變遷不已。

  (四)觀法無我

  「色法」是肉身,以及肉身所處的環(huán)境;「心法」是念頭,以及心念產生的執(zhí)著!钢T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現象,和無形的精神現象,均在不停地變動而非永恒,所以沒有真實的「自我」存在其間。

  因此,「自我」只是一種幻覺的妄見妄執(zhí)。很多人卻舍不得放下這種「自我」的幻覺。個中情形,就如言情小說中的人物,明知男女的情愛,本身就是一杯凄楚的苦酒,當事人卻不以為苦,猶如飛蛾投火,前仆后繼,窮戀不舍,以苦為樂。所以佛陀稱之謂愚昧的可憐憫者。

  同樣的道理,人們生活在世上,只是一種虛幻境界,卻在這幻境當中,自己為自己不斷地編織苦惱的生死羅網而不自覺。如能修習以上的四種基本觀法,便會覺知一切煩惱都是庸人自擾,一切煩惱的羅網也不會將你網住。

  無論從觀念上的疏導或修行方法的修習,均能協(xié)助你來體驗佛法所說的「無我」是什么境界了。然而,如果僅靠認知上的理解,而不是修行上的實證,當貪愛瞋怒等重大煩惱出現時,光憑觀念上的四念處來幫助解決問題,力量便有所不足。必須務實的修行四念處觀的方法,至有所成就時,力量便強了。能在「自我」之中經常覺察到「無我」的自在,便能快樂地生活了。

  在此,祝愿各位,經常要練習著在明知「無我」的情況下,運用幻有的自我,方能積極地修行菩薩道,那就可以知道:法喜充滿的生活,是來自練習著放下自我的體驗。(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圣嚴法師講于紐約東初禪寺,李果嵩居士整理錄音帶成稿)

  理性與感性

  在進入主題之前,首先請問各位: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屬于感性的?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屬于理性的?或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不管是理性或感性,兩者都是對的,可是,嚴格說起來,真正的理性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佛教常講的「有情眾生」是什么?

  「有情」這兩個字是帶有情緒性和有感情的,「有情眾生」可以說是感性的,是以自我為中心和執(zhí)著于自我的。凡事存有「自我」和「執(zhí)著」,請問:「這是屬于客觀或主觀?」(臺下答:主觀)既然是主觀,請問:「這還屬于理性嗎?」(臺下答:不是)所以,純粹的理性是一般人辦不到的。從這里,我們可以說,一般人都是屬于感性的,不過感性中也有差別,有的人是非常情緒化,有些人則非常有愛心。

  一、真正的愛不存主觀

  一般來講,有愛心是屬于感性的,愛心是以自己來愛所有的人。問題是很多人的愛心是追求、是占有,追求并占有自己所要的和自己所愛的。就像童話中的狼要吃兔時,它會講:「我很愛你,所以我要把你吃下去!挂话闳怂v的愛都是占有性的愛,而不是奉獻性的愛,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不以自我為主,不以主觀來愛,這才能說是感性的愛,也就是佛教講的慈悲的感性。

  用感情來處理自己或他人的事,都是屬于感性的,很多人動不動就生氣,生氣以后又后悔,想不懂自己為什么要生氣,但是在生氣的時候又不能不生氣,請問:「這樣算是理性還是感性?」(臺下答:感性)如果是感性,后悔的時候是屬于感性還是理性?如果說后悔的時候是屬于理性,可惜后悔往往也是不正確的。

  一般來講,用道理或理智來處理事情,可以說是屬于比較理性的。但這也不是絕對正確,因為每一個人的理智,都不一樣,以美國總統(tǒng)為例,布希和剛當選的柯林頓,他們的理智,何者是對?何者是錯?結果多數人贊成柯林頓的政治理念,他的理智可以算是比較對的。

  問題是:多數人的理智和少數人的理智,有錢人的理智和窮人的理智,有權人的理智和沒權人的理智,都有問題,到底那一種人的理智才是真正的理性呢?

  由此來看,理性也是有問題的。眾生的理性如同胳膊往內彎,把好的和有利的往自己身上攬;手指伸長往外指,把壞的和要負的責任往他人身上推。俗語:「人不自私,天誅地滅!箯姆鸱ǖ挠^點來看,人都是在自私的情況下生活,理性從那兒來呢?

  二、有情眾生皆自私

  人既然是有情眾生之一,自然是屬于感性的,只是含有感性的成分有多有少而已。有的人對自己自私,有的對自己的家庭自私,有的為自己的事業(yè)或自己的團體而自私,可知自私的范圍也有大有小。就像目前正在極力提倡的環(huán)保運動,這也是為了保護整個地球,保護人類居住的環(huán)境,一般而言,這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但也不能不算是為了全體人類的利益而自私。

  前兩天有一位記者先生來東初禪寺訪問我,提到感恩節(jié)即將來臨,我們應該對人類感謝什么恩典?我覺得美國的感恩節(jié)真有意思,早期的移民在這塊土地上的冬季,到處是冰天雪地,沒有東西可吃,上帝非常慈悲,送他們火雞吃,為了感謝上帝,直到現在,每年感恩節(jié),就家家戶戶大吃火雞大餐。這種自私的行為,那能算是感恩!

  一件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好的,原意也不自私,慢慢地,習久成弊,變成了自私。如果不聽佛法,不知道自私的意思是什么,也就不知道自私是不對的了。如果人人都自私,還有誰能占便宜?就像美東的紐澤西州,有座大西洋城賭城,游客帶錢到賭城,都想碰碰運氣,都想贏錢,職業(yè)賭徒更是以贏錢為工作,如果每個人都想贏錢,又有誰是輸家呢?

  三、理性是以大多數人為考量

  所謂「理性」,就是多為他人著想,多站在客觀的立場設想,多為大眾的利益設想。夫妻、朋友之間,也是如此。夫妻之間,如果先生只為自己設想而不管太太,或者太太只顧自己的立場而忽視了先生的立場,這些都是不理性的。反過來說,凡事先生要考慮到太太,太太也要考慮到先生,這就屬于感性中的理性,是理想的眷屬。

  感性未必是全然不好,但也未必是好的,如果是自私的感性,就會自害害人;如果是關懷和寬恕的感性,則能自利利人。

  有些人跟我講:「生意人不能信佛教!刮覇査麄?yōu)槭裁?他們說:「信了佛教以后就不能說謊。生意人如果不說謊,生意自然做不好,也賺不到錢!估:過去在中國大陸,很多生意人在自家的店門口寫著「童叟無欺」或「貨真價實」,目前的臺灣商店門前,常可看到「虧本大拍賣」、「買一送一大拍賣」的字樣,其實掛上這種字樣的,已經在說謊了。

  是不是做生意的人非說謊不可呢?有時說小小的謊也很有用的,不但能利益自己,還能利益他人,譬如一樣東西原價十塊錢,生意人卻告訴顧客說:「這樣東西本錢十二塊,老主顧了,算你本錢好了!官I的人心想:「嗯!這個人真夠朋友,照原價賣給我。」因而歡喜地買下自己需要的東西。

  類似這種的說謊,原本人家不買東西,現在買了,自己也賺了兩塊錢。但是這種說謊只適合于小生意,大生意就行不通了;做大生意的人,只要說一次謊,或者開出一次空頭支票,信用就完了。再如賣瓜的說瓜甜,除非賣瓜的人自己試過,否則瓜甜不甜他只能憑經驗估計,不能萬無一失。到底做生意時說謊的行為正不正確?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來看,說謊是錯的。

  最近聽人說起紐約的佛青會會長吳本達居士,跟朋友談起自己的生意經時,他總是說他做生意絕對以佛法的觀念為立場,以佛教徒應有的態(tài)度來做生意,因此大家很相信他,信用非常好,生意自然越做越大,現在他,F身說法,告訴人家做生意要信仰佛教、深信因果。

  四、穩(wěn)定性格要靠正確的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穩(wěn)。性格不穩(wěn)的人,經常會發(fā)脾氣,而發(fā)了脾氣之后又常常后悔。有的人生氣時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發(fā)脾氣,發(fā)了脾氣再拜佛。我經常遇到這種人,他們告訴我:「師父,我信了佛,知道不應該發(fā)脾氣,不應該跟人爭吵,可是,還是發(fā)脾氣,還是罵人!

  最近我到中西部去訪問,有一位攻讀博士學位的留學生告訴我說:「師父,很奇怪呀!我不能念經,只要上午念經,下午一定跟我太太吵架!刮艺f:「這不對呀!你念了經以后,應該有慈悲心才對呀怎么還會跟太太吵架呢?」

  他說:「師父,我念經的時候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吵架,結果念完以后準會吵架,我怕發(fā)生的事,準會發(fā)生!刮艺f:「你一定不會念經,你是不是一邊念經,一邊想下午不要吵架,不要發(fā)脾氣,你如果用這種心態(tài)念經,你本身的心情,已經在波動了,這樣念完經,火氣自然就來了,就會吵架。」

  他的太太在旁聽了說:「師父,我先生就是不聽我的,我叫他念經的時候身心要放松,他就是不聽!」

  我告訴他說:「我現在告訴你,你以后誦經時要心平氣和地誦,如果氣急敗壞地誦念修行,怎會避免情緒化呢?」

  上面這個例子,不是菩薩不靈,也不是沒有感應,而是本身不會修行,修行的態(tài)度有問題,這個留學生以感性來誦經,以感性來修行,修行的結果還是感性的。

  人的情緒是需要調劑的,學佛是一種修養(yǎng),能夠使我們心平氣和,心平氣和以后,自然而然地,理性便會勝于感性。如果時時刻刻為了某種目的而修行,一心只想快點達到目的,這會引生感性的情緒問題。

  五、在動中轉感性為理性

  念佛誦經是有用的,但并不是念了佛,誦了經,就一定會變得比較理性。現在我傳授幾點轉感性為理性的方法:

  (一)第一個原則──把心收回來

  把自己的注意力從外面收回來,不要把注意力注意對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接觸到的事象上面。然后,注意自己的呼吸,想想看:當自己生氣時,或者情緒激動時,是怎么呼吸的?是不是氣急敗壞?因為心情和氣息是息息相關的。

  (二)第二個原則──用心想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感覺,再用心想一想自己的心在想什么?若能想到,現在的自己在想什么,則剛才那個叫你生氣或不如意的念頭,就已中斷,不會再讓你生氣下去了。

  (三)第三個原則──把眼睛閉起來

  當你生氣時,甚至握起拳頭準備揍人之際,趕快把眼睛閉起來注意呼吸,也許剛才跟你吵架的人還在氣頭上,還在沖著你罵個不停,這個時候,你閉起眼睛告訴你自己:「等一下再來,等一下再奉陪。」對方看你閉目不理,以為你發(fā)病了,或者以為你已認輸了,他也不會有更激烈的動作了。

  「深呼吸」和「注意呼吸」不同,光做深呼吸還是會緊張的,注意呼吸就不一樣了,注意呼吸之后,你就發(fā)現心情會隨著呼吸的出入而平靜下來。

  六、在靜中調和情緒

  以上是平常遇到情緒不穩(wěn)定時的處理方法,是在動態(tài)中使用的。下面我再介紹各位在靜態(tài)中如何調和自己的情緒,也就是在靜中使情緒平衡的方法。請各位:

  把眼睛閉起來。

  把頭部和臉部的肌肉放松。

  把肩膀也放松。

  把身體的重量靠在椅背上。使身體的重心置于臀部與坐墊之間。

  把身體上有感覺的部位都放松。

  眼球不要動,眼球不用力,才是最放松的,把頭腦中所有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放下來。

  如此靜坐二、三分鐘之后,請各位把眼睛睜開,這是一種休息,一種頭腦和肌肉的休息,經過了休息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連自己的情緒也跟著放松了。

  佛法強調解行并重,很多人雖然懂得很多的道理,但是不能實修實證,光知道這些道理而沒有實際去做,還是不夠的。

  凡事斤斤計較,或拿自以為是的標準的尺寸來衡量他人、要求他人,看起來好象是屬于理性的,但卻是很痛苦的感性態(tài)度。譬如:有些學佛的朋友,懂得一些戒律的常識,也知道佛教徒應該怎么做,然后拿著戒律的尺寸來評斷出家人,事實上,人家把戒律放在心中,而你拿著戒律的尺碼放在口頭,只是自尋煩惱而已。

  雖然如此,理性還是有好處的,有理性的人,能事理分明,能有冷靜的頭腦來處理人及事的問題。

  事和理要分明,有些人只懂理不懂事,不通人情世故,以致弄成灰頭土臉,所以我們也常聽人家講:「你這個人怎么這么不懂事呢?」事和理性往往是不能夠相應的;你也許可以說得很有道理,但是真正去做的時候,又不一定能做得那么好。臺灣有一位教授是教經營管理學的權威,故被一家企業(yè)公司聘為總經理,結果在上任不到半年就辭職不干了,他的心得是:「我只適合教管理,并不適合做管理!顾袁F代的科學家要講經驗科學。至于理論科學,只有可能性,不能說一定會成功。

  在佛法來講,事與理是要分清楚的,事是事──事有時不是用嘴巴能夠講得通;理是理──理由或觀念是能夠用語言說得通的。當你看事的時候,就不一定非要用理來做要求不可,事在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但是在事情發(fā)生的時候,運用之妙,存于一心,若用已經決定的現成理論來做標準,就可能行不通了。

  七、事理分明,拔箭為喻

  關于這點,佛經中有一個例子:在佛世的印度當時,有六十幾種學派,對于宇宙人生,每一個學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說法。佛的一位弟子就去問佛:「人生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佛回答說:「我不告訴你這些,我只告訴你一個譬喻:若有一個人在戰(zhàn)場上中了一支箭,這支箭還帶著毒,我現在問你,你要先研究這支箭從那個方向射來?或先研究這支箭是什么人射的?或問這支箭是什么人做的?這支箭的毒,究竟是怎樣淬上箭簇的?或者你是趕快把箭拔出來,先救人要緊呢?」佛的弟子答:「當然是要先拔箭救人!

  由這例子,我們可以知道,佛法是講求實際的,是主張以解決眼前的緊急問題為原則,而不必講太多不切實際的理論。因此,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是處理事情,可是,處理事情的背后,一定有其原理,處理事情的原理,未必就是邏輯的口頭思辯的理論,而是一種自然的規(guī)律,是人人都希望的這個樣子。釋迦牟尼佛講這個中毒箭的譬喻,本身就是理。

  「戒」是不應該做的事,不可以做;應該做的事,不可不做!付ā故窍胍龅氖,必須以冷靜的頭腦來做,能夠達到不做的目的也需要冷靜。有的人明明知道不應該做的事,卻偏偏去做,這就是頭腦不冷靜;修定的起碼工夫,是使人達到穩(wěn)定情緒的目的。譬如:每天早上起來能夠拜佛、念佛、打坐,都有助于情緒的平穩(wěn)。

  信心也非常重要,信什么呢?例如:信仰觀世音,早上起來拜了觀世音菩薩,相信出門的時候菩薩會保佑你,心里就不會慌張,不會恐懼,心情就比較平穩(wěn)。自信心重要,宗教的信心更重要,這種信心能夠幫助我們,安定我們的心。信仰是感性的,卻有理性的功能。

  八、感性和理性必須調和

  講到「感性和理性必須調和」,請問各位:「水火相不相容?」(臺下答:不相容)其實,常識的水火不相容,未必是真理,水需要火,火也需要水,這叫「水火相濟」,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水還是水,火還是火,不相調節(jié),我們的生活就要面臨絕路了,請問:如果都是火,好不好?

  同樣的道理,如果都是水,好嗎?應該是彼此互相調節(jié),才是和諧有用!盖ぁ购汀戈庩枴,是相攝或相克呢?感性和理性是相攝或相克呢?所以從人的立場來講,慈悲是感性,智慧是理性。同樣的,對一位大修行人來講,當他有智慧功能表現于外的時候,一定有慈悲的行為利益眾生,當他知道什么是慈悲的時候,他也一定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因此感性和理性,一定是互為表里,互相調和。

  佛法不離世法,常聽有人對我說:「師父啊!我是俗人,說俗話,做俗事,只怕您會笑。」我說:「如果世間沒有俗事,沒有俗法,我還能做什么事啊!」所以,出家人看到所有的俗事,全是出家人應該關懷的事,只不過出家人是用佛法來安慰、來疏導世間的俗人俗事。(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圣嚴法師講于紐約臺灣會館)

  人生觀的層次

  人生觀,本是哲學名詞,是指對于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個人對于處世的態(tài)度。可因各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人格修養(yǎng)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見,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層次。今天我用六個段落來進行主題的說明。

  一、何謂人生觀

  (一)人生觀是對于人生的看法

  首先,肯定人類與礦物及植物有別。人類屬于動物的一種,略帶動物的性格和特質,卻又異于一般的動物。人性之中,既可媲美動物的馴良可愛之處,也有較之于猛獸更兇殘可怕的一面。古人以「人面獸心」、「人形獸性」等比喻,作為劃分人的心性與獸的心性之區(qū)別,也代表了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

  (二)人生包括了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存等三部分

  「人的生活」,是人在空間環(huán)境中的活動現象。例如我們每天上班辦公,到學校上課,在家做家務等,一切在空間中的活動。除了基本的物質生活之外,還有精神生活,如娛樂、信仰和欣賞藝術等的需求。

  「人的生命」,是人們在時間過程中的延續(xù)現象,從過去到現在,今天到明天,以至無盡的將來。人的一生,是從出生到死亡,然后走進歷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人類的生命與動物差異之處,是動物沒有歷史的生命觀,人生與歷史相結合,故有對歷史負責,以及活在歷史上的生命價值觀,便是世間圣賢豪杰之士的人生觀了。

  「人的生存」,是指人類存在于時間及空間環(huán)境中的事實。人類生存于時間中的階段,一般人只局限于從出生到死亡為止,一期的生命結束,便不存在。而人類生存于空間中的活動范圍,因人而有大小不等,但也極為有限。個人的生存,對全體的時空而言,實在微不足道。如果通過宗教、哲學等的奉獻和菩薩的愿心,便可成為無限。例如:中國的孔子、老子、莊子,西方的耶穌,雖然他們生存的年代已成為歷史,他們思想的影響力,卻是源遠流長,將與人類的文化同垂不朽,超越了他們肉體生命存在于時空中的期限。另一個例子,是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他的色身的生存,僅僅八十年壽命的時間,和印度恒河中游游化的空間,他的影響,則將與全宇宙同時存在,通過他的悲愿,那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了,乃是超越于時空觀念的大存在。

  (三)人生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沒有目的,生活便顯得十分空虛。如果生命欠缺意義,便會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著受苦。假使生存而沒有價值,不僅生存的本身變成多余的贅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費了世界的許多資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來受報還債,菩薩行者是來修道還愿。人生的意義,則因人的身體難得,而又能夠知善知惡,能夠為善去惡。人生的價值,是在能夠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多積功德,增長;。

  我曾聽到一位母親嘆著氣說:「像我這種女人,出身寒微,目不識丁,存活在世上,既沒有用處也沒有意思!巩敃r,她有一個不到十歲的男孩,聽到之后,似乎覺得有點恐懼,馬上對他的母親說:「媽媽,千萬不要說這種話,我很需要你,對我來說,這世界上你是最重要了!我不能夠沒有媽媽!」母親聽后,便體會到,她在小孩的心靈里,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便感到雖苦猶樂,非常安慰,這也就是她對人生價值觀的確定。

  二、動物本能形態(tài)的人生觀

  告子:「食色性也!挂簿褪钦f,飲食、男女,乃是人的本能。不論是文明人或野蠻人,都會有其求生的本能,便是飲食;也都會有傳宗接代的本能,便是生兒育女?释约旱纳靡匝永m(xù),不能沒有飲食,同時在生理成熟之后,渴望得到配偶,便有男女的夫婦生活。這被稱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跟其他動物如狗、貓、老鼠甚至魚類等均十分相似。所以,人類生活的目的,若止于此,便是最低層次的人生觀,那跟一般動物的本能相同。

  很多人對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認為人生是件無奈的憾事。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聽天由命,茍且偷安地活下去;旧,這還是屬于動物本能層次的人生觀。一般人往往也會產生這些念頭而不容易察覺。當然誰也不喜歡承認,自己是屬于這個動物本能形態(tài)的層次。但是,我經常會被問及:「阿彌陀佛,師父,我為什么要在這世界上活受罪?」「我為什么這樣苦?」「師父,我前輩子欠的債究竟有多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還清?」許多人知道自己有苦惱,卻找不出為什么要生活的根源,但也無法擺脫生命的負擔,既不能心甘情愿地活下去,又不得不無可奈何地活下去。

  三、癡迷的人生觀

  很多人誤解地認為,人生就是為了無止境的追求滿足感而打拼,所以只有亂打瞎拼,懵懂一生。

  (一)為了保障自我的安全而打拼

  許多人由于缺乏安全感,渴望獲得保障,紛紛利用積蓄金錢、投資房地產、購買股票等以作為安全的保障。以為擁有的財產越多,便越有保障。為了自己的將來,或者是兒孫們的生活無虞,花費一生的時間,努力打拼,汲汲營營,以至終老。然而,有形的財產及權位,能否真正為人帶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卻大有疑問。

  唐朝時候,有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官居太守,慕名道林禪師(人稱鳥窠禪師)住于秦望山中的樹上,因而前往拜訪。當他見到禪師高居樹上,便喊道:「小心啊!禪師住處太危險了!」禪師卻不以為意,倒勸白居易自己小心保重,而說:「太守的危險更甚于我哪!」白太守心中詫異,自己身居高位,是一位地方首長,所到之處均受到保護,不明白禪師的用意,故問禪師:「弟子位鎮(zhèn)江山,有什么危險?」禪師答道:「應當小心地、水、風、火四大所成的身體,天天跟你搗蛋,生老病死隨時輪候,貪瞋癡慢疑,經常與你作對,豈不危險?」白居易聽后,十分同意禪師的說法,因為只要是在無常生死的范圍,從那兒來的安全保障!

  (二)為了追求名、利、權、位、勢而奮斗

  每當人在貧窮的時候,極渴望獲得財富。當一朝擁有家財萬貫之后,便又希望得到名氣,隨后是追求勢力、權力、社會地位等的增長。如果能夠達到一呼百應、望重一方的地步,便認為是不枉此生。但是,欲望的標準不斷地提高,難以滿足。由望重一方而盼能夠望重一國,乃至望重世界,擁有越多的同時,越渴望得到更多。于是,一生的時間,便投注在這無窮無盡的追求之中,不斷拼命奮斗,只是為了滿足永遠不能滿足的欲望。

  (三)為滿足虛榮心而爭奪

  許多人的另一種煩惱,是時常與人比高低、爭長短。由于好勝心的驅使,每當自己的成績不如別人時,便心生懊惱,不斷地鞭撻自己,強迫自己拚命努力,以致于疲于奔命,為的就是要跟人家一較高下。一旦失敗,便自怨自艾,痛苦不堪,一生陷于自我的煩惱之中而無法自拔。得勝之時,狂傲驕縱;失敗之后,怨天尤人。不論成敗,都是在煩惱中打滾。

  也有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盼望得到別人的另眼相看,雖然收入不太富裕,卻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名牌衣服,坐名貴的轎車,戴貴重首飾,以做炫耀;也有些人,富得窮不得,贏得輸不得,明明已處困境,還在死要面子,這叫作打腫了臉來冒充胖子,那又何苦來哉!

  (四)像一只愚笨的狗

  總括以上所說的,都是癡迷的人生觀。事實上,很多人身陷于這一層次,竟然不能自知自救。情形恰似一只愚笨的狗,圍繞著一株像直徑尺把粗的樹干打轉,發(fā)現樹身那邊有條狗尾巴,本來是它自己的,卻誤以為是來了一只野狗,于是不斷地追逐,心想非得逮住它不可,結果卻把自己很可憐地累死了,更可憐的是,尚不知道它是為什么就這般累死了!

  四、智者的人生觀

  智者是指有原則、有目標、有理想的人。例如大藝術家、大科學家、大政治家、大哲學家、大宗教家等。

  (一)藝術家的人生觀

  藝術家把生命投注在美的時空之中,既美化自己,同時也美化環(huán)境和世界。從內心的體驗到環(huán)境的改善及改變,內外渾然一體。他們體會到整個宇宙,無非是一件完整的、完美的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往往嘔心瀝血,極盡艱辛。每當作品完成后,或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完全投入于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十分陶醉。但是,由于仍然未能離開貪瞋等煩惱的困擾,故當回到現實世界里,面迎人事的紛爭,情感的糾纏,他們的心靈,便馬上變得跟丑陋的煩惱相結合,往往難以接受現實人間的生活,甚至無法與別人相處。

  臺灣曾有一位武藝及畫藝非常杰出的高人,但是他的家庭不美滿,事業(yè)不順利,生活并不愉快。當他在練武作畫的時候,能夠渾然忘我,淋漓盡致,浸潤于寧靜、和諧、優(yōu)美的境界中,但總不能老是練武作畫,所以這種經驗是時常間斷而不永恒的,也無法以此來排除內在的煩惱。因此,除了藝術生活,便終日以酒為伴,直到他生命的結束?芍囆g家眼中的世界雖然美麗,卻是幻起幻滅的美麗。

  (二)科學家的人生觀

  科學家將生命投入在萬物現象的分析和觀察之中。能夠觀察到極大的宇宙是無邊際的存在,同時,亦觀察到極小的質與量也是空無邊際的存在。這種無內無外的全體,便是整體的存在。

  科學家的理論,指出我們這世界都是物質世界,往大看,大至宇宙,浩瀚無邊,是無限的;往小看,細微的質量與能,細小得幾乎并不存在,也是無限的。整個地球的生命,便由這一切的無限結合而成。與佛法所講「諸法空相」、「色即是空」的理論十分接近,但仍不足以代表佛法所見的世界真相。因為,如單純以科學的角度看,仍未能解釋為何人類要投生這個物質世界和死后將往何處,也無法徹底解釋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因此,很多科學家接觸到佛法就比較容易接受佛法和親近佛法。

  (三)政治家的人生觀

  大政治家可以為了救國救民而奉獻時間、財產,乃至自己的生命。為了政治理念的實現,可以全心全生命的投入。他們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只想到人民的幸福,他們已能放下自私的小我而為成全全民的大我?墒,政治理念的不同,便是政敵,往往會拼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政治理想,跟現實世界總有距離。

  (四)哲學家的人生觀

  哲學家把生命扎根于他們所發(fā)明和堅持的理念。理念是通過邏輯的思惟而證明其合理可信。哲學家的發(fā)現,例如唯神、唯心、唯物、人文主義、存在主義、現象論,如今又有后現代主義的理論,均能與哲學家自己的生命結合為一。換言之,他們的哲學理念就是他們的人生觀及宇宙觀。

  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砟疃?他們的生命亦因他們的哲學理念而有了意義。當他們一旦生命消失,他們的理念仍能留存于世上,繼續(xù)推動下去,那就等于是他們的生命,進入了宇宙的不朽。

  可是,自古以來,偉大的哲學家們,雖然豐富了人類生命的價值,但由于受到時間的考驗,哲學家的理論也不斷的被改進,甚至被彼此否定,以致逐漸演變成為僅是歷史上的哲學名詞。

  (五)宗教家的人生觀

  宗教家是將生命來迎接永恒全能的神,并跟對于神的信仰結合為一,人生是由于神的恩賜而來,也當服從神的意旨及安排,期待神的寵召而升天國,永遠與神生活在一起。神是創(chuàng)造者,人是創(chuàng)造物,起于神而歸于神。人與神既是彼此合一的,也是互相個別的。在人世間總是殘缺的,唯有回到天國,才是完美永恒的。此即彌補了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等生命觀的缺點。一神論的宗教家認為,人雖與神在一起,然人應各有其永恒的獨立人格,否則不免失之以人生個別價值的失落及自我立場的空虛。

  正因為如此,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們,多會接受宗教信仰,偉大的哲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