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講記
講述無字法門經(jīng)的緣起
民國七十年,本苑戒子從戒壇帶回「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數(shù)冊。是朱培榮老居士所書寫本,字體工正,令人一見喜悅。展讀之下,驚喜萬分。因為我曾印過「佛經(jīng)選集」二冊,本擬將此經(jīng)納入佛經(jīng)選集。但是等到書出版后,此經(jīng)竟被遺漏了。所以重睹之下,倍增法喜。
于是與朱老居士連絡,欲請百本與眾講解。承蒙朱老居士慨允惠贈,始促成講此經(jīng)的因緣。
所謂「講」經(jīng),不過自美其名而已。愚癡如我者,誠如經(jīng)云,「凡所有說,皆是虛妄也!
慧修隨堂聽講,錄制成冊,欲留作紀念。此又妄上加妄了。
講解此經(jīng),全依朱老居士書寫本。當時未與藏經(jīng)校對,但我相信朱老居士所書,不會有錯的。
比丘智諭
前言
此經(jīng)有三種譯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卷。第一種譯本為元魏時菩提流支所譯,名「無字寶篋經(jīng)」。元魏系拓跋氏所建,因為孝文帝改姓元,故稱元魏。亦稱后魏、北魏。第二種譯本,即地婆訶羅初譯本,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jīng)」。
第三種譯本,地婆訶羅再次翻譯,名「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
此經(jīng)所闡,以般若為宗。般若漚和互為里表,般若譯為智能,漚和譯為方便,為三乘所共秉,人天所遵循。三世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而得成就。般若波羅蜜即是佛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曰「般若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三世諸導師,皆由此法出!菇褚苑奖愎,出二字法門。二字法門者,除修之道,智斷之功也
講經(jīng)題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大乘】
大乘是華語,梵文叫摩訶衍。摩訶是「大」。衍,譯作乘。大乘是對小乘立名,所謂大小二乘。其實二乘有二種說法:一、聲聞緣覺叫二乘。二、大乘小乘叫二乘。又有所謂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緣覺皆名小乘,菩薩是名大乘。大乘在因上說叫大乘,如果在果上說叫佛乘。所以法華經(jīng)云,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有說一乘究竟,有人說大乘究竟,有人認為一乘不二所以一乘究竟。有人認為大乘無外,所以大乘究竟。又有人說一乘是果大乘是因。若詳細分辨經(jīng)義實無這些分別。
大乘說何道理?摩訶衍論云,摩訶衍者,空義也?樟x是究竟了義,亦叫第一義。不過很多人不知空義,他把空對有來分別,他不知佛所說的有即是空。佛滅以后提倡大乘法的,都知道是馬鳴菩薩與龍樹菩薩,馬鳴菩薩的時候,尚未特別提出 空義。到龍樹菩薩時特提出空義。他說的空義不對于有而說空的,所以龍樹菩薩說,若人于空義取著于空相是為邪見人。所以空不可執(zhí)著,執(zhí)著空是戲論,戲論就是不實之論。所以接著龍樹菩薩說,若人了達空而不取著于空是佛道初相。我們知道初地菩薩初初了達于空,這空叫中道義。
小乘聲聞緣覺亦了達空,可是他們是偏空,大乘雖然了達空而不偏于空。以后無著、天親二位菩薩出現(xiàn)于世,他們依如幻邊立法相宗,后人說他們是說有的,我們要知道,佛不說有,佛說一切有法如幻。以如幻故當體即空。我們可以說,法相宗是從如幻邊說空。甚么是如幻義呢?如幻是假的,假非實有,所以如幻就是空義。一切法相皆如幻,若人了達諸相如幻,是人為如實知法相。若人執(zhí)著法相為實有,此人便生邪見。
所以經(jīng)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家千萬不要聽到說相宗就執(zhí)著相是實在的,那是顛倒見邪見之人,所以說佛法就是明真空理,故出家叫入空門。
大乘與小乘分別在何處?這個大乘從智方面說比小乘大,小乘智小。聲聞緣覺 所求是有所得智叫一切智。何謂一切智?知一切法皆空。所以小乘人是偏空。一切法皆空這是實在沒錯,可是他沒打轉(zhuǎn)身,不會全體之義。
有人說小乘人是知法的總相。其實小乘人實在不是了達法的總相。為什么呢?經(jīng)云,于空知無量,于無量知空。于空知無量,是了達法的差別相,謂之差別智。于無量知空,才是了達法的總相。了達法的總相,謂之無分別智。若人得無分別智,即能分別一切。
小乘人的智能不同,小乘人只得偏空之智,不能于空知無量,所以不能算是知法的總相。
今舉例說明,譬如我們的身體,大家都認為是實有的。其實我們的身體,是無量細胞所組成。除去細胞,找不到身體的存在。如果實有身體存在,應該離開細胞,還有身體才對,F(xiàn)在離開細胞的組織,根本無有身體,故知身體實空。這便是于無量知空的道理。于無量知空者,乃于法界緣起知是畢竟空也。
再解釋于空知無量。雖然我們知道身體實空。但是空非有外之空,如果有外立空,則其「空」便是另一型態(tài)的有,不得謂之空也。須知空即是有,有當體即是空 。因為無量的有,皆是因緣所成。既是因緣所成,故無自性。若有自性,無須待因緣成。既然法無自性,故名曰空。所以空者,實是因緣有。這便是于空知無量的道理。所以身體空,便是細胞有的緣故。故曰畢竟空,建立無量法界緣起。于空知無量,是知法的差別相。于無量知空,是知法的總相。此是大乘空義,亦名第一義空。所以大乘者,智能大也。
其次,大乘人心量大,虛空界盡眾生界盡我愿不盡。這個心量有多大!大乘人要度一切眾生。小乘人沒這些心量,大乘人是你要害我,我要度你。佛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佛說我得道以后第一個先度你。小乘人心量小,你要害我,我沒你辦法,我就躲開你。
大乘人要發(fā)愿度盡一切眾生。聲聞乘人父母妻子兒女都不管,我只管自己,叫自了漢。緣覺乘人多少好一點,還度他的親緣眷屬,可是比較起菩薩要度盡一切無量眾生,那心量不可比擬。
大乘人發(fā)四弘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佛曾譬喻說,好比夜晚,聲聞乘人拿一個火把照亮回到家里。他不肯把火把交給別人亦照亮回家,他把火把丟在地下,用腳踩滅,回家睡覺去了。 所以佛說聲聞乘人不能續(xù)佛慧命,不得名為佛子。大乘比小乘的心量大。
再講,大乘果大,大乘之果唯是一人,唯是一人是誰?「佛」也。大乘所得的果大,因為「乘」字有運載的意思。大小「乘」,是指言教教法講。小乘的教法,可把小乘人運載到有余涅槃;大乘的教法,可把行人運載到佛果。先說小乘所得到的法?偠灾學佛道的人都是要舍業(yè)報身得法身。大家沒得法身,沒舍業(yè)報身,所以叫凡夫六道。圣人舍業(yè)報身,得法身,所以說他了生死。小乘人如何了生死得法身呢?小乘人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那五分呢?一戒法身。二定法身。三慧法身。四解脫法身。五解脫知見法身。戒定慧三個是因,解脫與解脫知見是果。所以小乘人所得的果是解脫與解脫知見。小乘人得到解脫法身稱為涅槃。他認為所得的解脫有余涅槃就是究竟涅槃。他獲得的解脫知見,他稱為菩提。解脫知見者即所謂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大家要知道小乘人沒有究竟了生死,了的分段生死,不是究竟涅槃。小乘人得的偏空一切智,不是究竟菩提。比較起來在果上講,小乘人所得的果小,大乘人的果可至佛地,所以大乘的果大。
所謂涅槃佛果,就是大乘所修的真空。佛本是無,清凈則有。清凈即是空。究竟菩提無上菩提是什么呢?無上菩提就是空義。所以說了達于空義即名為菩提。
空義是什么呢?空義即是無相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樟x即是無住義。菩提者無所住而生心?樟x者無分別義,假使可分別,如何能叫空?空義者不可得義,假使可得,如何能說是空?空當然不可得。空當然沒有分別,空當然是無相?帐菬o生無滅義,空焉有生有滅?空是不來不去,有誰能說空可來可去?要是有來有去當然不空啊?帐遣灰徊划惲x,若有一有異,就不空了?帐無我人眾壽義。大家仔細想一想,上面說那么多不過是說一個空?帐且涣x。所謂無義。不要認為一義是有「一」義。如果有一個「一」,便不叫一,那是二。一義者,佛在經(jīng)上說一相所謂無相?帐遣蛔隨緣義,隨緣不變義。空是常住功德義?帐侨缁昧x?帐菬o量義。這是大乘人所得的菩提果,比小乘人所得的果大。根據(jù)經(jīng)上論上說,空是中道義。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是中道。這便是大乘得的菩提。
大乘人所得的涅槃是什么義呢?大乘所得的涅槃是無相義。小乘人所得的涅槃是有相義。大乘人的涅槃是無住義,小乘人所得的涅槃是有住。佛的涅槃叫無住涅槃。大乘涅槃是無分別義,小乘涅槃取有分別義。大乘涅槃是無所得義,小乘涅槃有所得義。大乘涅槃是無生無滅義,小乘涅槃是取滅義。所以乘明菩薩說:「若人說有滅度,此人不能教化眾生。」就是因為他是小乘的原因。大乘涅槃是不來不去義,小乘涅槃有來有去義。大乘涅槃是不一不異義,小乘涅槃有一有異義。大乘涅槃是無我人眾壽,小乘涅槃有我人眾壽。大乘人的涅槃是一義,是無義,小乘涅槃是二義,是出生死入涅槃。大乘涅槃是不變隨緣義,本無來無去而現(xiàn)來現(xiàn)去,現(xiàn)來去而實在沒來沒去。小乘人不得。他是出生死為涅槃,不敢再入生死隨緣度眾生。大乘涅槃是常住功德義。一切法本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因為常住故,有佛無佛大乘性相常住。常住就是清凈義。清凈具有無量劫的無數(shù)無邊的功德。大家看大乘起信論或勝鬘經(jīng)就知此道理了。
大乘的涅槃是如幻義。大家要知道,若人說有涅槃可證者,是人是邪見。若人說無涅槃,亦是邪見。有者如幻隨緣,無者是性空。大乘的涅槃是無量義,大家莫 認為無量是其量很多。明明是告訴你無量啊,所以不可作有量會。如果說其量,這無量無數(shù)無邊即是空。要不空都是有量有數(shù)有邊。大乘人的涅槃是中道義。所以大乘人的菩提涅槃叫一真法界,又名常寂光。我們看大乘的果比起小乘的果大得太大了。
小乘人借佛的言教,不能會入中道,只斷見思惑。大乘人借佛的言教可至無上菩提究竟涅槃。大家都聽說發(fā)菩提心,云何發(fā)菩提心呢?發(fā)無相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無住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無分別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不可得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無生無滅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不來不去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不一不異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無我人眾壽相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一心不二不亂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常住功德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知一切法如幻心叫發(fā)菩提心。所以大菩薩發(fā)菩提心度眾生叫修如幻三昧。發(fā)無量心叫發(fā)菩提心。何為發(fā)無量心?那很簡單,眾生無邊誓愿度就是無量心了。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這叫發(fā)無量心。發(fā)中道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一真法界心,常寂光心叫發(fā)菩提心。發(fā)平等心就是發(fā)菩提心。發(fā)大慈大悲心就是發(fā)菩提心。發(fā)慈悲喜舍心叫發(fā)菩提心。無能發(fā)所發(fā)叫發(fā)菩提心,發(fā)菩提心者是無上佛果之因。無上佛果者是發(fā)菩提心之果,佛 因為菩薩發(fā)菩提心,能成無上佛果所以才授記。
我們說了這么多,其實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空心。譬如佛為菩薩授記,佛以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故,為菩薩授記。我們不得以凡情見,妄加批評。例如執(zhí)著定有授記不對,因為壞畢竟空義故。如果執(zhí)著定無授記亦不對,因為壞因果故。若無授記,焉有修因證果?其實說有授記,說無授記,都是我們的「見」。如果放下我們的「見」,便不見有授記,亦不見無授記了。所以放下執(zhí)見,說有授記亦對,說無授記亦對。若妄起執(zhí)見,說有授記亦錯,說無授記亦錯。須知諸法實相,實相諸法也。畢竟空即法界緣起,法界緣起即畢竟空也。畢竟空中無授記亦無不授記故。
以上略講「大乘」義竟。
【遍照光明】
本來這一部經(jīng),是出于般若經(jīng)。講的是般若道理。因為講般若道理,是三乘普照,所以稱遍照光明。
佛法中有般若這個法門,一切法從般若出,固然有華嚴法華和涅槃及其它的很 多經(jīng),講的道理都很圓很滿,可是究竟一切法,一切諸佛都從般若出。固然華嚴、法華、涅槃這些經(jīng)講的是圓頓大乘法,可是我們要清楚他絕對是從般若出,絕對不是般若從華嚴或者從法華出,或從涅槃出。不僅如此,就是小乘法,阿含經(jīng),一切小乘法亦從般若出,所以天臺宗判般若為通教,佛亦說過三世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般若出,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說遍照。大家要知道遍照,是圓攝義,與燈光日光之照不同。如何不同呢?譬如說日光照物不能照理,太陽光可以照到東西不可以照道理。這個大乘法遍照一切事與理,一切法皆照,所以說它實在是圓攝之義。就是說般若法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圓攝一切。所以叫遍照光明。
簡單說光明有破暗之義,就是大家時常聽著說的破妄證真,破迷成信,就是這個意思。大乘遍照,大乘是空義,上面解釋很多。空是究竟了義,不是什么都沒有。甚么都沒有是斷滅空。我們舉個例子說,宇宙之間一切萬法,皆是依空而立,你看宇宙之間,一草一木是否皆依空而立?墒谴蠹蚁胍幌,那空依何而立呢?此空無所依,我們學佛,佛是無所依。勝鬘經(jīng)說,依無所依,我們歸依是歸依于無所依。出家叫入空門,因為空就是無所依。然無所依不歸斷滅,是究竟了義。這就叫做 大乘。這種大乘空義出生一切法出生一切智。普通我們叫空義叫般若,甚而言之講法華、華嚴、涅槃、阿彌陀經(jīng),乃至一切經(jīng)一切論,皆從它所出。所以這個空義出大乘亦出小乘,亦出人天乘。它不與其它的華嚴經(jīng)一樣單講大乘,三乘人聽都聽不懂。
既然我們知道大乘是究竟空畢竟空義了,空則無礙,無礙故能遍照,有障礙則不能遍照。譬如日光只能照白天不能照晚上,因為有障礙?站烤沽肆x,既然沒有障礙了,就沒有暗,這才說是遍照光明。
所以地婆訶羅第一次翻譯此經(jīng),他自己感覺不恰當,第二次翻譯時就改成此名。我們知道菩提留支翻譯的叫無字寶篋經(jīng),很簡單明了。不過我們細尋經(jīng)義看起來,不如地婆訶羅翻譯的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比較圓滿。不比較看不出來。若一比較就知道那個圓滿那個不圓滿了。
我們再講光明。光明表體,遍照明用。光明者,便是空寂。為什么光明是空寂呢?因為沒有障礙的緣故。若是不空不寂,一定有所障礙。有障有礙,有明有暗,不叫光明。遍照者周遍義,既然說是遍照無所不照,所以是周遍之義。無處不是光明所照。實在說不但「空寂」是空義,周遍還是空義。要是不空便不空寂。不空亦 不能周遍?占排c周遍是一個道理。表其體便說光明。明其用便說遍照。故曰體空寂而用周遍,用周遍而體空寂。如果體不空寂,用一定不能周遍,如果用不能周遍,一定體不空寂。這總說叫般若智能。所以我們細尋經(jīng)義,這是明般若理。空寂是般若,譯曰智能。大家要知道,所謂般若,具有二重意義,一是智能一是方便。不假方便不能成功德。若無方便,不能稱般若。智能在梵文叫般若,方便叫漚和。智慧是方便之體,方便是智能之用。所以智能方便不過是體用而已。體空寂而用周遍,實在就是智能空寂而方便周遍。用周遍而體空寂。實在就是方便周遍而智能空寂也。
我們修凈土念佛法門大家要知道智能空寂而方便周遍叫無量光,方便周遍而智慧空寂叫無量壽。或者大家覺得奇怪你怎么這樣說呢?因為法不二故。這是大乘遍照光明的意思。
【藏】
如果細論這個藏有能藏與所藏。我們?yōu)榱耸惯@部經(jīng)容易明了起見,說「藏」亦是圓攝義。一切法無不是被它圓攝。被大乘遍照光明圓攝。我們所說的一切法略說 是五乘法。五乘是包括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要是特別說,是三乘法,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為何不說佛乘呢?佛究竟了義不說乘。
乘,是運載義。說佛已經(jīng)究竟了義如虛空,依于無所依。無所依處不能有運載乘之義了。菩薩乘就叫大乘。因為菩薩乘是從因上說,若從果上說叫佛乘。法華經(jīng)云,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沒有二乘亦沒有三乘。唯有一佛乘是何意思?圓攝義。因為二乘三乘,皆是一佛乘。甚而言之三乘五乘皆是一佛乘。所以大乘此法一切包括。
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圓攝一切乘,一切法,一切智能。可以說五乘普度也。如此圓攝之義,實同于法華經(jīng)之唯有一佛乘義。所以此經(jīng)屬于同教一乘。
以圓攝義,佛授記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授記有二種,一通記,二別記。記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此屬通記。佛為一切菩薩或弟子等授記,汝于某時當?shù)脽o上菩提,此為別記。故別記說時間,通記則不說時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當成佛,故知一切眾生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后還是佛。故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圓攝一切也。
【無字】
無字這二字很明顯地說出般若來。般若法叫無字法門,一切法沒有文字,文字不是一切法。例如「水」它是文字不是法。因為水有濕性,如果文字就是法,它應先濕我的黑板,先濕粉筆。水這法可以滅火,如果所說的水就是法,則失火的時候,你喊水,火應該就滅了,所以文字非法。
再如「火」,可以燒。但是「火」字它不燒。如果它能燒,應先燒黑板與粉筆啊。
「人」,大家都知道兩條腿,圓臚方趾叫做人?墒撬亲植皇欠āH绻肝淖帧故欠,應該我講經(jīng),「人」字亦能聽。
如果「椅」字是法,我不需要買那么多椅子給大家坐了。我就寫字就行了。
「風」字亦是如此,如果它是法,我不須開電扇,就寫風字就能涼爽了。
「雨」字,明明不是法,若雨字是法的話,那等天旱時,我就寫一個雨字,就下雨了,就解決問題了。法沒有字,可惜我們平時,只知取文字,卻不去會法。如 果不聽佛法,就不知什么是法了。
廣說的話,一切相一切名皆是文字不是法。所以大乘遍照光明藏,沒有字。
【法門】
法有軌則義,門有出入義,遮止義。所謂遮止一切邪外也。若以本經(jīng)義旨來講,即是「此大乘遍照光明藏其法,能出生一切法,普度一切眾生也。」
【經(jīng)】
此是通題。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是本經(jīng)的別題。經(jīng)字是一切經(jīng)都有的,故為通題。
梵文修多羅,譯為契經(jīng)。修多羅要按照十二部經(jīng)講,是經(jīng)的長行文。大家知道經(jīng)中有偈頌。偈頌是解釋長行文的。有孤起頌,有重頌。重頌便是解釋長行文的。但大家注意有一例外,在論藏卻正相反。菩薩所作的論卻是以長行解釋偈頌,叫長行釋義。
經(jīng),譯是契經(jīng)。契有二義,謂契理、契機。上契佛理,下契眾生根機。契理才 能使眾生成就佛道。契機才能普度一切眾生。我們即略說經(jīng)義到此為止。
現(xiàn)在我們借古德的一番話,總結(jié)「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的整個意義。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者,本覺唯心也,法身性地也?谟远o喪,心欲緣而慮亡。說有則妙體虛玄,談無則道遍一切。言生則三界無物,云滅則一體常靈。言一則各任其形,說異則同歸實相。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這本經(jīng)是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再第二次翻譯。大唐是中國的唐朝。天竺就是印度。三藏是經(jīng)律論稱為三藏,通達經(jīng)律論的叫三藏法師。這位法師叫地婆訶羅。因為這本經(jīng)地婆訶羅翻譯過二次,這是第二次翻譯的,所以叫再譯。
地婆訶羅在我們唐朝武則天的時候來到中國。他是印度人。地婆訶羅翻譯華語叫日照。他譯經(jīng)不很多,曾經(jīng)在唐朝弘福寺譯經(jīng),他譯過華嚴經(jīng)入法界品,就是四十華嚴。再就是翻這本經(jīng)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二次。其它是否還有翻譯,我 們就很少見到了。這是把翻譯經(jīng)的人介紹完畢。
講經(jīng)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暗崛山。與大菩薩及比丘僧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俱。】
此為證信序,證明此經(jīng)為佛所說,取信于后人。
依大智度論說有六種成就,如是為信成就,證明為佛所說,取信于后人。我聞為聞成就,系結(jié)集經(jīng)人自言,如是之經(jīng),我親于佛處聽聞。一時是時成就,不以當時年代為記載者,因各國年代不同,不宜記載,故以「一時」代表。尤其佛經(jīng)流傳十方永世,若以當時年代記載,多有不便,故曰一時。佛為主成就,佛為法王法主也。王舍城耆阇崛山為處成就,言說經(jīng)之處也。與大菩薩及比丘僧為眾成就,既有能說之主,自有所聞之眾。以此六種因緣,證此一部經(jīng)確為佛說,真實不虛。
佛取滅前,阿難以四事問佛,一、佛在依佛為師,佛滅以何為師?佛答以戒為 師。二、佛在依佛而住,佛滅依何而住?佛答依四念處而住。三、佛滅后,惡性比丘如何制之?佛答默擯。第四問即是佛滅后結(jié)集經(jīng)時,應如何說?佛答應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某大眾說此經(jīng)」。故知此證信序,為佛所遺囑。
「佛」有通說別說。通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為佛。別說則指本師釋迦牟尼佛而言。
經(jīng)中有云佛住某處,有云佛在某處。住與在,少有分別,久在則曰住,暫住則曰在。
王舍城。是摩竭陀國都城,其王為頻婆娑羅。原住于上茅城。因上茅城屢有火災,故王遷于此,故曰王舍城。
耆阇崛山。即靈鷲山。有云山頭似鷲鳥,有云山中多鷲鳥故得名。王舍城周圍有五山,耆阇崛山在城東北。
大菩薩亦曰菩薩摩訶薩,意指登地菩薩。菩薩具稱為菩提薩陲。菩提者覺也,薩陲者有情也。覺悟無上佛道曰覺有情。又義,此輩有情,既已自覺,復能覺悟其他有情故名覺有情。無上佛道名為大道,有情又名眾生,故菩薩者大道心眾生也。 自覺無上佛道是上求,覺悟其它有情是下化。上求佛道者智也,下化眾生者悲也,故悲智雙運者是菩薩行。
比丘。凡受具足戒的男眾曰比丘,女眾曰比丘尼。比丘含三義,即乞士:上乞法以養(yǎng)慧命,下乞食以養(yǎng)色身。但乞食不乞法,不名比丘。怖魔:比丘出家受具,諸魔恐怖。破惡:破身口七支惡。
那由他譯作億,有曰十萬,有曰百萬,有曰千萬。
其余諸經(jīng),多是先言比丘,后言菩薩,以比丘是常隨眾。何故此經(jīng),先言菩薩后言比丘?因為此經(jīng)特為大乘機說,故先言菩薩。
【其諸菩薩。一切皆得大智善權(quán)。悉能通達無字法藏。具樂說辯不違真俗
。勇猛精進永離蓋纏。調(diào)伏諸根無所執(zhí)著。憐愍眾生如視一子。愛重實
智如大寶洲。慚愧為身定慧為首。以大慈悲而為體性。知善不善實不實
法。照了二空住勝妙地。得大名稱永安隱眠。決定修行最上之法。永離
胎藏下劣之身。示現(xiàn)受生守護國土。諸所施為普遍賢善。離于三界能救
三界。其行清凈善達自他。皆得具足如是功德!
于諸菩薩,先贊德后稱名。一切皆得大智善權(quán)。甚么是大智,甚么是善權(quán)?大 智就是根本智、實智、無分別智。善權(quán)就是后得智、權(quán)智、差別智。佛以實用權(quán),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差別法。大智曰「正」,善權(quán)曰「遍知」。菩薩大智是下化眾生而不失佛道,菩薩善權(quán)是上求佛道而不忘下化眾生。大智不變,善權(quán)隨緣。不變隨緣是悲導智,現(xiàn)身十方普度眾生,隨緣不變則智導悲,凈性湛寂窮滿佛道。是諸菩薩皆具大智善權(quán)之德。
我輩凡夫,雖不敢想望其德,但此大智善權(quán)之德性,卻與一切眾生心地原無二致。例如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得清聽得明,當下心中即無亂想。雖無亂想,卻非無記,因為「南無阿彌陀佛」正想得至誠懇切,清楚明白。正因為一句佛號想得懇切明白,所以才無亂想。正因為無有亂想,一句佛號才想得懇切明白。如此想不異無想,無想不異想。想即是無想,無想即是想。正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也。念而無念,善權(quán)之用即會大智之體。無念而念,大智之體,即起善權(quán)之用也。
大智者般若智能也,善權(quán)者漚和方便也。照而寂曰大智,寂而照曰善權(quán)。
悉能通達無字法藏。無字法藏者,諸法如實性相也。諸法如實性相,離文字相 言語相心緣相,故稱無字法藏。無字法藏之義,已略如上釋。這些大菩薩均已通達無字法藏。
具樂說辯。離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而說法,雖有言說而不取于相,雖不取相而不礙言說。有言說而不取于相,是理契佛旨也。不取于相而不礙言說,是語稱物性也,如此謂之樂說辯。此明化他之德。無礙辯總說有四,今略明其一,以例其余。法本不可說,為利他故,說無斷絕,名樂說無礙辯。菩薩行樂說辯,是名護持正法。
不違真俗,勇猛精進。真俗者,言不違二諦也。佛以二諦說法,說一切法不違二諦。二諦者,真諦與俗諦也。真諦是大智,俗諦是善權(quán)。合于二諦者,是佛法。違于二諦者是外道法。真諦明無,俗諦明有,此是空假義。真諦明非有,俗諦明非無,此是中道義。故雖無而有,則不滯于無,雖有而無,則不累于有。不滯于無則斷見滅,不累于有則常見消。即無而有,是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即有而無,則萬法森羅而不離真際。即無而有,則實相宛然諸法,即有而無,則一切諸法皆歸實相。是等諸菩薩,皆能于此法勇猛精進。
永離蓋纏,調(diào)伏諸根。蓋者五蓋,纏者十纏。五蓋者貪欲蓋、瞋恚蓋、掉悔蓋、睡眠蓋、疑蓋。此五法蓋覆眾生之真如本性,故名為蓋。
貪、瞋二法,大家屢聞不鮮,勿須贅述。今略介紹其余三蓋。何謂掉悔蓋?掉是掉動、散亂、不寧靜的意思,如果心不寧靜,必是前邊動念,后即生悔。如果心無掉動,意志集中,始終如一,便不會生悔了。
因掉生悔,悔有大過。因為掉悔之「悔」,即是不正知不正見也。若人具有正知正見,必然心性清凈湛寂。悔是有所得心。如果把有所得心放下就是心無所住了。到心無所住的時候自然隨遇而安,上下東西南北四維那里都好,那么你的心就是極樂世界。所以掉悔是一蓋,蓋住你的佛性。
何謂睡眠蓋?心重欲眠名睡,心攝離覺,一切昧略名眠。大家須知,睡眠即是無明。徒令時日空過,障乎道業(yè)令不成,昧乎真性令不現(xiàn)。所以我們要損減睡眠,調(diào)節(jié)睡眠。
五蓋最后一個是疑蓋。疑,是對正法不信,對三寶疑惑,疑師疑法。
纏有十種,即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覆。纏是煩惱總稱,此十種法入道人心,縛著行人,故名纏。是等菩薩,永離蓋纏。
現(xiàn)在約略將十種纏講一講,遇有與五蓋重復的,便不講了。
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換句話說,自己犯了過錯,不感覺羞恥,亦不良心發(fā)現(xiàn)。
無愧。自己犯了過錯,見人不感覺羞恥。有一種人,自己臉皮厚厚的,一點沒有羞恥心。
慳是慳吝,吝嗇鬼。嫉是嫉妒,只顧自己的名利,不耐別人榮顯。忿是對現(xiàn)前沒有饒益的事起憤惱。覆是隱瞞自己的過錯。其余睡、悔、掉、眠等四項,于講五蓋時,已大略介紹過了,所以不再重復。
調(diào)伏諸根──戒律亦翻譯作調(diào)伏。若人持戒,自然能調(diào)伏諸根,所謂諸根,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夠調(diào)伏使它不起貪著,便名六根清凈。
我們心里又有五種根。憂、喜、苦、樂、舍。于此五者皆不貪著。所以下面經(jīng)文講無所執(zhí)著。
大家檢討自己,我看到好看的是否想多看幾眼?聽到好聽的是否想多聽一聽?看到那個人順眼是否想永遠和他在一起?看那個人不順眼是否一眼都不想看他?如果如此則未調(diào)伏諸根。都是心有所執(zhí)著。
如果能無所執(zhí)著便是調(diào)伏諸根。如果調(diào)伏諸根以后一定是永離蓋纏,如此勇猛精進,慢慢地一定是不違背真諦俗諦,這樣慢慢你一定可得四無礙辯智,一定可通達無字法藏,你一定大智善權(quán),亦是菩薩摩訶薩。你如果背道而馳,便不得大智善權(quán)了。
憐憫眾生。是說菩薩起大悲心,以大悲愿心度化眾生。他自己既然已得己利,于是興起利他行──度化眾生,由于憐愍眾生的緣故。
是等菩薩,雖然深證空性無所執(zhí)著,但為憐愍眾生,而入三界行于化道。
如視一子者,平等視眾生也。如視一子,而無分別之心。又如視一子,表愛重心切也。
譬如人有多子,關(guān)心的程度便不太重了。假使只有一子,關(guān)心的程度便不同了。直如天上的寶貝心頭的肉,關(guān)心冷,關(guān)心熱,疼愛備至。菩薩對于眾生愛念殷重亦復如是,若不令眾生得究竟大樂,永不舍離。
如視一子的另一重意義,視一切眾生,如同一子,不分彼此,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均以平等心度化之。
愛重實智。即是上面所講的大智,因為實智出一切智,出生的一切智就是權(quán)智。
如大寶洲者,施濟一切也。昔商人入海尋寶,若得寶洲,即可滿愿。菩薩行施,如大寶洲,能令一切貧乏眾生皆得滿愿。
慚愧為身,定慧為首。言戒定慧也。內(nèi)慚外愧以明戒,懷慚愧則能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戒如大地,能出一切功德,故以身為喻。
以大悲心而為體性。佛道為什么修定修慧呢?為度眾生修定修慧。要是不為度眾生修定修慧沒有什么價值。度眾生應該起大悲心,所以說以大悲心而為體性,這些大菩薩都是如此。
知善不善法,實不實法。無所得名為善法,有所得名為不善法。因為無所得則不取著于名相,不取著于名相則不起惑造業(yè)受苦,故為善法。若有所得反是,故為不善法。
佛在大集經(jīng)說,無我者為善知識,有我者為惡知識。因為有我是分別心,有分別心為惡,無分別心為善。取相為惡,離相為善。有住心生為惡,心無所住為善。有五欲五蓋為惡,沒有五欲五蓋為善。這些大菩薩都知道這一切一切的善不善法。
實不實法者,三乘為權(quán)是不實,一乘為實;三乘一乘皆權(quán)是不實,三一俱泯,泯則常寂,寂則常照是實。
什么叫實法?明白點兒講,空法。什么是不實法呢?有法?辗ú簧粶,不垢不凈,不來不去,不增不減故是實在法。實法是不可得性。凡有所得都不是實在法。
其實善不善與實不實是一個。善不善是從用邊說。實不實是從體邊講。無我法是實法,有我就是不實法。無分別法是實法,有分別法皆是不實法。離相是實法,著相皆虛妄不實法,心無所住是實法,心有所住是不實法。所以無所得是實法,有所得都是不實之法。
故說法者,若能如實說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分別,一切法離相,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不可得,若如此說者,是名如實說法。如實說法者,不出二諦。如實說于真諦,則謂之善義。如實說于俗諦,謂之善語。如實之法,皆是實法。
若不如實說法,即名戲論,戲論者即不如實也。例如凡所有名相,悉皆虛妄。 而說實有名相,是則戲論。一切法悉無自性,無自性則無我。而說一切法實有我,是則戲論。一切法空,而說一切法有,是則戲論。一切法不可得,而以有所得心說法,是則戲論。一切法不二,而說一切法有分別,是則戲論。一切法無生住滅,而說一切法實有生住滅,是則戲論。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而說一切法一異、有無,是則戲論。何故不一不異非有非無?因為畢竟空中不可得一異有無故。若不如實說法,悉非實法。
照了二空,住勝妙地。照了之「照」,不是能照所照之「照」,而是慧朗曰照。此照常寂,此寂常照,常照而寂,常寂而照。
二空者,即人我空,法我空也。是等菩薩皆能除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了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斩药ぉと宋曳ㄎ。由此可知,這些大菩薩的地位是極高的。若能照了二空,便是一真法界義,常寂光義,無量義。故曰住勝妙地。
得大名稱,永安隱眠。名聞十方曰大名稱。如是菩薩,能化現(xiàn)十方,普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悉皆聞名稱念,故曰大名稱。
永安隱眠,離諸苦名安隱,心無分別名入于安隱。因為心無分別則不生憎愛, 無有憎愛則離生死,故涅槃名安隱處。在身曰安,約心曰隱。自凡夫以至圣人,凡離苦得樂名安隱。所謂眠者,是離粗重義。離蓋纏煩惱是離粗重義,調(diào)伏諸根是離粗重義,照了二空是離粗重義,究竟寂滅是離粗重義。故永安隱眠有正定義。菩薩正定,無定無不定。四威儀無不在定中,故曰永安隱眠。
大家萬勿自作聰明,將「隱」字改為「穩(wěn)」字。須知隱字有其甚深含義,同時很多經(jīng)都曾作過解釋。例如大寶積經(jīng),及大方廣三戒經(jīng)等。茲略引大方廣三戒經(jīng)的解釋,供大家參考。三戒經(jīng)說:「云何安隱?謂無分別。(大寶積經(jīng)亦說,云何安隱?謂無分別。)若起分別,則便有常。若已有常,則有對礙。若有對礙,則便有住。若已有住,則便相續(xù)。若已相續(xù),則便有違。若已相違,則重相違。若重相違,則有虛錯。若已虛錯,則有狂亂。若已狂亂,則有虛誑。若已虛誑,則有憂惱。若已憂惱,則有悔恨。若有悔恨,則有所害。善不善法,隨所愛著。然實無有定法可著。但以想轉(zhuǎn),為想所縛。……」茲僅略引經(jīng)文,無暇多作解釋。
決定修行最上之法。是永不退轉(zhuǎn)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永離胎藏下劣之身,示現(xiàn)受生。業(yè)報身不得自在,故是胎藏下劣之身。是等菩薩已離業(yè)報身,故能自在示現(xiàn)受生。示現(xiàn)受生有二種,一、意生身。二、究竟法身。意生身者,地上菩薩,已舍業(yè)報身,猶未得究竟法身,以大悲愿隨意受生,故名意生身。菩薩意生身以非業(yè)系故,具有三種功德:一、遍到。二、速疾。三、無礙。究竟法身唯佛具有。故勝鬘經(jīng)云:意生身直至究竟無上菩提。簡單來說,永離胎藏下劣之身,是說這些菩薩都已證得法身。
講到這兒,眾生能往生極樂,實得大利益。極樂世界的眾生,蓮華化生,即是法性之身,永離胎藏下劣之身也。
示現(xiàn)受生守護國土。菩薩已證法身,云何還來三界受生?此等菩薩為利益眾生故,受三界生,不過是示現(xiàn)而已。不是因為業(yè)報而受生也。
守護國土以下稱嘆菩薩之利他功德。菩薩守護國土者,自己不造諸惡,亦教化眾生不造諸惡。所以菩薩守護國土,是自利利他共利。自己不造諸惡業(yè),亦度化眾生都不造諸惡業(yè),如此則國土清凈,那叫守護國土。
諸所施為普遍賢善。這些大菩薩有所施為悉叫作佛事。什么叫佛事?佛沒有其 他的事情,唯有一件事,欲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這叫佛事。施為之「施」,是假施設。因為于畢竟空中一切空寂,凡有施為都是假施設。既然一切法畢竟空寂,為什么要有施為呢?為利眾生故。憐憫眾生故才有施為。憐憫眾生不知道本來是無生無滅,沒有六道輪回,沒有地獄餓鬼畜生,而虛妄墮入地獄餓鬼畜生實在可憐憫。
普遍賢善。普遍十方度一切眾生稱之為賢善。這是說這些大菩薩利他的功德。
離于三界,能救三界。是說菩薩行。說這些大菩薩都不同于小乘,只顧自度,不度眾生。離三界叫無漏。有漏是指三界講。出于三界的叫無漏。生于三界之中叫有漏。
小乘人離于三界證無漏法叫無漏五陰。菩薩離于三界證無漏,可是不住于無漏。無漏是叫做空。菩薩行空而不證,不取于涅槃。涉有不著,涉有是入三界度眾生而不著不染,行空不證故菩薩不住涅槃。涉有不著故不住生死。所以菩薩得亦漏亦無漏五陰。離于三界,能救三界。
其行清凈善達自他。其行清凈者,三業(yè)清凈也。善達自他者,自度而度人也。
皆得具足如是功德。是總結(jié)上文,嘆其功德也。上來嘆德已竟,繼則稱菩薩名號。
【其名曰勝思惟菩薩。勝趣行菩薩。妙音菩薩。美音菩薩。辯具菩薩。辯
聚菩薩。珠髻菩薩。千輻菩薩。法輞菩薩。法響菩薩。蓮花面菩薩。蓮
華眼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聲遍大地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
一切皆是童子像類。于此眾中而為上首。各各與己眷屬等俱!
童子表志性純真,梵行清凈也。
眾中上首,略同今世「代表」之義。因為大菩薩及比丘僧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俱,略舉是十五位菩薩以為代表,同時各代表其所率眷屬。故下文有各各與己眷屬等俱。
各各與己眷屬等俱。都與他的眷屬在一起。所謂眷屬不只限于家屬或是親屬,而是同參道友、師徒都可以包括到眷屬里。譬如說釋迦牟尼佛講經(jīng),無量人天大眾俱,這都是佛的大眷屬。
【爾時觀世音菩薩。與無量無數(shù)灌頂受職諸菩薩眾之所圍繞。】
以下分別示諸菩薩眷屬。觀世音菩薩所將灌頂受職菩薩眾。天竺風俗,王子將 紹王位時,取四大海水行灌頂禮。今此受職灌頂,系法云地菩薩,超佛子地,成就自在法身,堪紹佛位,所行之灌頂禮。換句話說,觀世音菩薩所將眷屬,皆系十地菩薩。
【得大勢菩薩。與無量億大梵天眾之所圍繞!
色界諸天,通稱梵天,故大梵天眾,表色界天眾也。
【勝思惟菩薩。與無量菩薩及天主帝釋之所圍繞!
欲界第二重天名忉利天。忉利翻譯為三十三,居須彌山頂。中央一天名帝釋天,天主者,即帝釋天主。
【虛空藏菩薩。與無量四天王眾之所圍繞!
四天王眾居須彌山腹,為欲界第一重天。
【眾所知識菩薩。與無量采女之所圍繞。普賢菩薩。離疑菩薩。不空見菩
薩。止諸蓋菩薩。無量善巧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等。各與無量菩薩大眾
之所圍繞!
明各菩薩眷屬眾竟,以下明聲聞眷屬。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干連。摩訶迦葉等。各與一切大阿羅漢之所圍繞!
長老者德臘俱尊之圣者。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為佛弟子。舍利弗智能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因當時有多人名目犍連,故加摩訶二字以示有別。摩訶迦葉者,頭陀第一。大阿羅漢,示與阿羅漢不同。非唯尊稱冠之以「大」也。阿羅漢者曰應供、殺賊、無生。阿羅漢應供,應受人天供養(yǎng)。大阿羅漢應供,應受人天及界外圣人供養(yǎng)。阿羅漢殺賊,滅見思煩惱。大阿羅漢殺賊,滅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進破無明煩惱。阿羅漢無生,離分段生死,大阿羅漢無生,離分段生死,復漸了變易生死。
【乃至十方恒河沙等。一切世界所有日月諸天子等。各以威光來至佛所。
以佛神力彼彼威光不能照曜。猶如聚墨比閻浮金!
日月之光比于佛光,猶如聚墨比閻浮金。何以故?因為日月諸光,均對暗顯明。而佛光無暗,無所不燭故。閻浮金者,閻浮新譯瞻部,其地在須彌山南。曰閻浮洲,即吾人所居之地。其中有樹名閻浮,樹下有河,河中出金,名閻浮金。其金赤黃色,略帶紫光。佛身光明無以倫比,故日月威光相較之下,猶如聚墨。
以下是天龍八部。
【又有無量那羅延天。及以水天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等。亦與眷
屬之所圍繞。美音干闥婆王。亦與無量干闥婆眾之所圍繞。無濁迦婁羅
王。與七億迦婁羅王眷屬圍繞。】
此于八部略說四部。干闥婆曰香陰,為帝釋的俗樂神。迦婁羅即金翅鳥。有人說那羅延天即力士天,亦有說即摩醯首羅天。
【乃至十方恒沙世界。一切菩薩。各請已佛與眷屬俱。來至此間娑婆世界
。持諸上妙出世供具。供養(yǎng)于佛及菩薩已。各禮佛足?住一面。坐蓮華
座瞻仰世尊。】
?住一面應避六法:一、不可太遠。因為太遠深恐宿德說話你聽不到很費他的力氣。二、不可太近。深恐觸忤到宿德沒禮貌。三、不在上風。怕身上的臭氣熏到宿德。四、不在高處。因為不敬故。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一面講話。五、不當眼前,恐怕宿德瞻視難故。六、不在后?峙滤薜屡c語難故。
十方恒沙世界之菩薩,各請已(己)佛允許后,與眷屬俱來此娑婆世界,供養(yǎng)釋迦牟尼佛。然后退下來住止一面,坐蓮華座瞻仰世尊。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
是言。世尊。我為四眾。欲問如來二字之義惟愿如來為我解說。令我等
輩咸得利益!
起座偏袒互跪合掌,表當時請法之禮儀。不似今人,請法時往往輕率無禮。偏袒者,西域以肉袒為敬,風俗如此。有云偏袒右肩,示承事方便。有云西域人平時,衣覆雙肩。禮佛請法時,為作事方便故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是互跪,雙膝落地是長跪,佛制男眾互跪,女眾體弱,聽使長跪。合掌表一心恭謹,有云表理事合一。四眾是出家二眾,及在家二眾。出家二眾是比丘比丘尼,在家二眾是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二字者,是分別義,方便義,旨在化俗明真。因為法本不二,既是不二,應無言說。若無言說,眾生何以明除修之道,斷智之境?為令四眾明乎斷、智,遵乎除修,故請佛解說分別之義。換句話說,勝思惟菩薩的意思是,既然第一義諦不可說,今欲問佛世諦義也,故經(jīng)中問佛除滅與守護二義也。
令我等輩咸得利益者,請世尊解說世諦,令我等未悟者得悟,已悟者得增益。
利益有四種,一、現(xiàn)前得利益后世不得利益。二、現(xiàn)前不得利益后世不得利益 。三、現(xiàn)前不得利益后世得利益。四、現(xiàn)前得利益后世亦得利益。前二種不為利益,后二者是利益。
【爾時世尊。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如來豈為一眾生故出現(xiàn)于世。乃
為利益無量眾生出現(xiàn)于世。善男子。汝今乃能為四眾故。請問于我二字
之義。隨汝所問當為汝說!
豈為一眾生出現(xiàn)于世者,豈為一乘眾生出現(xiàn)于世也。一乘者即佛乘也,一乘大菩薩已入不思議門,得圓融無礙智,故不須問二字之義。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一大事因緣者,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也,故為利益無量眾生出現(xiàn)于世;蛘哒f,豈為少數(shù)眾生出現(xiàn)于世。佛大慈大悲,欲度一切眾生也。
此是說明此經(jīng)五乘普攝之意。佛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一切諸佛,一切佛法,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世間,一切三世因果,一切虛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言,一切施設界,一切寂滅涅槃界。然于其中不生分別,非有非無,非一非二。故能以究竟法界智,于一切世界,示現(xiàn)種種身,普度一切眾生,成就一大事因緣。
【于是勝思惟菩薩。蒙佛聽許。白佛言。世尊。有何等法。菩薩摩訶薩應
當除滅及以守護。復有何法。如來克證及以覺知。如是二義惟愿為說!
文義明了,不須講解。勝思惟菩薩請問二義。
【爾時佛贊勝思惟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無量福慧。復為如來
加威神力。乃能問我如是之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
菩薩修二種忍,所謂生忍法忍。修生忍可成就無量福,修法忍可成就無量慧。
佛智不思議,縱令大菩薩亦無由問起。佛有一種光,名無礙辯光,佛以此光照菩薩身,菩薩始能發(fā)問。故曰如來加威神力。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欲貪。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所謂「貪」,是于順境染愛之謂。「欲貪」是欲界之染愛,貪著外五欲也。再者貪心希欲前境,故名欲貪。欲貪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于欲界中,能致三涂果報,能障人天果報。
又可說欲貪是指淫欲貪愛而言。如果淫欲念斷,一切欲貪皆可除滅。便不障礙 生色界天,可得定。故淫欲伏禪定就生,淫欲斷,禪定就起。如果淫欲不斷說得定,那是邪魔外道。
【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瞋恚。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瞋!拐,是于違境忿怒之謂。瞋與貪,同樣唯在欲界,上二界無之。此法亦能得三涂果報,能障人天果報。如果大家生瞋念時,切莫立刻發(fā)脾氣,先努力念佛。千萬聲以后,瞋念便可消了。
【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愚癡。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癡」即無明,暗惑取執(zhí),無正智能名癡。于事言之,當孝不孝,當忠不忠,當仁愛不仁愛,當信義不信義,當和合不和合皆曰癡。于理言之,昧于諦理,取見邪執(zhí),都名為癡。前二法局于欲界,癡之一法,則遍內(nèi)外凡圣。
【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何等一法。所謂我執(zhí)。如是
一法菩薩摩訶薩應當除滅。】
于一切煩惱中,唯有我執(zhí)能現(xiàn)前即斷人慧命。我執(zhí)見,于凡夫外道中甚粗,然微細的我執(zhí),圣人中亦有。三果圣人,尚有微細自舉之心,即是我慢。此法能障無為上果,故三果學人除之可證四果。
粗論我執(zhí),止于凡夫,細論我執(zhí),通乎菩薩。所謂凡夫有人我執(zhí)。凡夫之人,迷身心總相,妄于五陰中建立我人。二乘與大力菩薩有法我執(zhí)。
- 上一篇:佛說魔逆經(jīng)通義
- 下一篇: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jīng)釋義
相關(guān)閱讀
- 智諭法師:大丈夫不被業(yè)系
- 智諭法師:愿生西方,愿見彌陀
- 智諭法師:在八識田中下阿彌陀佛的種子
- 智諭法師:時刻不忘阿彌陀佛愿生極樂
- 智諭法師:持佛名號之心要像呼喚父母一樣
- 智諭法師:我們眼前的親緣眷屬好比一臺戲
- 智諭法師:修學佛法要求解脫味
- 智諭法師:凈土法門重行不重解
- 智諭法師:蓋世之才學不如你一聲阿彌陀佛
- 智諭法師:只領(lǐng)導他念佛就是所謂助念
- 智諭法師:念佛是因果法
- 智諭法師:佛說魔逆經(jīng)通義
- 智諭法師: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jīng)釋義
- 智諭法師:生即無生。無生即生
- 智諭法師:界而無界無界而界
- 智諭法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述要
- 智諭法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記
- 智諭法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記 賢善首章
- 智諭法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記 普覺章
- 智諭法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記 凈諸業(yè)障章
猜你喜歡
精彩推薦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相關(guān)名詞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
最新更新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