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清涼解要 十
夏雨清涼解要 十
大家今生今世得到人身,又能出家,為什么不和業(yè)奮斗一番呢?自己力量不夠,可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接引。
我發(fā)現(xiàn)你們有不知道這個可怕的,還處處攀緣,處處妄想,這怎么得了?這口氣不來,來生改什么戲裝,不知道。不要說地獄苦不堪言,就是畜生道,也苦不堪言,大家各自努力,觀察自己。
念佛也不是癡癡地念,而是要知道他的功效。要如何念呢?增進功德。功德是什么呢?功者自度,德者度人。怎么能夠自度呢?定力。怎么能夠度人呢?慧力。念佛要知道增加自己功德,增加自己定慧,那才有用。
定慧是什么東西呢?簡單講,定者,不被一切妄想、攀緣所動。慧者,能破一切妄想、攀緣心。希望大家各自努力。
我看大家學戒,都很精進,我非常高興。今天我講一點點觀察六道生死之因相,這是你們出家最重要的事,大家要留神聽。
我們命終之時,一生所造的善業(yè)惡業(yè)一時俱現(xiàn)。為什么一時俱現(xiàn)?現(xiàn)的什么東西呢?就是你的妄想。大家仔細觀察自己就知道了,你是否有的時候(靜坐或其它時間),突然想起很多事情,你記不起來的事情,都想起來了,不知道那一年的事情,都想起來了?如果有這種情形,那是生死根!六道輪回就是它!再重的,有人想起來,一時放不下。想起如意的事情來,高興得放不下;不如意的事情,仇家,放不下。那就是六道生死之根。夜晚睡覺的時候,本來睡得好好,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睡不著,或淫欲念動的時候,睡不著,那是生死之根,佛說過嘛,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各人仔細就可觀察它了,如果妄想多的話,我和大家說著法,他不知道起什么妄想,不知道想那兒去?那都是六道生死根!
妄想從那兒起的?攀緣心。經(jīng)上說,攀緣于何?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你想想你所起的妄想,不外乎色聲香味觸法,三世的色聲香味觸法,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你現(xiàn)在醒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起的時候你管不了他,臨命終時一切神識昏昧了,你怎么管得了他?一定隨他走,墮入生死。所以末法時期,唯有凈土法門可修,仗佛力?墒且钪氐娜,往生不了。什么原因呢?淫欲念很重的人,他不想念佛了,這,怎么能往生呢?所以凈土法門雖不戒正淫,也要約束自己。
所以古德說「打得妄想死,許你法身活!股来笫挛戳,如喪考妣,F(xiàn)在有些胡涂人,說我學佛不求了生死,這簡直愚昧到家了!你們出家學佛,就是在家弟子也一樣,為了何事呢?為了求往生,不隨六道輪回。大家知道,這個妄想心,打不死他,你是六道輪回生死;如果他不起,漸漸伏下的話,你往生有希望。
最后我們再講,怎么用功呢?心里不要攀緣六塵。對一切眾生,一切人、一切事,不起太好心,不起太惡心,平等對待。
平等心怎么產(chǎn)生呢?念佛念法念僧。臨命終的時候,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起了,攀緣六塵的心不起,可以往生,不墮六道輪回。我們再講,怎么念佛,怎么念法,怎么念僧?念佛念法念僧皆有兩項。一是恭敬,一是承事。服務、做事情,叫承事。恭敬是一,沒有分別;承事有所不同,千差萬別。
對佛恭敬是一,對佛承事,譬如禮拜啦,繞佛啦,合掌啦,供養(yǎng)啦,這些都是承事于佛。像你們掃掃大殿,清理佛桌,為佛服務,都是承事。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大家要知道,承事于佛,是慈悲一切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是未來佛。
再談到念法,念法也是恭敬承事兩項。恭敬是一;承事有多種,在法的方面,譬如說,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這是在法的方面承事。
念僧也有恭敬和承事兩項。恭敬是一;承事有多種,比方說,供養(yǎng)、作僧眾事,皆是承事。掃地啦,洗菜啦,洗碗啦,掃院子,作僧眾事皆是承事。
恭敬是意業(yè),承事是身口業(yè)。對三寶要是恭敬承事,名身口意三業(yè)清凈。意業(yè)所起的叫功,身口業(yè)所起的叫德,你有這些功德,臨命終的時候,功德就現(xiàn)于腦海了,其它的六塵緣影不現(xiàn)了。
所以,要念佛念法念僧,這樣你才能了生死。
要讓過去的六塵緣影不現(xiàn),有兩種法門,第一個是懺悔,第二個就是恭敬承事。懺悔使他不增長;恭敬承事,以功德力,可使過去業(yè)障消除。
掙脫生死系縛
各自努力,掙脫生死的系縛。生死系縛,不是那么簡單掙脫的,不念念求阿彌陀佛接引,恐怕難以脫離。所以大家知道這道理以后,念念求佛接引。
大家應該萬緣放下,單提一聲佛號,你們不久久用功,辦不到的。用功久了,佛號一起,僅有一聲佛號,心中只有佛,沒有其它的妄想。
用功的方便,我屢次和大家講過,原則就是,謹謹慎慎,恐怕它跑掉,好像貓捕鼠一樣,不敢大意。恐怕大家念佛的時候,妄想隨起,這就是生死根苗。尤其是無量劫來種根最深的是淫欲念,恐怕大家隨時隨地都會起,甚而言之,你在殿堂上,佛菩薩面前還起,自己禁止不住,那不怪你不恭敬,因為它是無量劫來生死習氣,不得出離生死,就是它。不僅是男人見女人起淫欲念,女人見男人起淫欲念,男人見男人也可動念,女人見女人也可動念,所以佛在戒律上再三禁止。舉例說,比丘不可畜少年沙彌,就是這個意思。你不知道你剛剛動念那一剎那,潤生無明趁機增長,助成你無量劫來習氣不斷,還在六道生死之中。所以這一念很難斷,大家千萬不能大意,謹謹慎慎,兢兢業(yè)業(yè)。如果這一念一動的時候,你在生死之中了,多可怕啊!
要想掙脫這生死系縛,我們靠自力恐怕靠不住,大家求阿彌陀佛接引,求觀世音菩薩加被。所以,愿彌陀接我,觀音菩薩助我,才能把這一念斷下去。
這一念怎么能殺掉它呢?以戒捉,以定縛,以慧殺;,大智慧才能殺掉它?墒沁@個大智慧不是聞慧思慧,聞慧思慧僅僅能伏它,不能斷它。要想殺它,必須要起修慧,不實際修行,怎么能殺掉它?所以大家千萬謹慎謹慎,能突破這一關(guān),稱為大丈夫。
學佛了生死
有人說「學佛不求了生死」,這是他不知什么叫生死。
殺、盜、淫,是生死。不了生死,就是應該殺、盜、淫。惡口、妄語、兩舌、綺語,是生死,沒有惡口、妄語、兩舌、綺語,是了生死。如果殺、盜、淫、惡口、妄語、兩舌、綺語沒有了,了分段生死,出三界。
貪、瞋、癡,是生死。不了生死,就不斷貪、瞋、癡。如果斷貪、瞋、癡,了變易生死。
五欲是生死,眼貪美色,如男貪女色,女貪男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皆是生死。不了生死,就是五欲不斷。
五蓋是生死,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疑蓋、掉悔蓋,是生死。不了生死,是五蓋不除。
十使是生死,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是生死。不了生死,是不斷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
其余如九結(jié)、十纏、八萬四千煩惱,皆是生死,不了生死,就是不斷煩惱。
再講,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都是生死。若說學佛不求了生死,那就是不斷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是魔說,不是佛說。
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了生死。不了生死,那就是作一切惡,一切善不作,不凈其意,這完全違反佛道,希望大家慎思明辨,維護正法船。
一切心行不為后世作因緣
結(jié)夏過了一半了,各人照顧自己的佛號,不要忘記念佛。同時,開始的時候和大家講「日除一惡,日行一善」做了沒有?自己檢討,是否改過了?是否依然故我?檢討在轉(zhuǎn)凡成圣之道上究竟前進了多少?
智慧者一切心行不為后世作因緣。愚癡人所作所行皆為后世作因緣,一定受后有,原因產(chǎn)生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起分別心,造諸惡業(yè),熏阿賴耶識,一定受異熟果報。異熟果報成熟的時候,改頭換面,可是總不出六道輪回。我們無量劫來互為父母、兄弟姊妹、冤家仇對……,沒有出去的一天!既得人身,出家修道,再不除異熟因果,那一年那一月才能出去?
異熟,有其因,因就是煩惱和業(yè)。煩惱方面,最粗的是見思煩惱,你犯不犯?是否被見思煩惱所纏?如果是,一定有漏,不出三界,地獄餓鬼畜生有份。微細的,是無明煩惱,微細的業(yè),就是無漏業(yè),雖然不造三界六道生死,可是不見佛性,不成佛道。
所以我們要從第六意識下手,見思煩惱斷了,不為后世作因緣,這個事情辦了,可能不為后世作因緣,我才做。至于無明煩惱,那是出于第七識反熏第八識,太微細了,我們不夠資格,現(xiàn)在不談。
各人造了異熟果報沒有?如果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不要看今天你是比丘比丘尼,來生是牛是馬,不知道!可怕!
為什么教大家要念佛?念佛的異熟果報在凈土。為什么教大家日除一惡日行一善?日除一惡,你的異熟果報再不好,不在三涂;如果行善,若不出三界,也不離人天,再高,成就佛道。
這個,不要客氣的,客氣的話,誤你法身慧命。
結(jié)夏過了一半了,希望大家努力修道。
大家不要認為你還年輕。你要知道,生死在呼吸之間,說不定你的異熟果報在今年完成,說不定在這個月完成,也說不定在今天完成。各人提高警覺!
走上聲聞乘進趣菩薩乘
我發(fā)現(xiàn)你們同參之間有很多人,感情獨厚,他不知道這是六道輪回生死之根本,實可憐愍。佛說這輩人如小兒舐刀頭蜜,實可憐愍。
如果我不跟大家講,我有過,我講過以后你行不行在你,現(xiàn)在我把厲害講給大家聽。
出家人只論道義,沒有感情。什么原因?感情有四種次第,最微細是「愛」,再粗的「著」,再粗的「染」,最粗的是「淫」。愛的一念就是無明。由愛產(chǎn)生著、染、淫。在十二個因緣,這三個稱之為取,取于惑、業(yè)之間,產(chǎn)生后有,后有必落六道三涂。所以說,愛叫潤生無明,一定是六道輪回生死。所以說,斷的時候先斷淫。大家切實注意。
如果不斷淫,四項愛著染淫不除。斷淫以后,再進一步斷染。染雖然在現(xiàn)行業(yè),染有一少部分在種子了。再斷,斷著了。著大部分在種子,愛就是種子了。
有愛著染淫,心不平等,失掉法身,所以必墮六道生死。如果最后斷愛了,聲聞極果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斷淫,就是微細的愛。阿羅漢斷愛,才稱之為究竟斷淫。
凈土宗蕅益大師根據(jù)這個道理立事一心不亂,因為愛著染淫是迷事無明。這四項斷了以后,證小乘聲聞極果。所以迷事無明破盡,不受六道生死了。如果你能斷盡最后一分愛的話,可以得滅盡定。大家要努力奔向這個地方。
再往上修,從受開始斷起,那就是發(fā)業(yè)無明,根本無明,迷理無明。如果走上斷的道路,是菩薩道,斷的話叫成佛。我們不敢希望那個。蕅益大師立理一心不亂。凈土法門有勝方便,事一心、理一心。大家曉得了,執(zhí)持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可得到圓滿果位。
生次第,先從愛生,然后著,然后染,然后淫。斷次第,從粗到細,先斷淫,后斷染,再斷著,最后斷愛。這樣見思惑破盡,證聲聞極果、四果。如果著手能降伏淫念的話,這樣近乎于初果了。大家怎么可以不努力呢?
各位都是辭別雙親來出家,要知道你父母「含淚送子入空門」望的是什么?望的是你的祖先、你的父母,能因你得道,因你解脫!赣H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构诺轮圆豢刹宦!
所以大家修行凈土法門,凈土是圓頓大乘,理一心、事一心,可以同時而修得,一時俱得。要是三乘次第而修的話,斷淫、斷染、斷著、斷愛,聲聞極果,你不奔這個道路嗎?順著道路往上走。
如果不斷怎么樣啊?六道輪回。如果你墮在六道輪回之生死中,難免不墮三涂。怎么說呢?地藏經(jīng)說,娑婆眾生舉足動念,無非是業(yè),無非是罪。你有善果報,才感人天果報。既然娑婆眾生,無非是業(yè),無非是罪,你要保住人身很難啊!
人身一失,萬劫不復,后悔莫及。大家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年輕,那不一定;生命在呼吸間,一氣不來,轉(zhuǎn)為后世。六道輪回生死無量無邊,再修得度就難了。所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希望大家提高警覺,確實認識。佛法是踏實的,不是騙你的,你不修,得不到的。
不要認為大家研究點經(jīng)、研究點戒律,你要知道,你所知道那一點半生不熟的,到了臨命終的時候,不能對治生死。你臨命終的時候用什么對付生死呢?現(xiàn)在還舐刀頭蜜,實可憐愍。智慧者,看破以后積極脫離,不求阿彌佛加被,還難以辦到呢!何況大家迷迷糊糊?希望大家不要再做一個愚癡的眾生。
我們雖然修行凈土法門,求生極樂,也要知道按部就班,循序漸進。走上聲聞乘果位以后,進趣菩薩乘,要有這個大志向那才行啊!所以希望各位回想你當初出家的時候,你的父母含淚送子入空門,不要忘記初心啊!
《二、清凈三業(yè)》
清凈身口意從口業(yè)防起
奉勸大家持戒念阿彌陀佛,我時時刻刻、兢兢業(yè)業(yè)檢點自己,還有違犯的時候。你們四十幾個人,是我的嚴師,我唯恐自己身口意三業(yè)不正,把你們當作嚴師。
今生怎么了法?兢兢業(yè)業(yè),謹慎注意身口意三業(yè),不叫它犯戒。這樣才有臉見阿彌陀佛。十業(yè)當中,唯口業(yè)難守。身犯殺盜淫,可起正意念防止。心最難防,也可起正意念防止。唯口業(yè)不得了,一言剛出口,已經(jīng)追不及了。話剛出唇,已經(jīng)造業(yè)了,最難防。
希望大家防三業(yè),要從口業(yè)防起。時時刻刻,謹慎檢點自己。
你們不要僅僅看我是你們的師父,應看每人是你的師父。對每人現(xiàn)前都不敢有一點放逸,這樣道業(yè)才能增進,希望大家各自勉勵。
不犯口四過非佛法不說
身口意三業(yè),最容易犯的是口業(yè)。雖然意業(yè)時常起,可是它不是每一念都有貪,每一念都有瞋、癡?跇I(yè),凡夫說話,一動口就是四過,所談的不外乎妄語、惡口、綺語、兩舌。
大家要知道害怕,口業(yè)可以令眾生下地獄。所以大家說話的時候,檢討自己,口四過不犯──凡是妄語不說,說就說真實語;惡口不犯,說就說柔軟語;綺語不犯,說就說正法;離間語,就是兩舌,不可說,如果說,總是贊嘆別人功德。大家記住。
有一個原則,違背戒律的不說,非佛法不說。
閑談議論,說些世間法,你認為無所謂,其實犯了綺語,無利益之語。
所以,進一步,大家說功德語,說法,這樣可以避免口業(yè)少犯。
不要認為口業(yè)輕,它也可使眾生下地獄的。希望大家注意到。
不談是非
談是非,沒有一個單位待得下去;夫婦之間,談是非,一定不和順;家庭,談是非,子女一定教不好。
對父母,不談是非,則孝;對國家民族,不談是非,則忠;對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不談是非,則仁愛;對朋友,不談是非,則信義;對全世界人類,不談是非,則和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從此地得;
- 大丈夫不被業(yè)系
- 愿生西方,愿見彌陀
- 在八識田中下阿彌陀佛的種子
- 時刻不忘阿彌陀佛愿生極樂
- 持佛名號之心要像呼喚父母一樣
- 我們眼前的親緣眷屬好比一臺戲
- 修學佛法要求解脫味
- 凈土法門重行不重解
- 蓋世之才學不如你一聲阿彌陀佛
- 只領(lǐng)導他念佛就是所謂助念
- 念佛是因果法
- 佛說魔逆經(jīng)通義
-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jīng)講記
-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jīng)釋義
-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
- 界而無界無界而界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述要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記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記 賢善首章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修學記 普覺章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