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法研究佛法 九、論真諦三藏所傳的阿摩羅識

  九、論真諦三藏所傳的阿摩羅識

  一 九識品與九識章

  梁陳之間,真諦三藏來中國,譯傳無著、世親的唯識學(xué),以『攝大乘論』為宗本,所以稱為攝論宗。真諦傳來的,與唐玄奘的唯識宗,同出一系,而多有不同。這雖不能一概而說,但大致為唯識初期的教學(xué)。在真諦所傳的教學(xué)中,如立「阿摩羅識為第九識」,與奘傳不同,F(xiàn)在,想試為論列。

  有關(guān)真諦的第九識──阿摩羅識,本不是『攝大乘論』所說的。阿摩羅識的本義,似乎早已為地論師所修正而面目不清了。現(xiàn)在,先從圓測『解深密經(jīng)疏』(卷三)所傳說起:

  「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如九識品說。……第九阿摩羅識,此 [P270] 云無垢識,真如為體。于一真如,有其二義:一所緣境,名為真如及實際    等。二能緣義,名無垢識,亦名本覺。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

  該文開端說:「真諦三藏依決定藏論立九識義,如九識品說」。似乎以下的文句,如阿摩羅識「亦名本覺」等,都是真諦三藏的九識品所說。然據(jù)末了所說:「具如九識章,引決定藏論九識品中說」,可見這些文句,是圓測的簡要敘述。而圓測所依據(jù)的「具說」,是九識章;九識章是引決定藏論九識品的。所以,先應(yīng)該肯定:九識章與九識品不同,圓測的傳說,是依據(jù)九識章的。

  在真諦所譯的『轉(zhuǎn)識論』中,發(fā)見了「九識品」的名字,如說:「由事故,知有此(阿黎耶)識。……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阿黎耶)識中,具有八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說」。依此,可推定真諦所傳的九識(義)品,就是『決定藏論』。真諦所譯的『決定藏論』三卷,為『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的別譯;決定藏就是攝抉擇分的同語異譯。「攝抉擇分」,是抉擇『瑜伽 [P271] 』「本地分」──十七地的。但真諦的『決定藏論』,僅是「抉擇分」中五識地與意地的部分,F(xiàn)存的『決定藏論』,內(nèi)題「心地品」,也就是五識地與意地品的意思。決定藏論的心地品,可斷為就是九識品,理由是:一、如測疏說「引決定藏論九識品說」,可見「決定藏」為一論的總名,而「九識品」為一品的別目。真諦僅譯『決定藏論』的一品──心地品,當(dāng)然就是九識品了。二、「心地品」中,以阿黎耶識為主,說到八識,又說到阿摩羅識,恰合九識的內(nèi)容。三、最有力的理由是,『轉(zhuǎn)識論』說:「就此識中有八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中說」,這確為『決定藏論』「心地品」的內(nèi)容!簺Q定藏論』說:「以八種因緣知有阿羅耶識」(奘譯作「由八種相,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就是『轉(zhuǎn)識論』所說,「九識(義)品」所說的「就此識中有八種異」。而八異中的第一「依止處」,即『決定藏論』所說:「若離此識,根有執(zhí)持,實無此理」(奘譯作「若離阿賴耶識,依止執(zhí)受不應(yīng)道理」)。據(jù)此,以八種異(依止處等)來證成阿賴耶識的,稱為九識品的,顯然的就是『決定藏論』的「心地品」了。 [P272]

  真諦說第九阿摩羅識,是依『決定藏論』「九識品」的。圓測所據(jù)的『九識章』,說阿摩羅識約能緣義,名為本覺,實與『決定藏論』不合。以阿摩羅識為本覺,顯然有附合『起信論』的痕跡。其后,定賓的『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三),竟直說:「真諦三藏云:阿摩羅識有二種」,全盤承受『九識章』的解說,而不知「九識品」的本義,并不如此。

  論到『九識章』的作者,常然是弘揚『攝論』的學(xué)者。真諦時代的『攝論』,偏在嶺南。真諦死了以后,弟子們才還楊都、九江等。接著陳滅隋興,就傳入北方。適逢陳滅隋興的機運,造成了北方攝論學(xué)的隆盛。傳入北方的,以靖嵩、曇遷為大宗。一、靖嵩是(親承真諦的)法泰的弟子,弘化在徐準(zhǔn)一帶(續(xù)高僧傳卷十)。他的弟子法護,立義與玄奘的新譯,「奄然符合」(續(xù)高僧傳卷十三)。還有道因,參與玄奘的譯場,「奘師偏獎賞之。每有難義,同加參酌」(宋高僧傳卷二)。靖嵩門下,是近于奘傳,維持『攝論』本義的學(xué)系。二、曇遷(見續(xù)高僧傳卷十八)本從地論學(xué)者(慧光的弟子)曇遵修學(xué)。在周武滅法時,避 [P273] 難來楊都,得到了『攝大乘論』,大加贊賞。等到周滅隋興,他就北上彭城,弘揚『攝論』。他對『攝大乘論』,「全無師承」,是本于『地論』的思想來說『攝論』,可說是『攝論』為表而『地論』為底里的學(xué)者。他應(yīng)文帝的邀請,到達長安,弘揚『攝論』,特別受到地論師──凈影寺慧遠(也有起信論疏),及曇延弟子們的歡迎。他的著作,除『攝論疏』外,還有『楞伽』、『起信論疏』,『九識章』等。從現(xiàn)有的史料看來,『九識章』是曇遷的作品。這不但曇遷的作品中,有『九識章』;而他與當(dāng)時的地論師慧遠等,重視『起信論』。(依四論玄義:北地諸論師云:「昔日地論師造論,借菩薩名目之」),也與『九識章』的引用『起信論』義,指阿摩羅識為本覺相通。總之,圓測所傳對阿摩羅識的解說,是『九識章』的。真諦依「九識品」而立阿摩羅識,應(yīng)別為研考!

  二 阿摩羅識是轉(zhuǎn)依

  真諦所傳阿摩羅識的意義,試分別來論證。一、『決定藏論』的「轉(zhuǎn)依」說 [P274] 。傳說真諦的阿摩羅識,依『決定藏』「九識(心地)品」立,所以先引『決定藏論』文,又附以玄奘的新譯,以便比對觀察,易于明了阿摩羅識的本義。

  『決定藏論』(上):「一切行種煩惱攝者,聚在阿羅耶識中。得真如境智增上行故,修習(xí)行故,斷阿羅耶識,即轉(zhuǎn)凡夫性,舍凡夫法,阿羅耶識滅。此識滅故,一切煩惱滅,阿羅耶識對治故,證阿摩羅識」。(一) 「阿羅耶識是無常,是有漏法;阿摩羅識是常,是無漏法。得真如境智道故,證阿摩羅識」。(二) 「阿羅耶識為粗惡苦果之所隨逐;阿摩羅識無有一切粗惡苦果」。(三) 「阿羅耶識而是一切煩惱根本,不為圣道而作根本;阿摩羅識亦復(fù)不為煩惱根本,但為圣道得道而作根本。阿摩羅識作圣道依因,不作生因」。(四) 「阿羅耶識于善無記不得自在。阿羅耶識滅時,有異相貌:謂來世煩惱不善因滅,以因滅故,則于來世五盛陰苦不得復(fù)生,F(xiàn)在世中煩惱惡因滅故 [P275] ,則凡夫陰滅。此身自在,即便如化。舍離一切粗惡苦報,得阿摩羅識之因緣故,此身壽命便得自在。壽命因緣能滅于身,亦能斷命,盡滅無余,一切諸受皆得清凈」。(五)

  『瑜伽論』 (卷五一):「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于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xí)多修習(xí)故,而得轉(zhuǎn)依。轉(zhuǎn)依無間,當(dāng)言已斷阿賴識。由此斷故,當(dāng)言已斷一切雜染。當(dāng)知轉(zhuǎn)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一)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zhuǎn)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圣道力能轉(zhuǎn)依故」。(二) 「又阿賴耶識,恒為一切粗重所隨;轉(zhuǎn)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粗重」。(三) 「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zhuǎn)因,圣道不轉(zhuǎn)因;轉(zhuǎn)依是煩惱不轉(zhuǎn)因,圣道轉(zhuǎn)因。應(yīng)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四) [P276] 「又阿賴耶識,令于善凈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zhuǎn)依令于善凈無記法中得大自在。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謂由此識正斷滅故,舍二種取,其身雖住,猶如變化。所以者何?當(dāng)來后有苦因斷故,便舍當(dāng)來后有之取;于現(xiàn)法中一切煩惱因永斷故,便舍現(xiàn)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一切粗重永遠離故,唯由命緣暫時得住。……即于現(xiàn)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五)

  從二譯比對看來,真諦所譯的阿摩羅識,即是奘譯的轉(zhuǎn)依。轉(zhuǎn)依,是否可以譯為阿摩羅識?為什么譯作阿摩羅識?這里暫且不論。總之,真諦是譯轉(zhuǎn)依為阿摩羅識的。真諦譯轉(zhuǎn)依為阿摩羅識,所以阿摩羅識與阿黎耶識(攝論譯為阿黎耶,決定藏論譯作阿羅耶,即奘譯的阿賴耶識),性質(zhì)恰好相反。如黎耶有漏無常,而阿摩羅是無漏,是常(二)。黎耶是煩惱根本,阿摩羅是圣道根本(依止)(四)。黎耶是粗重所隨,阿摩羅離一切粗重(三)。阿黎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種子),是一切有漏雜染種子的總匯(或稱之為「過患聚」),所以必須轉(zhuǎn)滅這阿黎耶識,才能證得轉(zhuǎn)依──阿摩羅識(一 [P277] 、五)。這樣,阿黎耶是有漏雜染識,阿摩羅是(譯義為)無垢識,白凈識。依奘傳唯識學(xué),有漏的妄識有八識,轉(zhuǎn)成無漏也還是八識,所以在八識以上,別立第九阿摩羅識,是不妥當(dāng)?shù)摹6嬷B于八識上,立第九阿摩羅識,應(yīng)有他不同的看法吧!

  還有,依『決定藏論』而立的阿摩羅識──轉(zhuǎn)依,是通于三乘的。『決定藏』與『瑜伽論』,同樣說到:「阿羅漢及辟支佛,不退菩薩,如來世尊,此四種人,以有心處,有于六識,無阿羅耶識」。「阿羅漢及辟支佛,菩薩,世尊,入滅盡定,又世尊入無余涅槃,無阿羅耶,亦無六識」(并見決定藏論上)。所以『決定藏論』轉(zhuǎn)滅阿黎耶,證得的阿摩羅識,是與『唯識三十論』所說的阿賴耶識,「阿羅漢位舍」,完全一致。阿黎耶識的舍滅,是現(xiàn)生的苦因永盡,來生的苦因永盡,如『梁攝論釋』(卷四)所說:「轉(zhuǎn)依是解脫(身,約二乘說),及法身(約大乘說),即是滅諦,故應(yīng)以種子滅為轉(zhuǎn)依」。一切戲論所攝的種子永滅,即轉(zhuǎn)虛妄而顯現(xiàn)真實,如梁『攝論』(下)所說:「于凡夫覆真,于彼顯虛 [P278] 妄;于菩薩一向,舍虛顯真實。不顯現(xiàn)顯現(xiàn),虛妄及真實,是菩薩轉(zhuǎn)依,解脫如意故」。

  『決定藏論』的阿摩羅識──轉(zhuǎn)依,是與阿黎耶識性質(zhì)相反的,二乘,八地以上菩薩所證得的。然據(jù)真諦的譯籍來說,由于轉(zhuǎn)依的地位,高下不等;阿摩羅識也可通于前后,實為如如智證的別名。今列『攝論』(下),『成唯識論』(卷十)的六轉(zhuǎn)依,『三無性論』(下)的五轉(zhuǎn)依以下:

  圖片

  【攝論】 (成唯識論名同)                 『三無性論』

  1損力益能轉(zhuǎn)

  2通達轉(zhuǎn)…………………………………………… 3有動轉(zhuǎn)依

  3修習(xí)轉(zhuǎn)…………………………………………… 4有用轉(zhuǎn)依

  4果圓滿轉(zhuǎn)………………………………………… 5究竟轉(zhuǎn)依

  5下劣轉(zhuǎn)…………………………………………… 1一分轉(zhuǎn)依

  6廣大轉(zhuǎn)…………………………………………… 2具分轉(zhuǎn)依

  [P279]

  損力益能轉(zhuǎn),僅是阿黎耶識中的染種力減,凈種力勝,與智證如如,舍滅二障種子的轉(zhuǎn)依不合。這可說是「相似轉(zhuǎn)依」,不能稱為阿摩羅識,所以『三無性論』略而不說。下劣轉(zhuǎn)與廣大轉(zhuǎn)(三無性略異),即是二乘轉(zhuǎn)依與大乘轉(zhuǎn)依。果圓滿轉(zhuǎn),為究竟的佛果。此外,通達轉(zhuǎn)與修習(xí)轉(zhuǎn),三說不同!撼晌ㄗR論』約見修二道說:初地見道位,名通達轉(zhuǎn);初地到十地的修道位,名修習(xí)轉(zhuǎn)!簲z論』約有相無相說:初地到六地,是有相的,名通達轉(zhuǎn);七地以上無相,名修習(xí)轉(zhuǎn)!喝裏o性論』約有動有用說:七地以前,有入觀出觀的轉(zhuǎn)動,名有動轉(zhuǎn)依,八地以上有功用行,名有用轉(zhuǎn)依。而大乘的具分轉(zhuǎn)依,『三無性論』約見道位說。雖三說不同,總之,大乘初地以上,可稱為轉(zhuǎn)依,而究竟轉(zhuǎn)依,在佛地。

  三 阿摩羅識(轉(zhuǎn)依)的意義

  說到阿摩羅識的,還有『轉(zhuǎn)識論』,『三無性論』,『十八空論』。除『十八空論』的一則外,都明顯地說明了,阿摩羅識就是轉(zhuǎn)依,就是無漏界,是境智 [P280] 無差別的如如智證。關(guān)于這,還得先從轉(zhuǎn)依說起。在聲聞乘法中,但說涅槃;大乘唯識學(xué),特說轉(zhuǎn)依,這有非常的意義。轉(zhuǎn)依體,是滅諦──真如離染的現(xiàn)證,如梁『攝論』(卷四)說:「對治是道諦;轉(zhuǎn)依是解脫及法身,即是滅諦。故應(yīng)以種子滅為轉(zhuǎn)依」!撼晌ㄗR論』(卷九)釋「便證得轉(zhuǎn)依」時說:「頌意但顯轉(zhuǎn)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大體一致。但由于攝論宗及唯識宗的看法不同。達到不同的結(jié)論。這問題在:對有漏與無漏,如與智。性與相,唯識宗始終取著差別論的說明。而攝論宗是:在一般的說明上。也作差別說明;而在無漏智證的顯現(xiàn)上,卻重于轉(zhuǎn)有漏成無漏,如智無差別,泯相即性的說明。所以性相、如智,盡管可以作差別說明,而決非對立物。如轉(zhuǎn)依,『成唯識論』說:「此(轉(zhuǎn)依)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轉(zhuǎn)識論』也說:「是名無流界……是名解脫身,于三身中即法身」。這決不但是如如,而是如如如如智的平等平等,無漏德行的一切。真諦譯中,以如智無差別為轉(zhuǎn)依,為阿摩羅識,應(yīng)從這點去了解。 [P281]

  再來分別的說明。一、阿摩羅識是境識并泯,境智無別的實性,如說:

  「第五(非執(zhí)著)相唯為真實性所攝者,此不執(zhí)著名義二相,即是境智無差別阿摩羅識」(三無性論下)。「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阿摩羅識」 (轉(zhuǎn)識論)!赣尚抻^熟,亂識盡,是名無所得,非心非境,是智名出世無分別智,即是境智無差別,名如如智,亦名轉(zhuǎn)依」(轉(zhuǎn)識論)!付、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切皆凈盡,唯有阿摩羅識清凈心也」 (十八空論) !赶纫晕ㄗR遣于外境,次即阿摩羅識遣于亂識,故究竟唯一凈識也」 (三無性論上)。

  從上面所引的論文來考察,可見阿摩羅識是:約有漏的心境來說,這不但離于「亂相」的「似塵」,也遣于「亂識」。阿摩羅識──轉(zhuǎn)依是心境俱泯的,沒有能取所取的。約無漏現(xiàn)證來說,這是「境智無差別」的。境是無分別法性,是 [P282] 無二無別的。智是無分別智,與法性也不可說有差別相。雖方便安立而稱之為智,為如,而實如智不二(不要想象為一體)。所以『華嚴(yán)經(jīng)』說:「無有如外智,無有智外如」。

  二、阿摩羅識是分別性與依他性并泯的實性,如說:

  「此亂識,即是分別依他似塵識所顯。由分別性永無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無所有,即是阿摩羅識。惟有此識,獨無變異,故稱如如。……惟阿摩羅識是無顛倒,無變異,是真如如」(三無性論上)。

  這里所說的分別性與依他性并遣,與上面所說的境識并泯有關(guān)。真諦所說的三性,主要是依『攝論』及『中邊論』,說分別性(遍計所執(zhí)性)是似塵,是外境,依他起性是亂識,是妄分別心──根本是一切種子阿黎耶識。所以,如約三性說,沒有分別性,依他性也不得生(境無故識無);二性不現(xiàn),就是真實性(圓成實性)的顯現(xiàn)。如約心境說,境沒有了,識也沒有,心境都不可得,那就是無分別智現(xiàn)前。對于這,唯識學(xué)者,始終從能所,性相差別論的立場說:遣遍計 [P283] 執(zhí)性,泯依他起性,而顯的圓成實性,是「唯識性」;是唯識的性,并不就是識。但在真諦的譯典看來,佛說唯識,無非為了使我們由解悟到證入。如隋譯『攝論』說:「信解行地中,見道中,修道中,究竟道中,一切法唯識,隨聞信解故,如理通達故。對治一切障故,無障礙故」。佛說的一切法唯有識,學(xué)者是這樣的去信解,去通達,到究竟圓滿。這一切法唯有識的圣教,魏譯,梁譯都相同,而奘譯卻說「唯有識性」,這就是差別的所在。依真諦的論意,佛說唯識,為了悟證;那到了無漏智證,才是真正的唯識了。這如『轉(zhuǎn)識論』說:

  「立唯識義,意本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無,唯識又泯,即是說唯識義成。……問:遣境存識,乃可稱唯識義;今境識俱遣,何識可成?答: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卒終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是其(唯識)義成。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阿摩羅識。亦可卒終為論,是阿摩羅識也」。

  三、阿摩羅識是究竟的凈心:真諦在『決定藏論』,說轉(zhuǎn)依為阿摩羅識;這 [P284] 與阿黎耶識相對的,指無學(xué)聲聞,緣覺,八地菩薩以上的,如智無差別而說。但阿摩羅識,并不局限于阿羅漢位的。智證如如的轉(zhuǎn)依,徹始(初地見道位),徹終(佛果),如上文所引的,都適用于初地見道位(通達轉(zhuǎn))。見道以上的證入唯識──無分別智現(xiàn)證如如,當(dāng)真實性顯現(xiàn)時,雖遠離一般(七識)的亂識,亂相,而約妄識的根本說,一切種子阿黎耶識,還是照樣的存在。就是到了阿羅漢位,約煩惱障的種習(xí)凈盡說,已舍阿黎耶識,而有漏雜染種習(xí),如所知障種習(xí)等,也還是沒有清凈。所以,智證如如的究竟清凈,一切雜染種子究竟滅盡,那只有佛地;佛地才被稱為:「最清凈法界」,「無垢識」──阿摩羅識,如『十八空論』說:

  「明唯識真實,辨一切諸法唯有凈識。……唯識義有兩:一者方便,謂先觀惟有阿黎耶識,無余境界,現(xiàn)得境智(識?)兩空,除妄識已盡,名為方便唯識也。二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切皆凈盡,惟有阿摩羅清凈心也」。 [P285]

  論文的分辨兩類唯識,主意在說明「一切諸法唯有凈識」。所以可這樣去理解本文:一、方便唯識,是以阿黎耶識為種子性(雜染),為一切法依止而成立一切唯識的。一切依阿黎耶識種子而現(xiàn)起,修唯識觀,達到境空,心空,也就是妄分別識不起(無分別智顯現(xiàn))。這登地以前(賢位)的唯識教觀,是方便唯識。二、無分別智現(xiàn)證如如(轉(zhuǎn)識成智),也就是以阿摩羅識為依而成立唯識,名正觀唯識,如梁『攝論』(卷三)說:「舍凡夫依,作圣人依。圣人依者,聞熏習(xí)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圣道皆依此生」!簺Q定藏論』(上)也說:「斷阿羅耶識,即轉(zhuǎn)凡夫性,舍凡夫法……證阿摩羅識……為圣道得道而作根本」。依此進修到究竟清凈,圓成佛果,也就是從聞熏習(xí)依法界性,而到達出障圓明的「無漏界」,一切惟一阿摩羅識的真實唯識。如經(jīng)說:「如來無垢識,是凈無漏界」。

  總之,真諦重視了凡夫性與圣人性,凡夫依與圣人依。境智無差別,即是圣性;依此攝持清凈聞熏習(xí),而為圣依,依此現(xiàn)起一切無漏。這圣性與圣依,如凡 [P286] 夫的雜染性,雜染依的阿黎耶識一樣。轉(zhuǎn)阿黎耶識,得阿摩羅識,即無分別智證,境智無差別性。這在八地,舍阿黎耶識的阿羅漢位,充分的顯現(xiàn)出來;究竟圓滿在佛位。唯識學(xué)者,專依佛位說阿摩羅識;然約轉(zhuǎn)阿黎耶證阿摩羅識說,不但八地,初地見道就可以說的。初地以上稱為阿羅漢,舍阿黎耶識,這本為西方的舊義,如『成唯識論』(卷三)說:「有義:初地以上菩薩,已證二空所顯理故,已得二種殊勝智故,已斷分別二重障故,……由斯亦舍阿賴耶名,故說不成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這雖不是玄奘所傳,護法一系的唯識學(xué)所贊同,但真諦所傳的唯識學(xué),卻就是這樣。

  四 阿摩羅識是自性清凈心

  真諦所傳的阿摩羅識,依『決定藏論』九識義,是轉(zhuǎn)阿賴耶識所得的,位在八地。如依『三無性論』及『轉(zhuǎn)識論』等,下通初地,上通佛果,而指如智現(xiàn)證無差別性。這如上文所說,都是約修行所證說的。但『十八空論』,別有一文, [P287] 約法界本凈說。這樣,阿摩羅識就是自性清凈心,也就是如來藏的別名!菏丝照摗皇沁@樣說的:

  「阿摩羅識,是自性清凈心。但為客塵所污,故名不凈。為客塵盡,故立為凈。何故不說定凈不凈,而說或凈或不凈耶?答:為顯法界(即阿摩羅識)與五入及禪定等義異」。

  『十八空論』,是『中邊分別論』注釋的一部分。一分釋「相品」的空義,一分釋「真實品」的分破真實(七真如),及勝智真實。上面所引述的文句,是釋『中邊論』頌:「不染非不染,非凈非不凈;心本清凈故,煩惱客塵故」!褐羞呎摗灰晕彘T分別空義,在第五「成立義」中,說此一頌。意思說:空(心性)本清凈,所以無所謂染與不染。由于客塵煩惱,所以又非凈非不凈。這是說:在客塵煩惱覆染時,空性的凈相不現(xiàn),可以說非凈。到了客塵除盡,又顯現(xiàn)了空性清凈,那又是非不凈了。論文本是說明空性,說空性有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法界等別名。但在說非凈不凈,非染不染時,不說「空性本凈」,「法性本 [P288] 凈」,而說「心本清凈」。這里的心本清凈,就是一切經(jīng)所說的「心性本凈」,真諦的『中邊分別論』也說:「心本自性清凈故」。對于「心性本凈」或「心本性凈」,奘傳的唯識學(xué),解說為:心的法性本凈,并非說心本清凈。因為心是有為的心識,或染或凈,或有漏或無漏,怎可說本來清凈呢?這是站在「性相差別論」的立場。真諦所傳的,指「空本性凈」為「心本自性清凈」,而解說空性本凈為「阿摩羅識是自性清凈心」,顯然是從「真如無差別」,心與空性無二的立場而說。

  彌勒『中邊論頌』的「心本清凈」,在『十八空論』中,解說為「自性清凈心」,這應(yīng)該與『勝鬘經(jīng)』的如來藏說有關(guān)。如經(jīng)說:

  「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凈藏。此自性清凈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自性清凈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凈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 [P289]

  如來藏說的成立,著重在眾生的因位中,點出本具如來的德相。依『如來藏經(jīng)』的:「一切眾生貪欲恚癡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jié)加趺坐,儼然不動。……德相備足,如我不異」;及『楞伽』所引經(jīng);「如來藏自性清凈,轉(zhuǎn)三十二相,入于一切眾生身中」:使人易于想象為神我型的存在。然依『勝鬘經(jīng)』、『楞伽經(jīng)』的抉擇開示,如來藏,不外乎真如──法界、法性、空性、實際等別名。無著的『莊嚴(yán)論』也說:「一切無別故,得如清凈故,故說諸眾生,名為如來藏」。堅慧的『寶性論』(或說世親造)也說:「佛法身遍滿,真如無差別,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敢妼嵳哒f言:凡夫圣人佛,眾生如來藏,真如無差別」。原來,無邊德相莊嚴(yán)的佛法身,只是真如(法界等)離垢所顯。真如是絕諸戲論的,無二無別的(所以不容擬議),所以在見實者──現(xiàn)證法性者的證境來說,這是沒有凡夫,菩薩,佛的差別。在真如遍滿無差別中,可說眾生有如來藏了。

  如來藏,在眾生身中,或說在蘊處界(「陰界六入」)中;或說不即六法( [P290] 五蘊與假我),不離六法。這本是一切法的勝義空性,并非局限在眾生的心中。但一切法性本凈,當(dāng)然心也本性清凈;法性凈與心性凈,是無二無別的,那就是說在心中,也沒有什么不可以。特別是在緣起法(依他起性)中,心為迷悟的樞紐,心為一切法的依止。當(dāng)被稱為「所知依」的阿賴耶識,成立萬法唯識(心)時,如來藏也就從一切法性,一切心性,而為阿賴耶識的本凈性了。如來藏與臧識,就這樣的結(jié)合起來!簞亵N經(jīng)』揭開了這一要義,如說:「六識及心法智(依楞伽經(jīng),就是前七識),此七法剎那不住」,所以不能依此而成立生死與涅槃。作生死涅槃依止的,是如來藏;如來藏被稱為「自性清凈心」。這還是七妄一真說,到『楞伽經(jīng)』。處處說到:「如來藏藏識心、意、意識」。這是在意與意識等七識而外,有「如來藏藏識心」。如來藏與藏識的關(guān)系,大概的說:阿賴耶識為真相(心性凈)業(yè)相(種子習(xí)氣)的和合。阿賴耶識的自真相,就是如來藏的別名。從妄染的心識而探究到心性清凈,是賴耶的自真相。心性本凈而為客塵所染,名如來藏。阿賴耶識著重于妄染,但與本凈心性,并非截然差別。所以一 [P291] 般所說的阿賴耶識緣起,如來藏緣起,在真諦譯中統(tǒng)一起來。這本是同一意義,只是說明的重點(阿賴耶緣起,以生滅妄心為所依。如來藏緣起,以不生滅的自性清凈為所依)不同而已。

  『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中,有這么一頌: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是以「界」為一切法依止,成立生死與涅槃。但「界」是什么呢,無著的『攝大乘論』,引證此頌,證有阿賴耶識。隋笈多等譯的世親釋論;唐玄奘譯的世親釋論,無性釋論,都把「界」解說為雜染種子。傳說為堅慧(或說世親)所造的『究竟一乘寶性論』,也引用此頌,但說「界」為如來藏,如說:「無始時來性(即是「界」的異譯)者,如經(jīng)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此下,即引『勝鬘經(jīng)』的如來藏說:依如來藏而有生死,依如來藏而有涅槃。同樣的經(jīng)頌,同一「界」字,而或依阿賴耶識說,或依如來藏說。都有印度大論師的權(quán)威說明,而立說卻似乎不同。這點,在 [P292] 真諦譯的『攝大乘論(世親)釋論』,綜合這兩種說明而為一,如說:

  「此,即此阿黎耶識。界以解為性。此界有五義:(約勝鬘經(jīng)五藏義釋) ……。約此界,佛世尊說:比丘!眾生初際不可了達,無明所覆(依此而有生死)…….如經(jīng)言:若如來藏非有,于苦無厭惡,于涅槃無欲樂愿,故言及有得涅槃」 (依此而有涅槃)。「復(fù)次,此界無始時者,即是顯因……」。

  梁『攝論』對于經(jīng)頌的「界」字,有兩番解說。第二說,與玄奘、笈多等一樣,是解說為阿賴耶識界──雜染種子的。第一說,是玄奘,笈多譯所沒有的,但與『寶性論釋』一致。論說「界以解為性」,接著引『勝鬘經(jīng)』的如來藏── 五藏說,那無疑是法界、如來界了。這是把二種所依說──依阿賴耶說,依如來藏說,統(tǒng)合于同一的「界」。這可說是真諦譯的特色,也許就是『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的特色!因為在真諦譯傳看來:雜染種子,是阿賴耶識界(第二說);而如來藏,也還是「即此阿黎耶識界」,不過是自性清凈心──法界而已。 [P293]

  無論是真諦的譯傳,玄奘、笈多的譯傳,『攝大乘論』的阿賴耶識說,是著重于雜染種子識的。但無論是真諦譯,玄奘、笈多譯,『攝大乘論』的本義,都與玄奘唯識學(xué)有距離的(當(dāng)然成唯識論自有解說)。所以,不妨依『攝大乘論』的本義,去理解真諦所譯,在同一「界」字中,含容二說的是否合理。阿賴耶識,是以虛妄分別為自性的;種子是熏習(xí)所成的。賴耶識與雜染種習(xí),混融為一─ ─這樣的種子阿賴耶識,為生死雜染法的所依止,由此而生死相續(xù)(依如來藏說,依如來藏,才能說有生死)。說到出世無漏心,以「最清凈法界所流聞熏習(xí)為種子」的。在眾生有漏位,聞熏習(xí)雖與阿賴耶識水乳般和合,卻不屬于阿賴耶識性,反而是能對治阿賴耶識的。所以聞熏習(xí)非阿賴耶所攝,而屬于法身或解脫身攝。這些,都是眾譯一致的解說。

  法身所攝的聞熏習(xí),在唯識學(xué)中,該是不易理解的問題。唯識,是以識為所依而成立一切法的。有漏雜染法,以阿賴耶識為種子而成立一切。種子依識,種子也是虛妄分別為性的;以此為依而起一切有漏法,是名符其實的唯識論。無漏 [P294] 清凈法呢?修證到出障圓明的佛果,阿賴耶識轉(zhuǎn),名阿摩羅識,為一切清凈法所依止,如有漏法依阿賴耶一樣。這樣的依無漏識而立一切,也符合于唯識的原則。但有漏沒有盡凈,無漏的種現(xiàn)(圣位),依于什么?或有了聞熏習(xí),還沒有現(xiàn)起無漏種現(xiàn)以前(凡位),那有漏的聞熏習(xí)種,又依于什么?『攝大乘論』說:雖與阿賴耶識和合俱轉(zhuǎn),而實是法身所攝,也可說依于法身。究竟法身在佛地;約識說,名阿摩羅識;約界說,是無漏界(或說「凈無漏界」,或說「究竟無漏界」);是究竟的圓滿轉(zhuǎn)依。地上菩薩,無漏智現(xiàn)證,是分證法身;可以稱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可說得轉(zhuǎn)依(通達轉(zhuǎn)等),也就是分證阿摩羅識(經(jīng)說如來無垢識,這等于說如來法身,何必局限于佛地)!簺Q定藏論』稱此如如智證無差別性為阿摩羅識,「作圣道生因」;也就是法界為一切圣道依止因。在沒有現(xiàn)證以前呢?聞熏習(xí)也還是法身所攝,也可說依于法界。彌勒『中邊論頌』,說空性、法界時,說心本清凈。真諦在所譯『十八空論』,即稱之為「阿摩羅識即自性清凈心」。這樣,倒是貫徹一切依心識的唯識論立場。如在奘傳的唯 [P295] 識學(xué)中,把法身、法界,作無漏無為性去解說,那有漏聞熏依法身,不等于有漏有為依無漏無為嗎?嚴(yán)密的唯識學(xué),在這個問題上,顯得矛盾而混亂!

  『攝大乘論』說:聞熏習(xí)是法身所攝,這是攝屬于法界、法性的。梁『攝論』已說:「由本識功能漸減,聞熏習(xí)次第漸增,舍凡夫依,作圣人依。圣人依者,聞熏習(xí)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圣道皆依此生」。上面曾說到;梁『攝論』在解說『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頌時,說「即此阿黎耶識界,以解為性」。這可見解性即是法界(如來藏,法身藏),是含攝得聞熏習(xí)而為圣道作依止的,一切清凈法由此而現(xiàn)起。此界是阿黎耶識凈界──自性清凈心,阿摩羅識。這樣,清凈法也以心為所依,才是思想一貫的唯識學(xué)。

  這樣,圓測所引的,誤傳為真諦而可能為曇遷所作的『九識章』,依真諦學(xué)來說,有著很大的錯誤。一、『九識章』斷定阿摩羅識為本覺,并非真諦論意。真諦譯傳的阿摩羅識,是自性清凈心,也是初地以上,真到佛果,所有智證如如的無差別性。說眾生有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也是見實者約真如無差別說。二 [P296] 、如來藏──凈界,就是聞熏習(xí)與解性和合;這也是「阿黎耶識界」。所以,如別立「解性黎耶」,就不應(yīng)別立看作本覺的阿摩羅識。立第九識,就不應(yīng)立阿黎耶識有解性。說黎耶有「解性」,又立第九阿摩羅識,不免重復(fù)!

  五 心界通二分說

  真諦的阿摩羅識說,從究竟佛地的凈識,而說到眾生的心性清凈,與如來藏說同一意趣。對同一「界」字,而作雜染識種,清凈心界二說,把二說統(tǒng)一于阿賴耶識,是真諦學(xué)的獨到立場!這應(yīng)該是『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的深義。于同一依他起性,而作染凈兩方的說明,『攝論』是引述『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而普遍應(yīng)用的。主要的教證,如說:

  「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中,佛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污分,二清凈分,三染污清凈分。依何義故說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污分,真實性為清凈分,依他起為染污清凈分」。 [P297] 「譬如于金藏(礦,也就是界)土中,見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于地界中,土非有而顯現(xiàn),金實有不顯現(xiàn)。此土若以火燒煉,土則不現(xiàn),金相自現(xiàn),……是故地界有二分。如此,本識未為無分別智火所燒煉時,此識由虛妄分別性顯現(xiàn)。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煉時,此識由成就真實性顯現(xiàn)。是故虛妄分別性識,即依他性有二分,譬加金藏土中所有地界」。

  金土藏的譬喻,說明了礦物的實質(zhì)是地界(地極微,就是堅性的物質(zhì)因素)。土一樣的礦物,是地界所成的現(xiàn)實形態(tài)。如加以冶煉,就不再像泥土,而現(xiàn)為純金了。這如一切法──依他起性,依他起的根本,是阿賴耶識界(這是唯心論的立場),如地界一樣,F(xiàn)在,無始以來,就現(xiàn)為生死雜染的分別性。如以般若熏修,賴耶識界,不再是妄染,而是清凈圓成實性了。地界有二分,依他起性識,也一樣的有二分。這樣的三性說,是攝論宗的立場,與奘傳唯識學(xué)的三性說不同。說到通二分,從顯現(xiàn)的事實來說,是不能說同時有二分的;蚩赏普摓,含有二種成分。這是不妨如此說,而并非『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與『攝論』的本意。 [P298] 『攝論』解說三性時,曾說: 依他性有幾種:若略說有二種:一系屬熏習(xí)種子,二系屬凈不凈品不成就」。

  「依他種子熏習(xí)而生起」,所以叫做依他起,這是一般的意義;也就是奘傳唯識學(xué)的依他起說。「依他雜染清凈性不成」,所以叫依他起,就是『阿毗達磨大乘經(jīng)』依他有二分的見解!覆怀删汀梗钦f他沒有一成不變性,所以可隨緣而如此如彼的。這二項解說,并不矛盾。無論是雜染的,清凈的,都是從因緣而生起的(第一說)。都是沒有一成不變的定性,所以不是性自成就(第二說)。沒有定性,所以從緣起;從緣起的,當(dāng)然自性不成就。這與中觀者的緣起無自性;由于無自性,所以從緣起的意義一樣。從依他起──識的有二分,說無始時來的識界有二分,是毫無不合的!附纭沟耐ǘ郑环量醋麟s染識界,清凈心界的同時存在;清凈心界,就是解性──阿摩羅識。但從「雜染清凈性不成」來說,這是「非染非不染,非凈非不凈」,不可以定說為是染是凈的。如地界是地極 [P299] 微,可土可金而不定是土是金,那末心界也隨緣而可染可凈,而不就是染是凈的。此「心界」,寧可看作緣起無性的中容性。然而,他是順于清凈性,而又一向是雜染性的。從心說,這是心無心相,而畢竟清凈的。如『般若經(jīng)』說:「是心非心,本性凈故」;凈是空寂的同義詞。從空性說,這是性本空寂而心相宛然的。心空不二的無差別性,是沒有一切相可說的。無始以來,就為客塵所覆染,形成雜染識種──阿賴耶識界;如虛空本凈,而一向為云霧所蒙昧一樣。但盡管隨染而成生死,雜染,分別性,而平等不二的心界,還是那樣的畢竟空寂(或?qū)θ径Q為清凈)。這就是四清凈法中的「自性清凈」。如有聞熏習(xí),般若熏修,隨凈緣而成涅槃,清凈,真實性。平等心界,還是那樣的平等空寂,但已離染,這就是四清凈中的「離垢清凈」,是「凈無漏界」,是阿摩羅識。但這決不說佛果一切功德,什么都早已成就,而只是隨順這平等心性的是善、是凈,能轉(zhuǎn)雜染而成為無邊功德所莊嚴(yán)的法界。那順于法性的法界等流的正聞熏習(xí),以及定慧等清凈功德,就是四清凈中的「生此境清凈」,「得此道清凈」。雖在平等法界的體 [P300] 證中,一切無二無別,然在凡位而點出如來藏性,或點出解性,阿摩羅識,都只能約「自性清凈」說。如梁『攝論』說:

  「一此法本來自性清凈,謂如如、空、實際、無相、真實、法界。釋曰:由是法自性本來清凈,此清凈名如如,于一切眾生平等有,以是通相故。由此法是有故,說一切法名如來藏」。

  在佛法中,為了「攝計我外道」,「畏無我」的眾生,說有如來藏。似乎神我一樣。其實,是約空、如、法界說。如把這看作覺體的本來成就,不但非奘傳唯識學(xué)所能認(rèn)可,也非真諦攝論宗意所認(rèn)可的。所以,真諦的阿摩羅識,『九識章』率直的解說為「本覺」,不但與真諦如智無差別性(現(xiàn)證圣者所得的)不合。就是說為「自性清凈心」,也與本覺義不合。『九識章』的解說,只是『起信論』師的見地,與真諦攝論宗義無關(guān)。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