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經(jīng)札記(九)
△清凈心中一絲毫不能沾染,親愛之人要放下,冤家對頭也要放下,度一切眾生,冤家對頭也在內(nèi),菩薩沒有一個冤家,冤親平等是大無畏精神。
△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通是教化地區(qū),菩薩悉往受生為數(shù)無量,佛在此世示現(xiàn)已是第八千次。未曾一念生疲厭,人與人相處乃是前生的緣,可能起變化,從前是好友忽然變?yōu)樵┘?凡夫類多如此。而菩薩則不然,如如不動,順境不動歡喜心,逆境不動嗔恚心,才能看到諸法實相。
△成佛之后仍繼續(xù)行菩薩道,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比修學的菩薩作的更澈底更積極。菩薩的光明照耀每一個眾坐,令其入法性,見性成佛,菩薩愿才算圓滿。地藏菩薩的愿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須等待每一個眾生均成佛,他才成佛。換言之,即是永遠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禪定屬功德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屬福德邊。福德可以給人,功德不能給人,亦如財物可以贈送他人,聰明智慧無法贈送他人,功德是自己專有的。寶志公為觀音化身,主持梁皇懺亦只能將郡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問佛舍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舍利弗心內(nèi)如鼓,空空如也,一念不生,這是大定。隨問隨答,一經(jīng)過考慮即落在意識心上,必須要用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與佛心,心心相應,教下的止觀也是定,方法不一樣,目的則同。
△無漏的是功德,有漏的是福德,可以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證大菩提果的是無漏的,功德從般若智慧中來,佛法所銓示的是人生宇宙萬事萬法,拈任何一法皆能證大菩提,楞嚴經(jīng)二十五圓通不過是宇宙人生一切法門中之代表,森羅萬象無量無邊,那一法門均能入道。
△自己成就之后,要緊的是教化眾生,此是依智起悲,必須有大慈悲,才能度世,如不化他,自己的性德不能圓滿,十方諸佛成佛之后無不度眾者,度眾生是有作有為,而在二六時中保持清凈心。故經(jīng)云:普使群生到彼岸,此凈心者所行道。
△佛菩薩為度眾生常常示現(xiàn)種種身相,并不只是示現(xiàn)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相。有時現(xiàn)眾生相,多份對于根熟的眾生示現(xiàn),如將要證果的人以及作錯事尚肯懺悔之人,也有在自然界顯現(xiàn)的,作為眾生一切成就的增上緣。眾生對于一件偶發(fā)事件,機觸靈感,恍然大悟,或?qū)τ谒酥慌e一動一言一行而扭轉(zhuǎn)危局,終身受用不盡者,皆為佛菩薩在冥冥中示現(xiàn)化導,凡夫無天眼通,不知不覺而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吾人現(xiàn)正在夢中,醒覺過來,方知世事如幻,空華佛事,水月道場,連佛法都是假的,何況世間一切有為法。經(jīng)論中說的清清楚楚,天天研究,但還是造罪業(yè)起煩惱,其原因是沒有進入佛菩薩的境界,得不到受用,佛法是斷煩惱的,如學佛而仍有煩惱是與佛法背道而馳。
△時間是就眾生分上說的,實際上并沒有時間,是眾生的錯覺,時間屬于心不相應行法,時間長短沒有一定,念劫圓融,可見時間是眾生的知見,所以經(jīng)云:無量無邊無數(shù)劫,于一念中悉明見。
△一切眾生見到菩薩,菩薩決不令其空過,一切菩薩均是如此,我們應當學菩薩,對于眾生,如能接受佛法教誨,我們應盡其所知予以教導,縱不能接受佛法亦要說因果報應,使其深信得益,不舍一切眾生界而不著一切眾生界,度眾生而不著眾生之相,說法不著說法相。
△見佛無疲厭,念念之中都能見佛,佛是覺,六根接觸六塵,念念覺悟,念念見佛,不疲不厭,法喜充滿,學佛人真能達此境界,心地常常保持六根清凈,不為六塵所轉(zhuǎn),自然法喜充滿。凡夫的境界唯一的辦法是二六時中常有阿彌陀佛的念頭,深入經(jīng)藏沒有清凈心入不進去,要靠佛菩薩感應,感應全憑至誠心,至誠心也是清凈心。
△佛事門中不舍一眾生,心量要大,眾生無邊誓愿度,存心舍棄一個眾生都不能成佛,心里有取有舍即著了相,著相即是凡夫而不是菩薩,四相有一個則四相俱全。雖說帶業(yè)可以往生,也要理智能克制感情,平時多練習,否則到臨命終時就來不及了。
△菩薩修行宗旨在轉(zhuǎn)識成智,轉(zhuǎn)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zhuǎn)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zhuǎn)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zhuǎn)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法門無量,三昧無量,功德林菩薩說修三昧是一種手段,目的在見性,三昧的本性即真如本性,三昧的相無量無邊,見了性一切三昧皆通達,每讀誦一部經(jīng)皆能見性,無論大乘經(jīng)小乘經(jīng)皆能見性,小乘是大乘的基礎,比方小學與大學,若看輕小乘,不立基礎,大乘佛法即入不進去。
△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勝寂滅法’,忍清凈寂滅,把心安住在清凈寂滅就成功了。學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來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處即是忍,忍之相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現(xiàn)前不能說好與不好,如被魔降伏即歸失敗,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的現(xiàn)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嚴五十一種陰魔,唯一的克伏辦法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凈心。
△天人有報得的神通,比人高明,天人只有五通,由欲界天到無色界天,每上一層,其神通力要高一層,惟無‘漏盡通’,若得漏盡通即超出三界。神通并不是一件奇怪事,是自性體中本具的功能,有修得的,有報得的,報得的神通,不僅天人具有,連鬼道亦能具有。菩薩的神通是修得的,比天人高的多多,無法比擬。如坐在講堂中不動而同時能普遍在一切處現(xiàn)身,此種境界凡夫無法體會,到了第九行菩薩即能達到此種神通力量,須知佛菩薩并無身相,故能現(xiàn)一切相,佛菩薩相好莊嚴是為凡夫有分別心而說的,為眾生感應道交而示現(xiàn)的,所謂相無定相,人求感應、佛菩薩所現(xiàn)的是人相,天人求感應、佛菩薩所現(xiàn)的是天人相,若不顯同類身即無法教化。
△經(jīng)云:‘善守身語及意業(yè),恒令依法而修行,離諸取著降眾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淺顯的說法即是身必須離殺盜淫,語必須離四種口過,意必須離貪嗔癡,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報而不是菩薩道。十善業(yè)是有漏的福報,修十善業(yè)而離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執(zhí)著,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則可降伏眾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離諸取著,‘離諸取著’即可降魔。
△讀書同吃藥一樣,吃藥是為了治病,以藥力把病化解,使病人恢復元氣,讀書是要變化氣質(zhì),如不能變化,讀書何用。佛經(jīng)讀的滾瓜爛熟而仍然貪嗔癡慢,與不讀何異,讀經(jīng)聽經(jīng)之后即要作菩薩作佛,居士們在家則家庭即是道場,對父母孝順,對一切事理明達不迷即是佛寶,事相上作的一切圓滿即是法寶,化導全家人一團和氣即是僧寶。公務員事事本著佛法作,忠于國、忠于事,認真負責,則機關就是道場,學佛人所在之處即是道場。并不限定寺院內(nèi)之大雄寶殿及經(jīng)堂是道場。
△世間事均是假的,人到老年患得患失之心更重,其實人生一切遭遇都是前世善惡業(yè)因所結(jié)的果,現(xiàn)在遇到了只有忍受,如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佛就不把求不得列為八苦之一,人生一切境遇皆受因果律之支配,今生之財富是由前生財布施得來的,今生的智慧是由前生法布施得來的,有許多人發(fā)了意外之財,不但病魔纏綿,損失殆盡,且把老本花掉,此種事例世上所在多有,所以人不必貪求,要放下一切,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守住了,心地才清凈,心地清凈,決定往生,‘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
△四十華嚴第一品之經(jīng)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思是動念頭,議是討論,不思議即是菩提心中之直心,直心正念真如,離念沒有念頭,所說言語是由本性中生出來的,不是動念在心中思忖討論出來的,所以叫不思議。入字最吃緊,讀誦四十華嚴,照經(jīng)中行即可入其境界,入其境界即與菩薩一樣,我們現(xiàn)在行菩薩道,把自己看成菩薩,而看眾生依舊是冤親不等,善惡分明,則自己仍是凡夫。菩薩對五欲六塵一絲不染,而我們對于名譽、財產(chǎn)、恩愛牽掛太多,放不下,就是還沒有入到菩薩的境界。
△藏、倉庫義,寶藏義,出生義,本性之功能無有窮盡,故稱之為無盡藏。
△一個人要有成就,靠博學多聞,多聞之后要深思,義理通達后要實行,聞之不解或昏沉掉舉皆為缺少福德及宿慧。一聞即解即信是過去世有福德善根。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無愿無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則四相具足,即非菩薩,仍是凡夫,要保持清凈心,不可執(zhí)著。
△離相并非不要相,只是教人不著相,古德以金作器為喻,金是性,器是相,如不要器,也就顯不出了金品的功能了。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是道源功德母,清凈信心能生一切功德,受了三壇大戒未必信,佛法是清涼法、離煩惱法,學佛之后如仍有煩惱即是尚未生信。
△佛成道后最初說法是講華嚴,說二七日、一十四天,當機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們聞華嚴經(jīng)后可得大乘道種,對凡夫同樣有益,對于不信佛法的人,縱墮地獄,如聞到華嚴經(jīng)一句一偈,承此功德亦可得度。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當生成就的,善才童子五十三參遇到第一位菩薩即令其念佛,最后一位令其到極樂世界,可見華嚴是大本的彌陀經(jīng)。
△信藏、菩薩明達佛智,入佛智慧即見性,由本性中生出的信才與性體相應。凡夫的境界處處染,故心不能清凈,大乘與小乘不同,小乘目的在斷見思煩惱;大乘是以度生為先決條件,必須在塵世間合光同塵,才能利益眾生,但眾生習氣很重,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也很重,一念不覺即反為所轉(zhuǎn),若信藏成就即可不染塵勞,八風吹不動,可不為環(huán)境所轉(zhuǎn)。
△戒律是清涼自在的,如法持戒必得法喜。持戒目的在遠離塵勞,然后才可得一心,對于佛法無深入者認為佛法理論雖然高超而戒律對于人的生活拘束太甚了,這是邪見。持戒不清凈而見解能清凈者,無有是處。
△護持一切諸佛種性,所謂諸佛種性即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能護持自己的真如本性,即是護持諸佛種性。楞嚴經(jīng)說,用根不用識,識是虛妄分別心,護持六根的根性,與佛性相應。
△為貪圖名聞利養(yǎng),求當?shù)蓝Y敬或巴結(jié)信徒而修苦行是名為貪求戒,經(jīng)云: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xiàn)異相,彰已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于戒。
△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真如本性,從十法界之緣現(xiàn)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從性德上說,黃金是性體,如以黃金塑造一尊佛像,便受若干人之禮拜供養(yǎng);若以黃金塑造一美女,則是隨地獄法界。同樣是黃金,相不同,功德亦異。
△通無量法門才能度無量眾生,無量法門太多,要修一個法門,一門通一切皆通,一門深入是方便,見了性才通一切法門,性德是周遍的,六祖慧能并不識字,而能講解各種經(jīng)典,是已見性,博學多聞與一門深入并不沖突,博學是幫助一門深入。
△慚愧的相在唯識中屬于善法,無慚是隨煩惱,涅槃經(jīng)中說自己作惡事受良心的責備謂之慚,自覺羞于對人謂之愧,有慚愧心不會作壞人,中國人謂之知恥。
△四念處之觀身不凈是令對于身體不要過份愛惜,打破身見即能破我執(zhí),才能離開世間往生極樂世界。
△經(jīng)云:‘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具貪嗔癡憍慢諂誑,及余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陵奪,奸淫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仇。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xiàn)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云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慚藏。’這一段經(jīng)文非常重要,應常常讀誦。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凡夫一番生死即有隔陰之迷,只知眼前眷屬而不知過去眷屬,今生凡與我有來往者,在過去世中均有關系,有恩的,有怨的,有還帳的,有討債的,過去生中與你最親密的,恩怨厚的,債務重的都要到你家里來作最親密的直屬親屬,還債的人可與你興家立業(yè),討債的人可使你家敗人亡,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一切看淡,處處學吃虧,有債務早早還清,債務了掉,可以減少自己修道的障礙。
△對五欲六塵起貪求心,無有厭足,道業(yè)難以成就,往生凈土必有障礙,只要對于世間一絲毫貪求心都沒有,即可隨時往生,感應道交亦從此處來。佛法就是一個舍字,能舍得一分,道業(yè)即增進一分,舍得多道業(yè)高,若貪求無有厭足,必定入三惡道,一入惡道再想出頭就難了。
△學佛最要緊的是離相,離相并非逃避現(xiàn)實,不過是不取相不執(zhí)著而已,佛法一絲毫假都摻不得,如摻一點,德性即不能圓滿,眼睛里不能容塵沙,但亦不能有金剛鉆,所以說平常心是道。心是動的,等于水起了波浪,使其永遠保持水平的狀態(tài)即可放光明,對世間法不可貪求,對佛法亦不可貪求,一有此心即如眼睛里放入一粒金剛鉆,但須除妄,切莫覓真,如求真則是又加了一層妄想。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代表五欲六塵,清水代表佛法,蓮花超越水面,不染污泥亦不沾水,世出世間均超越,若超出世間逗留在出世間仍是有著。
△清凈無染著即金剛智慧,六根接觸六塵要時時刻刻覺悟,眼根對色塵發(fā)覺要被色塵牽跑,馬上趕緊回頭,一絲毫歡喜心或嗔恚心都沒有,耳根對聲塵亦如是,無論何聲均不動心,不動心即是菩薩的境界,清凈心不現(xiàn)前永遠不能出頭,這是生死關頭,六根還要為六塵所染,轉(zhuǎn)眼之間又到輪回中去了。
△見到一切佛即知自己能分身,否則見不到,神通是本性中本具的德能,只要自己本能恢復即知自己去掉五蓋及二障。
△六根接觸六塵,世人以為是樂其實是苦,五欲六塵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發(fā)道心,佛訓示以苦為師,太苦了必然想辦法脫離這個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環(huán)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信解行證是四個步驟,信是開端,信而求解,解后能行,行之圓滿,方能證入。
△過年時到寺院大雄寶殿中燒香拜佛,希望一年之內(nèi)人財兩旺,事事順遂,然而一年下來,不如意事,仍十常八九,蓋世人僅知供養(yǎng)大雄寶殿中的金佛,而不知供養(yǎng)活佛,果然能時時刻刻把一切眾生當作佛供養(yǎng),必有好的境界,所求如意。
△能依教奉行,即能入佛的境界,入佛境界根本智才能現(xiàn)前,一般說法是要見性,即本性中之般若智慧,此慧得到之后是現(xiàn)量境界。初住菩薩才有根本智現(xiàn)前,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有根本智才有后得智,根本智是從理體上講的,后得智是從境界上講的,一登菩薩位即得根本智,因直心即是本性。
△專求如來一切智智,此系學佛的一個方向,上面的智字指根本智、是實智,下面的智字指后得智、是權(quán)智。學佛唯一希望就是求開智慧,修凈土法門將一切功德回向往生極樂世界,此系手段而非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在求佛的一切智智。
△念是業(yè)識,念是五遍行之想與思,是心所法之一,性體中決無念,若想見性,有念頭即見不了性,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只要認識體,猶如虛空,森羅萬象相上動無妨礙,性之與念本來不二而二。
△念當處起當處滅,剎那不停,病在前念滅后念又起,念念相繼,生滅的現(xiàn)象太忙了,一彈指有六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其細微之處凡夫無法察覺,沒有靜功的不覺其相續(xù)以為是一念。
△一動念就錯了,性體中什么都沒有,所謂證得實相般若,實際上無所證無所得,若有證有得仍然未離名字相,即非實相,成了佛并不有成佛的念頭,開始用功的時候必須與此果地覺相應,方易見性。方便有多門,歸原無二路,念佛一法是方便之方便,無量法門均為的是見性,不念其他而念佛只是轉(zhuǎn)換一個念頭。
△常說成佛須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指的是藏教佛,藏教佛等于第九信位的菩薩,念佛如有成就等于初住菩薩,此乃方便之方便。若修他法修到初住菩薩須經(jīng)過久遠劫數(shù),而念佛是二力法門,依阿彌陀佛攝受之力乃得不退,加以行愿真切,一心求生,不染五欲六塵則心凈,心凈則土凈,與極樂世界相應,功夫成片,而后可以隨意往生,生死自在。
△如來三昧與菩薩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為楞嚴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則與佛的定相應,所以佛在各種經(jīng)典中提到念佛法門,極稱贊其殊勝功德。
△菩薩最大的冤家是五欲六塵,修菩薩道的人要離五欲六塵,斷由心上斷,不是由事上斷,事上斷是二乘,要能接觸五欲六塵而不被五欲六塵染著,否則即不能弘法利生。
△經(jīng)中有分減施一詞,即隨分隨力施與眾生,將自己所享受的衣食省吃儉用,勻出一部份施與比我更苦的人,此種作法每個人都應當做到。
△竭盡施一詞是盡其所有布施與眾生之意,財物為資生之具,不能缺少,自己受用,可以維持生活,竭盡施誠屬難行,但須要存此心,而行時須有智慧,若無智慧反而使眾生受害,因布施而使受者墮入有為。
△眾生受業(yè)力支配,佛有善巧方便以救度之,凡是受苦或受樂均可以激發(fā)道心,受苦難何嘗不是佛菩薩用以鍛煉眾生的,而享樂時又何嘗不是佛菩薩測驗眾生的。如因享樂而歡喜被五欲六塵牽著走是違背佛菩薩的意旨,故佛說以苦為師確有至理。
△菩薩布施應無吝嗇,菩薩知一切法是空的,身為四大五蘊因緣所生,是無常之法,財寶地位亦非堅實法,既屬無常無堅,即不值得留戀,故無論大小乘佛法均以布施為第一,令眾生一切放下,放卞始能見性,見性后對萬事萬物均能澈底明了。為此作觀很容易舍了,但是最要緊的:布施時不能使眾生增長貪心及惡念,所以說布施要有智慧。
△愛是大煩惱,從無始劫來生死輪回之苦均是受了愛的害,現(xiàn)在還不肯舍棄,真是愚癡。布施所以修舍,佛經(jīng)中有所謂一切施,施舍到了極處,愛根自然能斷。
△定是不散亂不昏沉,散亂是亂想,人在清醒時一定胡思亂想,否則即睡覺,沒有中間,如清醒而無妄念即是佛法所說的定。這是最普通的,學佛可以作到,催眠及外道均可作到。如念佛時發(fā)現(xiàn)有一時一心不亂,自己一歡喜,這又是亂想。假如念佛念得很好時,不知能念所念,只有一聲佛號歷歷分明,正是心凈境界,如遇此種情況要好好保持,保持個把鐘頭已經(jīng)算不錯了,人有病苦到此地步,即可不藥而愈。
△外道及道教修行到了相當程度,均知有六道之存在,了解天上及陰曹地府,亦知淺顯的六道因緣果報,而佛經(jīng)中言之最詳。凡夫修行程度不夠,無天眼通,不能親自見到,只能依圣言量而認定,絕不可因自己愚癡而否認六道輪回。
△不亂想不昏沉,心中只有一個念,靈明清凈,念佛得力時如此,在禪宗說就是止息妄念。
△清凈心是由戒定中來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為第三,忍是出離苦海的最妙法門。
△學佛者心中有名聞利養(yǎng)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遠離五欲六塵,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識,只要自己心中清凈,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若老實念佛決不會招魔。
△一切眾生之種種心以及種種行為,佛無不知,十法界每一位眾生的心理佛都了解。
△佛有大三昧大智慧,若想成佛就要學佛之慈悲,念佛還是要有大悲心,對一切眾生要慈悲,否則與極樂世界不相應。
△觀是看破、止是放下,有止觀才能斷得了貪愛,經(jīng)中常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說到細相太微細了,就粗相說妄想即無明集的根本原因,經(jīng)中常說無始無明,此無始非說無開端之謂,此無始根本不能說他有開始,因其為徹底的虛妄,而一切萬法是由此妄想變現(xiàn)出來的,對環(huán)境染著即是無明,有愛才有取,有取即有有,取與有均屬無明,斷了無明是覺后空空無大千,十二有支斷一個其余全斷,果上斷不了只有在因與緣上斷,因與緣只有五條,過去的無明與行,現(xiàn)在的是愛取有,只要根塵相接觸動了心的都是愛,耳喜歡聽的是愛,不喜歡聽的也是愛。
△離相并不是不要相,是不著相,若不要相,體也沒有了。不取不著是離相的意思,佛令我們離相,他為什么八相成道,他要離相,他就一無成就,可見相不可離開,色比作影子,以現(xiàn)前諸法說如夢幻泡影,其體是空的,壞其緣而已。房子有相,其本性是空的,拆了之后磚是磚,瓦是瓦,根本沒有房子,乃是因緣所生法。
△不要以為佛菩薩及二乘能作到的,我們作不到,其實一覺一迷而已,只怕不能回頭,若猛然回頭,朗然大覺,根塵相接時一塵不染,隨便拈一法門都能了生死,學佛人求深入,找其本源。三祖未出家時到二祖處求懺悔,二祖令三祖把罪拿出來,三祖找不到,說覓罪了不可得,二祖說我已替你懺凈了,三祖大悟。二祖是叫他見性,到覓罪了不可得時,罪相不可得,一切萬法那里可得。
△勇猛精進,沖破魔眾,魔眾不是外面來的,真正的魔是無明塵沙見思煩惱,學佛如不能斷除煩惱即是冒充佛子,學佛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迷而不覺,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礙仍然在我們自己這一邊。
△歸依三寶的人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保護,歸是回頭之意,從前的心是在五欲六塵中流浪,現(xiàn)在回過頭來依靠佛,讀誦大乘經(jīng)典,常聽?,經(jīng)中所說的話全是對我們說的,依教奉行,慢慢的露出一分二分光明與佛菩薩的光明才能接觸。
△佛對于恐怖的眾生有安慰之處,生死之因緣自己可以作主宰,想不生不死并不難,見思煩惱是生死之根本,如不肯斷是愿意在世間。煩惱一起來,立刻覺察,日久工夫純熟,即能斷煩惱,即可自作主宰?雌剖钦婢M,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斷除煩惱,生死即得自在。
△天臺宗講止觀,念佛一心不亂即是止,如何能止,一聲佛號,六根感覺與平時一樣,學佛的不是木頭死人,六根齊用,活活潑潑,心念連續(xù)起來,六根的感覺超過常人,心中念,愈慢愈好,念到一句佛號歷歷分明,心中平靜極了,遇此情形應保持心中一點妄念都沒有,定在那里,這是最好的境界,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妄想,自己日常工作仍然照做,而阿彌陀佛常在心中。
△所謂善巧方便是求學的態(tài)度與修學的方法,其實態(tài)度重于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無恭敬心得不到利益,普賢菩薩十大愿王第一是禮敬諸佛,世出世間無論大事小事均不能離開恭敬二字,敬是學習的態(tài)度,尊師重道,實際上是成就自己,學佛最要緊的是態(tài)度,至于修學方法只不過是幫助而已。
△修行證果的是善知識,戒乘俱急品學兼優(yōu)的是善知識,此是狹義的說法,若廣義言之,任何人均是善知識,街上流氓打架,如善于體會即知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亦是給我身教的善知識。
△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福報,福報分鴻福與清福,清福比鴻福高的太多了,人非有品不能閑,心中清凈無為是真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的快樂只有孔子曉得。個中滋味,又豈是凡夫所體會得到的。
△大經(jīng)大論中之諸佛境界是本性中之德能,如我們把煩惱執(zhí)著打破則與佛的境界一樣,佛所證的是法身理體,原來就沒有相,現(xiàn)相是從體起用,體是空,相是妙有,體性非相非不相。佛是感應道交而示現(xiàn),佛有大悲與無量方便法門,只要眾生心中一起念,即有感應,神通是佛的妙用,所現(xiàn)諸神通,舉世不可測,二乘及菩薩均不能了解佛的神通妙用,佛大慈大悲,無礙自在,如來身遍法界,法界遍一切處,大而無外,小而無內(nèi),佛有法身,每一眾生均有法身,入法界即是明心見性,宗門教下殊途同歸,目標相同,互謗是門戶之見,一切不著即能入法界。
△佛看眾生均是佛,凡夫看佛亦是凡夫,一切法唯心所現(xiàn),以凡夫的知見測佛的知見都是錯誤的。我們?nèi)绻匆磺腥说染欠鹌兴_大善知識,則我們自己的修行便已到了相當程度。
△常言道,未成佛道,先結(jié)人緣,修菩薩道時必須與眾生結(jié)緣,應與法會大眾結(jié)緣,與道場結(jié)緣,與法會主人結(jié)緣,如無法緣,道行再高,學問再好,講經(jīng)說法沒有人聽。四眾弟子尤須要注意者,眾生來供養(yǎng)必須接受,他要培福,須與其結(jié)緣,接受之后再與他人結(jié)緣,如明日無道糧今日可向信徒要米,生活能過去即不必攀緣,有法會處必須往聽,講的不好也要去,作為影響眾,使大家覺得某某大德都去參加聽講,諒系講的不錯,因而可以使道場興盛。
△菩薩事業(yè)最主要的是弘法,如在學校作功課有實習一門,實習即是熏習,熟透了就是自己的學問,學佛如想成就必須要說法,說法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對自己不斷的熏修,日用平常之中才能躬行實踐。
△九法界均屬有情眾生,每一個眾生之根性均不相同,如果不明根性說法就不能契機。凡夫非只一生為凡夫,過去有無量劫,六道均住過,所以根性很復雜,佛有大神力,他知道我們過去身作何行業(yè),那一根有特殊的習氣,順你的習氣教你最適宜的法門,自然契機,進步必快。所以佛在世說法時,聽一次就有開悟證果的。
△煩惱是修道的障礙,對治的方法是應念煩惱之種種性,而不要念煩惱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對頭給我氣受,愈想愈氣,就是煩惱,如想與人好,對他有特殊的喜歡也是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如如不動,果不動心,生死即了。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幾種念的方法至為得力:(一)寂靜念、寂滅清凈已經(jīng)與三昧相應,禪宗譯為靜慮,如此念佛即大禪定,行住坐臥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二)清凈念、有漏的煩惱沒有了,無漏的煩惱也沒有了,二邊俱轉(zhuǎn),這種念法即真心現(xiàn)前。(三)不濁念、濁是念雖念而仍有疑惑,因而并不太認真,故學佛人在理論與方法應徹底明達毫無疑惑,以盡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煩惱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們愿意不愿意去而已。
△弘法利生,研經(jīng)看教,辦養(yǎng)老院孤兒院等等事業(yè)均與生死無關,無功夫(三昧)不能成就,幸勿本末倒置,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今生不能成就,如入寶山空手而回,實在太冤枉了,得到生死自在之后想多留世幾年利益眾生亦未嘗不可。
△持字即平常所說的讀誦受持,每部經(jīng)文到最后有信受奉行之句,即受持之義。不能受持如說食數(shù)寶,自己得不到利益,讀經(jīng)文須注意文句義理,文是文字,句是完整的一句話,義是文字所銓的教義,理是教理又可稱為性體。教理是根本的道理,教義是一部經(jīng)所銓的道理,教理通一切經(jīng)典,字字句句能消歸自性,生生世世永記不忘,是真受持。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難尊者表受持第一,凡夫無此能力,但須向此目標努力,如攝心一處,無事不辦,菩薩們能辦的事,我們也能辦。
△法門無量誓愿學,學是助學,不妨多學,但主修的仍要一門深入,方為契合,把一生精力用在一門功課上定有成就。有念佛人修禪,美其名曰禪凈雙修,其實如同腳踏兩條船,不動則可,一動就掉在海里去了。
△世間文義有邊際有界限,佛法是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來的,一文一句義理難盡。一切寶藏均是有止盡的,唯有性德中之寶藏才無有窮盡,每一法門均可稱之為陀羅尼(總持),古大德之例子很多,如六祖惠能成就之后,雖不識字而對于教理無不通達,故求智慧求福德須由本性中求之。
△饒益一切眾生并不簡單,令一切眾生得益,若有不共戴天之仇之冤家亦要一視同仁,無分別心,一律平等,無平等心焉能稱之為饒益一切眾生。
△隨緣不變,在六道中下化眾生,必須入其道中,同其甘苦,雖然隨順而心中如如不動。必須自己有相當?shù)某潭炔趴梢远缺娚?逆境中可以保持,尚非太難事,順境中不易保持,稍一不慎即為境界所轉(zhuǎn),相當危險的道路,無把握很難度生。
- 上一篇:聽經(jīng)札記(十)
- 下一篇:聽經(jīng)札記(八)
- 聽經(jīng)札記(十二)
- 聽經(jīng)札記(十一)
- 聽經(jīng)札記(十)
- 聽經(jīng)札記(八)
- 聽經(jīng)札記(七)
- 聽經(jīng)札記(六)
- 聽經(jīng)札記(五)
- 聽經(jīng)札記(四)
- 聽經(jīng)札記(三)
- 聽經(jīng)札記(二)
- 聽經(jīng)札記(一)
- 茅篷札記(選錄)
- 修行精華(二十三)應依圣言量
- 修行精華(二十一)行解相應
- 修行精華(二十)福德與功德如何解說
- 修行精華(十九)學佛最重要在那里
- 修行精華(十八)定業(yè)可轉(zhuǎn)嗎
- 修行精華(十七)不執(zhí)著,消遙,自在
- 修行精華(十六)破執(zhí)著不等于可以亂來
- 修行精華(十五)蟲蟻、蚊、毒蛇之類可撲殺嗎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