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瀾 八風吹不動

  八風吹不動

  87.5.10

  八風吹不動

  于境界之異,心不動轉

  動與不動

  萬物之生化

  文明人與修行

  從定到慧

  如法而動

  動者是誰

  修定的目的

  動中修

  返照自心

  疑情之起

  緣起之法

  無功用行

  總結

  八風吹不動

  今天所講的題目,是〈八風吹不動〉。然是什么因緣而使我想到這題目呢?因為有人轉告我說:某某人自謂已修行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那請問各位,會真有這回事嗎?

  我說這種人,不要說八風吹不動,就是沒有風他也會動!不是嗎?也沒人問他:有什么境界?他就急著告訴別人:他已八風吹不動了!這無風也動的人,怎可能已八風吹不動了呢?這情況就像如某人自覺得「已打坐入定」的話,則必還未入定!對不對?因為既還有我在.有我所在,怎可能入定呢?同樣一個急著告訴別人說:他已開悟!必然絕對沒有開悟。所以這種自謂「八風吹不動」者,很可能就是等著被一屁打過江的人。

  我相信各位,都聽過蘇東坡「一屁打過江」的故事。所以我很遺憾:因這種話是透過別人轉告我的,否則如是現場說的,我絕有把握,叫他也一屁打過江。于是我只好托請轉告者:麻煩你們,也轉告他這個公案。

  洞山禪師示眾曰:「兄弟秋初夏末,或東去西去,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得!

  又曰:「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且作么生去?」

  師聞之,乃曰:「出門便是草!

  洞山曰:「大唐國內能有幾人?」

  這是道吾禪師的公案。以洞山禪師曾向來參學的禪和子,開示道:「諸位兄弟!于夏末初秋的安居期間,若欲到諸方參訪善知識,不須或東去,或西去。到處晃蕩,徒惹閑言閑語;還自以為見識廣.歷練深,其實只跟禪法全不相應。如你真欲參禪修道,唯應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與道分相應些!」

  其次,又說:「那萬里無寸草處,又當怎么去呢?是蒙古的戈壁或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甚至南極、北極等處呢?」

  洞山禪師開示過后,這些話就慢慢在整個叢林道場間流傳開來,所以道吾禪師聽了,即爽然答道:「胡說!怎可能有萬里無寸草處?君不見『出門便是草』嗎?」

  其實何只『出門是草』,并且當「門內.門外都是草」「心內.心外都是草」。而當這回答又輾轉傳到洞山禪師耳邊時,洞山禪師乃謂然嘆曰:「大唐國內有這種見地的禪者,竟能有幾人呢?」

  公案到此結束,那各位想一想,參參看「出門便是草與八風吹不動,竟有何關連呢?」有!但如你現在還看不出來;則待整篇講完后,再回頭想想吧!

  于境界之異,心不動轉

  現在我們就從一般的講法說起: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之八種境界。利者對我有利;衰者,對我不利;毀即別人對我毀謗;譽乃他人對我稱贊;稱、譏、苦、樂,大致也差不多。因此所謂「八風吹不動」者,即指在一切人事.境界的變化當下,我心猶能如如不動也。

  動與不動

  然而能八風吹不動,就已上道了嗎?以我的看法,其實這乃有蠻多的問題:

  首先,既諸行無常,能不動嗎?我們不是常說:在緣起的世界里,諸法本是互動的;所以既境界變化,而心跟著變化,這才是常態(tài)。所以在原始佛教中,倒都強調「觀心無!梗遣粍。所以在無常變化當下,還要硬使心識不動,這反是問題之所在。

  其次,諸法無我,其不動者誰?是否在不動的當下,仍不免有常見在:一個不動者。(不管這不動者,你如何稱呼它?)因此如覺得:我已八風吹不動了!其實,你還是在動!因為既有我見在,也有我所在,有我慢在。所以很多人在自夸已八風吹不動的當下,竟何曾了悟:其實,這竟不與三法印相應。

  也許各位會說:那至少與『寂靜涅槃』相應吧!然既跟無常不相應,跟無我不相應,又怎能直接跟『寂靜涅槃』相應呢?因為三法印本如鼎立,缺一則不全。所以我首先要說:其實不動,未必就是功夫;尤其更跟無常、無我的法印,不相應。

  有時候,這不動還不是從「修定」的功夫去成就的,而是用安忍.逃避,甚至壓抑的方法來達成不動,則反將是更大問題之所在。如于中國,不管是佛教的修行或世間的人情應對,常強調「忍」的功夫,說什么「忍字,心頭一把刀」。于是用壓抑的方法,一忍再忍,忍到最后便使自己的身心完全僵化,而僵化之后,更可不痛不癢。譬如一個人如痛到極點,反變成麻木不仁也!然而麻木不仁,何得與智慧相應呢?

  有時候,忍無可忍了;就像火山爆發(fā)一樣,玉石俱焚.寸草不留。于是一次的大地震,就比十次的小地震更具破壞力。所以地震學家寧可多地震,漸次把地殼的壓力釋放出來;而不愿待很久沒地震,然后才來個大地震。

  講到這里,將給我們一種反。喝粑以,心結在,則即使用忍也忍不了。所以不是產生任何情緒后,再來忍;而是當從「無常、無我」的法印中,調伏心結而自相應于「寂靜涅槃」也─當從內消,而非外斂。

  萬物之生化

  如擴大而觀,天地萬物中,皆是從動中而表現生命的。所以不動者,乃不只沒有生機,更且不具智慧。所以如以為「八風吹不動」就是功夫,那桌子.石頭不更是八風吹不動嗎?然而它們有功夫嗎?

  其實如土木瓦石、山河大地等無生物,也非全然不動,只是它不能主動,而是被動。譬如把石頭敲碎了,把樹木砍斷了。在諸行無常中,它還將動,只是不能從自己的心識里,來主導自己將怎么動。所以稱不動者,為無生物。而稍為有生命者,即有不同類形的動。

  像植物,尤其是被種在地上的高等植物,基本上是不能在空間上移動。然在生長過程里,根向下延伸,干向上拙壯;在春天開花,于秋天結果,還是必然有所變動的。尤其為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而產生機能的調整。比如向日葵能隨所需要的陽光,而調整生長的方向。植物既一方面為維持自己生命的延續(xù),一方面又為繁衍種族。因此還不能不動─只是為動的范圍太小也,而被稱為植物。

  其次論動物,動物大致乃以「動的能力.動的范圍」來界定其族群的高低。比如珊瑚,各位看珊瑚是動物?還是植物?是動物!可是事實上,它跟植物乃差不多─因為既骨頭全連接在一起,所以能活動的空間只非常狹小。故很多人還誤以為珊瑚是植物哩!其次,像蚌蛤之類,殼能上下打開,但移動的范圍還非常小。又如蚯蚓等,雖能夠動,卻只能在土里面鉆,而不能活動于地面,甚至悠游在天空。所以不要說佛法,就世間的生物學,也都稱呼此等為低等動物。

  而哺乳類或鳥類,能活動的范圍就寬廣多了。像哺乳類的金錢豹,聽說時速可達一百八十公里左右,連吉普車都趕不上。而鳥類中的候鳥,有的一季移就從北半球飛到南半球,有幾千公里遠。于是以活動范圍廣,飛行速度快,而被稱為高等動物。各位想想,是不是這個樣子呢?

  再者高等動物,除動的范圍廣,動的能力高之外,還有「覺知的能力」亦必相對的更靈敏。比如就視覺而言,老鷹視覺最銳利,它可在高空中看到地面上的老鼠。那什么動物聽覺最好呢?應該是蝙蝠!因為蝙蝠可靠聲納而辨知周圍有那些動物,有那些障礙。像狗的嗅覺最好。所以感官愈靈敏.反應愈善巧,才更成為高等動物。

  文明人與修行者

  所以人,何以謂為萬物之靈呢?雖人的眼睛,沒有鷹眼靈利;人的耳朵,沒有蝙蝠聰敏;人的鼻子,沒有狗鼻細致;但總加起來,人還是所有動物里面最好的。尤其是意根的創(chuàng)造,更比其他動物有天淵之別。所以不只牽涉到器官的完具,更且決定于智慧的優(yōu)劣。是以有些人,器官雖完好卻不得智慧去善用,便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原人也。

  人類文明的進步,往往也跟覺知的靈敏和反應的善巧,有連帶的關系。比如顯微鏡或望遠鏡的發(fā)明,可讓我們看得更遠.更細。甚至紅外線.雷達等,使我們可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世界。同樣收音機.無線電的發(fā)明,更大大擴展人的覺知能力。因此即使是文明的進步,也都與動的能力大有關系。

  最后說到一個人如修行成就了,有經典上所謂的三明六通,則對外界的覺知.對外界的反應,亦更靈敏善巧而遠超乎一般人之上。所以心靈的提升,還與動的能力.動的品質,有切近的關系。所以我們從無生物到生物,從植物到動物,從文明人到修行人,皆可看到共通的結論。

  所以光強調八風吹不動,必是個蠻大的問題:因此不只不與人性相應,也不與法性相應。所謂人性者,即從動里表現出生命的價值;而法性者,即本來無常無我也。

  從定到慧

  但何以佛教的修行,也公認「戒定慧」是三無漏學。故除持戒.聞思外,還要有修定的功夫,有修定的過程?那是因為一般人,既碰到境界,即不免妄動.沖動;而此動又經常跟過去的無明業(yè)障連結在一起,于是只會增加更多的煩惱.更多的無明業(yè)障。以動不免亂故,寧可先求不動。因此在智慧還未純熟前,寧可先求不沖動.不妄動。

  而定的功夫,如修得好,不只能減少心的沖動.妄動;也能將心的起落看得更清楚。比如說數息的重點,其不只是要把數字,抓得緊守得住。更重要者,乃是要把粗細的妄念,觀照得很清楚。故妄念一動,心即覺了;故能當下舍掉妄念而回到方法,這才是修定最重要的準則。

  甚至說若觀照的功夫更敏銳的話,能在妄念將動之前,就已察覺到了。將動的妄念,就像地下的根;若已蠢蠢欲動,則其殆將破土而出也。由是若能在妄念未動之前,即已察覺而予降伏;便比既動后才以降伏容易多了。

  妄念之蠢動,又像在深海里的泡泡一般。這泡泡初在海底形成,形狀還小。然后愈上升,形狀愈擴大。最后浮出水面,「剝」的一聲,爆破成浪花。而這浪花,才顯現為明了的妄念也。故如能在泡泡浮升水面之前,就把它戮破的話,水面還將是波平浪靜也。所以如修定,真修得好,是可在妄念將動之前,即將妄念降伏了。反之,若妄念已打了一大堆,都還不曾察覺,那功夫就太差勁了。

  因此修定的功夫,不當是「守一」而已!而是當對妄念的起伏覺照清楚。事實上,眾生的心無始以來就像瀑流一樣,前后浪間,無始相續(xù)。故一般人所說的沒妄念,只是沒大妄念.粗妄念,但小妄念.細妄念,還將是存在的。故唯有以定功,進一步去觀照降伏,才使我們的定功有更大的進展。因此修定者,即先求不動;或雖動而能很快降伏。由是能安心于「不動則不亂」的象牙塔中。

  如法而動

  但不動,終不是最究竟的。因此更須從定發(fā)慧,而一個人若在智慧上已慢慢成就的話,這時不是不動,而是當「如法而動」。就像釋迦牟尼雖已成佛了,但還四方游化,應機說法。你說:他是動,還是不動呢?以我們來看,他還是在動,至少身體還在動,嘴巴還在動,意識也在顯了─觀照眾生的根器,而稱機說法.應病予藥。這也即是剛才所謂「觀照的敏銳和反應的善巧」。于是以這觀照的敏銳和反應的善巧,才能顯現出究竟圓滿的真智慧。因此如說定為不動,而慧乃動也。不只是小動,而且是更圓滿.更善巧的動;如三明六通之類。(關于慧的不動,等一下會再申論。)

  事實上,即使是世間人也強調須有「先定后慧」的功夫。比如孔子所謂的「當三思而后行」。因若不三思者,往往只隨著習氣業(yè)障的沖動而去反應,而反應的結果,其唯自害害人而已。反之,若能在情緒的顛峰,稍克制一下。而待心已平定了,再來深思處理,總是會比較圓滿的。所謂「定而能靜,靜而能慮,慮而能得!巩斎蝗缒苡梅鸱ǖ闹腔,去慮去得,那必將更圓滿也。

  動者是誰

  前所說的從靜而定,猶只是初步的功夫;以仍未與「空慧」相契故。于是當進一步去參「動者是誰?」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不管動或不動,總是說:「既動者是我!也不動者是我!」或「動不動者,都是心!」

  可是從邏輯來講,既實有我.實有心者,反當不動才對。實則不動,動則不實;既無常變化,乃非實有也。于是若無我.無心,究竟動者是誰呢?

  其實紛紜妄動者,乃「識」而已!是識在動,而非我在動。(也非我的識,在動)而此識,如就佛法「唯識學」的講法,乃是過去生中所展轉熏習的業(yè)識種子,因遇到境界,而起現行。譬如看到蘋果,有人覺得好吃,有人覺得不好吃,有人意識到營養(yǎng),有人聯想到價錢。以上種種不同的反應,只為他們過去所熏習的業(yè)識不同。同樣看到一只貓,有人視若無睹,有人覺得可愛,有人覺得厭惡。這既跟他們過去生的業(yè)習有關,也和這一生的經驗相應。所以事實上,既動的不是我,也不是心,而是無始以來前后相續(xù)的業(yè)識瀑流。

  因此如我們只用修定的方法,以求妄識不動。但不動,只能伏而不能斷,故根本不能消除妄識的存在。因此若出定了,甚至下坐了,伏的功夫便失散了,于是又隨著習氣業(yè)障去應對造作。所以很多人即使聽到一些佛法,但在生活上卻難以受用。這既因定力不夠,不能降伏妄識;更因慧證不足,而不能從根本去消除轉化妄識。所以知見歸知見,現實仍現實。

  所以真修學,唯有用佛法的知見去轉化.消除我們本來的妄識,才得真受用;而非只用定來降伏妄識而已。因此如能轉化.消除我們本來的妄識,則不只是「八風吹不動」而已,必且是「八風吹不到」也歟!為什么吹不到呢?因為已無妄識可當。前既說:八風所動者,即是妄識;故妄識若消除殆盡,則當「吹不到」也。此譬如禪宗烏牙彥賓禪師公案上所謂的:

  問:「百步穿楊,中的者誰?」師曰:「將軍不上便橋,金牙徒勞拈筈!

  所以「吹不到」才是真功夫,一切的人事境界都跟我沒關系,或一切境界的變化乃無作無受.袒然無礙。而不是待已感覺到它的存在變化,然后再去安忍、壓抑,或逃避,而期「八風吹不動」爾。那云何才能吹不到呢?這就要有「轉識成智」的功夫,故下面再申論「轉識成智」者。

  修定的目的

  故修行的目的,不只當求八風吹不動而已,且當更求能「從定發(fā)慧」也!然從定發(fā)慧,各位既已聽過很多次,也坐了這么久,可曾發(fā)過什么慧嗎?似坐了老半天,也一無進展哩!所以我們今天就來此研討「如何從定發(fā)慧」?

  我認為智慧的由來,最重要者乃:返照妄識之起而圖對治、消除爾。在修定時對于妄念之起,我們可用兩種方式去處理:一.妄念一出現,馬上把它截止。二.在妄念現起時,且看它起的是什么妄念?大致而言,妄念可分兩大類:一是有煩惱性的,一是無記性的。

  所謂無記性者,就是一些雜念。比如坐在這里,其實也沒什么放不下的,可是就有一些不相干的念頭,直在那里起落不定。于是如只是雜念,便把它丟了,而徑回到方法即可。

  但有時候妄念是有主題的,比如那天我跟家里的人吵架了,故不只白天氣不消,連打坐時也直想著這個問題。而此有主題的妄念,即是執(zhí)著放不下者;所以當返照妄念之起而圖對治消除。

  而很多人相反地,乃是為不愿意面對自己,才修定圖逃避的。如現在我很緊張,趕快用數息把緊張忘掉;可是緊張的原因,依然故我。故如用這樣的心態(tài)來修定,則我敢擔保:即使修一輩子,也不會有什么大成就的。不只慧證不得,連定也修不成。

  所以對我個人而言,我不求心識之不動,但求觀照明了而能對治降伏也;如誘賊子之出,而求擒王也。要清楚明了:自己起的是什么情緒?打的是什么妄想?因為我們的無明業(yè)障,就深藏在其中也。所以曾有人問我這話頭:「我是誰?」我說:「要知道我是誰,其實很簡單,只回去看看鏡子便得了!」

  然回去當照什么鏡子呢?所有一切內外境界,其實都是我們的鏡子。而我們在這些境界當下,起的是怎樣的情緒,打的是如何的念頭,那就是我了,對不對?因此有道心的人,乃可在境界的生化里,看到自己─即自己的無明、業(yè)障和習氣。而不會返照的人,卻只心隨境轉而造業(yè)去爾。

  所以對真修禪用功者,反是求動,而非求不動。因為動的話,我們才能返照起觀,譬如誘賊子之出,而求擒王也。所以對一個真學禪的人而言,當用心于「找問題」,而非逃避問題。也不是碰著了問題,卻還假裝沒問題。如果什么也沒參透,什么也沒看破;就奢言「放下」者,那只是懈怠.放逸.茍且.無知而已!

  動中修

  我認為在這個時代,欲修定乃比較困難。至少對我個人而言,確實是這個樣子。我從初學打坐,到現在已十幾年了;而每天花在禪坐的時間也有好幾個小時,但在修定上卻沒什么成就。因為這資訊時代本質上是偏向動的,所以如一廂情愿地想要在修定上有所成就,到最后可能是連自己的信心都瓦解了,對不對?

  但這個時代我認為,在修慧上有它的方便─這不只為資訊流通故,方便聽聞佛法而已!還更有「返照對治」的方便。因此即使我在修定上沒什么成就,但從修定的基礎,而用以返照自心,則能顯現出殊勝的作用。簡單講,我對「發(fā)覺問題」的敏感度,會比未禪坐者好很多。

  事實上不瞞各位,我打坐時妄想還是很多;但我卻不氣餒。因為我的重點,不在叫我沒妄想,而是要從妄想紛飛中「去找鬼,去抓鬼」,而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粉飾太平。記得在彌勒法門有曰「不求深定」。事實上對我而言,就算求深定,也是求不得。且到目前為止,除了廣欽老和尚外,我也沒聽說過:某人在修定上有什么大成就。因為要在這個時代求深定,確實不容易。

  但是我們還是要修定,只是不把修定當作唯一的目標;而是把修定當成一個手段,以進一步去修慧也。這或許才能有比較重大的突破和對治。像我也是如此,從一點定力的基礎,而以參禪證慧,倒還有幾許突破。

  返照自心

  在這個時代有很多人提倡「動中修」,然動中當怎么修呢?如謂在動中,還是要把心專守在某對象上。比如在動的時候,能對自己當下的動作,觀照得仔細清楚。我覺得這并不是頂實用的方法,因為即使這也算修定的話,卻只是一種很粗淺的定,比打坐數息差之遠也。因此觀照動作者,雖于日常經行時.工作間,不妨順用;但絕不可能取代禪坐的功夫。

  于是當如何動中修呢?我認為:即以返照你當下的念頭。因此這反是不求定于一,而求清心自在.觀照明了?粗钇穑粗盥;若發(fā)覺有與佛法不合者,即以對治消除。目前的社會變化得很快,所以我們覺照的機會乃更多。因此對功夫用得上的人而言,直可說是「十字街頭好參禪」或「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可直向紅塵里去,火焰化蓮。

  但是我本人可沒有這份把握,因為在現實的環(huán)境里,可能待發(fā)現不行時,已抽身不及而回天乏術了。所以我乃偏向于在文字間觀察自己妄心的起落。各位或許知道,我喜歡看書;但看書,并非欲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把天文地理.人間萬象,都搬弄得很清楚。尤其對一個修禪者,更不當是這個樣子。

  于是之所以閱讀涉獵者,也只為返照自心的方便。比如在文字觀念間,我起的是什么念頭?有時候他的說法也有道理,可是還與我的系統不能銜接,為什么不能銜接呢?因為我的系統還不夠完美,故需要作進一步的澄清和整合。因此我反是借用很多文字的涉獵,以不斷提升我的觀念,以不斷消除我的無明業(yè)障。因此在這個時代,我認為在修慧上,能有別于古人的善巧處。

  疑情之起

  我們都知道:參禪要有疑情,才能參?墒呛芏嗳藚s找不到疑情參,于是胡亂拿個「麻三斤!」「何謂祖師西來意?」等,與自己生命全然不相干的問題來窮磨,于是磨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不只未開悟,且把道心都磨滅了。其實,如能對自己的動心起念觀照得很清楚的話,則在動心起念的當下,就有很多疑情跟迷惑,不是嗎?理的不清,情的不斷。

  所以要參禪,且不必攀緣那些偉大的話頭:祖師西來意;麻三斤;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你何不直參:愛得昏頭轉向者是誰?恨得咬牙切齒者又是誰?身雖熱,心一定就得煩嗎?因此如直從我們生活的煩惱里,從生命的矛盾里去找疑情,這疑情便將到處都是。

  而這疑情之起,就是要對自己心念的返照,有足夠的靈敏度,且能勇敢地去承擔面對。否則只一昧地粉飾太平而曰八風吹不動,怎可能現起疑情呢?

  禪宗常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其實如能從我們生活中,慢慢去消除矛盾.迷惑,就能從小疑小悟.漸疑漸悟,而掃除一切無明業(yè)障,而稱為大悟徹底也。所以大悟徹底,并非經一次大悟就徹底了;反是因無明業(yè)障消除干凈了,而大悟徹底的。

  緣起之法

  于是如無明業(yè)障全消除后,是全然地八風吹不到與八風吹不動嗎?其實到不到或動不動,乃牽涉于我們對到與動的定義。如從緣起的思想來觀,則即使無明業(yè)障完全消除,甚至大悟徹底了,還將有所動也。為什么呢?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故爾。但這時候的動,不只感官更敏銳,反應更善巧;且因不夾雜習氣業(yè)障故,絕無迷惑煩惱。所以修證到最后,有三明六通、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

  因為緣起的世界,本即是一切法相關互動的。所以境界之起,心隨覺照而反應,這乃法爾如是而已!所以雖盡消除無明業(yè)障,還將動也,而且是順緣而動,如法而動。于是以順緣而動,如法而動故;雖心無所求,但自于利己利人中增長福德智慧。

  于是「順緣而動」者,就要能對當下的緣,觀照得既詳盡又確實。而「如法而行」者,即必對法有深入的了解,這法簡單說,可分:法性.法相兩門。詳細講,就成三藏十二部經也。

  無功用行

  所謂「順緣而動,如法而行」,最初還是透過思惟而去運作的,即似前面所說的三思而后行。所以在事情當下,先使自己的心安定之后,再運用佛法的智慧而思惟抉擇,以盡求圓滿。

  但若于有心階段而運用思惟,卻不可能得到最大的圓滿。除非我們已修行到:佛法的理已和生命合為一體,故于印契中而自成其圓明。這時便不需要透過思惟的過程而能如法反應。所以一個禪師考弟子,不是考他思惟的能力,而是考他反應的善巧。所謂「擬議即乖」,若還得透過思惟,已非真功夫矣!

  那云何才有這種功夫呢?除非將無明業(yè)習,完全消除殆盡,才能雖無心抉擇而又如法相應。這從無心而趨向更大的圓滿者,在經典上稱為無功用心或無功用行。當然這是一種蠻高的境界,以菩薩道來講,應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才有這種境界。于是從無功用心、無功用行,而漸成就于福德智慧的圓滿,這我們就稱為成佛也。

  于是若已無功用心和無功用行,則既不能說動,也不能說不動。為什么不能說動呢?既無我、無心,動者是誰呢?反之,既諸法緣起相關,云何不動呢?所以說動,說不動,說亦動亦不動,說非動非不動,便皆成戲論也。

  總結

  這題目講到這里,我們且作個總結:不管怎么說,修定都是有必要的;然修定并不是終結;蛘邥簳r叫情緒不動,那也只是過程而非終結。必福慧的圓滿,才是最后的終結。

  由是而言,若謂「八風吹不動」者,我們寧可是「見地的不動」,而非情緒的不動,非妄念的不動。因為妄念.情緒,且像水上的泡沬一般。水在流中,總不免會起泡沬的;而泡沬起了又散,散了又起。所以泡沬起否?其實并不關緊要。但更切要的是水要往那個方向流,對不對?

  同樣如就遠航而言,我們不當期求如在避風港內的安定,而是必期勉于大風大浪中,還能掌握正確的方向。故在修定當中,打一個雜念;或在生活中,偶動一下情緒,并不是什么大問題。而能否逆著情緒而找到心結,這才是超凡入圣的關鍵。

  所謂「見地」,即是問:水當往那邊流,是順生死的方向流,或逆生死的方向流。常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而回頭者,當回到那頭呢?如何運用佛法的知見,而把我們的身心,帶往解脫彼岸呢?

  總之,如期勉不動;則寧可是見地的不動,而非情緒的不動。否則很多人將愈修行,而愈沒有智慧。因為如用逃避或壓抑的方法來達成不動,而等到逃避不了.壓抑不得時,便垮了.亂了,甚至被人騙了。所以不要粉飾太平,而不肯去面對真正的自己和現實的境界。今天我們寧可從一點定的基礎,去返照妄心.去統合真慧,而這總比一般人只傻傻的念佛,苦苦的數息,應是實際多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