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法泛談 六、緣起法與般若波羅蜜

  六、緣起法與般若波羅蜜

  緣起法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在明空理,而般若所說之空,是因緣空,非自性空。因緣空者,即是空空;自性空者,即是定空。定空是對有立空,空空即是不可得義。

  空空之空,是不礙有之空,故空即不空。不空之空曰般若,空之不空曰方便。方便梵語為漚和!洞蟀闳艚(jīng)》云,若人不知漚和,是不知般若也。

  般若漚和,即性空緣起;漚和般若,即緣起性空。般若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三世諸導(dǎo)師,皆從此法出。

  以般若漚和故,佛于空說無量;以漚和般若故,佛于無量說空。于空說無量,是世諦說;于無量說空,是第一義諦說。

  于第一義諦,成其大智;于世諦中,成其大悲。以智導(dǎo)悲,普度十方而不住生死;以悲導(dǎo)智,徹證真空而不住涅槃。不住涅槃,則法身是一而無剎不現(xiàn);不住生死,則普現(xiàn)十方而法身不動。猶如一月印千江,千江是一月。

  當(dāng)知以畢竟空故,佛大智圓滿;以法界緣起故,佛大悲圓滿。畢竟空是佛法身,法界緣起是佛報化身。是為等正覺,正遍知。故曰佛種從緣起。

  般若經(jīng)中,明二種智慧,一曰般若空慧,二曰方便勝智。不知方便智者,不知般若也。

  龍樹菩薩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所以因緣空,即是中道義。中道義圓攝無余,所以空即無量,無量即空。故《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我們已經(jīng)知道,諸法緣起,緣起則性空。性空即是般若空慧,緣起即是方便勝智。故緣起者,般若之大用也;般若者,緣起之體性也。是知緣起法,宗歸般若。

  般若者智慧也,緣起者方便也。菩薩以智慧成就自利功德,以方便成就利他功德。又可謂自利曰功,利他曰德,故緣起法,即無量功德智慧法門。智慧須假方便,無方便即不成功德。何以故?若無方便,于一切法必然取相必生住著。若取相住著,則不成功德。

  既然無方便不成智慧,有智慧必具方便,故方便亦智慧也。智慧名曰實智,方便名曰權(quán)智,是以權(quán)智亦名方便勝智。所以智慧方便具足,方能成就一切功德。智慧說一切法空,方便說一切法有。得智慧者覺無上佛道,得方便者化一切眾生。故曰雖有智慧,不假方便不成功德。

  《大般若經(jīng)》說般若與漚和,若菩薩知般若不知漚和,是不名知般若。般若譯為智慧,漚和譯為方便。菩薩以智慧行方便化眾生,化現(xiàn)十方而不失智慧。智慧起用能隨緣,方便隨緣不失性。故菩薩雖具智慧而不住涅槃,雖行化道而不住生死,此所以名菩薩也。大哉智慧方便也,誠乃萬行之師,千圣之母也。

  漚和者,具稱為漚和拘舍羅。譯為方便勝智,即方便善巧之意。所謂方便善巧者,本來畢竟空中無有諸佛,亦無眾生,以方便善巧說度眾生成佛。畢竟空中本無三乘人,說有三乘人,此方便善巧也。畢竟空中,本無三乘法,乃至無一切法,說有一切法者,方便善巧也。若菩薩無方便勝智,便不得成就無上佛道。若菩薩有方便勝智,便能終成無上覺。

  《放光般若經(jīng)》卷第二曾說:

  「復(fù)有菩薩無有漚惒拘舍羅,從四禪行六波羅蜜,持是禪福生長壽天,不盡天壽來生世間供養(yǎng)諸佛,是菩薩輩諸根暗鈍不大聰明。

  舍利弗。復(fù)有菩薩行于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禪念,三十七品大慈大悲,持漚惒拘舍羅禪福不能稽留,常生諸佛所教授處,當(dāng)生是拔陀劫中成逮覺者,常不離般若波羅蜜。

  復(fù)有菩薩以行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定,以漚惒拘舍羅不隨禪生,生于種姓大豪貴家,生梵志家生迦羅越家,所可生處常教眾生。

  復(fù)有菩薩行四禪四等意四無形定,以漚惒拘舍羅不為禪所稽留,來生四王天生忉利天生第六天,常教授諸天凈佛國土,教授眾生供侍諸佛。

  復(fù)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漚惒拘舍羅行第一禪,生于梵天于梵天中尊,從梵天已至十方諸佛轉(zhuǎn)*輪處,請諸佛世尊轉(zhuǎn)于*輪。

  復(fù)生一生補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漚惒拘舍羅,具于四禪具四等意四無形定,三十七品空無相無愿,具足三昧不隨禪處常見諸佛供事世尊,持清凈行便生兜術(shù)天,于其天上隨其壽命諸根具足,為無央數(shù)諸天人眷屬圍繞而為說法,已復(fù)來生世間人中,作阿惟三佛!

  這一段文,是說明菩薩有方便智與無方便智的不同。無方便智不得成就佛道,有方便智可成就無上佛道,F(xiàn)在略解這段文。

  復(fù)有菩薩無有漚惒拘舍羅,從四禪行六波羅蜜,持是禪福生長壽天,不盡天壽,來生世間,供養(yǎng)諸佛。是菩薩輩,諸根暗鈍,不大聰明。

  無漚惒拘舍羅者,是無方便勝智也。所謂四禪,系指色界行人言。初禪三天,梵眾、梵輔、大梵。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三天,少凈、無量凈、遍凈。四禪九天,無云、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見、善現(xiàn)、色究竟。

  初禪至無想天凡圣外道皆有,例如無想天即是外道天。四禪中無煩、無熱、善見、善現(xiàn)、色究竟等五天,又名五不還天,或五凈居天,系三果圣人所居之處,無有凡夫外道。三果圣人居此,已斷盡欲界九品思惑,更不還生欲界,故名五不還天。

  依《成實論》謂:「若生凈居天,是人不復(fù)到無色處,以樂慧故。若人生無色處者,是人終不生凈居天,以樂定故。」故知樂慧之人,從五凈居天出三界得無漏。樂定者,從廣果天生四無色天出三界得無漏。樂定之人不起化道,樂慧之人可回小向大。

  從四禪行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般若。此六波羅蜜,是菩薩行。說明此人雖生四禪,但不忘菩薩行也。雖不忘菩薩行,但以樂定故,持仗禪福,生于長壽天。長壽天者,四無色天也。非想非非想天壽八萬大劫,于三界內(nèi)其壽最長,故曰長壽天。

  不盡天壽來生世間,供養(yǎng)諸佛。非想非非想天壽盡有兩種人:一種人斷煩惱,以斷煩惱故,出三界證無漏是為圣人。一種人不斷煩惱,以不斷煩惱故,為業(yè)力所追,還入生死是為凡夫。

  菩薩以愿力故,既不證涅槃,又不隨業(yè)力墮入生死。所以不盡天壽,來生世間供養(yǎng)諸佛。不盡天壽,是表示菩薩,非因業(yè)力落入世間也。供養(yǎng)諸佛,是表示菩薩不忘失菩提心也,以行六波羅蜜之功德,還生佛世也。

  是菩薩輩,諸根暗鈍不大聰明。如是菩薩以無方便智故,所以諸根暗鈍,不大聰明。不大聰明者,不得大智慧也。以上說菩薩無方便智者,有此大過。

  舍利弗下,明第二種菩薩。復(fù)有菩薩行于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禪念,三十七品,大慈大悲。以下順次說菩薩有方便智的功德。

  四禪已如上釋。四等意即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者,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慈悲喜舍者,四種梵行也。此四無量心皆為度眾生而發(fā),眾生無量,故心亦無量,曰四無量心。佛于經(jīng)中方便說「修慈極遠(yuǎn)生遍凈,修悲極遠(yuǎn)生空處,修喜極遠(yuǎn)生識處,修舍極遠(yuǎn)生無所有」。遍凈是第三禪天,悲無量心以上,均生無色界。

  若依毗曇,謂喜無量心,在初、二禪;余慈悲舍三無量心,在四禪。若依成實與大乘,均謂四無量心,修之可得八禪之報?傊姆N無量心,均不出色無色界,故曰四種梵行。

  四無形禪念,即四無色定也?諢o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三十七品,大慈大悲。三十七助道品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聲聞乘人,為求出離而修三十七道品。菩薩卻是為度一切眾生,修三十七道品,故曰大慈大悲。

  持漚惒拘舍羅,禪福不能稽留。是說這些菩薩,因為有方便勝智的關(guān)系,所以不味著于禪定。故曰禪福不能稽留。

  常生諸佛所教授處以下,是明這些菩薩,勤求佛道,常生佛所,受佛教化。以勤求佛道故,所以將來生于拔陀劫中,逮得正覺。常不離般若波羅蜜者,不離行菩薩行也。這是說如是等菩薩,以方便智慧上求佛道,便能成就覺道,不失菩薩行也。

  復(fù)有菩薩以行四禪及四等意四無形定。以下明菩薩不但有方便勝智,并且更能不舍度化眾生,所以功德益為殊勝。

  四禪四等意四無形定,已如上釋。以有方便智,所以不隨禪定而生。卻不畏生死,下生人間,故生于種姓大豪貴家。

  生梵志家。梵志即婆羅門,婆羅門有四種。一者,七歲以上在家學(xué)問。二者十五歲以上游方學(xué)問。三者,年至四十歲,取妻生子,在家修道。在家修道之婆羅門,稱為梵志。四者,年滿五十歲,入山修道。故梵志者,是在家修道的婆羅門。

  生迦羅越家。迦羅翻譯為居士。所可生處,常教眾生。明如是等菩薩,不但上求佛道,且能下化眾生也。

  復(fù)有菩薩行四禪四等意四無形定,以漚惒拘舍羅不為禪所稽留,來生四王天生忉利天生第六天……。此菩薩以方便智不味著于禪定,來生欲界天中。若為禪所稽留者,則住色無色界,不來欲界矣。此菩薩為度眾生故,來生欲界,生六欲天中。

  菩薩生六欲天中,為度化諸天及人,常教授諸天凈佛國土。凈佛國土者,菩薩自不造粗業(yè),亦教別人不作粗業(yè),此之謂凈佛國土。令佛國土,無諸惡道也。同時是諸菩薩,教授一切眾生供侍諸佛。眾生云何供侍諸佛?眾生欲供侍諸佛,便應(yīng)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

  復(fù)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漚惒拘舍羅行第一禪……。如是菩薩,不但有方便智,并且以方便智行般若波羅蜜。云何菩薩摩訶薩以方便智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應(yīng)以無住為方便,行般若波羅蜜。應(yīng)以無取為方便,以無舍為方便,以無分別為方便,以無得為方便,以不見一切法為方便,行般若波羅蜜。

  云何菩薩以漚惒拘舍羅行第一禪?菩薩雖入初禪,但以無住為方便,以無取、無舍、無分別、無得、無所見為方便,故能不味著于禪。

  生于梵天于梵天中尊。初禪有三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大梵天為于梵天中尊。大梵天王護(hù)持佛法,諸佛成佛時,大梵天王必至佛所請佛說法。因為諸佛初證得無上菩提,知菩提者,清凈寂靜平等無諍,故默然而住。以法無因緣不起也。待大梵天王請佛轉(zhuǎn)*輪,佛始為眾生說法。世尊釋迦牟尼佛成等正覺后,默然而住。大梵天王請佛轉(zhuǎn)*輪,佛始從座而起,往鹿野園,為五比丘轉(zhuǎn)妙*輪。諸佛成等正覺以后,若無人請轉(zhuǎn)*輪,佛即入滅。如須扇多佛,成佛以后,眾生善根不具,大梵天王未請佛轉(zhuǎn)*輪,于是須扇多佛,朝成佛,暮即取滅。

  以如是故,大梵王從梵天已(以)至十方諸佛轉(zhuǎn)*輪處,請諸佛世尊轉(zhuǎn)于*輪。

  復(fù)生(復(fù)生應(yīng)為復(fù)有)一生補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漚惒拘舍羅,具于四禪,具四等意四無形定,三十七品,空無相無愿……

  空、無相、無愿是三種三昧,又名三種解脫。由此三者可入涅槃極理,故曰涅槃有三門,即空、無相、無愿。一切法性皆空,故曰空三昧門。一切法相如幻,故曰無相三昧門。既然一切法空、無相,故一切法無生、無起無作、不可取不可愿不可求,故曰無愿,亦曰無起無作三昧。

  具于四禪具四等意四無形定之「具」字,是具足圓滿義。此具足義,直冠至空、無相、無愿。應(yīng)為具足四禪、四等意、四無形定、三十七品、空無相無愿。故最后云具足三昧。

  一生補處菩薩是等覺位,鄰極亞圣,一切具足,唯化生之緣待滿而已。

  不隨禪處。如是菩薩近妙覺,已得大自在,故不隨諸禪處。常見諸佛,供事世尊。等覺菩薩,望佛則曰菩薩,望菩薩則曰佛。

  持清凈行,便生兜術(shù)天。兜術(shù)天是欲界第四天,故此天尚有淫欲。然此菩薩雖然示現(xiàn)生兜術(shù)天,卻是持清凈行,生于兜術(shù)天內(nèi)院。

  于其天上隨其壽命。兜術(shù)天壽有限,人間四百年為兜術(shù)天一日一夜。如是三十天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兜術(shù)天壽四百年。而等覺菩薩雖生彼天,然壽命不受此限。例如彌勒菩薩,于第十小劫中,人壽減劫至八萬歲時,下生人間,兜術(shù)天人,絕無如此長的壽命。故雖然示現(xiàn)生于兜術(shù)天上,但卻隨其壽命住世也。

  諸根具足以下,是說菩薩相好圓滿也。為無央數(shù)諸天人說法,施行度化。

  已復(fù)來生世間人中,作阿惟三佛。菩薩因緣具足以后,下生人間,示現(xiàn)作佛。佛為天人師,因為佛為天及人說法,天及人可得無上菩提。佛亦為余道眾生說法,但余道眾生不能直接證無上菩提,以聞法因緣,只能生人天中。

  阿惟三佛,譯為現(xiàn)等覺,即成佛也。

  上來順次說菩薩有方便智,可直至成佛。至此解釋這段經(jīng)文竟。

  所以有方便始成智慧,以智慧方能成等正覺。在因地修行,其智慧曰般若。若證得無上菩提,般若便轉(zhuǎn)名薩婆若。薩婆若譯曰一切種智,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所以有智慧具方便,始能成就無上佛道。故曰智慧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三世諸導(dǎo)師,皆從此法出。

  菩薩摩訶薩具般若智慧,知五陰、根、塵、識、內(nèi)身、外事、乃至一切法相,唯是假名無實有體。菩薩雖如是知如是見,然為憐憫一切迷惑眾生,方便行般若波羅蜜。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只為利益眾生,而不立知見。不見一切法有,不見一切法無,不見一切法或;無常,或樂或苦,或我或無我,或凈或不凈,或有相或無相,或有為或無為,或善或不善,或有煩惱或無煩惱,或世間或出世間。菩薩若能如是不見一切法,即是見般若也。何以故?若菩薩強立知見,皆無明本也。若起無明,云何能度眾生?

  應(yīng)知一切法不可得,即是般若波羅蜜。因為真實不可得,無分別故。虛妄不可得,非實有故。所以《大般若經(jīng)》云:「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于一切法都無所見。于一切法無所見時,其心不驚不恐不怖,于一切法心不沉沒,亦不憂悔……于一切法都無所得!

  菩薩若于一切法有所見,便是無明。于一切法有所得,便是無明。菩薩般若智慧,利如金剛,能斷無明惑,故于法無見無得。以如是故,菩薩于一切法,如實知而不著。于五陰法如實知而不著,于十八界十二入如實知而不著。于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外道法佛法,乃至一切法,皆如實知而不著。是故菩薩心至極清凈。心清凈故,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心清凈故,能入三界度一切眾生。

  所以取著法相者,便是無有方便智。應(yīng)知一切法相,緣起如幻,畢竟空寂。經(jīng)云,色究竟,即不名色;受想行識究竟,即不名受想行識;十二入十八界究竟,即不名十二入十八界;乃至一切法究竟,即不名一切法。何以故?一切法究竟,即歸空寂故。

  一切眾生,不知法相緣起虛妄,竟執(zhí)為實有,以致落入生死。佛度眾生出生死入涅槃,其實無生死可出,亦無涅槃可入,不過拔出眾生虛妄執(zhí)見而已。所以《大般若經(jīng)》中說:「佛告善現(xiàn)!所化有情住在名相虛妄分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從彼名相虛妄分別,救拔令出。」

  《楞伽經(jīng)》所說五法,即相、名、妄想、真智、如如。眾生不知一切名相虛妄不實,反而妄想執(zhí)著,是故名為眾生。若能不虛妄執(zhí)取名相,便可獲得真智如如了。相、名、妄想三者,名為凡情。真智、如如二者,是為圣智。此圣智者,即清凈心也。今人學(xué)佛,每將佛法當(dāng)學(xué)問作。不知學(xué)問者,皆相、名、妄想也。若如此求佛法者,誠如緣木求魚也。

  所謂一切法究竟者,即是真如也。真如甚深不可思議,所以緣起法相亦甚深不可思議。色究竟即真如,受想行識究竟即真如,一切法究竟即真如。真如者即是真智如如,亦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緣起法中,無有少法可得,無有少法是實,無有少法生,無有少法滅,無有少法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無有少法積聚不積聚。何以故?因為諸法緣起皆不實故,諸法緣起皆無生故。若人謂法可得,法有實,法有生滅,法有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法有積聚不積聚,如是之人便為邪見。

  若人了知一切法悉皆如幻,一切法緣起悉皆無實。雖分別一切法,而不取相想著,知如是分別悉如幻事。因為分別一切法至究竟處,皆畢竟空故。如是即得真智,即得如如。

  所以一切法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例如變礙是色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領(lǐng)納是受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取相為想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造作是行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了別是識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鄲谰凼翘N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乃至不顛倒是真如相,不虛妄是四圣諦相,無擾惱是四靜慮相,無喧雜是四無色定相,無系縛是八解脫相,能出離是三十七道品相……如來悉如實知,是為無相。

  何以故?因為一切法究竟,即是畢竟空。于畢竟空中無變礙、領(lǐng)納、取相、造作、了別、苦惱聚、顛倒與不顛倒、虛妄與不虛妄,乃至無出離與不出離等相。故如來如實知悉為無相。是知我們學(xué)佛,不應(yīng)取著于相。應(yīng)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謂見如來者,即如實知如實見也。如實知如實見者,即知一切法悉畢竟空也。

  所以依世諦安立一切法,依世諦安立一切法相,乃至依世諦安立諸法緣起,不依第一義諦。于第一義中,一切法無相無名,無說無示,一切法性不可分別故。

  是以菩薩智慧,以無所得為方便攝受一切法。凡夫不如實知,以有所得心取著一切法。取著一切法者,不過取著于假相假名而已。以取著假相假名故,于是自生妄想。以妄想故,于是生煩惱。因煩惱而造業(yè),因業(yè)而受報,以致輪回六道

  若能不取著一切名相,則能無煩惱。無煩惱則能不造惡業(yè),無惡業(yè)則不受苦報。所以凡夫若能不取于相,便可三業(yè)清凈,業(yè)障消除了。

  諸法真實義者,一者相有,二者性無。若約法而言,便是二諦。如約智慧言,即是般若與漚和。如此分別,皆緣起性空義也。就緣起言,佛法以緣起故流布于世間。像五陰、六根、六塵、四大、善不善無記、生法滅法、去來現(xiàn)在法、有為法無為法、見聞覺知、受持修行,乃至菩提涅槃等,皆以緣起而流布世間。以緣起故,佛法得以流通益物。

  如就空義言,所有緣起諸法,如五陰、六根、六塵、四大、善惡無記、生滅之法、去來現(xiàn)在法、有為無為法、見聞覺知、受持修行,乃至菩提涅槃等,其性悉無。如此性無,即是空義。

  眾生無方便智,見緣起乃執(zhí)為實有,以致顛倒迷入生死。諸佛具足權(quán)實二智,所以說空說有,一皆如實。而如實者名為中道,諸佛世尊以此中道智,除斷一切障礙。是故中道智,又名一切智。

  眾生顛倒計著,有二種人:一者計著緣起一切法有真實性。是人由于執(zhí)有,不識中道義。二者不信緣起諸法,流布世間。是人由于執(zhí)空,不識中道義。若人執(zhí)有執(zhí)空,皆永失佛法也。

  如果眾生無如此二過,便知緣起者,隨世俗而有差別也。雖然隨俗差別,而差別者只是因緣幻現(xiàn),法則實無有性。即此無性,正是世諦之體也。故世諦者順乎于性,即無分別。如此即是順乎第一義諦體也。

  知世諦即第一義諦,是曰方便實智。知第一義諦即世諦,是曰實方便智。菩薩具如是智慧,便于一切法不生執(zhí)著。因為如實知一切法悉畢竟空不可得故。若于法生有所得想者,即為著想。若著想者,則于佛法以外,起有為想。于有為法外,復(fù)起無為想。于是于佛法便生解執(zhí),如是便不能向無上佛道矣。

  所以菩薩有智慧與方便,乃于一切法不取相不執(zhí)著。有人誤會不取相不執(zhí)著之義,于是產(chǎn)生不正知見。

  有一次一位居士問我:「法師修何法門?」

  我回答說:「老實念佛!

  那位居士很不以為然地說:「修行人不應(yīng)取相,不應(yīng)執(zhí)著。法師念佛求生西方,豈非取相,豈非執(zhí)著?」

  我很鄭重地問那位居士:「請問居士修何法門?」那位居士頗為自負(fù)的說:「我修禪,禪是無相的,禪是無念的,是無執(zhí)著的。不像念佛法門,執(zhí)著相執(zhí)著念。法師要知道,若生執(zhí)著,是不能獲得解脫的!

  于是我向他說:「如此說來,我念佛是執(zhí)著于相,執(zhí)著于念。那么你修禪,豈非執(zhí)著于無相,執(zhí)著于無念嗎?」居士頗覺愕然。

  我告訴他說:「要知道,不執(zhí)著是不顛倒義、如實義、空義、畢竟凈義、無住義、無分別義、無相義、平等義、無所有義、不可得義也,非謂『有』不執(zhí)著也。亦不是無立場便是無執(zhí)著,有立場便是執(zhí)著。若謂『有』不執(zhí)著,便成邊見!

  「例如你說我念佛是執(zhí)著,那么你不念佛亦是執(zhí)著。你說我不參禪是執(zhí)著,你參禪豈不亦是執(zhí)著?諸如信佛是執(zhí)著,不信佛亦是執(zhí)著。忠孝是執(zhí)著,不忠不孝亦是執(zhí)著。仁愛是執(zhí)著,不仁愛亦是執(zhí)著。信義是執(zhí)著,不信義亦是執(zhí)著。和平是執(zhí)著,不和平亦是執(zhí)著!

  「再如你吃飯是執(zhí)著,不吃飯亦是執(zhí)著。睡覺是執(zhí)著,不睡覺亦是執(zhí)著。作事是執(zhí)著,不作事亦是執(zhí)著。行走是執(zhí)著,不行走亦是執(zhí)著。若如是者,何處找不執(zhí)著呢?應(yīng)知如是戲論,無有是處。居士卻不知如是戲論,卻正是執(zhí)著也!

  于是我告訴他說:

  「居士不知,不顛倒即不執(zhí)著。何以故?以不顛倒則知一切法畢竟空。于畢竟空中,無有法可執(zhí)著,亦無有法不可執(zhí)著。如是故假名曰不執(zhí)著。

  再如,法如實則空,無住則空,畢竟凈則空,無分別則空,無相則空,平等則空,無所有則空,不可得則空。空中無執(zhí)著無不執(zhí)著。知無執(zhí)著則曰實智,知無不執(zhí)著則曰方便智。具如是智慧者,是名無執(zhí)著也!

  所以菩薩以智慧方便故,乃能于一切法不取相不執(zhí)著。以不執(zhí)著故,所以能如實知一切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