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義經(jīng)略解 說法品第二
說法品第二
此品佛說出無量義法門。此無量義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量義者,無量即一,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則正,一即無量則遍知。菩薩以此法門,能速成等正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無量義者,即是實相法,即是中道第一義,是無上大乘微妙之義,能拔眾生之苦,能令菩薩究竟彼岸,為三世諸佛之所守護(hù)。
「爾時大莊嚴(yán)菩薩摩訶薩與八萬菩薩摩訶薩。說是偈贊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萬菩薩之眾。今者欲于如來法中有所諮問。不審世尊。垂愍聽不。佛告大莊嚴(yán)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時。恣汝所問。如來不久當(dāng)般涅槃。涅槃之后普令一切無復(fù)余疑。欲何所問便可說也!
菩薩請法,世尊垂允。由是可知佛世時請法禮儀之一斑。不似今世,有所啟請,率爾直問也。
由經(jīng)文可知,此《無量義經(jīng)》,系世尊將涅槃前不久時所說。
「于是大莊嚴(yán)菩薩與八萬菩薩。即共同聲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yīng)當(dāng)修行何等法門。何等法門。能令菩薩摩訶薩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莊嚴(yán)菩薩與八萬菩薩,請問速成無上菩提的法門。以是因由,佛說出無量義法門。
「佛告大莊嚴(yán)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薩學(xué)是法門者。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是法門者。號字何等其義云何。菩薩云何修行。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xué)無量義者。應(yīng)當(dāng)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jìn)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yè)。輪回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
佛告大莊嚴(yán)菩薩等,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無上菩提。此一法門,名無量義。
若菩薩修學(xué)無量義,應(yīng)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以至于現(xiàn)在,性相本來空寂。
一切諸法,悉是因緣而有?v觀宇宙間一切諸法,無一法非因緣而有。法既以因緣而現(xiàn),故有者因緣有,滅者因緣滅,生滅悉因緣,于法實無所有。所以說一切諸法,悉皆空相,悉皆寂滅相。
所謂空寂者,非是于一切諸法外另有空寂可得。而是因為一切諸法悉是因緣有,有屬因緣,則法無自性。故因緣即是無性,無性即是因緣,不待法外立空,空外立法。一切諸法當(dāng)體空寂。而空寂無性,即是因緣法有。
故諸法空寂,空寂諸法。不縱不橫,非一非二。既不相屬,亦非相應(yīng)。無能無所,無我無人。等同虛空,不可思議。
諸法空寂,故佛于無量知一?占胖T法,故佛于一知無量。于無量知一者,是多入于一,而一不礙多。于一知無量者,是一入于多,而多不礙一。一一諸法,悉皆互攝互入,周遍圓融,一切無礙,是為無量義。
如是空寂,離一切相,故無大無小?占胖,畢竟不可得,是故不可得生,不可得滅。因為生滅之法,緣起如幻。以緣起如幻,如幻則不實,以不實故,是以性相空寂,無有生滅。所謂生滅者,眾生妄見也,眾生不如實知見,故于不生不滅中妄見生滅。若離于妄見,便不見生,亦不見滅了。
一切諸法性相湛寂,如如不動。故不來不去,不進(jìn)不退,猶如虛空,平等不動。
無有二法者,言諸法性相空寂,本來平等,本來清凈,無有諸相,無有分別,故曰無有二法。若人見有二法,此人便是有住,此人便是取相,不得無上正等正覺。
而諸眾生虛妄遍計,不如道理,妄分別是此是彼,是得是失。以分別彼此人我,得失利害故,于是虛妄生貪瞋癡三毒之心。以三毒心起不善念,以致造十種惡業(yè)。于是落入輪回,于六道中,備受諸苦。
以迷心不悟故,于是無量億劫,于苦道中不能自拔。若能一念開覺,知一切諸法本來性相空寂,便可不起惑造業(yè),而盡諸苦邊了。是知無量義者,誠功德無量也。
「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fā)大慈悲將欲救拔。又復(fù)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fù)如是!
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一切眾生,虛妄計著,虛妄分別彼此,虛妄計較得失。起不正念,造諸惡業(yè),以致輪回六道,受諸苦毒。菩薩如是諦觀以后,于諸眾生,起憐憫心,興大悲愿,誓欲救拔。
于是菩薩深入諸法,深達(dá)諸法實相。以實智照諸法實相,以方便智照實相諸法。以實智照空有不二,以方便智照不二空有。于一切諸法究盡實際,而事相不謬。復(fù)不壞事相而究盡實際。體實用權(quán),則法相宛然。用權(quán)體實,則悉皆寂滅。
菩薩度生,權(quán)智不可思議。深知如是法相能生如是之法。乃至法相如是,能住、異、滅如是之法。菩薩如實知一切眾生,以過去法相,生現(xiàn)在之法。以現(xiàn)在法相,生未來之法。如是生如是住如是異如是滅,于六道中輪回不已,無有休息。
云何過去法相?無明、行也。以過去世無明、行業(yè),于是現(xiàn)在世識、名色、六入、觸、受,如是而生如是而住。于現(xiàn)在世復(fù)以愛、取、有等法相,于是未來世生、死如是而異。
菩薩如實知,如果無明行滅,則識名色六入觸受即滅。而現(xiàn)在世愛取,即過去世無明;現(xiàn)在世有,即過去世行。所以于現(xiàn)在世若愛取有滅,則未來世生死隨即永滅。故曰法相如是,諸法生住異滅亦如是。
所以說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fù)如是。
「菩薩如是觀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復(fù)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fù)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
菩薩觀察如是生住異滅本末究竟以后,悉遍知已。更諦審觀察一切諸法有為相,念念遷流不住,新新生滅不停。如此惑業(yè)苦三,流轉(zhuǎn)不已,致有眾生生死輪回之苦。
復(fù)觀即時生住異滅,生住異滅不縱不橫,非一非異。以諸法空相故,諸法無相故,諸法一相故,諸法無二故,諸法本自寂滅故,諸法無住故,諸法如虛空故。只為眾生自迷其心,妄自取相,妄生分別,妄起惡念,妄造諸業(yè),妄受輪回之苦。眾生妄見生住異滅者,只因自不識心,為無明覆蔽,以致昧乎常住真心,受于遷流生滅之苦。
即時生住異滅者,實則唯心所造,唯心所現(xiàn),唯是一心。以自妄心,現(xiàn)自心之妄境。若能息心達(dá)源,心凈則佛土凈。清凈中豈有彼此得失,遷流生滅?
細(xì)觀此心,本自清凈,本不生滅,無來無去,無相無法,無住無礙,妙湛不動,斯應(yīng)一切。故能以無相應(yīng)一切相,無知應(yīng)一切知,無法應(yīng)一切法,無變異應(yīng)一切變異。故行人若能直觀心性,便知即時生住異滅了。一念才動,便生住異滅宛然了。
故古德有云,學(xué)道先須細(xì)識心,細(xì)中之細(xì)細(xì)難尋,可中尋到無尋處,方信凡心是佛心。
菩薩如是觀已,于是于一能知無量。深入眾生之根性欲,所謂悉知一切眾生心心所法。因為眾生根性欲無量故,所以說法無量。因為說一切法者,為對治一切心故。
說法無量,則釋法之義亦無量。所謂義者,法之所以也。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故經(jīng)云,一即無量,無量即一。非有前后差別也。
其一法者,即無相也,故經(jīng)云,諸法一相,所謂無相。無相即一相,一相即無相。無相非斷,故曰一相。一相非常,故曰無相。非斷非常契入中道,故曰實相。
無相不相,不相無相者,是言如是無相,即無相而無不相,無不相而無相也。意即實相無相無不相,或者說實相無相一切相。所謂無相者,是一切相悉是無相,非是于一切相外另有無相也。若于一切相外另有無相,則此無相,豈非成了無相之相嗎?若為無相之相,焉得謂之無相?
故諸法實相即是無相,諸法無相,無相諸法。諸法無相則不異,無相諸法則不一。故曰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
「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fā)慈悲明諦不虛。于眾生所真能拔苦?嗉劝我选(fù)為說法。令諸眾生受于快樂!
菩薩如是安住實相,心不動搖,于是所發(fā)的慈悲大愿,亦真實不虛。
先于眾生拔除其苦,所謂「真能」拔苦者,是真能令眾生斷諸惑業(yè)也;髽I(yè)既斷,諸苦即除。
苦既除已,復(fù)為說法令得快樂。菩薩度生,先令離苦,后令得樂也。
「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莊嚴(yán)菩薩與八萬菩薩,請問菩薩欲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dāng)修何法門。今佛回答,菩薩若能觀察諸法本來性相空寂,若能于諸眾生起大悲心而救拔之,于無量義法門如實修行,便能疾成無上菩提。
「善男子。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hù)。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
文理真正,文理者教理也!稛o量義經(jīng)》,教理真實,正而無邪,尊無過上者。佛所守護(hù),魔不能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諸如生死見、增減見、我人見、有所得見,均為邪見。此《無量義經(jīng)》,究竟實相,故不為一切邪見之所破壞。菩薩若欲疾得無上菩提,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
「爾時大莊嚴(yán)菩薩復(fù)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法不可思議。眾生根性亦不可思議。法門解脫亦不可思議。我等于佛所說諸法。無復(fù)疑惑。而諸眾生生迷惑心故重諮問。世尊。自從如來得道已來四十余年。常為眾生演說諸法四相之義。苦義空義無常無我。無大無小無生無滅。一切無相。法性法相本來空寂不來不去不出不沒。若有聞?wù);虻门敺ㄊ赖谝环毻愉」雇雍⒛呛⒘_漢果辟支佛道。發(fā)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往日所說諸法之義。與今所說有何等異。而言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菩薩修行必得疾成無上菩提。是事云何。唯愿世尊。慈愍一切。廣為眾生而分別之。普令現(xiàn)在及未來世有聞法者無余疑網(wǎng)!
有法為可思議,空寂之法不可思議。二法為可思議,無二法不可思議。有相法為可思議,無相法不可思議。有所得法為可思議,無所得法不可思議。文字相、言語相、心緣相為可思議,法離文字相、言語相、心緣相,故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
佛所說法,悉皆空寂,不二、無相、無所得,離文字相、言語相、心緣相,乃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不可思議。而眾生根性,法門解脫亦復(fù)如是,故亦不可思議。何以故?因為一切諸法,悉皆畢竟空故。
大莊嚴(yán)菩薩為一切迷惑眾生發(fā)問。以往四十余年來,佛為眾生說苦、空、無常、無我。說無大無小無生無滅,一切法無相。說法性法相本來空寂,不來不去不出不沒。過去眾生聞此法者,或得小果,或得大果。往日所說法,與今日所說法有何差異,而佛獨(dú)贊此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
今經(jīng)云,暖頂忍世第一法,是言聲聞乘人修行,五位中的加行位。無漏智如火,行人初近無漏,得彼火相,以喻立名曰暖。頂者,在暖之上,猶登山造頂,然猶有退。若能前進(jìn),可至忍位,否則退墮。猶登山人,若至山頂,進(jìn)則再越一?,退則還至山下,故曰頂。忍者,智慧心安住于無漏法,曰忍。世第一者,于世間法中,最為第一也。若再前進(jìn),即出世間法矣。此四者,亦名四加行或四善根。
聲聞乘五位是:一、資糧位。修三觀行,即五停心觀、別相念、總相念。二、加行位。即修暖頂忍世第一法。略說其余三位是,三、通達(dá)位。即初果見道位,修八忍八智,前十五心無間道時,名預(yù)流向,第十六心解脫道時,名曰見道。四、修習(xí)位。于欲界九品思惑,斷至第五品解脫道時,名一來向,斷至第六品解脫道時名一來果。后三品思惑,斷至第二品解脫道時,名不還向。至第三品解脫道時,名不還果。此時欲界九品思惑斷盡,尚余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若斷至上二界俱生思惑七十一品解脫道時,名四果向。五、無學(xué)位。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至解脫道時,名四果無學(xué)位。此時三界見思永盡,證得五分法身,子縛已斷,果縛猶存,名有余涅槃。若灰身滅智,名無余涅槃。
《雜阿含》有曰,三結(jié)盡得須陀洹果。三結(jié)者,身見結(jié)、戒取結(jié)、疑結(jié)。此三結(jié)斷盡則得初果。若三結(jié)盡,薄貪瞋癡,則得二果斯陀含。所謂薄貪瞋癡者,即斷欲界思惑六品也。五下分結(jié)盡,生般涅槃阿那含。所謂五下分結(jié)盡者,即斷盡欲界九品思惑也。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后有,即得阿羅漢果。
以上略述自暖頂忍世第一法,至阿羅漢果。至于辟支佛道,仍屬小教,或曰中乘。修十二因緣法,較聲聞乘為利根,聲聞乘人循乎教,緣覺乘人因乎理。所修十二因緣法,是分別苦集滅道四諦之理。無明、行、愛、取、有等五支,屬于集諦。其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均為苦諦。觀因緣之智名道諦,十二支滅為滅諦。辟支佛道略說如是。
發(fā)菩提心以下,是說大乘人。往昔有人聞法,有發(fā)菩提心者,有登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者。
菩薩發(fā)菩提心,以慈悲為首,眾生為念。如是發(fā)心,佛種不斷。
菩薩慈悲,無邊無量,以眾生界無邊無量不可窮盡故。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眾生無盡故,菩薩慈悲心亦無盡。
菩薩具足十法,則能發(fā)菩提心。一、親近善知識。二、供養(yǎng)諸佛。三、修積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淳厚。八、深心平等。九、信樂大乘。十、求佛智慧。菩薩若能具如是十法,乃能發(fā)菩提心。
菩薩發(fā)菩提心,須修六度行。布施行是菩提因,攝取眾生故。持戒行是菩提因,具足眾善滿本愿故。忍辱行是菩提因,成就相好故。精進(jìn)行是菩提因,增長善行,于諸眾生勤教化故。禪定行是菩提因,菩薩善自調(diào)伏,能知眾生諸心行故。智慧行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諸法性相故。
十地者,歡喜地。舍凡夫行,生在佛家,紹菩薩位,入圣眾中。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非相無相,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未來無量生死永不生故。
菩薩登初地,修布施波羅蜜,故除滅三界之貪。
離垢地。菩薩于二地中,修四無量心,最勝寂滅斷瞋等習(xí)。修一切行,所謂遠(yuǎn)殺離害,不與不取,簡單來說,菩薩于離垢地,遠(yuǎn)離十種惡業(yè),具足十種凈戒。故此地菩薩,以具足尸羅波羅蜜,故身心寂滅。
發(fā)光地。菩薩入第三發(fā)光地,住無分別,滅無明暗。修行忍波羅蜜,得大總持,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焰慧地。菩薩于第四焰慧地,修行順忍,斷微細(xì)身邊見。修習(xí)無量精進(jìn)波羅蜜,遠(yuǎn)離懈怠,普利眾生。
難勝地。菩薩于第五難勝地中,以四無畏隨順真如,清凈平等無差別相,斷隨小乘樂求涅槃,修習(xí)禪定波羅蜜。
現(xiàn)前地。菩薩于第六現(xiàn)前地中,觀十二因緣,皆由著我而起。修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得般若波羅蜜。
遠(yuǎn)行地。菩薩于第七遠(yuǎn)行地中,修無生忍,證法無別,斷諸業(yè)果細(xì)現(xiàn)行相。行于方便波羅蜜,善巧方便廣宣法藏,一切莊嚴(yán)皆得圓滿。
不動地。菩薩住第八不動地,住無生忍,體無增減,斷諸功用。此菩薩修愿波羅蜜,心心趣入一切種智,一切智智。
善慧地。菩薩住第九善慧地,住上無生忍,滅心心相,證智自在,斷無障礙。此菩薩得力波羅蜜。
法云地。菩薩住第十法云地,得大智力,能于十方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微塵數(shù)國土,現(xiàn)身度生。
最后大莊嚴(yán)菩薩問佛說,昔日佛所說諸法之義,與今日佛所說法有何不同,而佛獨(dú)贊此《無量義經(jīng)》,是甚深無上大乘之法,菩薩修行,必得疾成無上菩提?
普令現(xiàn)在及未來世有聞法者,無余疑網(wǎng)。眾生之疑,猶如羅網(wǎng),令眾生不得脫離也。
「于是佛告大莊嚴(yán)菩薩。善哉善哉大善男子。能問如來如是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當(dāng)知汝能多所利益。安樂人天拔苦眾生。真大慈悲信實不虛。以是因緣必得疾成無上菩提。亦令一切今世來世諸有眾生得成無上菩提。」
佛贊大莊嚴(yán)菩薩善哉。因為所問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能利益安樂人天,拔眾生之苦,乃至亦令未來世一切眾生成就無上菩提。
「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曾顯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
此段文中,佛表明心。佛成道之處,稱為道場。釋迦牟尼佛之道場,即尼連河旁,菩提樹下的金剛座。
端坐六年,世尊苦行六年,乃示現(xiàn)降伏外道,非真修苦行也。若喜樂大乘之菩薩,則見世尊端坐六年。世尊于菩提樹下端坐,降伏魔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圓具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共人;天眼共天;慧眼共二乘;法眼共菩薩;佛眼唯佛獨(dú)具,不共余乘。
佛以獨(dú)具之佛眼,觀一切諸法,知不可宣說。因為甚深無上的佛法,高深到不可思議。如果宣說,眾生難以生信。因為眾生性欲不同機(jī)感有鈍有利,而佛法甚深,是故不便直說。于是因眾生的性欲,作種種不同的說法。以往所說,只是權(quán)巧方便,未能直顯真實之義。故曰四十年未曾顯實。
佛具二智,實智與權(quán)智。昔日以權(quán)智為三乘人宣說方便教,今日始顯發(fā)真實之相。因為昔日方便說故,所以三乘人得道便有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
「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fù)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
佛稱大莊嚴(yán)菩薩說,善男子,譬如水能洗除垢穢,無論井水池水江水河水,乃至溪渠大海之水,均能洗除垢穢。法水亦是一樣,無論人天乘法、聲聞緣覺乘法,乃至大乘法,均能洗除眾生之煩惱垢穢。
「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復(fù)如是。洗除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善男子。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而如來世雄于法自在。所說諸法亦復(fù)如是。初中后說。皆能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而中非后。初中后說。文辭雖一而義各異!
善男子,譬如水性是一,而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別異,這是用喻法性。因為法性能除眾生之煩惱,了眾生之生死,而三法四果二道各有不同。言眾生之根性欲不等,故于一法性,所得各有不同。
如《法華經(jīng)》〈藥草喻品〉言,一云所雨,草樹普滋,而所得不同。此隨眾生心,應(yīng)所知量而有差別也。雖一時等澍,一雨之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一味之水,被諸草木,隨分受潤,稱其大小,各得生長。
三法者,如以上經(jīng)文所言諦緣度三乘之法。四諦是聲聞乘法,十二因緣是緣覺乘法,六度萬行是菩薩乘法。
四果者,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所謂二道者,雖未見經(jīng)文說明,然尋經(jīng)文之意,似是指聲聞道與菩薩道而言。或者「二」有「差別」之意。
善男子,水雖俱洗者,用譬佛說法也。猶佛所說法雖能令一切眾生得度,而離苦得樂程度各有不同。猶水雖俱洗,而江河井池所受各有不同。此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也。
初中后說者,佛初對五比丘宣說四諦法,中間為諸比丘及菩薩宣說十二因緣及六波羅蜜,及后于此演說大乘《無量義經(jīng)》,皆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而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人,解異,得法、得果、得道各異。
「善男子。我起樹王詣波羅奈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鄰等五人轉(zhuǎn)四諦*輪時。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中間于此及以處處為諸比丘并眾菩薩。辯演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今復(fù)于此演說大乘無量義經(jīng)。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善男子。是故初說中說今說。文辭是一而義差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
樹王者菩提樹也,世尊于菩提樹下得道后,至鹿野園,與五比丘轉(zhuǎn)四諦*輪。
阿若拘鄰,阿若憍陳如也。五比丘者:一、阿若憍陳如,二、額俾,三、跋提,四、十力迦葉,五、摩男俱利。
佛成道后,向五比丘說四諦法,五比丘皆得度脫。然佛說法不二,雖對五比丘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而五比丘因之得四諦法,成小乘果,得聲聞道。
佛于中間向諸比丘及菩薩,說十二因緣及六波羅蜜法,而實亦是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而諸比丘及菩薩,各得十二因緣法或六度法,各成中乘果或大乘果,各得緣覺道或菩薩道。
而今佛演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還是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而眾生各各得法、證果、得道,各有不同。而佛實是圓音一演,無有二說。因為法本不二,機(jī)有階降。以致法隨機(jī)異,道因機(jī)差,差異在機(jī)而不在法也。佛心平等,猶一雨之普洽,而眾生機(jī)別,致草木有大小也。故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不異語者,即初中后語無有差異也。
須知眾生解異,非是佛語異也。眾生得法得果得道異,非是佛語有異也。
「善男子。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fā)菩提心。中于處處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而無量眾生發(fā)菩提心;蜃÷暵劇4握f方等十二部經(jīng)摩訶般若華嚴(yán)海云。演說菩薩歷劫修行。而百千比丘萬億人天無量得須陀洹得斯陀含得阿那含得阿羅漢。住辟支佛因緣法中!
以下佛自己解釋,佛演說一法,而眾生得法得果得道不同的事例。
鹿園初唱四諦法,而八億諸天卻因之發(fā)大道心?梢娬f法是一,而眾生得法得果得道不同。
此后為諸眾生演說甚深十二因緣法,而有無量眾生亦因之發(fā)無上菩提心?梢婋m演中乘法,而眾生有得菩薩道者。何故說甚深十二因緣?佛于經(jīng)中說,十二因緣即是佛性,故為甚深。聲聞乘人因之得聲聞乘道,緣覺乘人因之得緣覺乘道,菩薩因之得菩薩乘道,而佛因之得無上佛道,故曰甚深十二因緣;蜃÷暵,是說有些利根菩薩,因十二因緣發(fā)無上菩提心。有些鈍根人,卻因十二因緣得聲聞乘道。
此后復(fù)說方等十二部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及華嚴(yán)海云,海云者是形容《華嚴(yán)經(jīng)》之廣大精深普洽廣被也。
十二部經(jīng)者,一、修多羅,二、祇夜,三、伽陀,四、尼陀那,五、伊帝目多,六、阇多伽,七、阿浮達(dá)磨,八、阿波陀那,九、優(yōu)婆提舍,十、優(yōu)陀那,十一、毗佛略,十二、和伽羅。
其中優(yōu)陀那譯為無問自說,和伽羅譯為授記,毗佛略譯為方廣。十二部經(jīng)中,唯方廣是菩薩藏,其余十一部是聲聞藏。然大小隱顯,似亦不可定局,譬如十二部經(jīng),悉屬修多羅,若言修多羅,即無大小之分。再者質(zhì)實而言,十二部經(jīng)雖方便施設(shè),然無非在顯方廣之理。所以佛說,初演四諦及次演十二因緣,皆有發(fā)大道心者;后演方廣大乘,亦有得聲聞辟支佛果者。
「善男子。以是義故。故知說同而義別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jīng)。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然。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善男子,因為這種原因,所以說法雖同,而義各別異。是故眾生解異,得法得果得道亦各不同。
佛言,自從菩提樹下得道以來,初起與五比丘說法時開始,以至于今日,都是在說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而眾生得法得果得道各異。
苦、無常,局五陰法。眾生五受陰,是苦是無常。而空、無我,通一切法。一切諸法性相,無非是空,無非無我。何故無我?以諸法緣生,既是緣生,必?zé)o自性。若法有自性,必不待緣生。故智者知諸法自性是因緣,而凡愚執(zhí)因緣為自性。
既然諸法無自性,故知諸法無我。既然諸法因緣和合而有,故知諸法無我。以諸法無我,故知諸法皆空。所以空無我,通于一切法。故知四大五陰根塵器界,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乃至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以及佛法,悉空無我無有決定。以空無我無有決定故,始成其隨緣而現(xiàn)。以隨緣現(xiàn)故,乃有四大五陰根塵器界,乃有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乃有世間法出世間法,乃有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如是一切法隨緣幻現(xiàn)而悉空無我。正因其空無我,故能隨緣幻現(xiàn)一切法。故曰萬法繁興而不有,畢竟空寂而非無。
法爾如是,性相皆然。所以一切諸法,非真非假非大非小,何以故?諸法性相空無我不可得故。
本來不然,今亦無滅,系借譬喻說也。如火本來未然燒,故今無滅。不然者用喻無生,意即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也。
一切法無相者,即空無我也。若法有相必然不空,若法有相必然有我。故一切法無相,即空無我義。
諸法性相,悉空無我。以空無我故,所以一切諸法,不來不去,乃至不生不滅。而眾生迷惑,為生住異滅四相所遷。生住異滅是有為法四相,而眾生落于有為法中,所以為生住異滅四相所遷。眾生所以被四相所遷者,由于不如實知一切法空無我也。
「善男子。以是義故。諸佛無有二言。能以一音普應(yīng)眾聲。能以一身。示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shù)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種種類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則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薩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了!
佛不說二法,二法即是魔說。諸佛已證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即是真空義。真空之智,即是無相智、一相智。佛以無相智應(yīng)一切,以一相智應(yīng)一切。于一切法無說而說,說而無說,故無有二言。以是義故,佛是不異語者。
是故佛于一說無量,于無量說一。所以,能以一音普應(yīng)眾聲,普應(yīng)眾機(jī)。因為這種道理,佛之神通功德不可思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一不礙一切,一切不礙于一。是故一入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切。一切入一切,一切攝一切。如是一切無礙,周遍圓融。所以能一身示現(xiàn)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shù)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能示現(xiàn)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種種類形,一一形中,又示現(xiàn)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此即互攝互入,重重?zé)o盡,猶如帝網(wǎng)也。
那由他譯為億,有曰十萬、百萬、千萬等不同。阿僧祇譯曰無央數(shù)。恒河沙,譬如恒河之沙,其數(shù)無量也。
種種類形,是言無量種類也。于一一種類中又有無量之形。像這種神通功德之力,唯有佛與佛乃能究了,是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不是聲聞緣覺二乘所能知道的。甚至亦非十住菩薩所能辦到的。十住菩薩者,即十地菩薩也。
「善男子。是故我說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hù)。無有眾魔外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jīng)。」
因這種一多無礙、周遍圓融的道理,所以《無量義經(jīng)》,文理真正尊無過上。文理者,教理也!稛o量義經(jīng)》,教理真而無偽,正而無邪,尊無過上。尊崇超過一切,無上之法也。此是過去現(xiàn)在諸佛之所守護(hù),亦是未來諸佛必須守護(hù)的。一切諸魔外道,不能侵入。
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一切邪見略說有六十二種見。此諸邪見,不知五陰皆空諸法無我,而執(zhí)五陰與我為實有,以執(zhí)有故,落入生死,故曰一切邪見生死。今謹(jǐn)依《大般若經(jīng)》所開,及天臺諸師所立,約略介紹六十二邪見,俾供參考。
《大般若經(jīng)》依十四難,開出六十二邪見。凡外不識諸法真空義,計著五陰、神與世間為實有,致生六十二種邪見。
所謂神者,凡夫外道顛倒憶想,橫計我人,名之曰神。并橫計眾生世間、五陰世間、國土世間,而為實有。不識諸法緣生無性,于是生以下諸邪見:
于過去世色受想行識五陰計著:一、常,二、無常,三、亦常亦無常,四、非常非無常。如是四見,歷五陰成二十見。
于現(xiàn)在世計著:一、有邊,二、無邊,三、亦有邊亦無邊,四、非有邊非無邊。如是四見,歷五陰成二十見。
于未來世計著:一、如去,二、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如是四見,歷五陰成二十見。
以上共成六十見,加上身神一、異二見,乃成六十二種邪見。
另外天臺,及嘉祥諸師,于我見中,立六十二種邪見。外道計五陰及我為實有,于是成六十二邪見。
一計即色有我,二計離色有我,三計我在色中,四計色在我中。受想行識亦如是計著,于是成二十種見。經(jīng)歷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成六十見。加上根本的斷常二見,乃成六十二邪見。
總之,此六十二見,皆是有所得心。以有所得故,落入生死,故曰一切邪見生死。
《無量義經(jīng)》文理真正,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yīng)當(dāng)修學(xué)如是《無量義經(jīng)》。
「佛說是已。于是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自然空中雨種種花。天憂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又雨無數(shù)種種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寶。于上空中旋轉(zhuǎn)來下。供養(yǎng)于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天廚天缽器。天百味充滿盈溢。天幢天幡天幰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樂歌嘆于佛。又復(fù)六種震動。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亦雨天華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寶。天廚天缽器天百味。天幢天幡天幰蓋天妙樂具作天伎樂。歌嘆彼佛及彼菩薩聲聞大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fù)如是!
以下是動地與供養(yǎng)。震動有動起涌震吼覺等六種,佛說是《無量義經(jīng)》時,有斯瑞應(yīng)。
天優(yōu)缽羅華,譯青蓮華。缽曇摩華,譯赤蓮華。拘物頭華,譯曰地喜華、赤蓮華、白蓮華、青蓮華、黃色華等。分陀利華,正開敷之白色蓮華?傊,以上四種華,皆屬蓮科。
娑婆世界如是供養(yǎng)釋迦牟尼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十方世界亦復(fù)如是,供養(yǎng)彼佛及彼諸菩薩聲聞大眾。此表佛佛道同也。
文義易解,不贅。
「于是眾中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得無量義三昧。三萬四千菩薩摩訶薩得無數(shù)無量陀羅尼門。能轉(zhuǎn)一切三世諸佛不退轉(zhuǎn)*輪!
先明菩薩聞法得益,三萬二千菩薩聞法后,得無量義三昧!斗ㄈA經(jīng)》云,佛為諸菩薩說《無量義經(jīng)》已,結(jié)跏趺坐,入于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然后便宣說《妙法蓮華經(jīng)》。今在會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均得無量義三昧,可見其成就,實甚殊勝。
三萬四千菩薩摩訶薩,得法總持,陀羅尼譯曰總持。能轉(zhuǎn)一切三世諸佛不退轉(zhuǎn)*輪,第一個轉(zhuǎn)字,是自己已得,復(fù)轉(zhuǎn)示他人名曰「轉(zhuǎn)」。
*輪者,無生正觀,為之軌則名法,流演圓通,無過不摧名輪,故曰*輪。
至于不退二字,是說于法不退失也。故已得永無退失,便稱為不退。得無數(shù)無量陀羅尼,約是九地菩薩。轉(zhuǎn)不退*輪,唯佛一人。然十地既受佛位,當(dāng)知亦能隨順而轉(zhuǎn)。故能轉(zhuǎn)一切三世諸佛不退轉(zhuǎn)*輪者,應(yīng)在十地。
「其諸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大轉(zhuǎn)輪王小轉(zhuǎn)輪王銀輪鐵輪諸轉(zhuǎn)輪王。國王王子國臣國民。國士國女國大長者。及諸眷屬百千眾俱。聞佛如來說是經(jīng)時;虻门敺ㄊ篱g第一法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
次說四眾弟子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聞法得益。前說菩薩得大果益,今說四眾等得小果益。以上已有解釋,今不重述。
「又得菩薩無生法忍。又得一陀羅尼又得二陀羅尼。又得三陀羅尼。又得四陀羅尼五六七八九十陀羅尼。又得百千萬億陀羅尼。又得無量無數(shù)恒河沙阿僧祇陀羅尼。皆能隨順轉(zhuǎn)不退轉(zhuǎn)*輪。無量眾生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后明四眾弟子等中,亦有得大果者。其中有得菩薩無生法忍者,亦有得一陀羅尼,乃至百千萬億陀羅尼者。甚至有得無量無數(shù)恒河沙阿僧祇陀羅尼者,同時皆能隨順轉(zhuǎn)不退*輪。
并且有無量眾生,發(fā)無上菩提心。以上明菩薩摩訶薩,及四眾弟子等,聞佛說《無量義經(jīng)》以后,各各皆得不同的益處。
- 慈濟(jì)是否以《無量義經(jīng)》做為中心思想一門深入?
- 大丈夫不被業(yè)系
- 愿生西方,愿見彌陀
- 在八識田中下阿彌陀佛的種子
- 時刻不忘阿彌陀佛愿生極樂
- 持佛名號之心要像呼喚父母一樣
- 我們眼前的親緣眷屬好比一臺戲
- 修學(xué)佛法要求解脫味
- 凈土法門重行不重解
- 蓋世之才學(xué)不如你一聲阿彌陀佛
- 只領(lǐng)導(dǎo)他念佛就是所謂助念
- 念佛是因果法
- 佛說魔逆經(jīng)通義
- 大乘遍照光明藏?zé)o字法門經(jīng)講記
-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jīng)釋義
-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
- 界而無界無界而界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述要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xué)記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xué)記 賢善首章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