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
《地藏經》,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愿經》、《地藏本愿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兜夭亟洝肥且徊坑涊d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詳情]
《地藏菩薩本愿經》淺釋(五)
這時摩耶夫人向地藏王菩薩請法,對地藏王菩薩稱為圣者。菩薩要稱比自己地位高的菩薩叫圣者,修行人稱與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叫行者,對佛稱世尊。摩耶夫人感覺地藏王菩薩比她地位高,所以對地藏王菩薩雖然是化身來的菩薩也要稱圣者。咱們修菩薩道的人將來要是遇見觀世音菩薩最低也要稱圣者,不要就稱觀世音菩薩如何如何,不要這么說,對比自己品位高的人一定要稱圣者。摩耶夫人問地藏王菩薩說:“南閻浮提眾生造業(yè)差別所受業(yè)報是什么?”(南閻浮提:我們這個地球)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所造的業(yè)有什么差別,報應都有什么差別?地藏王菩薩說:“業(yè)分善業(yè)和惡業(yè)。”這個地球的人業(yè)報分善業(yè)和惡業(yè)。
曾經有一個人,他師兄就說:“哎呀,你的業(yè)真大!彼图绷,他師兄一看就說:“哎呀,師弟,我說你的善業(yè)真大!彼R上轉怒為喜。呵呵,咱們世界的人,你說他好行,你說他壞,立刻就翻臉!吧品执笊、中善、小善”。修學佛法、種悲田為大善,修行人的修行為中善,世間的一切造作為小善,離開佛法的供養(yǎng)都為小善!皭悍謽O惡、大惡、中惡、小惡”。這里說的是造業(yè)差別,善業(yè)有什么,惡業(yè)就分幾種,善如何惡就如何,在此就不多說了。
這時地藏王菩薩就回答說:“摩耶夫人,你問這問題我來回答。”千萬世界的國土,地藏王的回答主要指的是造惡業(yè)的眾生。惡分善業(yè)和惡業(yè),因為善業(yè)的眾生,地藏王菩薩不用回答,至于為什么,佛已經在其他經文里說的非常清楚,作善業(yè)的眾生從一果到四果的羅漢;從一地到十地的菩薩;西方佛國土只要你造大善業(yè)你都可以去。六道的眾生都有一種地獄的業(yè)報,說各種形體受挖苦和折磨但是到最后沒脫離的都有一種地獄的業(yè)報。
地獄業(yè)報最大的重罪有五種:第一殺父弒母。殺父弒母為什么還要排在出佛身血之前,把父母排在佛前,第二才是出佛身血。因為殺父弒母比出佛身血業(yè)還重。打罵父母、殺父弒母喪失人性,喪失善念,為世俗所不容,為整個世界所不容,他的業(yè)報極重,所以第一殺父弒母第二才是出佛身血。
第二出佛身血。有人想現在佛不出世了,我們不是不能出佛身血了嗎?現在是毀壞佛像,毀壞塔寺都屬于出佛身血。
第三是侵損常住,玷污僧尼。在寺廟內沾染淫欲,或殺害出家人。玷污僧尼必墮極重的阿鼻地獄。前一階段,我聽說有一對夫妻在寺廟內住,行夫妻之事,這種人必墮極重阿鼻地獄,在家夫妻給廟上資助幾個錢就在廟內居住,在廟上過日子去了。雖然他不懂,但就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已經造了墮地獄的因了。我再順便告訴大家,但凡造地獄因的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沒有一個人說我就愿意做壞事,就愿意墮地獄的,包括殺父弒母者,他們是在什么情況下做出來的呢?瞋,瞋就是瘋狂,喪失理智的情況下,做時沒考慮。世間有人說了:哎呀,你看我做時也沒考慮啊,請你原諒我。在世間人眼里,你把人都殺了還叫人怎么原諒你啊,無論怎么原諒,你都要承受果報。
第四是偽作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不是出家人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去偷寺廟的東西,這叫侵損常住。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到世間來化緣。咱們現在就有,南方有這么一個村子,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到這來化緣,但是到了晚上或是出了村子,把僧衣一脫,就是白衣一個,這樣的人到最后都墮阿鼻地獄。遇到這樣的人,他現出家相你該給還給,因為我們不是供養(yǎng)他,是供養(yǎng)佛法僧三寶,我們一樣種福田,但是他造的惡業(yè)是他的事,咱們就不再研究了。
第五是偷盜常住衣物、飲食。出家人的任何東西都不能盜取,在家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貪出家人的念珠。在家人看那念珠非常好,認為這是法器,就拿走了。我在少林寺就碰見這樣的事,一個小孩看到一位出家人的手串特別好,是那種珍珠的,肯定是非常值錢的,小孩拿來就看,看看就把他拿走了。就這些東西特別容易犯,不是有意偷盜。有的人認為出家人念的佛珠辟邪,就請回去辟邪去了。出家人的衣物不欲不取,這點東西在你看來也許沒什么。但是那要看你拿誰的,拿出家人的,就是要墮地獄的。
這五種罪都要墮什么地獄啊?我告訴你這是要墮無間地獄的,無間地獄一日一夜,萬生萬死,千萬億劫不得出離。那里一日一夜是地球上兩千七百年,求出無期,在那里想讓自己停止一念不受苦都做不到。地獄有十八個,每個地獄的刑具都不同,所以十八個地獄也不同。但是剛才講的五種是這十八個地獄中刑罰最重的。
有人問:“各道的眾生皆貪著身有,是否鬼類也貪著?”意思是說:人類都貪著自己的身有,那么在地獄受苦的鬼類是否也貪著啊?我告訴你們的都是一些在《地藏經》里比較難理解的東西,地獄之外的眾生包括餓鬼類,包括在地府有個貧民區(qū)這些鬼類貪著身有,修鬼仙的有、修道的也有,在土地、山神都屬于鬼道,包括十方財神這些都貪著身有。但是沒有一個在地獄的眾生還貪著身有,沒有離開地獄還想回去的,一念都沒有,因為太苦。所以說,人們請問的佛法非常尖端,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以后別人一問我們,我們也知道,除了地獄的眾生沒有貪著身有以外,其他的都有貪著。連餓鬼道的餓鬼,我們認為他很苦,但他自己還覺得很好呢!還有你們看那螞蟻,螞蟻也貪著身有,佛講:這些螞蟻你看見了嗎,已經七佛出世還為螞蟻,不能脫離,因為貪著。
此時,摩耶夫人問地藏王菩薩說:“圣者,什么是無間地獄?”地藏王菩薩說:“無間地獄分十八所,次有五百,次有千百,此地壞時,業(yè)報不盡,寄往他方世界,輾轉相繼,除業(yè)盡,方得受生!边@幾句話非常簡單,就是無間地獄分十八層,每層有一大地獄極重的叫一所,十八所。每層地獄中極重的有五百,次一點的有千百,根據每個人的業(yè)報不同。但是這里說了時間,這個世界壞了還有其他的世界,輾轉相繼。在咱們忉利天東側,不在忉利天之內,有一所地獄,忉利天內的眾生都會往那進,但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上有百千萬億個忉利天,也就是說地獄也有很多,但是輾轉相繼的這些地獄都是毗盧遮那佛法性身,盧舍那佛這一尊佛國土之內輾轉相繼,不會到其他的佛世界去輾轉相繼。不要想著把我接往極樂世界那還好了呢,極樂世界沒有地獄,連色界天和無色界天都沒有地獄。
接著又說:“五種業(yè)感!钡夭赝跗兴_說:五種大罪,五種類型的大地獄。
一者,日夜受罪。就是黑天白天都受罪,我們都有白天夜晚,可是無間地獄的眾生不分白天夜晚,都在受罪。佛住世時,除非佛光照觸,與佛有緣者可以得度,否則暫停一念都不得.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一個人很滿,一萬個人也不多。
三者,罪器十八種,就是刑罰的器械十八種。這十八種器械,每層地獄使用一種就為十八層地獄。真正的大地獄沒有門,地獄無門,只有瞭望口,那么眾生是怎么進去的呢?是從地獄之底推進去的,用妙力把人推進地獄。真正進入地獄后會看到,地獄里就像人世間的大黑鐵墻一樣,地獄里最苦的眾生在里面,被鬼卒剖腹的有,挖心的有,火蛇、火槍燒身的也有,過奈河橋的時候,善人在橋上走,罪惡的人都在橋下走。修行的人在地獄走過一次之后,哪怕是把天下的財富都給你,讓你做惡事,你都不會去做,沒有一個人再犯戒,因為地獄太苦,肉身幾十年就過去了,在地獄里那是千萬億劫都求出無期。有些人聽完以后還會像以前一樣,該干壞事干壞事,因為那是你聽到的,不是你親眼見到的。修行人在地獄真正能去能回的人,回來都不會再去犯戒了,連在語言上說一句造業(yè)的話都不敢,可想而知,那是真讓人害怕。
四者,不分男女老少,出身貴賤,不管什么種族,天人鬼類惡龍,哪道都有作惡的,鬼類作惡的惡鬼,天人也有謗佛、謗法、謗僧的,龍王也有惡龍,墮地獄的包括天仙、天人。天人包括什么,包括四果羅漢感召所居的那層天,非想非非處想的外道天,也叫大羅仙的那層天,到定力消失的時候,福報盡的時候,謗佛、謗法、謗僧,必墮地獄,在無色界墮入地獄。不發(fā)菩提心、不修菩薩道的人,你在修道的過程中,你要知道發(fā)菩提心。不論我修菩薩道有多難,都要比你墮地獄要好的多,發(fā)菩提心難,進入一地菩薩,證得果位之后不難。一地菩薩之前,很難,但都要比墮地獄要好的多了。所以說菩薩道修行的人,再苦再難都要比上地獄受苦好得太多了。打個比方,你在人間享一輩子清福,沒覺得是福,明天把你放進拘留所里,呆上十天八天,那你肯定哭喊著要回到過去。你有在地獄里待的一日一夜,拿到地球上來修行,你就成了。所以說發(fā)菩提心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不發(fā)菩提心的人,貪著小樂的人,沒有智慧。鬼類(夜叉、游魂野鬼),還有各種蛇仙、黃仙、狐仙、惡龍這些動物神通亂用,擾害修行人的。這個人不修行之前,你怎么做沒人管你,一旦這個人發(fā)心修行,你要再如何如何,那是必墮地獄。有一位修行人,他身上各種仙都有,當這個人發(fā)心真心要修的時候,這些仙還不走。那結果如何?斬殺!也許你們認為這是犯殺戒,實際上不是。韋馱菩薩的金剛寶戩搗碎其頭是什么?這就是護法心。這些東西違背天條,神通亂用,障礙修行人的修道,必墮地獄。懲惡揚善是護法心的根本。護法心是菩薩行人發(fā)起的,不是小乘人和辟支佛,或哪個世間人發(fā)起的。而且世間人也沒有斬殺那些仙的本事,因為不是肉體斬殺。只有菩薩行人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如法斬殺這些。這個世界上修行人太少,尤其是修菩薩道的人,佛菩薩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著這些人,他們太珍貴。護法心你也不要亂發(fā),等你修到能如法斬殺這些的時候,可能讓你發(fā)都不發(fā)了,“哎呀,這個事還是讓韋馱菩薩來辦吧!边@些得罪人的事不能都讓韋馱菩薩來做,你不做自然有住世的菩薩來做。
五者,從進地獄之時開始,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就是生了死,死了還生。地獄有瞭望口,當你有機會推開瞭望口,往里面一看,千萬條血淋淋的人形,痛苦嚎叫,比你見過的任何場面都慘厲。在地獄里,人死了以后,妙風一吹就又復活,人的形象和生前一樣,連穿的衣服都和生前穿的一樣,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罪,怎么來到這的。地府懲罰的是人的神識。那么造業(yè)的人肉體也受懲罰么?當人生病超過一個月或突然患了重癥就是懲罰。這就是無量劫來所造惡業(yè)感召的。在地獄了業(yè)是痛苦的;只有供養(yǎng)佛法僧的時候,念佛修行的時候,才能重罪輕罰。
這時摩耶夫人憂愁合掌,頂禮而退。大家想一想,摩耶夫人為什么憂愁合掌?憂愁什么,菩薩慈悲,這是一種心態(tài)。聽菩薩講了這么多,產生了憐憫之心,就是遇見好事時也這樣,起歡喜心。這里是憂愁合掌頂禮而退,就是這個心態(tài),這就叫菩薩。沒有描寫釋迦牟尼佛憂愁的吧?告訴你們,在佛那個境界上沒有“憂愁”這兩個字,只是不言語而已,沒有明說。當你們讀到某部經典時,會看到魔王波旬問佛,“將來我的魔子魔孫化作伽藍或白衣,繼續(xù)破壞你佛法!贝藭r佛落淚而不憂悲。
到這里,我為大家講幾句跟咱們普通人和修行人有關的東西。人們不知道珍惜,人生短暫,為人一世苦一半,樂一半。從年齡上說叫老者苦多,少者樂多;從身體上說,是身體一半精神一半。怎么才能減少苦楚讓你多樂一點呢?靠你的心靈去把握,什么人才能做到呢,學佛人,遇到苦惱時,會想這是從反面幫助我了業(yè),我會以苦為樂,以苦為慈悲,別人給我制造點苦,南無阿彌陀佛。別人以墮地獄、墮三惡道的后果助我成道,阿彌陀佛,真心感謝。這樣遇到苦還會苦嗎?享福是在了我的福,我今天受一點苦,正是我無量劫來沒有修行到的地方,只有我受一點苦,我才能知道脫離六道輪回,只有受點苦我才知道要去修行。這就叫人生苦一半、樂一半,不要執(zhí)著樂這一半就忘掉苦,人世間真正的八苦還不在這,真正的苦是地獄之苦。修行人的樂,多數是樂而不是苦,與凡人不同,凡人的苦多,圣人的樂多。在無間地獄里全是苦,沒有一點樂,連樂的念頭都生不起。這就是眾生的緣,五種惡因感召的五種惡果。
- 上一篇:《地藏菩薩本愿經》淺釋(六)
- 下一篇:《地藏菩薩本愿經》淺釋(四)
- 修學佛法的關鍵就是從自身煩惱入手
- 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的區(qū)別
- 成就學問之道的同時要領會其中的真諦!
- 妄想煩惱不是實在的,不要隨著走!
- 在禪堂內保持精進心與自己的無明煩惱習氣拼搏
- 同樣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種不同結果
- 怎么理解法從緣起、果從因生?
- 佛教傳承的根本問題是什么?
- 煩惱是什么意思?怎么對治?
- 為什么禪宗寺院課誦安排早念觀音晚念彌陀?
- 如何看待命運?怎么掌握?
- 可以在無明師指點下修白骨觀和不凈觀?
- 打禪需注意克服兩種情緒和防止兩個偏差
- 時刻保持感恩的心態(tài),奉獻的精神
- 連“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
- 修養(yǎng)到位,別讓自己得這些“病”
-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
- 開啟修行道路的三大關卡
- 學佛亦是學做人,佛法也是一種活法
- 每個人都要有承擔眾生不幸的精神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