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淺釋5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若有人\’,這個人就是識得心的人,了知三心不可得,亦了知‘諸心非心,是名為心’。

  若有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布施為因,七寶為緣,‘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以因緣布施,空福有多大?東方虛空不可思量,南西北方虛空不可思量,是故此人得福甚多,遍滿虛空。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假。’假者,幻化假有之意,此假有之福,可以入俗利生,可以長壽,可以說法,可以修菩薩行、生凈土、生天,一一都是幻化,把這幻化的福,回向法界有情,皆共成佛道。既是假有的福,亦就是無定的福,可以求長壽、求聰明,若是實(shí)福,不會變,假有的福,如幻如化,可以自利,亦可以普利一切,故云‘以此因緣,得福甚多’。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中。’中者,不落二邊:非有非無、非生非滅、非來非去、非出非入,是諸法的實(shí)相,是故實(shí)相的福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的實(shí)相,實(shí)相的福,不可計量,故云:‘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謂,此人以是因緣布施,因緣即空,其福猶如虛空,因緣即假,其;没,所求如意,因緣即中,見諸法的真相,以實(shí)相福,成就佛因佛果,故云得福甚多。

  梁昭明太子立此科為‘法界通化分\’,十法界都能通達(dá)教化,從文字上看,摸不著頭腦,但文義內(nèi)詮法界通化。

  昭明太子是梁武帝的兒子,他見老年人讀誦金剛經(jīng)有困難,便把經(jīng)文分科,使他們?nèi)菀鬃x誦,他的分科到現(xiàn)在一千多年,依然被采用,可知道他的分科合情合理,合乎佛意,龍?zhí)鞊碜o(hù),是故流傳到現(xiàn)在,歷代開悟的祖師,也沿用其分科。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shí),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布施的福本來很大,若以‘可得心\’布施而求富貴,那么便是定實(shí)了的富貴福,但是沒有智慧、辯才,也沒有長壽的福;若求長壽,便是定實(shí)了的長壽福,然而沒有智慧、財富,定實(shí)了的福不稱為多福,是故如來不說得福德多。

  ‘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以不可得心行布施,其福無相,無相福遍滿虛空,無相福亦是無定實(shí)的福,可以得富貴、智慧、長壽、辯才等等,是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若了知三心不可得,無我,便不會求富貴、求生天、求長壽,應(yīng)無所求而求,所以福德無定實(shí),周遍法界,利益眾生,是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上來無相福與法身和合,能現(xiàn)種種身,名為具足一切色身,俗稱應(yīng)身,或稱化身(隨類化身),具足色身是應(yīng)化身,應(yīng)化身不是法身佛,法身無身,以法為身,清凈猶如虛空,不能以有形相之色身,作為無相的法身佛,是故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色身見。

  色身空,即見法身,法身空寂,無色無身,即非具足色身,非具足色身的法身隨緣而現(xiàn)一切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色與相都是法身所現(xiàn),色的體就是法身,色空就能見法身,心經(jīng)云:‘色即是空。\’即色見法身,‘空即是色。\’法身又能現(xiàn)一切色。法身本來無相,若法身不能現(xiàn)色,誰人能見佛?華嚴(yán)經(jīng)云:‘佛以法為身,清凈如虛空。’凡夫肉眼見不到,惟有慧眼見色空,則見法身如來。

  如來從法身現(xiàn)一切色,所以不應(yīng)著色相,譬如明鏡,明鏡是像的體,明鏡本來無像,但能現(xiàn)一切像,若想認(rèn)識明鏡,見像的時候,即像忘像,便能見到明鏡,若即像執(zhí)像,便永遠(yuǎn)見不到明鏡。

  此段文是根據(jù)前文而來,前文謂無定實(shí)的福,周遍法界,能拔法界眾生苦,能與法界眾生樂,皆由福無定實(shí)故,是故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在天上可以現(xiàn)天王身,在人間亦可以現(xiàn)身,在龍王中現(xiàn)龍王身,甚至可以在幽冥界中現(xiàn)閻王身,可以在畜牲道中現(xiàn)獅王身、鹿王身,無定實(shí)的福,可以具足現(xiàn)一切色身,若是有定實(shí)的福,現(xiàn)了男子身,不能現(xiàn)女子身,現(xiàn)了女子身,又不能現(xiàn)男子身。如來無定實(shí)的福,應(yīng)以童男身得度即現(xiàn)童男身,應(yīng)以童女身得度即現(xiàn)童女身,應(yīng)以長者身得度即現(xiàn)長者身,是謂具足一切色身。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

  法身如來無相,所以不應(yīng)以具足諸相見,具足諸相的是應(yīng)身佛,應(yīng)現(xiàn)人間則具足人相,應(yīng)現(xiàn)龍王則具足龍王相,應(yīng)現(xiàn)天上則具足天人相,應(yīng)現(xiàn)鬼身則具足鬼王相,既然法身無相,又焉能以人或天等的具足相而謂見法身如來。

  若著諸相,便有能見的我,及所見的相,有能見的見分,所見的相分,見、相二分就是業(yè)識,業(yè)識就是無明,有無明業(yè)識便不能見法身如來,只有無明分分破,業(yè)識分分空,才可以法身分分證。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法身無相,即非具足三十二相;法身非相而能現(xiàn)三十二相,所以法身名為諸相具足。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dāng)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作是念\’即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則心有生滅,有無明才有生滅,如來破了無明,心無生滅,是故不會起心動念。心無生滅即無能所,無能所則不會作是念:我為能說,法是我所說,我有所說法。

  凡夫說法,先動心念,是以生滅心說生滅法,凡夫以生滅心、能所心說法,所以認(rèn)為如來亦以生滅心、能所心說法,故謂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不了解如來說法之義。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如來以寂滅心契寂滅法,以無心得法,亦以無心說法,又何能以有心說法,若有心,只可以說生滅法,生滅法不是佛法,佛以無所得心證到寂滅法,又以無所得心說寂滅法,無所得心則無所說,‘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所以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于未來世聞?wù)f是法,生信心不。

  由‘爾時慧命須菩提\’起,至‘是名眾生\’止,共有六十二個字的經(jīng)文,不是由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羅什法師所譯的金剛經(jīng),根本就沒有此段文,魏朝菩提流支所譯的金剛經(jīng),則有此文。

  唐長慶二年,長安慶善寺,有一位和尚名靈幽,突然暴亡,見有二使者帶他見閻王,王問他在世間習(xí)何行業(yè),他說:‘我常誦金剛經(jīng)。\’閻王立即施座,并請他朗誦,于是靈幽法師把金剛經(jīng)背誦出來,誦畢,閻王說:‘你的經(jīng)文少了一段,猶如串花線不續(xù),真本現(xiàn)在濠州鐘離寺石壁上。’

  靈幽醒過來,把經(jīng)過告知朝廷,朝廷于是下令把這段文加進(jìn)羅什法師的譯本內(nèi),羅什法師稱須菩提為長老須菩提,流支則稱須菩提為慧命須菩提。

  凡夫色身,以壽為命,諸佛如來以法為身,法身以慧為命,須菩提解空第一,深解般若,般若就是法身慧命,故稱慧命須菩提。

  須菩提問:‘可有眾生于如來滅度之后,聽聞如來上述的法身無法,能說一切法;法身無相,具足諸相;法身無身,具足一切色身,會否相信呢?’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眾生不是有,亦不是無,故不可以說眾生是有,亦不可以說眾生是無,如夢中境,不能說有,亦不能說無。眾生如幻如化,不落有無,非有非無,就是中道。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眾生本來無生,五蘊(yùn)和合,假名眾生,假名即是空,眾生空,即非眾生。

  眾生無生,從緣而生,從惡緣,有三惡道的眾生生,從善緣,有三善道的眾生生,從小乘的緣,有聲聞緣覺的眾生,從利他的緣,有大道心的眾生,從慈悲喜舍的緣,有無上眾生。眾生無生,隨緣而有一切眾生生,是名眾生。

  若眾生是有生,有生而生,就等于頭上生頭,無有了期。

  法身如來無法而說一切法、無相而具足一切相、無身而具足一切色身,其道理就等于眾生無生,隨緣而有一切眾生,云何言眾生不會相信呢?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得心盡,就是佛;無得,就是菩提。

  古人云:‘為學(xué)日益。\’求世間學(xué)問要日日增加,越多越好。‘為道日損。\’求道要損煩惱、損妄想、損名利,外舍境、內(nèi)舍心,拾無可舍,即得菩提。所以坐禪的人,不與萬法為侶,妄想空、身空、心亦要空。

  妙高峰禪師在天目山閉死關(guān),曾說了一首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若想見水中天,一定要低頭才可以見到,‘六根清凈原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插秧時,向后退一步,才插一把秧,退兩步,插兩把秧,直至退無可退時,滿田秧都插好了。

  所以修行求道,要退,不是向前,向前是所得心,‘乃至無有少法可得\’,直至退無可退,妄心滅處即菩提,就是證道之時,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得菩提是無得而得,生滅心盡,不生滅心現(xiàn)前,就是菩提,故云:‘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若有絲毫少法可得,即有無明在,不名得菩提。

  復(fù)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指菩提法,佛與眾生,同一菩提,在佛不會高,在凡不會低,古人講:‘悟與佛齊。\’故佛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菩提者,無有少法可得,故菩提是平等,若有一法在,便有高下之分,例如布施時,布施之法不空,便有高下多少之比較,不能稱為平等。

  什么是平等菩提?就是自性菩提,亦稱為清凈法身,在教下稱為真性菩提。

  凡夫本來具足清凈法身,與佛相齊,只因迷而流轉(zhuǎn)六道,故名眾生,雖是迷了法身,但迷而不失,未曾失去法身,須假修行,而悟自己本有的法身佛,是故法身佛無有成與不成,只要你悟,悟則見性,是為真性菩提。

  悟道之時,見菩提內(nèi)人空法亦空,是故菩提無凡無圣,凡圣平等;無佛無眾生,生佛平等;無染無凈,染凈平等;是謂平等法身佛,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只要把妄想空掉,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即悟法身佛,法身清凈,無我相、無人相、無八萬四千塵勞煩惱的眾生相、亦無壽者相,以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之執(zhí),則離相見性,從性起修,修法身本具的慈悲喜舍、六波羅蜜等一切善法,從法身起修,修成無量功德圓滿,修德有功,性德顯現(xiàn),成報身佛,是為‘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教下稱圓凈菩提。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從性起修,修一切善法,不離自性,無相可得,故云‘即非善法\’,無相善法方能莊嚴(yán)法身,‘是名善法\’。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須彌山高三百三十六萬里,是山中之王;一三千大千世界有百億須彌山王,故云‘所有諸須彌山\’。以七寶積聚,高滿如諸須彌山王,持用布施,得福當(dāng)然多,惟是有我布施,即有我來受福,是有漏福,福會盡。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

  讀誦得福,受持得智慧,以福助慧,得見法身妙理,見性后復(fù)為他人說,令他人亦得見佛性,見性成佛的福常住無漏,無窮無盡,七寶布施的有漏福與之相比,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萬億、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dāng)度眾生。

  如來說法,眾生聞法后,自悟自度,非是如來能度眾生。例如父親只可教兒子吃飯,兒子自己食自己飽,父親不能代食代飽。

  如來得法成佛,成佛后‘說法\’度眾生,不是佛‘能\’度眾生,若佛能度眾生,眾生不用修行。

  眾生本具自性如來,所謂‘本源自性天真佛\’,但被五蘊(yùn)蓋覆,迷了自性,惟是迷而不失,眾生未有失去自性,自性亦未離開眾生,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zhèn)相隨,語默同居正,絲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如來說法,眾生的佛性聞法,自覺、自悟、自度。

  須菩提,莫作是念。

  佛以須菩提為例,須菩提從佛聞法,自悟、自證,見思惑盡,證阿羅漢果,不是由佛給予。

  何以故,實(shí)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如來實(shí)實(shí)在在無度眾生,是眾生自性自度;佛說法,眾生依法修行見性,見佛性后,是佛性度眾生,不是如來度眾生,若佛謂我能度眾生,則有我相,如來是度眾生之人,則有人相,有眾生可度,則有眾生相,度眾生入涅槃,則有壽者相,著了四相,如來自迷了。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

  既然如來無四相,為何佛經(jīng)內(nèi),如來處處說我?如來所說的‘我\’是指:1、法身真我,真我無我;2、隨世假我,假我亦無我。

  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凡夫執(zhí)四大為我,執(zhí)五蘊(yùn)和合為我,其實(shí)四大五蘊(yùn)無我,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來以佛眼觀,凡夫不是真實(shí),若是真實(shí),則不能舍凡入圣,既能舍凡入圣,則凡夫即非凡夫。六祖云:‘心有能所,即是凡夫,心無能所,即非凡夫;有人我者,即是凡夫,我人不生,即非凡夫;心有生滅,即是凡夫,心無生滅,即非凡夫。’若生滅心盡,大事已了,是名了事凡夫。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zhuǎn)輪圣王則是如來。

  世尊欲令須菩提徹底離色離相,故佛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否?

  見屬眼,觀屬心,眼見心觀三十二相,世人著相,大多如是,故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那么轉(zhuǎn)輪圣王、帝釋天王,也有三十二相,則是如來,豈不是大錯特錯。

  見有三十二相是著色,三十二相屬相,著色著相,不能見法身如來。

  此乃教訓(xùn)后代兒孫,修行時切莫著色著相,有些人用功得力時,見光見花,或見其他瑞相,便以為自己悟道,此乃修行相應(yīng)的勝境,距離悟道還很遠(yuǎn)很遠(yuǎn),不應(yīng)著一切所見的色相,故禪宗大德云:‘好事不如無。\’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yīng)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須菩提聞佛如是說,即時改說不應(yīng)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不著有便著無,是世人的常情,誰知執(zhí)有執(zhí)無,皆不能見法身如來,是故佛先破其‘有見\’而說偈言: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偈中的我,指法身真我,可以作主宰,于一切法得大自在,不是指色身的我。

  凡夫?qū)W道,一切都不應(yīng)著,所謂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于菩提,若不住于菩提心,焉能見法身如來?凡夫欲見法身,最重要是心無住,不住有亦不住無,有無俱不住,亦不起有見,不起無見,方可希冀。

  若住于有,著色著聲,都是妄想,以妄想心修行,如蒸沙作飯,枉用功夫,故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修行第一個條件,切莫著有,即此著有之心,能生種種煩惱,能作種種業(yè),能受種種苦,生死輪回,無有了期。

  現(xiàn)在的人,都是著色著聲,歌舞場中,燈紅酒綠,無始劫以來到現(xiàn)在,都是被色聲所迷,若以般若觀照,‘色即是空,色性自空,非色滅空,空即是色,空性自色,非空滅色。’色空不二,即見如來。

  色本無患,著者是患,我們應(yīng)將著色著聲之心放下,遠(yuǎn)離有見,不為一切物所累,如是修行,乃可希冀。

  是知于相中觀佛、聲中求法,心有生滅,不悟如來意。

  須菩提,汝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破空執(zhí)。

  凡夫不執(zhí)有便執(zhí)無,是故佛謂須菩提,莫如凡夫般作如是念:‘如來不以具足三十二相得阿耨菩提。\’故說此文。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最高無上之道,當(dāng)然要具足相好才能得菩提,須菩提認(rèn)為不須要具足三十二相證菩提,是著了無見,無見是斷滅,法身非斷滅,斷滅不見法身,‘色即是空\’,這種見解才對,‘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離色而見空,無色而有空,是斷滅空,不能見法身。

  所以佛謂須菩提,莫作如是見解,謂如來不須要具足三十二相莊嚴(yán)色身,就可以得菩提,佛是為免須菩提聞上來不能著色聲之有,便轉(zhuǎn)而著空。其實(shí)著空比著有更不堪,故經(jīng)云:‘寧著有如須彌山,莫著空如芥子許。’著有之人,雖不能了生死,但還會修福,得人天果報,著空之人,;不修,連人天果報也失,更何況得出世三乘的圣果。

  若如來不修三十二相,得菩提時,一個相好也無,一如平常的凡夫,那又有誰尊重如來?

  娑婆世界的人,以三十二相為最高圓滿,所以如來在娑婆世界,以三十二相莊嚴(yán)成佛,在華藏世界,世尊則以微塵相海莊嚴(yán)報身成佛,是故如來是具足一切相好才得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提醒世人莫作是見解,如來不以具足相好的色身而得菩提。

  就是悟道的祖師,也有相好:六祖的掌紋有個佛字;馬祖牛行虎視,舌長過鼻;五祖三十二相只欠七相;清涼國師有四十齒;虛云老和尚常年不流汗,身無垢穢。如來因中,三祇修;,百劫修相好,然后才得菩提。

  所以修行,不能著有,亦不能著空,例如拜佛,不能著有拜佛之相,但完全不拜佛便是著空,拜佛而不執(zhí)著拜佛,‘色即是空\’,才可以悟道,若執(zhí)著不拜佛而可以悟道者,那么石頭可以悟道,虛空亦可以悟道。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凡夫修行,重知見,知見不正,不能發(fā)菩提心,知見正,一剎那間發(fā)菩提心,知見要與菩提心相應(yīng),菩提心性空,故一切法不恒住世間;菩提心從緣而起,故一切法不會斷滅;如是諸法不常不斷,故誡諸法斷滅。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菩提心內(nèi),具足恒河沙稱性功德,用之不乏,取之不盡。六祖聽五祖說金剛經(jīng),至‘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云:‘何其自性本來具足(具足六度萬行,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發(fā)菩提心后,從性起修,萬行齊修,萬德齊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慈悲喜舍,莊嚴(yán)菩提心,是故發(fā)菩提心之人,于法不說斷滅相。

  學(xué)道之人,不應(yīng)著有,亦不應(yīng)著空,中道現(xiàn)前亦不應(yīng)著,若著中道,便是法愛,應(yīng)無住而住,住于菩提心。

  以色見聲求,落于常見,不以具足相得菩提,屬于斷見,斷見是撥無因果,常見落于生死,故修行應(yīng)離斷常二見。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菩薩有四種:

  1、藏教菩薩——以生滅心修生滅六度,是謂事六度,此文中所說者是也。

  2、通教菩薩——以無生滅心修六度,是謂理六度。

  3、別教菩薩——萬行齊修,是無量六度。

  4、圓教菩薩——事理圓融,一即一切,是無作六度。

  此段文所說的,是初發(fā)心的眾生,有幸遠(yuǎn)離斷常二見,可是滯于事相修行,以生滅心修六波羅蜜,但全回向眾生,所以亦稱為菩薩。

  持用七寶布施,有能持的我,所持用的七寶,布施于人,是有相布施,雖然全部回向眾生,但以生滅心回向,依然屬人天果報,不能到彼岸

  若復(fù)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若另有一菩薩,布施時悟到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從因緣而生,因緣性空,空即無我;因緣即假,假亦無我;因緣即中,不生不滅,寂滅無我——忍可無我之理,得成無生法忍,證實(shí)相般若,行無相布施,是通教的菩薩。

  理上功德,無相無為,勝過有相有為的事上功德,故云‘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菩薩無我,無我則無受,不但不受福,罪亦不受,罪福概不受,既不受人天福,則不受三善報,既不受一切罪,則不受三涂報,故菩薩不受六道輪回,出三界,獲無漏之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世人求福才修福,為何菩薩布施而不受福德呢?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yīng)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菩薩所作一切福德,不是為自己,是為利益一切眾生,既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自己便不應(yīng)貪著,若生貪著心,則不能利益別人。

  貪著福德,早已不利人;起享受的妄想,菩薩便入生死,則不能出三界,云何能度人出三界,更難證無生法忍。

  菩薩不貪不受,離有離無,如是修行,得成于忍。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學(xué)經(jīng)一定要前后理路貫通,但是理路最不容易貫通,惟是世尊一定是貫通了理路才為人說法,不會前后脫節(jié),前文后理,必定有所關(guān)連。

  上來不貪著果報,不受生死,放下三界,然后從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識取根源去,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現(xiàn)前’,得成于忍。

  須知法身如來,是無來去坐臥之相,若有人言,法身有來去坐臥之相,是人不解如來說法之義。

  法身無來相——‘無所從來\’,到人間不來而來,來成正覺。

  法身無去相——‘亦無所去\’,無去而去,示現(xiàn)涅槃,普利群生。

  留意‘無所從\’,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是從那一個地方來?大家不防觀一下,當(dāng)觀之時,觀不到來處,但觀到‘無所從\’,在‘無所從\’之中,凝住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甚至一天、多天,照顧‘無所從\’之境——無所從而從,從妄入真——妄想、煩惱,無所從來,妄想煩惱空,如是我相空、世界空、虛空空、山河大地空,‘無所從\’亦空。

  即‘無所從\’就是功用,能夠消滅情識,情識滅盡,就能悟道。

  念楞嚴(yán)咒亦如是,看一看楞嚴(yán)咒每一字音從那個地方來——‘無所從\’——半小時的無所從,一小時的無所從,世界空、妄想空、業(yè)障空、凡情執(zhí)著亦空。

  修行如何修?識取‘無所從\’,無所從而念佛、無所從而持咒、無所從而行路、無所從而坐禪、無所從而拜佛、無所從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若有所從來,是外道法。

  ‘無所從\’,是從凡入圣的境界,是菩提路。

  般若經(jīng)云:‘無生法無來無去,無生法即是佛;無滅法無來無去,無滅法即是佛。’是故法身如來無所從來,來無來相,法身亦無所去,去無去相。

  所以悟道之人,借色身之假,修法身之真,如何借假修真呢?例如雪峰禪師悟道后,在寺內(nèi)當(dāng)飯頭,與大眾結(jié)緣修福;龍褲國師悟道后在大路邊施茶;六祖碓米供眾;都是悟到色身如幻,借如幻之色身,修無漏之福,而法身如如不動,無所從——無燒飯、施茶、碓米等事。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于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于四威儀中,以般若觀照,觀照得力,照見世界空,碎為微塵,微塵為因,世界為果,一切世果,皆由妄念微塵所造,善妄念微塵造三善道的世界,惡妄念微塵造三惡道世界,‘不動\’的妄念,造四禪天及無色界天,五濁的妄念,造娑婆世界。

  若碎大千世界,就可見到妄念微塵,亦可以知道這些妄念是善、是惡、還是不動。

  坐禪的人,先空身體,當(dāng)身體空時,無數(shù)的妄想立即涌現(xiàn)出來,但是般若的觀照力,令妄想起得快亦滅得快,好像水泡一樣,一冒上水面,立即又滅去。妄想微塵即生即滅,不能久住,若無般若的觀照力,一個妄想起,可以令我們打一個小時、甚至打一天的妄想,以般若觀照,妄念微塵隨生隨滅,根本就分不出究竟它們是什么妄念,是貪、是嗔、是癡、還是善,只知道它們生生滅滅,就是因?yàn)檫@些生生滅滅的妄念微塵,障蔽了我們的慧眼,不能見自己的清凈佛性,若想見性,必定要一網(wǎng)打盡這些妄念微塵,妄念空,變?yōu)榍鍍粑m,就是我們的清凈心。

  以般若力觀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佛問須菩提:‘是微塵眾多否?’須菩菩提答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shí)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妄想微塵雖然多,但不是實(shí)有,若是實(shí)有而不虛妄,佛則不說它們是微塵眾,既然妄念不是實(shí)有,那么就是妄念如塵若沙的多,我們也不須要害怕。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以般若觀之,妄念微塵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即非微塵眾\’,妄念微塵空,轉(zhuǎn)為清凈微塵,故云‘是名微塵\’。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由妄念微塵合成,妄念微塵空,世界亦空,世界空,即非世界,念佛人若能空五濁世界,便見凈土世界,五濁世界空,佛國土便現(xiàn)前,是名清凈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shí)有者,則是一合相。

  雖然世界是果報,亦不過合諸法而為一相,例如五蘊(yùn)和合,故有眾生世界;四大和合,故有人體世界;父慈子孝一合相,而建立父子世界;兄友弟恭一合相,故有兄弟世界;朋友互相信任,故有朋友世界,禮義廉恥五常三綱和合,故有人類世界,鳥雁鴛鴦蜂蟻蛇蟲,各各和合,故有它們的世界。

  悲智和合,是佛的世界,乃至出家六和合,是僧寶一合相。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雖然和合一相,若見有和合相,即非和合,若不見有和合相,是名一合相。

  例如人體,百骸四肢五臟六腑和合,但彼此不相知,不見有各別體,各各無成見,不見有百骸和合,即非和合,是名和合。

  如來說一合相,以般若觀之,法法皆空,物物無性,彼此忘我,自他無執(zhí),各無成見,如水乳合,即非一合,是名一合相。

  六波羅蜜是菩薩一合相,惟是布施即非布施,乃至般若即非般若,六波羅蜜即非六波羅蜜,不見有和合可得,證菩薩無生法忍,是名一合的實(shí)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合相的理,就是諸法的寂滅相,本來不可以言宣,故云‘則是不可說\’,亦不可思,但凡夫之人,處處貪著事相,生種種分別,與法相歪,致令情生智隔,想變體殊,實(shí)際居在目前,翻作名相之境,涅槃變作生死,可悲可嘆,所以佛教眾生正知正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世人無正知見,無我中見我,無人而見人,無眾生而見眾生,無壽者而見壽者,以四見故,迷失正見,沉輪生死,不能自拔,故佛慈悲,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以楔出楔,拔一切眾生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佛問須菩提,如來說四見,如來心內(nèi)有四見否,須菩提答:‘不也,世尊,若說有,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楞嚴(yán)經(jīng)云:‘知見立知見,即無明本,知見無知見,斯即涅槃。’見而立見,是頭上安頭,就是無明本。

  佛及眾生都有見,惟是佛見而無見,眾生見而有見,以有見便有無明。

  有見即有相,有相便有執(zhí)著,有著便有分別,有分別則起貪嗔癡煩惱,有貪嗔癡則造罪,一造罪便入生死受苦,以上種種,皆因見而有見,是故見而有見是無明本。

  見而無見,無見,則無相,無相則無執(zhí)著,無執(zhí)著則無分別,無分別則無煩惱,無煩惱則不作業(yè),無業(yè)即無生死,無生死就是涅槃,是故見而無見,斯即涅槃常樂我凈。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以般若觀照之,我見不可得,不可得的我見,無我見相,當(dāng)下是自己的佛性,是名真我見。

  世尊說人見,以般若觀照之,人見不可得,不可得的人見,當(dāng)下就是般若無漏智,本自具足,是名真人見。

  世尊說眾生見,以般若觀照之,眾生見不可得,不可得的眾生見,本無煩惱,是名清凈眾生見。

  世尊說壽者見,以般若觀照之,壽者見不可得,不可得的壽者見,是一切眾生性,本不生不滅,是名清凈壽者見。

  須菩提,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于一切法:

  應(yīng)如是知——知一切法無我,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應(yīng)如是見——見一切法都是般若,無漏智性,本自具足。

  如是信解——信煩惱本來空,解一切法不生不滅,法壽無量。

  若能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則離四相,四相空,菩提心現(xiàn)前,即可發(fā)菩提心。菩提心內(nèi)具足一切佛法: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六波羅蜜、十力、四無所畏、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身,菩提心內(nèi)全都具足,具足已,更不必再生起三藏十二部的法相,故云‘不生法相\’,因?yàn)橐呀?jīng)到家了,所以不須再生法相,所謂到岸不須船。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諸法本來離名離相,諸佛為法安名,故有法相,相以表法,眾生依法相修行,悟道時,法相空,‘即非法相\’,是名真實(shí)法相,若法相未空,不名真實(shí)法相,悟道后,法相立亦得,不立亦得。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者,持于此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現(xiàn)在較量一下般若的功德,以世上最珍責(zé)的七寶與般若較量:

  般若無為,七寶布施是有為法,有為法則有生、住、滅三相,布施是生,受福德的果報是住,福盡就是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fā)無上菩提心,在菩提心內(nèi),執(zhí)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或只受持四句偈,時時觀照,起方便般若為人演說,令人得般若,般若福無漏無盡,自然勝以七寶布施的有漏福。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能說者,聽法者,及所說之法都是有相,但切不可取相,不取相即離相,離相即空。

  如如不動者,表說法時,不以生滅心來說,亦不以希望心、好勝心、乃至不以任何有所得心而說,心空——前心空、后心空,前后心一如——就是如如不動,任運(yùn)從容,隨緣演說。

  簡單的說,不取有為,有為法空,當(dāng)下就是無為,無為即不取于相,如如不動,是講金剛經(jīng)的條件。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金剛經(jīng)示導(dǎo)我們修行,應(yīng)從有為下手,有為空,即入無為,如何空有為?

  觀有為法如夢——無明不覺故有生死,生死大夢阿誰自覺?祖師云:‘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者,無明夢醒也。永嘉禪師云:‘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生死夢中有天堂、地獄、有人天、有餓鬼畜生、有三界,古人云:‘大夢誰先覺,生平我自知。’自知者,徹悟也,人生眼前一切一切,何曾不是夢?圣人生死夢醒,所以不執(zhí)著,因此無有是非憎愛、冤親人我等事,凡夫不知是夢,所以執(zhí)著有是非、人我、憎愛等。

  觀有為法如幻——幻指心識,經(jīng)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畫。’七佛偈云:‘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由心識幻出男女老少、七寶樹林、蓮池花卉、山河大地,皆由心造成,一切如幻。

  觀有為法如泡——泡指妄想,妄想如水泡般不真實(shí),即起即滅。

  觀有為法如影——影指業(yè),無論善業(yè)惡業(yè),罪業(yè)福業(yè),如影隨形,歷劫相隨,形端影直,形歪影斜,若無形,便無影。

  觀有為法如露——露指今生果報,無論是苦樂榮華,貧富貴賤,皆不長久。

  觀有為法如電——電喻世智辯聰,如閃電一樣,靠不住,聰明不敵生死,干慧豈免輪回,枉用心機(jī)。

  若能作如是觀,有為法空,無為現(xiàn)前,無為無相,無相則無取,無取即其心如如不動,就可以為人演說般若。

  佛說是經(jīng)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須菩提是當(dāng)機(jī)眾,亦是發(fā)起眾,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是結(jié)緣眾,天、人、阿修羅、是影響眾。

  文中一切世間是指有情世間,有情世間中,只有天、人、阿修羅三善道的眾生,才可以聽聞般若經(jīng),地獄、餓鬼、畜生,此等三惡道的眾生,罪業(yè)深重故,不能參聽般若經(jīng),若得聞般若經(jīng),即能出離三惡道。

  當(dāng)時法會大眾,聽聞般若經(jīng)后,皆大歡喜,能信般若、能受持般若、能奉行般若;未發(fā)菩提心者發(fā)菩提心,已發(fā)菩提心者修菩提行,已修菩提行者證菩提果。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解釋已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