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二(之十二)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二(之十二)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難,你雖然在前面已經(jīng)領悟到,那個‘本覺妙明\’,它的本性不屬于‘因緣所生\’,也不屬于‘自然而有\(zhòng)’。但是,你仍舊沒有明白的是,這個覺性之本來,它既不屬于‘和合而生\’,也不屬于‘非和合而有\(zhòng)’。”

  【悟】領會,領悟,忽然明白了。

  平常生活里面大家所說的“開悟”,其含義就是如此,就是指“忽然明白”。而在佛經(jīng)當中,以《法華經(jīng)》為例,說世尊出世的一大事因緣,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開悟”則指的是忽然明白了佛之知見,也就是忽然明白了佛性。這樣的“開悟”,可以叫做“見性”,或者“明心見性”。

  【本覺妙明】即是“本覺明心”。

  【和合生】指“和合而生”。

  其中,“和”是指“融和”,猶如水乳交融,難分彼此;而“合”是指“結(jié)合”,猶如瓶蓋擰到了瓶子上,連成一體。本來,這兩者含義很接近,但是,在后面,世尊將會分開從“和”和“合”兩個不同方面來闡發(fā),所以,咱也必須要分清楚,才比較好理解世尊后面的開示。

  【不和合】指“非和合而有”。

  意思是說,“菩提心性”是種種境界之外的獨立存在。

  如前文所說,為啥阿難尊者遲遲“心猶未開”呢?世尊在這里指出了癥結(jié)所在,那就是:阿難尊者心底里還藏有疑問,以為“本覺明心”是“和合而生”的。雖然他不曾明確提出,但是,佛陀已經(jīng)預見到了,便直接指了出來。

  為了徹底解除阿難尊者心里的疑惑,世尊繼續(xù)開示道: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阿難,我現(xiàn)今再次通過當前的塵境來問你:如今你仍舊因為,一切世間法都是以‘妄見\’和‘妄境界\’為因緣‘和合而生\’的,所以你自己陷入了又一重疑惑,以為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

  【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一切世間法都是以‘妄見\’和‘妄境界\’為因緣‘和合而生\’的。

  所謂的“妄想”,就是指“妄見”和“妄境界”,它們都從心念而起,所以叫做“妄想”。以“妄見”為因,以“妄境界”為緣,便因緣和合而出生了一切世間法。

  所以呢,人世間的一切,都需要因緣和合,才會得以實現(xiàn)。通常來說,世間法成就之“因”,是大家的心愿,而“緣”呢,則是客觀環(huán)境,這兩者同時具備,就叫做“因緣和合”,那么,事情一做就會成功。

  不過,無論咱大家的心愿多么地美好,它也只是思維分別而已,還屬于“妄心”,而不是“妙明真心”本身;也無論客觀環(huán)境多么地美妙,它也只是虛妄境界而已,還屬于“妄緣”,而不是“諸法實相”本身。

  但是,可喜可賀的是,咱大家的“妄心”,以及外在的“妄緣”,都是虛妄的,毫無真實可言。只要咱大家看透其虛妄不實,放下了對于它的分別與執(zhí)著,它當下便回歸了“妙明真心”與“諸法實相”。

  【菩提心】本來是指“菩提心性”,也就是“妙明真心”。在這段經(jīng)文當中,則指的是“見性”,即“見之本性”,只要它不沾染一切虛妄因緣,它當下也就是“菩提心性”。

  另外,學佛者一般說的“菩提心”,則指的是“發(fā)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這樣的心呢,堪稱是回家之路,是咱大家回歸于本來“菩提心性”的必要途徑。它是不可或缺的,三世諸佛,都從這里開始走上覺悟之路。

  那么,咱的“菩提心性”為啥不是“和合而生”的呢?請看世尊如何帶領咱進行思維觀察。

  世尊繼續(xù)對阿難尊者說道:

  則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既然你以為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那么,如今你那個微妙清凈的‘見精\’,它到底是與光明‘融和\’而生的,還是與黑暗‘融和\’而生的呢?到底是與虛空的通暢‘融和\’而生的,還是與墻壁的阻塞‘融和\’而生的呢?”

  【妙凈見精】微妙清凈的“見精”。就是前文世尊所說的那個猶如“第二月”之“見精”。

  然而,學習到這里,咱大家都應該知道,只要不沾染種種“見緣”,不攀緣外在境界,那么,“見精”也就是咱的“妙明真心”與“菩提心性”。

  如果咱要觀察“妙明真心”與“菩提心性”的話,必須要從當前的“見、聞、嗅、嘗、覺、知”之“六根性”入手,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佛性可得。哎,所謂的“六根性”,就是一佛性之顯現(xiàn)。關(guān)于這方面,后面第五卷和第六卷會有明確的開示。

  在《楞嚴經(jīng)》當中,世尊從“六根性”當中選擇了“見性”,也就是“見精”,來作為實地觀察“妙明真心”和“菩提心性”的途徑。從“七處征心”,到“十番顯見”,都是如此。

  這其中顯然大有深意,既然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伶俐,那為啥世尊要選擇“見性”,而不是“聞性”來觀察“妙明真心”呢?

  答:“六根性”終究是平等一如的,雖然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伶俐,如《楞嚴經(jīng)》第六卷當中文殊菩薩所說,此根最為圓通。不過,在“六根性”當中,咱大家的眼根之“見性”卻最為明顯,最直觀。因此,世尊選擇“見性”來實地觀察“妙明真心”。

  自古以來,包括悉達多太子在內(nèi),從眼根的“見性”回光返照,而獲得覺悟的人大有人在。例如大迦葉尊者,在靈鷲山,和大眾一起見到世尊手拈金蓮花之時,尊者便心開悟解,會心地破顏微笑,通過眼根的“見性”而悟入“妙明真心”。再例如洞山禪師,是觀水中身影而明心見性的,運用的也是眼根。諸如此類,數(shù)不勝數(shù)。

  其它,還有通過思維修,從“意根”的“覺知性”而明心見性的;也有被祖師打了一棒子,從“身根”的“觸覺性”而明心見性的;還有通過“舌根”的“嘗性”見性的,以及通過“鼻根”的“嗅性”見性的,等等。

  總之,“六根性”都可以入道,后面到了第五卷的“二十五圓通”,諸位圣者將會替咱大家現(xiàn)身說法。

  既然阿難尊者疑惑“菩提心性”也是‘和合而生\’的,那么,世尊就以“六根性”當中的“見性”來代表“菩提心性”進行觀察。就在當前,阿難尊者的“見性”所面對的境界,概括來說,無非是光明和黑暗,以及虛空的通暢和墻壁的阻塞之類。

  ——那么,阿難尊者的“見性”,到底是與其中的啥東西相“融和”而產(chǎn)生的呢?

  世尊提出問題以后,立即帶領阿難和咱大家展開了思維觀察,自問自答道: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xiàn)前,何處雜見?

  “如果你的‘見精\’是與光明相‘融和\’而生的,那么,你來仔細觀察當前的光明,當它出現(xiàn)在你眼前的時候,什么地方‘融和\’并摻雜著你的‘見精\’呢?”

  前面咱說過,“和合而生”的“和”是指“融和”,猶如水乳交融,是摻雜在一起的。一旦有了水乳交融的摻雜,就會有形相的變化。例如,牛奶一旦摻了水,顏色就會變淡,不那么潔白了。

  那么,當咱大家的“見精”與眼前的光明相“融和”而生的時候,那個“光明”就會有變化,有變化就應當看得見。請問,啥地方是咱的“見精”與眼前的“光明”相“融和”并摻雜之處呢?

  咱試著找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找得到這個地方。既然找不到,那就說明,“見精”與光明“融和”而生,根本無法成立。

  因此,世尊繼續(xù)說道:

  見相可辨,雜何形像?

  “你的‘見精\’一旦和光明‘融和\’并摻雜在一起,就有了摻雜之形相,叫做‘見相\’,它是可以辨別的。那么,這個摻雜之形相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見相】“見精”一旦和光明“融和”并摻雜在一起,就有了摻雜之形相,叫做“見相”。

  就好比牛奶和水“融和”摻雜以后,就會有變淡之形相;也好比兩種顏料“融和”摻雜在一起,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顏色之形相。

  可是,這個摻雜之“見相”,卻終究無法被找到。這就說明,“見精”與光明“融和”而生,根本無法成立。

  但是,假如有人認死理,非要說:這個“見精”與“光明”摻雜之“見相”是不可見的。該咋破斥呢?

  世尊說道: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

  “如果有人非要說,這個摻雜之‘見相\’是不可見的。可是,別忘了,光明也摻雜在這個‘見相\’里面,你為啥就能夠見到光明呢?”

  “如果有人非要說,見到光明,就等于見到了那個摻雜之‘見相\’的話?墒,摻雜在一起的東西是平等的,憑什么能夠見到其中的光明,卻見不到其中的‘見精\’呢?”

  ——哈,不得不說,文言文太簡練了,都是筋骨,難得有血肉哇。所以,咱大家要想充分理解,必須能夠把里面的血肉解讀出來并填充進去,法義才會變得清晰明白。

  從摻雜之“見相”的角度破斥了以后,為了把“見精”是與光明“融和”而生之觀點徹底粉碎,世尊換了一個角度,繼續(xù)進行破斥。

  學習了《楞嚴經(jīng)》,咱大家可以看得出,古印度人之間的論辯是極其嚴密而周全的,也非常狠,要破斥,就把你破斥得體無完膚。為啥呢?因為呀,古印度正式的論辯,往往都是要下賭注的,不是賭腦袋,就是賭做人家弟子,等等,而且,還要請國王或者權(quán)貴人物來做裁判,來監(jiān)督執(zhí)行,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這就說明,人家的思維極其縝密,也非常重視“智慧”和“學識”。哎,要想在論辯當中游刃有余,這兩者缺一不可。

  下面,世尊從當前的視角出發(fā),綜合《楞嚴經(jīng)》前文的許多論述成果,引導咱大家來觀察:在可見的范圍之內(nèi),咱當前的“見精”與所見的“光明”,是否都是“圓滿遍布”的呢?

  既然已經(jīng)學習到了這里,答案是毫無疑問的,它們在當前的可見范圍之內(nèi),都是“圓滿遍布”的。于是,問題就來了,兩個“圓滿遍布”的東西,哪里還需要“融和”呢?哪里還會“和合而生”呢?

  因此,世尊繼續(xù)說道: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就在當前,既然你的‘見精\’是圓滿遍布的,那么,它究竟在什么地方與‘光明\’相‘融和\’呢?既然所見的‘光明\’也是圓滿遍布的,它就不應當再與‘見精\’相‘融和\’了。”

  【不合見和】它就不應當再與“見精”相“融和”了。這里的“不合”,是“不應當”的意思。

  一個圓滿遍布的東西,根本就不需要和別的東西相“融和”才會產(chǎn)生。而兩個圓滿遍布的東西呢?就在當前的可見范圍里面,它倆應當是無二無別的。

  既然是無二無別的,哪里還需要再“融和”呢?

  可是,就有一些人認死理,非說當前的“見精”和所見的“光明”,既是圓滿遍布的,也是各自不同的。這樣的話,它倆不就可以相“融和”了嘛。

  對此,世尊予以如下破斥: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如果非要說你的‘見精\’與所見的‘光明\’是各自不同的。那么,它倆一旦‘融和\’混雜在一起,那就連它倆‘見性\’與‘光明\’的名字都失去意義了!

  “所以,一旦相‘融和\’混雜,就會失去‘光明\’和‘見性\’本身。因此,你說‘見精\’是與當前的‘光明\’相‘融和\’而生的,這個道理不成立!

  這就好比呀,一瓶藍墨水和一瓶紅墨水“融和”混雜在一起以后,藍墨水不見了,紅墨水也不見了,哎,只剩下了紫墨水。

  可事實呢,咱的“見精”與當前的“光明”依然健在,不曾變質(zhì)。綜上所述,這就說明,認為“見精”是與“光明”相“融和”而生的,這個觀點不成立。

  當前所見的的塵境,除了“光明”之外,還有“黑暗”,還有“虛空的通暢”與“墻壁的阻塞”,道理也是一樣的。

  所以,世尊小結(jié)道: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同理可知,‘見精\’與黑暗‘融和\’而生,或者與虛空的通暢‘融和\’而生,再或者與墻壁之類東西的阻塞‘融和\’而生,都是不成立的!

  到這里為止,世尊破斥了“見精”是“和合而生”的第一種可能性,即“融和”而生的情形。下面,世尊再來破斥第二種可能性,也就是“結(jié)合”而生的情形。

  世尊繼續(xù)對阿難說: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凈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還有,阿難,你再來觀察,如今你那個微妙清凈的‘見精\’,它到底是與光明‘結(jié)合\’而生的,還是與黑暗‘結(jié)合\’而生的呢?它到底是與虛空的通暢‘結(jié)合\’而生的,還是與墻壁的阻塞‘結(jié)合\’而生的呢?”

  咱前面說過,所謂的“合”,就是“結(jié)合”的意思,是指兩個東西相互間結(jié)合。例如瓶子蓋和瓶子,一定要嚴絲合縫才可以“結(jié)合”。而如果拿來另一個瓶子蓋,里面的螺紋是相反的,那么,肯定就擰不上去了。

  世尊對于如此道理洞若觀火,由于阿難尊者當前的境界,其內(nèi)容分為兩對:光明和黑暗,虛空的通暢與墻壁等物的阻塞,它們是兩兩相反的。于是,論證就不難了。

  世尊自問自答道:

  若明合者,至于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如果你的‘見精\’是與光明相‘結(jié)合\’而生的,到了黑暗的時候,光明已經(jīng)消失了,那么,這個‘見精\’應當不能夠與黑暗相‘結(jié)合\’而生才對。這時,就沒有了‘見精\’,你為何還能夠見到黑暗呢?”

  其中法義,邏輯關(guān)系相當嚴密,大家需要仔細體會。

  可是,如果有人強詞奪理說:“見精”見到黑暗的時候,不必非要與黑暗相“結(jié)合”而生。意思就是說,例如,“見精”已經(jīng)與光明“結(jié)合”而生了,然后呢,光明沒了,黑暗來了,而“見精”還在,所以,還是可以見到黑暗。

  對于這樣的說辭,該如何駁斥呢?請聽世尊的開示: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如果有人說,見到黑暗的時候,‘見精\’不必非要與黑暗相‘結(jié)合\’,也可以仍舊與光明相‘結(jié)合\’而生。那么,此時見到的既然是黑暗,顯然就見不到光明!

  “既然在‘見精\’與光明相‘結(jié)合\’而生的時候,竟然見到的是黑暗,卻見不到光明,又怎么能夠知道它是與光明相‘結(jié)合\’而生的呢?怎么能夠辨別出它是光明而不是黑暗呢?”

  這種說法,顯然自相矛盾了。因此,綜上所述,也就證明,“見精”與光明相“結(jié)合”而生,是不成立的。

  在“光明”之外,還有“黑暗”,還有“虛空的通暢”與“墻壁之類的阻塞”,道理也一樣,無需贅述。

  因此,世尊小結(jié)道: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同理可知,‘見精\’與黑暗‘結(jié)合\’而生,或者與虛空的通暢‘結(jié)合\’而生,再或者與墻壁等物的阻塞‘結(jié)合\’而生,都是不成立的!

  綜上所述,通過世尊的如理批駁,無論說“見精”是與當前塵境“融和”而生,還是說“見精”是與當前塵境“結(jié)合”而生,都不成立。

  因此,阿難尊者的疑惑,以為自己的“見精”,乃至于“菩提心性”,是“和合而生”的見解,是錯謬的。

  這時呢,聰明的阿難尊者再次來了個腦筋急轉(zhuǎn)彎,從“和合而生”轉(zhuǎn)向了“非和合而有”: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阿難尊者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如今我又想啊,這個微妙的覺性本元,它與外緣五塵,以及心中的念頭和思慮(即:法塵)等,大概是不相和合的,難道它是‘非和合而有\(zhòng)’?”

  【此妙覺元】這個微妙的覺性本元。即前文所說的“菩提心性”。

  它也就是“妙明真心”,而在當前呢,“妙明真心”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見精”,所以世尊就用“見精”代替“妙明真心”來觀察討論。這樣最直觀,也比較好理解。

  【諸緣塵,及心念慮】這里指外在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和內(nèi)心的思慮念頭,即第六塵法塵。

  前五塵看得見、摸得著,比較好理解;而第六法塵,就是指一切思慮念頭,以及其中的內(nèi)容。例如:名詞名相,概念、道理、論點、法義,以及各種觀念及情感,還有種種想象及幻想,等等,都屬于法塵的范疇。

  當“見精”以及“菩提心性”是“和合而生”的,被世尊通過觀察推理否定以后,阿難尊者又轉(zhuǎn)而認為是“非和合而有”,但是,他不敢肯定,所以便再次請問世尊,等待世尊的解答。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佛陀說道:如今,你又說覺性是‘非和合而有\(zhòng)’的。我再來問你,這個微妙的‘見精\’,如果是‘非和合而有\(zhòng)’的,那么,它到底是不與光明相‘融和\’,還是不與黑暗相‘融和\’呢?到底是不與虛空的通暢相‘融和\’,還是不與墻壁之類的阻塞相‘融和\’呢?”

  如前所說,所謂的“和合”,“和”就是“融和”;而“合”就是“結(jié)合”。世尊仍舊從這兩個方面,帶領咱大家來分別討論。

  首先看看,“見精”到底與誰是不“融和”的: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如果你的‘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那么,‘見精\’與光明之間就必定會有一個界限。你來仔細觀察一下,就在當前可見的范圍里,哪邊是光明,哪邊是‘見精\’呢?對于‘見精\’和光明來說,以何處作為分界呢?”

  【邊畔】這里是指界限,分界處。

  假如“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它們之間就必然會有一個分界。這就好比,油和水不會相“融和”,所以呢,一滴油漂在水面的時候,就會形成一朵油花,和水之間有明顯的分界。

  可是,就在當前可見的范圍內(nèi),咱的“見精”是遍布的;而咱眼前的光明呢,只要有陽光,或者有燈光之類,那么光明也是遍布的。在同一個范圍內(nèi),“見精”與光明都是遍布的,因此,它們之間不可能有界限。

  事實上,無論多么聰明的人,也無法找到“見精”和眼前光明之間的分界,因為,那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從邏輯上來說,似乎有這種可能性。于是,世尊就需要連這種可能性也破斥掉,來論證出,這個分界根本就不存在。那么,也就可以證明,“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是錯謬的。

  于是,世尊繼續(xù)說道: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難,你要知道,假如它倆之間有分界,于是在光明的范圍內(nèi),就不會有‘見精\’,那么,它們兩個就不相干了,‘見精\’也就自然不會知道光明在哪里。這樣的話,那個分界怎么能夠形成呢?”

  世尊破斥得很徹底,可謂一針見血,因為,那個分界離不開“見精”對于光明的觀察,否則,誰來確認這個分界呢。

  這就說明,“見精”與光明之間的分界根本不存在。于是呢,也就說明,“見精”不與光明相“融和”,是錯謬的。

  在光明之外,當前還有黑暗,還有虛空的通暢以及墻壁等物的阻塞。關(guān)于這些,論證的結(jié)果都一樣,因此世尊小結(jié)說: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同理可知,‘見精\’不與黑暗相‘融和\’,或者不與虛空的通暢相‘融和\’,再或者不與墻壁等物的阻塞相‘融和\’,都是不成立的。”

  接著,世尊帶領咱再來看看,“見精”到底與誰是不“結(jié)合”的: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另外,如果你這個微妙的‘見精\’,確實是‘非和合而有\(zhòng)’的,那么,它到底是不與光明‘結(jié)合\’,還是不與黑暗‘結(jié)合\’呢?到底是不與虛空的通暢‘結(jié)合\’,還是不與墻壁等物的阻塞‘結(jié)合\’呢?”

  兩個不“結(jié)合”的東西,也就不相接觸,那么,相互間就無法相通相知。就好比電路的閘刀開關(guān)一樣,只有合上開關(guān),才會有電,電路才會工作。假如開關(guān)不合上呢,電路就不通,也不會工作。

  同樣的道理,世尊如此自問自述說: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假如‘見精\’不與光明‘結(jié)合\’的話,那么,‘見精\’與光明的特性就會相互背離。就如同耳朵和光明的關(guān)系一樣,不會發(fā)生任何接觸!

  “這樣的話,‘見精\’尚且無法知道光明在哪里,它又怎么能夠鑒別出,它與光明之間是‘結(jié)合\’還是不‘結(jié)合\’呢?”

  【性相乖角】其特性就會相互背離!肮浴:違背;“角”:對立。

  這就說明,“見精”不與光明“結(jié)合”,是錯謬的。

  對于光明之外的黑暗,以及虛空的通暢,還有墻壁等物的阻塞,世尊一起小結(jié)道: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同理可知,‘見精\’不與黑暗‘結(jié)合\’,或者不與虛空的通暢‘結(jié)合\’,再或者不與墻壁等物的阻塞‘結(jié)合\’,都是不成立的!

  這也就證明,阿難尊者又懷疑“見精”是“非和合而有”的,也是錯謬的。

  到這里為止,在“第十番顯見”當中,世尊預見到了阿難尊者的疑惑所在,通過破斥“見精”是“和合而生”,或者是“非和合而有”,幫助阿難和咱大家,顯發(fā)出“見精”離過絕非,當前圓滿,即是菩提之性。

  換句話說,咱大家的“菩提心性”既不是“和合而生”的,也不是“非和合而有”的;既不是“因緣所生”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而是呢,一方面本自天成,遠離一切戲論分別;另一方面,又了不可得,終究無相本空。所以說,它不可思議,難以言詮。

  雖然難以言詮,它卻無處不在,下面,結(jié)束了“七處征心”和“十番顯見”之后,世尊就將為咱大家直接開顯前文所說的“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為咱大家“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凈明心,得清凈眼”。也就是說,世尊將要為咱直接顯發(fā)“妙明真心”,顯發(fā)咱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后文,從第二卷的末尾,到全部第三卷,都是這個內(nèi)容。世尊不厭其煩地逐一推論宣講,看似有些枯燥乏味,實則能夠?qū)⒃鄣乃季S分別心,引領到極其廣大的范圍,而認識到“妙明真心”無所不包,無處不在。

  阿難尊者將因此而明心見性,從一位有學聲聞,開始成長為一名菩薩,并發(fā)起了極為殊勝的菩提心,說了一首妙絕千古的偈語,既贊嘆如來,也標明了自己的慈悲廣大之愿。咱大家,是否能夠追隨著阿難尊者的腳步,也通過學習這些內(nèi)容,而明心見性呢?咱來試試吧。

  (“第十番顯見”結(jié)束,下面,世尊將為大家直接顯發(fā)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謂一切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和七大之“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笔雷鹪诤喴傉f之后,將首先開顯“五陰”之實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