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開心 第11章 善心與信心

  第11章 善心信心

  ·善根之首、萬德之本

  ·遠離過愆、聚集功德

  ·在家居士修習之法

  ·信心——向上的原動力

  一、善根之道、眾德之本

  《佛說善惡因果經(jīng)》云:

  人見歡喜為何因?前世多結(jié)善緣人。

  臺語諺云:“善心的躺著餓,惡心的戴風帽!睘楹斡写苏f,詳情請看本文!

  《唯識三十論頌》第十一頌云: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接前文的“何謂定,慧?”等別境心所之后,今將繼續(xù)研究五位百法中第二位心所有法中的第三、十一個善心所。

  本文所要的討論的是十一個善心所中的首位“信心所”,其作的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個心所留待后文繼續(xù)研討。

  何以百法十一個善心中所“信”為首,因為佛經(jīng)言:“佛法大海,信為能入。”面對著浩瀚的佛法大海,唯有信心才能得其門而入!靶拧笔切學佛法四階段——信、愿、行、證之首;也是凈土法門——信、愿、行(凈土三要)的第一條。因此《大智度論》云:

  經(jīng)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

  《大乘百法明門論》云: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大藏經(jīng)》第三十一卷·八五五頁中)。

  二、遠離過愆,聚集功德

  名相釋義如下:

  “信”既包含在善心所之內(nèi),故先說明“善”的含義。

  (一)何謂“善”

  梵語kusala,指其性安穩(wěn),能于現(xiàn)在世與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之凈法。廣義而言,“善”指與善心相應的一切思想行為,凡契合佛法教理者皆屬之;狹度而言是指唯識宗的十一個善心所(如前所述)。

  我們稱呼學佛的人為“善男子”、“善女人”,即在說明要心存善念,行慈悲給人歡喜的菩薩道方稱為“善”。

  《成唯識論》卷五:

  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

  意即,有一種法,不但在過去世,未來世順于正理,利益眾生,就是現(xiàn)在世也是順于正理,利益眾生,這種法,即稱為善法。關(guān)于“善法”的種類,據(jù)經(jīng)論所載,有以下的說法:

  (1)二善:有漏善與無漏善

  根據(jù)《俱舍論》、《成唯識論述記》所載:“有漏善為未斷煩惱世間善,包括五戒、十善等,依此能招未來之果報!盁o漏善”則為斷除煩惱之出世間善,依此并不招感未來之果報;此無漏善亦為得涅槃,菩提之善。

  (2)三善:指世福、戒福、行福等三種,又稱作世俗善。

 、偈栏V钢倚判€┲,②戒福指守戒凈身之道,③行福指大乘佛法自行化他之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尚有四種善、七種善、十一種善、十三種善等,據(jù)《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三所提出的善的種類,如下所述:

  (3)十三善:1、自性善:本質(zhì)自體之善指信,慚愧等十一善。2、相應善:指與自性善相應的其他心所法。3、隨逐善:指善法之習氣。4、發(fā)起善:指身語二業(yè)之善。5、第一義善:指真如。6、生得善:由思惟加行而起之善。7、方便善:指聞正法而生如理作意之善。8、現(xiàn)前供養(yǎng)善:指供養(yǎng)諸佛如來之善。9、饒益善:以四攝法利益有情眾生之善。10、引攝善:以施戒等福業(yè)來引攝生天之果,或得涅槃之因。11、對治善。12、寂靜善:指斷盡煩惱,得涅槃寂靜之無漏善。13、等流善:指由寂靜之增上力,而生起神通等之功德法。

  由以上所述“善”的定義和種類可知,所謂的善事,并非著重于眼前或當下:行善之德注重在往后對大眾是否有益,會不會產(chǎn)生流弊,對個人很好,對大眾卻有不良影響,即不能稱為善。例如:幫助一個不知悔改的惡人,讓他得溫飽之后再去為害社會,此舉不是行善。

  《那先比丘經(jīng)》卷上云:

  善事者,誠信、孝順、精進、盡心念善、智慧是為善事。要以誠信、智慧等去判斷善與不善。

  (二)何謂“信”

  梵語sraddha,使心產(chǎn)生清凈的精神作用。亦即吾人內(nèi)心對某一對象,或某種見解思想,有了殊勝的了解,因而生起一種崇敬、欽慕、渴望希求之心,而無絲毫疑惑,稱之為“信”。就是信仰,是對治穢濁心的心所;亦即對事理有實際的認識而生誠敬的信心。“信”有正信、邪信之分,凡屬實事實理,其內(nèi)容足為后學典范而非虛無傳說者為正信,否則便是邪信。宗教以“信”始,也以“信”終;所以進入佛道的初步是“信”,故言“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識論書中對“信”的定義如下所述:

  《俱舍論》卷四:

  信者,令心澄清,有說于諦,實、業(yè)、果中現(xiàn)前忍許故名為信。

  《雜阿毗曇心論》卷二:

  于三寶、四諦凈心,名為信。

  《成唯識論》卷六:

  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yè)。然信差別有三種:

  一、信實有,謂于諸法實事實理中信忍故。

  二、信有德,謂于三寶真凈德中深信樂故。

  三、信有能,謂于一切世出善,深信有力能成起希望之故。由斯對治彼不信心,愛樂證修世出世法。

  “信”是心的歸趣,能生熱誠與力量,傳統(tǒng)的解釋認為信有有三性,一樂二欲(希求)三心凈(不雜亂)。信有三向,一、信有實,二、信有德,三、信有能。因此蕅益大師的《百法真解》:“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而為體性。”

  今略解如下:

  (一)信的三性:忍、樂、心凈,又可分為信的因果與信的體性。

 、傩诺囊蚬:

  《成唯識論》卷六:

  忍謂勝解,此即信因。樂欲謂欲,即是信果。

  以“忍”為“信心”生起之“因”是說,我們對于諸法萬象的實事(世俗諦)實理(勝義諦)諸佛所弘的正因正果,有了殊勝的了解之后,內(nèi)心就安住于其上,不會為其他的異學、異見、別解、別行所影響而退失或動搖,此為“忍”。反之,若對實事實理,猶豫不定,為邪因邪果所引轉(zhuǎn),甚而被五欲六塵所蒙蔽而心有所改變,這即表示此人不具“忍”的心力,信心也無從產(chǎn)生!

  以“樂欲”為“信果”是說,由于信心的堅固增強,遂對所好樂的境界,生起希求渴望獲得之心(樂欲),勇猛精進,不達目的,決不終止,由此而說樂欲為信之果。

 、谛诺捏w性:

  信的體性是“心凈”,沒有染污,不生雜亂。信的清凈自體能遠離一切的過愆穢惡,能聚集一切功德,純凈無瑕。

  廣益的《百法明門論纂》云:

  信之自性澄清,能凈染污心,以心勝敵,立心凈名。如水清珠,入水一寸,水清一寸;入水一尺,水清一尺。故曰: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凈信投于穢心,穢心不得不凈矣。

  又《百法論纂補義》云:

  信如水清珠,入雜亂之心如濁水。若見佛像,一起“信敬”之心,心便清凈。

  由此可知信的體性能令心清凈。此中所言信是“智信”,而非“迷信”。因智信才能使心清凈,煩惱盡滌乃至菩提佛果現(xiàn)前;迷信則徒增擾亂,障智生難,令人日趨困惑,不得解脫之道。

  (二)信的三向(信仰的所依或信心生起的要素):

 、傩艑嵱姓:指深信諸佛所說的世出世間的實事實理的因果性和理性。

  “實事”是謂“世俗諦”,凡說明“諸法因緣生”之理者即為世俗諦。因為世俗凡夫迷情未解,未悟本性,于境起妄想執(zhí)著,逐相而轉(zhuǎn)。諸佛為開示世間一切諸法皆是緣生,所以《法華經(jīng)》言:“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間”說明緣生法(有即非有)是世俗諦。

  “實理”是“勝義諦”,凡說明“緣世即空”之理者皆是。因圣者睿智,能洞燭虛妄之相而見真實之自性,能明一切世間諸法,非有而有,當體即空,其義決定,不可動搖,故名勝義諦,或稱第一義諦。

  龍樹菩薩云:“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笔浪字B明“即空之有”,勝義諦明“即有之空”。唯識中道義為非有非無,即如上所述的空有不著,離有無二邊。我們對于諸佛所說的實事實理,甚深微妙,不易了解。但“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因此唯有深信諸佛如來之語,親身實踐,方可得度。所以《唯識論》云:“于諸法實事實理中,深信忍故”。

 、谛庞械抡:

  指深信諸佛菩薩三寶有法身般若,解脫真凈之德,深信好樂,不為外道所惑亂。

  “佛”的解脫真凈之德是指“常、樂、我、凈”。

  “常德”,常者不遷不變,性體虛融、湛然常住,歷三世而不遷,經(jīng)萬法而不變。

  “樂德”,樂者安穩(wěn)寂滅,離生死逼迫之苦,證涅槃寂滅之樂。

  “我德”,我者自在無礙;但有妄我、真我之別,若外道凡夫于四大五蘊假合之身強立主宰,執(zhí)之為我,乃是妄我。若佛所具八自在(一、能示一身以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xiàn)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jīng)無量劫,八、身徧諸處,猶如虛空。)稱為我者,即是真我。

  “凈德”,凈者離垢無染,無諸惑染,湛然清凈,如大圓鏡,了無纖翳,故名凈德。

  “法”的真凈德,是指如來隨機設(shè)教,五時所說權(quán)實諸經(jīng)有照徹癡闇者,依之修行,皆能離苦得樂,乃至究竟成佛。

  “僧”的真凈德,是指六和合僧團(一、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弘宗演教,化度眾生,紹隆佛種,戒定嚴身之德。

  古德云:“茫茫長夜中,三寶為燈明;滔滔苦海內(nèi),三寶作舟航!彼晕覀儗θ龑毜恼鎯舻乱坏┊a(chǎn)生歡喜好樂之心,崇敬歸向之意,即如《成唯識論》所云:“信有德,謂于三寶真凈德中深信樂故”。

 、坌庞心苷:

  能是指能力、才能,如通達五明學術(shù)者,能作濟世利人事業(yè)者等皆是。意即有能力運載我們得到樂果,乃至成就圣道者。因此論文云:“信有能,謂于一切世、出世之善中,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

  一個深信因果法則之人,一旦對圣道生起希望獲得之心,自能不厭其煩地去實踐五戒十善,所以說“于能深欲”。

  三、在家居士修習之法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云:在家之人有四種法宜應修習。一者恭敬父母盡心孝養(yǎng)。二者恒以善法則訓導妻子,三者愍念童仆知其有無,四者近善知識,遠離惡人。汝等恒行此四法,現(xiàn)世為人之所愛敬;將來所生常在善處。

  《雜阿含經(jīng)》卷二十六云:

  何等為信力?于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大正藏》第二冊卷二·一八八頁上)

  《華嚴經(jīng)》卷六云:

  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善法。

  信能舍離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于法門無障礙,示現(xiàn)無上解脫道。

  (《大正藏》第九卷·四三三頁上至中)

  《大智度論》卷一云: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大正藏》第二十五卷·六三頁中)

  《那比丘經(jīng)》卷上云:

  誠信者,無所復疑。信有佛,有佛經(jīng)法,信有比丘僧;信有阿羅漢,信有今世,信有后世;信有孝順父母,信有作善得善,信有作惡得惡;得信是以后心便清凈。

  (《大正藏》第三十二卷·七零七頁中)

  《出曜經(jīng)》卷十二云:

  欲見諸真,樂聽講法,能舍慳垢,此之謂信。

  信能渡河,其福難奪。

  《心地觀經(jīng)》卷四〈厭舍品〉云:

  入佛法海,信為根本;渡生死河,戒為般筏。

  《梵綱戒經(jīng)》卷上:

  信心者,一切行以信為首,眾德根本。

  《正法念處經(jīng)》卷六十一〈觀天品〉云:

  如來應等正覺,三界最勝,度脫生死,無上大師,此恩難報。雖有一法,能報佛恩,若于佛法,深心得不壞信,是名報恩,以此供養(yǎng),亦自利益。

  此段經(jīng)文在明唯信佛法能報佛恩。

  《大乘十法經(jīng)》云:

  信為最上乘,信者無窮乏,是以信等法,智者正親近。不信善男子,不生諸白(凈)法,猶如焦種子,不生于根芽。

  在《法句譬喻經(jīng)》卷一,〈篤信〉中,提到:

  印度舍衛(wèi)中的東南方,有一條深且寬的大江,岸邊住著五百戶人家。這里既沒有佛教,也缺乏感化居民的教理。所以,百姓的舉止粗暴,只知你欺我詐,生活方式也是恣情縱欲,胡作非為。

  釋尊很憐憫他們的種種惡習,總希望找機會來教化他們。有一天機緣成熟,釋立刻動身前去。

  釋尊到了那里,在一棵樹下靜坐瞑想,村民們看見佛身光輝燦爛,覺得奇怪,心想必定是何方神圣?于是大家都前來圍觀瞻仰。一會兒,人群中有人自動合掌問訊,伏跪在地并問尊者究竟來自何方?釋尊先叫大家安靜,然后說:“你們坐下來,好好聽我說話!彪m然,佛陀很嚴肅地暢談各種有關(guān)佛教的內(nèi)容,無奈,竟然沒有一個人肯相信,那些一直沈迷在虛偽、任性和貪欲中的居民,始終聽不進佛陀的金玉良言。

  這群人實在值得同情,佛陀為了開導他們,乃運用神通,化身一個從江南渡河過來的壯漢。只見他渡河時,就像在水面上行走,只有腳趾浸到水而已。他慢條斯理地在水上行走,恭恭敬敬地來到佛前,跪在地上向佛叩拜。村民們看見都吃驚地走來問他:

  “我們世代都在這條河岸居住,不但不曾看過有人會在水上行走,也不曾聽過這回事,你到底用什么方法不讓身子沉沒,而安然行走呢?”

  “我原是一個江南的居民,今聽說佛陀來說這里宏揚佛法,才專程來禮拜,不巧得很,沒有船過河,正在苦惱之際,南岸的人說:‘河淺得很哩!’我相信不疑,就這樣走過來了。其實,我哪里懂得什么方法!”

  這位南岸過來的漢子,說話的語氣堅定,信心不可動搖。佛聽后也異常贊賞:

  “這是善行,只要信仰誠摯,不疑有他,生死的深淵也同樣能輕易地渡過。只是橫渡幾公里的江水,何難之有?這完全來自‘信\’字而已!

  于是佛陀以偈語來開導村民。世尊頌云:

  信能渡淵,攝為船師;

  精進除苦,慧到彼岸

  士有信行,為圣所譽,

  樂無為者,一切縛解。

  信乃得道,法至滅度;

  從聞得智,所到有明。

  信之與戒,慧意能行;

  健夫度慧,從是脫淵。

  村民們聽佛所說“信”,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信心所至,可橫渡深淵如行平地,可逢兇化吉得圣人之智,都紛紛發(fā)心皈依佛陀并求受五戒。從此誠心正意地遵守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說謊、不飲酒等五戒,而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大正藏》第四卷·五七九至五八零頁)

  “信”是善心所之首,意為心正意誠,而有正信者其所作所為皆是正確、善良之舉。善人言而信,無信者,是非人之言。所以《大學》云:“誠于中,形于外”你有什么樣的心理,就公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行為!左傳》亦云:“人心不同,各如其相!鼻鍍、誠信、純正的念頭是善行的原動力。所以《成唯識論》卷六:“唯善心俱,名善心所”。

  臺語諺云:“善心者躺著著同帽!,意為行善布施的人,寧可自己餓著肚子也要盡其所有施于人;而惡心者,縱有多余也不肯予人,戴著風帽表幸災樂禍,不肯濟貧救難。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善者吃虧,惡者占便宜,事實正好相反。以下所述的因果故事可證之。

  清朝年間:有個約十歲的小孩在街頭賣油條,有一天他賣完油條就在回家的路上,見一年老的托缽僧,站在街頭,無人前往布施,小孩趨前,見缽中無一毫,一念善心起,即將當天所賣的油條錢悉數(shù)倒在老師父的缽中。老師父拿掌念佛號:“善哉!善哉!”對著小孩說:“小施主,你將來有難,請到某縣某寺找我……。”小孩覺得自己和這位老師父很有緣,很想再聽下去,但一想到再不回去會挨店主罵,就依依不舍地走了;氐降昀,老板問:“今天賣油條的錢呢?”掏掏口袋,半文也無,才想起已全數(shù)給了老師父。只好將實情說出,誰知店主不相信,硬說是小孩侵吞了錢而撒此謊言,將小孩痛打一頓之后趕了出去。小孩本是孤兒,被趕了出來即淪為乞兒,生了一頭的癩痢,又染眼疾而致瞎眼,正不知何去何從時,忽地想起老師父交待的話,于是心生信心,沿途乞討問路至老師父的寺院,想不到老師父已令人在山門外等候。小乞兒心想從此可有好日子過了,心一開懷,當晚一頓慧盛的晚飯,吃得好不開心。半夜里摸黑起來欲至茅廁,因眼盲,路又不熟,掉到糞坑中,爬不起來。

  翌日才被寺中之人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回生乏術(shù)。當時寺中的小沙彌即問老師父:“為何少乞兒行善布施,未能亭福就早死了呢?”師答:“乞兒前世本是惡人,應受三世惡報。亦即第一世要行乞而終其一生,第二世得眼盲之報,第三世短命,跌落糞坑而亡。今以一念善心布施僧眾,以此敬佛供僧的功德,三世的報應于今生一次報完,來生即可投胎為富者之子,得享榮富貴!(以上故事為星云大師所述)由此可見要研究一件事的善與不善,不能僅就當前的現(xiàn)狀裁定,必須洞徹人情事理,通過三世因果的考驗,方可謂之為“善”。所以《佛說善惡因果經(jīng)》云:

  今生瞎眼為何因?前世指路不分明。

  今生短命為何因?前世宰殺眾生身。

  今生駝背為何因?前世笑了拜佛人。

  人見歡喜為何因?前世多結(jié)善緣人。

  若人深主因果經(jīng),同生西方極樂國。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喜舍萬文收。

  四、信心——向上的原動力

  大乘唯識說“信”有忍可、澄清、希望等三種行相,又說,業(yè)、果、四諦,三寶為信的對象。南傳佛教、北傳有部、大乘唯識皆說“信”是正信,是善凈;但《成實論》說信從因而言有“從癡生”與“從智生”二種,前者是信六師外道,后者是對佛的信解行證而生凈信。

  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濁亂的時代,要使人向上,要鍛煉德性,自凈凈他的信德,絕不可少;如缺少了這種凈信之力,一切功德皆不得成。所以“信”與三界九地一切善心所的六識相應。

  “信”是砥礪我們樂于追求善法的原動力,因此《十二門論》云:信有三相,(一)即樂于親近善人(于德深樂),(二)樂于聽聞?wù)?于實深忍),(三)樂行布施(于能生欲)。又《華嚴經(jīng)》云:

  見善知識隨順煩惱行,勿嫌怪;

  于善知識處,深生信心,勿改變。

  “信”也是一種財富,所以《涅槃經(jīng)》卷十七云:

  有七圣財,所謂信信、戒、慚、愧、多聞、智慧、舍離等。

  此外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信、進、念、定、慧)以信為首,《仁王般若經(jīng)》也以信心為菩薩行之始源,而將其置于菩薩位之首。又《大般涅槃經(jīng)》,《大乘起信論》等所言之信心,皆為信仰佛法僧三寶及因果之理。禪宗《信心銘》從“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至“言語道斷,非去來今”止,都在強調(diào)信心不二,不二信心的境界。

  “有信心就有力量”,就是淪為畜牲道的難亦具有五德:

  “頭帶冠是文,腳有距是武,勇斗敵是勇,食相告是仁,守夜不失時,待曉晨而鳴是信!

  祈愿世人心存善念,有誠信,有正確信仰且能守信,如此人人成善心人士,“勤奮、守時、慈愛”的善良社會風氣,指日可待。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