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亦稱《大阿彌陀經》(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典之一,為“凈土五經一論”中的一經,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中找到理論依據。經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無量壽經》之法藏發(fā)愿
《無量壽經》之法藏發(fā)愿
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如來顏容,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希有。深諦善念,諸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涯底。無明欲怒,世尊永無;人雄獅子,神德無量。功勛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愿我做佛,齊圣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圣,數如恒沙。供養(yǎng)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譬如恒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光明悉照,遍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凈,已至我國,快樂安隱。幸佛明信,是我真證,發(fā)愿于彼,力精所欲。十方世尊,智慧無礙,常令此尊,知我心行。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好,這個偈頌一共有二十偈,共有八十句。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總的贊嘆世自在王如來的功德;第二大部分有四個偈頌,陳述自己的心愿;第三個部分有三個偈頌,祈請世自在王如來的印證。
好,我們來看第一個部分,贊嘆世自在王如來的身、口、意三業(yè)的功德。作為一個弟子能夠認知、了解自己的師父——佛的功德,并且以無礙的辯才能夠說出來,說明這位弟子所證悟的境界也是不同尋常的。也就可以看到他前面“尋發(fā)無上正真道意”——就是發(fā)大菩提心,馬上就顯發(fā)了甚深的智慧。這個“尋發(fā)無上正真道意”,也就是四十八大愿愿王的一個來源、一個依托之處。所以發(fā)無上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福德、一切智慧、一切愿王都要從這里生發(fā)出來的。沒有這個大菩提心,一切出世間的這些善根、福德、智慧是沒有辦法去顯發(fā)出來的。
好,那贊嘆世自在王佛的“光顏巍巍”:他的光明顯赫,他的容顏非常莊嚴!拔∥ 庇懈呱窖鲋惯@樣的一種形容。那這個佛的身相光明透顯出一種威德,是無有限極!巴瘛薄、神通、功德,無有限極。這里仍然把這個“威”顯發(fā)出來了。你看《無量壽經》常常會把這個佛相“威”的特點顯發(fā)出來。于是我們這次在造阿彌陀佛中稿像的時候,我也在注意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的阿彌陀佛像一定要具有一種威的特點——不僅僅是慈悲。所以加了一個要素,慈、悲、威三者整合。但“威”要在哪里表達?從他方臉的角度,從他的鼻梁這個地方顯發(fā)他的威。
但現在我們很多眾生可能對這個“威”很隔膜。因為隨著時代往后,眾生越來越陋劣,他那種自信的原則性很難起來,所以普遍的怕得罪人。他為什么怕得罪人呢?也怕自己有些東西抓到別人手上!澳愀思疫^不去,到時候人家跟我過不去!庇谑谴蠹叶疾灰^不去,大家都好好好。所以現在具有威德的人、具有原則的人越來越少,包括我們僧團有些執(zhí)事:“唉呀!我不想干,怕得罪人。”如果有威德的話,他為了更大的一種原則,為了更大地利益眾生,他不怕得罪人。得罪人,實際上是對他的慈悲——是對當事者的慈悲,更是對廣大的其他人的慈悲。所以佛要有一種威德,折服那些剛強難化的眾生,甚至那些大菩薩示現大國王,要用酷刑來折服。當然酷刑的這些對象——可能他會變化成一個眾生來受苦,但是他必須要用嚴刑拷打。那么佛這個威神,實際上是慈悲的另外一種表達形式。
所以佛的這種熾盛的光明——“炎”,就像這個火焰燒得很旺。這樣的“炎明”,是一切世間天人的神光沒有辦法比擬的。在這個天地之間,日月的光明,還有摩尼寶珠的光明雖然熾盛,但是這些“日月摩尼”的光明放在佛的光明面前,就被佛光所“隱蔽”,好像你的光明就成了一堆墨汁一樣——“猶如聚墨”。你看這個佛的光明有多熾盛!原來有一個老比丘尼,她說年輕時候看到佛,她一頂禮,頭上的這個黃金首飾掉在地上,她想找,找不到。因為佛光太熾盛了,她看不到自己的黃金首飾在什么地方。所以黃金首飾在佛光里面“猶如聚墨”,看不到——全都隱蔽了,就叫屏蔽了。這說明佛的法身光,超勝世間一切業(yè)力的光。
世自在王如來的光顏容貌超越世間一切眾生,無與倫比。法藏比丘贊嘆佛的這種法性的光明、這種身相光明,實際上就是贊嘆佛的法身功德。為什么呢?由于佛所證的無上正等正覺這種法身的功德,是寄寓在他的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里面的。所以透過佛的相好光明,能夠了解佛心。你看這個法藏比丘能夠了解這些,他就把握了佛心,把握了法身的功德。
下面就贊嘆佛的口業(yè)功德和意業(yè)功德。世自在王如來契證無上正等正覺,顯發(fā)他的身相光明,自然以他的悲心愿力,以他的如來的梵音講經說法,這是“正覺大音”了:是從他的無上正等正覺里面顯發(fā)的大的音聲——就是大乘佛法的法音。這個“響流十方”,傳響于十方無量無邊的微塵數佛剎。這就顯發(fā)正覺實相所發(fā)的音聲:無作妙用,不可思議。那進一步贊嘆如來的意業(yè)功德。一切如來的功德都從六度里面生發(fā)出來,這里談世自在王佛在他的因行也是這樣過來的!敖洹,世自在王佛也要持戒止惡防非,先調伏身口意三業(yè)——由持身自在到持心自在,得到清涼。這個“聞”就是博聞強記,了解一切經教,作為利益自己、利益眾生的資糧。聞即信受,聞此,行此所聞之正道及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就是“精進”。由這個精進,攝心在正道和助道的善法當中,與諸法實相相應,就契入到“三昧”——三昧禪定。由這個三昧禪定就能得到般若“智慧”。由這個般若智慧他就無知而無所不知,就能夠成就佛果的“威德”,這個威德是超勝一切世間天、人的威德,所以沒有跟他相提并論的,就是“無侶”——無有伴侶,就極為“殊勝希有”。
“深諦善念”,這是指世自在王佛自證的功德!吧睢本褪巧钋械乃嘉,“諦”就是諦觀內明——向內求。深思諦觀,覺照自己的自性本源。自性本源具足慈悲、愿力,這些都是善的念頭,所以佛在念頭上是純善的。由這個“深諦善念”就能契入到法性真如之海——這法性真如之海叫做離垢真如,就能平等普攝一切眾生。那么世自在王佛對這個法性真如海可以窮極它的奧妙,探究它的邊際和深淺的底源。
好,那么佛是無明、煩惱,全都斷盡。欲望——對五欲的尋求,瞋恨的心:佛是永遠沒有,不僅沒有正習,連余習都沒有。所以這就是“人雄獅子”,就是人中之大雄,就像獅子王無所畏懼。“人雄獅子,神德無量”,說明佛是具足十力、四種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無量無邊不可稱說的功德。那世自在王佛以這個威神功德,來普度群萌——離生死苦得究竟樂,這樣的自行化他的“功勛”,非!皬V大”。所以佛在度化眾生的過程當中,也就圓成了自己的德能,他的自性般若智慧也就深邃妙絕。由禪定三昧引發(fā)的光明威神之相,能夠令三千大千世界震動。這個“震動”,覺照眾生的善根,也會表達這種八相成道之相。所以這一段就用這些贊嘆世自在王佛由本垂跡、由實開權、種種度化眾生的妙德難思。
下面就是表達自己的菩提愿心——愿菩提心。“愿我作佛,齊圣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就是法藏比丘見證到世自在王佛這么無量深廣的功德——由于他知道佛德的這種殊勝,也生起了一種無限的向往。所以他誓愿作佛的這種菩提心更加堅固,就發(fā)愿:“我要像世自在王如來的功德一樣齊等——等同。自己能出離兩種生死之海,得大自在、大解脫,也要令九法界眾生都能得到這樣的大涅槃解脫之樂!薄懊也唤饷摗,他講自己過度生死之流,也要讓一切眾生——沒有一個眾生不能解脫的。他的心量是平等普度的心量,不留一個眾生的,所以就“靡不解脫”。
好,雖然發(fā)了這樣的一個總愿,但怎么去做?還是要從六波羅密做起。你看這個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的因行的功德贊嘆,談了六度,自己講要圓滿這個大愿——圓滿作佛,也談這個六度問題!安际薄戎: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個布施擴大,對治眾生慳吝的煩惱。這就是調伏自己的那種慳貪心。要持“戒”,要修“忍”辱,要“精進”,要得禪定“三昧”,最后是般若“智慧最上”。六度,般若智慧為眼,前五度如盲。前五度為福德,第六度為智慧,所以福德智慧就是六度。
好。這個法藏比丘他是發(fā)誓——發(fā)出了宏深的誓愿,要平等地行這個“此愿”,“此愿”就是自利利他的菩提愿。這個愿的核心就是要給一切眾生作大安樂。為什么要給眾生作大安心、大安樂?是由于法藏比丘深感九法界所有的眾生都生活在恐懼當中——“一切恐懼”呀!所以恐懼的眾生他最渴望的就是安心、安樂,這是作為所有眾生本能的一種求助的宗教心理。就好像大海的漁民為什么要信媽祖,他面對那種浩瀚的大!顝V莫測、臺風暴雨,他感覺到自己渺小,所以他要找到一種依托,希望有一種更大的超自然的力量能夠幫助他——從對大海的無知、不能把控的這個恐懼當中拯拔出來。
一切眾生都生活在恐懼當中,由于他無明的心,對很多事情他感覺到不能把控。不能把控,對他來說就是恐懼。自己在這工作,說不準稍不注意被炒魷魚了。對于這個東西,他也膽戰(zhàn)心驚哪:“一炒魷魚我這個吃飯問題、醫(yī)保問題、房子要交貸款問題……”這些東西一下子都形成了,他很恐懼,所以他為什么在單位上老老實實啦,畢恭畢敬啦。所以管單位上人,比管出家人好管——出家人他沒這些恐懼,你抓不到。但是他上有老,下有少,他得要膽戰(zhàn)心驚——他飯碗沒有了就完啦。這就是飯碗的問題,還有一個心理上的種種恐懼問題——對于這個未來不可測的問題。
所以這個法藏比丘開始的一個總的意向,要給一切恐懼的眾生——只要在輪回里的眾生都是恐懼的,無一例外,所以要給他大安心、大安樂。這是以后阿彌陀佛發(fā)四十八大愿的一個核心的眼目;這是他最高的一個理念,最后是把這個落實到四十八大愿具體的每個愿里面去。所以每個愿里面都是讓一切眾生離開恐懼,給予眾生安樂,這就是法藏比丘的大悲心的結晶。這種大悲心,他剛出家不久初步地匯報自己修行的這樣的一個心得就具有。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也可以理解:這個法藏比丘可不是今生才發(fā)心修行的,他就有可能是由果向因的一尊古佛。所以包括后面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距離我們只有十劫,難道只有十劫嗎?在這一期的應化里面是十劫,在無量劫的應化當中,他就是不可思議的劫。所以在不可思議的劫里面所數數應化的他,都要把“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作為他大愿的眼目。
那么這樣的一個愿心,他是從意志力方面來強化。假令: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佛剎,有無量無邊的像恒河沙那樣的諸佛,你對諸佛做種種供養(yǎng)——種種香華、種種樂器、種種七寶、種種寶蓋,去供養(yǎng)這么多諸佛。你說他的福德是不是無量無邊呢?但是這樣無量的福德、功德,跟我建立這個大愿相比、建立這個大愿來求證無上正覺之道而且堅固不退卻相比,那么這樣發(fā)心的功德、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功德,比前面供養(yǎng)恒河沙諸佛的功德都來得大。
實際上這里是贊嘆這個發(fā)菩提心的功德。《華嚴經》說:發(fā)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發(fā)心必能成正覺,是故我禮初發(fā)心。《華嚴經》很多的地方都贊嘆發(fā)菩提心的功德,彌勒菩薩贊嘆善財童子那二百四十多個偈子,贊嘆發(fā)菩提心功德是非常完備。“發(fā)心”就是你初發(fā)菩提心,“畢竟”就是最后你畢竟成佛的那個心,這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但是這兩者相比,初發(fā)菩提心更難。因為你發(fā)了無上菩提心,就必定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初發(fā)心時即成正覺”,于是要禮敬很難的初發(fā)心。那么法藏比丘在這里就初步陳述他初發(fā)心的功德:供養(yǎng)無量無邊的諸佛的功德,不如求菩提愿的功德來得大。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發(fā)菩提心的功德啦。原來我們常常講一個公案,說有一個小沙彌跟著他的師父后邊行腳——幫著拎包。他的師父是阿羅漢,證了阿羅漢果啦。這個小沙彌拎包,看到田野當中很多耕種的農民,他覺得很苦,于是他就發(fā)了一念:“哎呀,這個農民太苦了!我要成佛度他啊!”發(fā)了要成佛度這些苦眾生的愿,這個心一發(fā)出來,他的師父把他的包背在自己身上,請他走在前面。這個小沙彌:“師父叫走在前面,我就走在前面!钡强匆豢,走一走,又想想:“哎呀,這個眾生太難度了!還是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吧!焙,這一念起來,他的師父說:“哎!等等,等等。”把這個包放在他肩上:“你跟我走在后面。”走在后面,這個沙彌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又看到一個場景:“哎呀,我好不容易發(fā)了心,不能退轉哪!我還是要發(fā)心,再難也得要堅持啊!”又起這個念頭,他的師父把他的包又拎到背上,請他走在前面。這個沙彌說——他就是很奇怪:“怎么師父今天一下子讓我走前,一下子讓我走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因為證果阿羅漢有他心通了,所以他動什么念頭都知道,他的師父說:“你是我徒弟,你當然跟我要拎包,要走在后面。但是你發(fā)了一念要成佛度眾生的心,啊,這不得了!你要成佛——你是菩薩的種性,我還是一個聲聞羅漢,你得要走在前面,我跟你走在后面。忽然你退轉了,你想要做自了漢。那對不起!自了漢,我是到家的人,你還剛剛才開始,你得跟我走在后面。就這么一個道理!
所以這個發(fā)心不同,這個種性就不一樣。這個種性是決定你未來的高貴和低賤的一個依據。你如果投在王宮里面作太子,你的種性高貴,雖然你現在還沒有能力,這些宰相見了你都要畢恭畢敬。因為他畢竟是臣的身份,你是君的身份。所以你看,如果我們發(fā)心念佛到極樂世界成佛,你說這是什么種性?所以一切天人、一切聲聞,都要恭敬這個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你得要走在前面了,我得給你背包啊,我得為你服務哇。”是這樣的。
這個法藏菩薩——你看在這個時候——他把這個菩提愿放到了這么一個高度來贊嘆,而且對這個事情他認知得非常清楚。所以進一步地他發(fā)愿,就是:“我為了這樣的菩提愿的實施,我永劫以來的精進努力,它所產生的威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由于這是從他的大菩提心里面產生的一個巨大的力量,那這種力量就能成就不可思議的大事。所以他了解了這個菩提愿的功德之后,他就敢發(fā)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愿。發(fā)什么愿呢?發(fā)超勝諸佛的愿:“我以后要建立的凈土,是十方無量無邊剎土當中最尊第一。”——“國土第一”,你看。“我這個國土當中‘其眾奇妙\’”,就是往生的眾生容貌、顏色、神通、智慧都是非常奇妙的。依報的環(huán)境,它的這個嚴凈光麗窮微極妙也是第一的。
“那么我建立的凈土,他的特點是道場!薄暗缊龀^”——修道的場所、證道的場所。所以這個概念就告訴我們,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去享樂的,不是去旅游的。有很多人說:“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還很貪心嘛!你是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想那里的黃金嘛!”我們到那兒去還要黃金干嘛呢?那里沒有貨幣的流通——錢,沒有這些東西啊!所以這個極樂是修道的道場:斷煩惱,顯佛性,證佛果。它這個見聞覺知,一切都能夠讓我們趨向無上菩提道,這樣修道的種種增上緣具足,十方剎土中超勝卓絕——建立道場的概念。我們在這個地球也要建立道場的概念,如果你把寺院作為一個廟店,賣門票,搞這個搞那個,那就不叫道場了,那是搞經營性的東西了。
“國如泥洹”,這個他最初發(fā)的愿以后都實施了,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國土的體性是涅槃的體性。他用個“如泥洹”,這個“如”就是它的本體是這樣的。但是眾生所接納的過程有一個唯心所現,所以它就有四土的差異。雖然有四土的差異,他的國土的體性是“泥洹”。泥洹就是涅槃四德——常、樂、我、凈,所以國土無衰無變啦,天人相好莊嚴啦,壽命無量啊,法性土啊,這些,包括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啦,都是這個“國如泥洹”——如涅槃的國土的德能所顯發(fā)出來的。那么國如泥洹的這個特點,也是在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當中,沒有跟它相提并論的,它是超絕第一的。
那么發(fā)這個愿,法藏菩薩的悲愍在什么地方?“我要哀愍一切眾生,我要度脫一切眾生!彼械陌l(fā)愿都是全稱表述:一切。不是部分,不是局部,不是限定在有緣,而是一切——“我當哀愍,度脫一切”,九法界眾生全都要度脫。所以我們了解這個,就對于往生的身份要建立一個正見。如果說定性聲聞、緣覺不能往生的話,那你的“一切”怎么體現?九法界當中缺了兩個法界,能稱得上一切嗎?這個“一切”:九法界眾生就是在自己的這樣身份的本位,只要具足信愿持名,都能往生。不需要你聲聞、緣覺一定要轉小乘心為大乘心,才能往生。當然轉為大乘心,你就是菩薩的種性,那當然往生沒有問題。但問題就是聲聞、緣覺的定性還沒有改變的時候,能不能往生?具足信愿持名照樣往生。這才符合著“度脫一切”的概念。
好,那么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只要信愿持名,生到我的剎土——“十方來生”,他都是帶著歡喜的心。那么往生的是凈土,他是帶著一種非常超越的——出世間的心,所以他是“心悅清凈”的。只要到了我的國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能得到無限的“快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他就能得到安心、得到安穩(wěn)、得到安慰、得到安樂——“安隱”,找到了最終的歸宿。所以這些話,都是后面提綱挈領的話: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凈,已至我國,快樂安隱。
好,那最后的三個偈子就是祈請世自在王佛來印證,就是向世自在王佛稟白:“我發(fā)出這樣要作佛——而且發(fā)出國土第一、道場超絕、度脫一切眾生的大愿。那么唯有佛才能印證我這個心愿是不是講大話,是不是能實現。只有佛的印證才能讓我心安,才能讓我得到這種勇猛精進的動力。如果能得到佛的證明和加持,我就要堅固自己這個菩提愿,我就要不退失這個大愿,我就要由這個大愿引導我無量劫的大行,我得要不疲不厭、勇猛精進地修持,直到圓滿大愿為止。”那這個大愿,他發(fā)出一個非常震撼的一點,就是發(fā)誓: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就是縱然我到了阿鼻地獄這個最苦難的地方,遭受這樣的苦毒,如果有人說“你放棄大愿吧,你就從阿鼻地獄出來”,都不放棄,我一定要把這個行持堅持到底,忍受阿鼻地獄種種的劇苦我都不后悔。這就是把自己推到極端的一種誓言。世間上最苦的不會像阿鼻地獄那么苦吧?縱使身止阿鼻地獄的苦都不終止這個愿。
這就以發(fā)誓——重誓的形式,完成了這樣的一個偈頌。這樣法藏比丘通過贊嘆世自在王佛的身、口、意三業(yè),來向佛的功德齊等——把這個菩提心給它發(fā)出來了。那么法藏比丘為使如來的種性不斷故,為度脫一切眾生故,為悉知一切眾生的三世智故,為了知一切諸佛的平等境界故,發(fā)了這個大愿:所以這樣的一個悲愿現前。未來的愿王的出現,未來圓滿大愿的行持的這種推動,最后圓成“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德能,都從這里開始了一個起點。所以我們都要把這個愿作為自己發(fā)菩提愿的一個楷模。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師講于東林寺第二屆凈土文化進修班
- 上一篇:《無量壽經》四十八大愿 第一講
- 下一篇:《無量壽經》之阿難啟請(二)
- 懺除業(yè)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臨命終時最后一念沒在阿彌陀佛上,能否往生?
-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 怎么判斷自己是真信?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愛情?
- 從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的人還會退轉嗎?
- 凡夫的六根是輪回的根源
- 瞋恨心很重,對鏡時不能把持自己該怎么做?
- 生命分為幾個階段?十個階段
- 佛教的深信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依教奉行?
- 如何收攝住散亂的心?
- 修行需要的清凈心究竟是什么?
- 為什么念佛、持經要有至誠心?
- 在修清凈心的行門當中念佛是直接和圓頓的
- 至信與至樂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發(fā)第一愿是為了幫眾生帶業(yè)往生
- 一切眾生充滿貪嗔癡但人人皆有佛性
- 凈業(yè)行人為什么要讀誦大乘經典?
- 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中,信佛和不信佛的人有差別嗎?
- 如何理解阿彌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數字?
- 什么叫功夫成片?往生條件是念到功夫成片才行嗎?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