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二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二
明 憨山德清 閱
釋毗舍浮佛偈
夫外堅濕暖動而觀之。則此身初非我有。外前境而觀之。則此心本無生處。外心境而觀之。則罪罪福福。皆本無主也。故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如來大慈。豈欺我哉。
宋黃庭堅。號山谷。有貴人以絹求山谷書自所作文。山谷笑曰。庭堅所作文烏足寶。惟寒山詩。乃沃火宅清涼之具。遂書與之。復(fù)囑之曰。寒山詩雖佳。然源從七佛偈流出。故山谷凡所行樂之地。書七佛偈最多。而七佛偈中。毗舍浮佛偈。尤為殊勝。所以然者。蓋過去千佛。微此佛則莫能成其終,F(xiàn)在千佛。微此佛則莫能成其始。成始成終。實系此偈。是故讀誦書寫受持樂說。流布毗舍浮佛偈者。十方三世諸佛并其神力,F(xiàn)出廣長舌相。贊嘆是人功德不少。毗舍浮佛。此言一切自在覺。嗚呼。一切自在覺。一切不自在障。初非異源。故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但諸佛善用其心。則無往而非自在。眾生不善用其心。則無往而非障礙。然此障礙。不從天降。不從地生。亦非人與。以其見有我身。則死生榮辱至矣。以其見有我心。則好惡煩惱至矣。夫死生榮辱好惡煩惱。皆以我身我心為本源。茍有勇猛丈夫。能直下拔其本。塞其源。則眾生之障礙。未始非諸佛之解脫也。八大人覺經(jīng)曰。心為惡源。形為罪藪。予以是愈信山谷謂寒山詩。為沃火宅清涼之具。源從七佛偈流出。無欺焉。或問曰?輴涸。空罪藪。有道乎。應(yīng)之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此半偈能讀而誦。誦而思。思而明。明而達。則惡源之枯不枯。罪藪之空不空。子自知之。非予口舌所能告也。
夫心為惡源。形為罪藪。凡血氣之屬必有知。血氣非形乎。知非心乎。嗚呼。形之與心。莫知是何怪物。而毒眾生若此。人有言曰。修行本無他術(shù)。茍能柰何得自己身心便了。雖然柰何得自己身心。豈細故哉。是以圣人哀之。設(shè)大方便。使博地凡夫。即惡源而為慈悲之海。即罪藪而為功德之林。達形非形。了心非心。非形則形充八極而無累。非心則智周萬物而不勞。如是妙用。莫如毗舍浮佛頌也。毗舍浮佛。此言一切自在覺。此自在覺。炯然獨立。于眾生日用之中。初無障礙。然在諸佛便得自在受用。在眾生便成障礙。且道病根在什么處。咄。大地眾生成正覺。十方諸佛陷泥犁。
夫患本無根。根于身心。所以顏子墮肢體黜聰明者。拔患根也。老子亦曰。我有大患。為我有身。我若無身。何患之有。由是言之。身乃饑凍榮辱死生之樁也。如以堅濕暖動觀身。則患樁不待推而倒矣。心乃好惡是非之樁。如以物我同根觀心。勞勤好惡雜毒之樁。亦不待推而倒矣。噫。兩樁既倒。身心情枯。堅濕暖動。即法身也。能好惡為雜毒者。即無分別智也。以無分別智之魚。游無邊際法身之海。水不待忘魚。魚自忘。魚不待忘水。水亦自忘。魚水相忘。而浮沉自在清冷之懷。則魚與水皆象先之紹介也。剖塵居士勉之。
毗舍浮佛。此言自在覺。覺與自在。體用互稱耳。蓋覺則自在。自在則覺。故圣人體用圓融。無粗不精。精則一。一則無待。無待則無外。無外則物我同根。天地一體。所以大不廢小。體不廢用。根兮塵兮。根不自立。由塵而樁。塵不自立。由根而賓。由塵而樁。樁果有乎。由根而賓。賓果有乎。兩者既決。物我寂寥。故曰。寂寥于萬化之域。動用于一虛之中。故根不礙塵。塵不礙根。大用全而無跡。無跡則物我何在。知此謂之覺。根塵不相留礙。謂之自在。若然者。根未嘗有根。塵未嘗有塵。圣人善用其心。故自在而覺。眾人不善用其心。所以自在覺。翻成不自在障耳。余以是知以四大觀身。有身用而無身相。以前境觀心。有心用而無我執(zhí)。故此半偈。誠破死生之爻象。治心病之醫(yī)王也。
夫身心之初。有無身心者。湛然圓滿而獨存焉。伏羲氏得之而畫卦。仲尼氏得之而翼易。老氏得之二篇乃作。吾大覺老人得之。于靈山會上。拈花微笑。人天百萬。圣凡交羅。獨迦葉氏亦得之。自是由阿難氏。乃至于達磨氏。大鑒氏。南岳氏。青原氏。并相繼而得之。于是乎千變?nèi)f化。鬼面神頭;蛞源缺癁三昧;蛞脏僚瓰槿痢;蛞钥嘈袨槿;蛞哉Z言文字為三昧;蛞园艉绕粕撑铻槿。以至于滾木球。握木蛇。斬蛇伏虎叱龍之類。書不勝舉。如上種種三昧。世出世法。交相造化。使夫眾生日用而不知。而或知。不知即名凡夫;蛑疵ト。嗚呼。圣人與眾人。初本一條。惟以知不知。乃凡圣分焉。由是而觀。知亦由我。不知亦由我。何天下知者寡。而不知者多。病在何處。良以有生以來。計身心以為我。而身心之前者。湛然圓滿。妙物無累。反昧之而不覺。一不覺則永不覺。所以威音同稟。以至于今。猶茫然無省。勞他圣人。右提左挈。百計千方。委曲施盡。伎倆亦窮?偛恢X。古人呼此輩謂之行尸走肉。白日小鬼。不亦宜乎。吾毗舍浮佛。復(fù)不以眾生難度而退愿心。說此偈。要使博地凡夫。共登無上。夫無上者。謂身心之初。有大圓鏡智。光徹終古。妙拔群有。威神莫測。得之即圣。失之則凡故也。若然者。凡圣之分。不過于身心窠窟。翻得破者。則解脫無方。不能翻得破者。則障礙長劫。蓋死生無根。以身為根。好惡無本。以心為本。茍能以四大觀身。身何所在。前境觀心。心從何起。知身所在。即身有而無累。知心所起。即心有而不生。身有而無累。生死何妨。心有而不生。應(yīng)物何礙。生死何妨。則愿輪常轉(zhuǎn)。應(yīng)物無礙則慧日常明。雖然。初心學(xué)人。不以持偈為梯航。則苦海難度。又持偈有上中下之不同。上者以其天機深妙。觸偈即悟。中者惟持久始得心開。下者由讀而誦。誦而能持。持而能熟。熟則或以此生得入;蛞远嗌萌搿H雱t本同。上達無異。以此觀之。根無利鈍。能信者皆得出苦。何故自甘暴棄;蛞载氋v累而不能持偈。或以富貴累而不能持偈。貧賤富貴。雖榮辱不等。累無兩般。且年光不可把玩。老病不與人期。一息不來。便成他世。凡百罪業(yè)。是汝作者。不免隨之。隨而不離。如影隨形。天上人閑。太虛空中?偀o你逃避處。如可逃得。則一切佛祖圣賢之聰明。不若凡夫之愚癡矣。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夫有生之患。莫大于生死。而生死之患。惟至人則能超然無累。下是則孰不受其累。然生死又本于有身。老氏云。我有大患。為我有身。故出世圣人。示此偈開悟是輩。此身不過五行攢簇而成。四大合并而有。所言四大者。地水火風(fēng)是也。此四何名為大。謂其無處不遍。故稱之為大。此四大在身。則為肉。為皮。為筋骨。為血脈。為痰唾。為津液。為熱氣。為動轉(zhuǎn)。今現(xiàn)前此身。不過此等合成。既合成矣。眾生不悟非堅。確然執(zhí)之為身。故臨死生之際。處利害關(guān)頭。心神恍惚。千算萬計。不過要保全此個軀殼子。殊不知此身。皮肉筋骨感地而有。血脈津液。感水而有。一切熱氣感火而有。凡百運轉(zhuǎn)感風(fēng)而有。故智者。不待閑時方作此想。于日用中常作此想。皮肉筋骨。原從地有。血脈津液。原從水有。熱氣原從火有。動轉(zhuǎn)原從風(fēng)有。此四大者。一切眾生。凡有血氣之屬。皆所共有。我何癡迷。確然妄執(zhí)為身。此想周旋俯仰。進退屈伸。常專注不斷。漸漸純孰。一旦頓悟。此身何在。故昔人有悟之者云。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fēng)。且一切生死眾患如箭。我身如垛。既悟此身。堅濕暖動。各還其本。垛尚不有。箭來誰受。故曰。假借四大以為身也。夫心有真心。有妄心。真心則圣人與凡夫無所閑別者。無所增損者。廣大靈明。廓然充滿。本無生。安有死。本無來。安有去。離生死。絕去來。不離日用。湛然常在。不可以有心得。不可以無心求。惟神而明之者可幾也。此心不悟。雖衣冠楚楚?偸切惺呷。人為萬物之靈。于此不悚然懼。惕然省者。非顛倒。即著鬼迷矣。妄心者。感物而有。受制于物。故逢順境則喜。逢逆境則嗔。憎愛交加。靈臺汩沒。一受于心。恨不即釋。喜不即化。此皆妄心也。真心。雖然應(yīng)物。物不能累。如明鏡照像。雖辨妍丑。而本無心。妄心。則因境有。即受境累。故曰。心本無生因境有也。
毗舍浮佛。此言一切自在覺。既自在覺矣。有何物而為障礙哉。然未覺者。不免一途成滯。見色則被色障礙。見空則被空障礙。忽然而有身。則被身障礙。介然而有心。則被心障礙。身障礙。生老病死。心障礙。喜怒哀樂。是以周旋一光之中。而妄成角立。既角立矣。一切不自在至矣。生有老迫。老有病迫。病有死迫。喜有怒迫。怒有哀迫。哀有樂迫。迫者相催之謂也。嗚呼。生若定常。老不可迫。喜若定常。哀不可迫。以其無常。流之莫能已也。惟有道者。達身無常。四大成故。達心無常。前境生故。達四無常。一身待故。達境無常。因心有故。借一蕩四。四無所立。借四蕩一。一無所存。借境蕩心。心初不有。借心蕩境。境不自留。一四互蕩。心境兼忘。一身而為無量之身。身相不壞一心。而慮周萬物。寸抱本閑。由一切不自在。入一切自在。達之者。剎那可以超曠劫。如其未達。解脫幢。即成行尸肉塊。智慧津。翻作苦海逆浪。自古及今。豪杰英雄。打破這關(guān)捩子不得。雖功高千古。名光萬世。于本分上事。了無交涉。故生時受生迷。老時受老迷。病時受病迷。死時受死迷。喜怒哀樂時。受喜怒哀樂迷。以迷續(xù)迷。迷無斷日。人為萬物之靈。而靈不悟。以靈續(xù)迷。為一切黑業(yè)本。山高海積。未有撼竭之時。少知自反者。安得不懼乎。又靈如融通之水。迷如窒礙之冰。融通。則在方而方。在圓而圓。窒礙。則方則定方。圓則定圓。方圓無滯之謂活。方圓有定之謂死。是故圣人居方圓。而方圓莫能滯。以無滯故。所以能通天下之情。眾人則不然。見方而被方惑。見圓而起圓執(zhí)。所以在圣人。即死而活。在眾人。即活而死。故圣人謂之生人。眾人謂之死人。由是觀之。自上古以來。所謂生人者。能得幾何哉。為圣不難。難在通靈。茍能通靈。非惟身心俱靈。大則虛空天地萬物之伙。微則一介一塵一毛一發(fā)。靡不靈矣。至于三藏六經(jīng)。諸子之流。百工之技。亦無不通。故達身靈通。無事可礙。達心靈通。無理可障。化生老病死。為無上涅槃;叵才。證大菩提。涅槃菩提。從身心得。若無身心。二果何階。故曰。此身為塵勞山。此心為雜毒海。一旦達身無己。塵勞山即功德聚也。達心如幻。雜毒海即般若漿也。人為萬物之靈。不自重。甘為死人。不為生人。可悲已。
此半頌。特十四字而已。然大藏與一千七百則機緣。九經(jīng)二篇百家之要。莫不備焉。子若張而演之。雖大塊為墨。昆侖為筆。天風(fēng)為手。虛空為紙。莫能盡也。故曰。佛法有不思議力。既曰不思議。豈可以眾生臆見揣摩而能知耶。但當(dāng)諦信受持。則終自悟入。夫信則誠。誠則一。一則我持頌之心。了無所附麗。如是積久。則身心橫計。一朝爆落。則生死鑄而為涅槃。煩惱化而為菩提矣。此兩者謂之二轉(zhuǎn)依果。所謂轉(zhuǎn)生死而依涅槃。轉(zhuǎn)煩惱而依菩提也。然凡夫心識粗浮。卒不能制之一處。故須由讀而誦。誦而持。持而專。專而一。一則鄰化。鄰化。則將乘緣生而入無生矣。
達觀道人。嘗以毗舍浮佛傳法偈授人時。必曰。持千百萬遍。自在受用現(xiàn)前矣。毗舍浮佛。此言一切自在覺。而深推其旨。大要破眾生身心之執(zhí)耳。故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即此觀之。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來。至于今日。莫能自在。于死生憎愛之中者。良以見有自身。則身相為礙。見有自心。則心相為礙。嗚呼。身相礙于外。心相礙于內(nèi)。一動一靜。內(nèi)外相礙。無須臾超然之境?砂б釉。即此相礙之境。在圣人日用中而身充法界。如月赴眾水。知周萬物。如鏡照群象。不速而至。不勞而遍。東坡大悲閣記。乃此偈注疏也。其略曰。大悲者。觀世音之變也。至何獨疑于大悲乎。如以東坡之意推之。則心念不靜。應(yīng)物必亂。非東坡不知即動而靜。即色而空。蓋東坡量自己分上。只體得理具光景。未到無身而現(xiàn)多身。無心而智鑒群品地位。如此地位。非大菩薩。豈易為哉。然觀東坡理具之旨。則所見無惑矣。體此無惑之見。于憎愛境上。死生關(guān)頭。真實挨將去。到佛菩薩地位。終有時在也。
釋八大人覺經(jīng)
夫覺與不覺。如拳手卷舒耳。圣人知其如此。所以即眾生日用不知之知。開為八覺。覺則如拳復(fù)手。手復(fù)則提挈四生。搬運三世。束太虛如芥子。捻大地為微塵。舉無不成。用無不驗。皆十指之力也。若手作拳。則十指屈而不能信矣。信既不能。安得有如上之用哉。故拳譬不覺。手譬了覺。以此觀之。諸佛不覺。則不異眾生。眾生忽覺。則不異諸佛。如屈指則拳。信指則手。而信之與屈。屈之與信。機在心而不在拳手也。然拳手可見。而心不可見。唯圣人因可見而見不可見。故能以不可見役可見者。所以可見者為圣人之利。而不為圣人之害也。而眾人以可見者為我有。則不可見者。愈遠而愈疏矣。故曰。性相近也。習(xí)相遠也。如一旦悟可見者。即不可見者。則日用不知之知。不惟開而為八覺。即千萬覺可開也。此不知之知。在諸佛則名八萬四千三昧。此八萬四千三昧。在眾生則名八萬四千煩惱。嗟乎。煩惱與三昧。果有常耶。果無常耶。有常則眾生終難得佛。無常則諸佛亦可以為眾生。如諸佛還作眾生。則眾生又何必求得佛哉。凡誦持此經(jīng)者。果知我現(xiàn)前日用不知之知。如來為我開為八覺。我因八覺而悟廓之。則八萬四千之覺。在我日用。不在諸佛言說也。予故曰。拳手可見。而心不可見。則不可見者。果可以數(shù)量盡哉。
釋十二因緣
所謂十二緣生者。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不了自心。謂之無明。既成無明。則必循緣。謂之行。循緣則必分別。謂之識。既成識矣。則必橫計。橫計實無其體。但有虛稱。謂之名。身因橫計所有。塊然一物。謂之色。然而名色解雖次第。乃一支也。根境相敵。謂之觸。觸則領(lǐng)納。謂之受。受必耽著。謂之愛。愛而不舍。計為常有。謂之取。取而執(zhí)實。謂之有。有則有生。生則有老。老則有死。自無明至老死。謂之十二支。此十二支。為一切眾生生死煩惱之窟宅。亦是一切諸佛菩提涅槃之樂土也。顧行人治之何如耳。
夫十二因緣者。謂因無明而緣行。因行而緣識。因識而緣名色。因名色而緣六入。因六入而緣觸。因觸而緣受。因受而緣愛。因愛而緣取。因取而緣有。因有而緣生。因生而緣老死。是名十二因緣。然無明與行。則屬過去。識。乃過去之終,F(xiàn)在之始耳。名色六入觸受愛。此五支則屬現(xiàn)在。取。乃現(xiàn)在之終。未來之始也。有生老死。此三支則屬來世。又無明。有迷理無明。有迷事無明。迷理無明。謂不了第一義諦。普光明智中。本無古今凡圣身心。即此不了。名之迷理無明。迷事無明。謂執(zhí)現(xiàn)前四大假合之身。四蘊橫集之心。此是我身。此是我心。只此執(zhí)著分別者。順則歡喜。逆則煩惱。此點執(zhí)受。名之迷事無明。故曰。迷理無明未破。決不能達本。迷事無明未破。決不能忘情。以不達本故。法身本有而不悟。以不忘情故。色身本無而橫執(zhí)。此執(zhí)不消。依之而造善惡之行。行成謂之業(yè)。業(yè)熟謂之果。受苦樂時謂之報。此就行一支而演說也。識則以行業(yè)牽引受果報。分別投胎。妄起憎愛名識。此識投胎之后。在母胎中。作赤白主。無有形段可見。但有其名。故謂之名。色。即赤白和合。至第五個七日。名形位。謂諸根四肢。似有而未全。故謂之色。六入則名色已后。至第六個七日。名毛發(fā)爪齒位。至第七個七日。名具根位。謂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故名六入。此兩支皆胎中具。若形位。毛發(fā)爪齒位。又名色六入兩支閑開出也。觸則出胎已后。至三四歲時。六根雖對六塵。未能了知。故苦樂想未生名觸。受則謂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時。因六塵觸對六根。即能納受前境好惡等事。雖能了別。然未能起淫貪之心。但名為受。愛謂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于種種勝妙資具。及淫欲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但名為愛。取。則從二十歲后。貪欲轉(zhuǎn)盛。于五塵境。四方馳求。曾無厭足。故名為取。此五支。雖在胎出胎之不同?倢佻F(xiàn)在。取。則是現(xiàn)在終。亦未來始。先已揀之。此復(fù)略顯。有謂因馳求諸境。起善惡業(yè)。積聚牽引。當(dāng)生三有之果。是名為有。三有則欲有。色有。無色有。是此三有。又名三界。生謂從現(xiàn)世善惡之業(yè)。后世還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為生。老死。謂從來世受生已后。五蘊之身。熟已還壞。故名老死。嗚呼。此十二因緣。非三達洞明。五眼圓照。孰能至于此。雖然學(xué)不檢名。名不審義。義豈能精。義既不精。則終難入神。義不入神。則實用無征。實用無征。雖說時似悟。對境終迷耳。故一觸死生禍福之機。便作不得主宰。以致名敗德喪。取笑千古。退世人之信心。即此觀之。不以佛祖圣賢自任。則十二因緣之名。尚不及聞。況能檢名審義。精義入神。以致用哉。即太史公。號稱博古。于三世報復(fù)。猶疑而不了。況其他耶。如史遷于十二因緣。能檢名審義。一心了知。則三世報復(fù)。決不至失言。取笑于后人。嗚呼惜哉。
八識規(guī)矩
前五識
性境現(xiàn)量通三性。
此言前五識。于三境中。惟緣性境。三量中。惟是現(xiàn)量。三性俱通。
性境者。謂所緣諸色境。不帶名言。得境自相也。相者。青黃赤白之謂。名者。長短方圓之稱,F(xiàn)量者。謂對境親明。不起分別也。性境屬境,F(xiàn)量屬心。三性者。善性惡性無記性也。三性俱通。以五識性。非恒一故。
性境若說根塵能所。八法而成。是落小乘。如惟識則無有此境。此境現(xiàn)前。如明鏡照象。湛然明了。不起分別。如云真境也。善惡兩性。在五識雖無分別。而照從是起。故通。
眼耳身三二地居。
三界分為九地。自地獄至六欲天。皆欲界也。為一地。四禪。色界也。有四地。四空。無色界也。有四地。共為九地。欲界名五趣雜居地。五識俱全。初禪天。名離生喜樂地。是為二地。止有眼耳身三識。無鼻舌二識。以無段食故。自三地以上。則五識俱無。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二句。言五識心所。遍行有五。別境有正。善心所十一。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根本煩惱六。今止有貪嗔癡三。共心所三十四。皆任運無分別者。
五識同依凈色根。
白凈色根者。指勝義而言。惟天眼能見。蓋落形質(zhì)者。是浮塵根。豈能照物。以有勝義根在。故能緣境。言五個識。同依勝義根而起也。
九緣七八好相鄰。
九緣者?铡C。根。境。作意。分別。依染凈。依根本。依種子也。眼識具九緣而生。耳識惟從八。除明緣故鼻舌身惟七。除空明二緣故。
合三離二觀塵世。
鼻舌身三識。合中取境。眼耳二識。離中取境。觀。即能緣見分。塵世。即所緣相分。
愚者難分識與根。
此言小乘愚法聲聞。不知根之與識。各有種子現(xiàn)行。以為根識互生也。不知根之種現(xiàn)。但能導(dǎo)識之種現(xiàn)。謂根為生識之緣則可。謂生識則不可。以識自有能生之種子故也。小乘未破所知障。于法不了。故難分耳。
變相觀空唯后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佛有根本智。有后得智。根本智。乃實智。能親緣真如。后得智。乃權(quán)智。但能了俗。不能親緣真如。果頭佛已破見思惑。能六根互用。變起相分。復(fù)觀相空。以不知前五。及七八等識。遂自認(rèn)為后得智。不知后得智。乃從根本智而得者。小乘雖有如理如量二智。特其名耳。豈真后得智耶。即后得智。在佛果中。猶不詮真。況因中乎。詮。契也。根本智無分別。所以親緣真如。后得智。從色根起。是有分別的。所以不能親緣無分別理。
小乘以無我為真如。斷了六識分別執(zhí)。便能六根互用。以為能親緣真如。
偈曰。小家果頭佛。理量徒有名。迷名不知義。疑大而起諍。五識同一覺。是以眼可聞。耳不能見色。實非本根咎。咎在分別者。以故見思破。六根即互用。彼小不知此。未究七八五。三者曉然了。橫計渠自破。既破棄舊法。悲哀歸大乘。羅什首初師。疑什亦有辨。一朝悟大理。仍復(fù)師羅什。
圓明初發(fā)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前五識隨八識轉(zhuǎn)。佛位中。第八識轉(zhuǎn)為無漏白凈識。而相應(yīng)心所。即成大圓鏡智。歘爾現(xiàn)前。故云初發(fā)。則前五識即成無漏。三類身者。法報化。三身中之化身也。千丈大化身。被大乘四加行菩薩。丈六小化身。被大乘三資糧位。菩薩及二乘凡夫。隨類化身。則三乘普被。六趣均沾。以止息眾生苦輪也○前八句明有漏。后四句明無漏。
俱頌其造善作惡不定之功能。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善。惡。無記。三性,F(xiàn)。比。非。三量。性。獨影。帶質(zhì)。三境。俱通也。比者。比類而知。非者。情有理無。比度不著也。帶質(zhì)境有二。以心緣心。中閑相分。從兩頭生。帶本質(zhì)生起。名真帶質(zhì)。以心緣色。中閑相分。惟從見分一頭生起。變帶質(zhì)起。名似帶質(zhì)。獨影亦有二。一有質(zhì)獨影。五根種現(xiàn)。皆托質(zhì)起。一無質(zhì)獨影。緣空花兔角。及過未等所變相分。是五塵落謝影子。止緣過去五塵。與未來變起五塵影子。不緣見在五塵也。
前生六識。攬法塵影子。以成今生形種。今生又因形起影。是來生受形種子。今生若能六識作觀。破了我執(zhí)。不攬法塵。則不受分段身矣○六識輪轉(zhuǎn)三界。顯易可知。
相應(yīng)心所五十一。
此句是標(biāo)數(shù)。性界二句是立名。欲令眾生因名以闡義。因義以會理。會理以致用。致用在作觀上說。致用以體道。體道以立德。
善惡臨時別配之。
六識遇善境時。與善心所相應(yīng)。遇不善無記境時。與不善無記心所相應(yīng)。故曰別配之。此特平平緣耳。若增上緣。則善心勇猛。惡心所。俱轉(zhuǎn)而為善矣。
性界受三恒轉(zhuǎn)易。
六識于三性。三界。并憂喜苦樂舍五受。恒常轉(zhuǎn)變改易也。
根隨信等總相連。
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善十一。等余遍行五。別境五。不定四。共五十一。亦相連性界受等轉(zhuǎn)易也。
動身發(fā)語獨為最。
動身發(fā)語時。于八個識中。行相最勝。以有情故也。
引滿能招業(yè)力牽。
引。引起也。滿。圓滿也。言六識能造業(yè)招果。
發(fā)起初心歡喜地。
歡喜地。因斷分別我法故。
此識于初地初心。轉(zhuǎn)成無漏。以斷有分別我法二執(zhí)故。
俱生猶自現(xiàn)纏眠。
無分別我法二執(zhí)。與生俱生。此時尚未斷。猶纏縳眠伏。以所知障未斷故。
遠行地后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遠行乃第七地也。此識以前漏無漏閑雜而生。至此地后。則俱生二障。永不現(xiàn)行。而純無漏。相應(yīng)心所。亦轉(zhuǎn)為妙觀察智。而圓明照大千矣。
第七識
帶質(zhì)有覆通情本。
七識于三境中緣帶質(zhì)境。三性中惟有覆無記性。有覆者。障蔽真性。通六識情故。本八識也。通情本。故曰相分兩頭生。
七識緣八識見分。為內(nèi)自我。七識是心。本識亦是心。所以說以心緣心。真帶質(zhì)。八識是其本質(zhì)。故七識既以八識見分為內(nèi)自我。則八識見分。即七識本位。八識見分緣色。即七識緣色也。色非真。故曰似帶質(zhì)。
問帶質(zhì)是帶八識本質(zhì)而生了。然如何是七識的境。八識能藏一切。所藏一切根身器界。我愛執(zhí)藏。八識便有境了。這境從何來。是從六識來也。便知七識原無體位。其相分從六八兩頭而生。
隨緣執(zhí)我量為非。
此識于無分別我法二執(zhí)。是任運綿綿。故云隨緣執(zhí)我。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大隨惟八。遍行五別境。止通慧。根本煩惱。止具四。貪癡見慢是也。
恒審思量我相隨。
前五識非恒非審。六識審而非恒。惟此識恒常審?fù)扑疾炝慷。?zhí)八識見分為我。故曰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zhèn)昏迷。四惑八大相應(yīng)起。
既執(zhí)八識為內(nèi)自我。則有情恒處生死長夜而不自覺。以與四惑八大相應(yīng)而起。四惑。即根本煩惱四。
六轉(zhuǎn)呼為染凈依。
八個識俱為轉(zhuǎn)識。惟六識作觀。則諸識俱轉(zhuǎn)。故轉(zhuǎn)獨加于六識。呼七識為染凈之依。蓋六識有分別。七識無分別。有分別。依無分別起。以無分別近無情故。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
凡一地中。具初中后三心。即入住出也。此識于初地初心。斷一分無明。便轉(zhuǎn)成無漏。為似平等性智。以因中轉(zhuǎn)也。無功用行。是八地?zé)o分別我法二執(zhí)。至此盡斷。故曰我恒摧。乃為真平等性智矣。
六識到第八地。轉(zhuǎn)妙觀察智。如何七識初地初心。就轉(zhuǎn)平等智耶。蓋六識到觀成后。轉(zhuǎn)妙觀察智。初作觀時。轉(zhuǎn)為似妙觀察智。
如來現(xiàn)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佛果位中,F(xiàn)十種他受用身。十地菩薩。乃所被之機也。
第八識
性惟無覆五遍行。
此識因中。于三性中。惟無覆無記性。緣境之時。相應(yīng)心所。惟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yè)力生。
此識于三界九地之中。隨六識善惡業(yè)力而生。以八識無記性故。
二乘不了因迷執(zhí)。由此能興論主諍。
此識最微細。所以二乘愚法聲聞。不信有此。惟以前六識受熏持種。斷了見思。執(zhí)為如理智。六根互用。執(zhí)為如量智。以無明全未破故。所以大乘論主反覆辯論。證有此識也。
浩浩三藏不可窮。
能持種子不失曰能藏。受染凈等熏曰所藏。七識執(zhí)為我曰執(zhí)藏。三藏體用深廣。故凡小不達。
淵深七浪境為風(fēng)。
八識如澄湛之淵。由前七個識攬前境為風(fēng)。興起波浪耳。
受薰持種根身器。
此識能受前染凈熏。能持根身器界種子。根是六根。身為內(nèi)世界。器為外世界。
去后來先作主公。
惟此識為總報主。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后異熟空。
第八地為不動地。此識初至此地。才舍能藏所藏執(zhí)藏。至金剛道后。乃等覺位。異熟者。變異而熟。異時而熟。異類而熟。金剛道后。斷生相無明。異熟種子方空也。
金剛觀智。是智之名。言其堅利能壞一切無明。有生住異滅。異熟空。則瞥起一念。無明空矣。
大圓無垢同時發(fā)。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識至佛果位中。轉(zhuǎn)成上品無漏凈體。號無垢識。與相應(yīng)大圓鏡智。同發(fā)起時。普照十方。圓明世界。
唯識略解
夫搜剔陰陽之奧。囊括造化之精。洞洪蒙之源。破渾沌之竅。超儒老而獨高。冠百氏而弘深。舍唯識之宗而他求。未之有也。夫唯遮境有。識簡心空。遮境則識外無法。簡空則非同枯滅。是以夷斷常之坑。塞生滅之路。圓彰中道?ㄒ蛎。魔外望絕。凡圣共遵耳。然識有八種。有心王心所之殊。茍非智慧空靈。思量妙絕。豈易窺其庭哉。阿賴耶識等。大略窮其所由生。直以真如照極反昧。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謂之證自證分。即如醒人忽爾昏作人語。雖聞而不能了了。謂之醒耶。又不能了了。謂之昏耶。人語又聞。此之謂昏醒相半。迷悟之關(guān)也。此等時節(jié)。有人喚之。則昏隨醒矣。不喚則醒隨昏矣。醒既隨昏。而外不能了境。又不作夢。惟昏然而已。謂之自證分。此等時節(jié)。位無能所。冥然獨存也。少頃頓夢種種悲歡苦樂。據(jù)能觀而言。謂之見分。即所觀之所。即相分;騿栐。見相二分。前后生耶?谷簧S鄳(yīng)之曰。見相二分。謂之前后生者。現(xiàn)量之中。不許有無分別。才生分別,F(xiàn)量滅矣。謂之抗生。則能所弗同也。此四分乃八識之本。故有志于此宗者。不可不留神焉。四分通澈。則八識之綱。思過半矣。
夫八識四分。乃相宗之綱骨也。阿賴耶識。末那識。分別識。眼耳鼻舌身五識。謂之八識。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謂之四分。究本言之。八識四分。初無別體。特以真如隨緣。乃成種種耳。夫真如隨緣之旨。最難明了。良以真如清凈。初無薰染。如何瞥起隨緣耶。于此參之不已。忽然悟入。所謂八識四分。不煩少檢。唯識之書。便能了了矣。故曰性宗通而相宗不通。則性宗所見。猶未圓滿。通相宗而不通性宗。則相宗所見。亦未精徹。性相俱通。而未悟達磨之禪。則如葉公畫龍。頭角望之非不宛然也。欲其濟亢旱。興雷雨。斷不能焉。是以有志于出世。而荷擔(dān)法道。若性。若相。若禪宗。敢不端誠而留神哉。惟相宗名義數(shù)多。若非心智妙密。委曲精搜。實未易明也。今則取大略稍論而疏之。但粗曉蒙孺耳。大抵阿賴耶識。通前眼耳鼻舌身五識。當(dāng)并而發(fā)揮之。似覺易明。蓋阿賴耶識。及前五識。皆屬現(xiàn)量。又皆上品果中轉(zhuǎn)也。若第七識。第六識則三品皆具。三品者。見道為下品。修道為中品。究竟為上品。故七六因中轉(zhuǎn)也;蛟。前五識成無漏相應(yīng)心品。現(xiàn)身益物。何以先言第八成無漏耶。以圓明初發(fā)。乃第八識相應(yīng)心品。成大圓鏡智。故其前五根。即第八識所變相分。能變本識。既成無漏。所變五根。自當(dāng)即成無漏矣。能發(fā)五根。既成無漏。則所發(fā)五識。遂成無漏何疑哉;蛟弧<妊园俗R轉(zhuǎn)成四智。何故卻言相應(yīng)心品耶。對曰。唯識第十云。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此轉(zhuǎn)有漏八識七識六識五識相應(yīng)心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zhuǎn)識為主。故說識轉(zhuǎn)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舍識。故說轉(zhuǎn)識成智也。大乘所緣緣義曰。言是帶己相者。帶與己相。各有二義。言帶有二義者。一則挾帶。即能緣心親挾境體而緣。二則變帶。即能緣心變起相分而緣也。親挾者。謂之實境。變起者。謂之假境。假境者何。即實境影子也。影子者何。謂前五識親挾實境。乃任運而緣。不帶名言。現(xiàn)量中也。譬諸明鏡。物臨即照。原無心也。才覺妍丑,F(xiàn)量已滅。即落比量矣。余是知假境影子。意識所緣耳。又能緣心變起相分而緣。亦假境也。今安慧宗中。妄謂因中無漏五識。能緣真如。殊不知五識成智。必待第八識轉(zhuǎn)而為根本智。然后五識轉(zhuǎn)成所作智也。此中目此智為后得者何也。謂根本而后得也。以五識及第八識皆屬現(xiàn)量。果上同轉(zhuǎn)故也。彼謂因中五識未轉(zhuǎn)智而能緣真如。非妄而何。縱于果上識雖轉(zhuǎn)智。第能照俗而不能緣真如故。護法師曰。果中猶自不詮真。況因中乎。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二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