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cè)两?jīng)一波記 無相法品第二

  無相法品第二

  「爾時尊者。從三昧起。而說是言。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方便神通皆無相利。一覺了義難解難入。非諸二乘之所知見。唯佛菩薩乃能知之可度眾生皆說一味。」

  諸佛證知,一切法相,緣生假有。諸相假有,故非為真實。而諸法無相,決定真實。今欲明諸法實相,故先說此無相品。

  諸法性空,一味真實。性空故能隨緣,隨緣而現(xiàn)萬法。相隨緣現(xiàn),無自體性。故相是因緣相,有而非有。空是因緣空,無而不無。

  故有是不有之有,則有全是空。無是不無之無,則無全是有。有不礙無,無不礙有,一切無礙,此則決定實際也。

  故相是無相之相,是謂諸法實相。無相是相之無相,是謂實相諸法。二者相遍互融,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一切相,一切非相,一切亦相亦非相,一切非相非非相,是名實相也。

  爾時尊者(佛),從金剛?cè)疗?而說是言。佛欲說法,必須先從三昧起,因為佛入三昧時,則身心不動故。

  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

  佛證無上菩提,是佛智地。證無上菩提者,即究盡諸法實相也。故曰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何謂決定性?清凈、寂靜、光明、無諍也。

  《大方等大集經(jīng)》云:「佛初成菩提,知菩提者,清凈、寂靜、光明、無諍……不雜煩惱,名為清凈?解脫門,名之寂靜。無相無愿,名為光明。無生無滅,名為無諍!,遠離煩惱故,名為清凈。畢竟凈故,名曰寂靜。無暗冥故,名為光明。不可說故,名為無諍。」

  故清凈寂靜光明無諍,是諸法實相。故曰入實法相,是諸佛智地。

  方便神通,皆無相利。

  諸佛雖證實相,然從實智,起方便智,現(xiàn)大神通,利益一切眾生。而利益一切眾生者,皆從實智慧出,故曰皆無相利。無相者,即實相也,亦即以實相諸法故,起方便神通。所以一切方便神通,皆由實相而起,利益一切眾生也。

  如《法華經(jīng)》〈方便品〉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此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是諸法各具。而其究竟,一皆實相。故曰究竟等,等者不二不異也。

  佛之神通,不可思議。普現(xiàn)十方,利益一切。無文字法,以文字說,雖以文字說,而離文字相。無言語法,以言語說,雖以言語說,而實說而無說。雖無諸法,而說諸法,雖說諸法,實無諸法。于畢竟空,現(xiàn)無量法。于無量法,現(xiàn)畢竟空。而空與無量,各不相礙。于一塵中,現(xiàn)無量剎。而一塵不大,無量剎不小。令一微塵,遍于十方,而一塵不大,十方不小。大小自在,不失其相,各不相礙……故諸佛神通,誠不可思議也。

  何謂神通?神者不測也。通者無礙也。

  一覺了義,難解難入。

  佛證無上菩提,過盡德圓,性德圓顯,自覺圣智,不因他得!斗ㄈA經(jīng)》〈譬喻品〉云,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

  一切智、佛智、自然智,并是無師自得,故曰一覺。一覺者,自覺圣智,不因他得也。若因他得,必不圓備。今以自覺,了義究竟,乃成等正覺。故曰一覺了義。

  如是之法,因圓果滿,無欠無余,唯有佛與佛究盡,非余人所及。故曰難解難入。是知一覺了義,難解難入者,言唯佛與佛,究盡諸法實相也。

  故曰非諸二乘之所知見。二乘劣智,不見實相也。唯佛菩薩,乃能知之。此菩薩者,補處菩薩也。不但具如是自覺圣智,且能普現(xiàn)十方,度化一切眾生。皆說一味者,雖說諸法,皆明一味實相也。

  「爾時解脫菩薩。即從座起合掌跪。而白佛言。尊者。若佛滅后。正法去世。像法住世。于末劫中。五濁眾生。多諸惡業(yè)輪回三界無有出時。愿佛慈悲為后世眾生。宣說一味決定真實。令彼眾生等同解脫!

  爾時解脫菩薩,禮佛請法。

  佛法住世,有正法時,像法時,末法時。依《大悲經(jīng)》,謂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萬年。

  正法去世,正法時已去也。像法住世,于末劫中。言像法之末,進入末法也。彼時五濁惡世。五濁者,一、劫濁,劫末時濁,摧年減壽,漸臨劫末。由于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而致令劫濁也。二、見濁,人多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乃成見濁。三、煩惱濁,人多貪、瞋、癡、慢、疑等煩惱,乃成煩惱濁。四、眾生濁,人以見濁、煩惱濁,致令五陰身心俱劣,以此果報,名眾生濁。五、命濁,眾生見濁煩惱濁為根本,而得劣五陰身心。色心連持,相續(xù)生死,乃有命濁。

  五濁惡世眾生,多以惡業(yè),輪回三界六道。愿佛慈悲,為憐愍末世眾生故,宣說一味決定真實之法。一味決定真實之法者,諸法實相也。

  俾令末世眾生,等同解脫。等同解脫者,令諸眾生,于大乘中,獲得平等一味之解脫也。

  「佛言。善男子。汝能問我出世之因。欲化眾生。令彼眾生獲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議。以大慈故。以大悲故。我若不說即墮慳貪。汝等一心諦聽諦聽。為汝宣說。」

  解脫菩薩請法,如來垂允宣說,師資緣合也。佛先贊嘆說,汝能問我出世之因,欲化眾生獲出世果也。

  實相是一大事,度一切眾生皆令成佛,故其功德不可思議也。

  「一」是實相理,「大」是實相智,「事」是實相行。實相理者,無相也。實相智者,無住也。實相行者,以無住智,契無相理,如實成一切事功也。

  「一」即佛法身德,「大」即佛般若德,「事」即佛解脫德。故一大事,言佛之三德也。故曰不可思議。

  汝解脫菩薩,既以大慈大悲為眾生請法,我當以大喜大舍而濟含識。我若不說者,即墮慳貪。汝等諦聽,我為汝說。

  「善男子。若化眾生無生于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令彼眾生皆離心我。一切心我本來空寂。若得空心心不幻化。無幻無化即得無生。無生之心在于無化!

  佛言善男子!若欲度化眾生,須是莫生能化之心。既然不生能化之心,自然便無所化之眾生了。以心生則法生,心凈則法凈故。如是遠離我、我所心,縱化盡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無一眾生得化者,則其化大焉。

  欲化眾生,須是令眾生皆離心我。

  一切法本來無我,而眾生以妄想故,執(zhí)著于我!心經(jīng)》云五陰皆空,而眾生妄執(zhí)有五陰,此是第一重迷執(zhí)。復于五陰中,妄執(zhí)有我,此是第二重迷執(zhí)。更于我上執(zhí)有生死,此是第三重迷執(zhí)。如此三重迷執(zhí),皆一妄心所造。故欲化眾生出于生死,應令彼遠離心我。

  一切心我,本來空寂。

  妄心本空,我非實有。何以故?諸法緣起假有,而無實體。妄心亦復如是,無有實體。如果妄心不空,豈得為妄?既然妄心本空,故知妄心所生之我,非為實有?偠灾,一切法無非因緣所生,故知一切法無有自性。以無自性故,知一切心我,本來空寂。

  若得空心,心不幻化,無幻無化,即得無生。無生之心,在于無化。

  若得空心者,心清凈也。心不幻化者,心不幻化諸法也,以心清凈,則諸法清凈。如是諸法清凈,無幻無化,即得無生法忍。諸法無生者,即諸法實相也。

  無生之心,在于無化。若心不生,則諸法無有。故心空則法空,心有則法有。若見法有時,即是心有。若見法凈,即是心凈。若見法染,即是心染。故見法時,即是見心。故曰無生之心,在于無化。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眾生之心性本空寂?占胖捏w無色相。云何修習得本空心。愿佛慈悲為我宣說!

  解脫菩薩復白佛言,眾生之心,其性本來空寂。既然本來空寂,則體非色相。體非色相故,是以無所有不可得。既然無所有不可得,當是處世不染,修治不凈。佛云何言修習得本空心呢?

  心性本空,云何修習復得本空心?若如是說,莫非眾生之心,性本不空嗎?愿佛慈悲為我宣說。

  「佛言。菩薩一切心相本來無本。本無本處空寂無生。若心無生即入空寂?占判牡丶吹眯目铡I颇凶。無相之心無心無我。一切法相亦復如是。」

  佛言,菩薩一切心相,本來無本。

  菩薩一切心相,皆隨緣而起。既然隨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故,本來空寂。正以無性空寂,方能任緣現(xiàn)相。相隨緣現(xiàn),故性本空寂。若性不空,當不能隨緣也。故曰一切心相,本來無本。

  本無本處,空寂無生。

  既然一切心相,隨緣無性,故無根本。若法有根本,方有始有生。法無根本,當即無始無生。故曰本無本處,空寂無生。

  若心無生,即入空寂。

  種種心生,乃有種種法生。若心不生,則種種法不生。心法俱泯,即入空寂。

  故知眾生不得空寂者,皆是心念妄起故。心念妄起,以自妄心,現(xiàn)諸妄相。眾生不知一切法相,即自妄心所現(xiàn)。卻以自之妄心,還取自心所現(xiàn)幻相。如果妄心不生,則不執(zhí)一切幻相。于是可得心境如如,一切無礙的自性清凈心了。即此自性清凈心,便是眾生空寂心地。

  故修道之人,空心不空法,以萬法唯心故。若得空心,則法本寂然。

  十法界唯是心現(xiàn),若心不生,則大千湛然。若心妄生,則九界宛然。心善心惡則造六道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等十如。心凈則造三圣法界十如。三圣法界者,聲聞緣覺菩薩也。如心契中道,非生非非生,離邊無住,便是佛法界。佛法界者,一真法界也。亦即是諸法實相也。

  空寂心地,即得心空。

  空寂心地者,盡除妄想,自性清凈也。即此清凈心地,名得心空也。故知心空者,恢復本來面目也。須知妄心是幻,凈心本具,除其妄幻,復其凈心,謂之心空也。

  善男子!無相之心,無心無我。一切法相,亦復如是。

  解脫菩薩曾言,空寂之心,體無色相。故佛言:無相之心,無心無我。若有心有我,便是我相。若有我相,便執(zhí)法相及非法相。法相者執(zhí)有,非法相者執(zhí)空。若離我相,便不執(zhí)有,亦不執(zhí)空,一切清凈,是謂心空。

  故解脫菩薩所問,眾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體無色相,云何修習,得本空心。可見其處處不離執(zhí)著。故佛破其執(zhí)著曰,無相之心,無心無我。

  我相若離,法相自息。故曰一切法相,亦復如是。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一切眾生。若有我者。若有心者。以何法覺。令彼眾生出離斯縛!

  解脫菩薩復問,若一切眾生,迷失清凈自性,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有心。應以何法覺悟之,令彼出離這種我見縛呢?

  「佛言。善男子。若有我者。令觀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本從因果。因果所起興于心行。心尚不有何況有身。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若無我者令滅無見。若心生者令滅滅性。若心滅者。令滅生性。滅是見性。即入實際。何以故。本生不滅本滅不生。不滅不生不生不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佛言,若有我者,令觀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本從因果。因果所起,興于心行。心尚不有,何況有身?

  十二因緣者,無明生行,行生識,識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觸,觸生受,受生愛,愛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死。

  此中無明為因,行為果。行為因,識為果。識為因,名色為果。名色為因,六入為果。六入為因,觸為果。觸為因,受為果。受為因,愛為果。愛為因,取為果。取為因,有為果。有為因,生為果。生為因,老死為果。

  因必以果得名,果必以因而有。若不以果,則不名為因。若不以因,亦不成果。無有果外之因,亦無因外之果。故全因成果,全果為因。

  既然全因為果,全果為因,故知因果一時俱,無有先后,不并不別。若有先后并別,必是因外有果,果外有因。因外有果,此果不由因,既不由因,何得名果?果外有因,此因必不致果,若不致果,何得名因?故知因果一時具足。因時即是果時,以全果為因故;果時即是因時,以全因為果故。因果宛然同一法性,同一法性因果宛然,故曰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若不如此,便非一法界性。一法界性者,空即緣起,緣起即空也。以因果一時具足,所以經(jīng)云,初發(fā)心即成等正覺也。

  試觀十二因緣,只有因果,而無有我。若有我者,應在因果之外。然因果無外,故知十二因緣唯是因果,而無有我。只因一念無明起,虛妄執(zhí)心執(zhí)我耳。所以佛言,若執(zhí)我者,令觀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本從因果,因果所起,興于心行。

  心尚不有,何況有身。

  十二因緣之起,法爾如是。起是因緣起,滅是因緣滅,起滅唯是因緣,于心則無所有。因為心者因緣心,因緣所生法無有自性,故于心無所有也。若人迷因緣執(zhí)有自性,于是便興于心行。

  此是諸法性相,有佛無佛,常如是也!洞蟀涅槃經(jīng)》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我經(jīng)中說,十二因緣其義甚深。

  何況有身,身者我也。意謂心尚不有,何況有我?

  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若無我者,令滅無見。

  因緣無性,無性隨緣,此法非有,亦非是無。有則墮于常邊,無則墮于斷邊。離邊無住,不生于見,則因緣無性,無性任緣。故若不生見,則不見有我,亦不見無我。是故佛言,若執(zhí)有我者,令舍有見。若執(zhí)無我者,令舍無見。

  若心生者,令滅滅性。若心滅者,令滅生性。滅是見性,即入實際。

  根據(jù)以上所說,心既不有,何有生滅?謂之生滅者,皆我見也。

  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生滅無性,而人以妄見,而見有生滅。若舍妄見,則不見生亦不見滅。如是便見法性,如實知諸法以無性為性。

  見于生,便產(chǎn)生滅見,見于滅,便產(chǎn)生生見。若無滅,何因緣知生?若無生,何因緣知滅?故以生見而有滅見,以滅見而有生見。故曰心生者,令滅滅性。心滅者,令滅生性。

  若人執(zhí)心生者,令知生是因緣假現(xiàn),似有還無。假現(xiàn)之法,有不可得。不可得法,無滅亦無生。若人執(zhí)心滅者,令知滅是因緣滅,因緣無性。以無性故,無而不無,故無不可得。不可得法,無生亦無滅。

  有不可得,故不礙于無。無不可得,故不礙于有。有不礙無,故全有即是全無。無不礙有,故全無即是全有。是為俗諦中,立一切法。全有成全無,說有時,此有是離有邊有。全無成全有,說無時,此無是離空邊無。

  全有是無,則有相盡。全無是有,則空相盡。此為真諦中,離一切法。有相盡,正是成有之無。無相盡,正是成無之有。相成即是相奪,相奪即是相成,為是說唯有一佛乘也。

  故知一切妄執(zhí),皆生于妄見。如果滅是見性,則入實際。實際亦曰真際、本際、心地、自性清凈心,即真如法性也。

  何以故?本生不滅,本滅不生。不滅不生,不生不滅。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本生不滅者,諸法因緣生,無有一法不是因緣生。本滅不生者,諸法緣起性空。既然無有一法不是因緣生,故知無有一法不空。故曰本滅不生。性空曰實,緣起諸法皆有分際曰際,此即實際是也。

  實際無際,無際實際。例如生是無生之生,若非無生之生,則此生便是常邊。無生是生之無生,若非生之無生,則此無生便是斷邊。非常非斷,非斷非常,故曰不滅不生,不生不滅,方契中道也。中道亦名實相,亦名實際,亦名真如,亦名佛法。故一切諸法,無非中道,無非實相,無非實際,無非真如,無非佛法。故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有眾生。見法生時令滅何見。見法滅時令滅何見!

  解脫菩薩請問于佛,眾生見法生時,令滅何見?見法滅時,令滅何見?菩薩深知,見生見滅,皆是情見,非法生滅也。

  「佛言。菩薩若有眾生。見法生時令滅無見。見法滅時令滅有見。若滅是見得法真無入決定性決定無生。」

  眾生皆是由于無,而有生見。由于有,而有滅見。若不因無,何有生見?若不見有,何法從滅?故佛令菩薩,若眾生見法生時,應滅其無見。無無則不見其生也。眾生見法滅時,應滅其有見。無有則不見其滅也。

  當知諸法因緣生,幻現(xiàn)假有,故生不可得。緣生無性,諸法無性則滅亦不可得。因緣生不可得,無性亦不可得,是知諸法畢竟空。畢竟空中建立諸法,諸法皆歸畢竟空。畢竟空建立諸法,則無而不無,不無而無。諸法皆歸畢竟空,則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無而不無,不無而無者,謂之真空。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者,謂之妙有。真空妙有,皆一真法界所現(xiàn)也。故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

  若滅是見,得法真無,入決定性,決定無生。

  若滅有見無見者,則可得法真無。真無者,即真空也。真空即是妙有,以無性隨緣故;妙有即是真空,以隨緣無性故。

  入決定性者,一切法總歸畢竟空不可得也。以畢竟空不可得故,所以決定無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令彼眾生住于無生是無生也。佛言。住于無生即是有生。何以故。無住無生乃是無生。菩薩若生無生以生滅生。生滅俱滅本生不生。心?占趴招詿o住。心無有住乃是無生!

  解脫菩薩白佛言,尊者!令彼眾生住于無生,是無生也。

  意思是說,令眾生住于無生,其所住者,便是無生嗎?

  佛回答說,住于無生,即是有生。

  因為心有所住,便是生相,故曰住于無生,即是有生。當真無生,不應心住。因為心住,便是有所得,有所得便是有生。

  何以故?無住無生,乃是無生。

  何以故是設(shè)問詞。無住無生者,即心無所住,不住無生也。不住無生,乃是無生也。因為心若無住,即不可得。以不可得故,一切法無生。

  菩薩若生無生,以生滅生。生滅俱滅,本生不生。

  菩薩如果生起「無生」之想,是以生而滅生也。因為若有無生之想,便是心有所住。心有所住,便是生相。以生滅生者,以妄代妄也。應知生想滅想俱滅,心無所住。則此生起「無生」之本生,亦復不生也。

  心?占,空性無住,心無有住,乃是無生。

  心空寂則無一法可得,以無所得故,所以空性無住。如果心有所住,必有所得,有所得者,心不空也。故曰空性無住。

  心無所住,一切法空無所得,云何有生?故曰心無有住,乃是無生。

  此正示明,非是眾生住于無生,而所住之無生,是無生也。而是心無所住,方是無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心無有住有何修學。為有學也為無學也。佛言。菩薩無生之心。心無出入。本如來藏性寂不動。亦非有學亦非無學。無有學不學。是即無學。非無有學是為所學!

  解脫菩薩上白佛言,如果心無有住,有何修學?為是有學呢?為是無學呢?如果謂有學,既是有學,焉得謂心無所住?如果謂無學,既是無學,焉能作到心無所住?

  有學者,有所修學,有所進益也。無學者,學行窮滿,更無所學,更無進益也。

  于修學佛道上,有學無學,有大乘小乘之別。一般說來,于小乘中,三果以前,稱為有學。四果人自以為學行窮滿,更無可修學,稱為無學。

  大乘中又有二種,一、約因,二、約果。約因而言,七地以前為有學,以有功用道故。八地以上為無學人,以無功用道故。約果而言,唯佛一人為無學,余皆有學。

  固然如此,但是若謂有有學,有無學,皆是心有所住。若心無所住,當不見有學,亦不見無學也。

  故佛答言,菩薩無生之心,心無出入,本如來藏,性寂不動,亦非有學,亦非無學。無有學不學,是即無學,非無有學,是為所學。

  菩薩無生之心,如實本具,等同虛空。猶如虛空,若謂其有,卻是無纖毫可得。若謂其無,卻是橫遍豎窮,無所不是。故菩薩心,無出亦無入,等同虛空。

  本如來藏。如來藏亦名二空如來藏。即如實空,如實不空,謂之二空。如實空者,法界畢竟凈也。如實不空者,于自性清凈心中,具足無量功德也。

  如實空則一法不立,如實不空則一法不舍。何故一法不立?以無纖毫跡相可得故。何故一法不舍?以橫遍豎窮無所不是故。

  如實空則是諸法實相,如實不空則是實相諸法。如實空則是緣生無性,如實不空則是無性緣成。

  如實空遮乎有見,如實不空遮乎無見。因為空無自性,故空不定空。以不定空,故不礙不空。不空任緣亦無自性,故不空亦非定不空。以非定不空故,所以不空不礙于空。于法則無決定,于心則無所住。以無住心,契無定法,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上智則知空即不空之空,不空即空之不空。是名如實空,如實不空也。

  其實如來藏即是法身。法身在纏,則轉(zhuǎn)名如來藏;如來藏出纏,則轉(zhuǎn)名法身。二者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體則名法身,一真法界用則名如來藏。故曰本如來藏,性寂不動。

  以如是故,亦非有學,亦非無學,以有學無學悉不可得故。若得有學,若得無學,皆是以有所住心,得有所得法。當知若有定法,豈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是故佛言,不得于學,不得于不學,是名無學也。非是無「有學」而后,名為無學也!甘菫樗鶎W」者,即說明非是學行窮滿,名之無學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如來藏性寂不動。佛言。如來藏者生滅慮知相隱理不顯。是如來藏性寂不動。」

  解脫菩薩白佛言,云何如來藏性寂不動。

  我們要知道,如來藏性者,即法性體也。如來藏起用,雖有卷舒,而法性體寂然不動。

  故佛答言,如來藏起用,故有生滅慮知等相,稱為如來藏智。然其法性理體,卻是隱而不顯。隱理不顯者,謂其理體,無生滅慮知相也。是故如來藏性寂不動。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生滅慮知相。佛言。菩薩理無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諸念。千思萬慮。是生滅相。菩薩觀本性相理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徒為動亂。失本心王。若無思慮。則無生滅。如實不起。諸識安寂。流注不生。得五法凈。是謂大乘。菩薩入五法凈。心即無妄。若無有妄。即入如來自覺圣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從本不生。知本不生。即無妄想!

  解脫菩薩問佛,云何是生滅慮知相?佛言菩薩理無可不。

  謂菩薩深證平等法性理體,此平等法性,等同虛空,無有分別。故菩薩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生我執(zhí),無有可與不可。故曰菩薩理無「可」與「不可」。

  若有可不,即生諸念。千思萬慮,是生滅相。

  「可」是愛心,「不可」是憎心。若有「可」與「不可」,則憎愛起。若有憎愛,即生諸妄念。于是千思萬慮,紛然雜陳。是即生滅相也。

  菩薩觀本性相,理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徒為動亂,失本心王。

  菩薩以智慧,觀本性相。性相者,實相理體也。無性為性,隨緣成相。無性能隨緣,隨緣不失性。如是性相,有佛無佛,常住不改。諸法實相,實相諸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曰理自滿足。

  千思萬慮者,皆起心動念,故不如法性,不益道理。徒然增加動亂,失本清凈心也。心王者,即自性清凈心也,即第八識清凈果體,亦名庵摩羅識。

  若無思慮,即不起心動念,不生妄想,不妄起慮知,便無生滅相了。

  如實不起者,性相如如,法爾如是。于是妄識不動,故曰諸識安寂,流注不生。妄識煩動,其性如流,注向不定。如果菩薩澄思寂慮,便可諸識安寂,流注不生了。

  得五法凈,是謂大乘。

  五法者,五陰也,色受想行識是也。得五法凈者,照見五陰皆空也。菩薩澄思寂慮,便可照見五陰皆空。于是得五法凈,如是謂之大乘。

  菩薩入五法凈,心即無妄。

  菩薩照見五陰皆空,自然理無可不,息諸妄念。若無妄念,即入如來自覺圣智之地。如來自覺圣智之地者,斷諸虛妄,證自本真也。不因他得,非自外來,故曰自覺圣智之地。簡單說,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入無上正等菩提智地者,則善知一切法從本不生。知一切法從本不生,即斷盡一切妄想。如是則為證入寂滅忍也。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妄想者。應無止息。佛言。菩薩妄本不生。無妄可息。知心無心。無心可止。無分無別。現(xiàn)識不生。無生可止。是則無止。亦非無止。何以故。止無止故!

  解脫菩薩言,無妄想者,應無止息。

  因為止息妄想,方證菩提。妄想為菩提作障,故止息妄想方證菩提。佛言菩薩得五法凈,則心無妄想。心無妄想,便入佛自覺圣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從本不生。知本不生,即無妄想。如此說來,無妄想便無止息。無止息云何入自覺圣智呢?

  當知第一義中,妄本空,真本具,是諸法寂滅相。妄本空故,無妄可息。真本具故,另無菩提可證。

  故佛答言:菩薩妄本不生,因為妄本空故,所以無妄可息。若菩薩知心無心,任緣而有,亦就無心可止了。

  無分無別,現(xiàn)識不生,無生可止。

  菩薩妄想不生,知心無心,自然無有分別。以無分別,故識心無計,現(xiàn)識不生。既然現(xiàn)識不生,自然無生可止。

  是則無止,亦非無止。何以故?止無止故。

  以諸法實相無分別故,所以無止。若謂有止,便是心有所得心,有所住了。既然「止」不可得不可住,當然「無止」亦不可得不可住。如是則諸法實相中,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盡一切相,便是自覺圣智。

  何以故下,解釋「亦非無止」句!钢篃o止故」,是言無止亦不可得不可住也。第一個止字,是不可得不可住義,此「無止」亦不可得不可住。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止無止。止即是生。何謂無生。佛言。菩薩當止是生。止已無止。亦不住于無止。亦不住于無住。云何是生!

  解脫菩薩白佛言,如果止息無止,則此「止」無止之「止」,便是生了。怎么可以謂是無生呢?

  解脫菩薩是代眾生發(fā)問,實非菩薩不知也。此問是把「止」作起心動念解,卻不知無起心動念,無心無住,是止義也。

  佛言,菩薩當止是生,止已無止,亦不住于無止。亦不住于無住,云何是生?

  止者無住也,心無所住謂止。若謂有生者,則是有住生心了。所以佛言,菩薩當止是生。

  止已無止者,止已便是無住,既然無住,何有止息可言?故曰止已無止。

  所以亦不住于無止,若住于無止,仍是心有所住。即此「無住」,亦復不住。若住于無住,仍是有住也。

  一切無住,萬法清凈,怎可說是有生呢?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生之心。有何取舍。住何法相。佛言。無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解脫菩薩請問于佛,若無生之心,有何取舍呢?若有取舍,便是生心,若無取舍,難道眾生不舍煩惱,不取菩提嗎?如此說來,無生之心,住何法相?

  佛言,無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因為心法悉畢竟空,以畢竟空故,故曰無生。既是畢竟空,所以無取無舍。以畢竟空故,所以無心亦無法。無心無法,當無所住。住于無住,故曰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于不心。住于不法。佛言。不生于心。是住不心。不生于法。是住不法。善男子。不生心法。即無依止。不住諸行。心常空寂。無有異相。譬彼虛空無有動住。無起無作無彼無此。得空心眼。得法空身。五陰六入悉皆空寂。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凈無念。無攝無放。性等金剛。不壞三寶?招牟粍。具六波羅蜜!

  解脫菩薩白佛言,云何住于不心,云何住于不法?住于不心住于不法,不亦是有住嗎?

  佛言,不生于心,是住不心。不生于法,是住不法。

  不生于心,則心空寂。不生于法,則法空寂。如是空寂,便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無生義也。

  善男子!不生心法,即無依止,不住諸行,心?占,無有異相。

  如果不生心,即無能攀緣。不生法,即無所攀緣。既無能所,當然無能依止,與所依止。以無能所故,所以不住諸行。諸行者,身行、口行、意行也。不住身口意行,于是心?占拧R钥占殴,所以無有異相。無有異相者,心凈則法界凈也。

  譬彼虛空以下,舉譬喻說明無有異相。心空則譬如虛空,虛空無動亦無住。若謂虛空有動,既有動何名虛空?若謂虛空有住,既有住何名虛空?虛空無起無作,無彼無此亦復如是。

  得空心眼,得法空身。

  心空則如實知,眼空則如實見。如實知見,乃佛知見。故得空心眼者,則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入佛知見,則得法空身。法者五陰也,五陰皆空即得法身。故得法空身者,即得法身也。

  故心空則入佛知見,入佛知見,則得法身。

  既得法身,則五陰六入,悉皆空寂。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色陰者身也,眼耳鼻舌身五入是。受想行識者心也,意入是也。既得法身,自然五陰六入皆空。

  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以三界如幻,猶如空華。故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依三界,則無生死。無生死者,是證法身。

  不住戒相,清凈無念。無攝無放,性等金剛。

  若能清凈無念,自然諸戒具足,故曰不住戒相。當知不住戒相,須是空心無住,清凈無念也。今人染念紛飛,遇事則著。竟亦妄言不住戒相,不知罪業(yè)昭著,業(yè)報不免,苦還自受也。

  無攝無放者,即無取無舍也。猶如虛空,不被一切所破,能破一切。得心空者,亦復如是。故曰性等金剛。金剛者,即不被一切所破,能破一切也。

  不壞三寶。

  何故空心不壞三寶?或者有人認為,若一切空,三寶亦空,豈不壞三寶?應是一切法有,三寶皆有,如是方不壞三寶。何故說空心不壞三寶呢?

  當知諸法不空,便不從緣。以不從緣故,便壞因果。壞因果故,則壞三寶。

  假設(shè)一切法有,則決定有法不須待緣。若不待緣便有諸法,便無因果。若無因果,則行惡不得罪報,行善不得福報。若無因果,便無修道義。因為修道者,修因致果也。于是凡夫有定性,永不成佛。佛有定性,不待四十一位修成?嘤卸ㄐ,不待集而生。同時苦有定性,永不能滅。既不能滅,于是亦不必修道了。如是便壞法寶,壞僧寶,壞佛寶。

  以心空法空故,乃得因緣生諸法。從惡得罪報,從善得福報。以苦性空故,造作集于是苦生,修道對治于是苦滅。賢圣如法修習,乃有僧寶。以有僧寶故,乃有佛寶。是知佛法僧三寶,以法性空故方成。所以龍樹菩薩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空心不動,六波羅蜜具足。

  六波羅蜜者,檀波羅蜜,譯為布施波羅蜜。尸波羅蜜,譯為凈戒波羅蜜。羼提波羅蜜,譯為忍辱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譯為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為六波羅蜜。

  前五度皆以般若,得稱波羅蜜。若無般若,則僅名布施、凈戒、忍辱、精進、禪定,不名波羅蜜。因為無般若智慧,僅得人天福報,不能得度故。

  般若譯為妙智慧,體空離相,謂之空慧。體有達化,謂之方便智。性相平等,徹有表空源,是名般若。在因則名般若,五乘同具。故般若即是佛性。于果轉(zhuǎn)名薩婆若,唯佛一人。所以有般若方能得度,稱波羅蜜也。

  下文佛自有解說。

  「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六波羅蜜者。皆是有相。有相之法。能出世也。」

  解脫菩薩白佛言,六波羅蜜皆是有相法。修有相法,能夠出世嗎?

  當知若無般若,前五度皆是有相。有相之法,故不能出世也。今以般若功德故,體空無相,故得波羅蜜名。

  「佛言。善男子。我所說六波羅蜜者。無相無為。何以故。若人離欲。心常清凈。實語方便。本利利人。是檀波羅蜜。志念堅固。心常無住。清凈無染。不著三界。是尸波羅蜜。修空斷結(jié)。不依諸有。寂靜三業(yè)。不住身心。是羼提波羅蜜。遠離名數(shù)。斷空有見。深入陰空。是毗梨耶波羅蜜。俱離空寂。不住諸空。心處無住。不住大空。是禪波羅蜜。心無心相。不取虛空。諸行不生不證寂滅。心無出入。性常平等。諸法實際。皆決定性。不依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

  佛言我說六波羅蜜,無相無為。無為者,無生住滅相也。何以故下,分別解釋。

  若人離諸欲貪,既離欲貪,故心常清凈。離欲貪之人,便是舍也,故成布施,此是言財施。

  實語方便,本利利人。此是言法施。法施之人,開方便門,宣真實義,故曰實語方便。本利利人者,以法自利利人也。以法自利,便能自度。以法利人,便能度他。如是名檀波羅蜜。

  志念堅固,其心不為境所動也。心常無住,清凈無染。心無住著,則可不染塵境。如是便可不著三界,不生煩惱。是名尸波羅蜜。

  修空斷結(jié),不依諸有者,修空在證法性也,以諸法性空故。既然證空,故能斷諸煩惱!附Y(jié)」者煩惱也。有九種結(jié),即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不過此處斷結(jié)者,總說斷煩惱也。

  諸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不依諸有者,不依三界生之謂。

  寂靜三業(yè),不住身心。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稱為三業(yè),三業(yè)清凈,自然不住著于身心。是為羼提波羅蜜。

  遠離名數(shù),斷空有見。名數(shù)者,色心有為法也。簡單說即是五陰。色是色陰,心是受想行識四陰。此等皆有生滅,故是有為。五陰分別說,即成六根,十二入,十八界等數(shù)目,故曰名數(shù)。

  遠離色心諸法,斷空有之見。以性空緣起,應斷空見。緣起性空,應斷有見。如是則證五陰皆空,故曰深入陰空。深入陰空者,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也。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妙有者,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如是謂之深入陰空!缎慕(jīng)》義,深入陰空者,度一切苦厄。是名毘梨耶波羅蜜也。

  俱離空寂,不住諸空,心處無住,不住大空。此句重點,在于心無所住心不住有,亦不住空,一切俱離,則證本性空寂。但亦不住「不住」,故曰不住諸空。心處于無所住,亦不住「無住」,故曰不住大空!妒丝照摗吩,十方無量無邊,名為大空。如是一切無住,名禪波羅蜜。

  心無心相,不取虛空,諸行不生,不證寂滅,心無出入,性常平等,諸法實際,皆決定性,不依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

  心無心相者,以心本空,因緣有故,知心無性,故曰心無心相。若心有相,即是定性。若心有定性,則心應是常。若心是常,不應轉(zhuǎn)變。若不轉(zhuǎn)變,則不知者不應知,知者不應忘,學不應進,惰不應退。不應善惡轉(zhuǎn)變,具造十法界矣。故知心無心相。

  然亦不取虛空,因為心無定性,故能隨業(yè)因緣,造十法界因緣果報。果報不虛,故不取虛空。

  諸行不生者,諸法性空也,是菩薩大智。不證寂滅,無性隨緣也,故菩薩起大悲。菩薩行空不證,以大悲故。菩薩涉有不著,以大智故。

  心無出入,性常平等者,一心橫遍豎窮也。若謂其有,卻是了不可得;若謂其無,卻無所不是。故心無出入,性常平等。

  諸法實際者,心即諸法實相也,一切唯心造故。皆決定性者,心者畢竟空也。以畢竟空,故曰決定性。畢竟空建立一切法,故一心能具造十法界,是諸法決定性。

  不依諸地者,諸地是因,佛地是果。然因亦一心,果亦一心,因果不出一心。修一心之因,證一心之果,故是一心自體因果。

  若明此理,則知因果一時具足。因不異果,果不異因。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賅果海,果徹因源。猶如水全是波,波外無水。波全是水,水外無波。故不依諸地,本來是佛,不住智慧,以智慧外無愚癡故。是名般若波羅蜜。

  是知六波羅蜜,皆無相無為也。

  「善男子。是六波羅蜜者。皆獲本利。入決定性。超然出世。無礙解脫。善男子。如是解脫法相。皆無相行。亦無解不解。是名解脫。何以故。解脫之相。無相無行。無動無亂。寂靜涅槃。亦不取涅槃相!

  佛言善男子!是六波羅蜜者,皆獲本利,入決定性,超然出世,無礙解脫。

  此六波羅蜜,皆獲本利,無相無為,入畢竟空。以入畢竟空故,所以超然出世,超然出世者,以畢竟空中,無生無滅,無來無去也。是故一切無礙,得大解脫。

  善男子!如是解脫法相,皆是無相行,亦無解不解,是名解脫。

  如是無礙解脫法相,性相空寂,一切無礙。皆是無相之行,無相行者,以無住心契無所有法。雖行而無取著,是故其行不以無明行愛取有為因緣,是謂無相行。以如是故,六波羅蜜,皆無相無為。

  無住則心空,無所有則法空。心空不礙法,法空不礙心。心法無礙,則心法互成。心不礙法,則全心是法,如是則心空。法不礙心,則全法是心。如是則法空。

  心空正是不礙法,是故成法。法空正是不礙心,是故成心。由于心與法同一真法界,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故心空即是不空,法空即是不空?斩豢,謂之實相諸法。不空而空,謂之諸法實相。實相諸法,則一有一切有。諸法實相,則一空一切空。二者相成,則一切亦有亦空。二者相奪,則一切非有非空。如是之法,謂之畢竟空。

  是故此中,無解脫,亦無不解脫。謂之解脫者,只是假名解脫而已。

  何以故?解脫之相,無相無行,無動無亂,寂靜涅槃,亦不取涅槃相。

  解脫之相,何故無相無行?無動無亂?寂靜涅槃而不取涅槃相?以心空無住故,法空無相故,一切法無礙故,一切法畢竟空故。所以若人心無所住名解脫,于法不取于相名解脫,于一切法無礙名解脫,證畢竟空名得大解脫,名得大自在。

  「解脫菩薩聞是語已。心大欣懌得未曾有。欲宣義意。而說偈言

  大覺滿足尊為眾敷演法皆說于一乘無有二乘道

  一味無相利猶如太虛空無有不容受隨其性各異

  皆得于本處如彼離心我一法之所成諸有同異行

  悉獲于本利滅絕二相見寂靜之涅槃亦不住取證

  入于決定處無相無有行空心寂滅地寂滅心無生

  同彼金剛性不壞于三寶具六波羅蜜度諸一切生

  超然出三界皆不以小乘一味之法印一乘之所成

  爾時大眾聞說是義。心大欣懌。得離心我。入空無相;掷獣缡。皆得決定。斷結(jié)盡漏!

  此品名無相法品,由解脫菩薩當機。菩薩為眾生故,問佛解脫之道。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動,即是真解脫也。

  此中有七頌,大體上皆是贊一乘圓融之法。

  大覺滿足尊,是贊佛,佛證無上菩提,故稱大覺。佛因圓果滿,故稱滿足尊。

  為眾生故,敷演無上大法。此法皆說一佛乘,無有緣覺聲聞二乘之道。因為二乘不見佛性,不入中道故。

  一味之法,無相無為,然其利益,普被一切。猶如虛空一般,功德無量。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各隨其根性,皆得成就。猶一雨之施,普皆得潤。

  皆得于本處,于本自性空處也。如彼離心我,「如」者無礙也。不以心我之相,與彼諸法之相生礙也。故曰不礙彼諸法,而離心我執(zhí)也。一法之所成,諸有同異行。謂眾生諸有,一切同異等行,皆入無相無為之行,故曰一法之所成。

  悉獲于本利,滅絕二相見,寂靜之涅槃,亦不住取證。

  一切諸有眾生,皆得自利。滅絕二相見者,滅絕分別二法之見,知諸法一味無相也。滅絕分別二法之見以后,便是寂靜涅槃。但亦不住涅槃,不取涅槃相。如果住涅槃取涅槃相,便仍落于二相見也。

  入于決定處,無相無有行,空心寂滅地,寂滅心無生。

  入于決定處者,入于畢竟空也。于畢竟空中,無相無行。若空其心,自然諸法寂滅。但寂滅心亦不生,如果心生,則諸法亦必生,便非寂滅地了。

  同彼金剛性,不壞于三寶,具六波羅蜜,度諸一切生。

  畢竟空性,同彼金剛。能壞一切煩惱,不被一切煩惱所壞。如此空性,不壞三寶(義如上釋)。如此空性,無相無為,具足六波羅蜜,能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者,九道眾生也。

  超然出三界,皆不以小乘,一味之法印,一乘之所成。

  依此一乘法,雖出三界,卻與小乘不同。小乘人謂出三界了生死。取寂滅入涅槃。今一乘人,知三界如幻,當體寂滅。生死無性,本來涅槃。此是一味實相法印,唯一佛乘之所成就也。

  爾時法會大眾,聞佛說是義,心大欣懌。懌者悅也,余經(jīng)謂皆大歡喜。

  得離心、我之執(zhí),入空、無相?铡o相者,三三昧之略也;掷獣缡,空心無礙之狀。

  皆得決定,皆入法性也。斷結(jié)盡漏,斷諸煩惱惑也。漏者,約因謂煩惱,約果謂是生死。盡漏者,證無生法忍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