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六次課程 第十一講之:五地談禪第一種:安那般那

  《入中論》第六次課程總第十一講之:五地談禪第一種:安那般那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禪學

  時間:2009年4月25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五地談禪第一種:安那般那

  第五菩提心難勝地。在以智慧為主的這些菩提心當中,第五地的主要應當善知。五地菩薩雖亦兼修其余五度,但主要的修行方式是靜慮。

  靜慮,換言之,或者換一種翻譯方法實際結果就是“禪定”。這個禪定的禪到了中國來了,就有著很多的意義。最早的傳到中國來的這個禪字,它所代表的是安那般那。在道安法師以及他以前,安那般那的主要修為,以《安那般那經》所倡導的對象的“念、心念”為主要。如果拿到四念住當中來說,它所指的就是對于我們的分別心雜念的鍛煉。當時的安那般那的修習跟現(xiàn)在我們所傳聞的南傳佛教內觀禪,結構基本上是一樣的。

  在中國,是魏晉時期就已經風靡華夏的一些修行方法,早年的佛圖澄、道安大師等等,都是安那般那禪修習的高手,直到他們的弟子輩才逐漸出現(xiàn)對大乘佛法的廣泛弘揚。

  不過,這幾位大師雖然應用安那般那禪修,但卻極為重視般若正見,即使當時已譯的般若典籍尚且十分缺乏,研尋之志從未改變。

  道安大師生于東晉懷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說年七十二)。出生地在常山扶柳縣(今河北省冀縣境)的一個讀書人家里。亂世父母早喪,外兄撫養(yǎng),七歲讀書,十五歲對五經文義已十分通達,轉而學佛。十八歲出家(據《名僧傳抄》)。因形貌黑丑,不為剃度師所重,田地工作,沒有怨色。二十四歲(東晉成帝咸康元年,335)在石趙的鄴都(今河南省臨漳縣境)遇見佛圖澄大師。大師非常賞識,道安大師以師事佛圖澄。十三、四年之間,他經常代替佛圖澄講說,普釋疑難,贏得‘漆道人,驚四鄰’之美譽。

  佛圖澄大師逝后,社會變亂,道安大師離開河南到山西臨汾縣住。地方很偏僻,以避兵燹之禍,因此竺法濟、竺僧輔和竺道護等都先后冒險遠集,和道安大師共同研究后漢安世高所譯的有關禪觀方面的《陰持入經》、《道地經》和《大十二門經》,并作了注解。后來,道安大師道社會環(huán)境比較安定的襄陽住了十五年,深研諸般若經典。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五說:

  “初經出已久,而舊譯時謬,致使深義隱沒未通;每至講說,唯敘大意,轉讀而已。安窮覽經典,鉤深致遠;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跡》、《安般》諸經,并尋文比句,為起盡之義,及析疑、甄解,凡二十二卷。序致淵富,妙盡玄旨;條貫既序,文理會通。經義克明,自安始也。………翻譯轉梵,離文合義,妙典可征,實賴伊人”。

  道安大師在襄陽,每年講兩次《放光般若經》,《高僧傳》說:“四方之士,競往師之”,可見當時法席之盛。

  道安大師自始就注重禪定止觀,不能不說是受了佛圖澄的影響。他認為禪修達到高深的境界時,“雷霆不能駭其念,火燋不能傷其慮”(《人本欲生經注》),同時還能夠發(fā)生種種神變(《安般注序》),但它并不是禪修的真正目的。禪修的真正目的在于契入‘無本’(即本無)、‘無為’而‘開物成務’。開物是“使天下兼忘我”,成務是“無事而不適”(《道地經序》及《安般注序》)。也就是要從禪修所得到的境界中,使大家忘我、盡性而世界安樂,不僅僅是追求超自然之力!洞笫T經序》說:“明乎匪禪無以統(tǒng)乎無方而不留,匪定無以周乎萬形而不礙,禪定不愆,于神變乎何有也。”這就說得非常明白。習鑿齒致謝安書,稱贊道安法師“無變化技術可以惑常人之耳目”。

  道安大師自始就重視《般若經》的研究。他認為研究般若經典不能單用‘考文’、‘察句’的方法,而要披開繁復的文句體會它的精神實質(《道行經序》)。有了這樣的體會,才不至于把虛豁的真如或本無當作能生萬有的第一因(《名僧傳抄·曇濟傳》),也才能把第一義諦與世俗諦不一不異、不即不離的義理表現(xiàn)在行動上。《合放光光贊略解序》

  苻堅建元二十一年(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二月,道安大師圓寂于長安五重寺。

  道安大師是安那般那禪修法門的代表人物,主導的理路是:藉由禪修契入般若正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