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次第入門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義

  佛法總綱與佛法大意

  佛法精微廣博,法門無量,簡而言之,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防非止惡為“戒”,即戒律;靜慮澄心為“定”,即禪定;破惑證真為“慧”,即智慧。修學這三法,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最終證得涅的無漏道果,所以叫做“三學”,又稱為“三無漏學”。

  “戒學”指凈戒、善戒的修學。“戒”是梵語“尸羅”的意譯,特指佛陀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規(guī),有防非止惡的功用。譬如家有家規(guī)、國有國法,修學佛法,就要奉持佛所制定的戒律,這是學佛的根本。在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在大乘有三聚凈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等。

  只有持戒才能防非止惡,使身、口、意三業(yè)清凈。在經(jīng)律論“三藏”中,“律藏”屬于“戒學”。然而,“戒”有禁止與勒令之分,“禁止”是消極的去惡,“勒令”是積極的為善,所以“戒”就包括了一切的善法。

  “定學”指防止心意散亂以求寂靜的種種法門。“定”為梵語“禪那”、“三摩地”、“三昧”的意譯,在小乘有四禪定、四無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在大乘,除了上述諸定,再加上九種大禪、一百零八種“三昧”或一百二十種“三昧”等。

  禪定的要義,在于息慮靜緣,不妄想,不攀緣,不取相,不動心,令心專注于一種對象,以不散亂的精神作用,達到凝然寂靜的狀態(tài)。這是入道的機樞。在經(jīng)律論 “三藏”中,“經(jīng)藏”屬于“定學”,故說“經(jīng)詮一心”,一心就是定。若能入定,自然引發(fā)自性本來的功德作用,譬如靜水,受擾動就混濁不清,靜寂則光明映照。

  “慧學”指破除迷惑以證真理之道。“慧”指“智慧”、“善慧”,又叫“正見”、“正慧”,是梵語“般若”的意譯,指正確如實地推理、判斷事理的精神作用。 “慧”與“智”是相對的通名,通達“有為法”的事相叫做“智”,又叫“有漏慧”;通達“無為法”的空理則稱為“慧”,又叫“無漏慧”、“圣慧”。

  由聽聞正法而來的慧稱作“聞慧”,由如理思維而來的慧稱作“思慧”,由正修行從自性中開發(fā)出來的慧稱作“修慧”,以上合稱“聞思修”三慧。學佛最終目的就是開發(fā)智慧。小乘行者以智慧觀“四諦”、“十二因緣”而得解脫,大乘行者觀真如實相,徹底破除無明而證法性空理。在經(jīng)律論“三藏”中,“論藏”辨析邪正,最能開發(fā)智慧,屬于“慧學”。

  《涅經(jīng)》里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包括了整個佛陀教法的大意。

  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由“戒學”所攝,就是凡妨害眾生的事情,無論大小都不能造作,凡利益眾生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應當盡力而為,這也是通其它世間善法的,也是為了圓滿福德的;“自凈其意”,則是佛法與一般世間善法的不共之處,是為了圓滿智慧的,就是必須通過正確的“定慧等運”才能達到清凈意業(yè)的效果,才能斷煩惱、了生死,才能真實地趣入解脫。

  “三學”是有其次第的,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開慧。所以《楞嚴經(jīng)》里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據(jù)史書記載,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jīng)向鳥窠禪師請教佛法大意,禪師告訴他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詩人笑說:“若此二句,三歲孩童也能道得。”禪師于是喝斥:“三歲孩童雖能道得,八十老翁卻未必行得。” 這段公案,對于我們學佛之人,實在是可堪玩味!

  五乘佛法

  “乘”指道、船、車,就是“運載”之義。佛菩薩為教化眾生而將他們運載到?jīng)]有煩惱的涅彼岸的五種法門,稱為“五乘”。

  佛陀運載眾生到達人、天二趣的法門為“世間乘”,運載眾生到達聲聞、緣覺、菩薩的境地以超越生死迷界的法門,稱為“出世間乘”。“出世間法”才是超出三界、永離生死的究竟法門。

  佛法名義上有五乘、或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或二乘(小乘、大乘)的說法,其實唯有“佛乘”,其余都是佛陀方便施設(shè),所以《妙法蓮華經(jīng)》里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然而由于根性不等,不得已而說有二、有三、有五,無非是為眾生究竟成佛而設(shè)的階梯和舟航。

  所以釋尊在世間說法四十多年,其中番番調(diào)停,每每陶鑄,待到法華會上眾生機緣成熟,則開權(quán)顯實,闡明一切教化唯為引領(lǐng)眾生遠離種種顛倒執(zhí)著,種種開示只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我們學佛,應洞悉佛陀的真實用意,明白佛陀的種種方便。

  佛陀的教典稱為“契經(jīng)”,就是上契佛心和真理、下契無量的眾生。古德有云,“說法不契機,等于閑言語”。眾生根機,由宿世栽培深淺的不同,今生修學佛法就表現(xiàn)出利鈍的差別。

  有些人心思昏昧,即使聽聞到正法也不求甚解,眼光淺近,只顧當前利害。對于這一類鈍根有情,佛菩薩只說“世間法”,先作方便接引,如果對他們講上等法是無法被接受的,所謂“中人以下,不可與語上也”。

  有些人心思敏捷,聞一而知十,根性猛利且目光遠大,能夠認識到因果規(guī)律,那就必須為他說“出世間法”,直令究竟度脫,如果為他說下等法必然不能滿足其要求,所謂“中人以上,可與語上也”。像這樣應病與藥、因機施教,或種(令種善根)、或熟(令善根成熟)、或脫(令究竟解脫),就不會有缺于教化的眾生了。

  “人乘”只講最基礎(chǔ)的做人條件,以“三皈五戒”為乘,運載三涂四趣而生于人道。因為有些人只知求現(xiàn)世福報,如長壽富貴康寧等,所以就為他們說做人的道理,教他們以受持“五戒”來完成基本人格,將來可保不失人身。

  “ 天乘”就是教授眾生生到天趣的方法,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出四大部洲而達天界。因為有些眾生希圖勝妙的天福,如自然衣食和珍寶宮殿等,所以就為他們說生到天趣道理,教他們修行“十善”和世間四禪八定,將來就可根據(jù)禪定的深淺,而往生不同福報的諸天。

  在三藏教典中,凡說到布施持戒和四禪八定的方法,就是包括在“人天乘”之中,這是佛陀為鈍根者免墮三途而設(shè)的方便,不能出三界,也不能真正解脫,乃至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長達八萬大劫,命終以后仍不免輪回之苦。

  永嘉大師在“證道歌”里說:“著相布施升天福,譬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因此,這只是生滅世間的偷安小果,不可誤認為是究竟法門。

  “聲聞乘”是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出三界,到有余依涅或無余依涅而成阿羅漢。這類有情因聽聞了佛的聲教,就會明了“苦、空、無常”的道理,以修 “四諦”法來斷“見、思”二惑(見本書中“六根本煩惱”章節(jié)內(nèi)容),最后證得阿羅漢果。

  “阿羅漢”是聲聞乘的極果,含有三義:(1)殺賊義,破身口諸惡,殺盡見思煩惱賊;(2)應供義,斷惑道高,堪受人天供養(yǎng);(3)無生義,永入涅,不再受分段生死。聲聞乘人只求出離苦、慈悲心薄弱而少化他志向,屬于自了漢,所以叫做“小乘”。

  “緣覺乘”是以觀修“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出三界,到無余涅而成辟支佛。

  緣覺較聲聞根性稍利,按照佛陀的“十二因緣”教法,修道覺悟,斷除“見思惑”而證得“辟支佛”果位,但仍有煩惱習氣。

  “緣覺”又叫做“獨覺”,因為他們生在無佛的時代,無從聞法,因宿世修學的善根力,觀察飛花落葉而獨自悟道,所以稱“獨覺”。“習氣”就是煩惱的習慣氣分,如容器中的臭物,物雖除而臭氣還在。

  《涅經(jīng)》里說:“聲聞緣覺有煩惱習氣,謂我衣、我缽”,這就是指“見惑”的習氣;《大智度論》中所引用的“舍利弗之嗔、畢陵伽之慢、難陀之貪”,則是“思惑”的習氣。緣覺圣者,雖不能夠廣利群蒙,但能夠度化有緣的眷屬,所以屬于“中乘”。

  “菩薩乘”是以悲智等運的“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超越三界的境地,直至無上菩提大般涅的彼岸。這類有情根性猛利,從初發(fā)菩提心就立下廣大誓愿,自利利他,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智慧和慈悲平等任運,修行六度萬行,普度一切眾生,經(jīng)三大阿僧劫精進不止,直至證得佛果,所以稱為“大乘”。“菩薩”是梵語 “菩提薩”的略稱,意譯為“覺有情”,又稱“開士、大士、佛子、大圣、法王子”等。

  人天乘

  一、八關(guān)齋戒、五戒、十善業(yè)道簡表

  八關(guān)齋戒—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6、不涂脂粉、香水,不穿華麗服裝,不自作和觀玩歌舞妓樂。

  7、不睡臥高大床褥。

  8、不非時食。

  五戒—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十善業(yè)道—

  身三善業(yè)戒—

  不殺生——不殺害物命。

  不偷盜——不偷盜財物。

  不邪淫——不淫欲亂交。

  口四善業(yè)戒—

  不妄語——不欺騙誑說。

  不兩舌——不搬弄是非。

  不惡口——不咒詛惡言。

  不綺語——不說花言巧語。

  意三善業(yè)戒—

  不貪——不貪愛五欲。

  不嗔——不嗔恚無忍。

  不癡——不愚癡無明。

  注:1、善業(yè)是以正當?shù)男袨槿プ鲎岳氖聵I(yè)。佛教人做善業(yè),是現(xiàn)在自他受益,來生自己仍是受益。

  2、戒是戒止惡行,即禁止諸惡業(yè)。

  二、略述八關(guān)齋戒及五戒十善業(yè)道〖〗

  (一)八關(guān)齋戒八關(guān)齋戒,又名八戒齋!妒苁平浣(jīng)》說:“八戒齋者,是過去現(xiàn)在諸佛如來,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齋是適應在家佛教徒,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使其能隨分隨力,學習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門。八關(guān)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1)不殺生戒——戒經(jīng)所載:上自諸佛圣人,師僧父母,下至飛蠕動,微細昆蟲,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殺害。殺害的方法,有自己親自拿刀、槍等殺器,或用手足傷殺對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殺害,又有看到他人去傷害物命,內(nèi)心生起歡喜的,都是違犯殺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殺害眾生的惡行,名為不殺生戒。

  (2)不偷盜戒——戒律所制,上自金銀貴重物品,下至一針一草,不可不與而取。不論是佛教寺院的三寶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無理的強奪,或偷竊,或詐取等等,都是犯偷盜戒。能遠離偷盜的過患,不偷竊強奪,名為不偷盜戒。

  (3)不淫戒——是指在規(guī)定的受戒期間內(nèi),制止非禮,不得有淫,是為不淫戒。

  (4)不妄語戒——即禁止說謊話,攝口四善業(yè)戒。

  (5)不飲酒戒——即禁止飲酒。因酒醉時,神志昏昧,會做出殺盜淫妄等破戒的事。

  (6)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不穿華麗服裝,不自作和往觀歌舞伎樂戒——即臉上不涂脂粉,不將香水涂在身體上,也不可帶花環(huán)金飾之類,應穿純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自作和過往觀聽歌舞伎樂。

  (7)不睡臥高廣大床戒——不可睡臥高而寬大華麗的床鋪。

  (8)不非時食戒——不是吃飯的時間,不可吃飯,即過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項是屬于戒法,第八項是屬于齋法,故總名八戒齋。這八戒齋,是在家學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是體驗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門。

  (二)五戒及十善業(yè)道——人天乘正法

  佛教分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此五乘中,人天乘是基礎(chǔ),因此佛法流通于世間,當以人類為中心,而施設(shè)契合時機的教法:首為五戒,謂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墮惡道輪回。再由五戒擴大,即十善業(yè)道,謂之天乘,能修十善到達上品的,來生可享受天福。

  所謂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與八關(guān)齋戒中的前五項,除了不淫戒改為不邪淫戒以外,其余四戒相同。此五戒是由十善所攝縮,其內(nèi)容及意思,無多大差別。只是五戒側(cè)重在身的修行,而十善兼明心的動念。

  因此可以說,開五戒第四的不妄語為: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的四戒;開第五不飲酒戒為:不貪、不嗔,不癡三戒。合起來,就是(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惡口,(5)不兩舌,(6)不妄語,(7)不綺語,(8)不貪,(9)不嗔,(10)不癡。便是十善戒法,或稱十善業(yè)道。

  現(xiàn)在將十善業(yè)道略述于下:

 、俨粴⑸刃挠谌——殺是殺害,生是生命,不殺害眾生之生命,名為不殺生,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勿殘殺加害。因為佛教主張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釋尊以平等慈悲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指示眾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殺。而孔子也曾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愛,而憐愍被殺害的眾生。由此看來,能慈心于仁,不殺害生靈,生命界則可盡其天然,爭斗仇恨的事,便可消滅,從而天下太平。

 、诓煌当I而義利節(jié)用——偷指詐騙偷竊,盜指強劫豪奪。不偷竊和強奪人家的財物,叫做不偷盜。因為一切事物,主權(quán)轉(zhuǎn)移,必依正義,不與而取,非分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的行為。能資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義”,知利己而須利人,即利人為利己叫做“義利”。人人行義利,節(jié)儉日用,奉養(yǎng)父母,維持家庭生活,樂其天倫,與朋友金錢往來而能守慎,則無偷盜之事發(fā)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③不邪淫而貞良守禮——即除正式結(jié)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茍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即組織家庭之后,夫妻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

  ④不妄語而誠實無欺——以術(shù)愚人,以言詐人,喜說謊話,是說不是,不是說是,叫做妄語。不妄語就是說話誠實,不說虛偽誑騙的話。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到誠實不欺,而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就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

 、莶粌缮喽鵁o爭是非——不兩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yè),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若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

  ⑥不惡口而出言慈和——不惡口即是不說粗惡毀辱他人的話,及不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經(jīng)云:“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

 、卟痪_語而言說有禮——所謂綺語,即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jīng)的話,導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取樂,都叫做綺語。說此綺語者,不惟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yè)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如能遠離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敬仰。

  ⑧不慳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慳”,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慳貪的人追求名、色、財、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會造出種種罪業(yè),故要遠離慳貪,不慳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yǎng)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用外,對于貧病孤苦者,能給予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yè),即是慈心舍施。經(jīng)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yè)亦多,取少業(yè)亦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佛教乃勸人慈心舍施,以對治慳貪。

  ⑨不嗔恚而慈忍積福——恚即遇事不順,埋恨于心,發(fā)怒于形。甚至脾氣爆發(fā),可導致殺害等災禍的發(fā)生。常人說:“火燒功德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fā),動怒于人,以至動武打斗,發(fā)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干凈。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嗔恚,即所謂“忍字心上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倘能忍住片時氣,過后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的偉大事業(yè)。

 、獠挥薨V而多聞增智——愚癡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了,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zhí)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如能多聞?wù)?佛法),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jīng)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癡,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癡。

  以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為身三善業(yè)。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是為口四善業(yè)。不慳貪,不恚,不愚癡,是為意三善業(yè)。意即是心,因為心有無明煩惱存在,故稱為意。

  阿難曾問釋尊,身、口、意三業(yè),何者為重?佛回答:“意業(yè)為首,次口業(yè),再次為身業(yè)。”因為意業(yè)清凈,身口舉動言說,便能端正,所作所為都會向善的!栋⒑(jīng)》有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由此可知凈意正心,是最重要的。

  佛說人生造業(yè)的原動力,乃出于各人的心識。故各人皆可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改造。身語意是“業(yè)”的發(fā)動處,要使身語意時時存善去惡,即能造成善業(yè),自利利人。反之,身語意存惡作惡,則可造出十惡業(yè)來,必危害人群社會,當治之以法。是人生的造業(yè),乃自作自受,亦即佛教的業(yè)力因果定律。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這話是說依止佛陀的真理,修習智德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才是學佛的真義。人天乘正法,便是健全人格,使人達到完美品德的教法。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惡行,一方面凈化內(nèi)心的善行,最終建立人間凈土,才是現(xiàn)實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適合時代需要的佛教。

  備注:

  1、十善業(yè)與十惡業(yè),各分三品,按其品級上下而成輪回六道:即行上品十善者升天,中品為人,下品成修羅。行上品十惡者入地獄,中品為餓鬼,下品成畜生。故六道眾生,皆由吾人身口意三業(yè)所造作,吾人舉心動念,時刻應謹慎三業(yè),勿令造惡,而勤修善行。

  2、五欲即名、色、財、食、睡之五欲,起于貪求之心,名為貪欲。但欲有法欲、世欲之別,法欲是追求佛法的真理,世欲是樂著世間的五欲。身為佛教徒,寧可有法欲,不可貪世欲。

  (三)佛教故事三則〖〗

  (1)在我心田中除草一次,佛陀到摩竭陀國某村莊托缽,有一婆羅門說佛陀不自耕田播種,而托缽向人乞食。佛陀即與婆羅門申辯正理,回答婆羅門:

  “信是我所播的種子,智慧是我所耕的犁;

  抑制身口意的惡業(yè),就是在我心田里除草;

  精進是我所牽的牛,去而不回,進而行慈,

  將我運到睿智安詳?shù)木车亍?rdquo;

  (2)佛度鴦哥摩羅

  佛在世時,有殺人外道,在途中斬行人之手指,以為華,稱為指外道。其惡事震撼了薩羅國的人民,大家都怕他。結(jié)果受佛陀度化,出家為比丘,號鴦歌摩羅。

  鴦哥摩羅說:“有人以刀杖正道,或以鉤鞭正道,佛陀不用刀杖,徒手調(diào)伏我。”

  鴦哥摩羅過比丘生活,在舍衛(wèi)城街上托缽,有人向他投土,或向他投石,有時頭部受傷,有時毀了衣裳。佛陀安慰他說:“圣者必須忍受,唯有忍受,才能凈除業(yè)障。如今,你在償還以往所犯的惡業(yè)呀!”

  (3)那是歸于你的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忽有一個婆羅門憤怒惡言地沖進精舍來,因為他同族的人,出家到佛陀這里來,故使他大發(fā)火。

  佛陀默默地聽他的無理胡罵之后,等他稍為安靜時,向他說道:

  “婆羅門呀!你的家偶爾也有訪客吧?”

  “當然有,瞿曇呀,何必問此!”

  “婆羅門呀,那個時候,偶爾你也會款待客人吧?”

  “瞿曇呀,那是當然的事!”

  “婆羅門呀,假如那個時候,訪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應該歸于誰呢?”

  “要是他不吃的話,那些菜肴只好再歸于我!”

  佛陀以慈眼盯著他一會兒,然后說道:“婆羅門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說了很多壞話,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無理胡罵,那是歸于你的!婆羅門呀,如果我被謾罵,而再以惡語相向時,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樣,因此我不接受這個菜肴!”

  然后佛陀為他說了如下的偈:

  “對忿怒的人,還以忿怒,

  是一件不應該的事。

  對忿怒的人,不還以忿怒,

  將可得到兩個勝利:

  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鎮(zhèn)靜自己的人,不但能勝于自己,也能勝于他人。”

  于是這個婆羅門,就在佛陀門下出家,不久成為阿羅漢。

  聲聞乘(一)

  一、聲聞乘簡釋佛陀在鹿野苑說四諦法,因為陳如等五人,是聽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所以叫做“聲聞”,凡屬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總稱為“聲聞乘”。 “乘”是運載的意思,即是把眾生從迷岸運送至悟岸的工具,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即指四圣諦的教法,由聞四圣諦可到達悟道之彼岸。

  聲聞乘的果位——聲聞乘修習四諦法而證悟的果位有四:

  A、初果——須陀洹(預流)

  B、二果——斯陀含(一來)

  C、三果——阿那含(不還)

  D、四果——阿羅漢(無生)

  備注:

  1、聲聞功夫是最淺的第一果位,梵語叫做須陀洹,漢譯“預流”,即預入圣流(進入圣果之位)。

  2、二果梵語斯陀含,漢譯叫做“一來”,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這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3、三果梵語阿那含,漢譯“不還”,即是修到此果位,不來人間受生死,稱為“不還”。

  4、阿羅漢是聲聞乘中最高果位。梵語阿羅漢有三意:

  A、殺賊——破煩惱之賊。

  B、無生——解脫生死,不受后有。

  C、應供——應受天上人間供養(yǎng)。

  二、四圣諦

  (一)四圣諦簡表四圣諦—

  苦諦(迷的果,即苦果)

  集諦(迷的因,即苦因)—世間的因果

  滅諦(悟的果,即樂果)

  道諦(悟的因,即樂因)—出世間的因果

  (二)四圣諦簡釋

  佛成道后,初轉(zhuǎn)*輪,是在古印度波羅奈國的鹿野苑(SARNATH),為陳如等五人說四圣諦法門。四圣諦的“圣”字是“正”的意思。諦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滅、道的四諦法,是圣智所親自證驗的四種人生正確真理。

  1、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生老病死是人人都免不了的痛苦,除此之外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都是苦的果報。

  2、集諦——集是招聚的意思,集諦是說明人生集起貪嗔癡等許多煩惱的“因”,去造種種的不善業(yè),才會招受種種的苦果,故“集”是“苦”的因。

  3、滅諦——是指修道所證的圣果,即是煩惱滅除,獲得無生(解脫生死)的真理。

  4、道諦——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種,主要的指修習八正道,就會得到最勝智慧(般若),修善斷惡,解脫生死痛苦。

  “集”為“苦”的根本,此二諦是流轉(zhuǎn)于世間的因果;知苦而斷集,斷集以離苦,這是聲聞乘厭離世間的觀行。

  “滅”為“道”的收獲,此二諦即是超出世間的因果;求證滅而修道,由修道以證滅,是為聲聞乘修證涅的行果。

  聲聞乘證得涅果,即斷集諦所集起之煩惱見思二惑,此見思二惑若廣說則有十使:即(1)貪、(2)嗔、(3)癡、(4)慢、(5)疑、(6)身見、(7)邊見、(8)邪見、(9)見取見、(10)戒禁取見。修戒定慧三學斷此十使,以破我執(zhí),可證得我空真如,從而解脫生死。

  當時佛以三轉(zhuǎn)四圣諦開示陳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F(xiàn)將三轉(zhuǎn)四圣諦列表于下:

  三轉(zhuǎn)四圣諦苦諦—苦果初轉(zhuǎn)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次轉(zhuǎn)勸修:此是苦,汝應知

  三轉(zhuǎn)作證:此是苦,我已知

  集諦—苦因初轉(zhuǎn)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次轉(zhuǎn)勸修:此是集,汝應斷

  三轉(zhuǎn)作證:此是集,我已斷

  滅諦—樂果初轉(zhuǎn)示相:此是滅,可證性

  次轉(zhuǎn)勸修:此是滅,汝應證

  三轉(zhuǎn)作證:此是滅,我已證

  道諦—樂因初轉(zhuǎn)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次轉(zhuǎn)勸修:此是道,汝應修

  三轉(zhuǎn)作證:此是道,我已修又稱三轉(zhuǎn)

  十二*輪

  備注:

  1、五陰熾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熾盛,故苦。

  2、轉(zhuǎn)*輪——佛說法,叫做轉(zhuǎn)*輪,輪的意義:①如碾米之輪,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煩惱。②如舟車的輪,能通行抵達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達四德涅(常、樂、我、凈叫做四德涅)。轉(zhuǎn)的意思,謂諸眾生能所改轉(zhuǎn),即轉(zhuǎn)迷為悟,轉(zhuǎn)染為凈,轉(zhuǎn)凡成圣。故*輪依第一解,使眾生借以破五住煩惱,依第二解,使眾生由聞佛法喻如舟車可運載到達四德涅之岸。

  3、五住煩惱——①三界見惑,②欲界思惑,③色界思惑 ④無色界思惑,⑤無明惑。

  4、四諦法中苦集二諦是世間迷妄的因果,滅道二諦是出世間證悟的因果?嘀B是迷惑的苦果,集諦的主力為貪癡等諸煩惱是苦因。滅諦是消滅煩惱,證涅果,道諦是修道的正因。

  5、佛初轉(zhuǎn)*輪說四圣諦三轉(zhuǎn)十二*輪,佛教史上稱此次所說的法為《轉(zhuǎn)*輪經(jīng)》。

  6、佛陀在鹿野苑初轉(zhuǎn)*輪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開始。也是有具足三寶的開始。(最初的具足三寶:佛寶是釋迦牟尼佛,法寶是四諦法,僧寶是五比丘。)

  7、五比丘的譯名根據(jù)巴利文音譯與漢音舊譯對照列下:

  A、KONDANNA(音 譯空達諾)舊譯陳如。

  B、VAPPA(音譯瓦伯)舊譯婆沙波或伐缽。

  C、BHADDIYA(音 譯里雅)舊譯跋提或婆提和跋陀羅。

  D、MAHANAMA(音譯瑪哈那嘛)舊譯摩訶南或摩訶那摩。

  E、ASSAJI(音譯阿沙據(jù))舊譯阿說示或阿濕波恃和阿舍波又譯馬勝比丘。

  聲聞乘(二)

  三、三十七道品

  (一)三十七道品簡表佛陀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三十七種修習基本圣道的法門,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稱三十七菩提分法。

  (詳見下表)

  一、四念處

  1、身念處,觀身不凈

  2、受念處,觀受是苦

  3、心念處,觀心無常

  4、法念處,觀法無我

  —重修智慧

  二、四正勤—

  1、已生惡令斷滅

  2、未生惡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起

  4、已生善令增長

  —重修精進

  三、四神足(四如意足)—

  1、欲神足

  2、勤神足

  3、心神足

  4、觀神足

  —重修禪定

  四、五根—

  1、信根

  2、進根

  3、念根

  4、定根

  5、慧根

  —此五慧根能生圣道

  五、五力—

  1、信力

  2、進力

  3、念力

  4、定力

  5、慧力

  —此五慧力能入圣道

  六、七菩提分(七覺支)—

  1、擇法菩提分

  2、精進菩提分

  3、喜菩提分

  4、輕安菩提分

  5、念菩提分

  6、定菩提分

  7、行舍菩提分—

  凡夫從迷而入悟,由未覺而成覺,修此七覺支。

  七、八正道—

  正見——  見四諦理,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走向正道。

  正思惟——思四諦理,斷滅惡的欲念,生起正當?shù)挠睢?/p>

  (又名正欲)

  正語——  常攝口善業(yè)戒,說出和善真誠的言語。

  正業(yè)——  常攝身善業(yè)戒,努力做自己正當?shù)男袠I(yè)。

  正命——  排除邪命,以正業(yè)維持生命,不做不道德

  職業(yè),來玷污圣潔的生命。

  正精進——一心專精,不間斷地向善的方面的去努力。

  (又名正勤)

  正念——  憶念正道,精進正業(yè),體察定慧,保持定慧

  均等,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

  正定——  身心清凈,入無漏定。

  聲聞乘三

  備注:

  1、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智慧的力量,把心念常住于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2、四正勤即是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最為殊勝,亦稱四正勝。此時智慧力已增多,但禪定力較薄弱。

  3、四神足即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正法,勤神足是精進無間,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觀神足是心不馳散。

  4、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淺立名,如信根增長,破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為生圣道的根本,五力為增長圣道的主力。佛經(jīng)說:“能生善法,故名為根,能破惡法,故名為力。”

  5、五根:①信根:于諸法諦理,信忍樂欲。②進根:信諸善法理,倍策精進。③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④ 定根:攝心正道,相應不散。⑤慧根:以觀照慧,抉擇分明,思惟真理。

  6、五力:①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②進力:進根增上,故能破懈怠。③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 ④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亂。⑤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又五根五力以信為始,慧為終,顯示信心是以智慧為主,智慧是以信心為基。

  7、七菩提分說明如下:

  ①擇法菩提分——以智慧擇法之真?zhèn)巍?/p>

 、诰M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③喜菩提分———心得正法,而生歡喜。

 、茌p安菩提分——又名除覺分。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

 、菽钇刑岱———時刻觀念正法,而使定慧均等。

 、薅ㄆ刑岱———心唯一境,而不散亂。

 、咝猩崞刑岱——舍諸謬妄,等觀諸法,而不執(zhí)著。

  8、七菩提分又名七覺支,在三十七道品中獨得覺名,正因前修四念處至五根五力時未覺,后修八正道已覺,唯中間修此七覺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覺而覺,故獨得覺名。

  9、八正道以正見為首,即以正見為最重要,因為有了正見,對于事理才會有正確的認識,就能破謬妄偏差的俗知俗見,悟入正道。

  10、有漏——有煩惱,亦稱有為。

  11、無漏——清凈無煩惱,亦稱無為。

  聲聞乘(四)

  (二)略釋四念處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時,告訴阿難及眾弟子說:“我入滅后,汝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于四念處?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①緣身執(zhí)凈,②緣受執(zhí)樂,③緣心執(zhí)常,④緣法執(zhí)我。如果不將此四顛倒妄見消除,則煩惱重重,隨俗流轉(zhuǎn)。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對治此四顛倒妄見的四念處。

  何謂四念處?簡述如下:

  ①身念處——觀身不凈:是以修不凈觀之慧力,對治“緣身執(zhí)凈”的顛倒妄見。試想我們的身體是否干凈?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觀,當你滿身大汗時,便會覺得臭氣難堪,何況唾涕便溺等,都是不凈。當人死后,尸體腐爛,遍體生蛆,穿筋嚙骨,最后成為白骨一堆。這個身體的生存,實在不凈,故能觀身不凈,則貪愛渴想,戀慕艷麗色相等煩惱,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谑苣钐——觀受是苦:是以觀苦之慧力,對治“緣受執(zhí)樂”的顛倒妄見。受乃領(lǐng)納之義,即感受外界的印象。當我們與境界接觸時,所領(lǐng)納的感覺,不論是苦、樂還是舍,這三種受,在無常的法理看來,苦受固然是苦,而樂受當快樂過后恍然若失,甚至于樂極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樂的感覺。因眾生外有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內(nèi)有意念中的諸想不斷,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這世界充滿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貪欲樂,就不為境界所轉(zhuǎn)移,則“緣受執(zhí)樂”的錯見,便不能存在了。

 、坌哪钐——觀心無常:是以觀心無常之慧力,對治“緣心執(zhí)常”的顛倒妄見。“心”是生命的本質(zhì),同時也是眾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的獨存物,而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因緣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世界,五蘊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會壞滅的,故我們的心是無實體的,不過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緣關(guān)系的發(fā)展而已,絕無實體可捉取;而且心的現(xiàn)象,是念念生滅,剎那不住,怎么可執(zhí)它為常?由此觀心無常之慧力,能使心念遠離執(zhí)常妄見的過患。

 、芊钐——觀法無我:是以觀法無我之慧力,對治“緣法執(zhí)我”的顛倒妄見,宇宙萬法,都是因緣互相依存,我們的身體是五蘊四大(地、水、火、風)組合的軀體,一旦四大不調(diào),五蘊離散,生命便死亡。佛說五蘊的我是“假我”。不可執(zhí)為自性的我,統(tǒng)宰用的我。但眾生無知,于無我法中,妄執(zhí)有我,這種妄執(zhí)叫做“我見”,有了我見,則有種種偏執(zhí)煩惱,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觀法無我”之慧力,消除“緣法執(zhí)我”的錯誤。

  修四念處觀時,如上述將各分開作觀,叫做別相念處。如修四念處觀時,每作一觀,并作其余三觀,叫做總相念處。例如:觀法無我時,并觀此身不凈,是苦,是無常;或并觀身,受,心,皆是無我。觀身不凈時,并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或并觀受,心,法,亦皆不凈,余類推。

  四念處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處,重在智慧,以慧為體,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種觀想,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處階段上,已經(jīng)得到真實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進因緣,智慧力則越增越多,再接再厲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備注:

  1、道諦的三十七道品,悟苦、不凈、無常、無我而生出離心,即四念處;由于出離對世間染法的貪愛而能持戒生定,即四正勤、四如意足;由定開發(fā)無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覺支;從無漏慧具修戒定慧,即八正道。

  聲聞乘(五)

  (三)實踐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是八正道。八正道首為正見,正見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見,就不會妄修瞎行,徒勞無功。

  八正道有世間和出世間兩方面:依世間的八正道去實踐,將可成為善人君子,依出世間的八正道實踐,將可獲得生命的解脫,名為阿羅漢。

  八正道第一是正見,即正確的知見,由聞四諦理,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是苦、空、無常,無我,是無一法能獨立存在,也無一法是永恒不變的。因此應明了在這短促的人生中,一定要保持純潔善良,不縱我役物,不隨流染惡,速把偏執(zhí)的思想,改正過來,步入正見。正見是要多聞佛法,根據(jù)佛法的真理,分別邪正,信善惡因果,三世業(yè)報等法理。不論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斷邪,培養(yǎng)正確的知見,這是進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又譯為正欲,正志等。正思惟是以正見作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付諸行動,必須要深密思考,三思而后行。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有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貪、、癡、慢、疑、不正見等煩惱;善欲是大公無私(離六根本煩惱)的欲,即是正欲。正欲是正當欲望之理想,凡人應該有此正欲理想,依著目標去做。唯事先須正確思考,精密計劃,立定意向,才能實踐理想,做到成功。至于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經(jīng)所云:“正志是分別,自決,意解,數(shù)計,立意。” 這是說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是同指純正的思想。凡能實踐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惡業(yè),免陷于煩惱苦縛。

  八正道第三是正語,即言語要端正。言語是心聲,由內(nèi)心而表現(xiàn)于外。內(nèi)心不正,則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便如刀劍剌入心胸,令人難堪,弄出禍患。要實踐正語,便須戒止口四惡業(yè),說話真誠,純潔有禮,言辭合于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業(yè),又作正行、諦行,即正當?shù)男袨。它的意思是人要以無漏智慧,修攝其心,住于清凈正業(yè)。即身口意三業(yè)清凈,斷除殺生、偷盜、邪淫等一切不正當?shù)男袨椋凶稣龢I(yè)。在家佛教徒為了維持生活,人人都要有職業(yè),但若從事殺盜淫妄的職業(yè),就是不正當。如偷竊強奪他人財物以維持自己的生活,或販毒賭博,妓館邪淫,騙取財物,都是不正業(yè)。要實踐正業(yè),須遠離殺盜淫妄諸惡業(yè)。諸如教育文化機關(guān)之職工,商店的職員,醫(yī)院的護士,或設(shè)辦不犯殺戒的事業(yè),都是正業(yè),均為自利利他的善業(yè)。唯佛制出家僧尼是以修持佛法,弘法利生為正業(yè)。那些高僧大德,用佛教真理,教化大眾,消除他們的苦惱,正像醫(yī)生用藥為病人治病。世間的醫(yī)生,只會治身病,而高僧大德是用佛陀的法藥,為大眾治療煩惱的心病。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正命指過排除邪命、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要以符合佛教戒律規(guī)定的合法的生活行為,獲取正當?shù)墓ぷ魇杖雭砭S持生命。不可受人非法賄賂,以不義之財來維持生活,使生命被染污不凈。這也是說要有合理的經(jīng)濟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進:即是離惡向善,勇猛精進的努力,叫做正精進。不論修哪一正道,都是要精進,如果不精進,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反退。故必須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進毅力,制止一切惡行,勤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即不生邪念,憶念正道。《佛遺教經(jīng)》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就是說正念要堅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誘惑,既使在五欲混濁的環(huán)境中,也不為它所染污。正念是要精進修持,方不使思想上有不正念頭。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即一心專注,不向外馳散,到達入無漏定,便可解脫自在。故佛教徒攝心為戒,由戒生定,從定發(fā)慧,以達到證悟無生果位,就是要在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開示實踐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如正語,正業(yè),正命,就是戒學;正念,正定,就是定學;正見,正思惟,就是慧學;而以正精進為策勵戒定慧三學的完成。八正道為圣者解脫的正軌,要求解脫,必須循著此八正道來實踐力行。至于在家佛教徒,如能實踐八正道,也可以凈化自己,進而凈化社會,使大眾行于正道,建立和善的,安樂的,幸福的人生社會!

  緣覺乘(一)

  十二因緣是緣覺所修的法門。緣覺乘圣人比聲聞乘根利,聲聞乘聞佛說四諦法,從苦諦上悟入,而緣覺由集諦上悟入,故較聲乘聞為深。緣覺由集諦之無明,觀十二因緣之緣起,無須聽法,即依自力得覺悟,又稱為獨覺,即是辟支佛。因此緣覺乘也叫做獨覺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較聲聞乘高深,稱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薩乘。

  一、十二因緣簡表

  十二因緣

  過去二支因

  1無明——惑(煩惱障)

  2行——業(yè)(業(yè)障)

  現(xiàn)在五支果

  3識

  4名色

  5六入

  6觸

  7受——苦(報障)

  現(xiàn)在三支因

  8愛

  9取——惑(煩惱障)

  10有——業(yè)(業(yè)障)

  未來二支果

  11生

  12老死——苦(報障)

  緣覺乘(二)

  二、略述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是有情生死流轉(zhuǎn)的說明。一切眾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的!栋⒑(jīng)》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故個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zhì),都是互相依存的。

  十二因緣是佛教說明“三世輪回”的基本理論,其內(nèi)容如下:

  1、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是無知,或愚癡,或迷暗的意思。由此無明妄動,眾生輪轉(zhuǎn)世間,是生死的根本。

  2、行——是“行為”或“造作”義,即依過去無明煩惱,發(fā)動身口意三業(yè),有時作善的行業(yè),有時作惡的行業(yè),有時作不善不惡的事。上面的“無明”和這“行”,即是過去所起的惑和所作的業(yè),也便是四諦中所說的集諦內(nèi)容。

  3、識——初入胎心識,由過去惑業(yè)動力,使心識受果報,遇緣托胎,完成現(xiàn)在之生命體。

  4、名色——名是心識,屬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于物質(zhì),故名色,是成立有情生命體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5、六入——為六根完具位,謂于胎中名色漸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漸次具足。但這時的胎兒在母腹只有幾個月,雖成六根的模型,但對外界的感覺,非常微弱,六根作用還沒有完備,故稱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時期。

  6、觸——即出胎后與境界接觸,生起感覺,亦即對境界認識之開始。如自初生于一歲內(nèi)的嬰兒時期,及進入兩歲幼兒時期,其接觸外境,只起簡單的知覺,不能分別孰是孰非,也沒有愛憎的分別,一切舉動很天真,這時可說是觸的混沌時期。到三歲至五歲的幼童,接觸外境的知覺力就漸漸增強。

  7、受——即對外境接觸的感受:指苦、樂、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兒四五歲時期到兒童時期(六歲至十二歲),乃至青年時期(十 三歲至廿三歲)的時候,心識逐漸發(fā)達,領(lǐng)受環(huán)境范圍漸漸擴大,起居飲食,讀書游戲及其他希求亦隨年紀而增長。遇順境則感受快樂,遇逆境則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時期,對愛憎的感受,特別顯明。這就叫做“受的階段”。

  8、愛——以染著貪愛為義,由受而來,對于所受之境界執(zhí)著追求。如青年時期,特別貪戀財物和男女色欲,生出種種強烈的欲望,執(zhí)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松;此時正是學習黃金季節(jié),應該勤奮學習,攀登學習高峰,克制情欲,避免出軌。故在這“愛的階段”,尤其青年男女,宜于謹慎自我,調(diào)伏自己的情欲。

  9、取——以執(zhí)取為義,即對所愛之境界執(zhí)取追求,也即對物欲境界起貪戀,強烈執(zhí)取,直到據(jù)為己有,方滿自己的欲望。于是三業(yè)不凈,造出惡業(yè),以業(yè)系身,而集成未來身心的苦因,這都是由“愛”、“取”而來。

  10、有——即是現(xiàn)有(今 世)業(yè)力存在之義。指由貪愛執(zhí)取不舍,現(xiàn)在又多造惡業(yè),而構(gòu)成 潛在業(yè)力,感后有(后世)之報。

  11、生——即未來受生,由于自身潛在業(yè)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來的新生命。

  12、老死——這是說明來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環(huán),生生不已的流轉(zhuǎn)道理。因未來既有老死,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與之俱來。“生”和“老死”,是未來世的兩種果報。

  十二因緣說明人生的生死循環(huán),是貫通于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的,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不斷流轉(zhuǎn),這叫做流轉(zhuǎn)門。而這流轉(zhuǎn)門的因果,是從過去“無明”和“行”的二支因,緣起現(xiàn)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 “受”的五支果。又從現(xiàn)在世“愛”、“取”、“有”的三支因,緣起未來世的“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謂人生,就是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huán)不已,叫做輪回,其根本不外“惑”和“業(yè)”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推究十二因緣的緣起,以“無明”為生死流轉(zhuǎn)根本,如修道斷無明,除愛取,就可解脫生死,故從十二因緣的“還滅門”來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來世的生死亦滅。

  菩薩乘(一)

  一、菩薩與青年

  “菩薩”是梵語,原稱菩提薩(BODHISATTA),菩提是 “覺”義,薩是“有情”,即眾生,簡譯覺有情,即是覺悟的眾生,他能發(f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屬自利,下化眾生屬利他。菩薩不但自己希求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而且要令一切眾生,都同樣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同時菩薩以立志成佛為目標。(如簡要的說:菩薩是覺悟的眾生,自覺、覺他,上求佛果,下化眾生。)

  菩薩是發(fā)心緣四諦境,立四弘愿,修六度行,方寸純潔,充滿活力,利世度生的人,在佛經(jīng)中,也稱菩薩為童子。童子是佛教對八歲以上至未冠(二十歲)時的總稱,心理學定義人的青年時期是從十三歲至二十三歲。這樣,童子和青年在年齡上是接近的,在精神上也有共同點,他們都具有天真純凈、誠實不欺等品質(zhì),都有努力上進、憧憬光明等特點,這充分地表現(xiàn)了菩薩的精神。

  不過佛教的童子、青年,是在真誠、柔和,而活力充溢的情懷中,吸取了老年人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絕不是盲目無知的。所以理想的佛教童子、青年,是把冷靜的智慧,與熱誠濟世的悲心,在一往無前的雄健道路上統(tǒng)一起來的人。他透過理智修學,向上進取,深入世間而不為物欲所誘惑;跟隨良師益友的引導,強毅堅忍地奮斗;為實現(xiàn)崇高的理想而貢獻出全部身心。這樣的童子、青年,才是佛教的童子、青年,才是稱為菩薩的童子、青年。

  并且,菩薩們不僅在童子、青年的時候是童子、青年,老年的時候也還是童子、青年,因為他的思想與行動,永遠那樣充滿活力,不隨生理的衰老而衰老。所以,菩薩的童子、青年,可以說是天真永存,童心不老。

  菩薩是童子、青年,大乘佛教是童子、青年人的。讓我們的童子和青年朋友,一起攜手,共同承擔菩薩的責任,去推動大乘佛教的*輪!

  二、六度

  (一)六度簡表菩薩所修的法門:是六波羅蜜,又稱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列簡表如下:

  六度法門簡表—

  1、布施—財施

  法施

  無畏

  —度慳貪

  2、持戒—律儀

  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

  —度毀犯

  3、忍辱—生忍

  法忍

  無生法忍

  —度嗔恚

  4、精進—斷精進

  修精進

  求化精進

  —度懈怠

  5、禪定—身定

  口定

  意定

  —度散亂

  6、般若—生空智

  法空智

  一切智智

  —度愚癡

  注:

  1、財施:以錢財資助慈善事業(yè)或貧苦疾病眾生。

  2、法施:以佛陀真理,勸人修善斷惡,離苦得樂。

  3、無畏施:具有犧牲自己的精神去行布施,以及冒險幫助一切眾生出離怖畏與痛苦的勇氣與行動。

  4、持戒:持戒的“持”字即執(zhí)持義。“戒”就是戒止殺、盜、淫、妄諸惡和禁止喝酒,賭博、吸鴉片及有毒麻醉物等。

  5、律儀戒:是行、住、坐、臥,一一遵守佛所制的戒律,而不犯身口七支的一切惡法。

  6、攝善法戒:菩薩克已修善,勤修善法,勇猛精進。

  7、饒益有情戒:廣修眾善,利益眾生。

  8、生忍:即忍受別人的怨恨、誹謗、惡罵、加害,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腸去感化他。

  9、法忍:風吹、雨打、饑餓、寒冷、炎熱等事,都能安然忍受。

  10、無生法忍:是對于圣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能堅心信仰而不著相,住于無生真理,不被逆順等境所動。

  11、精進:即向上努力,志堅不退。

  12、斷精進:是勤斷一切惡。

  13、修精進:是勤修一切善。

  14、求化精進: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眾生。

  15、禪定:梵語禪那,是思惟靜慮的意思。因為靜能生“定”,慮能生“慧”。

  16、身定:閉目反觀自身,使不犯過。

  17、口定:寂然靜默,不談是非。

  18、意定:攝心正念,清凈無染。

  19、般若:梵語義譯智慧,即由于正心修身,行善斷惡,而從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覺照智慧。

  20、生空智:觀一切眾生,都無實在的體性。

  21、法空智:觀一切法,都從因緣生。

  22、一切智智:即佛能遍知“世間”和“出世間”一切事理的正智。

  23、六度是圓滿;雙修,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禪定、般若是修慧,精進是策勵六度前進的方法。

  菩薩乘(二)

  (二)事六度和理六度

  在大乘菩薩所修萬行之中,六度是其中主要的修習法門。六度的原名是“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漢譯是“到彼岸”。因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度到涅安樂的彼岸。因此,六波羅蜜亦名“六度”。

  六波羅蜜第一是檀那波羅蜜,漢譯“布施度”,是度慳貪的。二、是尸羅波羅蜜,漢譯“持戒度”,是度毀犯的。三、羼提波羅蜜,漢譯“忍辱度”,是度恚的。四、毗離耶波羅蜜,漢譯“精進度”是度懈怠的。五、禪那波羅蜜,漢譯“思維修度”,是度散亂的。第六、是般若波羅蜜,漢譯“智慧度”,是度愚癡的。

  這六度分有“事六度”和“理六度”,亦即是“事修”和“理修”兩種。什么叫做事修和理修呢?事修和理修是針對著相與不著相而言的。事修即是所作所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這樣叫做“事修”。理修是指所作所為的善法,以“三輪體空”作觀,不著于“人、我、法相”,是名為“理修”。

  這個“理修”也可以說是“真修”。因菩薩行者修此六度能以觀照的功夫(三輪體空),能所俱遣(能觀和所觀都不執(zhí)著)故,而達至波羅蜜之究竟境界;否則只能夠稱之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法而已,不能稱度,將來只不過是得到人天有漏的福報,不能達到涅彼岸了。

  三輪體空者,單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后,此三輪相,不存于心,叫做三輪體空。此三輪體空,亦是因以“觀照”的功夫,觀到三者的“本性”的性質(zhì)皆無所得,所以會達到三輪體空的無相之境,得到無限的功德。

  這六度皆是有“三輪”的,然修六度行者,應當要知道“三輪”原是空的,不著于法相,乃合于“般若”。因此,行者所修六度,不執(zhí)著“人、我、法相”,才可算是波羅蜜,始能得到彼岸。這便是“理六度”了。如果執(zhí)著“人、我、法相”而修,將來就一定只得到人天的福報,終是不能超出三界的。所以永嘉大師有一首《證道歌》說得好:“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這就是指執(zhí)著“三輪”相修行而言的,屬于“事六度”了,雖然有功德,能生天享福,但福盡勢衰,猶如箭墜,還是要輪回生死的。

  三、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怎樣叫做無量呢?無量是沒有邊際,也是沒有人我的領(lǐng)域。當修習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時候,對每一個人,甚至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的眾生,不論親冤,也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的有情,都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同時得到無量的福報,所以名為無量(這里是說出世菩薩修四無量心;至于入世,也應分清大敵大我,大是大非)。解釋如下:

  一、慈無量心:慈是愿人得樂的意思。世人往往只知自求快樂,而忽略別人的痛苦,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而且期望所有的人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快樂,并且腳踏實地,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即是無量的“慈”,能給無量的眾生快樂。

  二、悲無量心: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道自求解除痛苦,往往很少顧及到別人的痛苦,但這悲無量心則不同,只知救拔別人的痛苦,卻忘記自己的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悲心似海的宏愿,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無量的“悲”,能拔無量眾生之苦。

  三、喜無量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世人往往只為自己遇到快樂的事情,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fā)財,而生歡喜心,見別人快樂而生起歡喜心的較少。某些人甚至還存有幸災樂禍的心理,見人快樂,心里則悶悶不樂;見人受難,心里則暗暗歡喜。但修喜無量心的人,只要見到聽到有人——不論是誰,能離開痛苦或得到快樂,都是滿心歡喜。

  四、舍無量心:舍是舍掉分別執(zhí)著的觀念。為善雖可樂,但恐有人我冤親的計別,故應舍棄。又無論做任何善事,也要把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則心量廣闊,慈悲濟度無量眾生,心不執(zhí)著,正似一潭秋水如鏡,月穿無痕,故稱舍無量心。

  佛在世時,曾授提婆達多鹽湯。當時提婆達多因好吃酥膩食物,頭痛腹?jié)M,受大苦惱,不堪忍受,呻吟稱念:“南無佛,南無佛!”那時佛在其住處禪定中,聽到此音聲,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達多頭腹,授與鹽湯,令其服飲,其病即得痊愈。后來,提婆達多叛佛害佛,佛不記冤而救之,以慈使其樂,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親而平等救治,這就是佛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無量心。佛所成就的四無量心,能大慈以眾生之樂為樂,能大悲以眾生之苦為苦,能大喜以眾生離苦得樂而喜,能大舍心無執(zhí)著,運心平等,普利眾生。

  菩薩乘(三)

  菩薩是覺悟的眾生,他能發(f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薩須修習四攝的法門及具四弘誓愿,同時內(nèi)心必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

  四攝法是:

  一、布施攝: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即在經(jīng)濟上、學識上、精神上幫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攝化他人,必須講究方法,即善巧方便。你將財力、學力、體力用于幫助別人,對方受了你的恩惠,對你自然發(fā)生好感,就可能會相信你所說的話,聽從你的指揮。就是不大合情理的話,他都會傾聽,何況你說的是合情理的正法。

  人都重視感情,幫助他人是最能聯(lián)絡(luò)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順利,舉辦義務(wù)教育,以及造福社會的慈善事業(yè),都是屬于布施攝眾的方法,發(fā)菩薩心學佛的人,于此應加以注意。

  二、愛語攝:就是用和諧友愛的話與人談?wù),使人聽之入神,引之入勝。和愛的話,可以包括三種:

  (一)慰喻語:要是有人生病或經(jīng)歷災難受到驚嚇,不要幸災樂禍,須要用慈愛和悅的話語去勸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二)慶悅語: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壞人也有他的優(yōu)點。凡有好的地方,我們都應該贊嘆他,鼓勵他,激發(fā)他,使之歡喜,即是助他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就是壞人,也會因此走上好的途徑。

  (三)勝益語:指你的言語可以使他人增勝增益。如得少為足的人,你可以勉勵他,使他精益求精再進一步。能布施的引之再持戒;學小乘的開導他再學大乘。這些話,都屬于勝而益善的。有時不但以柔語勸勉,亦可以硬語呵責,使之感悟,勵精圖治,只要態(tài)度誠懇,都可以攝受他,使他能接受你好意的教導。

  三、利行攝:指自己做的事情,能使別人得到好處,便是利益眾生的行為。父母教育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獲得子女的孝順;教師教導學生,如處處為學生的利益著想,也必能得到學生的敬仰;長官能顧到部下的利益,也會得到部下的擁戴;菩薩能隨順眾生,為眾生的利益做諸善事,自然也會得到眾生的感恩,服從他的化導。

  從前歐洲有個善于養(yǎng)野獸的人,整天與獅虎為伍,野獸也不害他,有人問他是什么原因,為何不被獅虎所傷?他說:“這有什么奇怪,你待它好,沒有傷害它的意思,它自然也會服從你的指導,不會傷害你了。”野蠻的獸群,亦可以感化服從,何況說是人類?所以菩薩要攝化眾生,就應注意做好利行的工作。

  四、同事攝:和社會各階層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擔任工作,共同生活,同甘共苦。譬如說:你沒有過商人生活,你說的話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沒有過農(nóng)夫生活,你說的話,農(nóng)夫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薩為了方便度人,示現(xiàn)與各階層的人物共同生活,共同任事,潛移默化,得到成功。觀音大士三十二應身,地藏大士和彌勒大士的化身千百億,都是菩薩示現(xiàn)和眾生同事的模樣。

  這四個方法,是攝受人、利益人的最根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世間為人處事,也不能違反這種原則。我們能以此來宏揚佛法,攝化眾生,一定很容易見效。自己雖然修行佛法或宣揚佛法,而說的話不能感動別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已沒有學到這四種方法,或雖學而沒有做好。這是自己可以考驗得出來的。

  又菩薩初發(fā)心時,必須緣四圣諦,發(fā)四弘誓愿,以廣心量,而明志向。第一緣苦諦,對于六道有情,受無量苦,發(fā)眾生無邊誓愿度之愿;第二緣集諦,對于無始以來,所積聚的煩惱,發(fā)煩惱無盡誓愿斷之愿;第三緣道諦,對于修道過程中的種種法門,發(fā)法門無量誓愿學之愿;第四緣滅諦,對于清凈寂滅的涅道果,發(fā)佛道無上誓愿成之愿。凡是修菩薩道的,都應依此四弘誓愿,作為自利利他的根本動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