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空之發(fā)展與類集

  第三章_《般若經(jīng)》──甚深之一切法空

  第四節(jié) 空之發(fā)展與類集(p.155〜p.167)

  一、大乘《般若經(jīng)》的特色(p.155〜p.156)

  (一)《般若經(jīng)》以超越名、相、分別的涅槃,也就是釋迦如來的自證為根本立場。依此來觀一切法,有為與無為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一切是無二無別,「絕諸戲論」。以此來化導(dǎo),就不如釋尊那樣的教化,不從無常、苦入手,而直從空、無相、無愿等入門,這是「大乘佛法」──《般若經(jīng)》的特色。

  (二)表示這一內(nèi)容的,如上文引述1,有空、無相、無愿、不起、不生、無所有、遠離、寂靜、如、法界、實際等種種異名,而《般若經(jīng)》所獨到發(fā)揚的,是空──一切法空。

  (三)本來,《般若經(jīng)》不是非說「空」不可的,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經(jīng)但說「無相」,竟沒有一個「空」字。2

  (四)被推定為「原始般若」的,《道行般若經(jīng)》的〈道行品〉,也沒有說到「空」,只說「離」、「無所有」、「無生」、「無性」、「不可得」等。

  二、「空」義在「下本般若」中的發(fā)展(p.156~p.157)

  (一)「下本般若」說到了「空」,起初說:「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3。

  什么是「安住空法」?經(jīng)4上說:不住一切法;不住一切法的常與無常,樂與苦,凈與不凈,我與無我,空與不空(「中本般若」5更不住寂滅與不寂滅,遠離與不遠離)。

  (二)須菩提說:甚深法是隨順一切法的;是(甚深)法無障礙處,是法無生,是法無處[足跡]。諸天子聽了,贊嘆說:「長老須菩提為隨佛生;有所說法,皆為空故!6 「皆為空故」7,玄奘譯為「一切皆與空相應(yīng)故」8。

  這可見經(jīng)文所說的無障礙處,無生,無處,都與空相應(yīng),可說都是空義。

  (三)釋提桓因說:「須菩提!如(汝)所說者,皆因于空」9。

  「皆因于空」,是說須菩提安住空法,本著空的體悟而說法,所以一切(境)法,所行法,所得(果)法,得法者,都無所得。

  (四)依據(jù)這幾則經(jīng)文,及上所引法空性的種種異名10,可知「下本般若」所說的,是在般若的實踐中,明甚深空性。甚深空性,經(jīng)聽聞、思惟、觀察,而到達無生法忍的徹悟。

  三、「空」義在「中本般若」中的發(fā)展與類集(p.157〜p.160)

  到了「中本般若」,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將種種空類集起來!钢斜景闳簟故菓(yīng)該分為三分的。

  〔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來說,全經(jīng)九十品,可以分為三分:前分、中分、后分〕

  【(一)「中本般若」〈前分〉中「空」之類集】

  經(jīng)中雖并舉三解脫門,卻更重視「空」

  〈前分〉:經(jīng)上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所謂空、無相、無作」。雖并舉三解脫門,卻更重視「空」,所以說:「是空相應(yīng),名為第一相應(yīng)」。「于諸相應(yīng)中為最第一相應(yīng),所謂空相應(yīng)」11。

  「七空」之類集:

  A、《大品般若經(jīng)》: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習(xí)應(yīng)品第3〉(大正8,222c28~223a1)說: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習(xí)應(yīng)七空,所謂:性空、自相空、諸法空、無所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七空」,是「中本般若」所共說的,但《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12、〈第三分〉13,都沒有列舉七空的名目。

  B、《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

  《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列舉了七空的名目:「內(nèi)空、外空、有空、無空、近空、遠空、真空」(即勝義空)14,又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所說的不同。

  C、《放光般若經(jīng)》:

  《放光》等沒有列舉名目,而列出名目的又彼此不同,那「七空」到底是那七種空呢?依經(jīng)文來觀察,「七空」是總結(jié)上文的,如《放光般若經(jīng)》說:「何謂七?上七事是也」15。上文說習(xí)應(yīng)空,是別觀(1)五蘊空,(2)十二處空,(3)十八界空,(4)四諦空,(5)十二緣起空,(6)一切法(若有為、若無為)空,(7)本性空。

  這就是〈前分〉所說的七空吧!

  【(二)「中本般若」〈后分〉中「空」之類集】

  十四空(以「一切法空」為最末):

  「中本般若」的〈后分〉,有十四種空的類集,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523,大正7,682b)說:

  「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觀〔1〕內(nèi)空內(nèi)空性不可得,觀〔2〕外空外空性不可得,觀〔3〕內(nèi)外空內(nèi)外空性不可得,觀〔4〕大空大空性不可得,觀〔5〕空空空空性不可得,觀〔6〕勝義空勝義空性不可得,觀〔7〕有為空有為空性不可得,觀〔8〕無為空無為空性不可得,觀〔9〕畢竟空畢竟空性不可得,觀〔10〕無際空無際空性不可得,觀〔11〕無散空無散空性不可得,觀〔12〕本性空本性空性不可得,觀〔13〕相空相空性不可得,觀〔14〕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十四空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二分本〉,《放光般若經(jīng)》,《摩訶般若經(jīng)》,與〈三分本〉相當(dāng)?shù)慕?jīng)文,都明確的說到了「十四空」,這是以「一切法空」為最后的16。

  另一種十四空的分類(以「自相空」為最末)

  此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到:「一切法以〔1〕內(nèi)空故空,〔2〕外空故空,〔3〕內(nèi)外空故空,〔4〕空空、(〔5〕大空、〔6〕第一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始空、〔11〕散空、〔12〕性空、〔13〕一切法空、〔14〕自相空故空」17。

  這也是十四空,但脫落了「大空」與「第一義空」。這是以「一切法空」在前,「自相空」在后的十四空。

  《大般若經(jīng)》的〈第二分〉、〈第三分〉,也都是這樣的,只是簡略的說:「由內(nèi)空故空,如是乃至(由自)相空故空」1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的〈嘆凈品第42〉(屬于〈中分〉),也有以「自相空」為后的十四空;《大般若經(jīng)》〈第二分〉相同19。但〈第三分〉與《放光般若經(jīng)》都沒有。所以十四空是〈后分〉的類集,這是后來被移寫到〈中分〉去的。

  十四空的組集成立,為以后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的基礎(chǔ)。

  【(三)「中本般若」〈中分〉中「空」之類集】

  「十六空」

  十六空,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在〈中分〉說明「大乘相」時,立十六空(〈三分〉處處說十六空)。十六空是:在十四空的最后「一切法空」下,加「無性空」與「無性自性空」20。

  但在〈緣起品〉的「勸學(xué)般若」中,十六空以下,又說「及所緣空、增上空等,無空等」21,這是值得注意的。

  「十八空」

  〈中分〉「大乘相」所說的空

  十八空,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在〈中分〉「大乘相」中,立十八空;這是在十六空中,插入了「不可得空」 與「自性空」。同屬于「中本般若」的《摩訶般若經(jīng)》,《放光般若經(jīng)》,《光贊般若經(jīng)》,也同樣的立十八空22。 [Table]

  「勸學(xué)般若」處所說的空

  在「勸學(xué)般若」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立二十空23(與〈上本般若〉同)。

  《摩訶般若經(jīng)》,也是十八空24。

  《放光般若經(jīng)》中,脫落了「內(nèi)外空」,「自相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僅有十四種空25。

  《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在〈勸學(xué)〉中,卻提到了「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究竟之空」(畢竟空)、「所有空」、「無有空」、「有為空」、「無為空」、「真空」(勝義空)、「無祠祀空」、「無因緣空」、「因緣空」、「自然 相空」(自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所有空」(無性空)、「自然空」(自性空)、「無形自然空」(無性自性空)、「因緣威神空」──二十一種空26。

  與十八空相比對,少了「無際空」、「散空」與「本性空」,卻又多出了「所有空」、「無有空」、「無祠祀空」、「無因緣空」、「因緣空」、「因緣威神空」。

  [Table]

  《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出現(xiàn)「二十一空」的原因:

  《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這一非常不同,可與〈第三分〉比較的,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479(大正7,430c)說:

  「通達內(nèi)空、外空……無性自性空,及所緣空、增上空等,無空等」。

  〈第三分〉所說的「所緣空」、「增上(緣)空」,與《光贊般若》的「因緣空」、「無因緣空」、「因緣威神空」,不是有類似的意義嗎!

  原來,在勸學(xué)般若中,這部分經(jīng)文的次第,各種經(jīng)本是這樣的27: [Table]

  依此可見,在十八空下,應(yīng)該是四緣,而《光贊般若》及〈第三分〉,卻把「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也誤作空的一項了。這一定是梵本傳寫的錯失,是不足為據(jù)的。

  至于〈第三分〉所說的「無空等」,那是十八空以外的,「有性空」、「無性空」、「自性空」、「他性空」的略舉。

  四、「空」義在「上本般若」中的發(fā)展與類集(p.161~p.162)

  【(一)「空」義在「上本般若」中,從「十八空」演化為「二十空」的過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的〈初分〉(「上本般若」),對原有的「自相空」(或作「相空」或「自共相空」),分立為「自相空」與「共相空」──二空。原有的「散空」(或作「無散空」或「散無散空」),分立為「散空」與「無變異空」──二空。這樣,十八空就演化為二十空28。

  「中本般若」所有的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上本般若」一律改寫為二十空,于是空性類集的演進過程,不再能明白了。

  【(二)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的名目比對】

  現(xiàn)在,依玄奘所譯,將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的名目,對比如下:

  [Table]

  五、空類集之次第增廣(p.162)

  (一)種種空的類集,部分從《阿含經(jīng)》29與阿毗曇論中來。如《舍利弗阿毗曇論》立「六空」,《施設(shè)論》立「十種空」30。

  (二)「六空」與「十空」的內(nèi)容,就是「十四空」31的前十二空,只少一「畢竟空」。

  (三)所以,《般若經(jīng)》是在一般的種種空以上,依般若法門,擴大類集而成種種空的。

  六、在「中本般若」中一再提到的「空」類(p.162~p.164)

  【(一)】

  「中本般若」列舉了十六空,十八空(「上本般若」舉二十空),這是從不同事義的觀察,以顯示一切皆空的。雖處處列舉種種空,但尋檢「中本般若」,一再提到的:

  前分(「序品」……「舌相品):

  (本)「性空」,如說:「習(xí)應(yīng)性空」。

  (自)「性空」,如說:「菩薩字性空」。

  「不可得空」,如說:「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說」。

  「自相空」,如說:「入諸法自相空」。

  「一切法空」,如說:「習(xí)應(yīng)一切諸法空」。

  「畢竟空」,如說:「畢竟空,不生慳心故,……不生癡心故」。32

  「中分」(「三假品」……「無盡品」):

  (本)「性空」,如說:「用性空智入諸法相」。

  「自相空」,如說:「自相空法中不應(yīng)著」。

  「自性空」,如說:「一切法自性空故」。

  「畢竟空」,

  「無始空」,如說:「畢竟空、無始空故」。

  「無法有法空」(即無性自性空),如說:「般若波羅蜜,不為轉(zhuǎn)、不為還故出,無法有法空故」。

  「無法空」(即無性空),如說:「示佛世間無法空」。33

  「后分」(「攝五(度)品」以下):

  「自性空」,如說:「自性空,虛誑如野馬」。

  「自相空」,如說:「應(yīng)行諸法自相空」。

  「畢竟空」,

  「無始空」,如說:「住二空中──畢竟空、無始空,為眾生說法」。

  (本)「性空」,如說:「觀一切法性空」。

  「不可得空」,如說:「空中空相不可得,須菩提!是名不可得空」。

  「一切法空」,如說:「得無所有法已,見一切法空」。34

  【(二)】

  統(tǒng)觀「中本般若」全經(jīng),從不同事義以顯示空性,以「本性空」、「畢竟空」、「自性空」、「自相空」,特別是自性空與自相空,應(yīng)用得最為廣泛。

  【(三)別明「自性空」與「自相空」】

  「自性」,是一一法的自體,相是一一法的特相。所以知道有什么法,一定是以「相」而知;從認識到的各各相,推定有不同的法,這就是以相知法。

  自性與自相,正是阿毗達磨的根本論題。

  「中本般若」說「自性空」與「自相空」(或作「相空」),又以自性與(自)相,作相互的觀察,而明自性與相的不可得。如《經(jīng)》說35:

  「色離色性,……亦離色相!嘁嚯x相,性亦離性」。

  「色離色自性,……亦離色相!孕砸嚯x自性,相亦離相;自性亦離相,相亦離自性」。

  七、小結(jié)(p.164)

  從列舉的種種空(有「離」、「凈」等異名),知道《般若經(jīng)》所說,是依種種法,種種問題,而歸于超越名、相、分別的。36

  注解

  ^1參見《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二節(jié)〈法空性是涅槃異名〉,p.143~p.145。

  ^2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753:《金剛般若》著重在「無相」(離相)法門,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笩o復(fù)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鸽x一切諸相,則名諸佛」!赣谝磺邢,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覆蝗∮谙,如如不動」。「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唐譯五分本」),稱之為「離相門」一樣。般若與「空」,本沒有必然的關(guān)系,「空」是在般若發(fā)展中重要起來的!督饎偘闳簟氛f「無相」而沒有說「空」,可說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fēng)。

  ^3 參閱《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初品第1〉:「菩薩發(fā)大莊嚴乘,于大乘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不應(yīng)住色,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大正8,540a29~b2)

  ^4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初品第1〉:「于大乘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不應(yīng)住色,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不應(yīng)住色若常,若無常。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若常,若無常。不應(yīng)住色若苦,若樂。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若苦,若樂。不應(yīng)住色若凈,若不凈。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若凈,若不凈。不應(yīng)住色若我,若無我。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若我,若無我。不應(yīng)住色若空,若不空。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若空,若不空!(大正8,540b1~8)

  ^5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7:「菩薩摩訶薩色是常不應(yīng)住,色是無常不應(yīng)住,受想行識亦如是。色若樂若苦,若凈若不凈,若我若無我,若空若不空,若寂滅若不寂滅,若離若不離不應(yīng)住!(大正8,274b26~ c1)

  ^6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6〈大如品第15〉:「爾時欲色界諸天子白佛言:世尊!是長老須菩提,為隨佛生,有所說法皆為空故。須菩提語欲色界諸天子言:汝等所說,長老須菩提為隨佛生,隨何法生故,名隨佛生?諸天子!隨如行故,須菩提隨如來生!」(大正8,562b18~22)

  ^7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716:「皆為空故」,「宋譯本」作「皆悉空故」;「大品本」作「皆與空合」;「唐譯本」作「一切皆與空相應(yīng)故」。

  ^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548:「大德善現(xiàn)諸所說法,一切皆與空相應(yīng)故。」(大正7,823b2~3)

  ^9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9〈囑累品第24〉:「釋提桓因語須菩提:如所說者,皆因于空而無所礙,譬如仰射虛空箭去無礙!(大正8,577a29~b1)

  ^10 參見《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二節(jié)〈法空性是涅槃異名〉,p.143~p.145。

  ^1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序品第1〉,大正8,224c23~25:「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所謂空、無相、無作故,當(dāng)知是菩薩如受記無異,若近受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序品第1〉:「菩薩摩訶薩于諸相應(yīng)中為最第一相應(yīng),所謂空相應(yīng),是空相應(yīng)勝余相應(yīng)。菩薩摩訶薩如是習(xí)空,能生大慈大悲。菩薩摩訶薩,如是習(xí)相應(yīng),不生慳心,不生犯戒心,不生瞋心,不生懈怠心,不生亂心,不生無智心。」(大正8,225a12~17)

  ^1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403(大正7,13c)

  ^1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480(大正7,435a~b)

  ^14

  《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8〈摩訶般若波羅蜜所因出衍品第19〉:「六波羅蜜者則為自然,其自然者故曰為空。其有欲令無相法生者,則為欲令內(nèi)空、外空、有空、無空、近空、遠空、真空出生。所以者何?須菩提!其七空者則為自然!;「世間所知內(nèi)空、外空、近空、遠空、真空、所有空、無所有空,亦無所有,七空以無有。」(大正8,199b22~25;203a10~12)

  又卷9〈摩訶般若波羅蜜分曼陀尼弗品第22〉:「欲界色界無色界,內(nèi)空、外空、近空、遠空、真空、所有空、無所有空,一切平等!(大正8,204c1~3)

  ^15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品第1〉:「菩薩云何與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佛告舍利弗:(1)菩薩當(dāng)知色與空合,是為應(yīng)般若波羅蜜。當(dāng)知痛、想、行、識與空合,是為應(yīng)般若波羅蜜。(2)當(dāng)知眼、耳、鼻、舌、身、意與空合。當(dāng)知色、聲、香、味、細滑識、法與空合。(3)眼色識、耳聲識、鼻香識、舌味識、身細滑識、法性識亦爾,是為應(yīng)〔般若波羅蜜〕。(4)當(dāng)知苦習(xí)盡道四諦之法亦與空合。(5)當(dāng)知十二因緣。何等十二?一者、癡;二者、所作行;三者、識;四者、名色;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八者、愛;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此十二因緣亦與空合。(6)當(dāng)知一切諸法有為法、無為法亦與空合。(7)當(dāng)知本性亦與空合,是為應(yīng)般若波羅蜜。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知七空合。何謂七?上七事是也,知此七事與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者。」(大正8,5c13~27)

  ^16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 卷459:「善現(xiàn)!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觀〔1〕內(nèi)空、內(nèi)空性不可得;〔2〕外空、外空性不可得;〔3〕內(nèi)外空、內(nèi)外空性不可得;〔4〕空空、空空性不可得;〔5〕大空、大空性不可得;〔6〕勝義空、勝義空性不可得;〔7〕有為空、有為空性不可得;〔8〕無為空、無為空性不可得;〔9〕畢竟空、畢竟空性不可得;〔10〕無際空、無際空性不可得;〔11〕散無散空、散無散空性不可得;〔12〕本性空、本性空性不可得;〔13〕自共相空、自共相空性不可得;〔14〕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是菩薩性空性不可得、自共相空自共相空性不可得、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十四空中!(大正7,320b20~c1)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5:「世尊!云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攝取檀波羅蜜?佛告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1〕自于內(nèi)空不有內(nèi)空,〔2〕于外空亦不有外空,〔3〕自于內(nèi)外空亦不有內(nèi)外空,〔4〕空空、〔5〕大空、〔6〕第一、〔7〕最空、〔8〕有為空、〔9〕無為空、〔10〕亦不有空,〔11〕亦不見至竟、〔12〕無底空、〔13〕行性空,〔14〕一切諸法自空,菩薩摩訶薩住此十四空已,亦不見五陰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有,亦不見三十七品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有,乃至于道亦不見空,以不空亦不見有為、無為之性空,以不空亦不知亦不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所作布施。」(大正8,108b7~1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0:「佛言:菩薩住般若波羅蜜,內(nèi)空、內(nèi)空不可得;外空、外空不可得;內(nèi)外空、內(nèi)外空不可得;空空、空空不可得;乃至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不可得。菩薩住是十四空中,不得色相若空、若不空,不得受想行識相若空、若不空;不得四念處若空、若不空;乃至不得阿耨多若不空!(大正8,367b24~29)

  ^1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3:「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相皆不可見。何以故?一切法以〔1〕內(nèi)空故空,〔2〕外空故空,〔3〕內(nèi)外空故空,〔4〕空空、〔5〕大空、〔6〕第一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始空、〔11〕散空、〔12〕性空、〔13〕一切法空、〔14〕自相空故空。」(大正8,387b19~23)

  ^1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466:「如是諸法無不皆由內(nèi)空故空,如是乃至由自相空故空,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無不空已。」(大正7,360a23~25)

  又(「第三分」)卷529:「如是諸法無不皆由內(nèi)空故空,如是乃至相空故空,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無不空已!(大正7,713c19~21)

  ^1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2〈嘆凈品第42〉:「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無諸憶想分別!1〕內(nèi)空、〔2〕外空、〔3〕內(nèi)外空、〔4〕空空、〔5〕大空、〔6〕第一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始空、〔11〕散空、〔12〕性空、〔13〕諸法空、〔14〕自相空故。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無所礙。」(大正8,307c13~1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436:「布施波羅蜜多不知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不知般若波羅蜜多。內(nèi)空不知內(nèi)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知無性自性空!鸢闳粝肫鸢闳舨_蜜多想,起內(nèi)空想,起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想!(大正7,195b6~c14)

  ^2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488:「諸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所謂〔1〕內(nèi)空、〔2〕外空、〔3〕內(nèi)外空、〔4〕大空、〔5〕空空、〔6〕勝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際空、〔11〕無散空、〔12〕本性空、〔13〕相空、〔14〕一切法空、〔15〕無性空、〔16〕無性自性空。」(大正7,480b3~6)

  ^2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479:「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1〕內(nèi)空、〔2〕外空、〔3〕內(nèi)外空、〔4〕大空、〔5〕空空、〔6〕勝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際空、〔11〕散無散空、〔12〕本性空、〔13〕自共相空、〔14〕一切法空、〔15〕無性空、〔16〕無性自性空、及〔17〕所緣空、〔18〕增上空等、〔19〕無空等,應(yī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大正7,430c4~8)

  ^2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413:

  「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大正7,73a15~1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5〈問乘品第18〉:

  「菩薩摩訶薩復(fù)有摩訶衍,所謂: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大正8,250b3~7)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4:

  「復(fù)有摩訶衍,內(nèi)空、外空乃至有無空是也。

  何等為內(nèi)空?內(nèi)法是,謂眼、耳、鼻、舌、身、意。眼本空不著垢亦不壞,何以故?本性爾。耳耳本空,鼻鼻本空,舌舌本空,身身本空,意意本空,亦不著垢亦不壞,何以故?本性爾,是為內(nèi)空。

  何等為外空,謂色、聲、香、味、細滑、法,色本空亦不著垢亦不壞,何以故?色本性爾。聲、香、味、細滑、法皆爾,何以故?本性空故,是為外空。

  何等為內(nèi)外空?內(nèi)六衰、外六衰,是為內(nèi)外法。以外法故內(nèi)法空,以內(nèi)法故外法空,亦不著亦不壞,何以故?本性爾,是為內(nèi)外空。

  何等為空空?諸法之空持諸法空空于空,是為空空。

  何等為大空?八方上下皆空,是為大空。

  何等為最空?泥洹是不著不壞,是為最空。

  何等為有為空?從不著不壞本至三界空,是為有為空。

  何等為無為空?不生不滅住于不異,從不著不壞皆空,何以故?本空故,是為無為空。

  何等為至竟空?所可不得邊際者,是為至竟空。

  何等為不可得原空?諸可來者不知所從來無有處故,是為無有原空。

  何等為無作空?于諸法無所棄,是為無作空。

  何等為性空?諸法所有性及有為無為性,非羅漢、辟支佛、諸佛世尊所不作,是為性空。

  何等為諸法空?諸法者謂五陰、十二衰、十八性、有為法、無為法,是為諸法,從不著不壞至諸法之性,是為諸法空。

  何等為自相空?色相所受相,是所持相為想,所有相便有所覺相是為識,乃至有為無為相,從有為無為相至諸法皆悉空,是為自相空。

  何等為無所得空?從無著無壞至無所得法,亦無所得,是為無所得空。

  何等為無空?于中無所見,是為無空。

  何等為有空?諸法無有偶者,于諸合會中皆無有實,是為有空。

  何等為有無空?于諸聚會中亦無有實,是為有無空。」(大正8,23a4~b8)

  《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6(大正8,189b2~190a17)

  ^2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402:「若菩薩摩訶薩欲安住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大正7,8c2~6)

  ^2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菩薩摩訶薩欲住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大正8,219c8~12)

  ^25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菩薩摩訶薩欲住內(nèi)空、外空、大空、最空、空空、有為空、無為空、至竟空、無限空、所有空、自性空、一切諸法空、無所猗空、無所有空,欲知是空事法者,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大正8,3a27~b1)經(jīng)中的「自性空」,是「本性空」的異譯。

  ^26 《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若菩薩摩訶薩欲建立諸佛國土令不斷絕,欲住內(nèi)空、若處外空、若內(nèi)外空、若于空空、若于大空、究竟之空、所有空、無有空、有為空、無為空、若真空者、無祠祀空、無因緣空、因緣空、自然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所有空、若自然空、無形自然空、因緣威神空,諸行相欲至此者,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大正8,149c25~150a3)

  ^27

  A.《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

  「菩薩摩訶薩欲住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知諸法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復(fù)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知諸法如、法性、實際,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住般若波羅蜜!(大正8,219c8~16)

  B.《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402:

  「若菩薩摩訶薩欲安住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安住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覺知一切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顛倒無分別,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覺知一切法,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性無所有不可得,當(dā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大正7,8c2~13)

  C.《放光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大正8,3a27~b6)。

  D.《光贊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大正8,149c25~150a7)。

  E.《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三分」)卷479:

  「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所緣空、增上空等、無空等,應(yī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摩訶薩欲通達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應(yīng)學(xué)般若波羅蜜多!(大正7,430c4~11)

  ^2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初分」)卷51:「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是菩薩摩訶薩大乘相!(大正5,290c17~21)

  ^29

  參見《空之探究》第二章第七節(jié)〈空之類集〉,p.110~p.116。

  《阿含經(jīng)》五空:《中阿含》《大空經(jīng)》立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雜阿含經(jīng)》卷12,(297經(jīng))《大空法經(jīng)》有「大空」;《雜阿含經(jīng)》卷13,(335經(jīng))《第一義空經(jīng)》有「第一義空」。

  ^30

  1.《舍利弗阿毗曇論》卷16:「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空定。復(fù)次,空定六空: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大正28,633a10~12)

  2.《施設(shè)論》,見《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8:「薩迦耶見是十種空近所對治,所以偏說。十種空者,謂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有為空、無為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空!(大正27,37a12~15)

  3.《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又卷104:「《施設(shè)論》說空有多種,謂內(nèi)空、外空、內(nèi)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本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空空,如是十種空如余處分別!(大正27,540a20~23)

  ^31 十四空:〔1〕內(nèi)空、〔2〕外空、〔3〕內(nèi)外空、〔4〕空空、〔5〕大空、〔6〕勝義空〔7〕有為空、〔8〕無為空、〔9〕畢竟空、〔10〕無際空(無始空)、〔11〕散空、〔12〕本性空、〔13〕自共相空、〔14〕一切法空。

  ^32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菩薩摩訶薩習(xí)應(yīng)性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習(xí)應(yīng)七空。所謂性空、自相空、諸法空、無所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大正8,222c26~223a2)

  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菩薩字性空!(大正8,221b25~29)

  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眾生、壽者、命者、生者、養(yǎng)育眾數(shù)人者、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說!(大正8,221c15~19)

  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入諸法自相空。入已色,不作合,不作不合。受、想、行、識不作合,不作不合,色不與前際合!(大正8,223b11~14)

  5.《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習(xí)應(yīng)一切諸法空,若有為、若無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yīng)!(大正8,222c25~26)

  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檀那波羅蜜凈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生慳心故!崂!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般若波羅蜜凈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生癡心故!(大正8,229a11~24)

  以上并舉一為例;下二則也如此。

  ^33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3:「如是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諸法相中,不受色,不受受、想、行、識!(大正8,236a14~16)

  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4:「菩薩摩訶薩于是自相空法中不應(yīng)著,不動故;菩薩亦應(yīng)知一切法不二相,不動故,是名菩薩義!(大正8,243b6~8)

  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1:「若菩薩如是知無有法能回向法。何以故?一切法自性空故,若如是回向,是名正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8,299a10~13)

  4.5.《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2:「須菩提言:何因緣故,我無邊故色凈,受想行識凈?佛言:畢竟空、無始空故。」(大正8,307b26~28)

  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2:「佛告須菩提:是*輪轉(zhuǎn),非第一轉(zhuǎn),非第二轉(zhuǎn),是般若波羅蜜不為轉(zhuǎn)、不為還故出,無法有法空故!(大正8,311b17~19)

  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14:「復(fù)次,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示佛世間無法空。云何示世間無法空?示五陰世間無法空,乃至示一切種智世間無法空!(大正8,326c18~20)

  ^34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1:「諸波羅蜜,性無所能作,自性空,虛誑如野馬!(大正8,369b1~2)

  2.《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1:「世尊!云何應(yīng)觀諸法自相空?佛言:應(yīng)觀色,色相空;應(yīng)觀受、想、行、識,識相空;應(yīng)觀眼,眼相空,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意識界相空;應(yīng)觀內(nèi)空,內(nèi)空相空;乃至應(yīng)觀自相空,自相空相空;應(yīng)觀四禪,四禪相空;乃至滅受想定,滅受想定相空;應(yīng)觀四念處,四念處相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空。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yīng)行諸法自相空。」(大正8,373c2~11)

  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3:「菩薩應(yīng)修二種忍:一者、一切眾生惡口罵詈,若加刀杖瓦石,瞋心不起;二者、一切法無生,無生法忍。菩薩若人來惡口罵詈,或以瓦石刀杖加之,爾時菩薩應(yīng)如是思惟:罵我者誰?譏訶者誰?誰打擲者?誰有受者?即時菩薩應(yīng)思惟諸法實性。所謂畢竟空,無法無眾生,諸法尚不可得,何況有眾生!如是觀諸法相時,不見罵者、不見割截者,是菩薩如是觀諸法相時,即得無生法忍!(大正8,388a15~24)

  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4:「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住二空中--畢竟空、無始空,為眾生說法!(大正8,392b22~23)

  5.《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5:「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住性空,以方便力故利益眾生,作是言:汝等諸善男子,觀一切法性空!(大正8,402a25~27)

  6.《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6:「著者、著法、著處,是三法皆不可得,自性空故。空不著空,空中無著者,亦無著處。何以故?空中空相不可得。」(大正8,410a14~16)

  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6:「若菩薩摩訶薩如實見諸法,見已得無所有法。得無所有法已,見一切法空!(大正8,412a27~28)

  ^35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3(大正8,236c13~17)。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第二分〉)卷409(大正7,49b17~22)。

  ^36 《空之探究》p.175:原則的說,《般若經(jīng)》是以般若為主導(dǎo)的菩薩行,般若圓滿了,就是佛的薩婆若,一切智(或「一切智智」)。這是般若修證的開示,不是義理的說明。般若所悟的法相[性],稱為如、法界、實際等,這種種異名,也只是方便安立。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眾生但住名、相、虛妄憶想分別[虛妄分別]中」(《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24,大正8,398b)。可見一切名義,一切分別,都不能表達法性的。但方便說法,不可能沒有表示這不落名相分別的方便。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