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九
下面這個經(jīng)文是就我們這個親切的感受,說西方世界的種種莊嚴。請看經(jīng)文: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花,供養(yǎng)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jīng)行。這一段經(jīng)文,常作天樂,是空中,虛空當中天樂。天樂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天人在奏樂,在供養(yǎng)你。另外一個意思,天然之樂,不需要人去演奏的,隨心所欲。像我們現(xiàn)在聽這些廣播,但是廣播它還得有電臺,由電臺播放出來,我們用收音機把它接收過來,才能夠聽得到。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收音機,也沒有廣播電臺,天樂盈空。你喜歡聽什么樂章,就好像在那里演奏什么樂章,喜歡聲音大,聲音就大,喜歡聲音小,聲音就小,你不想聽,它就沒有,想聽的時候,它就現(xiàn)前。真正是不可思議。黃金為地,這是地面上的莊嚴。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這是空中的莊嚴。樂是聲塵,我們從五塵上來說,聲塵。這個地,花是色塵。花當然有香氣,這個香氣是香塵。這里提到吃飯,吃是屬于味塵,五塵里面的味塵。衣裓盛花供佛以及這個經(jīng)行,這個都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這個境界,清清楚楚。常作,拿現(xiàn)在來講,一天二十四小時沒有中斷過,這叫常作,所以這叫六時。黃金為地,這個既然有個“為”了,可見得地,極樂世界的地是七寶所成的,黃金為地,是拿黃金鋪這個路面。像我們這個世界,高級的公路,現(xiàn)在所謂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路面柏油鋪的。西方極樂世界的高速公路是黃金鋪的,路面是黃金,你想想那個世界多么的富庶,我們今天拿一點點黃金做個戒子,美得不得了,人家拿這個去鋪道路用的啊!極樂世界要看我們,身上掛的這些金項鏈,戴著這個,人家都要笑話的。為什么呢?誰拿這個水泥做一個戒子套在身上,認為很美呢?西方極樂世界看黃金就像我們看水泥、柏油一樣,就是他實在是太富足了。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意思,既然說是這個地在那邊建筑的材料都是七寶,七寶里面包含著有黃金,七寶,單是地上之莊嚴,這個說法也能夠講得通。這個“六時”,是印度古時候計算時間的單位,它跟我們中國不相同。我們中國古時候計算這個時間單位,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我們中國人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來表時間的先后順序,給它一個名稱。在印度沒有,印度這個“時”,比我們要大,所以他是六時。這個六時怎么計算的呢?白天晚上各分初、中、后,曰晝?nèi)龝r,夜三時。白天,他有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晚,分初夜分、中夜、后夜。所以印度的六時就是我們中國的十二時。現(xiàn)在我們所使用的這個時,都稱之為小時,時就時了,為什么還有小?既然有小,當然就有大,因為現(xiàn)在我們采用西洋的時間單位。西洋的時間單位,他把一天分為二十四時,二十四比我們中國十二要小,所以我們稱之為小時。諸位要曉得這樁事情,我們常常在經(jīng)典里看到,古人用功,所謂二時誦經(jīng),不是現(xiàn)在的兩小時,是此地六時里頭所講的二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八小時。你讀仁王經(jīng)里面,仁王經(jīng)上說二時講經(jīng),那就上課,講堂里頭。二時相當于現(xiàn)在八小時,八個小時的講堂啊!這在經(jīng)典里常?吹降,我們應(yīng)當要曉得。假如說是晝夜六時,這個意思就雙關(guān)了。晝?nèi)龝r,夜三時,加起來六時,晝夜六時?墒且罩袊䝼時辰來講,也能講得通,晝六時,夜六時,那就十二時嘛!晝夜六時。所以講晝夜六時,它有雙關(guān),都能夠講得通,此地這個意思就是講無有間斷的意思。
供佛,經(jīng)文上說得很清楚,這是極樂世界那邊的眾生可以說是尋常之事,每一天的功課。他們早晨有這個習慣,起來之后,拿著裝滿了妙花的花袋,到十方世界去拜佛,拜佛,對佛的供養(yǎng),就是供養(yǎng)花,以花來表供養(yǎng)。可是諸位要知道,這個花是代表了因花,這里講的真因,花代表了真因,真正修行之因。所以我們供佛,供鮮花、供果。果是代表菩提涅槃的果報,我們希望能夠證得;▌t是代表修行。表示我是佛的弟子,我接受佛的教戒,做佛的好學生,不違背佛的教訓(xùn),依教奉行。這個花就是代表自己依教奉行,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絕不是佛很喜歡花,那就錯了。這是表自己依教奉行,表這個意思。
每一天早晨供養(yǎng)十萬億尊佛,這是很不平常啊!一早晨有多少時間?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十萬億佛國度巳經(jīng)都走了一遍,到處都見到佛,也拜了佛,也問了法,佛也給你講了開示了,你才歡歡喜喜回來;貋淼臅r候,正是吃早飯的時候。這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的神足通,這個真因會趨佛果,是說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才是真正修行。
我們繼續(xù)看經(jīng)文: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看得很清楚了,這一段經(jīng)文里面有兩樁事情,一個是大愿莊嚴,一個是大行莊嚴。所謂成就,就這一段經(jīng)來講,前面所說的天樂、天花,這個神足,這個飯食經(jīng)行。這些,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這是略舉幾樁事情來說,無非都是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功德之所莊嚴。
說到“愿”莊嚴的,這就是佛在因地所發(fā)四十八愿當中,有一愿他這么說:我做佛的時候,我佛國度當中的菩薩們,以香花,種種供養(yǎng)具,要想去供養(yǎng)他方諸佛,佛就講,他在一頓飯的時間,這是很短,吃一頓飯的時間,他就可以遍至,就都達到了。這個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那么還有一愿說:我國中之人,想吃的時候,百味的飲食自然化現(xiàn)在面前。吃完之后,自然就化去了。如果不到這樣一個境界,他就誓不成佛。阿彌陀佛現(xiàn)在成佛了,當然他的愿都滿了。他說他的國度里頭,種種莊嚴,必定如他愿中所說的,不折不扣啊!這個就是愿力莊嚴世界。
那么講“行”莊嚴,也是說阿彌陀佛既然發(fā)愿之后,經(jīng)上告訴我們,天雨妙花而散其土,所以果上,發(fā)愿的時候是修因,當時諸天都供養(yǎng),都贊嘆。那么現(xiàn)在佛巳經(jīng)成佛了,當然諸天的供養(yǎng)贊嘆比以前修因的時候,一定更為殊勝,這是能夠想像得到的。何況阿彌陀佛發(fā)愿之后,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他不斷地修行,實踐他的大愿。他曾經(jīng)參訪過兩百一十億的佛國度,這也是了不起的一種成就,他成事供養(yǎng)。所以他成佛之后,他的國度里有這樣殊勝不思議的莊嚴境界。細說諸位可以參看《彌陀經(jīng)疏抄》、《疏抄演義》,可以參看凈土的經(jīng)論,也可以參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華嚴經(jīng),毗盧遮那佛的境界與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沒有兩樣。
底下一段經(jīng)文,是就耳根對聲塵上的享受來講的:復(fù)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烏,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到這里是經(jīng)文里面的一段,諸位多看看。這一段是說明阿彌陀佛以他的神力,變化這一些鳥類。底下經(jīng)文會給我們說明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哪來這些鳥?鳥是畜生,這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這些鳥不但是我們娑婆世界這些眾生所喜愛的,最難得的,它會說法,這個是太不可思議了。
也許有人要問了,阿彌陀佛自己現(xiàn)身給我們說法不好嗎?為什么變個鳥來給我們說法呢?諸位想想,佛要來給你說法,你一定坐在那里恭恭敬敬地聽,時間久了,你會覺得很累,覺得佛在此地,我什么都不太方便。那佛變一個鳥,你就很方便了,你躺在那兒聽也可以,你坐著、站著、走著,一面欣賞一面聽,這是得大自在啊!所以佛恒順眾生的喜好,讓你無拘無束,二六時中,不停息地薰習大乘妙法。
那么種種奇妙雜色,這是說種類之多,而且很美,叫你看不厭,看不倦。經(jīng)上所舉的幾種,是我們這個世界也有的,一說我們就明了。還有許許多多這些珍奇的,變化這些珍奇的鳥類,我們這個世界沒有,沒有,說出來我們也不曉得,所以只舉出幾種我們常見的來說說。
“舍利”,是梵語,中國的意思叫‘鹙鷺’,也有人說是‘春鶯\’,或者就是的,那么也未可知!板攘觐l伽”翻成中文叫“妙音”。講到白鶴,鶴有很多種,以白色的,純白的最為可貴。所以我們講到鶴,大家都會想到白鶴。的確是很少見,在我們這個世間也是珍禽之一?兹,大家見得比較多,像一些大的動物園里都有,色彩非常之美。尤其是孔雀開屏,羽毛展開的時候,的確非常的美。鸚鵡是以紅嘴,綠色的羽毛為最珍貴。它很靈巧,能夠?qū)W人的語言,會講話。迦陵頻伽,佛經(jīng)里面講,它的音聲特別好聽,縱然是天人,這個音聲都比不上它。更妙的是這個小鳥,還沒有出殼,因為它是卵生的,還沒有出殼的時候,叫的聲音已經(jīng)就非常之美了。所以在大論里面講,迦陵頻伽,它叫的聲音超出一切的鳥音。它產(chǎn)在雪山,就是喜馬拉雅山上也很少見到。還有一種,就是“共命之鳥”,也是產(chǎn)在雪山,喜馬拉雅山,這種鳥也是珍禽之一,它是一個身體兩個頭,連體的。經(jīng)上說它是兩個神識,但是它共一個身體,兩個神識共一個身體。在動物里頭,像這種情形,除鳥之外,其它的也有,比如兩頭蛇,它也是兩頭共一個身。
說到六時,這里頭有簡單的解釋,這個“六時出音”,六時前面說過,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蓮花化生”,所以不需要睡眠,也不需要夜晚躺在床上,一切大眾如此。鳥,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它當然也不要睡覺,也無需要睡眠。由此可知,極樂世界這一些眾鳥說法是不間斷的,六時出音就是不間斷。換言之,那個地方的熏習,完全是大乘佛法的熏習,一乘妙法的熏習,所以能成就得快呀!
談到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凈土。我們仔細去觀察、研究西方世界的諸上善人,他們的身是究竟清凈,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有漏不凈,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這個身是染業(yè),不清凈的業(yè)所感的,業(yè)報之身哪!西方極樂世界,人家修的是凈業(yè),不是染業(yè)。縱然是同居土下品下生,也是伏斷了煩惱而往生的,也就是帶業(yè)往生,伏斷煩惱就能夠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在經(jīng)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圓證三種不退,他絕不退轉(zhuǎn),境界一天比一天殊勝,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業(yè)障一天比一天要消除得很多,這是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之處。我們要想得到無漏清凈自在之身,在一切修行行門中,的確無過于求生凈土。
沒有聞法的機緣,是真正的大苦。沒有聞法的機緣就沒有開悟的機緣,沒有開悟哪里會能證果呢?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在六道輪回舍身受身,真是佛說的生死疲勞啊!這是眾生的大苦。哪一個人覺悟了?哪一個人看清這個事實真相?唯有佛與大菩薩,這些真正有智慧的人看清楚了。他教給我們脫離苦海,先要覺悟,知道生死輪回是苦海。
脫離這個苦海,當然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凈土里面,不說別的,同居國度里的享受,經(jīng)典里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了,的確不可思議。那個世界沒有生老病死、沒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乃至于壞苦、行苦,通通沒有。沒有這些眾苦逼迫我們,所以那個地方叫極樂世界啊!
我們現(xiàn)在這個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一天之中不知道有多少萬千的念頭在生滅,這是苦因。這些念頭里面,你想一想,哪一個是自己的念頭?哪一個念頭是真實的?如果是真的,那就永遠不會消失。是生滅,會消失的,那叫妄念啊!給大家講一切念頭都是妄念,就是從這個地方來說的。因為你的念頭不能保持住,會很快地失掉,念頭在那里生滅,所以叫妄心。妄心是無常的,這是苦本,是一切苦的根源。
我們前面講觀身不凈,這個身不凈、受是苦,從哪來的?就是從妄想當中來的。再想想西方極樂世界,人家那個心是真心,不用妄心。所以他的心是清凈心,心凈則土凈啊!心凈則身清凈。四念處觀里講到修行,這一條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將一切妄心、妄念統(tǒng)統(tǒng)斷掉,你的真心就現(xiàn)前了。這個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為什么呢?你一天到晚還是要打妄想,你知道妄想不好,很想把妄想止住,止不住,妄想只會更多。這怎么辦?念佛法門里面教給我們,用一個妄念來對治所有的妄念,這一個妄念是什么呢?阿彌陀佛。叫你一天到晚,二六時中,你這個心里頭不起念則已,只要一起念,馬上就轉(zhuǎn)到阿彌陀佛上去,這是用一念來對治一切妄念的辦法。因為你要想所有念頭都沒有,這不可能,做不到的,所以就要用一念來對治一切的妄念,何況這一念與清凈心相應(yīng)。因為這一念叫無量覺,覺心就是清凈心,覺的境界就是清凈的境界,這一念也可以稱之為正念,也可以稱之為無念,無一切妄念。但是你畢竟還有這一念在,我們常著這一念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去我們的功夫再精進,連這一念也斷除了,那就成了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一念是無論如何要把它保持住,絕不能讓它有一剎那的失掉。因為失念的時候,妄念必定會趁機又起現(xiàn)行了。極樂世界的人,都是用的常住真心,遠離生滅無常。
苦從哪里來?就是欲望太多了,你不知足,你才苦,知足常樂啊!從前出家人、修行人,三衣一缽沒有其他的欲望,所以他得大自在,得到的是真富貴。要說富足,他什么都沒有,他富在哪里呢?他不需要了,他富了。富人雖家財萬貫,還嫌少,他感到苦得不得了。那一個人雖然沒有,他滿足了,你們比較比較,哪個富足?滿足的人富足啊!不滿足的人,他還有欠缺,談得上什么富足呢?真正的富貴就是知足。
我們再講到實際的問題上,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物質(zhì)生活、精神生活都圓滿了,他有什么欲望?一切需求應(yīng)念而至,不需要營求,那個地方真正如意足了。所以它這個四如意足,西方極樂世界也用不著了,不必修了,為什么呢?沒有一樣不如意,沒有一樣不滿足。
精進必須有前面觀慧的基礎(chǔ),正勤的基礎(chǔ),所以這個精進里面有無量的法喜。精進里面得自在、得滿足,自在就是如意。沒有前面的基礎(chǔ),你想想為什么世間的修行人,進的少退的多?說老實話,沒有前面的基礎(chǔ)是行不通的。不精進,怎么能成就定慧?成就定慧一定要精進。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圓滿證得三種不退,可見得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精進如意足,他們都圓滿了,都成就了,也用不著再說這個問題了。
- 一經(jīng)通經(jīng)經(jīng)通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之臨終往生
- 為何《阿彌陀經(jīng)》疑者甚多?
- 修行凈土的人應(yīng)同念《普賢行愿品》和《彌陀經(jīng)》
- 彌陀經(jīng)的宗趣
- 受持彌陀經(jīng),能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義記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講義 三十二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講義 三十一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講義 三十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講義 二十九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講義 二十八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要解》講義 二十七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九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八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七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六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五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開示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四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五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六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七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八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九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十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十一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十二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十三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慧靜法師講經(jīng)弘法系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