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小止觀 修持止觀的方法

  修持止觀的方法

  在佛法的實踐上,止與觀是最核心的兩大項目,其內(nèi)涵等同于定與慧。所以原始佛教時代,佛弟子以名色作為修止觀的對象,斷除無明及對三有的貪愛而證得解脫。智顗大師提倡修學(xué)止觀,其用意也是如此!缎≈褂^》正修行部分,所列方法有:坐中修止觀與歷緣對境修止觀。

  一、 坐中修止觀:

  平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可以用止觀來調(diào)伏身心;如走路中舉止安詳,心不放逸;住(停止)中可以正念思惟,如法安住;坐中形體端正,絕諸外緣,內(nèi)觀實相;臥中則作吉祥臥,正念相續(xù),心不昏沉散亂;如是修行,易成道業(yè)。但其中,臥多容易昏沈,住中容易疲勞,行中氣多浮躁,故以靜坐比較容易收攝妄念為勝。所以,坐中修止觀有五種用意:

  (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初修止觀的人坐禪時,粗亂心重,應(yīng)修止或修觀來對治。這粗心包含煩惱妄想,故在此以三止、五停心觀來對治。

  (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坐禪時心靜下來,就容易落入昏沈、或輕躁不安、或心暗塞無法起念,這時用止治浮病、用觀治沉病來對治,以助定心的調(diào)適。

  (三)隨便宜修止觀:上座后的心境,常因時節(jié)而不同,可以隨著自己當(dāng)下的心境,選擇修止或修觀,來調(diào)適身心。

  (四)對治定中細(xì)心修止觀:細(xì)心,指我們的微細(xì)意識。調(diào)伏我們粗亂的心,就能入禪定中。定中心較細(xì),會有法樂生起,此時容易執(zhí)取,故須用止觀來對治貪念。

  (五)均齊定慧修止觀:坐禪時因修止或修觀而入禪定,雖入定而無觀慧,會成為癡定,不能斷除煩惱;或修觀,智能分明,惟定心微少,心易散亂。只有定慧等持,方成道業(yè)。

  二、 歷緣對境修止觀:

  指修止觀的人,非在靜坐中才要調(diào)伏身心,一切時中,不論行住坐臥、作事、講話,或是六根對六塵境,眼觀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對觸、意對法,均需應(yīng)用止觀,對境煉心,巧把塵緣作佛事,讓自己的心,時時保持清凈,所謂「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我們打坐時,善用止觀調(diào)心,不依身、不著心、不依三界,就可以「任性逍遙,隨緣放曠」。{19}

  2004.04.27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