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寺
中華寺
在萬國佛教寺院群中,一座具有濃郁漢傳佛教建筑特色的中國寺院非常突出,紅墻黃瓦的高貴色彩,設計風格與故宮十分相似,這就是參禮民眾最為集中的中華寺。
這是一座意義非凡的寺院,查唐代諸高僧求法文獻,在印度、尼泊爾及斯里蘭卡諸圣地求法的高僧唐代時已人數(shù)眾多。玄奘大師已屬求法高僧中的第一百位,義凈大師求法時則西征人數(shù)更多。玄奘大師由西安沿河西走廊及絲綢之路經(jīng)阿富汗、克什米爾等國去往印度,義凈大師則由廣州出發(fā),走海路,經(jīng)東南亞諸小國前往印度,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困難,就是在印度圣地“大唐無寺”,羈旅參學極端艱辛,如義凈大師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所描述:
觀夫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顯法師則創(chuàng)辟荒途,奘法師乃中開王路。其間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滄溟以單逝。莫不咸思圣跡,罄五體而歸禮;俱懷旋踵,報四恩以流望。
然而勝途多難,寶處彌長,苗秀盈十而蓋多,結實罕一而全少。寔由茫茫象磧,長川吐赫日之光;浩浩鯨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獨步鐵門之外,亙萬嶺而投身;孤漂銅柱之前,跨長江而遣命;蛲霾蛶兹眨z飲數(shù)晨,可謂思慮銷精神,憂勞排正色。致使去者數(shù)盈半百,留者僅有幾人。設令得到西國者,以大唐無寺,飄寄棲然,為客遑遑,停托無所,遂使流離萍轉,罕居一處。身既不安,道寧隆矣!嗚呼!實可嘉其美誠,冀傳芳于來葉。
到中華寺以前,要經(jīng)過大片的空曠原野和樹林,舉凡不太茂密的叢林,野草都長得沒過人腰。雖然經(jīng)常有行人和車輛在穿過原野的公路上經(jīng)過,可閑散走動的放生牛、野雞、野豬甚至狼群,都不時橫穿公路,引得游人不時地驚呼。
這里離印度很近,周邊老百姓的生活很原始。清早,游走在晨霧中的人,都會用 具備濃郁民族特色的大塊毯子包住肩膀,甚至將頭部包嚴實,從上到下的衣服是完整不分段的,衣服下面則露出黝黑的腳踝、腳掌,講究點的有一雙“人字拖”,不講究的完全就是赤腳,不管田野、公路,帶渣的還是有玻璃的路面,一雙赤腳都能對付。攝影師有“一鏡走天下”的說法,他們則是“赤腳走天下”。人的生活指標降到底線的時候也就簡單了,我想他們的家園中不會講究馬桶沖水好不好,房間暖氣好不好,生活到最底線,就全都是“一境(一種境界)走天下”了?墒撬麄儏s非常健康。據(jù)聯(lián)合國相關部門對于全世界衛(wèi)生及健康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尼泊爾是讓人最震驚的國家:這里衛(wèi)生條件居全世界倒數(shù)第一,而人生理機能的健康程度是全世界正數(shù)第一。徹底融入在大自然里,人也就過得安穩(wěn)了。據(jù)說尼泊爾的老百姓基本沒有牙科病,因為刷牙沒有牙刷、牙膏,仍然還是“嚼楊枝”。沒有腸胃和嚴重的胃癌病變,說是因為吃咖喱。我相信他們還有很多的“未曾有”,因為已經(jīng)爆發(fā)的疾病層出不窮,都產(chǎn)生于經(jīng)濟和工業(yè)發(fā)達的地方。他們生活在“最底線”,當然也就最安全。羨慕現(xiàn)在的尼泊爾人民,難怪佛陀選擇這里降生,安全!
幾次巡禮這片圣地,每當?shù)竭_中華寺,都會得到該寺住持懷善法師的誠摯接待。他陪我們一起用餐,一起交談,一起參觀。這是一位誠實、堅毅而又能干的老人。他原本住持江西萍鄉(xiāng)的寶積寺,后來因中佛協(xié)啟動了修建中華寺的工程而前往尼泊爾常住。他不僅是中華寺升座的第一任方丈,也是寺院建設過程的總管。因此,談起中華寺的建設,他非常熟悉,有時也感嘆:尼泊爾地價實在是非常便宜,五十塊美金一畝,我們買下這片地沒花多少錢。但是建寺廟就麻煩了,這里什么材料都沒有。∈裁炊嫉脧膰鴥韧@里空運。關卡托運不知有多少麻煩。
中華寺的布局很好,雖然面積不大,卻彰顯出十分到位的宮廷霸氣。各堂口僧舍都掛出了非常醒目的規(guī)約和楹聯(lián),頗為懷善法師這位老禪和感到欣慰,不僅有福報天天住在佛陀的出生地,居然還將漢傳佛教寺院完整地呈現(xiàn)在了天竺。當年求法的高僧們如果英靈還在,真不知道該有多高興!
我隨手抄錄寺院上上下下的各堂口規(guī)約,這都是相當珍貴的資料啊!全是走出國門的漢傳佛教住持精華所在。據(jù)懷善法師講,規(guī)約是常住大眾與中國佛教協(xié)會本部反復溝通,一再斟酌,才最終擬定的。如季羨林先生所言:此舉將使新世紀“文化拿來”和“文化輸出”成為人類文化平等交流的重要方式。這是在西天佛土上最早出現(xiàn)的漢傳佛教共住制度,我想價值近似于佛陀當年轉動*輪時所制定的僧團戒律,其規(guī)約摘抄如下:
1.共住規(guī)約
古德云:棲心息影,端籍名籃,修道循規(guī),必須同志。久參耆宿,以游歷深而百緒叢生;后進時流,因知見淺而初心漸退。以致綱宗失旨,模范多乖,習以為然,積成法弊。久參后進,駑驥并處。末法之際,正邪莫辦。惟冀方來賢眾,共遵佛說戒律,祖制規(guī)繩,調治三業(yè),折伏過失。住斯叢林,愿共遵守,熏就法門之龍象,中流之砥柱,如若不然,無勞共住。
一、犯根本一戒者,不共住。
二、破口相罵、交拳互毆者,不共住。
三、專門談論政事、游心世俗者,不共住。
四、私收徒眾破壞和合僧者,不共住。
五、不存正念,不依規(guī)矩者,不共住。
六、有犯清規(guī),不遵議罰者,不共住。
七、任意出入,不白執(zhí)事者,不共住。
八、與寺外他國僧俗交往,有任何糾紛者,不共住。
九、不過堂者罰。
十、閑闖寮房及吸煙飲酒、散心雜話者罰。
十一、私造飲食及私應經(jīng)懺者罰。
十二、衣著服飾須合佛制,違者罰。
十三、公事不到及坡事不隨眾者罰。
十四、黑白月布薩,三世諸佛儀式,今法久住,聞楗槌不到者罰。
十五、非禮責人及私心訕謗者罰。
十六、侵損常住,以常住物私作人情者罰。
以上條約,必須遵守,如有違犯決不循情,凡共住者各宜慎重。
2.客堂規(guī)約
擔囊負缽,本為參尋,撥草瞻風,曾無別事。既垂見訪,宜禁喧囂,諸凡安排,百事隨眾。動靜凜乎人表,閑忙卓乎眾先,有法可嚴,有儀可范。如此法器,可謂高流,所有規(guī)約,幸相共鑒。
一、客至,茶湯、點心等一一調停,若不相識,即請問名號住處,不得疏慢延誤,違者罰。
二、值日知客,不拘有事無事,須坐客堂靜候,失職者罰。
三、早晚上殿,若無僧值,由知客照應路燈及大殿蒲團,并照管諸師站立行序,如未到者,問明公事有無,若誤者罰。
四、聞梆聲諸師過堂,若無僧值,由知客照應打點及站立齋堂,若誤者罰。
五、官員往來,立即白主持,知客先為侍奉茶,誤者罰。
六、凡客堂議事,舉買賣用費,侍者舉白主持,上下通事,知客開時節(jié)人情,當作之一切大小事等,議畢同白住持。
七、內外諸師有事需白值日知客問理,若置之不問者罰?诮窍酄帲卓吞茫等找吮毖,如不服者,請公議處罰之。倘不服,公摒出院。若循私情,斷事不公,一并處罰。
八、外來閑雜人在寺鬧事,知客須極力相勸,值日畏不向前坐視者罰。
九、知客無事,須上殿過堂出坡。除有病除外,余不到者罰。
十、諸師出入,不到客堂告假銷假及在外閑游放逸,執(zhí)事不舉者同罰。
十一、知客一應事務,或有專權自主,同寮互相嫉妒及私情偏袒者,白眾同寮議罰。
十二、知客雖非值日,亦不得在外閑游,違者罰。
十三、別長老至,請凈面吃茶,即報主持,然后領見。至齋畢送客單至尊者寮,
侍候周全。
十四、齋主設齋散襯等事,知客協(xié)同其他執(zhí)事公議如一;蚬┙o小食,除客堂待賓客,外內一例散襯。
十五、佛事預先掛牌,失誤者罰。
十六、凡書信禮物至,問明送某處即登簿,當時收送交代,有收據(jù)或回書付來者手,誤者罰。
十七、客堂眾執(zhí)事犯諍鬧者,實時抽逐出,勿論是非,或恃強偏見障礙同寮等執(zhí)事,不肯同和商議,有礙常住事,倍罰出寮。
十八、凡起單必須細檢對象,防錯攜帶常住等物,如失誤者罰。
十九、逢換職事,所有對象,知客僧值約同監(jiān)院三處當眾與新舊職點交清楚。如有損失,令舊職賠還原物,不如法者罰。
二十、應用人情錢物及公署禮等,須大眾同為商議,若己見自行者罰。
二十一、施主來往,銀錢進出,多從客堂經(jīng)手,善惡因果絲毫不爽。各宜謹之慎之。
二十二、逢年四季告香及黑白月布薩,客堂掛牌,時至僧值巡查不到者罰之。如無僧值,知客代之。
二十三、中華寺位處國外,接待外賓須注重威儀,在教言教,同時按國家有關外事紀律辦事,違者罰。
3.知客日行儀軌
客堂為來寺參訪者首先必到之處,亦為合寺住眾規(guī)矩的監(jiān)護者,故除關照參學者及住眾外,亦是眾人威儀的典范。且中華寺位處他國,接待來賓尤須注意。故特立規(guī)范如下,須以認真實行,違者罰,重者出院。
一、當值知客接待重要客人時,須海青著身。
二、其他國家朝圣或旅游者到此,詣問有關事宜,應盡心介紹,但說話時須注意分寸和威儀。不得說壞和合僧或有損佛教、國家關系等語,亦不得隨意與他人嬉笑、戲話,無有僧范。
三、客人有找方丈和尚者,要先問清何事,如為主客,要問明客人之來歷,并立即通知方丈,如生客時須為雙方介紹。
四、客人有事找其他執(zhí)事,須盡快找到,如或不在,應向來客解釋清楚并可留下聯(lián)系方法。
五、各項事務,應與其他執(zhí)事相商,并稟知方丈,得允后,方可行事。需掛牌者應及時掛牌。
六、知客非值日,亦不得在外閑逛。
七、無事不得隨意不上殿過堂。
八、嚴格遵守中華寺各項制度與規(guī)約。
4.管理條例
(1)管理體制與寺院組織
第一條寺院在國家宗教局和駐尼大使館行政領導下接受藍開委指導,由僧人自己管理自己。在教內,直接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領導。
第二條按中國佛教傳統(tǒng)建立叢林管理制度。
第三條寺院住持和僧團總人數(shù)在十人左右,人員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在全國選拔學修優(yōu)秀者。
住持和僧眾必須愛國愛教,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祖國統(tǒng)一,有一定的國家政策知識和外交知識。
住眾應有為佛教奉獻精神,能吃苦耐勞,精進用功辦道。
住持和僧眾應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基本英語知識,身體健康,品學兼優(yōu)。住持方丈舉行送位升座儀式。
在住寺期間,謹遵佛制,遵守當?shù)貒曳珊兔袼琢晳T,如有違犯,立即遣返、回國。
寺院除十位僧人外,應配備一位醫(yī)務人員,一位翻譯和二位廚師。
因管理人員有限,僧團在名義上不設序、列職,只設住持方丈、監(jiān)院、知客、維那、僧值、會計、出納、庫房、典座、侍者等。
住眾應以寺為家,作長期住寺想,有特殊情況,需回國者,根據(jù)個人情況,由中佛協(xié)妥善安排。
第四條寺院如設基金會,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指定住眾人員擔當,不另配人員。
(2)寺院修持和佛事活動
第五條中華寺管理僧眾,應有一定修持時間,同時安排一定的勞動,提倡農禪并重,堅持早晚上殿過堂,嚴守戒律,整肅僧儀,研究教理和有關時事政治、法規(guī),注意自己是中國僧人的代表者,不使行為上有任何不軌現(xiàn)象出現(xiàn)。
第六條考慮住眾的生活自養(yǎng)和中華寺第二期工程問題,寺院適當接受不帶任何政治附加條件的佛事法會,佛事法會以不影響僧眾修持和寺務工作為原則。
第七條佛事法會只限制在中華寺內舉行,如有他國寺院誠懇邀請,在不帶任何政治目的的邀請下方可接收。
第八條寺院不進行任何不屬佛教的活動。
第九條住眾應加強自我學修,刻苦用功,精進辦道,同時要有吃苦耐勞和克服各種各樣困難的精神。
(3)自養(yǎng)事業(yè)、接受捐贈和佛事收入
藍毗尼地處遠離城鎮(zhèn)的荒郊野外,加上尼泊爾國家本就不富裕,也不識佛教規(guī)矩,靠當?shù)?a href="/remen/gong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供養(yǎng)是不可能的,因此:
第十條根據(jù)農禪并重的傳統(tǒng),因地制宜,進行符合寺院特點的種菜作務和法務流通、素齋等工作,以解決自養(yǎng)問題。
第十一條接受佛事法會的功德款,由常住財務統(tǒng)一建賬,全部交常住,不得分攤。
第十二條所有捐贈,一律交財務建明細賬,定期公布,基金會款另立戶頭,不得與寺院資金互通。
第十三條按歷來常住規(guī)矩,客堂只作客堂事務,不收取任何款項,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外攀緣,接受紅包,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遣送回國。
第十四條建立會計出納賬目,按季定期向中國佛教協(xié)會和住持報報表。
(4)接待外賓和海外聯(lián)誼
第十五條認真做好接待外賓的工作,積極開展和其他友好國家佛教界及他國在藍毗尼寺院的聯(lián)誼活動。在接待工作中,做到熱情友好,講究威儀,在教言教,自愛自重,體現(xiàn)中國僧人的風范,體現(xiàn)中國文明風尚。
第十六條寺院在涉外活動中堅持愛國愛教、在教言教的原則,不接受任何無原則的邀請和帶政治附加條件的佛事活動和捐贈。
(5)寺院保護
第十七條中華寺是中國思想、文化、園林、古建筑藝術、人倫道德、佛家理念的搜集代表,若干年后就是一筆文化財產(chǎn),必須好好保護。
第十八條寺院一切財產(chǎn)要建立檔案,專人負責,妥善保管。
第十九條建立治安小組,制定具體措施,嚴防人為破壞事故,做好安全保衛(wèi)工作。
第二十條建立消防組織,制定并落實消防規(guī)章制度和具體措施,安全防火。
中華寺內還有一段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編撰的《中華寺緣起》,全文如下:
尼泊爾藍毗尼,乃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文佛降誕圣地,亦人類文化文明一大發(fā)祥地。文佛誕后,尼連禪水,靈鷲山光,給孤園林,舍衛(wèi)王城,菩提場月,雙林娑樹,四十九年說法,三藏十二部法寶,啟發(fā)了中印、中尼、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智慧和傳統(tǒng)友誼,顯示了古印度文化和東方文明的輝煌。多少眾生從此解脫得度!多少學人從此修行成就!多少文化從此開拓法流!
惟斯圣地,眾生傾心,群魔震驚,共業(yè)所染,寶藏久湮,大法不彰。隨著世界多元文化之發(fā)展,多極世界之形成,藍毗尼之佛光,亦逐漸為人們重新體會和確認,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重要歷史文化遺跡。1967年,聯(lián)合國秘書長吳丹建議尼泊爾國王瑪亨德拉開發(fā)藍毗尼,復興舉世仰望的歷史文化遺跡,使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發(fā)展,進行國際文化交流之中心。國王納此建議,開始修繕。1970年在聯(lián)合國開發(fā)署和有關國家支助下,成立了藍毗尼開發(fā)國際委員會,會員有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新加坡、泰國、韓國,總部設在尼泊爾。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亦號召其所屬七十余分會,包括其中之一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為藍毗尼開發(fā)捐獻資金。
1984年,在中國佛教代表團出席科倫坡舉行的世界佛教聯(lián)誼會期間,尼泊爾前國王秘書、現(xiàn)尼泊爾佛教復興會負責人魯克達山先生向我趙樸初團長提請中國幫助復興藍毗尼圣地。同年12月,聯(lián)合國開發(fā)署駐華代表孔雷薩先生專程訪問中國佛教協(xié)會,請求中國參加藍毗尼國際開發(fā)委員會。
中國是佛教大國。尼泊爾是我國友好鄰邦。報答佛恩,弘揚佛法,振興佛祖降誕圣地,中國佛教界當仁不讓,義不容辭。1986年,在出席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召開的世界佛教聯(lián)誼會第十五屆大會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副委員長、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佛教界承諾中國在藍毗尼建立一座中國寺院。其后,趙樸初會長為即建的中國寺院定名為“中華寺”。
中華寺的興建,緣起于藍毗尼在佛教歷史上的重要地位,F(xiàn)在的尼泊爾在佛陀降生的年代不是獨立國家,僅僅只是印度聯(lián)邦國中的一個小國,只是后來才從印度領土中獨立出去。佛陀在此地誕生后,轉*輪、度眾生,在大約七百多年前,印度佛法慘遭滅頂之災,這些圣地就被一個一個地毀滅或埋藏在荒山野草下面。英國殖民者對于印度、尼泊爾的殖民統(tǒng)治,既是災害,也給這兩個國家?guī)砹烁R。七百年不知道自己祖先有佛?a href="/remen/xin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信仰的兩國人民,居然經(jīng)由英國考古學家們的不斷努力,根據(jù)《大唐西域記》及《佛國記》等書籍,挖掘出了大量佛教圣跡,恢復了對于本國佛教歷史的了解。其中貢獻最大的是英國人康寧漢姆。
1896年,尼泊爾官員克哈德卡及德國人費約赫爾在藍毗尼花園地區(qū)找到了阿育王留下的藍毗尼石柱,對佛陀誕生的史實進行了初步確定。1899年,復經(jīng)印度考古學家木克赫約基進行了進一步發(fā)掘認證。直到1939年,歷經(jīng)數(shù)次考核,教科文組織才確定藍毗尼為重要歷史文化遺產(chǎn)。藍毗尼為釋迦牟尼佛誕生地已確認無疑。1956年,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參加佛陀涅槃2500周年紀念會時強調,要開發(fā)藍毗尼,并將已倒的阿育王石柱重新樹立起來。
1986年中國響應藍毗尼開發(fā)委員會、尼泊爾王國政府以及世佛聯(lián)的倡議,確定在藍毗尼花園建設中華寺,國家撥款300萬人民幣作為建設費用。但是由于尼泊爾政局不穩(wěn),寺院啟建計劃一直拖延到1995年。待尼泊爾王國政局相對穩(wěn)定,尼泊爾駐華大使再次請求中國實施中華寺建設。國家宗教局及中國佛教協(xié)會經(jīng)仔細考察論證后,認為建設機緣已經(jīng)成熟,于是報請國務院,國家決定再撥3300萬人民幣作為中華寺的建設費用。中華寺建設正式啟動。1995年8月,懷善法師主持中華寺總體設計工作。確定該寺雖在異國他鄉(xiāng),卻應按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理念,以坐北朝南的方向來布置寺院。
中華寺的定名由國務院審定通過。寺院以大雄寶殿為最高建筑,設“七堂伽藍”,分別為大雄寶殿、三門殿、藏經(jīng)樓、方丈院、禪堂、齋堂、鐘鼓樓,以川字型布局,采取二進三重殿制,并適當考慮中國傳統(tǒng)堪輿學理論,幫助落實“七堂伽藍”的具體布置。中華寺總體占地面積為160x160平方米,因為藍開委統(tǒng)一要求每座寺院各邊均留出20米作綠化帶,故實際使用是120x120平方米,又在西面留出40米作接待的生活用地,所以中華寺的宗教生活用地是80x120平方米。
寺院的奠基選在1996年12月1日,這一天也正是發(fā)現(xiàn)證實釋迦牟尼佛降生處的阿育王石柱一百周年紀念日。經(jīng)過三年多時間的不懈努力,中華寺于2000年5月全部落成,并舉行了佛像開光、方丈升坐法會,懷善法師擔當?shù)谝蝗畏秸伞?/p>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