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而出 智慧解脫

  智慧解脫

  智慧解脫

  智慧的由得

  智慧的對答

  所證真空

  三法印與四念處

  出離.斷滅

  中觀論頌

  從法空到心空

  所入妙有

  十如法

  從無心入妙有

  性相二門

  性相不二

  修證次第

  小結

  智慧解脫

  今天繼續(xù)講「智慧解脫」,也就是很多人急于明了的「如何從定發(fā)慧?」對什么才是智慧解脫?我們就先以「簡報」檔案的這張圖片來說明吧!

  各位讀佛書時,或許曾看到這樣的比喻:我們的身體,就類似一所房子;其次,六根者,即房子的六個門窗也。而心,乃如里面的人,由透過六個門窗而能與外界觸對。其實,這樣的比喻,有蠻嚴重的瑕疵:內里的心,乃還不出我見.自性見的窠臼。故如用這樣的觀念去修行,以自我中心的執(zhí)著還在,絕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所以我用這頂「帳篷」,來象征五蘊所聚合的假體。以帳篷更易于搬動與拆除,故更非堅固實有之法。在帳篷內空無一人者,即喻已內證無我也。本來帳篷中間還有一根柱子,但被我拿掉了;此乃喻非自我中心也。于是以證得無我.無心故,乃能出離帳外,而作獅子吼。

  智慧的由得

  由定能不能發(fā)慧呢?定確能發(fā)慧,但未必是發(fā)出世間慧。

  何以定能發(fā)慧呢?有的人就是不肯相信,只傻楞楞坐在那里,什么書也不看,甚至什么事也不淮想,就能增長智慧。我說:禪坐能讓人更冷靜,你相信嗎?他說:這我倒相信!改穷^腦冷靜者,不將更有智慧嗎?」「是有道理!」

  由以上的對答,乃可知:智慧者,非知識也;只禪坐在那兒,確未必能增長你什么知識。但智慧者,卻是你怎么來統(tǒng)合.應用已有的知識。故愈冷靜.愈公正.愈超然者,必能統(tǒng)合.應用得更圓滿

  世間人因只有世間的知識,故只能統(tǒng)合得世間的智慧。除非在禪坐前,已聞思過出世間法;否則不能統(tǒng)合得出世間的智慧。以上已略說明智慧的定義。其次,再以三個對答個案,說明智慧的精義。

  智慧的對答

  一.問:學佛后,反應卻不如從前靈敏。答:智慧是不執(zhí)著,應無所住之意。

  這是一位居士向我請教的問題:他在學佛前,自認為還算聰明靈敏,反應很快;但何以學佛后,反應卻變成較遲鈍了呢?學佛不是當愈學愈有智慧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本也可以簡單說:可能你禪坐,氣上不了頭部,故頭部缺氧而反應遲鈍。待熬過此青黃不接的時期后,你必將轉好而變得很有智慧,不必擔心的呀!

  我相信:如用這樣的方式回答,對方還將很滿意的。但是這樣的回答,卻顯現(xiàn)不出「禪」的特質。于是我乃問曰:「《金剛經》不是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句子嗎?那當是什么智慧呢?」于是問者靦然。

  所以「反應很快」,譬如愛財?shù)娜?賺錢的點子動得特別快,只道是世間的聰明,而非必佛法的智慧。若佛法的智慧者,有錢無錢皆不是問題,皆無所罣礙。因此不執(zhí)著.心無所住,才是佛法的智慧。

  二.問:請法師加持,使早開智慧。答:心不貪著,才得有智慧。

  這是另一位信眾的托詞,本來她只是隨口說說「請法師加持」。然當我問她:「要加持什么?」時,她或許想:其它的不好意思開口,至少加持智慧,怎該沒錯吧!

  各位聽過「所羅門王」的故事吧!他只向上帝祈求智慧,結果上帝什么都賜給他了,既賜給他智慧,也賜給他財富.權力等。而當這位信眾向我祈求加持智慧時,我該如何回應呢?

  結果,這位法師卻很吝嗇地說:「只要不這么貪心,你就會逐漸有智慧的!」各位覺得好笑嗎?事實上,就是如此,以心多求故,反而無智慧。故有心求智慧者,亦即是求無智慧也。反之,什么也不求,倒成就了智慧。

  三.問:法師多住山中不聞世事,何以對很多世情的了解甚于我等?答:我在云端稍一瞥眼,即比你們在土堆里盲目鉆動良久,清楚多了。

  這回答似太自負了。但其實我只要說明:必出世愈遠,才能愈清楚。而在紅塵里打混的人,就像在土堆里鉆動一般;即使洞內的情況已稍明白了,但對洞外的世界,就渾不知情也。故反不如一個遠離洞口者,一看就能看透整個大局。

  所以智慧既不是知識,更不是世智辯聰者。故不要以為,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因風轉舵,八面玲瓏,就是有智慧。余曰:智慧乃從「反其道」而得之也。

  各位于佛法的十二因緣中,必已得知有「順流的生死門」與「逆流的還滅門」。故順眾生之期許,順眾生之業(yè)習,只道是生死的舊路而已!而真智慧者,乃須從「反其道」的還滅門而得之也。因此,對于『回向』的名相,我乃將之定義為:回順流而向逆流也。

  如套用大乘的用語:智慧乃是從真空出妙有,而更達于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之境地。簡單講:智慧者,先出世,再入世。先能從對境界種種的貪染和執(zhí)著中超越出來,才能用更公正.更客觀.更寬闊的視野,去觀察出世間種種因果和本末始終的關系;于是乎,若再處理世務,必能處理得比其余人更高明.更圓滿。

  何以很多學禪的人,給人的感覺竟是銳利無比?因為他能從大體著眼,故能一點即擊中要害。所以欲成就智慧者,還是先準備出世吧!

  所證真空

  關于出世,既有出世的理論,也有出世的修行方法。就理論而言,我乃偏用《中觀》的理念;至于修證,則取用禪宗的方法。以下進一步解析:

  印順法師曾說:「不怕不圓融,只怕不破自性。」中國佛教從來偏尚于圓融;但能真從破自性后,才得的圓融卻不多,包括很多所謂的祖師大德亦然。故若自性未破者,則只是假圓融而已!

  同樣,我也可以說:「不怕不起大悲心,只怕未證得空性。」真證得空性者,即能從無心中而顯現(xiàn)出無比的悲心。反之,未曾證悟空性者,即使再三刻意模仿慈悲,還只是假慈悲.濫慈悲而已!

  所以我的修行理念,其實最單純不過了:一切唯以出世為第一要務。故自覺者,覺悟于出世之理;自度者,修證于出世之行。必先有出世的功夫,才有入世的圓滿。

  三法印與四念處

  然出世,從那里出得呢?從我們本有的無明.業(yè)障.執(zhí)著處起出離。所以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即是為對治眾生常樂我凈的無明顛倒,而使之歸究于無常苦空無我的空義。

  即以「觀身不凈」來作說明:之所以觀身不凈者,乃為對治因執(zhí)著于凈而有的煩惱;倒非必把「不凈相」觀得很清楚。所以我常調侃說:「世間最有機會,觀身之不凈者是誰呢?乃外科醫(yī)師也!」因他們整天在動手術,今天把張三的腸子切出來,明天把李四的胃壁補一塊。人生理上的種種不凈,他們看得實在太多了,但有誰證得果位呢?沒有!也許手術后拿了錢,又去大吃大喝矣!不凈是他人不凈,但我還固執(zhí)得很。所以如不能由之而起出離心,則只觀不凈仍與道不相應也。

  或者也有另一類人,更宜修不凈觀:在葬儀社工作者。我們要修不凈觀,還未必找到死人看;而他們天天有機會。但癥結仍一樣,他們志不在此,其心中唯想著:要死錢,死要錢而已!

  所以觀不凈,只是前方便;必由之起出離心,才能究竟。再以觀受是苦來說吧!我想:即以禪坐的痛來作比喻,應是最直接相應的。我們常說:痛苦.痛苦。然痛是身痛,苦是心苦。身痛必然心苦嗎?本來未必。然以我們于痛時,必生畏避之心;而現(xiàn)竟求避而不可得,故以心之矛盾而苦。簡單講,乃由痛而引發(fā)心之矛盾故苦。若痛,而心能袒然接受;則因不矛盾故,乃不苦也。所以我昨天,何以須再三強調:痛是好事,愈痛愈好?乃為消除因痛而有的矛盾爾。

  出離.斷滅

  擴而言之,世間人為何苦惱呢?為求樂而不可得故苦。所以有心求樂者,倒成為苦惱的根源。反之,先觀世間本苦,而不生絲毫取樂之心;于是從心不再矛盾,而不再受苦矣!不再受苦或名為樂,但此樂乃是從無所累而有的「寂靜常樂」;而非從有所得而有之「剎那覺受」爾!

  所以不明佛法的人,皆以為佛法乃消極悲觀而已!然誰料佛法卻是「反其道」而得之也。觀苦是為解脫,證真空反成就妙有。所以單觀身不凈,或單觀受是苦,還非真智慧也。唯有從不凈相.苦相中,而體證得出離的「性」,才是智慧也。

  所以在《阿含經》里,多將智慧形容為出.離.斷.滅。這唯有從先出世.再入世的修證過程里,才能理會;蛉纭督饎偨洝泛汀六祖壇經》,何以皆再三啟用「無住」「無相」「無念」等字眼呢?其實,用意是差不多的。以世人著相.執(zhí)著.念念不舍故,而說無相.無住.無念等對治法門。

  所以非順眾業(yè)之取向,有求更有,好求更好,分別后更生分別,假名后更建假名,頭上安頭,纏上加纏,才叫智慧。

  中觀論頌

  何以我對出離的理論,乃偏用《中觀》思想呢?因為《中觀》思想最與「實相」相應。

  『眾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贿@是《中觀》最著名的句頌,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諸法以緣起,故無自性。以無自性故,而稱其為空;空是本來空,非修故空。

  以眾生皆習用,從個體和實有的角度來觀待世界,故樹是樹,花是花,草是草;既各有其界限,也各有其假名。然個體.實有與界限.假名者,乃不與實相相應。于是以不相應故,唯自起煩惱與生死爾。

  如我們改用「緣起」的法則,來觀察世界。則何以有「我」這個假體呢?如經典上說:以五蘊聚合故,有此假體。或者再問:那這色身,又是從何而存在的呢?以父精母卵.業(yè)識著胎故,而得初生;其次,再經衣食.空氣等的滋養(yǎng)而漸次長大。所以本不曾有能自生.獨存的個體存在。

  所以俗話說「息息相關」,諸法本在緣起的梵網中相關互動;而何曾有堅實的界限呢?當然,在緣起中,雖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但緣還是有「遠近親疏」的區(qū)別。是以雖融布而不壞其差別相,雖差別相而不失其整體性。

  所以從「緣起」的法則,來觀待世間;則成為我常說的「至小無內,至大無外」。內則能從空義,來消除我見.自性見;外則能透過緣起的梵網,而開拓至無量無邊。因此欲理會菩薩道見地和行持,我相信:除《中觀》外,沒有更直接.更殊勝的方便可得。

  故《中觀》之特勝者,乃能從世俗諦而徑入第一義中。為諸法本來空,非觀故空。

  從法空到心空

  問:諸法既本來空,何以須修證?

  答:法雖本空,而眾生不覺悟.不相應故,妄起煩惱生死;故須修證以返本源。

  故空者,乃有法空與心空的差別。法空者,從緣起之理,而覺悟本來是空。而心空者,從覺悟法空后,再經嚴修的過程,而得相應于空之境界。故心空者,即是出離.斷滅,無住.無相.無念者也。古德曰:「理則頓悟,事乃漸悟」。故從覺悟法空,到體證心空,斯乃修行的不二法門也。

  如于覺悟緣起性空的道理后,即于事中起修─以正見.正思惟而漸消除習氣業(yè)障,這雖是可能的;但過程將非常久遠,如某些大乘經論所謂的「三大阿僧祇劫」。

  其次,于覺悟緣起性空的道理后,乃更以修定參禪的法門,以加速消除習氣.業(yè)障和無明的種子;則證悟的速度將增快很多。如阿羅漢者,能即生成就。故能以緣起的空理作基礎,再修定參禪,無乃既穩(wěn)當又迅捷的超方便呢?

  反之,既對性空之理毫無理會,又對修定參禪的法門卻而不顧;乃整日遑遑盲盲于徒有其名的菩薩道,這真是緣木求魚的大顛倒啊!

  所入妙有

  佛法常謂「真空妙有」,故覺悟法空,或體證心空,都還不是佛法最后的目的。能從真空出妙有,才是佛法最后的目的。尤其就大乘佛法而言,更是如此。

  真空云何能出妙有呢?如前已謂,既能用更冷靜.更超然的心態(tài),來觀察一切法的本末因緣;則能顯現(xiàn)出「無心者明,旁觀者清」的效果來。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有某些問題,我們三番兩次地想要把它弄清楚;卻怎么理也理不清楚。于是只好無奈地把它暫擱一旁,或竟是出門走走。然而不意之中,它卻霍然開通矣!所以必無心,才有真智慧;由真空,斯乃成全于妙有也。

  故所謂的「空」,絕非烏有;而是于中道的心行中,知其本不即不離,故能從矛盾的兩端間超越而得圓滿。這在前面所舉的「義利之辨中」,已解釋過了。

  所以我們不必老引用經典上的神通境界,如《維摩詰經》或《華嚴經》等,才能說明妙有的世界,那些畢竟離我們的現(xiàn)實太遠了。反之,用「無心者明,旁觀者清」或「從超越而圓滿」的角度,來詮釋妙有;即可現(xiàn)證于妙有的世界里。

  十如法界

  妙有,如更用緣起之理解釋,則為緣起的別相。如《法華經》所謂的:如是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所以能從所體證的心空境界,再去深入緣起的別相;必然更能觀察到法界中相涉相入.層層不盡的綿密關系;蛘摺敢换ㄒ皇澜,一葉一如來」的境界來。

  有位居士曾向我訴道:他也看過《中觀》,也深自肯定緣起無自性的理則,確是世間出世間中,至高至圓滿的真理。但是為什么在世間事上,卻一點用不上力呢?我答曰:緣起無自性的道理,只是總相而非細則。故除非你能深入世間的緣起相,否則于世間事上還是難免欲振乏力。

  比如就以辦這研習營來說吧!若已理會緣起無自性的道理,就必能將之辦好嗎?大可未必!除非我們對師資.對學員.對課程.對場地等,皆已作詳盡妥善的規(guī)劃;否則何能將研習營辦好呢?

  或問:要觀待世間種種的緣起別相,凡俗眾生不是有更大的方便嗎?

  答云:如前所謂「無心者明,旁觀者清」。凡俗人即使奮勉向上.汲汲有為;卻只是鉆牛角尖而已!所以我常調侃「專家」為能進而不能出的「鉆家」。有些專家的意見,乃比我這無事旁觀者還偏端些。

  從無心入妙有

  所以真正的妙有,乃必由無心的體證才契入的。而無心的體證,乃可再用四個階段,來說明之:

  1.理念的超越:一般人皆以我見.自性見的無明業(yè)習,來觀待世間;故很難超越個體.界限.假名的樊牢。而若透過緣起,則自得超越于個體.界限.假名.偏端之上。

  2.心態(tài)的凈化:理念既超越已,心態(tài)自能凈化。不再以自我中心而產生貪.瞋.卑.慢等痼習。以八正道而言,前理念的超越,乃近于「正見」;而此心態(tài)的凈化,則較類于「正思惟」。

  3.見識的博通:理念既超越,心態(tài)又凈化矣!則再來觀察世界,或研習種種知識學問;必能既深刻高明,又廣博細致地涵容萬物于一心中。在研習過《中觀》后,我蠻有把握已得到世間知識的鑰匙─對各行各類的知識學問,只要我有心研習,必可在極短時間內,即得其精要。如《楞嚴經》曰:吾觀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羅果。所以是「想不想」知,而非「能不能」知也。

  4.福智的圓滿:待見識博通后,再來處理庶務或度化眾生;必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所以自漸成就于福智的圓滿。

  性相二門

  所以智慧就佛法而言,乃可又分性相兩門。性是共通性,即緣起無自性的總則。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者,即是從緣起法中而得一切智。

  相是差別相,即一切因緣果法中親疏離合的關系。雖曰:諸法互為因緣,然在緣中,卻有的親,有的疏,有時離,有時合。于是在此親疏離合的變化中,展現(xiàn)出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迷離現(xiàn)象。此對一切現(xiàn)象的描述說明者,即相門也。

  所以共通性者,乃必由差別相中,去歸納.去參究才能悟;而差別相者,亦必由共通性的原則去觀察,才能得其本末終始而不失偏端。故曰:性相不二也。

  如再將性門,作更仔細的探究;則性門,乃可再分「法性與心性」二綱。法性者,即緣起無自性。而心性者,如鏡照物,不留余痕。

  以心性亦本來「空」故,能如鏡照物─為鏡子不曾立意,想照什么,或不想照什么;想留什么,或不想留什么。故才能胡來胡現(xiàn),漢來漢現(xiàn)。反之,如鏡是有分別作意的,則或照此不照彼,或留此不留彼;那我們便見不到實相的世界了。

  「未來之前不期待,已去之后不留戀;而當下現(xiàn)前者,如實了知。」故在心性本空的當下,即現(xiàn)成于妙有的世界也。

  同樣,如將相門,再仔細推敲,實又可分為法相與心相二綱。法相者,即前已謂的諸法緣起別相。以緣起故,總歸如《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而心相者,乃唯識所現(xiàn)而已!因眾生各有其不同的業(yè)障種子,故「天見為琉璃,人見為水,鬼見為濃血」。亦皆不出空幻的本質爾!

  性相不二

  所以不管從法相入門,或從心相著手,到最后總歸究于「一切相如幻不實」。于是以悟性空不實故,心得出離。以心出離故,漸成就于無心境界。

  所以不管從法相入門,或從心相著手,到最后總歸究于「一切相如幻不實」。于是以悟性空不實故,心得出離。以心出離故,漸成就于無心境界。

  由是性相不二者,亦即是空有不二也。性雖空,而不壞相之有。反之,相之迷離變化者,乃正顯現(xiàn)出性空之本然。故《中觀》里既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同樣,以心空故,能如鏡照物;或為鏡不留痕故,知仍歸空寂。

  所以智慧的體認,并非那么神秘,也非那么遙遠,祂即在心境對映的觀照里。若一念覺,即與智慧相應;反之,一念迷,則重蹈無明覆轍。于是若能理會得性相不二的道理后,在修學上必將成就「不退轉」的境地。因為不管你怎么轉來轉去,必仍在性相不二的梵網里。故只要此正見還在,即到處是修學的道場矣!

  修證次第

  現(xiàn)再將智慧的修習次第,總說明一下:

  『不從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贿@也是《中觀》的名句,我們必先透過世間種種的知識.學問.觀察和經驗中,去理會緣起無自性的道理,而得法空之見地。其次,再以修定參禪消除習氣業(yè)障,使心歸于空,而體證無心境界。于是再從無心出妙有,而成就于福智的圓滿。

  所以不管說:先出世再入世,或從超越而圓滿等;其實,意思是差不多的。即使如禪宗所謂的:「參禪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參禪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也都可用這次第去意會。

  小結

  眾生著有,故習從有所求.有所得中,去意會智慧的境界。很多人都希望直從第一階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直契入第三階段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然若不經真空的理會.無心的體證,終難成就真正的智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