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基礎(chǔ)知識 四禪八定與滅盡定

  四禪八定與滅盡定

  一、各種禪定的差別: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無漏學。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須持戒。如果連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話,要想解脫是很困難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為平時我們的心很散亂。散亂的心使我們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觀察世間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觀察世間的真相,即苦、無常、無我和空,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績來,那是因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還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來修。那么,什么是禪定呢?

  禪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譯過來的,音譯是禪那,意思是靜慮:既是心定下來觀察思維;也就是以所觀的境,令心專注不散,稱為‘定\’;‘觀\’既是作種種的觀行。禪定包含‘止\’和‘觀\’,‘止\’(Samatha)和‘觀\’(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一個人修任何的禪定,一定離不了止和觀,不然的話,他修的禪定會偏向外道。

  佛陀說我們這個世間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有種種欲望,且沒有定心;色界和無色界都要依靠定力進入。我們在欲界里修禪定,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離欲界而進入四禪八定,乃至進入滅盡定。

  我們要進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須先修習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來講有欲界定和未來禪兩種。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再坐禪的過程中,我們可依心態(tài)的不同而分成幾個步驟:

  (一)、粗心住:

  開始靜坐的人,心很散亂,越做雜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時坐得腰酸骨痛,身體不正直,歪來歪去,因為平時我們的身體彎曲慣了;有些人的身體不會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體矯正,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順暢;我們得用數(shù)息觀、不凈觀、慈悲觀等等方法使心定下來。過了一個時候,身體會慢慢調(diào)好,呼吸也漸漸順暢起來,心念也就越來越細幼。這種定稱為粗心住。進入粗心住時,雜念減少。然而,雜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亂想罷了,但是心念還會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跑來跑去。

  (二)、細心住:

  這時候的心念已經(jīng)很微細,身體不必用心力調(diào)正,自動平衡,已經(jīng)習慣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這就是所謂的持身法。所有有靜坐經(jīng)驗的人,如果靜坐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后身體就很疲倦,那就是還沒進入粗心住,當進入粗心住,在進入細心住時,身體就自動的調(diào)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勞。如果繼續(xù)坐禪,深入定的話,就能進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

  平時我們要用心將妄念捉回來,進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會生起,而且心念自動平穩(wěn),不必用心力去調(diào)整它,此時心任運不動。進入這種定后,就能夠整天坐禪。以上三種定還不能稱為真正的禪定,只能稱為普通的定。

  (四)、未來禪:

  進入欲界定后,繼續(xù)修下去,到了某個時候,忽然間你感覺到失去身體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體,感覺到整個身心不見掉。這種感受是在靜坐時發(fā)生的,而不是打開眼睛來看。有了這種感受之后,身體就不會因失調(diào)而生病。因此,一個坐禪的人,若要身體沒病,至少要達到第四步驟,既是進入未來禪。

  但是,有些人靜坐時,心無所知地昏昏沉沈,他也以為自己的身體不見掉,這不叫做未來禪,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達到未來禪,必須達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動的靜下來;在這之前,必須完成第二步--細心住,就是身體不必調(diào)整,自動的平衡,所以我們修習禪定要從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進入。

  為什么第四步驟稱為未來禪呢?因為他就要進入真正的禪定了。由于此未來禪尚在欲界,所以又稱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謂真正的禪定,既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1)、初禪: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繼續(xù)修出離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來越深,原本靜下來的身體,慢慢地會感覺到又再動起來。這種動觸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冷、暖、動、癢、澀、滑、輕、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覺到身體動起來。這時候,他的心已離欲界,那就要進入初禪了。

  有此感覺之前,必須先要靜坐幾天,或是坐禪相當久時間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滿滿地又感受到身體再度動起來,就會產(chǎn)生一種觸的快樂,也就是身心內(nèi)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寧靜。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有眼、耳、身、意四識。進入初禪者沒有鼻、舌二識,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氣味;舌頭也感覺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這時候,他已舍離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貪財、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貪、嗔、睡眠、掉悔和疑,這五種煩惱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生起坦、嗔、癡,所以被稱為五蓋。

  初禪有五種特點,稱為五支,即覺、觀、喜、樂、一心。

  覺:身體接觸外境的感受。此時的知覺是初禪的心態(tài),并非欲界的知覺。

  觀:內(nèi)心的觀察。覺與觀也翻譯成‘尋\’與‘伺\’。它們的差別是:覺是對境比較粗的心念;觀是內(nèi)心比較細的觀察心念。

  喜:內(nèi)心歡喜的感覺。

  進入初禪者,第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進入初禪,出了欲界,全無欲界的煩惱,在定中內(nèi)心很歡喜,那就是喜。

  樂:身體的五根所感受的快樂。

  比如:沖涼后身體感受到舒服的感覺;在坐禪時,進入初禪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那就是樂。所以進入初禪也稱為‘離生喜樂\’,意思即是因為出離(欲界)的心生起喜歡與快樂的感覺。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動。一心也翻譯成‘心一境性\’。

  (2)、二禪:

  當一個人進入初禪后,繼續(xù)修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覺\’就是對境物的感受;‘觀\’就是起種種的思想。比如說你感覺到身體上有發(fā)生變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這就是覺、觀。這種覺、觀就是我們的心念在想東西;這樣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這個粗的心念舍棄,因為它也是一種煩惱。當他把覺、觀的心念(尋、伺)舍起后,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又稱為無尋無伺)。這時,他的心靜如水,處在清明的狀態(tài),內(nèi)心一片平靜,很清凈,這叫內(nèi)靜,與初禪的覺身寧靜有所不同。

  由于二禪是無覺無觀,他的內(nèi)心再也不去思維和判斷所接觸的境界,不起語言的分別,因此這種定也叫‘圣默然定\’。一個人進入二禪之后無眼、耳、身識,唯有意識。二禪有四支,即內(nèi)靜、喜、樂、一心。

  內(nèi)靜:內(nèi)心平靜,感覺到內(nèi)心很清凈,再也沒有語言的構(gòu)思了。

  喜:離開了覺、觀,離開了語言,內(nèi)心歡喜。

  我們內(nèi)心一念一念的想,雖然口沒說,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來想東西:印度人用印度話來想;華人用華語或其他方言來想。初禪有覺有觀,是用語言來想東西;而二禪離開了語言的想像,發(fā)現(xiàn)沒有語言的煩惱,他覺得很高興,稱為‘喜\’。

  樂:身體寧靜與內(nèi)心平靜,他感覺到很快樂。

  喜與樂的差別:身體感受樂后,內(nèi)心起歡喜。

  一心:也就是‘定\’。進入二禪(定)的人,定在二禪的定境中,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

  (3)、三禪:

  當他繼續(xù)修到三禪,心遠離喜的躁動,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樂;初禪是舍離欲界而快樂,故稱為‘離生喜樂\’;二禪是默然之‘定生喜樂\’,三禪之樂稱為‘離喜妙樂\’。此定中之樂是與外境無關(guān),是由內(nèi)心發(fā)出的快樂。由于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經(jīng)中常說世間之最樂是在三禪。

  當一個人進入三禪后,唯有意識在產(chǎn)生作用。三禪共有五支,即舍、念、智、樂、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猏’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觀察事物的真相,又稱為‘智\’。四禪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確的觀察到這個世間,稱為正知;而我們凡夫是靠過期的回憶來判斷事情。

  樂:因舍離二禪的煩惱而感受快樂。因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世間最樂是三禪樂。

  一心:他定在三禪的定境中。

  (4)、四禪:

  進入三禪后,修行者繼續(xù)修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三禪所感受到的快樂還是一種苦患,他要心無牽掛,連快樂都要舍離。如此,他的意念清凈到極點,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禪也稱為‘不動定\’。初禪至三禪的心念一直處在動中,進入四禪后,心如明鏡不動,清凈明朗;心念不動并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個境界里,觀那個境而心不動。在四禪中,唯有意識在產(chǎn)生作用。

  這四種定都還在色界,沒有舍離色身。如果一個人進入四禪,他所修學一切事皆隨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夠修成五神通;定能發(fā)神通,然而在四禪中修學是最快有成就的。這里的神通并不是像一些人與鬼神的感應(yīng),這是內(nèi)在自發(fā)的能力,因為心定,所以能夠發(fā)通。

  四禪共有四支,即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一心。

  不苦不樂:內(nèi)心不是喜,也不是樂。

  舍:舍掉三禪的樂。

  念清凈:已經(jīng)沒有妄念,但動起念頭也可以,全由個人做主,稱為念清凈;我們凡夫的妄念紛飛,它時時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們的心隨境轉(zhuǎn),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禪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證得涅槃,但是沒有智慧,以邪見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壓住,使它不生;當他真正修成‘無想定\’后,把煩惱心壓制住,色界的煩惱還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無想天。進入無想定后第六識(意念)的心就沒生起,他不知道還有更微細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為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學這個‘無想定\’,因為他們都不要進入無想天,所以進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舍離色界。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舍棄它,那么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1)、空無邊處定:

  一個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須把種種色想滅掉,既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沒有色(物質(zhì))與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空\’想完成后,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jīng)]有色法,故空;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為‘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xù)修習禪定時,他會發(fā)現(xiàn)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為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xiàn)前的心念,觀察現(xiàn)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這個心識也會產(chǎn)生作用,使他發(fā)現(xiàn)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進入此定者拋棄了‘空\’想,只保持現(xiàn)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它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拋棄‘空\’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xiàn)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并非無想。(注:識與想的區(qū)別: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既是心的念頭。)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xù)修下去,修行者會發(fā)現(xiàn)心識還在那邊產(chǎn)生作用。而生起討厭之心,因此想舍棄它,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為: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wěn),最快樂的。它就觀想這種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在定中,他或認為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

  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產(chǎn)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為無所有處定。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xù)修下去,又會發(fā)現(xiàn)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無所有,既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為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為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為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他是要進入沒有‘想\’,也沒有‘無想\’,既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一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后,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南傳佛教中,認為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一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后,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zhí)著第八識稱為第七識--恒行的心識。

  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并沒把它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時不生罷了。

  滅盡定:

  修行者繼續(xù)修下去,會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心識生起,但是還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棄這個我,那就是說,他想舍棄第七識的恒行心。(唯識宗說,我們有八種心識的作用,第七種叫第七識--末那識,他執(zhí)著第八識為我。我們的前六識是可以停頓的,在還未解脫之前,末那識卻一直在作用,所以稱為恒行,依司機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滅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識暫時不生,就能進入滅盡定,棄除了‘我執(zhí)\’!疁绫M\’之意既是滅盡了一切六識的心,乃至滅盡執(zhí)著第八識稱為‘我\’--‘我執(zhí)\’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進入此滅盡定,它的特點既是無‘我執(zhí)\’,斷除了一切煩惱;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第三果的圣人還待降服一些微細的煩惱,只能夠暫時進入滅盡定,在定中沒有‘我執(zhí)\’,但是當他出定后,我執(zhí)之心再度生起;阿羅漢果圣者破除了我執(zhí),在滅盡定中無我執(zhí),出離此定后也沒有我執(zhí)。所以只有佛、阿羅漢和三果圣人有能力進入滅盡定。

  至于大菩薩是否也能進入此定呢?根據(jù)經(jīng)典有兩種說法:有些經(jīng)綸說可以,另一些卻說不可以;大乘唯識宗等都認為修菩薩道者絕對不能進入滅盡定,因為能進入此定者出定后沒有煩惱,過去的‘業(yè)因\’沒有煩惱為‘緣\’引發(fā),就再也不來三界受生,不能繼續(xù)修集福德因緣,乃至成佛。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定都是要一層一層的進入,已經(jīng)出了色界,稱為‘無色界定\’。在佛法中我們將這個世間分為三界,又稱為九地,既是欲界稱為散地;色界和無色界稱為定地,要進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禪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進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須靠定力,只要積極努力的修集各種的福德因緣即可。

  二、簡介修習禪定之方法:

  根據(jù)南傳的《清凈道論》中共有四十種修習禪定方法,它們是: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量心)、四無色、一想和一差別。修習禪定應(yīng)從數(shù)息入手,比較穩(wěn)當;因為各種禪定的修行適合不同根器眾生,比如修不凈觀,能夠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嗔心重,修不凈觀到一個時期后,會對身體產(chǎn)生厭惡的心理,結(jié)果想自殺,這種人就不適合修不凈觀。所以修習各種禪定的方法應(yīng)該根據(jù)個人的煩惱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夠修習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兩種禪定方法,比較適合大多數(shù)的眾生,它們是不凈觀與數(shù)息觀。

  我們的心很散亂,坐禪時數(shù)呼出吸入的氣息,慢慢降服我們的散亂心而進入定;我們是煩惱重的欲界眾生,要修禪定進入色界,就要舍離欲界的種種欲望,而在此中最嚴重的煩惱是色欲,所以我們應(yīng)該修不凈觀來對治它,所以數(shù)息觀與不凈觀被和稱為二甘露門,它們是要修學禪定的初步。比如說一個人修慈悲觀,但心散亂,想動想西,這是很難有成就的,所以他應(yīng)該先修數(shù)息觀把散亂的心定下來;又如一個人的心已經(jīng)有相當?shù)亩?但是他的嗔心重,那他就應(yīng)該修慈悲觀。

  在修學禪定的過程中,我們應(yīng)該去參訪有學問得導師以解除疑問,請給予援助和開導或啟示,親身體驗一段時期,適合我們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適合的就應(yīng)該放棄;除非那個教導者有宿命通與他心通,他知道我們過去業(yè)的因緣,與現(xiàn)在貪、嗔、癡心煩惱之所在,能以正確和適合的方法教導我們,這樣修習禪定就會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這類導師,最好是從數(shù)息觀、不凈觀那兒著手,然后再修四念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