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三(之四)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三(之四)
接下來,在“十二處”當中,再來看“舌處”與“味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xù)說道: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為復生于空中,生于舌中,為生食中?
“阿難,你時常在上午和中午,隨著比丘大眾們?nèi)ネ欣徠蚴。有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施主布施的酥油、奶酪或者醍醐,這些堪稱上好美味的食品!
“你怎么看呢?這個‘味處\’之美味,到底是產(chǎn)生于虛空當中,還是產(chǎn)生于‘舌處\’之舌頭上面,或者是產(chǎn)生于食物當中呢?”
【二時】古印度把一天分為六個時分,此處指其中的兩個時分,即:初日分和中日分,相當于咱們的上午和中午,正是比丘們?nèi)テ蚴车臅r間。
佛教里面把早晚課也叫做“二時課誦”,則指的是初日分和后日分,即早晨和傍晚。
【酥、酪、醍醐】都是牛奶的提煉物,是富于營養(yǎng)的上好食品。據(jù)說,首先,從牛奶提煉出“奶酪”,再進一步從“奶酪”提煉成為“生酥”,“生酥”提煉成為“熟酥”,“熟酥”提煉成為“醍醐”。
在“十二處”當中,世尊繼續(xù)帶領大家觀察“舌處”與“味處”的來歷。其關鍵,就在于“舌處”與“味處”相遇之時,所產(chǎn)生的“味覺”之來歷。在這個例子里面,就是酥、酪、醍醐之美味的來歷。
這個美味,只可能來自于三個地方:虛空、舌頭(舌處)或者食物(味處)。首先,來看看美味是否來自于人的舌頭——“舌處”,世尊說道:
阿難,若復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阿難,如果這個美味,產(chǎn)生于你的舌頭,即‘舌處\’。而你的嘴里,只有一個舌頭,當它吃到了酥油,就成為了酥油的味道。這時,如果再吃些黑石蜜的話,舌頭上面的味道,就應當不會再變化了吧?”
【黑石蜜】一種紅糖的結(jié)晶體,是從甘蔗提煉出來的。
此時,只有兩種情形:要么,舌頭上面的味道不再變化;要么,舌頭上面從酥油味兒,往紅糖味兒轉(zhuǎn)變。
世尊繼續(xù)說道: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如果不變化的話,舌頭就不能叫做‘知味\’了;如果變化的話,舌頭沒有多個,怎么會很多種味道,一個舌頭同時就能夠知道呢?”
實際上,舌頭上面的味道,會從酥油味兒,往紅糖味兒變化。甚至,無論有多少種食物在嘴里,咱的舌頭都能夠同時知曉它們的味道。
——這就說明,“味道”不是舌頭產(chǎn)生的,而只是由舌頭來感知。因為,舌頭只有一個,它無法從內(nèi)部同時產(chǎn)生出許多個相互矛盾的味道。
因此,食物的美味來自于“舌處”,是不成立的。那么,它是否來自于食物呢?或許,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世尊繼續(xù)帶領大家觀察:
若生于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
“如果這個美味,產(chǎn)生于食物,而食物并沒有識別能力,它怎么會自己知道味道呢?”
這里的食物,如酥油、黑石蜜等等,不是活物,所以不可能具有“識別”能力。
為防止有人較真,世尊還做了進一步的破斥: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于汝,名味之知?
“另外,如果食物自己‘知味\’的話,那就等于是別人的食物了。和你還有什么關系呢,怎么會叫做你的舌頭能夠‘知味\’呢?”
這就論證出:美味并非產(chǎn)生于食物本身。最后,再看看,這個美味是否產(chǎn)生于虛空:
若生于空,汝啖虛空,當作何味?
“如果這個美味產(chǎn)生于虛空的話,你嘗一口虛空,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這是很荒謬的。但是,它有理論上的可能性,所以,也需要予以破斥,世尊自問自答,舉例說道:
必其虛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則此界人同于海魚。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咸。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假如說這個虛空一直是咸味的,既然它能夠咸到你的舌頭,也應當會咸到你的臉,那么,這全世界的人們,都被虛空包圍,也就都和海里的魚一樣常在咸味里面了!
“既然總是在咸味里面,就無法知道什么是淡味;反過來,如果無法識別淡味,也就覺不出咸味了。這樣將會對于味道失去分辨力,怎么能夠叫做‘知味\’呢?”
實際上,咱大家還是能夠隨時“知味”,并沒有被虛空的某種味道包圍。所以,說美味等各種味道產(chǎn)生于虛空,不成立。
綜上所述,“舌根”對“味處”所感受到的味道,既不產(chǎn)生于“舌處”,也不產(chǎn)生于食物本身,更不產(chǎn)生于虛空。同時呢,它們也顯然不屬于虛無和斷滅。因此,究其本質(zhì),它們就是幻覺,也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于是,對“舌處”與“味處”這二處的來歷,世尊小結(jié)說: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味處\’以及‘舌處\’的品嘗作用,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舌處\’的品嘗與‘味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接下來,在“十二處”當中,再來看“身處”與“觸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xù)說道: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
“阿難,你遵照佛陀的教導,時常在早晨起來,用手觸摸自己的頭,以便警醒正念。”
在佛教里面,佛陀要求出家弟子們,時常摸頭以生正念,并用偈頌提醒自己:
“守口攝意身無犯,莫惱一切諸有情;
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
其實,這樣的觀察,也同樣適用于在家學佛者。所謂修行人,第一步,就是要學習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不讓它去惱害別人,也盡量不傷害任何一個眾生,包括所有的動物。同時呢,也不要自討苦吃,不要到處去湊熱鬧,不要過分地苦行,這些都是“無益之苦”。應當行于中道,適度地在生活當中修行,這樣的修行人,自然可以得度苦海。將來,還可以度別人。
——有人會問了:我不去惱別人,可別人要來惱我,那該咋辦呢?
答:咋辦?涼辦。
所以說呀,修行人首先要有“出離心”,要懂得遠離那些不良因緣。即使對方是父母,是兄弟姐妹,是夫妻兒女,也要懂得“遠離”。通過適度的“遠離”,來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修行的空間。
這個“遠離”,不是與他們結(jié)恨,也不是不理他們,更不是不負責任,而是要讓他們懂得尊重您的獨立人格,尊重您的信仰、愛好與選擇,不容隨意干涉。假如在西方社會,這根本就不是問題,而是常識。但是,很遺憾,您生在了一個歷來很少有人尊重您人格的地方,所以,就請您好好地自尊,并且教給周圍的人,讓他們學會尊重您吧。
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畢竟,不可能大家都去出家,那是需要種種因緣的,也需要很大勇氣。即便出家了,也要這么辦,也要和別人保持距離,才能夠充分保證自己修行的時間和空間。有了這個距離以后,咱也就不會去惱害別人了,才好依法修行。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不僅僅產(chǎn)生了美,更避免了許多無聊的糾纏和相互傷害。這個道理,俗世人不太懂,修行人最明白。可是,當您這樣去落實的時候,親朋好友往往不會理解,大家都會覺得您太絕情了。
看明白以后,我向來就是這么干的,所以,才為自己爭取到了比較廣闊的學修空間。直到現(xiàn)在也是一樣,還是要時時懂得拒絕,斬釘截鐵,不留情面。否則,無聊的人和事兒,一股腦兒都來了,哪里還有空修學呢。有句話怎么說來著,“人情疏處道情親”,確實如此,中肯。
或許,還有一個問題:如何能夠做到,既與別人保持距離,又能夠解決生存所需呢?
答:這就要看您的本事了,也要看您宿世的福德與智慧。修行本來就不是一生之事,而是生生世世不斷積累的過程。一步登天,一生成佛,基本屬于幻想。
因此,建議各位佛友,腳踏實地修學,耐心培植自己的;資糧,不要太在意眼前的利益,多看看佛經(jīng),自然就會登高望遠。看準了方向,只要老實耕作,何愁將來不豐收呢。
阿難尊者用手觸摸頭這個例子,其中,必然具備能觸的“身處”,和所觸的“觸處”,并形成相應的觸覺感知。于是,世尊如此觀察而發(fā)問: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你怎么看呢,在手和頭相觸的這個觸覺當中,哪個是能觸的‘身處\’呢?到底是你的手,還是你的頭呢?”
只要有接觸,就有能觸的“身處”和所觸的“觸處”,然后才會產(chǎn)生觸覺?墒,在這里,世尊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以阿難尊者自己的手,觸摸自己的頭,作為例子。于是,問題就產(chǎn)生了,到底哪個才是能觸的“身處”呢?
無論是哪一個,那么,另一個就成了所觸的“觸處”。問題是,這樣一來,作為“觸處”的那個,它是被動的,通常應該沒有“觸覺”才對。
因此,世尊繼續(xù)說道:
若在于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
“如果能觸的‘身處\’是你的手,頭就變成了被觸的‘觸處\’,它就應當沒有知覺了。頭要是沒有知覺的話,怎么能夠形成觸摸呢?”
這不符合實際情況,反過來也一樣:
若在于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如果能觸的‘身處\’是你的頭,手就變成了被觸的‘觸處\’,它就應當沒有了知覺作用。手要是沒有知覺作用的話,又怎么能夠叫做觸摸呢?”
既然上面兩種推論,都不符合實際狀況,那么,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說,手和頭各自有一個能觸的“身處”,同時發(fā)生作用,這個對不對呢?
世尊繼續(xù)討論: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如果說,手和頭各自有一個能觸之‘身處\’的話,那么,你阿難就應當有了兩個身體!
——這個結(jié)論是荒謬的,顯然,此推論不成立。
剩下,還有最后一種可能性:就是說,手和頭共有一個能觸的“身處”,所以,它們都有知覺。這是否成立呢?
世尊繼續(xù)說道: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如果說,頭和手共有一個能觸的‘身處\’,它們共同產(chǎn)生了一個觸覺的話,那么,手和頭就應當是一體的才對。可是,如果真是一體的話,所謂的‘觸摸\’根本就不成立了!
——表面看來,咱的手和頭毫無疑問是一體的,同一個身體呀!
但是,當咱像阿難尊者一樣,用手“觸摸”頭的時候,咱的手和頭,其實,都是有“觸覺”的,它們不完全是一體,但也絕不是兩個。咱的身體就是如此奇妙,因為,咱的心更加奇妙,不是一個,也不是多個。
世尊的論證很充分,假如手和頭共有一個能觸的“身處”,那就說明手和頭是一體的。這樣的話,哪里還存在“觸摸”呢?因為,“觸摸”的定義,就是一個東西去接觸另一個東西,并產(chǎn)生知覺。
顯然,手和頭一體并不成立。反過來,假如有人說手和頭是兩個獨立個體,是否成立呢?
世尊繼續(xù)說道: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觸?
“假如說手和頭是兩個個體的話,那個‘觸覺\’到底在哪一邊呢?在能觸之手那里,則所觸的頭就應該沒有了觸覺;在所觸的頭那里,則能觸的手就應該沒有了觸覺!
“總不會手和頭都是能觸,所以都有觸覺,而虛空才是所觸,與你的手和頭形成了觸摸吧?”
于是,經(jīng)過一系列嚴謹?shù)耐评?到最后,即使是世尊,也無法確定手和頭到底哪個是能觸的“身處”,哪個是所觸的“觸處”。這恰恰說明,兩者都是虛妄的。
同時呢,手和頭都有明顯的觸覺感受,這又說明,“身處”和“觸處”也顯然不屬于虛無,其觸覺作用很明顯。所以,它們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于是,在“十二處”當中,對于能觸的“身處”和所觸的“觸處”,世尊得出如下結(jié)論: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觸處\’以及‘身處\’的觸覺作用,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身處\’的觸覺與‘觸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在“十二處”當中,最后來看“意處”與“法處”,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xù)說道: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阿難,在你的意根當中,時常緣于善、惡和無記三種性質(zhì),作為生成念頭的法則。”
“這個‘生成法則\’,到底是你的心生出來的,還是離開了心以后,另外有一個所在呢?”
【善、惡、無記】善性、惡性和無記性,是對于法性的三種分類。
就世間法來說,大約以助人利他為善,以損人害他為惡。就出世間法來說,大約以清靜無為,平等慈悲為善;以造作分別,人我執(zhí)著為惡。此外,還有一些法,在這兩者之間,無法把它標記為“善”或者“惡”,就叫做“無記”。
當然,善、惡、無記這三種性質(zhì)并不是絕對的,它只是人們暫時的劃分。各個宗教,各個領域,各個民族,等等,對于善惡的劃分,都不盡相同。
【生成法則】此處指:生成念頭的法則。
其內(nèi)容就是:“意根”以善性為助緣,生起善念;“意根”以惡性為助緣,生起惡念;“意根”以無記性為助緣,生起無記念。
如前文所說,在“十二處”當中,“意處”就是指“意根”,相對應的“法處”就是指“法塵”。“意根”是思維心的源頭,通常認為它就是第七識“末那識”,一切心念都從那里發(fā)生。而心念一旦發(fā)生了,就叫做第六識——“意識”,其內(nèi)容是思維、分別與執(zhí)著。
所以,第六識“意識”,是從第七識“末那識”生起的。那么,這個生起的過程,是怎樣的呢?它遵循怎樣的規(guī)律呢?
答:這個生起過程,就是經(jīng)文所說的“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由于咱的末那識,也就是“意根”,它以善性、惡性和無記性這三者為助緣,于是,就會發(fā)生第六識的種種心念,發(fā)生“意識”。
而其中的規(guī)律呢,即世尊所說的“生成法則”,簡要說來,就是:咱的“意根”以善性為助緣,就會生起善念;咱的“意根”以惡性為助緣,就會生起惡念;咱的“意根”以無記性為助緣,就會生起無記念。
那么,在“十二處”當中,這個“生成法則”屬于哪一處呢?毫無疑問,它屬于“法處”,是一種“法塵”。而且,它還可以包含一切法塵,因為,一切法塵都遵循這個“生成法則”。于是,世尊就用這個“意根”和它的“生成法則”,來代表“意處”和“法處”,論證它們?yōu)楹问恰叭鐏聿孛钫嫒缧浴薄?/p>
又因為“意根”就是第七識,它屬于“心”,本來也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顯現(xiàn),并不需要太多論證。所以,世尊主要來論證這個“生成法則”,即“法處”,它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首先,世尊詢問這個“生成法則”的來歷,看看它到底是心產(chǎn)生的,還是離開心,另外有一個所在。對此,世尊自問自答: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阿難,如果這個‘生成法則\’是心產(chǎn)生的,那么,它屬于心法,就不再屬于‘法塵\’,也就不能作為心所緣的內(nèi)容了,又怎么會成為十二處當中的‘法處\’呢?”
因為“意處”屬于心,而“法處”則是與心相對的境界,它們是一對兒。可現(xiàn)在,既然這個“生成法則”是心產(chǎn)生的,它就不屬于境界了,也就不可能是“法處”。
——這就反證出,說這個“生成法則”是心產(chǎn)生的,并不成立。那么,它是否存在于心之外的某處呢?
請看世尊的論證:
若離于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如果說它離開了心以后,另外有一個所在的話,那么,這個‘生成法則\’之自性,是有知覺,還是沒有知覺呢?”
——二者必居其一。如果“生成法則”有知覺,就又成了心,另外一個心,就會發(fā)生矛盾。
所以,世尊繼續(xù)說道: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
“如果這個‘生成法則\’有知覺的話,它還是應當叫做心。于是便有了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它既不是你,也不是法塵境界,那豈不成別人的心了嗎?第二種,如果它既是你,也是心的話,為何你的心,會有第二個呢?”
——這兩種可能性都不符合實際狀況,于是論證出:這個“生成法則”有知覺,無法成立。
此外,如果這個“生成法則”沒有知覺,同時又獨立于心之外,那么,它就必然有一個處所,應該找得到才對。
所以。世尊繼續(xù)說道: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于何在?
“如果說這個‘生成法則\’沒有知覺的話,它作為‘法塵\’,既不是當前的色、聲、香、味四塵,也不是離、合、冷、暖之觸塵,更不是虛空。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
沒有知覺,就是某種物體,那么,就應該找得到才對?墒,當前的五塵和虛空,顯然都不是它,這個“生成法則”到底在哪里呢?
今于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如今,用色法和虛空竟然都無法表示它,總不應該在這個人世間,會有虛空以外的東西吧?”
“它既然無法表示,就不能成為心所緣的境界,那么,這個所謂的‘法處\’,從哪里確立呢?”
一個無法表示的東西,也就無法成為“意根”所緣的“法處”。
結(jié)果,經(jīng)過世尊上述一系列觀察論證,這個“生成法則”,也就是“法處”,它既不是心產(chǎn)生的,也不在心外的某個地方。因此,說明它是虛妄的。同時,以它為助緣,“意根”才能夠生起各種念頭,其作用真實不虛,說明它不屬于虛無和斷滅。
那么,這個“法處”,就只能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了。對應的“意處”也一樣。
于是,對于“十二處”當中的“意處”和“法處”,世尊小結(jié)說: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法處\’之生成法則與‘意處\’之意根(第七識,也叫做心),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意處\’與‘法處\’,這兩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七)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