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jīng)
《佛遺教經(jīng)》,簡稱《遺教經(jīng)》,又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nèi)容的概括總結(jié),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也是佛留給后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詳情]
《佛遺教經(jīng)講解》佛教對飲食的看法
佛教對飲食的看法
(節(jié)錄自正如法師《佛遺教經(jīng)講解》)
經(jīng)文:“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于好于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yǎng),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一、三德六味妙飲食
以上這段經(jīng)文是講飲食。人以食為天,不僅是人,一切有情生命都以食為頭等大事。大家在公園里一定都有看到鴿子、松鼠等動物一天到晚不停地在找食物。鴿子、松鼠等動物的主要工作就是“吃飯”。
二十多年前,祖國大陸農(nóng)村里的農(nóng)民,為了填飽肚子的三餐,一年365天都在田園里勞動,可是,還是填不飽肚子。當時的社會,人們開口閉嘴、見面分手都離不開一個“食”字。如今,中國仍將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作為一項重大國策。就是當今物質(zhì)高度文明的美國,人們?nèi)粘?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也離不開食。確切地講,人們就是因為“食”才忙碌著,就是因為“食”而活著。如果人沒有食了,人的這一期生命也必將結(jié)束了。
許多人看到一些學(xué)佛人穿著隨隨便便,飲食也馬馬虎虎,不講飲食營養(yǎng),沒有飲食衛(wèi)生觀念,以為學(xué)佛人不講飲食,排斥飲食。這實在是莫大的誤會。佛教不但沒有排斥飲食,而且非常重視飲食,更對飲食文化貢獻良多。
*輪未轉(zhuǎn),食輪先轉(zhuǎn)
《大智度論》卷三中說:“比丘以乞食資養(yǎng)色身,清凈延命!北惹鹁褪出家僧人。比丘,有乞士的含義。乞士就是,(1)上乞佛法以養(yǎng)慧命;(2)下乞飲食以養(yǎng)色身。從比丘一詞中,可以見得出家僧人是離不開飲食的。換句話說,比丘就是飲食的異名詞,比丘與飲食是密不可分的。
后世更有人大唱:“*輪未轉(zhuǎn),食輪先轉(zhuǎn)”。過去,佛教寺院舉行大法會時必有說法,“說法”是轉(zhuǎn)*輪;又必行齋食,齋食稱為食輪,F(xiàn)在,法會還未開始,廚房里已經(jīng)開始準備齋飯了。這便是“*輪未轉(zhuǎn),食輪先轉(zhuǎn)”。
不但出家比丘要飲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也需要飲食。《金剛經(jīng)》一開頭就向我們?nèi)鐚嵳宫F(xiàn)了佛陀持缽乞食的情景:“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親自托缽上街挨家挨戶乞食,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我們娑婆世界的佛、僧人、眾生要飲食,其他佛國的眾生也有飲食!阿彌陀經(jīng)》中就告訴我們:“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yǎng)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jīng)行。”遠離我們這里“十萬億佛土”外的極樂世界,也有“食時”,“食飯時間”。極樂世界眾生“飯食經(jīng)行”,吃完飯后,就開始修行。
飲食問題相當重要,菩薩在行菩薩道時,還將解決眾生的飲食問題當作菩薩道的具體行為來做,把解決眾生飲食問題作為成佛的一種重要承諾!藥師經(jīng)》里說到,藥師琉璃光佛在行菩薩道時,發(fā)下了十二條大願。其中,第十一條大願這樣說:“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yè)……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后以法味,畢竟安樂。”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有吃有喝,吃飽肚子,這還遠遠不夠,我們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上妙飲食”!盂蘭盆經(jīng)》說:“具飯百味五果……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yǎng)十方大德眾僧。”目連尊者為了救他的母親解脫餓鬼苦難,就用“百味五果”、“盡世甘美”飯菜,“供養(yǎng)十方大德眾僧”!鞍傥段骞薄ⅰ氨M世甘美”,是用以形容世間上最好吃的飯菜、水果等食品。“具飯百味五果”,又是形容飯菜、水果等食品品種繁多,具足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營養(yǎng),因此,一餐飯里就要具有各種不同營養(yǎng)成分的食品。
吃上世間上“盡世甘美”的飲食,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品嘗他方佛國的微妙飲食!維摩詰經(jīng)》里頭就為我們作了示范。經(jīng)中記載:舍利弗心想:“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于何食?”舍利弗心一動念,維摩詰居士便已知曉,于是化作菩薩到“眾香國”“香積佛”處取回“滿缽香飯”。其飯的香氣“普熏毗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維摩詰居士以此“香飯”供養(yǎng)與會菩薩、聲聞、比丘等眾!爸T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同上)
大家都有參加“佛前上供”。我們在上供、用齋時,也以最好的飲食供養(yǎng)諸佛菩薩,以及法界一切眾生,還不忘虔誠念誦觀想:“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諸圣賢,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願皆飽滿……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yǎng)!狈鸾田嬍持圃,早就注重色香味,“三德六味”。
“三德”是,(1)凈潔,指清潔衛(wèi)生健康的食品;(2)輕軟,指食品吃起來柔軟,而不粗糙澀滯,泛指好的食品;(3)如法,指飲食制造得宜!傲丁笔,苦、酸、甘、辛、咸、淡。食品色香味俱全,吃起來味道適宜,可口可樂,又有益身體健康,這就是三德六味。
吃粥吃飯入道途徑
吃飯,看似普通平常之事,可是,吃飯在佛門中看來又是非常崇高的事,吃好飯還是佛家修行之道。《云門廣錄》上,有僧人問云門禪師:“請禪師指示入道的途徑。”云門禪師說:“吃粥吃飯。”吃粥吃飯,是進入佛道的途徑。大家天天吃粥吃飯,有沒有“入道”?《景德傳燈錄》第六卷中,源律師請教慧海禪師:“如何用功?”慧海禪師答:“餓了吃飯,困了就睡!薄段鍩魰返谑啪碇杏涗,一日,守端禪師上堂說:佛有“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愿,我也有四弘誓愿。我的四弘誓愿是“饑來要吃飯,寒來就添衣,困時伸腳睡,熱時愛風(fēng)吹! “饑來吃飯”是守端禪師的四弘誓愿之一。
我們這個肉體,是靠飲食來維持的,怎么可以不飲食呢?以前,我也受一些所謂的“老修行”的影響,也不愛飲食,不把飲食當作一件事,覺得飲食是浪費時間,真正要吃飯了,就隨隨便便吃點什么哄哄這個“臭皮囊”的身體算了,F(xiàn)在,大家明白了,原來吃飯是“四弘誓愿”之一。饑來無飯吃,身體無力氣,神志也昏迷,哪還有佛的四弘誓愿?
我們這肉體,雖是四大假合無常的,但是,我們現(xiàn)在要借用它修行,所謂“借假修真”。然而,這肉體是要靠飲食來維持的。因此,我們要發(fā)愿“吃粥吃飯”,用了飲食才有健康的身體,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學(xué)法門、斷煩惱、度眾生、成佛道。飲食本來就是廣大菩提行。
吃飯怎么是悟入佛道的途徑?原來悟道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悟道的過程仍然沒有離開生活。吃飯如何是用功辦道?原來禪師吃飯時就在吃飯,沒有千般計算、萬種思索分別,目前明明了了,這就是用功辦道。我們凡人就不同了,人吃飯時心還在工作那里,甚至人在吃飯,心在煩惱,心在打種種妄想。
禪師吃飯是用功辦道,禪師吃飯是“四弘誓愿”之一?梢,吃飯,并不是浪費光陰;吃飯,也不能夠敷衍了事;吃飯,乃修行辦功之大事!
中國漢傳佛教,提倡素食。漢傳佛教的素食烹飪技藝,在世界飲食文化中影響深遠,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這個這里就不多講了。
以上這些,說明了我們佛教對飲食,不僅講吃飽,而且講吃好。吃好飲食是美好、極樂生活的一部分。極樂的生活,是我們佛教所追求的。
世間出世間飲食
經(jīng)說:“汝等比丘,受諸飲食!憋嬍,一般指我們吃的和喝的東西。依據(jù)《增一阿含經(jīng)》說,食有長養(yǎng)、資益的意義。就是說,飲食有養(yǎng)育、資助、利益眾生肉體的作用。食,如果是從一個有情眾生的本身來講,則有6種食。這就是(1)眼以睡眠、形色為食;(2)耳朵以聲音為食;(3)鼻子以香氣為食;(4)舌頭以味為食;(5)身體以感觸為食;(6)思想以法為食。
如果,從世間出世間上講,則有9種食之分別:
(1)段食:以色、香、味、觸等為體,分段而飲食的。
(2)觸食,又稱樂食。以精神的感觸器官,接觸外界之境,產(chǎn)生喜樂作用,而不覺饑餓。如棋迷下棋時,下到入迷,不吃飯亦不覺饑餓。
(3)思食,又稱意念食。人們通過求生的頑強意志力可以維持生命。
(4)識食:識是精神的主體。識的活動,能締造眾生未來的高低層次的生命載體。因此,識稱為食。
(5)念食:修行人憶念出世間善法,恒常不忘,能養(yǎng)育增長一切善根。
(6)法喜食:修行人聞法歡喜,能增長道業(yè),養(yǎng)育法身慧命。
(7)禪悅食:修行人得禪定力,禪悅充滿,能滋養(yǎng)修道品級。
(8)願食:修行人發(fā)大誓願,常修萬行,普度眾生,長養(yǎng)無上菩提道種。
(9)解脫食:修行人解脫種種惑業(yè),不受生死逼迫,得大自在。
以上段、觸、思、識四食,為世間食。又,段食僅限于欲界眾生,其余的觸、思、識三食則通于三界。再者,由于凡圣迷悟不同,因此,對上述四食也有區(qū)別。欲界凡夫以不凈住食;色界、無色界眾生以凈不凈住食;聲聞、緣覺以清凈住食。諸佛菩薩以示現(xiàn)住食。念、法喜、禪悅、願、解脫五食為出世間食,它們能養(yǎng)育法身慧命。
二、接受飲食如服藥
有條件的話,飲食吃飽、吃好,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沒有條件也過分地追求好吃好喝,拼命講究“三德六味”等等,這就要引起注意了。這也就是本經(jīng)要提醒我們的。
有位趙先生家庭貧窮,但他很講吃,天天要他太太煮好吃的飯菜給他吃。如果,他太太煮的菜不合他口味,他就打他太太,出手還相當兇狠。經(jīng)常這樣,他太太實在受不了,忍無可忍,最后服毒自盡。人們就向縣衙報案,縣太爺將趙先生捉拿歸案,經(jīng)過審判,就將趙先生打入死牢。趙先生因美食而家破人亡。
劉員外逝世了,留下萬貫家財給他的兒子劉公子。劉公子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好吃懶做,吃盡山珍海味,結(jié)果坐吃山空,吃掉萬貫家財,最后,餓死在街邊!地藏經(jīng)》中有個故事說:光目女的母親因“好食啖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shù),千萬復(fù)倍”,最終墮落地獄,遭受極大苦難。
受諸飲食以除饑渴
本經(jīng)文告訴我們:“受諸飲食,當如服藥,于好于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辈还芎贸缘氖称、不好吃的食品都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偏食,都是不良的飲食習(xí)慣。貪吃,吃過多的食物,還能發(fā)生營養(yǎng)過甚、肥胖癥、食物中毒等種種病患。
“受諸飲食”,受,是接受,接受飲食,“當如服藥”當作吃藥。藥,雖然有各種各樣,有便宜有昂貴,但是,能治好病的就是好藥。因此,對藥品不要以好壞昂貴便宜、甘苦長短等來做取舍。飲食也是藥品,它也是用來治病的。它治的是什么病呢?它治的是我們的饑渴病。所以,“于好于惡,勿生增減”,對喜歡吃的飲食不想多吃,對不喜歡吃的食品也要吃,對精細的飲食不要多吃,對粗糙的飲食也不可不吃,不能偏食,平等受食,講究營養(yǎng)均衡,這是科學(xué)的飲食方法。
對喜歡吃的飲食不想多吃,吃少一點,這好辦,吃少一點更覺好吃。對不喜歡吃的飲食也要吃,不能少吃,還是要吃那么多,這可不好辦了。一般來說,我們對不喜歡吃的飲食,本來就不喜歡吃,一口都吃不下去,勉強吃一點還可以,可是,現(xiàn)在也要你吃那么多,吃飽,這可怎么辦?不要緊,照樣吃下去,而且,吃得非常開心。這就是“勿生增減”。
1983年,我在蘇州靈巖山寺讀書,全寺上至方丈和尚,下到僧眾,早餐吃干飯,統(tǒng)統(tǒng)配以又咸又硬、黑如木炭的咸蘿卜頭。蘿卜頭咸得不得了,吃一餐飯只要兩三片蘿卜頭就足夠了。游客看見眉毛緊皺,說:“這是什么生活?”如果,逢蘿卜收成季節(jié),我們就連續(xù)一個多月,吃飯只配蘿卜。如果,逢包菜收成季節(jié),我們就連續(xù)一個多月,吃飯只配包菜。這種伙食,我們吃了5年多。雖然,飲食生活艱苦,然而,我們卻吃得開心,活得開心。
古往今來,許多高僧大德飲食生活都是非常艱苦,將佛法理論應(yīng)用在飲食生活日常之中。近代,弘一法師未出家時,可謂風(fēng)流倜儻人物,可是出家后,卻過著戒律嚴謹,安貧守道的生活。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見他吃飯只有一道咸菜,不忍心地說:“你不嫌這咸菜太咸嗎?” 弘一法師回答:“咸有咸的味道!焙胍环◣煶酝觑,手里拿著一杯開水,夏先生看到難過地說:“怎么吃這種清淡的開水?難道茶都沒有得吃嗎?”弘一法師微笑說:“開水是淡,可是淡有淡的味道!泵靼追鸱,菜根有味,自然能吃出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凡人迷惑,吃四道菜叫苦連天,苦啊,“我的命怎么這般苦!吃飯才四道菜,人家吃飯五道菜,我好命苦呀!”吃四道菜,苦而不樂,就是吃上五道菜、六道菜仍然是苦而不樂。凡人心不知足,就是吃山珍海味,也是不知其味,而覺煩惱痛苦。佛法說,吃飯也能吃出佛法,悟入佛道。弘一法師的“咸有咸味”、“淡有淡味”的話語,就道出了佛法。
《華嚴經(jīng)》中,文殊菩薩回答智首菩薩問題時說到:“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得柔軟食,當願眾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得粗澀食,當願眾生,心無染著,絕世貪愛!隨緣飲食,平等飲食,歡喜飲食,快樂自在。
經(jīng)文說:“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A通花。蜜蜂采花的行為,非常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蜜蜂采花,只采取花的“味”,而不損壞花的色彩和香氣。也就是說,蜜蜂采花,只要蜜蜂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部份,它不去損害其他的部份,其他的那部份讓給他人分享。這是蜜蜂采花的風(fēng)格。我們中有些人就沒有蜜蜂采花的高尚風(fēng)格。小時候,我?guī)煾钢菂⑸先顺3=淮覀?參加宴會,見到再好吃的菜,也只能吃自己的那一份,別人的一份要留給別人。不可認為好吃就多吃,把別人的那一份也吃了。這同“蜜蜂采花”是一個道理。
正當飲食趣自除惱
“比丘亦爾”,比丘也是這樣,接受飲食,只為消除饑渴,不執(zhí)著飲食之相好壞,不執(zhí)著飲食之味好壞;比丘也是這樣,“受人供養(yǎng)”,接受大眾供養(yǎng)的飲食,或好吃或不好吃,都只是接受自己的那一份,讓其余的飲食讓給他人。這樣我有得吃你也有得吃,大家都有得吃,物得其所,物得其用,沒有浪費。我有飲食自然無煩惱,你有飲食自然也無煩惱,所以說,“趣自除惱”。不分別不執(zhí)著平等受食,自然開心無煩惱。你歡喜接受飲食,供養(yǎng)、制造飲食的人也自然歡喜,所以說,“趣自除惱”。趣,就是“趣向”。沒有飲食,是人生大煩惱之事,三天不讓你飲食,看你煩惱不煩惱?一定煩惱。歷史上,許多戰(zhàn)爭就跟飲食有關(guān)。有了飲食,填飽肚子,除去饑渴,自然消除饑渴煩惱。
上面說飲食能除病,現(xiàn)在這里說飲食還能除煩惱。有位禪師深得如來“趣自除惱”的至理。侍者說:“今天,我煮的飯?zhí)擦!倍U師說:“今天,我正想吃硬飯!倍U師歡喜接受,“趣自除惱”,侍者聽了也“趣自除惱”。第二天,侍者說:“今天,我炒的菜太咸了。”禪師說:“今天,我正想吃咸菜!笔陶哒f:“為什么?”禪師答:“吃完咸菜,我就喝開水。醫(yī)學(xué)上說,多喝開水有益健康!倍U師、侍者開懷大笑,雙雙“趣自除惱”。
不好吃的飲食,不必要擔心有人會多要,這就不必提了。但是,對于好吃的飲食,可能有人會“多求”,因此,佛對此再加以強調(diào),說:“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苯邮芎贸缘娘嬍,施主供養(yǎng)多少就多少,千萬不可多要。有人說,我一定要“多求”!岸嗲蟆本褪秦,你貪心還將傷害到施主的布施善心。施主因供養(yǎng)你不開心,甚至退善心,那么接受供養(yǎng)的人不但形象受損,而且折善損德。
經(jīng)云:“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你一定要“多求”,那么你就是沒有智慧的愚人。因為,智者通達禮義,懂得待人接物,明白自己的德行,明白自己的飯量,沒有貪心。有智慧的人,能夠“測量”一頭牛能夠運載多少物品,“不令過分”,不會讓牛運載過多的物品,“以竭其力”,以致完全消耗牛的體力。一頭牛運載超過牛所能承受的重量,這頭牛就走不動了。
“牛”是比喻飲食的人。一個接受飲食的人也要知道自己“所堪多少”,就是清楚知道自己本人的飯量多少?清楚知道自己本人的德行多少?然后決定接受多少飲食,盡可能接受適量的“飲食”。佛制比丘用以接受飲食的缽,其大小就是根據(jù)本人的飯量大小而定,就是飯量大則缽大,飯量小則缽小。所以,比丘盛飯的缽,就叫“應(yīng)量器”。
一個人吃太多“飲食”,長久以往,必將影響身體的健康。接受太多“飲食”,吃不了,倒掉,則浪費珍貴的飲食;另外還要想一想自己有多少福報?有多少德行?“食存五觀”中有這一觀:“忖己德行,全缺應(yīng)供!毕胂胱约旱牡滦,完全沒有資格接受飲食。沒有道德,接受供養(yǎng),將來是要墮落的。接受供養(yǎng),不好好用功辦道,不做有益于社會大眾的事業(yè),來生必定“披毛帶角還”。佛經(jīng)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薄芭珟Ы恰本褪峭短プ雠qR等畜生披著毛皮帶著頭角還債!傲说馈,就是“了脫生死”之道。你了脫生死道了,你成佛做祖了,你才真正報答了施主之恩。
《僧祗律》中說:“多食有五苦:一、大便數(shù);二、小便數(shù);三、多睡;四、身重不堪修養(yǎng);五、多患不消化也!币粋人每天吃太多的食物,或者太講究美食,則增長貪心,妨礙修行,影響身體健康,鬧出人命。
貪吃的人,明白了以上經(jīng)文后,還可以做一種叫“食厭想”的觀想,它對治療貪吃病也很有效。許多同修通過“食厭想”而不再貪吃。什么是“食厭想”呢?《法苑珠林》說,“食厭想”:觀想世間飲食由種種不凈的因緣而產(chǎn)生,如肉從精血水道生,精血水道是為膿蟲住處。又如蘇乳酪從血變所成,血水與爛膿無異。以此觀想,能遠離對食物之貪愛,而達到厭食的效果。還有《地藏經(jīng)》中說到:地藏菩薩“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這是說,對飲食沒有限度的人,將來要得饑渴、咽喉疾病的報應(yīng)。
飲食的目的,在于消除饑渴,養(yǎng)身健體,如法飲食更能延年益壽。因此,講究實益,沒有必要鋪張浪費。反而,有時吃些粗糧淡菜,對身體健康有益。吃清茶淡飯,并不是難以見人的事。《荀子·天論》里說:“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君子吃豆類,喝清水,過清苦生活,并不是愚昧。大梅禪師“一池荷葉衣無盡,數(shù)樹松花食有余”的詩句,也道出了僧人清苦生活的本色。然而,如今有些人經(jīng)濟條件很好,就是不買好的食物,上街專門找便宜的菜攤,購買最便宜的蔬菜,買自己不喜歡的蔬菜,還要討價還價,錢財抓得緊緊的,煮飯吃飯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不講衛(wèi)生,還說自己是“惜!,能吃苦,不貪飲食,是講修行,其實,這已是貪了。
飲食,除饑渴,養(yǎng)身體,消煩惱?墒,貪求迷戀飲食,則“竭其力”,適得其反,是謂愚人,F(xiàn)在,我們根據(jù)我們的條件正當享有、正當追求美食,是完全符合佛法精神。我們擁有飲食就很知足,就有慚愧心,更何況是接受好的飲食?!如今,我們雖然是自力更生,自給自養(yǎng),可以較自由地選擇飲食,然而,我們?nèi)匀恍枰幸陨辖?jīng)文所說的精神。
三、飲食行持及其他
說到這里,我們順便再來簡單了解一下中國叢林生活中僧人用餐儀規(guī),以及僧人飲食方面情況。
吃飯的行持
中國漢傳佛教僧人住在寺院內(nèi),飲食由寺院統(tǒng)一制作,僧人從事農(nóng)田耕種等勞動,自己生產(chǎn)糧食蔬菜,也接受施主供養(yǎng)。
用齋板響,大家從各個殿堂魚貫出來到吃飯的齋堂,依序端身正坐,坐勢如鐘!靶刑脦煛睘榇蠹疑巷埐酥,大家先念“供養(yǎng)詞”,唱佛菩薩名號,供養(yǎng)佛法僧、法界諸眾生。念誦結(jié)束,拿起筷子,端菜碗過來放好,然后端飯碗過來,才開始吃飯。端飯碗時,左手持碗,大姆指壓在碗邊上,其余四指托碗底,叫做“龍含珠”。左手比喻龍頭,碗比喻珠。右手拿筷子,叫做“龍爪點珠”。古人說,這是“吉祥尊貴相”。
開始吃飯時,要作三念,就是在第一口飯時,心中默念:“願斷一切惡;”在第二口飯時,心中默念:“願修一切善;”在第三口飯時,心中默念:“願度一切眾生斷惡修善,普共成佛!背缘谒目陲垥r才可以吃菜。
吃飯之中,還必須始終作“五種觀想”,這就是“食存五觀”。一、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觀“忖己德行,全缺應(yīng)供”;三、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觀“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觀“為成道業(yè),應(yīng)受此食”。
吃完飯,擺好碗筷,還要唱謝詞,感謝天地日月萬物、國家人民眾生,并!八^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后必得安樂。飯食己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吃飯之中,沒有碗筷相碰、嚼食等聲,非常安靜,上百位僧人在齋堂吃飯,齋堂外游客走過都不知道齋堂內(nèi)有人在用齋。據(jù)說,朱德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參觀,剛好從齋堂外經(jīng)過,有人告訴他里面有上百位僧人正在吃飯。朱德不信,往門縫一看,大吃一驚,連忙稱贊說:“怎么上百人吃飯一點聲音都沒有?佛門紀律比軍隊紀律還好!”
平時,我們各位吃飯前,也應(yīng)該恭敬默念:“供養(yǎng)十方三寶一切眾生!比缓箝_始用餐。用餐后以感恩的心默會:“感謝天地萬物、一切眾生!祝愿一切眾生斷惡修善,皆成佛道!”我們不僅自己有色良好的習(xí)慣,也要教導(dǎo)我們的兒子們有這個良好的習(xí)慣。但是,不勉強。
飲食衛(wèi)生有功德
有人說:“佛門飯菜,味道不錯,就是衛(wèi)生不夠。”他們的根據(jù)是,有些寺院廚房邋邋遢遢,蔬菜隨便放著;怕浪費水有罪,碗、碟、蔬菜也不怎么洗,等等。其實,佛教是最重視飲食衛(wèi)生。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第三十六卷中,佛說:“若諸苾芻曾所觸缽,未好凈洗。若小缽,若匙,若銅盞,若安鹽器,而用飲用食者,皆得波逸底迦罪!辫笳Z“波逸底迦”又譯“波逸提”,意譯應(yīng)懺悔、令墮等。是說,所犯的罪比較輕,如果及時懺悔,罪業(yè)可以消除;如果犯罪的人不及時懺悔,這些罪能夠令犯罪的人墮落惡道。又說:“若手觸缽袋,若拭巾、錫杖,若戶鑰及鎖,如是等物。若觸捉已,不凈洗手,捉余飲食,乃至果等,吞咽之時,皆得波逸底迦罪!
我們都知道吃不衛(wèi)生的飲食,能感染種種疾病。佛更告訴我們吃不衛(wèi)生的食物,或讓不凈之物接觸食物,或給人不衛(wèi)生食物,都犯“波逸底迦罪”,都可能招來惡報。《佛說護凈經(jīng)》是宣揚飲食衛(wèi)生的經(jīng)典。經(jīng)中佛告訴阿難,有比丘“食不凈食,墮此臭穢糞屎池中,常食不凈。五百萬世中受此苦惱。”經(jīng)中又記載說,有一比丘以不凈的手接觸僧眾飲食,以不衛(wèi)生的飲食供養(yǎng)僧眾,后墮餓鬼中受苦。又說:“諸有設(shè)食之處,一切如法作齋,不得懷挾余殘食。”什么是殘食?“于先嘗啜此食,都作殘食!痹摻(jīng)又說:“如法作齋食,可得福德。諸天歡喜,百神慶悅,天神擁護!
佛還教導(dǎo)佛子不要吃蔥蒜薤菲興渠等五辛。五辛之所以禁吃,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吃五辛后,講話有五辛味,大小便乃至整個身體都有五辛味,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
佛教的飲食,不但講究衛(wèi)生飲食,而且講健康飲食;亟掏絿澜浴靶郧椴缓玫膭訄鋈狻,說是為了“衛(wèi)性!狈鸾田嬍巢粌H講“衛(wèi)性”飲食,而且,講“衛(wèi)心”飲食。佛教提倡素食,不殺生,禁吃一切動場肉,就是基于保護慈悲心,增長慈悲心。
布施飲食的利益
說到這里,順便簡略說說布施飲食的功德利益。依據(jù)《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jīng)》上講:“人持飯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蹦俏宸N福德呢?經(jīng)中說:“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辯!
(1)施命:人沒有飲食,面色憔悴,不久將會餓死。智者布施他飲食,于是救了他的命。因此,布施飲食,則為施命!捌涫┟,世世長壽,生天世間,壽命延長而不夭傷,自然福報財富無量,是為施命!(同上)
(2)施色:人沒有飲食,面色憔悴,智者布施他飲食,于是,他面色恢復(fù)。因此,布施飲食,則為施色。“其施色者,世世端正,生天世間”,容光煥發(fā),“人見歡喜,稽首作禮,是為施色”。(同上)
(3)施力:人沒有飲食,面色憔悴,身體虛弱無力,智者布施他飲食,于是,他恢復(fù)體力。因此,布施飲食,則為施力!捌涫┝φ,世世多力,生天人間,力無等雙……是為施力!(同上)
(4)施安:人沒有飲食,心神憂愁,坐立不安。智者布施他飲食,于是,讓他心神安定。因此,布施飲食,則為施安!捌涫┌舱,世世安穩(wěn),生天人間,不遇眾殃。其所到處,常遇賢良……是為施安!(同上)
(5)施辯:人沒有飲食,“身羸意弱,口不能言”。智者布施他飲食,于是,他恢復(fù)氣力說話。因此,布施飲食,則為施辯!捌涫┺q者,世世聰明,口說流利,無所躓礙……聞?wù)邭g喜,靡不稽首,聽采法言。”(同上)
《食施獲五福報經(jīng)》中還講到,如果,有人布施一切飲食物品,“在所生處,見現(xiàn)在佛”,受佛得度而成佛道。
《盂蘭盆經(jīng)》說:若有人“于人月十五日佛歡喜日”,“以百味飲食”等,“施佛及僧”,“若父母現(xiàn)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佛在《地藏經(jīng)》“利益存亡品”中說到:“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后,設(shè)齋供養(yǎng),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供養(yǎng)僧寶,是眾生最勝福田,能獲如是種種功德利益。這在許多經(jīng)論中都有談到。
布施飲食,是布施內(nèi)容中的一項。布施的對象有僧人,有俗人等等,但是,從“急需救濟”方面來講,布施急需要布施的人,功德利益最不思議。人家有飲食,你還布施他飲食,這功德當然是“小”。他沒有飯吃,要餓死了,你布施他飯,這功德當然就“大”。不要說是人,就是布施急需幫助的畜生,與布施諸佛,其福德一樣!秲(yōu)婆塞戒經(jīng)》中說:“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于畜生,專心恭敬施于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布施畜生,與布施諸佛,福德都相同,那么,你布施你先生(你太太),布施你的家庭成員,布施大眾,與布施諸佛,福德當然也是同等了。之所以福德同等,其關(guān)鍵還在于“至心”布施。“至心”就是至誠心。你敷衍了事地、甚至心不情愿地做些飯菜給你家人吃,與用至誠心做些飯菜給你家人吃,其所獲得的福德的大小區(qū)別就在這里。
世間上有些人,只顧自家,不幫助他人,這自然不對。然而,有些人卻是遠方的人有災(zāi)難,他伸出援手,給予布施,這當然有功德。但是,他卻對父母、妻子、兄弟斤斤計較,不愿布施。布施父母、妻子一些生活物品,經(jīng)常掛在嘴里叨叨不休!白蛱煳蚁赐,今天該輪到你洗碗羅!”夫妻兩人輪流煮飯洗碗。多洗一次碗,多布施一點體力都要計較,這種布施,就名為“不義施”!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若先不能供養(yǎng)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惡人,是假名施,不名義施!
對于布施者本人來說,如果是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而行布施,那么,只能獲得人天福果,這稱“下士”的布施。如果,是為了求解脫而行布施,這稱“中士”的布施。聲聞人為了解脫,能不為財物所累,并將財物看成是罪惡之物,所以不太重視利他。如果,是無條件、純粹為利他而行布施,并且能“一切施”,這名“大士施”,也就是菩薩的布施。
布施是破除“我”及“我所執(zhí)”,不執(zhí)著“我”和“我所有”,不為名聞利養(yǎng),不求回報,這是真正的布施。你省吃省用,布施你兒女衣食住行,你也不能有“我”“我所”,不能想要他們回報,這樣才是布施。如果,你要他回報,這就是“有相”,“有相”則違背純粹的利生目的。再者,你希望他回報,到時他沒能回報你,你就煩惱了。你還想他回報你,那說明你還想在六道輪回之中,不想出離生死苦海。
《心地觀經(jīng)》中說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yǎng)一切十方佛!边@是“三輪體空”布施!叭啞笔侨幍囊馑。能施,是指能布施的人。所施,是指接受布施的人。施物,是指布施的東西。具足這“能施”、“所施”、“施物”三輪,才能成為布施。如果,布施的人執(zhí)著這三樣,雖然,也有功德,但是由于這功德有“我法之相”,而成有漏功德,再大也只能獲得“人天福報”,不能出離三界而趣入佛道!队兰巫C道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三輪”布施,就是“住相布施”。天人福報享盡,如箭射向虛空終歸墮落。
有“我法相”布施,名為世間“布施波羅密多”。其實,嚴格講,這不成“布施波羅密多”,只是方便假名“布施波羅密多”。如果,布施時,能對于施者、受者、施物“三輪”不著相,法性空寂,這才是“出世間”的“布施波羅密多”。經(jīng)中說,大地菩薩與“無分別智”相應(yīng),才有這真實的“出世布施波羅密多”。發(fā)心住以上菩薩,能與“法空慧”相應(yīng),但所行的“波羅密多”還只是“近波羅密多”,或稱“似波羅密多。
布施完全實行起來,確實不容易,可是在大乘菩提道中,布施是菩薩必修的第一課目。菩薩勤修布施,對于需要提供布施的眾生,菩薩“生難遭想”,“啊!我終于有機會了!”因為,菩薩通過布施,才能成就佛果。如果,沒有求乞者,菩薩的“檀波羅密則不滿足,無上菩提則不可得!彼,《法華經(jīng)·方便品》中說到:“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舍身處。為眾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痹凇斗ㄈA經(jīng)》中描述菩薩行布施時,心無吝惜,乃至國城妻子、奴婢仆從、頭目腦髓、身肉手足生命等一切都可以布施。
菩薩是必須行一切布施,難施能施,這是沒有商量余地。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修習(xí)菩薩行的人,也有不應(yīng)該布施的時候。(1)由于認識、條件等所限,無法布施時,可以不施。(2)于對方根本無需要,而故意來搗亂者,可以不施。(3)有助長殺盜淫等惡業(yè)的,可以不施。因為,布施本是出于利他,和對自己道業(yè)有益的行為,F(xiàn)在,違背了這個原則,就失去了布施的意義。
布施是好,然而,我現(xiàn)在財物也沒有,知識也沒有,拿什么去布施呢?盡管什么物品都沒有,乃至體力全無,口不能言,臉不能笑,只要你還有一顆跳動的心,你同樣可以布施!因果經(jīng)》說:“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見他修施時,而生隨喜心。隨喜之福報,與施等無異!彪S喜心布施,與布施財物、知識、體力等等所得的功德“無異”。
人們由于慳貪、占有,造成人間許多苦難。布施,消除慳貪,捨己為他,幫助他人去除痛苦煩惱。
究競圓滿的布施,在凡夫來說確實有困難,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布施的經(jīng)歷。你微笑,讓人開心。你美言,令人快樂……。人們樂以布施,生活才充滿溫馨,世界才越來越美好。
- 修忍辱消滅嗔恨 以免火燒功德林
- 人人在“常寂光凈土”的國土上都是佛
- 精進向上 掌握命運
- 唯有修福修慧 方能到達佛國
- 沒有煩惱痛苦是智慧的重要表征之一
- 修行去證得這個果位,真正無煩無惱無憂愁
- 有兩樣?xùn)|西要照看好——生命和金錢
- 希望每一個人都智慧覺悟,具足“正知正見”
- 工作是修功積德
- 怎么求人天福報?不求人天福報又是什么意思?
- 做善事是福德還是功德?
- 什么是萬物第一因?緣起
- 禪是什么?
- 財神有什么寓意?財神的真正含義
- 皈依三寶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 達摩祖師一句“并無功德”,梁武帝一個“疑情”
- 學(xué)佛就是認識自己本心,修行就是返回自己本性
- 欣賞、享受、感恩平安
- 惜福修福是需要并且十分重要的
- 戴佛珠表明心中有佛,還寓意“斷惡修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