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四(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四(6)

  午二、一來

  若先倍離欲界貪者,彼于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一來果。

  「若先倍離欲界貪者」,這個「倍」字,以前我們是曾講過的。這個「倍」字,在這里怎么講呢?就是一部分,當作一部份講!溉粝缺峨x欲界貪者」,你修現觀之前你已經遠離了一部份的欲界的貪欲心。欲界的貪欲心你沒有完全消除,但是因為你修不凈觀的關系,你棄舍了一部份。「彼于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那位禪師在現在,他修現觀的時候,也就是修四念處,但是,是在奢摩他里修四念處相應了!溉肴缡侵B現觀已」,就是「契入」諦現觀,就是觀那個苦集滅道,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了!傅靡粊砉梗@個時候你所成就的果位,不是須陀洹果,是超過了須陀洹果得斯陀含果,就是他再一來欲界受了一番生死,就得阿羅漢果,得涅槃了,叫一來果。那么這位修行人他的定力深一點,所以他把欲界的這個……他在奢摩他里面,應該說是還是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面修了不凈觀,破除去多少欲,現在現觀相應了的時候,他就超越初果得二果。

  午三、預流

  若先未離欲界貪者,彼于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粗重永息,得預流果。

  「若先未離欲界貪者」,第三科「預流」;若是修現觀之前,他在未到地定里面,他沒能夠遠離,就是沒能棄舍欲界的貪心。「彼于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他經過,多少歲月,他修這個四念處現在相應了。「粗重永息」,這個「欲」的種子,欲界煩惱的種子,不是暫時的調伏,而是永久的息滅了,那就是,「得預流果」,這個粗重永息是我見(薩迦耶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的種子息滅了,叫做粗重永息,不是欲。

  《披尋記》一一一二頁:

  粗重永息得預流果者:此中所斷的粗重,謂即一切見道所斷煩惱。由彼斷故,得預流果,不墮惡趣,是故說言粗重永息。攝異門分說有遠塵離垢。塵謂已生未究竟智,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粗重。(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頁)義應準知。

  「粗重永息得預流果者:此中所斷的粗重,謂即一切見道所斷煩惱」,就是成就了無分別智,他成就了無分別智呢,他把這個薩迦耶見,這個分別我執(zhí)滅掉了,戒取也滅掉了,這個疑也滅掉了。滅掉了,不是偏指現行說的,是指種子說的。所以「粗重永息」得預流果。「此中」「粗重」「謂即」「見道所斷煩惱」,這個見道之前,是加行道。加行道之前,是資糧道。這個資糧道和加行道……,這個資糧道還沒能調伏煩惱,加行道能夠調伏煩惱了,但是沒有斷;由見道開始斷煩惱,修道還斷煩惱,到無學道就煩惱完全斷除了。所以有的煩惱是見道所斷,有的煩惱是修道的時候斷,這個分別所起的煩惱,是見道所斷的。這個我見,薩迦耶見的這個我見,我見呢,有分別的我執(zhí),有俱生的我執(zhí),F在見道所斷的是斷這個分別我執(zhí),俱生我執(zhí)還不能斷,要修道的時候才能斷的。所以現在說一切見道所斷的煩惱,「由彼斷故」,由彼見道煩惱所斷故,「得預流果」!覆粔檺喝ぁ梗@個初果圣人,他有什么樣的好處呢?就是永久不再會到三惡道去了,不墮入三惡道。這個初果圣人還有一種好處,臨命終的時候,正念分明。不管是怎么死的,臨命終的時候有正念,有正念所以也不墮入三惡道的。「是故說言粗重永息」。

  「攝異門分說有遠塵離垢」,這個「遠塵離垢」是經上的話,那個「塵」和「垢」是什么意思呢?先解釋這個「塵」,「謂已生未究竟智」,就是這位修行人,他已經成就無我的智慧了,這個無我的智慧現前了,但是還沒有究竟圓滿,那要到阿羅漢才能圓滿的,這個初果圣人,無我智是成就了,但是不圓滿。就是這個無我的智慧,現前的時候,也就是見道,F在這里說這個塵垢,這個「塵」是什么意思呢?是「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就是這個我慢,它是能障礙你這個無我的智慧現前的。但是這個相貌呢?是有間、無間的不同。這個在現觀那一方面來說呢,那清凈光明的智慧,被這個我慢間斷了,這個時候心里面有我慢,無分別智就間斷了,那么這個我慢不現行呢,這個無分別智就是不間斷。是這樣子有間、無間的;蛘哒f是無間斷就是相續(xù)的意思。有間斷就是不相續(xù)。我慢煩惱現行的時候,有的時候是剎那剎那相續(xù)的,那么就是無間。有的時候不相續(xù),現是現了,一下子就沒有了,那么也叫做有間、無間。這個「我慢現轉」,我慢的煩惱就是自己高舉,執(zhí)著有我,我很了不起,這是我慢顯現出來的行相,就是這個就叫做「塵」!笁m」是什么?塵就是我慢煩惱,叫做「塵」。

  這個「垢」是什么呢?「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粗重」,「謂彼品」就是彼我慢那一類,彼我慢品!讣耙姅嗥贰梗褪且姷浪鶖嗟哪且活惖乃械拇种。這個彼品,我慢的種子,那么有分別的我慢的種子,有俱生我慢的種子,現在說是「見斷品所有粗重」,就是見道所斷的,分別所起的我慢的種子,就是把這個種子給斷了,那就叫做「離垢」!笁m」呢?就是我慢的現行!腹浮鼓?就是我慢的種子。把我慢的現行、種子完全消除了,叫做「遠塵離垢」,那么就是這里說的這個「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粗重永息,得預流果」,就是這樣意思。

  辰三、顯得名(分二科) 巳一、標義

  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

  這是第三科「顯得名」。第一科是出智體,第二科是辨斷果,現在第三科「顯得名」。分二科,第一科「標義」。

  「由能知智與所知境」,這個能知的智慧就是無我,通達無我的這個智慧!概c所知境」,所知境就是我空的境界,觀察我不可得,這個無我的智慧觀察我不可得,無我的境界是所知境。這個能知的智慧與所知境界和合,這個融合在一起,而沒有乖違。譬如說你若執(zhí)著有我,那就是不對了。譬如說你雖然觀察無我,但是還不能真實承認是無我,那么就是有乖違,F在是沒有這些事情。「現前觀察」,這個無我的智慧,顯現在前,觀察這個我不可得,「故名現觀」。若是作如是觀的時候,那是有分別境界。等到觀察成就了,就是無分別的境界,F在這里說,應該是無分別的境界。這是標義。下面第二科「舉喻」。

  巳二、舉喻

  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為現觀。婆羅門等當知亦爾。

  「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剎」,剎帝利翻個田主,田地的田,主人的主,就是統(tǒng)治人民的政府的領導人,就是國王、王族。王族的剎帝利和剎帝利,他們同一族姓的人,所以他們是和合無乖的!脯F前觀察」,我看你是剎帝利,你看我也是剎帝利,這個能觀、所觀都是無我的境界,是「名為現觀」!钙帕_門等當知亦爾」,就是婆羅門與婆羅門「和合無乖,現前觀察」。這是也是這樣子。這是舉的譬喻,就像這個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

  辰四、舉相狀(分二科) 巳一、標

  此亦成就眾多相狀。

  第四科是「舉相狀」,分兩科,第一科「標」。

  「此亦成就眾多相狀」,就是這位得須陀洹果的人,他有很多的相貌,可以知道的。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列」出來它的相狀,分兩科,第一科「獲得四智」。

  巳二、列(分二科) 午一、獲得四智

  謂證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謂于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

  「謂證如是諦現觀故」,謂這位禪師他不懈怠精進地修四念處,現在成就這無分別智了,就「獲得」「四」種「智」慧。「謂于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謂這位禪師,或者他經行的時候,或者他靜坐的時候。「諸作意中」,他內心里邊有如理作意,什么如理作意呢?「善推求故」,他能夠觀察色受想行識里面,沒有我可得。「得唯法智」,就是唯獨是色、受、想、行、識,眾緣所生的色、受、想、行、識、而已,這里邊沒有我可得,觀察我不可得。那么這就是一種「唯法智」,唯獨是因緣所生的色、受、想、行、識的法,只是法,沒有我可得。

  「得非斷智」,又得到一個智慧,是不斷,不斷的智慧。這個不斷的智慧可以分兩個解釋:一個是只要有因緣,就有因緣所生法,有因緣而沒有所生法就是斷了,有所生法就是沒有斷,譬如說人死了以后,繼續(xù)有生命的出現,就是沒有斷,那么這是一種解釋。其次,從你的智慧的推求,譬如這個人二十歲,面貌是這樣子,到了八十歲的時候,面貌又一個樣子,那么前后不同,什么時候開始不同的?并不是十年一變,二十年一變,是剎那剎那變異的。前一剎那的相貌,第二剎那就不見了,不見了,那么就是斷了嗎?其實沒有斷。這是微細的非斷,非斷智!傅梅浅V恰梗^察這一切有為法,它不是常住不變的,前一剎那,后一剎那都不同了。

  「得緣生行如幻事智」,我們凡夫的智慧,不是斷就是常,昨天這樣子,今天還是這樣子,認為是沒有變,那就是常;我們凡夫認為昨天和今天不同了,那就是斷,但是圣人呢,他不斷也不常。「得緣生行如幻事智」,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在我們凡夫來看都是真實的。那一花、一草、一木、鳥在那里叫一聲,這都是真實的,但是圣人呢?這位須陀洹果的圣人,他觀察因緣所生的有為法,都是如幻化似的,就是幻術所變的。他用一個小手巾就變出一個兔子來;這一桶水,他用幻術一變,變出個魚來;這是大人知道,就是幻術所變,不是真實的,如夢中境,如水中月似的。這一切有為法,內里邊的根身,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意識,根、塵、識這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真實的,不執(zhí)著是真實的。所以知道一切法空,是圣人的智慧,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如鏡中像,這也是圣人的智慧。我們凡夫也不能看見一切法是如幻化的,也不能看見一切法是空的,我們凡夫沒有這種智慧。而這個初果圣人就有這種智慧了,他看見一切法都是不真實的。

  午二、速遣纏等

  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終不退轉,棄舍所學。不復能造五無間業(yè),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

  「若行境界由失念故」,前面這是說這個初果圣人,得到這四種智慧,其實不只于此,他還有第二科「速遣纏等」,還有這種能力。「若行境界」,若是他這個時候沒有入定,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顒拥臅r候,「由失念故」,失掉了正念,有這個時候!鸽m起猛利諸煩惱纏」,失掉了正念,這不如理作意就來了。不如理作意來,就會生起了猛利的煩惱纏。這個「纏」,是煩惱活動的時候,形容煩惱活動的相貌叫做「纏」,這是用個「猛利」的字樣,這個煩惱是很猛利,很厲害的。雖然失掉了正念,心里面現起了猛利的煩惱,「暫作意時,速疾除遣」,他這個正念失掉了,就是一剎那間而已,一下子正念又恢復過來了;謴瓦^來呢,他就知道一切緣生行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實的,那么很快地就把煩惱消除了,就把煩惱消除、除遣了。這是初果圣人,他也會現煩惱,但是時間很短,很短就把煩惱結束了。我們現在不能,我們現在出了煩惱,很久還不能覺悟。

  「又能畢竟不墮惡趣」,這個初果圣人他生存的時候,他這個正念有力量,能調伏猛利的煩惱,能除遣猛利的煩惱。那么死掉了以后呢?「畢竟不墮惡趣」,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的,就是因為他能調伏煩惱的關系。

  「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他生存的時候,不管時間多久,他決定不會故意地這樣思惟,違犯佛所制定的戒,「所學」就是戒,不會故意地犯戒的,不會這樣子,「乃至傍生亦不害命」這個持戒清凈到什么程度呢?以殺生戒為例,就是傍生里面,他也不會隨便去傷害它的生命的,就是一個蚊蟲,一個螞蟻,他也不傷害它的生命!附K不退轉,棄舍所學」,他不會……,就是他有了煩惱,他會用正念來調伏,他不會退失道心,變成了個生死凡夫了,不會這樣子!附K不退轉」,成為凡夫,棄舍所學的佛法,我不信佛了,不會有這種事情。

  「不復能造五無間業(yè)」,這個初果圣人,他不會再造五無間業(yè),五種墮落無間地獄的業(yè)力,就是弒父、弒母,殺害他的父親,殺害他的母親,弒阿羅漢,一個阿羅漢,你殺死他,也是要墮落到阿鼻地獄,到無間地獄,破和合僧,轉*輪僧,以及出佛身血,都不會做這種事情。

  「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他有了無我的智慧,他通達了因緣生法,通達了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他決定知道一切法的苦,一切法的樂,不是「自所作」。這個「自所作」就是苦是自己造的苦,樂是自己造的樂,就是說這樂是有他自己的自性的,這個自性能造出快樂來,苦也有他的自性,這個自性能造出苦來,他沒有這種思想!付ㄖ鄻,非自所作」。這個自性呢,譬如說一切法是因緣所生,這個因緣所生法是佛教的態(tài)度,從佛法的態(tài)度,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但是有的外道的思想,一切法不是因緣所生,那么怎么生的呢?是自性所生。每一法都有它的自性,由它的自性生出來苦,生出來樂,由自性生出來一個老虎,生出一個人,生出一個樹來,樹也有自性,老虎也有自性,乃至人也有自性,由自性生出來的,都是由自性生出來的。現在這個初果圣人,「定知苦樂,非自所作」,知道這個世間上苦惱的事情,快樂的事情,都是無自性的,所以不是由自性生的。

  「非他所作」,這個他就是大自在天,不是自在天有這個能力叫眾生苦,叫眾生樂,不是。自在天叫我們苦,自在天叫我們快樂,那么我們的快樂是自在天生的,不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創(chuàng)造的,是大自在天給我們的,那就是他作,是他作。

  「非自他作」,這是自他和合所作的。就是每一法要有它的自性,又加上大自在天他們和合,造出來苦惱的事情,造出來快樂的事情,那么就是自他和合所作,現在「非自他作」,這個初果圣人,他不同意這種見地。

  「非非自他,無因而生」,也不是沒有自他,就是沒有原因的,這件事就出來了,這自然的有個老虎,自然的有一個人,這個初果圣人不同意這件事。那么怎么生的,是因緣所生,就是他自己的業(yè)力,在眾多因緣的幫助,就有了這件事了。是這樣子生的。

  《披尋記》一一一二頁:

  定知苦樂非自所作等者:攝事分說:由二因緣,自作苦樂不可施設不可記別,如是他作俱作俱非所作無因而生當知亦爾,乃至廣說。(陵本九十三卷二十三頁)其義應知。

  「定知苦樂非自所作等者:攝事分說:由二因緣,自作苦樂不可施設不可記別」,這二因緣就是自性是個因緣,一個是大自在天是個因緣,所以能自作苦樂,或他作苦樂,或自他合和,或非自他無因緣而生,F在是說,「自作苦樂不可施設」,沒有自性,也沒有大自在天能創(chuàng)造萬物的。所以「由二因緣,自作苦樂不可施設,不可記別」,不可以向人這么說的!溉缡撬骶阕骶惴撬鳠o因而生當知亦爾,乃至廣說。(陵本九十三卷二十三頁)其義應知」,這個初果圣人,認為一切法都是由因緣有的,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也不是自他和合而作,也不是無因緣而有,就是由因緣有。由因緣有,這因緣是在自己這一方面的,所以你有權力,你有能力,可以改變,可以改變你自己,我對我自己不滿意,這是由因緣有的,我現在不要創(chuàng)造這種因緣,那就沒有事了。

  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于彼起福田想。于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

  「終不求請外道為師」,這個初果圣人他不會去拜外道為老師的,他不會這樣子的!敢嗖挥诒似鸶L锵搿,也不會對那個人是有道德,你對他供養(yǎng),能令你得福,他不會有這種想法,他沒有這個想法。我們在這里注意一件事,什么叫做正知正見?就是知道一切法是由因緣有,這是正知正見的一個條件。但是這個因緣有,我們怎么能知道?就是要學習經論才知道。佛菩薩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修學禪定,就可以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你修出世間的戒、定、慧,那么就可以得三乘道果。這是因緣,你不學習,不知道的。不知道因緣生法,你怎么能得圣道呢?怎么能得圣道?你不知道,你自己看不清楚!但是這個初果圣人,他決定認為諸法是因緣有,不是自作,不是他作,不是自他和合而作,也不是無因而有!附K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于彼起福田想」。「于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對于佛法以外的沙門和婆羅門這些外道,終不會去看他的臉,去看他的口,看他說什么話,看他的臉,他要怎么的,不會有這種事情。就是因為你有正知正見了。所以真實有正知正見是初果圣人,那是無漏的正見。沒得初果之前,那就是聞思修的正知正見,從聞思修里面得正知正見。

  《披尋記》一一一二頁:

  于他沙門婆羅門等者:攝事分說:不視他面,彼將何說我當聽受。不觀他口,適出語已,尋我聽聞思惟籌量審諦觀察。諸他沙門婆羅門者,當知即是諸外道輩(陵本九十五卷十四頁)此應準知。

  「于他沙門婆羅門等者:攝事分說:不視他面,彼將何說」,你看他的臉,注意他,他將要說什么,這樣子。「我當聽受」,他說什么,我應該注意聽聽,初果圣人沒這回事情!覆挥^他口」,不看他的嘴!高m出語已」,他將一說出來話!笇の衣犅劇梗伊⒖痰囊犚宦犓脑。「思惟籌量審諦」,去「觀察」去,初果圣人不會做這個事。「諸他沙門婆羅門者,當知即是諸外道輩(陵本九十五卷十四頁)此應準知」。

  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于大師教,非他所引。于諸法中,得無所畏。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凈。終不更受第八有生。具足成就四種證凈。

  他不去睬這個外道的口和面,不去管他。那么他本身有什么了不起嗎?「唯自見法」,就是他要靠自己的智慧見苦集滅道,能見到什么是苦,什么是集,什么是滅,什么是道,見法。當然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由佛陀的開示也知道這是苦、這是集、這是滅、這是道,這時候不算數,這時候不能說你見法。由于佛的語言文字的開示,你也可以知道這是苦集滅道,但是這時候不能算是見法。若你經過奢摩他、毗婆奢那的修,達到初果以后,這時候你真實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你才有這個程度,這個時候你才有這個程度。

  「得法」,由于你見法了的時候,見到苦集滅道,世間的緣起因果,出世間緣起的因果。真實的,就是由前面那十六種觀行,就是這樣子奢摩他、毗婆奢那這樣子的觀察,到最后你決定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傅梅ā鼓兀褪堑,你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知法」,你得到了法以后,你自己知道我現在是初果、我是二果、我是三果、我是四果,你自己知道的。不是說自己還不知道,我向人家問一問,你給我印證印證,我是初果?是二果?不是的,他自己知道的,這是「知法」。

  「證法源底」,他證悟法的源底了。就是初果這時候見到緣起的苦集滅道,就是達到究竟了,「于所知法得究竟故」,這是「證法源底」這是在《雜集論》這么樣解釋的!冈蕉纫苫蟆,這個「度疑」,「越度」就是超過。超過什么?就是超過這個疑惑,說是某某人他能得初果、得二果,他不疑惑這件事!富蟆梗f自己,我得到初果,我或者得二果,這件事也不疑惑,也不疑惑這件事。因為他聽佛說苦集滅道四諦,聽佛說這三十七道品,對于得圣道這件事不疑惑,不疑惑。若自己還疑惑,那足見你不是初果。

  「不由他緣」,不由他緣有二個意思,一個是你在修道的時候,不須要別人來引導你,你自然是很善巧的能這樣子修行!覆挥伤墶乖谛薜赖臅r候,不由他緣。這可見見道以前,就是在資糧位、加行位這個時候,那個時候,你須要有善知識,要有經,佛陀的法語,善知識的開導。得了圣道以后,「不由他緣」,你自己自然是知道怎么修行的,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為眾生開示佛法的時候,「不由他緣」,不像我們還要找找參考書,還要預備預備,怎么講這一段佛法。這個初果圣人他就是根據自己的智慧能宣揚佛法,不假藉別人,不假藉他緣。

  「于大師教,非他所引」,「大師」就是佛陀,對于佛陀的教導的法語,他對佛陀有信心,不要說是現在,就是死了以后,第二生、第三生以后,那對于佛的教法,其他的一切外道不能夠引導他,叫他不要信佛了,沒這回事情。所以得了初果以后,沒有隔陰之迷的,沒有這回事情。說是經論說初果有隔陰之迷,是搞錯了,是你把那一段經文搞錯了,不是這么說的。

  「于諸法中,得無所畏」,就是對他自己所證悟的苦集滅道這種佛法,別人若問他,這怎么回事,他心里面沒有恐怖。如果你是增上慢,你自己在騙人,你說你得初果、得二果了,在騙人,那就不行。那若人若問你,你心里有點心慌了,因為你知道你不是得初果嘛!你在騙人,那就不行,你沒能得無所畏。真實得了初果的人,你問他苦集滅道證悟的事情,他心里面很平靜,他不怕,他不怕你有所問。

  「終不妄計吉瑞吉祥」,世間上的人糊涂,說佛教是迷信,其實世間人都是迷信。迷信一個數目,迷信一個相,這表示吉祥,這表示兇。這個初果圣人不會有這種事情,不去計較這種事情。「終不妄計」,世間人認為這是瑞,這是吉祥!敢詾榍鍍簟,這是清凈、是合道理的,是令人滿意的事情,初果圣人不會有這種想法。

  「終不更受第八有生」,這個初果圣人,他若不精進,他須要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羅漢道,不會再受第八番生死的,不會的,最多受七番生死。不過這地方有個問題,初果圣人再受七番生死,就是把欲界的九品煩惱完全消除了,但是那么頂多就是三果圣人,不是得阿羅漢,怎么能說是得了涅槃呢?這《大毗婆沙論》有解釋:因為這個初果圣人他經過七番生死,他那無我的四念處的智慧非常的有力量,所以到了第七番生死的時候,他決定一下子得阿羅漢道,就是入涅槃了,不會再受第八番生死,不會的。

  「具足成就四種證凈」,他成就了佛、法、僧、戒。什么叫做「佛」,我們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名之為佛,這是搞錯了,不是這么一回事。佛是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之為佛,得了一切種智名之為佛,不是說得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名之為佛,「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初果圣人就是達到了這個境界了,就達到這個境界。但是這種事情,你怎么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呢?你憑什么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就是你要學習佛法、學習經論,而要用功修行才能達到這種境界。佛、法、僧、戒,這四種在他的內心里那個清凈智慧中,證悟了這件事,這是清凈的。佛之所以為佛者,所以是法、是僧、是戒,他都能達到那個清凈,無為的境界。他這樣子,有這樣的信心,有這樣的智慧。有了這樣智慧,成就了不可破壞的信心的,叫「具足成就四種證凈」。

  《披尋記》一一一三頁:

  唯自見法等者:攝異門分說:言見法者,謂于苦等如實見故。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言知法者,謂證得已,于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預流我已證得無退墮法故。越度惑者,謂于自所證。越度疑者,謂于他所證。非緣于他者,謂于此法內自所證,非但隨他聽聞等故。余所引者,謂于大師所有圣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故。于諸法中得無所畏者,謂于自所證若他詰問無悚懼故。(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頁)此中差別,義應準釋。又于此中離欲界故,是名證法源底。思所成地說:離欲界欲,如得源底故(陵本十八卷十一頁)極七返有,故說終不更受第八有生。于佛法僧及自所得圣所愛戒獲得正信,是名具足成就四種證凈。

  「唯自見法等者:攝異門分說:言見法者,謂于苦等如實見故」,苦集滅道,他是由他自己的智慧,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見到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所以如實見故!秆缘梅ㄕ撸^隨證得沙門果故」,你或者得初果,乃至四果。「言知法者,謂證得已,于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預流我已證得無退墮法故」,成就了無我的智慧,不會再到三惡道去。越度疑、越度惑,這越度惑是什么意思呢?「越度惑者,謂于自所證」,對于自己所證悟的,自己沒有惑,沒有迷惑,我現在證的是對不對?是得解脫沒有?沒有這回事情,沒有這種惑。越度疑是什么意思呢?「越度疑者,謂于他所證」,別人所證的,他也不疑惑。當然你能證,別人也能證,他也相信這件事。

  「非緣于他者,謂于此法內自所證,非但隨他聽聞等故」,他這個所證悟的境界,是經過自己內心的修習,成就了無分別的無我智,證悟了這個境界!阜堑S他聽聞」,不是只是聽別人講解,不是,所以叫做「不由他緣」。「非余所引者」,「于大師教非他所引」這個,「謂于大師所有圣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故」,他的這個思想外道不可以奪,不可以把你的思想改變一下,不可能的!赣谥T法中得無所畏者,謂于自所證若他詰問無悚懼故。(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頁)」,你證得初果了,他問一問什么叫做初果?什么叫做苦集滅道?他不怕你問的(陵本八十三卷十四頁)!复酥胁顒e,義應準釋」,現在這一段論文,是約準以攝異門分說的來解釋。

  「又于此中離欲界故,是名證法源底」,這句話,這證法源底前面這一段文沒有解釋,這里面提出解釋。什么叫做證法源底呢?他是說:離欲界欲叫做證法源底。「思所成地說:離欲界欲,如得源底故(陵本十八卷十一頁)」,我認為韓清凈老居士這句話,雖然這一段,這句話是思所成地說的,那段文是有這句話,但是解釋這句話不合道理。(陵本十八卷十一頁)!笜O七返有,故說終不更受第八有生。于佛法僧及自所得圣所愛戒」,這個戒,是圣人所愛。「獲得正信」,他對于佛法僧戒得到了一個正信了,不是顛倒的!甘敲咦愠删退姆N證凈」,這是說得了初果有這樣的相貌,這么多的功德

  卯二、辨作意(分二科) 辰一、簡勝解作意

  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

  這是第二科「辨作意」。通達這一科,第一科是明現觀,這一科講完了,F在第二科「辨作意」,辨這個七種作意,這是那一種作意,這個意思。這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簡勝解作意」。

  「如是行者」,這位禪師,「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他用暖頂忍世第一,到了世第一已前都叫作勝解作意。勝解作意前面有解釋過,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每一諦里面有四種觀行,四四十六種觀行。最初了相作意也是學習這十六種觀行,但是他猶為聞思之所間雜,就是也還要向善知識學習的。這個到勝解作意的時候,完全是自己用功了,完全是在未到地定里面,自己作如是觀,有這樣奢摩他、也有毗缽舍那這樣觀,而沒有聞思的間雜了,那就叫作勝解作意,F在這里說簡別,就是勝解作意的范圍。

  辰二、出遠離作意

  于諸圣諦現觀已后,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

  七種作意第一個是了相作意,第二個是勝解作意,第三個是遠離作意。什么叫做遠離作意呢?第二科「出遠離作意」。

  「于諸圣諦現觀已后」,這位禪師對于苦集滅道四諦,成就了無分別智以后!改酥劣罃嘁姷浪鶖嘁磺袩⿶溃h離作意」,就是由世第一法,一剎那間就是到了須陀洹果,須陀洹果這個時候一共有十六剎那。這十六剎那,經過十六剎那,就是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見道所斷的這些身見、戒取、疑,實在就是十使,把這些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都斷了,叫做遠離作意。這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還沒有得圣道,到了遠離作意這個時候得初果了,這樣意思。

  寅三、修習(分二科) 卯一、明得果(分二科) 辰一、一來(分二科)

  巳一、標名

  復從此后,為欲進斷修所斷惑,如所得道,更數修習,永斷欲界上品中品諸煩惱已,得一來果。

  第三科是「修習」。第一科是觀察,辨四諦境。第一科觀察,第二科是通達,F在是第三科是「修習」,修習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明得果」。分兩科,第一科是「一來」。又分兩科,「標名」。

  「復從此后」,這位禪師他得了初果須陀洹,成就了遠離作意以后,功德還沒有圓滿,他還要繼續(xù)的修行!笧橛M斷修所斷惑」,他內心的目的想要進一步消除去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俱生的煩惱;不經過分別,就是任運地就起了愛煩惱。這個初果圣人還有愛煩惱,也有瞋心,也有這些煩惱的。那么他進一步要斷除這些煩惱是修所斷惑,是俱生的煩惱。于「如所得道更數修習」,如他得初果的時候,所成就的道,就是苦、空、無常、無我。那么得了初果以后,還是這樣修行,還是修不凈觀,修不凈,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是觀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樣修行,當然也有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永斷欲界上品中品諸煩惱已,得一來果」,就把欲界的三品煩惱,上品中品這兩品煩惱完全斷了,還有下品煩惱沒有斷,這個時候就叫做一來果。前面我們講過什么叫做上品,什么叫做中品,我不知道你們記住沒有?

  巳二、辨相(分二科) 午一、例預流

  如預流果所有諸相,今于此中,當知亦爾。

  前面標一來果的名字。下邊辨這個一來果的相貌,分兩科,第一科「例預流」。

  如預流果所有的相貌,前面剛才講的那一大段,那么多的德、道德的相貌!附裼诖酥,當知亦爾」,現在得了二果的圣人,他也具足那么多的相貌,也都有。

  第二科是「顯差別」,還有一點不同,什么呢?

  午二、顯差別

  然少差別,謂若行境界,于能隨順上品猛利煩惱纏處,由失念故,暫起微劣諸煩惱纏。尋能作意,速疾除遣。唯一度來生此世間,便能究竟作苦邊際。

  「謂若行境界,于能隨順上品猛利煩惱纏處」,「若行境界」,就是他沒有入定,他沒有修止觀,他這時候這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的時候,「于能隨順上品」,這個「隨順」或者就當「引發(fā)」講好了。你在這樣的境界上活動,你的眼耳鼻舌身在這樣的色聲香味觸上活動,這個色聲香味觸能令你引發(fā)出來上品的猛利煩惱纏,能令你生出很大的煩惱的境界。那么若是這位二果圣人他有正念的時候,那也什么事沒有,也不能有煩惱。但他若失念,失掉了正念的時候呢,「暫起微劣諸煩惱纏」,他暫時的、很短,很短的時間內也會現出來很微弱的煩惱,也會有煩惱。這個初果圣人,初果就不是了,初果就不是微劣了,就是很強、很強的煩惱。二果呢,他的煩惱不是很強,但是有一點,叫作煩惱纏。

  「尋能作意,速疾除遣」,但是他現煩惱是現煩惱,但是他很快的就覺悟了,這個「尋」就是立刻地,立刻地他如理作意就現前了,很迅速的就把煩惱消滅了,「速能除遣」。這個地方和初果不同,初果他現的煩惱就是強大一點,所以這個地方有點不同。至于初果他現的強大煩惱,他也是能把它消滅了,能把它消滅了!肝ㄒ欢葋砩耸篱g,便能究竟作苦邊際」,而這個二果圣人,他有什么問題呢?他要來一次欲界,在欲界里還要再來人間。假設他現在是在人間,他死了以后又生到天上,從天上死了,還要再回到人間,還有這么一來回,一往來!副隳芫烤棺骺噙呺H」,再來這么一次,一來回,他就有這個……道力增長了,他就能究竟地把苦的……作了苦的邊際,過了以后,沒有苦了,苦就到此為止了。至于苦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就是苦。

  辰二、不還

  得不還果,及不還相,如前已說。

  前面是說得一來果,現在是得不還果,就是三果。得不還果及不還果他那個道德的相貌,像前面文也已經說過了,在這里不說了。

  卯二、辨作意(分二科) 辰一、觀察作意攝(分三科) 巳一、略標舉

  當知此中,由觀察作意,于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如所得道,而正修習。

  這是第二科「辨作意」。前面第一科明得果,現在是第二科「辨作意」。分兩科,第一科名這個「觀察作意」。前面是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都已經說完了。所以現在就說這個觀察作意。這里邊有攝樂作意,這里沒說,后面有說。分三科,第一科「略標舉」。

  「當知此中」,就是得了圣道已后,他常常修「苦、空、無常、無我」的這個圣道的現觀,常常這么修。常常這么修,就把煩惱就調伏了。調伏了,煩惱不現行了,那是不是圣人?所以這地方說「當知此中,由觀察作意」,圣人他自己觀察自己。「于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他在一切時,一切處常維護正念,修這個四念處的圣道,「數數觀察」,他也是修奢摩他的止,但是還要數數的修毗缽舍那觀的,不全是修奢摩他的止。觀察自己,我這個煩惱斷了,我這個煩惱還沒有斷,觀察這個。「如所得道,而正修習」,如他所得的苦、空、無常、無我的這個圣道,他還是努力這么修習,就是不斷的重復修這無我觀、修無常觀、修空觀、修苦觀,而這么修習。那么這是略標舉。下面第二科「廣分別」,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廣分別(分二科) 午一、征

  又于此中云何名修自性?云何名修業(yè)?云何名修品類差別?

  這提出這么幾個問題,這是問。下面解「釋」這幾個問題。分三科,第一科「修自性」。我們通常說話也會說這樣修行、那樣修行,究竟什么叫作修行?它的定義是什么?這上給我們解釋了。

  午二、釋(分三科) 未一、修自性

  謂由定地作意,于世出世善有為法,修習增長。無間所作,殷重所作。令心相續(xù),會彼體性。如是名為修之自性。

  「謂由定地作意,于世出世善有為法,修習增長」,這上說出第一個條件,「定地作意」。你要在奢摩他定里邊,不是散亂心。定地里邊有如理作意,「作意」,這修行實在是內心的分別,內心就是常作如是觀就叫做修行。但是在禪定里邊作如是觀,觀什么呢?「于世出世善有為法」,就是世間的善有為法,出世間的善有為法!感蘖曉鲩L」你常這么……,在定里邊常這么思惟觀察,這善就會增長。這個善法的增長是這樣子,就是在禪定里面這樣思惟,這善就增長。我們現在這個凡夫境界,沒有得定,沒有定,我們心里面也是思惟,你常常思惟貪,這個貪心煩惱增長;你常常思惟這個瞋心的時候,那瞋就增長;這個殺盜淫妄一切事情也都是,你常常這樣思惟,他就增長,F在你出世間的圣道,亦復如是,也是,但是它就是在禪定里面這樣思惟,思惟它就善的佛法增長,你修定也是這樣子,你修智慧也是這樣子,

  「無間所作,殷重所作」,這個修習增長,怎么叫做修習增長呢?「無間所作」,不要懈怠,中間不要有其他的染污的事情,你長時期的作如是觀,作如是……,修如是奢摩他,修如是毗缽奢那,這叫做無間所作!敢笾厮鳌咕褪窃敿毜、深刻的去思惟,作如是觀!噶钚南嗬m(xù),會彼體性。如是名為修之自性」,你要使令你這個心,相續(xù)不間斷地作如是止,作如是觀,久了呢,就和那件事融會,融和起來了,就成功了。你常思惟,諸行……,這個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無我的,常常這樣思惟,加上奢摩他的幫助,你就確定是這樣子,就成就了!笗梭w性」。這樣說呢,就是在禪定里面「無間所作,殷重所作,令心相續(xù),會彼體性」,這就叫做修行,修的自性,修的本身的相貌是這樣子。如是名為修之自性。

  未二、修業(yè)(分四科) 申一、標

  當知修業(yè)略有八種。

  這第一個問題,「云何名為修自性」解釋完了,現在解釋第二個問題,什么叫作修業(yè)?修業(yè),修的功能,這樣修行,會有什么樣的功效?是這樣意思。分四科,第一科「標」。當知修業(yè)略有八種不同。

  申二、列

  一有一類法,由修故得。二有一類法,由修故習。三有一類法,由修故凈。四有一類法,由修故遣。五有一類法,由修故知。六有一類法,由修故斷。七有一類法,由修故證。八有一類法,由修故遠。

  第一個,這底下列出來這八種。「有一類法,由修故得」,這是一種。第二種呢,「有一類法,由修故習」!溉幸活惙,由修故凈。四有一類法,由修故遣。五有一類法,由修故知。六有一類法,由修故斷。七有一類法,由修故證。八有一類法,由修故遠」,這個修業(yè)有這八種不同。這是列出來。下面第三科解「釋」,解釋這八種。第一科是「由修故得」。

  申三、釋(分八科) 酉一、由修故得

  若先未得殊勝善法,修習令得,名修故得。

  若是你以前沒修行的時候,你沒有成就這樣殊勝的善法,你沒得定,這九心住你沒得那個等持,你沒得未到地定,沒得色界四禪,沒得!感蘖暳畹谩梗惆凑辗鹜铀_示的方法,你就這樣的學習,最后成功了,叫「名修故得」。「名修故得」,說我想把《金剛經》背下來,那我就常常背,最后把《金剛經》背下來了!赣尚薰实谩,說是我這個不凈觀我沒成就,我常常修不凈觀,后來成就了,叫做「由修故得」。

  酉二、由修習故

  若先已得,令轉現前,名修故習。

  這是第二科。怎么叫做由修故習呢?「若先已得」,你以前是成就了,比如說我把《金剛經》背下來了,但是你背得不熟。你現在呢?「令轉現前」,令它相續(xù)的現前,常常、常常的背,就熟了,這就叫名修故習,是這樣意思。初開始成就是成就了,但是不是那么美滿,你要繼續(xù)不斷地再去學習,再去練習,它就廣大起來,力量就強大了,是這樣子。就是練功夫也是這樣子,你練太極拳,這個時候,勉強的可以練,可以對付,但是還是不是那么妙,要常常的練習才行,就是「名修故習」。

  酉三、由修故凈

  若先已得未令現前,但由修習彼種類法,當令現前,令轉清凈,鮮白生起,名修故凈。

  這是第三種「由修故凈」。

  「若先已得未令現前」,說我以前,我已成就了這種功德,但是你還沒能令這功德現前,那么就是種子了。你這樣修行成就了種子,這里邊舉一個例子來說呢,譬如說是「世第一」,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一剎那就入于初果,初果一共有十六剎那,實在就是十六種智慧。十六種智慧,就是欲界八種智慧,色界無色界有八種智慧。欲界這個智慧呢?就是修苦、空、無常、無我,這么修,觀察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這么觀。但是這個時候,世第一以后這是無漏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作如是觀的時候呢?你就栽培了這種智慧,無漏的智慧。而這個智慧是觀察欲界的色受想行識所成就的,不是色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不是!但是呢?這個智慧和那個智慧是同類的,你觀察色界、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也是苦空無常無我,但是你還沒作如是觀,你只是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識作如是觀,你成就了欲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叫做法智,苦集滅道,這是法的智慧,是無漏的智慧。但是這個智慧一成就了呢?同時也就成就了色、無色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他倆是一回事情,是一回事情。所以那叫做類智,色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的苦集滅道的智慧,和欲界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個法智是相類似的,所以叫做類智。

  就說是你先未得……「若先已得,未令現前」,若是你這個時候,你還沒有修這個類智的這種觀,但是你法智成就了呢,這個類智的種子也就成就了。所以「若先已得」,還沒現前,類智還沒現前。「但由修習彼種類法,當令現前」,那么你這個法,欲界的法智成就了,你這個時候開始觀這個色界、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觀察他是苦空無常無我,唉,這個時候,這智慧就現前了,這個類智的智慧就現前了。所以「但由修習彼種類法」。這個現行,智慧現行了,「若先已得,未令現前」,這是得種子!傅尚蘖暠朔N類法」呢,你就作如是觀,觀察色界、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當令現前」,令那個,你原來栽培的那個法智的種子,也就是類智的種子,它就現前了,就是類智現前了。類智現前了呢?「令轉清凈,鮮白生起」,你原來沒作如是觀的時候,你只是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識,作苦空無常無我的觀,把欲界的煩惱斷了。你這個時候再觀察色界、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作如是觀的時候,這類智現前了呢,就把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斷了,所以「令轉清凈」。就是斷了煩惱就叫做清凈。什么叫做清凈呢?「鮮白生起」,就是把色界、無色界的那個愛、見、慢、無明要斷掉了,斷掉了,你的智慧很新鮮、很清白,這樣的光明的智慧現起了,這就叫做「由修故凈」,「由修故凈」。

  酉四、由修故遣

  若有失念染法現行,修善法力令不忍受,斷除變吐名修故遣。

  「若有失念,染法現行,修善法力令不忍受,斷除變吐」,這個時候還是在初果,你還沒有得二果、三果、四果,所以你若得了初果以后,你有時候失念了的時候,失掉了正念的時候呢?這個染污法也會現行,你還會有欲心,會有瞋心,會有這些事情現行。「修善法力」,這個時候你自己繼續(xù)……那么這個,原來失念了染法現行,現在把失念的事情調轉過來,我正念現前了!感奚品Α,就是觀察是無常的、苦、空、無我,你思惟這樣,一思惟呢,「令不忍受」,使令你這個清凈心不容受這個染污的境界,染污的煩惱不容受!笖喑兺隆,把那個現行的煩惱消滅了叫「斷除」,把種子也消滅了「變吐」。這就叫做「由修故遣」。

  酉五、由修故知

  若未生起所應斷法,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厭壞。了知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以及無我,深心厭壞,名修故知。

  「若未生起所應斷法,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厭壞」,這是第五科「由修故知」,這個煩惱有的時候失掉正念會現起,但是有的時候,你有正念它不現起了,但是你沒斷,煩惱種子還在。所以若沒有生起,那個煩惱的種子是應該消滅的,那怎么辦呢?「修善法力」,那當然你還要繼續(xù)思惟無常、思惟苦、思惟空、思惟無我,還要這樣子修止觀。「了知如病」,了知這一切有為法,欲界的有為法,色受想行識,色界無色界的這些有為法!溉绮 梗拖袼拇箦e亂了,你就有病,這是一個可厭惡的事情!干钚膮拤摹。

  「了知如癰」,這個癰,經論上的解釋呢,就是過去世的罪業(yè),現在要受苦,身體得了癰瘡,或者腫瘤這種病,這是更可厭惡了。世間上的這些有為法,有漏法令我們惑、業(yè)、苦的流轉生死,「如癰」,就是深心厭壞!溉缂,箭,射來了,這也是苦惱的境界!刚系K」,一個障礙令你不自在,令你苦惱。了知它是如癰如箭,障礙,你要了知這世間上這一切有漏、有為的一切法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讣耙詿o我」,通達它是無我的。「深心厭壞」,也還是深深地厭惡這件事!该薰手梗@叫修故知。這樣子呢,因為你修了無我觀,你還有奢摩他的力量呢,能斷煩惱種子,不修無我觀,不能斷煩惱種子。

  《披尋記》一一一四頁:

  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厭壞等者:此中如病如癰如箭,謂于諸行住厭背想。當知此由修過患想及實義想為因,由是此說修善法力。過患想者:謂于諸行思惟無常及思惟苦。實義想者: 謂于諸行思惟空性及無我性。言如病者:謂如有一因界錯亂所生病苦生厭背想。言如癰者:謂如有一因于先業(yè)所生癰苦修厭背想。言如箭者:謂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修厭背想。如是諸義,皆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六卷四頁)

  「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厭壞等者:此中如病、如癰、如箭,謂于諸行住厭背想」,如病如癰如箭,這是什么意思?就是這位禪師對于三界里邊的有為法,這有漏的這種法,安住在厭背想,就是不高興它、棄舍它、厭惡它!府斨擞尚捱^患想及實義想為因」這個修厭背想,不能只是修厭背想,你是要由于你要修過患想,和修這實義想,以此為因,你要修這個,要修這個過患想和實義想為因!赣墒谴苏f修善法力」,這上面文上說:「修善法力令不忍受」,這個修善法指什么說的呢?就是指這個說的,就是修過患想,修實義想,這叫做善法力。

  「過患想者,謂于諸行思惟無常及思惟苦」,這叫做過患想!笇嵙x想」是什么呢?「謂于諸行思惟空性及無我性」,這是叫做實義想。也應該修過患想,也應該修實義想。這樣子你才能有力量斷煩惱!秆匀绮≌撸褐^如有一因界錯亂」,因為地水火風這四大種的錯亂,就「生」出來「病苦」,「修厭背想」!秆匀绨b者:謂如有一因于先業(yè)所生癰苦修厭背想」,過去世的罪業(yè)現在得癰,這是要修這樣的厭背想!秆匀缂撸褐^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怨家用箭來射你,這是一個很可厭惡的事情,你要這樣「修厭背想」,「如是諸義皆如攝事分說」。

  酉六、由修故斷

  如是知已,數修習故,無間道生,斷諸煩惱,名修故斷。

  這是第六科「由修故斷」!溉缡侵选,就是像前面這樣子,你有這樣的智慧以后!笖敌蘖暪省梗35男迣嵙x想、厭患想、厭背想!笩o間道生」,前面實在就是加行道,努力的這樣修行,F在「無間道」就是得果了。什么叫做「無間道生」呢?就是「斷諸煩惱」,這時候這個無我的智慧現前了,就斷諸煩惱。初見道的時候,就把身見、戒取、疑的這些煩惱斷了!该薰蕯唷,這修故斷是這樣意思。

  酉七、由修故證

  煩惱斷已,證得解脫;名修故證。

  這個煩惱斷完了,你就得到解脫了。煩惱不系縛你了,你就自在了,這叫做「修故證」。斷煩惱要見到無我的真理,才能斷煩惱。在斷煩惱這一部份叫做「無間道」;斷了煩惱就得解脫,叫做「解脫道」。「名修故證」,這個斷煩惱、得解脫,實在是同時的,不是分前后的,但是要約這二個意思,立二個名字,「名修故證」。斷煩惱,「名修故斷」。斷煩惱、得解脫,「名修故證」。

  酉八、由修故遠

  如如進趣上地善法,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斷諸法,轉成遠分,乃至究竟,名修故遠。

  這第八科「由修故遠」。「如如」,就是如是如是!高M趣上地善法」,你先是修欲界,而后修色界、無色界,這都是圣道,所以稱之為善法!溉缡侨缡橇钇湎碌匾褦嘀T法,轉成遠分」,你得了初禪,在初禪上觀察他的禪的境界,色受想行識,苦空無常無我,那就距離欲界的煩惱更遠,就遠了。你若修二禪的時候,就把初禪的煩惱,就更遠了,就是這樣輾轉到非非想天乃至到滅受想定!溉缡侨缡橇钇湎碌匾褦嘀T法,轉成遠分」,轉變成更遙遠了,和你不相干了!改酥恋骄烤埂沟陌褵⿶蓝紨嗟袅恕!该薰蔬h」。

  申四、結

  當知是名八種修業(yè)。

  前面八種修業(yè)到這里結束了。

  未三、修品類差別(分四科) 申一、標

  應知此修品類差別,有十一種。

  這是第三科,修的品類差別。第一科是云何名修自性,第二科云何名修業(yè),第三科就是修的品類差別,這又是總說起來。分四科,第一科「標」。應知此修品類的差別,有十一種的不同。

  申二、列

  一奢摩他修。二毗缽舍那修。三世間道修。四出世道修。五下品道修。六中品道修。七上品道修。八加行道修。九無間道修。十解脫道修。十一勝進道修。

  這是十一種品類差別。這是列完了,下面解釋,分十一科,第一科解「釋」,「奢摩他修」。

  申三、釋(分十一科) 酉一、奢摩他修

  奢摩他修者:謂九種行,令心安住。如前已說。

  這前面解釋過,就是九種心。簝茸、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是九種「令心安住」。下面第二科是「毗缽舍那修」。

  酉二、毗缽舍那修

  毗缽舍那修,亦如前說。

  《披尋記》一一一五頁:

  奢摩他修等者:此中奢摩他修,謂即九種心住。毗缽舍那修,謂即六事差別所緣。如前心一境性處中廣釋其相。(陵本三十卷九頁及十二頁)

  那六種差別事就是:義、事、相、品、時、理這六種,前面解釋的很多。

  酉三、世間道修

  世間道修者:謂于諸下地見粗相故,于諸上地見靜相故,乃至能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

  「世間道修者」,這是第三種!钢^于諸下地見粗相故,于諸上地見靜相故」,彼欲界和色界初禪來說,色界初禪是上地,欲界就是下地,下地是粗,上地是靜。初禪和二禪來說,二禪是靜,初禪是就又是粗了。乃至非非想定對無所有處定也是這樣說!改酥聊苋o所有處一切離欲」,這樣子用粗靜的方法,來修四禪八定的時候,最后你的能力能夠進步到無所有處一切離欲,就是能遠離無所有處定的離欲,那非非想定的欲,你不能離,就是到此為止了,這是「世間道修」。

  酉四、出世道修

  出世道修者,謂正思惟: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由正見等無漏圣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

  這是前面的了相作意,苦有四種觀行,集滅道各有四種觀行,一共是十六種觀行。「由正見等無漏圣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因為出世間圣道的修行,在道諦里面有三十七道品。這上面說這八正道里邊,第一個是正見。那就是成就了空無我的無分別的智慧了,它是能斷除一切煩惱的,所以是無漏圣道。因為你有這樣的圣道,你用這樣的正見觀察欲界的色、受、想、行、識,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色、受、想、行、識,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能破四禪八定的,乃至到非想非非想處的欲,通通都能破除去,那么就得圣道了,就得圣果了。所以這是出世道的修行。下面第五科「下品道修」。

  酉五、下品道修

  下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最粗上品煩惱。

  這下品道修是什么呢?「謂由此故」,就由于這位禪師所修的四念處,它怎么叫做下品呢?「能斷最粗上品煩惱」,它有能力,能消滅了那個最粗鄙的上品的煩惱,那個就是下品道修。這個時候,實在來說,就是初果所得的圣道,它斷除出去的煩惱,在一切煩惱里面是最粗的,就是上品煩惱。

  酉六、中品道修

  中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中品煩惱。

  能斷掉中品的煩惱,那就是二果和三果了,能斷中品煩惱。

  酉七、上品道修

  上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最后所斷下品煩惱。

  那就是色界、無色界;蚴亲詈髷喾欠窍胩斓臒⿶溃莻時候,能斷的道力是最上品的,因為那時候是向于四果的圣道,所以它的道力是最高的,但所斷的煩惱是最微細的,最下品的。所以這叫做「上品道修」。

  酉八、加行道修

  加行道修者:謂由此故,為斷煩惱,發(fā)起加行。

  那就是初果之前,在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就叫做「加行」!讣有小,那時候修四加行也還就是修四念處。四念處的目的是為斷煩惱,所以他發(fā)動自己要努力的去修四念處,這時候就叫做「加行道」。

  酉九、無間道修

  無間道修者:謂由此故,正斷煩惱。

  那就是到初果的時候。就是由世第一的一剎那,到第二剎那就是初果了。初果是一剎那,一共是十六剎那是不間斷的,在不間斷里面,就把煩惱斷掉了。所以「謂由此故,正斷煩惱」,那就叫「無間道」。

  酉十、解脫道修

  解脫道修者:謂由此故,惑斷無間,證得解脫。

  這個解脫道的修行是怎么樣的情形呢?「謂由此故」,由此解脫道修。「惑斷無間」,就是無間道能斷煩惱,它沒有其他法的間隔,就證得了解脫。斷惑就證真。證真得解脫。解脫就是自在的意思,沒有煩惱系縛,他的身口意是自在了。

  酉十一、勝進修道

  勝進修道者:謂由此故,從是已后修勝善法,乃至未起余地煩惱能治加行;或復未起趣究竟位。

  這個勝進道是什么呢?就是得了初果以后,你不停在那里,繼續(xù)地修四念處,向前進,是要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那個時候的修行叫做「勝進道」!钢^由此故」,由此勝進道故,「從是已后修勝善法」,修行更殊勝的圣道。因為你這時候斷了分別所起的煩惱了,你的圣道的智慧,比加行位的時候力量強大了,所以叫做「修勝善法」。「乃至未起余地煩惱」,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修行的時候,你沒有失掉正念,內心是清凈的。你在奢摩他里面修無常觀、修苦觀、修空觀、修無我觀,這個時候正念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不現前。這個時候,你的四念處的修行,叫做「勝進道」。所以未起余地煩惱的時候,叫做「勝進道」。若是起了呢,就不名為「勝進道」。那你就是未斷煩惱,那就叫做加行道了,就是加行道了。

  「或復未起趣究竟位」,乃至到最后,比如說是你得初果,由初果得二果,也可以有七種作意,到最后得二果的時候,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也可以這么解釋!富驈臀雌鹑ぞ烤刮弧,還沒起,沒有生起趣位究竟,這個時候,都叫做「勝進道」。若是起的時候,就另有名字了;蛘呤墙凶觥讣有械馈梗蛘呤墙小笩o間道」,或者叫做「解脫道」了,各有各的意思就不同了。這上面說「勝進道」呢?就是沒有起那些煩惱的時候,你修四念處由初果向二果、三果、四果去,都叫做「勝進道」。因為起了煩惱,就叫做「加行道」。斷了煩惱,就叫做「無間道」。證得解脫,就叫做「解脫道了」了,這是立名字有這樣的界限。

  申四、結

  當知是名十一種修品類差別。

  就講到這里,好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