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筆錄 第三章、所知相
第三章、所知相6
第一節(jié)、出體相2
第一項、略釋三相4
甲一、總標
「已說所知依,所知相復云何應見?」
《攝大乘論》一共有十六章,前面這一大段文,就是「所知依」這一章已經說過了,這一章里面就是:從圣教上安立阿賴耶識、從理論上建立阿賴耶識、從煩惱雜染、從業(yè)雜染、從生雜染、乃至從出世間的清凈法,來說明阿賴耶識的存在,你一定要承認有阿賴耶識的存在才可以。
「已說所知依」,這句話是結束前文。這是第三章,第一章是「序說」,第二章「所知依」,現在第三章是「所知相」!杆鄰驮坪螒?」這個所知相要怎么樣我們才能夠明白它的道理呢?這樣意思。
前面這個「所知依」就是大略地說明阿賴耶識的相貌,還不是那么樣的詳細。底下這「所知相」就是詳細地介紹,怎么叫做阿賴耶識,這就說得更詳細了,也就是唯識的理論,在這一章里面完全發(fā)揮出來了。究竟怎么叫做一切法是唯心所現,「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究竟怎么叫唯心造?在這一章里詳細地說出來了。第三章「所知相」,第一節(jié)是「出體相」,第一項是「略釋三相」!嘎葬屓唷估,第一段是「總標」。
「此略有三種:一、依他起相,二、遍計所執(zhí)相,三、圓成實相!
這是略標,先標出來這三種相,這一大章里就說這三件事。這三件事里邊,前面我們說到「所知依」引經文上「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從那個頌上可以看出來,這個阿賴耶識是中心點;也就是流轉生死也好,你得涅槃也好,以阿賴耶識為中心,以此為中心。從這里,你向那邊去就是流轉生死,你向這邊去就是還滅得涅槃,以阿賴耶識為中心點的。這上面說三種相,「依他起相」是誰?就是阿賴耶識,主要是阿賴耶識。當然,這下面有解釋,所有的識都是「依他起相」。
「二、遍計所執(zhí)相」,遍計執(zhí)相就是我們的煩惱,我們種種的虛妄分別、執(zhí)著!副橛嫛,周遍地執(zhí)著,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執(zhí)著心的,用執(zhí)著心去分別計度一切事情,「遍計所執(zhí)相」。
第三個是「圓成實相」,這是圣人的境界,這是圣人圓滿成就的真實相,這一切圣人的境界。這個遍計所執(zhí)相,這是凡夫的境界;圓成實相是圣人的境界;依他起相就是包括這兩種相,是通于凡圣的。
乙、依他起相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
這前面標出來,下面就是要解釋了,先解釋依他起相!复酥泻握咭浪鹣?」這三相里,說依他起相,怎么叫依他起相呢?這是問,提出問題,底下回答。
「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
這就叫做依他起相。就是很簡要的幾句話解釋這個依他起相,這就是略釋依他起相,可以這么說;蛘哌@樣說,什么叫做依他起相呢?就是虛妄分別的這么多的識,「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就是依他起相。這個虛妄分別的諸識,從那里來的呢?「謂阿賴耶識為種子」,就是阿賴耶識里邊有無量無邊的種子,從這個種子發(fā)出來虛妄分別的諸識,就是這樣意思。這個阿賴耶識是他的種子,是他的親因緣,是諸識的親因緣,從這里來的。這個「諸識」這個「識」究竟是什么呢?他的體性是什么呢?「虛妄分別」,就是錯誤的去思惟、執(zhí)著,這些都叫做「識」。這么多的識里邊,簡要的說就是虛妄分別。眼識也好,耳識也好,乃至到阿賴耶識也好,都是虛妄分別。
我曾經講過,怎么叫做「虛妄分別」?我不知道你們記住沒有?什么叫做虛妄分別?只要你沒有見到法性,你的心就是虛妄分別。就是你所認識的,所觀察、思惟的,不符合那件事的真相,那就叫做虛妄分別。你就搞錯了,你想錯了,那叫做虛妄分別。唯有圣人見到法性理了,他那一念心是對的,不是虛妄分別,是清凈而且是正確的,沒有搞錯。那當然這件事唯有到佛的時候才是圓滿,可是到了初果圣人已經不錯了、已經很好了,到了阿羅漢是更好,到佛的時候最圓滿了。我們沒到圣人的境界,在凡夫的時候,你心里的活動,完全是虛妄分別,左想、右想、前后,不管怎么想都是虛妄分別不真實,都是苦惱境界。
「虛妄分別所攝」,就是屬于虛妄分別的「諸識」,很多的識。我們一般說眼識、耳識,乃至意識,這都是虛妄分別,不是真實的,都是錯誤的,那么這就叫做依他起相。這以下把依他起相說得很詳細,這只是大略解釋。這樣說呢,什么是依他起相?就是虛妄分別心,我們現在的虛妄分別心就是依他起相。不過這個依他起相,他是以阿賴耶識為種子而生起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復云何?」
「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可見不是一個識,很多的識,而有多少識呢?都是什么識呢?這樣問一問。
「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
這底下繼續(xù)解釋這個「諸識」!柑撏謩e所攝諸識」,這是標出來這個識,底下說出來這個識!钢^身,身者,受者識」,這個「身」就是身識!干碚摺挂彩羌由献R,就是「身者識」、「受者識」應該是這么說。
這個「身」指什么說呢?就指我們的五個凈色根說的,就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前五根說的。這五根,本是物質,是精微的物質組成的,他不是識,F在說他是識,這五根就是識,說「身識」。這身識不是我們一般說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是那個,這就是說前五根也都是識,但這名字叫「身識」,是這樣意思。
「身者」也加個識,就是「身者識」,這身者識是什么識呢?「身者識」,世親菩薩解釋,身者識就是末那識;這個末那識就是那個染污識,染污識就是末那識。其他別的地方有解釋,這個身者識就是阿賴耶識,別的地方有這么講的。那么他說出個理由來,為什么身者識是阿賴耶識呢?因為這個「身」就是指前面那個「身」,就是根根乃至身根,前五根叫「身」;這身者識指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為什么叫身者識呢?因為前五根一定要由阿陀那識來執(zhí)持他,前面引《解深密經》解釋這個道理,因為由阿陀那識的執(zhí)持,他才算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若不執(zhí)持,那是一個廢物,那就是無情物了,所以那不能算是一個眾生的生命體的。這個「身者」,「者」有一個主持的意思,主持其實就是執(zhí)持前五根的,所以才說他是阿陀那識。
但是真諦三藏解釋;「末那識就是阿陀那識」。你看,這一下子連起來了!就是第七識末那識是「身者識」。那么有的地方說是阿陀那識,也等于是一樣的解釋,也這樣子。這樣,也可以說:前面那個「身」是前五根,這個「身者」是前五根所依止的阿賴耶識,依止的阿陀那識。我們還是根據世親菩薩說的,就是指末那識說,這個染污識。
「受者識」,這個「受者識」是指什么說的呢?前面說意根的時候,說有兩種意:一個是等無間意,一個是染污意,F在這個「受者識」就指那個等無間滅的意來說,因為這等無間滅的這個意,就是前一剎那的識滅掉了,讓出一個位子來,后面一剎那才能生起來,給你一個容受處。你在那里坐著,別人不能到你座位去坐,你若走了,這個位子讓出來,那別的人可以到那坐下來,可以容受你。所以前一剎那識滅了,可以容受后一剎那識生起,所以叫做「受」,這個「受」就是容受,就指那等無間滅的意說的。那么這個「身者」和「受者」合起來就是意,都指意根說的。這樣說,那個「身」是前五根,「身者」、「受者」就是意根,加起來就是六根,眼根、耳根……乃至意根。這「身者」、「受者識」都是識,但前五根是物質的,現在這里說他也是識。
「彼所受識,彼能受識」!副怂茏R」是什么呢?就是所接受的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六種境界,我們通常說六塵,就是六種境界是所接受的。那么這六種境界,不是識,但現在也說他是識,就是「彼所受識」。
「彼能受識」,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這六種識,眼識、耳識……乃至意識,這是能受識。這樣加起來就是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境、六識,三乘六就是十八界。
「世識」,這個「世識」是什么呢?就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眾生在生死的世界流轉,由過去到現在到未來,這相續(xù)不斷的識,相續(xù)不斷地,這叫做「世識」。時間,現在這里說他也是識。
「數識」,這個數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乃至百千萬億,這個數!笖怠故俏覀?yōu)榱诵枰欢ㄒ嫈?現在說這個數也是識。
「處識」,這個「處」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居住的地方不是識,但是現在說他也是識,這「處識」。
「言說識」,「言說識」就是我們見聞覺知,我們就會說話;如果沒有見聞覺知,我們沒有辦法講話的,所以這叫「言說識」。
「自他差別識」,就是:這是我,那是你,每一個人都有各個的差別的這些分別,這也是識,「自他差別識」。
「善趣惡趣死生識」,我們做了善業(yè),在善道里流轉生死;做了惡業(yè),在惡趣里面流轉生死。不管是善趣是惡趣也好,都是生了又要死,都是不斷地這樣流轉的,這些境界也是識。
這加起來一共有十一個識,從「身」、「身者」……乃至到后面的「善趣惡趣死生識」,一共是十一個識,這意思就是把宇宙間的萬有分成十一類,而這十一類完全都是「識」,就是這樣意思,完全都是識。除了識以外,另外沒有事情。所以這個「虛妄分別所攝諸識」,「諸識」就是這個,就是這么多的「識」。這把諸識的名字列出來了,底下再解釋。
「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
前面那一段「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這一段話只是把「諸識」是什么說了!赴①囈R為種子」怎么講呢?這底下講這個道理!干碜R,身者識,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這一共是九個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這是由阿賴耶識里面「名言熏習種子」所生的,由名言熏習種子為因而生起的。這身識-前五根,由「名言熏習種子」生起的,當然他要加上有支,加上業(yè)力的幫助,就會得到這個身識……身者識、受者識,這樣講。
「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
那個第十個「自他差別識」,這個識是由「我見熏習種子」生起的。我們由這個我見的熏習,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有這個我的這種分別心、執(zhí)著,有我的執(zhí)著,你那熏習了種子,這種子發(fā)動的時候,我們就會有自他差別的分別,這種分別心。這是我,那是你,我不是你,你不是我;就會每一個個體,由我見的力量而成就。在這個自他差別這里面,就是有前面這個「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這些事情。
「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
就是第十一個識。那么我們在善趣里面、在惡趣里面流轉生死,這個境界是由阿賴耶識里面的「有支熏習種子」生起的。那么就是在善趣的時候,也有「身識、身者識、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在惡趣里也是有這個,也是這樣意思。
「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虛妄分別皆得顯現!
前面這十一相識都是由阿賴耶識這三類種子為因而現起的,所以叫做「阿賴耶識為種子」,就是這樣意思。這底下就解釋「虛妄分別所攝諸識」,這么多的識都是虛妄分別,解釋這句話。
「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這么多的識,前面舉出來十一個識,這十一個識里面是「一切界趣雜染所攝」!附纭咕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溉ぁ咕褪俏迦,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就包括在人天里面,或者是鬼趣,或者是鬼神之類,包括在這里面,沒有單獨把他列出來,所以就稱五趣,若是單獨列出來就是六趣。
這個「一切界趣」都有這么多的識,都有這些識。「雜染所攝」,「雜染」前面就是三雜染,煩惱雜染、業(yè)雜染、生雜染。這個地方這樣講也可以,「由此諸識」就包括了「一切界趣雜染所攝」,這么講也可以。或者說,「一切界趣雜染」也能包括這么多的識。一切界趣也就是諸識,諸識也就是界趣,這么回事。
「依他起相虛妄分別」,這個依他起相,前面說「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念下來也可以。前面說,什么叫做依他起?就是「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叫依他起,F在這里說「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就是這三雜染也就是依他起相,而三雜染也就是諸識,所以諸識就是依他起相。
「虛妄分別皆得顯現」,那么這么多的依他起相,三雜染的依他起相,都是虛妄分別的道理。不管是人趣、天趣、地獄、餓鬼、畜生、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虛妄分別,都是識的道理「皆得顯現」,就可以顯現出來,都是識。就這一切都是識,這個道理可以顯現出來了。這句話這么講,這底下來解釋。
「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
「如此諸識」,就是一切界趣雜染的這些「諸識」依他起,「皆是虛妄分別所攝」。我們通常說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個識是虛妄分別,這是很現成的事情,事實是這樣子。但是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個物質的東西,說他是虛妄分別,這還要再加以解釋一下。說是我們這個識所面對的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他也是識?是嗎?就是這樣意思。這底下說「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前五根也好,外面的六境、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好,都是虛妄分別所攝的,不能超越虛妄分別的境界的,他是虛妄分別識所變現的,離開了這個識,是沒有這些事情的。是「唯識為性」,所以這可以知道這一切法都是「識」做他的體性的,離開了識,他是沒有體性可得的。
這個「唯識為性」下面有比較詳細的解釋。那么現在若是說的話呢,譬喻說:昨天吃什么飯,吃什么菜,筷子怎么擺的,碗怎么擺,這些事情已經過去了,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你心里面一想就現出來,你心里想,昨天吃的面條,或者是白米,心一想就現出來。那個現出來的那種相,當然那個飯也是物質,他并不是心法,他沒有了知性,但是你心里所現的那個影相是以心為體性的,因為你心若不想就沒有。所以那件事的存在,是以心為體性的,離開了他的分別心,那件事沒有他自己的體性,沒有他自己的獨立的體性的,所以「唯識為性」,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說呢,我們所見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乃至見的燈,見的這一切的房子、山川大地乃至一切草木,一切一切都是你的識,離開了你的識,他沒有體性的。前面已經說了,是你識里面的名言熏習種子所生、我見熏習種子所生、有支熏習種子所生,都是心的力量,這三個種子明白點說就是心的力量。種子者,功能也。種子就是功能的意思,都是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是阿賴耶識的力量,但是阿賴耶識的力量從那兒來的?就是你前六識在活動造成的,造成了阿賴耶識的力量。阿賴耶識的力量一發(fā)動了,這根身器界就出現了,所以都是以心,「唯識為性」,是你的心是一切法的體性「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所以都叫做「識」,身識、身者識、受者識、能受識,各式各樣的,都是「識」;離開了識,沒有這一切事情。這句話就解釋前面「虛妄分別所攝」,都是屬于我們內心的虛妄分別的。當然,這句話要由前面「所知依」那章所說:「阿賴耶識有種子」,問題還在這句話上;如果沒種子,這件事還是說不來的,這個道理很難說明白。「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前面這一句話「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這幾句話解釋完了。什么叫做「依他起」?這段話解釋完了,但是還有第二個意思。
「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
這句話就是遍計所執(zhí)性。三性,頭一個依他起相,第二個遍計所執(zhí)相。這個「依他起」是「遍計所執(zhí)相」的依止處,以「依他起」為所依而有「遍計所執(zhí)」的;若沒有「依他起」,「遍計所執(zhí)」沒有辦法成立了,這句話是這意思。
「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這個「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的依止處,依他起是遍計執(zhí)的依止處,這句話是這樣意思。這個遍計執(zhí),我們的執(zhí)著是什么?就是「非真實義」,這個「義」這個字。這個「義」就是我們分別心認為這個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世間上一切法都是有「義」的,有各式各樣的「義」,也就是我們虛妄分別心所執(zhí)著的對象,所緣境就是這樣意思,就是這個「義」。這個「義」他本身是無所有的,他是沒有自性的,沒有自己的體性的,所以「是無所有」。這個「義」本身是沒有獨立的體性,如果用獨立的體性這種觀察,他就是沒有了,這一切義都是沒有了,我們所分別的一切義都不存在了,他不能獨立,都是要以心為依止才能出現,離開了心他本身是沒有的,所以叫「是無所有」。但是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的虛妄分別、熏習,這心一動就會現出來這么多的事情,或者善業(yè)、或者惡業(yè)的幫助,名言熏習種子、或是我見熏習種子、或者有支熏習種子,因為有這些種子的關系,你心一動就現出來種種的差別相,而這些都是不真實的,「非真實義」,他本身是無自性的,所以「是無所有」。但是有個虛妄的影相,但是不真實,所以是「非真實義」。
這個「非真實義」,就是我們不知道他不真實、也不知道他是無所有,認為他是有而又是真實的,所以就起種種的分別、種種的煩惱、種種的錯誤的行為,就造成了種種的果報,而這些事情都是虛妄的,是這個意思。而這件事,「是無所有非真實義」的這個境界「顯現所依」。這個「是無所有非真實義」的「顯現」的依出處,就是依他起。這個依他起前面說了,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心;但是執(zhí)著這些境界,搞錯了,還是我們的心。但是我們這個執(zhí)著的境界去看呢,那個境界并不像我們執(zhí)著的那樣子,所以就是「是無所有非真實義」,是「顯現所依」。
「如是名為依他起相!
這樣說,什么叫做依他起?就是「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這就叫做依他起相。這樣呢,這里說這個依他起相就是三個相貌。第一個就是,阿賴耶識是他的種子,他的自性就是虛妄分別所攝諸識,而他又為遍計執(zhí)生起的所依,「如是名為依他起相」,依他起相就是這樣的。這只是說個大意,還是簡略地解釋,下面還有詳細的解釋。
以前在滿洲國的時候,有個王善人。在滿洲國那個時候,這個人是很有名望的,很多人相信他,他能講道德,這個人。就是一般的家庭里面做兒子媳婦的和公婆不和,公婆和兒子媳婦不和,或者是父子不和,或者兄弟不和,家庭間種種的糾紛、種種的煩惱,他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他到你家去講幾句話,就能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說人有病,他去說了幾句話,你的病就好了,有這種事情。
而這個人的智慧從那兒來的呢?就是佛教里面說的「專精思惟」,從這里來的。他那個人并沒有讀過書,他是東北鄉(xiāng)村里沒有讀過書的人,但是他有一個長處,他聽別人講話他注意,一感覺這句話有意思,他就想,他就思惟這句話,一直地想,想到什么程度呢?你和他說話的時候,他就看你嘴動,他聽不見你說什么話,到這個程度。就是他耳識不動了,或者是前五識都不動了,他心想到那個程度,從這智慧來了,智慧來了,他就知道,他是鄉(xiāng)村的人就在鄉(xiāng)村里生活,他就知道你們兩個不和,不和的原因在那里,他幾句話就能解決了,就叫你沒有煩惱了,問題就解決了。大家就是,兄弟也是和的,父子也是和的,婆媳也是和的,大家是和樂地生活,所以感動了很多有錢的人給他各處造了很多的道德會,他各處去講道。
我們現在說,什么叫做依他起?說「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如果你能夠「專精思惟」,不得了,我認為是不得了!那就不只是像王善人能講道,這就是得無生法忍了,你就會得無生法忍,你就成圣人了,不是凡夫了!但是你若不思惟不行,只從文字上這樣解釋,這幾個字誰不認識呢?也可以把它講得明明白白的,但是你不思惟沒有用,你用不上,到時候人家說一句話你心就動,照樣還是煩惱,還是苦惱境界。所以要專精思惟才可以,而經論上前面也說了聞思修三慧,我們現在的佛教徒,連我們出家人都在內,聞慧不俱足,有一點,但是不俱足,聞慧不具足,有思慧的人很少。
我認為,頭幾天我也說過,仁俊老法師他有思慧。大家都坐那里,不說話,我們心里打妄想,而他不是,他在心里面思惟法義。若有思慧那就不同了,有修慧就更不得了,而仁俊老法師他也有修慧,因為他也有靜坐。所以,這是簡單一段文,但是也夠你思惟了,下面還有詳細的解釋的,要思惟才可以。而這件事,我在想,每一個人都能辦到,并不是說是辦不到。你會打妄想,你就會思惟,思惟就是妄想,不過所思惟的境界不同,每一個人都能辦到。但是問題就是,你其他的事情放下,其他的事情要放下,你的精神才有時間做這件事,你不放下不行。我又想這個,又想這個,我有什么朋友還要寫封信去問候問候他,你若辦那些事情,你這件事就不能辦。我還要做法會,同這個居士通通電話,同那個通通電話,天天你做這個事,你這件事就不能辦。你忙了幾十年一無所得,到頭來心里面,臨終的時候,八苦交煎的時候,一點辦法也沒有,就是隨業(yè)流轉生死,就是這樣子。
這上面說「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這幾句話還更好,你要這樣思惟就可以。「如是名為依他起相」,這就叫做依他起相。
丙、遍計所執(zhí)相
「此中何者遍計所執(zhí)相?」
這里解釋第二個。
「謂于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
這還是一個簡要的解釋,下面還有詳細解釋!钢^于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前面說「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這個「義」,「謂于無義」。我們內心里面種種的分別,這樣分別、那樣分別,而所分別那件事上是沒有這件事的,沒有你所分別的這個境界,沒有,所以「謂于無義」,那么沒有「義」,有什么呢?只是有「識」,只是你一念的分別心而已。
「唯有識中似義顯現」,但是這一念分別心,因為無量劫來的熏習,你心一動就有熏習,因為熏習這么多的功能,你心一動這個熏習隨著心就也動,就現出來種種的相,現出來種種的分別相。當然這里面分兩種:一種是阿賴耶識的力量,譬如:假設前一生在畜生世界,但是那一生的果報結束了,現在做人了的時候,這一剎那一投胎的時候,人的境界出現了;出現的這一切境界,這是阿賴耶識的力量。若是出胎了以后,知識成熟了,這第六意識的分別,這又是一種,第六意識的分別這是各式各樣的分別,這又是一種。
我們現在若是以依他起性修唯識觀,當然是統(tǒng)起來都是「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都是這樣子。但是我們凡夫,現在的佛教徒,當然這也就是自己的業(yè)障,種種的苦惱。若佛在世的人,佛如是如是的說法,他就如是如是的生信心,他就如是如是的觀察修行,但現在的人不是,現在的人要求得多,要求特別多。你讀《阿含經》很容易會知道,佛就是說: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無我的,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那么他就這樣修行,就得阿羅漢果了。我們現在的人要求的很多,這個也要知道,那個也要知道,這樣就是要多讀經論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不然這問題不能解決,問題不能解決就有疑惑,有疑惑不能修行,疑惑就能障礙你。
所以這上面說「謂于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從前面文也可以看出來,這個「似義顯現」怎么講?就是阿賴耶識有這么多的種子,你一動,他就現。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譬如那個人走路沒有睬你,你心里就會種種想,這個人怎么怎么地,分別出來很多的理由來證實自己的瞋心是對的,凡夫就是這樣子。如果是有愛心的話,也會找出來很多的理由,我這個愛是對的,這叫「似義顯現」,就隨你心的分別就現出種種境界來,你就去執(zhí)著是真實的,于是乎生貪心、生瞋心、生種種的煩惱,就是這樣。
現在佛菩薩,無著菩薩告訴我們「無義唯有識」,你想的那個都沒有,只是你內心的分別。而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去執(zhí)著他,是名為「遍計所執(zhí)相」。當然這現成的說法,就是一個我執(zhí)、一個法執(zhí)。執(zhí)著有我也是內心的分別,實在并沒有所執(zhí)的我,那個「我」也是個「義」,這個「義」是「是無所有非真實義」,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法,也是「是無所有非真實義」,但是我們心里分別就好象是有,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有……有很多很多的有,就執(zhí)著是真實的,就起種種煩惱,是名為「遍計所執(zhí)相」,是這樣意思。
丁、圓成實相
「此中何者圓成實相?」
前面依他起相、遍計所執(zhí)相,是簡略地這樣解釋,這以下解釋第三個,此中三相里面的,什么是圓成實相呢?這道理怎么講呢?
「謂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義相永無有性!
就是說在那個依他起相,就是虛妄分別所攝諸識,「由似義相永無有性」,你心里一分別就有遍計所執(zhí)的「似義」,這個「似義」是所執(zhí)著的境界。這個「似義」「永無有性」,你觀察他,他是沒有自性的,他是沒有的。這個「義」,剛才說過,是我們分別心的所緣境,沒有所緣境的時候,這心也就不在了,也就是依他起也就不在了。這個時候,所觀察的不可得,能觀察的也不可得,就是一個平等無分別的境界;不分別了也就沒有相了,就是離一切相的境界,那就叫做「圓成實相」。
不過,這個在唯識上,他又加上一句話,說這個相是真實的,是真實有的。譬如說,像《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五蘊皆空就是圓成實相了。如果只是這么說,你說內心里無分別的時候,你說這個空相,這就是分別了;若無分別呢,這空相也是不可得了,也是沒這分別的。但是你最初觀察的時候,用空來觀察,觀察一切法空,離一切分別的時候,空也就是不可得,應該是這樣說。不過這里有一點不同的地方,就是唯識上他又加上一句,我空和法空,「這個空相是真實的!」講出這么一句話,加上一個「真實」,叫做「圓成實相」,加上這么一句話。加上這一句話呢,這個《中觀論》的學者心里面就有一點不同意?墒菑摹稊z大乘論釋》世親菩薩他又說出這么一句話:「恐怕是斷滅了!」你若不加這句話,人就容易疑惑是斷滅了,好象什么也沒有了,怎么可以呢?所以加上這句話,喔!心里面還是有圓成實性的存在的,那么心就安一點。這是世親菩薩加上那句話,在這里來說,使令怕斷滅的人,心里面舒服一點,有這樣意思。這樣說呢,這個三相,什么叫做「依他起相」?就是虛妄分別的心叫做依他起相。那么什么叫做「遍計所執(zhí)相」呢?就是那個「似義顯現」,「是無所有,非真實義」的顯現,那叫做遍計執(zhí)相。就是我們這個虛妄分別心所面對的境界,我們不知道這是假的,不知道這是空無所有的,認為是真的,這叫做遍計所執(zhí)。什么叫做「圓成實性」呢?就是那個「似義顯現」畢竟空寂了,心也不可得了,那就是諸法空相,那就是圓成實性。
所以,我們若是專精思惟的時候,這個行住坐臥一切時中,你這一念清凈心是沒有境界的,是離一切境界的,心里沒有分別的,他自然就是沒有煩惱了,你常常這樣觀察。當然這是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用功才可以,你不用功不行。這樣觀察、這樣思惟,雖然是沒有證悟那個圓成實性,但是你會對它了解得多一點。不然,怎么叫圓成實相,圓成實相是什么?我不知道。前面解釋這三相,這是「略釋三相」,不是詳細的解釋,后面解釋的就詳細了,我們就講到這里。
第二項、廣成唯識3
甲、明一切無義成唯識2
一、出十一識體以攝法
「此中身,身者,受者識,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其余諸識,應知是此諸識差別!
這是第二項「廣成唯識」,第一項是「略釋三相」,這「略釋三相」上一次解釋過了。在印順老法師的講記上引《辯中邊論》的話,「唯所執(zhí),依他,及圓成實性,境故,分別故,及二空故說」,倒是很簡要的說明了三性的差別。什么是遍計所執(zhí)性呢?就是似義顯現的性,叫做遍計所執(zhí)。什么是依他起性呢?就是虛妄分別心,「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這個虛妄分別心就是依他起。什么是圓成實性呢?就是「二空」:我空、法空。不過在唯識經論上的解釋呢,二空的體性,是因空得顯,所以叫做「二空」,他是所顯示出來的不空之性,這正好是天臺宗說的那句話「空而不空」的意思。這是「略釋三相」。
這以下的文是「廣成唯識」,前面是略釋,這里是廣釋,就是廣博地成立唯識的道理,詳細地說明它。這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明一切無義成唯識」,第二科是「安立三相成唯識」,F在是第一科,「明一切無義」,一切義都是沒有自性的,是畢竟空的,只是內心的分別,所以由無義來成立唯識。這又分成兩段,第一段「出十一識體以攝法」,標出來十一個識的體相,他能夠包攝一切法,然后說一切法是唯識的,這樣意思。
「此中身,身者,受者識」,這三個識「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就是我們內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是「六內界」!附纭惯@個字,在唯識的經論上也有很多的解釋。在這里,可以做兩個解釋:一個就是,「界」者,性也,六種體性。還有一個,「界」者,因也,因果的因。這十八界,各有各的種子,因種子而起的現行,一共有十八種,所以叫做十八界。現在說的這個「身,身者,受者識」,這三種識就是內六根,上一次說過。「身」是前五根,「身者」是染污意,「受者識」就是那個等無間滅意根。這個「身者」識、「受者識」合起來就是第六意根。加上「身識」的前五根,就正好是六根,內六根。
「彼所受識,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是內,那六塵就是外了,內外是相對的,他是六根所受的境界,所以名之為「所受識」。
「彼能受識,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這個能受的識是什么呢?就是眼識、耳識、乃至意識,這「六識界」。這個「受」,不說六根是受,而是說六識,六識因為有覺知性他才有受。這合起來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就是我們凡夫世界的一切法都包括在內了。
「其余諸識,應知是此諸識差別」。一共是十一個識,前面這一共是五個識「身識、身者識、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這一共是五個識。下面「其余諸識」就是其余的六個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一共這六個識。「其余諸識,應知是此諸識差別」,就是前面這五個識的差別的相貌,就是離開這五相識之外,沒有其他的六個識的。就是約這五個識的不同的相貌,又立出來六個名字,是這樣意思。
譬如說:這個「世識」就是約時間說的,過去、現在、未來;就是過去的十八界、現在的十八界、未來的十八界,有時間性的,那么這叫做世識。「數識」,也可以說無量劫來的事情也可以名之為數,在分別心上也有種種的數,種種的物質上、種種的事物上都有數,也都是心的分別,名之為數識!柑幾R」,也是十八界,無量劫來有時間也就有處所,所以名之為處識。「言說識」,這個言說識主要是指第六識,會說話的是第六識,前五識不會說話,第七識、第八識他也不說話,說話的就是第六識,主要是指第六識說!缸运顒e識」,也就是十八界,各有各的十八界,那么就是自他差別識,就是我見熏習差別了。「善趣惡趣死生識」,就是善趣的十八界、惡趣的十八界,這就是有支熏習種子所變現的了。這樣說呢,這十一種識就包括了一切法了。
二、辨唯識無義3
1、譬喻顯示
「又此諸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
前面是出十一個識的體性,表示一切法都是心,F在第二段「辨唯識無義」,辨別只是內心的分別,并沒有真實的所分別的境界的,這叫「辨唯識無義」。這一段里分成三科,第一科是「譬喻顯示」,第二科是「教理比知」,第三科是「通釋妨難」,F在第一科「譬喻顯示」,用譬喻來顯示唯識無義的道理,使令我們更容易明白。
「又此諸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這么多的識,包括了一切法了,這里面有什么意義需要顯示的呢?「此諸識皆唯有識」,而沒有真實的義的。這個十八界里面,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個識當然是識,其余的前五根,或者是所分別的境界,色聲香味觸,說他也是識就有一點困難,因為他是物質-地水火風,他不是心法,他是色法,F在主要就是辨別這一點,說是這么多的識都是識,沒有真實所分別的義的。這是把這個「唯識無義」的道理標出來、立出來,底下就來解釋。
「此中以何為喻顯示?」
這十一個識都是虛妄分別所攝的,是無義的。這樣的理論,你說一個譬喻,叫我容易明白一點,用什么譬喻來顯示這個道理呢?一定是唯識無義呢?這是一個請求的話。
「應知夢等為喻顯示!
這底下就回答了。應該知道用夢等法,底下有幻誑、鹿愛、翳眩等,用這樣的譬喻可以顯示唯識無義的道理。這是標出來,底下正式說出來夢的意義。
「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
這個用夢的譬喻唯識無義的道理,我給你解釋一下。譬如作夢里面很多很多的境界,那些境界「都無其義」,沒有那些境界的真實義的,夢里的那些境界實在是沒有的!釜毼ㄓ凶R」只有你一個虛妄分別心,只有夢里的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心,「獨唯有識」。
「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似義影現,而于此中都無有義!
雖然在做夢的時候,有種種的色、有種種的聲、有種種的香味,在做夢的時候很餓,有人請吃飯,吃得很香、吃得很飽;有種種的觸,或者是冷,或者是熱,或者各式各樣的感覺,還是有房舍,什么大廳里坐著或者怎么地,還有樹林,還有大地,又有高山,又有大海,這些境界!杆屏x影現」這種境界,這個「義」就是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和我們醒覺時是相似的。我們不做夢時,也接觸這些境界,夢里的境界和醒覺的境界是相似的,叫「似義」!赣艾F」,也像那個影似的,像鏡子里那個影,那個影和那個本質也是相似的。夢里的境界是虛妄不真實,但是和真實的境界相似,現出來。「而于此中都無有義」,而實在夢里邊的種種境界,實在是沒有的。譬如我作夢吃飯吃得很飽,醒了夢時肚子還是空的。那么就可以知道,那個飯是假的,「似義影現」「都無有義」,但是做夢時吃飯也感覺飽,那個飽就只是感覺而已,不是真實的。所以從這一件事來推比,其他的一切「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也都是這樣子,都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妄的。那么夢里的境界是這樣。
「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
前面把夢的譬喻這樣說了一遍,我們修唯識觀的話,你在靜坐的時候,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的時候,你就用這個夢的譬喻來顯示這個唯識無義的觀,這樣觀察!笐S了知」,你就應該隨順夢的譬喻去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應該知道一切時一切處,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境界也都和夢一樣,沒有真實的境界、都是虛妄的!附晕ㄓ凶R」,只是有你現前的一念虛妄分別心,只是有這么回事,不是真實有那種境界的,你就這樣子思惟觀察。
「由此等言,應知復有幻誑,鹿愛,翳眩等喻!
前面說夢時,夢下面還有「等」這個字,「言」就是字,就是「等」那個字是指什么說的呢?「應知復有」,還有「幻誑」的譬喻,「鹿愛」的譬喻,「翳眩等」的譬喻,譬喻唯識是無義的。
這個「幻誑」怎么講?就是幻術師用這種術能有所變現,變現出來一個大象,或者兔子,或者變現種種的境界來誑惑小孩子,小孩子認為是真的,其實不只是小孩,大人也被誑惑了。那個由幻術所變現的都是不真實的。那么這就是由第八識就是這個幻術師,第八識里有無量無邊的種子,就幻現出來種種的根身器界,這十八界,各式各樣的境界都幻現出來。我們凡夫就是小孩子,就被欺誑了,認為都是真實的,所以起貪瞋癡的煩惱。
我們在經論的書本上這樣讀誦、學習,書本若一合起來就忘了,就不能,就還是用原來的凡夫的習氣去分別事情,就是是是非非煩煩惱惱的。如果不分別,心里面也還是平靜的,心平氣和,也還很自在;一分別的時候,就有的時候歡喜,有的時候苦惱,但還是不覺悟。我希望我們能夠,要記憶力好一點,不要忘了經上的意思。出現什么境界,一般的境界也好,特別的境界也好,就是用這樣的佛法去觀察,去觀察「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這樣子去觀察,最低限度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沒有煩惱,你心里面清凈沒有煩惱,改變原來的老習氣、原來的舊家風,這是一個好處,沒有煩惱。第二個好處,增長你的道力,增長道力,這個道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要自己一切時一切處常常正憶念,這個道力逐漸才增長的。你不這樣子,這道力什么時候才能出現呢?就是要一切時處,不要失掉了正念,這個八正道里面,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八正道里的正業(yè)實在有正知的意思。修止觀時要正念正知,那個正業(yè)就是正知的意思,時常地要有正憶念。我們一般的境界,我們有正憶念,特別的境界也要用正憶念。用正憶念的時候,我們就得感謝那個人特別地警覺我一下,那個人出現了一個特別的境界刺激我一下,使令我的正憶念有一個磨練我、加強我正憶念的力量。不要說這個人怎么來搗亂,使令我怎么怎么地,不要那么想,「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如果我們靜坐的時候能正憶念,不靜坐的時候也正憶念,你能夠有一百天的功夫,不要說三年,有一百天的功夫,你這個正憶念已經很有力量了。
我們從《阿含經》或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從這些經上看,或者是你看看戒律,我們出家人的戒律,這個結夏安居到自恣的時候,就有人得四禪八定了,有的人得初果了,有的人得二果,得阿羅漢果了,為什么會那樣?就是一切時處有正憶念,原因就在這里,一切時處要有正憶念,不要失掉了正憶念,「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
當然,若是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他就是直接去觀一切法自性空、無我、無我所,觀察色受想行識,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是一切時一切處,不失掉正憶念。唯識的經論上這個法門要通過識,他不直接觀一切法空,他通過識,先說一切一切的境界是我心的分別,否定了外境的獨立的體性,否認這件事,是我內心的分別。我內心的分別,我內心不分別就沒有事了,所以內心的分別也是無自性的,因為有境界的引發(fā),所以在分別心的自性上看也是畢竟空,所以都是「客」,而不是「主」。
「由此等言,應知復有幻誑」喻,阿賴耶識是幻術師,幻術師變現出來這些虛妄境界,來欺騙我這個生死凡夫的這么多的事情,我現在不受騙了,都是虛妄的,我觀察它是畢竟空的,心里面不分別了。
「鹿愛」,「鹿愛」就是陽焰,陽焰我們之前也講過,就是孟夏之交,春夏之間,地面上的水蒸氣由陽光的照耀,遠遠地看就像水似的。那么我們人這樣看,鹿也是這樣看,看見那邊有水,他就跑去,他要喝水,渴了,渴鹿要到那兒去飲水,到那兒看,并沒有水,只是相似而已,似義顯現,所以叫「鹿愛」。我們也觀察一切都是似義顯現而沒有真實性的,這樣觀察。
「翳!,「翳」就是眼睛里面有毛病,「!挂彩茄劬锩嬗忻。這個虛空里本來是明凈的,沒有花,但是眼睛里有「翳眩」的時候,就看見空中里有花,天花亂墜,但是明眼人,眼睛沒有病的人,看見虛空里沒有花,可見有病的人看見那個花是沒有的,有即是無,就是空的。用這樣的義,比量的去觀察我們心里所分別的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真實的、都是空無所有的。由這樣子,「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這樣去觀察。
「若于覺時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
前面是用譬喻來顯示「唯識無義」的道理,那么就可以知道我們平常都是錯用心機了。但是這底下又提出一個難問,你說是唯識無義,我還不相信,我提出個問題來。「若于覺時一切時處」,你說這個譬喻的意思,我在想,如果不睡覺的時候,「覺時」,醒覺的時候,一切時一切處的境界,所接觸到的一切境界,「皆如夢等」,皆如作夢的那幾個譬喻所顯示的義,「唯有識」,唯有內心的分別,而沒有所分別的真實義的,你的意思是這樣。
「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這就是譬如說一個人他做夢,他醒覺了以后,他就感覺到,夢里面的境界都是空的,只是夢心的分別。若這樣的話,我們現在是醒覺了,「何故不如是轉」呢?為什么日常生活的一切時處,我們沒有像作夢的時候,夢里的境都是假的,我們現在也和作夢一樣,也都是假的,有這種唯識無義的智慧生起呢?「轉」者,生起也,轉是生起的意思。何故醒覺的時候我們并沒有感覺一切都是假的,沒有這種感覺,這什么原因呢?提出問題。
「真智覺時亦如是轉:」
這就回答:我們沒有真實的智慧,作夢的時候不知道夢里的境界是假的,從夢醒來,才知道夢里的境界是假的,也多少能夠連系到醒覺的時候一切事情都是假的。但是雖然這么一分別就過去了,又繼續(xù)地去攀緣色聲香味觸,繼續(xù)地這樣去顛倒迷惑。所以由作夢的啟示知道當前的境界是假的,這樣的分別心力量不夠。雖然就是由作夢的這件事,也會聯(lián)想到當前的一切境界是假的,但這一念的分別心沒力量,不行。
所以,還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你要放下一切去修行去,加強你這個正憶念,那時候才有力量,力量才夠;只是一時地去分別,不行。就像我們學習佛法,只是文字上這樣講「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但是沒力量,你的煩惱照樣活動。非要是長時期的聞思修,修止觀才行,不然的話沒有作用,照樣地貪瞋癡,你作不得主的。因為無始劫來的熏習,這貪瞋癡的力量太大了,我們偶然地有那么一點正憶念,那個力量不行。所以非要經過一個長時期的用功修行,修行達到了「真智覺時」,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就是你見道了,一念相應,根本無分別智出現的時候,無相的般若在你內心里面放光明了的時候!敢嗳缡寝D」,那就知道,就是入定的時候,或者不入定的時候,你那個唯識無義的智慧會出來,隨時會生起。
所以圣人,到阿羅漢的程度,他心里能不受一切法,就是有「真智覺」的關系,就是他有那個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他有那個智慧的時候,一切虛妄的境界不可以動搖他!刚嬷怯X時亦如是轉」,我們還在無明大夢里面沒有醒覺,不知道都是假的,那更是不行了。
「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時此覺乃轉,」
還是用這個譬喻來說:「如在夢中」,譬如一個人在睡夢,睡著覺了的時候,第六意識不休息就是做夢了,前五識不動,所以叫獨頭意識!笁糁写擞X不轉」,這個唯識無義的,這個夢的境界,里面境界是假的,這種智慧不動,不知道是假的,不知道夢境是假的,認為是真實的,「此覺不轉」!笍膲粲X時」,從夢醒過來的時候,「此覺乃轉」,這個夢境是不真實的,這個智慧才現出來,才知道夢里的境界是假的。
「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
做夢和醒覺來對論的時候是這樣子,那么我們現在在迷惑顛倒的時候,在無明大夢里面,無量劫來都是在無明大夢里面流轉,也是沒得真智覺,我們沒得到這種真實的智慧,所以這個時候「此覺不轉」,這種唯識無義的智慧沒能生起。
「得真智覺此覺乃轉。」
你要經過長時期的用功修行,要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那個時候成功了,你的根本無分別智出現了的時候,「此覺乃轉」,這個時候你入定也好,不入定也好,你這個智慧是活動的了,才有智慧的活動,不然的話是沒有的。若以大乘佛法來說,就是要登地,初歡喜地以上,是圣位的時候,這個唯識無義的智慧才能活動。當然,初得圣道的菩薩,有的時候失念的時候也是有,但那是很少的,就是失念了,也很快地恢復過來,那是凡夫所不能及的。
從這件事來看,就是我們做夢的時候不知道夢境是假的,那么我們沒有得真智覺的時候也不知道十八界一切法都是假的,我們不知道是我們的愚癡,我們不能根據我們不知道來否認圣人的境界,你說「唯識無義」不對,我不承認,不可以這樣子,你不可以否認這件事的。
2、教理比知
「其有未得真智覺者,于唯識中云何比知?」
這底下是第二段「教理比知」,用教理來比知。前面是用譬喻來顯示,用夢等的譬喻顯示唯識無義的道理,這以下是用教理來比知。
「其有未得真智覺者」,那些圣人已經得真智覺了,那他已經證悟了,是他現前的境界,這個不要說。就說我們這些凡夫,我們沒有得到真智覺的人,「于唯識中云何比知?」你前面說用夢的譬喻,現在不用夢,我們就是從唯識的教義里面,唯識無義的道理里面,我們怎么樣可以比而知之呢?
「由教及理應可比知!
這是回答。你提出這個問題很好。就是由佛的圣教,佛的圣言量里面開示我們這唯識無義的道理,我們從這里可以比知。這個圣教,是佛菩薩已經成就了真智覺了,是他證悟的無分別境界,他的慈悲心,最清凈法界的等流,大悲心,說出來這件事。說出來這件事的時候,我們的第六意識去學習的時候,要去推求、思惟、觀察,所以叫做「比」。就是由日常生活的事情,日常生活見聞覺知所面對的境界,我們都執(zhí)著是真實的,不知道是假的。但是由佛菩薩的圣教去比,去比對、去觀察,那么我們就可以知道是唯識無義的!讣袄怼咕褪抢碚,說出一個道理來。因為佛他是圣人,圣人他是誠實不虛偽的,所以他說的話不會是說錯了,所以我們會相信,信圣人語。圣人說是「唯識無義」的,那么我們可以相信。但只這樣信不可以,一定要解,要明白那個道理,明白道理就是所謂理論了;說的那個道理,從理論上去思惟、去觀察。這樣說,如果是圣人,他的人格高尚,我相信,他說是唯識無義一定是對的,我相信。這樣你就容易接受了,然后根據佛說的理論去思惟觀察,就可以比知我們日常生活面對的一切境界、也都是唯識無義的,是這樣意思。所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說是用夢的譬喻固然可以明白這個唯識無義,但是我還愿意由佛菩薩的圣言量所說的理論去觀察,那還要更好,這樣意思。
「此中教者,如十地經簿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前面是標出來「由教及理」,這底下解釋。先解釋「教」,就是圣人教導我們的法語。這個教在什么經上說出這個道理呢?「如十地經」,就像《華嚴經》的〈十地品〉,那部經上,「薄伽梵」,就是世尊,「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欲界、色界、無色界,凡夫在這里流轉生死,雖然有無量無邊的境界,實在只是一念心而已,一切唯心造。這句話就是在〈十地品〉第六地-現前地,由現前地說到十二緣起。由于無明緣行,所以有識、名色、六入、觸、受;由于有愛、取、有,所以有生、老死,說這十二緣起世間上這個流轉生死的事情。他最后的結論就是「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只是心的分別,而成就一切一切流轉生死的事情,離開了這一念心另外沒有事情的,那一大段文是這樣意思。
那么用那一段文,佛說的「如是三界,皆唯有心」,也正是唯識無義的意思,心就是識,那么這是佛在《華嚴經.十地品》里面說過這樣的法語,是這樣說的。
「又薄伽梵解深密經亦如是說。」
前面是引《華嚴經.十地品》,這底下是引《解深密經》,這都是圣教!赣直≠よ蟆乖凇督馍蠲芙洝防锩嬉彩沁@樣說過的,這個說的就是〈分別瑜伽品〉,下面這一大段文是從〈分別瑜伽品〉引來的。
「謂彼經中慈氏菩薩問世尊言: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謂彼經中」,謂彼《解深密經》的〈分別瑜伽品〉里面,「慈氏菩薩」,彌勒菩薩。「問世尊言」,他請問佛。他說:「諸三摩地所行影像」,這提出來的問題不是按我們散亂心的事情說的,就是在得了三摩地的人,得了禪定的人,這個人他「所行影像」!感小惯@個字我們以前也講過,就是心在境上活動,心在所緣境上活動叫做「行」,這叫心行。「活動」也就是能分別的心在所緣境上分別,這就叫做「行」!赣跋瘛咕褪侨Φ乩锩嫠F出來的境界叫做「影像」。
這可以分兩方面來解釋這個「影像」:譬如說是我們看一個大蓮花,看見那里有一個蓮花,那么把這個蓮花的相貌取在心里面,在禪定里面把蓮花的相貌現出來。禪定里,你這個能緣的心觀察這個蓮花,這個蓮花是個影像,不是那個蓮花的本質,那就叫做影像。譬如說我們看佛像,看清楚了,然后在靜坐的時候心里面現出來佛像,心里面現的那個佛像是個影像,不是那個佛像的本體,這叫做「影像」。經上說:空、無相、無愿三三昧的法門。什么叫做空?什么叫做無相?什么叫做無愿?然后你記住了,在禪定里就思惟這個空、無相、無愿的道理,這樣子這個空、無相、無愿也是影像,也是影像的意思。
現在是說在三摩地,你在禪定里面,這個等持里面,你心里面在影像上活動,在影像上思惟觀察,所以叫做「諸三摩地所行影像」。這個「諸三摩地」,或者是指未到地定也可以,或者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都可以。在這么多的三摩地里面,你能夠在這個三摩地里面修三三昧、修四念處、修各式各樣的法門,這叫做「諸三摩地所行影像」。
「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彼那個影像和你這個能緣的心,能觀察影像的那個正憶念,那個心,當言是有別異的呢?當言是無別異的?彼此間有沒有直接的關系?是有異?有無異?這個「異」,譬如說是某甲在這兒坐著,他走了,但是某乙可以繼續(xù)坐著不動,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彼此各有各的體性,所以他走了你可以繼續(xù)坐著不動。若大家是一體的,那走就都得走,若不走就都不走。這樣表示「異」這個字就是各有各的體性,叫做「異」。說能分別的心和所分別的影像,他們是各有各的體性呢?是沒有各別的體性呢?是這樣意思!府斞杂挟?當言無異?」,這樣意思。
「佛告慈氏:當言無異!
佛陀的大智慧就回答慈氏菩薩說「當言無異」,應該說三摩地所行影像與那能緣影像的心是無異的,是沒有別體的,那影像和那個心是沒有別體的。
「何以故?」
什么理由呢?說他是沒有別體呢?
「由彼影像唯是識故;」
因為三摩地里所緣的那個影像,他就是心,他就是能緣的分別心。
「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這句話是解釋前面那句話:「由彼影像唯是識故」,這是標出來,這底下解釋!肝艺f識所緣」,這是佛,別人說的話有可能我們不相信,現在是佛說。佛說「識所緣」,這個能分別的心去分別所緣的影像,是有能、有所的,有能分別、有所分別的不同。但是「唯識所現」,那個所緣的境界是識所變現的,他不能離開了識有他自己的體性的,他沒有獨立的體性,所以不能說與識是異,不能說是異的。他若有他自己的體性,那就是異了,但是在禪定中所分別的影像,那個影像是沒有自體的。譬如說前面有個高山,你心里分別也好,你不分別也好,那個高山都是在那里,那么可以知道那個高山和我們的第六識不是一體的,那么怎么能說他是唯識所現呢?是第八識現的,第八識現出來,我們第六識接觸了,第六識你若一分別,你所分別的又是第六識所變現的,你不分別沒有事。這里總起來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所以說是無義的,能緣心和所緣境是無義的。
我們從事實上,譬如說我起了一回煩惱,我心里面不高興,分別這個人怎么怎么壞,分別完了的時候,你用這個「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的道理,就觀察你這一段的經驗,也應該有這個結論,「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因為你這樣分別,等到事情過去的時候,你心不分別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那個煩惱沒有了;你繼續(xù)分別,你繼續(xù)煩惱。如果你覺悟得快,不要分別,那立刻就停下來。若是不覺悟,他是不對嘛!
好象佛在世的時候,就是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那一段是指比丘說的,不是比丘尼。比丘和比丘沖突,很久很久這問題都不能解決,都不能停下來,后來佛來勸他們要放下,好好修行,不要起那么多的煩惱,那比丘站起來就說「不可以,我有話要說……」,這時候佛就站起來就走了,佛就不再講什么。然后就到一個深山里面坐著,看見大象走過來,佛說:這個大象它在大眾里,很多象群里面,很多煩惱了,所以離開了象群單獨到這邊來走,清凈自在。佛在大眾里教導大眾僧,你看那個事情,那個比丘還有不聽佛的話,還有這種事情,就是不能覺悟這件事。
你一分別,你才引起這么多的煩惱,不分別就是心里面很平靜,事實是這樣子嘛,不分別的時候什么事都沒有。當然我們凡夫做不得主,非分別不可,但是你回頭想,你反過來反省自己前后這個經驗、經過,我不分別的時候心里面沒有事嘛!我分別的時候心里才有煩惱,那就很明白地說。這個煩惱由分別來的。若不分別,沒有事嘛!所以「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你在分別的境界上,在所緣境上你做種種的分別,你那個分別的內容,就是你那個心分別出來的。說是我知道了這個人怎么怎么壞,他要搞我,挖我的墻角,怎么怎么地要搗亂。但是你若有了這種智慧的時候,唯識無義的智慧的時候,你心里還是清凈自在,沒有煩惱。因為你不做如是分別,不這樣分別,沒有分別就是平靜;還是那個境界,那個顛倒虛妄的境界,但是你心不分別沒有事。我們就用我們的經驗可以證實這件事,你分別就不行,所以你常常地從自己用功修行上可以證實這件事。我們不修行的時候要從經本上講的,自己想,是嗎?可能是這樣子嗎?但是你若真實這樣用功修行一個時候,就可以證實是這樣,不分別沒有事。那么分別才有這件事,那件事就是你心分別出來的,所以「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佛是那么說。
「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取此心?」
還有疑問,還要再加以辨別。「世尊」,這個彌勒菩薩又問。「若三摩地所行影像」,那個大修行人他在禪定里做種種的勝妙的觀法,所行影像!讣磁c此心無有異者」,那個影像和能緣影像的心是沒有別異的,有直接的關系,不是無關聯(lián)。本來這個「所行影像」這句話就看出來有能行的、有所行的,有能所之別;有能分別的是心,有所分別的境界。而現在說能緣的心和所分別的境界是無差別,沒有別異的。這樣說,沒有別異的話,「云何此心還取此心?」那怎么回事這個心又去分別自己的心呢?
譬如說「眼不自見」,用這種譬喻。眼睛只能看別人可以,不能回來看自己,眼不自見!钢覆蛔灾浮,手指頭向外指可以,他自己不能指自己。「刀不自割」,刀去砍別的東西可以,但他自己不能砍自己。那么現在我們的心為什么能夠「還取此心」呢?他能反過來去緣,這個「取」也就是「緣」,又來反緣自己的心呢?他為什么能夠這樣子呢?這提出這個問題。
「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
前面提出的問題,若是無有異,能緣的心和所緣的境沒有別異,那就不能緣,自己不能緣自己,那個意味是這樣,自己不能緣自己。一定是二,有異體的,別體的,你是你,我是我,我才能夠去緣念你,分別你;若是本身,他自己不能反緣自己,有這個味道,F在說「無有少法能取少法」,沒有一點事情能夠緣念另一點事情的,不能的。這個意思,按佛法的道理說:是一也不能取,是異也不能取,「無有少法能取少法」。這個話,我相信你們各位也都讀了印順老法師的講記,另外就是王恩洋的疏,他們兩位解釋的不一樣,但是我認為都有道理。
印順老法師用無常的道理來說。用無常的道理,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滅的,現在這個光也是剎那滅,一切色法、一切心法、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滅的,從這樣的道理去觀察,那就是「無有少法能取少法」。因為心去分別其他一切法的時候,心剎那就滅了,他不可能去分別這件事,但是他繼續(xù)地相續(xù)不斷地,所以就出現了這個分別的事情,但是又剎那滅,又不可能有所分別,你一分別的時候已經不是那個了,意思是這樣子。所分別的一切法也是剎那就滅了,所以你這個能分別和所分別「來不及」,是『法法不相及』。用這個無常的道理,這樣子說「無有少法能取少法」,這樣也是有道理。這樣的道理,當然是共于一切法的,共于一切宗派的,共于一切學派的。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無有余少法能取余少法」。這個「無有余少法能取余少法」這句話怎么講呢?這個「余」實在在這里的意思,就是那個「異」的意思。就是與你不關連的事情,你沒有辦法能取到他的:彼此不相關的事情,沒有辦法能取,你不能去緣念他。這樣的話,是合乎唯識的道理。但是,唯識的道理的確是說得很圓滿也很微細,譬如:因緣和所緣緣來對論的話,譬如說第六識,他的活動一定要有一個所緣緣,不然這個第六識沒辦法生起。但是你一動的時候,心里一分別呢,他就要有一個因緣,因緣是什么?就是名言種子,就是內心里面阿賴耶識的名言種子動出來,就是種子生現行,這才去分別,你心才能動。而所分別的,就是名言種子的現行,而并不是那個所緣緣的事情。所以你所分別的境界,就是你本身變現的;離開了你本身變現的境界,另外你不能緣,所以「無有余少法能取余少法」?梢运嘉┮幌,你想一想這個道理。當然,我們表面上的情況,我們總感覺到,是那所緣緣的境界上有這種事情,我心里面這樣分別的。說那個人是很壞嘛!他是怎么怎么,我們就這樣分別,但是你能這樣動,那個名言種子是由阿賴耶識里出來的,是自己的名言種子的作用,是那么回事。你可以思惟一下。所以「無有少法能取少法」,也就是說不相關的事情,就是沒有辦法去發(fā)生作用。無有一點的分別心能去緣念與心無關的一點兒的事情,你不能,「無有少法能取少法」。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
「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你說「無有少法能取少法」,事實上我心是分別了,分別這一個所緣境嘛!那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那就是你這一念心,能緣的心,你這樣動的時候,動起來的時候,你一動,就「有如是影像顯現」,就有所緣的影像現出來了。這句話倒是符合我們緣念的時候這一段的經過,這個經過就是你心一動就有這個影現出來,就是這樣子。我們緣色法也好,緣聲香味觸法也好,就有色法或者有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出現,是這樣子。這樣子怎么能夠說「無有少法能取少法」呢?這底下說個譬喻。
「如質為緣還見本質!
這是說這個譬喻。這個「質」就是本質。譬如說我們用自己的面目,用自己的面貌做本質,我們面對水或者是明鏡,就看見水里面有自己的面貌的影像了,或者是明鏡里面看見這個影了,這叫「如質為緣還見本質」。譬如我們用面貌做本質為條件,在水里面、在鏡子里面又看見了我們的面貌。那么所看見的水里面、鏡子里面的那個面貌,就是你原來那個本質的面貌,從那個面貌里面現出來。
這就是我們的心分別一切境界的時候,也還是從自己的心里面現出來種種的相貌,我們的心就分別這個相貌,分別自己所見的相貌。離開了自己的心所現的種種影像,另外沒有所取的少法,另外是沒有,「無有少法能取少法」。所以「如質為緣還見本質」,這表示你所緣念的那件事是從你自己那邊出來的,從你自己心里面出來的,所以「如質為緣還見本質」,這個譬喻倒是很直接,不是外面原來有的,不是外面本來有的,是你本身出來的,「如質為緣還見本質」。譬如照鏡的時候,鏡子里面現出來自己的面貌,鏡子里本來沒有的,那個所緣境的鏡子上沒有,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自己變現出來,是什么變現的?當然是名言種子了,所以「如質為緣還見本質」。
「而謂我今見于影像,」
但是不明白的人,就是我們凡夫,就說我現在看見了,我在鏡子里面看見出個影像。
「及謂離質別有所見影像顯現。」
我們還說,離開了本質另外有一個所見的影像顯現出來,那當然這是說錯了。這是別體的,能緣與所緣是別體的,所緣與能緣是各有各的體性,這叫別體,F在「如質為緣還見本質」,這不是別體。別體的少法能取少法,是沒有的;沒有別體的少法能取別體的少法。所以那「余」字,「無有余少法能取余少法」,那個「余」那個字就是「別體」的意思,也就是「異」的意思。
從這個譬喻上倒是很明顯地知道這件事,就是自己的分別心要仗托所緣境,心里面一動的時候,就是內心里的名言種子在活動,所以「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這前后文倒是非常地契合,一點也沒有矛盾。所以「無有少法能取少法」,那意思就是這個意思-「無有余少法能取余少法」。
如果我們不從這一方面去理解,「而謂我今見于影像」,我看見影像了,而那個影像是另外的事情和我沒有關系,「離質別有所見影像顯現」,那就是不對了,那就錯了。這是說「如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于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見影像顯現」,這是個譬喻,舉出來這個顯示這個「無有少法能取少法」的道理。
「此心亦爾!
這底下合法!复诵囊酄枴,我們這一念虛妄分別心,或者說在禪定里面的人,他的心所行的影像「亦爾」,也是這樣子,和這個譬喻是一樣的。
「如是生時,相似有異所見影現!
「如是生時」,我們這一念分別心這樣活動的時候,這樣現起的時候,「相似有異所見影現」。這個「相似」就是好象,好象是有一個別體的「所見影現」顯現出來,與我們的能緣心沒有關系的東西出現了。好象是那樣,好象是一個別體的所分別的境界現出來。但是呢,不是!不是別體的,不是另外的,是我們自己的心變現的,所分別的境界是自己的心變現的,而不是外面有什么境界、有真實的境界。
「即由此教理亦顯現!
前面是說有教有理,用教理來顯示,「其有未得真智覺者,于唯識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前面是引教,引《華嚴經.十地品》的教、引《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的圣言圣教。這以下就是說這個道理!讣从纱私汤硪囡@現」,就由前面的圣言,由前面的圣教,這個唯識義的道理也顯現出來,也就明白了。
「所以者何?」
所以然是什么呢?這是問。這底下就舉出一件事來表示這個道理。
「于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
「于定心中」,這是說三摩地成功了的人,在禪定里面「隨所觀見」,隨你所能夠觀想,所分明地顯現出來的境界!钢T青瘀等」,這是以不凈觀為例,修不凈觀的人,他或者是到野外死尸所在的地方,看那個死尸青瘀膿爛的那個污穢的境界,然后在禪定中再去觀察這個青瘀膿爛的境界,這種影像,也就是「所知影像」。這個「影像」還是剛才說的那個,不是那個本質,只是那件事的影像,這樣觀察。
「一切無別青瘀等事」,在禪定里面觀察這個青瘀膿爛的影像,這個影像是「無別青瘀等事」,不是離開你的心,另外有一個自體的青瘀等事,不是的,不是在心外的,不是心外之法,不是心外的東西!傅娮孕摹,你在禪定里面所觀見的境界,就是看見你自己自心變現的事情,是你心作如是觀就有如是影像顯現,是這樣意思。
「由此道理,菩薩于其一切識中,應可比知皆唯有識,無有境界!
由這個在禪定里面的境界,我們就看出這樣的道理,「菩薩于其一切識中」,這前面說十一種識,那么在一切的識中,不只是在禪定里面,也不只是不凈觀,其他的三昧;就是一切散亂心,一切識中!笐杀戎,你應該可以比而知之「皆唯有識,無有境界」,只是你內心的分別,另外沒有獨立的境界的,離開你的心是沒有境界可得的,「皆唯有識,無有境界」。那么這一段文的意思和前面文也是一樣,就是由于你自己用功的修行里面來證實這件事,是唯識無義的,是這樣子。
「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憶持識見所緣境,現前住故!
這一段文也是有一個問題,就是還不同意,你這個說法我不同意。這修不凈觀的人,他是因為修不凈觀之前,先去看那個死尸污穢的境界,然后你能把那個境界憶念攝持,記住了那個相貌,然后在禪定里面去觀察,那怎么能說這是自己的心識的變現呢?這是外面的境界,你記住了,然后在禪定里面觀察,這不是唯心所現,就是這樣意思。反對這種說法,你說是唯識無義,這不對!
「又于如是青瘀等中,非憶持識見所緣境」,你不同意,但是你說的不對。這個青瘀等相,不是那個記憶力所見的境界,不是的,記憶力所見的境界和禪定里的境界是不同的。有什么不同呢?「現前住故」,就是這一句話,因為禪定里面這個青瘀、膿爛、散壞、骨鎖這些境界,顯現在禪定里面是非常的分明、非常的穩(wěn)定,是「現前住故」。若是我們記憶力記的境界,不穩(wěn)定、不明顯;有的時候記住,有的時候記不住,有時候清楚,有時候不清楚,忽起忽滅,靠不住的,不是那么分明。而現在禪定里面的境界不是,他是「住」,就是很穩(wěn)定、很分明的。這個「現前」就是很分明的出現在禪定里面,這個「住」是很穩(wěn)定的意思。
譬如說這個燈光,光度低的時候,這個境界顯現的物相就不分別;光線的度高了時,這個境界就分別。我們一般的這個散亂心的記憶力不行,不分明,有的時候也會忘了,不清楚。但是禪定不是的,得了禪定,在禪定里現出來的境界是很清楚、也還是很穩(wěn)定,所以和記憶力不同,「非憶持識見所緣境現前住故」。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證實,禪定里面的境界是唯識無義的。前面是約定里面的境界是定心所現,這底下第二段。
「聞思所成二憶持識,亦以過去為所緣故,所現影像得成唯識!
這底下用散亂心、沒得禪定的人來做例子說。「聞思所成」,在禪定里面是修慧,聞思修是修慧,禪定里面的境界,F在這里用聞思二慧,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的時候,這個時候禪定還沒成就,心還是散亂的,他現出來的一切事情都是要由記憶力,這個「憶持識」,由憶念攝持的識才能現出來境界。譬如說我把經背下來,就是我憶持的力量,那么就能背下來,不是你心里能變現出來經的,可以這樣講。
「亦以過去為所緣故」,這底下說,也還是唯識無義的。因為「憶持識」他也是以過去的境界做所緣境的,就是以前緣念境界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是過去的事情,不是現在。這個「過去」這句話什么意思?就是已經過去了,不是現在。我以前緣念的時候,在今天來說那件事已經過去了,已經沒有了。而現在從心里面「所現影像」,過去的所緣能使令自己現在現出來影像,但是現出影像的是現在,不是過去。既然是現在,那還是唯心所現的意思,就是你以前緣念,最初開始的時候與那個所緣境接觸的時候,熏在心里面,把這印象熏習在心里面。等到再觀察思惟的時候,就從那個所熏習的那個影像-那個印象再現出來,那么還是唯心所現嘛!所以所現的影像「得成唯識」,還是可以成立唯識無義的道理的,還是可以成立的。
說是,我當時去看那個境界,不是靜坐閉上眼睛,是睜開眼睛看那個不凈的境界,那個境界是外面的境界,不是心里現的,F在不是,現在那個境界已經過去了,現在靜坐的時候從心里面現出來,那么還是「得成唯識」,還可以成立唯識無義的道理的,還是可以這樣講的。
「由此比量,菩薩雖未得真智覺,于唯識中應可比知!
前面是問,我們沒得真智覺的人,我們怎么可以知道唯識無義的道理呢?「由教及理應可比知」,F在就結束這一段!赣纱吮攘俊,由于前面佛的圣教,加上修行人或者是定中,或者是散亂心里面的道理,你就可以比量出來,可以知道、比知。這個「量」在這里還是可以當思惟講,思量。比對、思量、觀察,那么這樣的菩薩雖然還在凡夫的位置,但是他沒得到真智覺,但是由此比量,「于唯識中應可比知」,于唯識無義的道理,能由此比量就可以明白了,是唯識無義的,是這樣子。
3、通釋妨難4
A、有色非識疑
「如是已說種種諸識,如夢等喻,即于此中眼識等識可成唯識,眼等諸識既是有色,亦唯有識云何可見?」
「如是已說」,這是指前面的文,這教理的比知,又說如夢等喻這一大段文!敢颜f種種諸識」,這是十一個識,這么多的識,又說如夢的譬喻來表達唯識無義的道理!讣从诖酥醒圩R等識」,就這一大段文里面說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這些識,乃至意識,這是可以成立唯識無義的道理的!秆鄣戎T識既是有色,亦唯有識云何可見?」這其中的前五根,眼根、耳根,乃至身根,這眼等諸識他是色法。再有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境界,五塵,也都是有色,色法!敢辔ㄓ凶R」,也說他們都是識,這個道理怎么樣才能夠明白呢?這以下的文就是「通釋妨難」來解釋一些不明白的地方。第一段是「有色非識疑」,眼等諸識,色等諸識,他們是物質的,地水火風物質的東西,說他是識這是很難明白的,需要解釋解釋。
「此亦如前由教及理!
前面提出來,「有色非識」的難問,這底下回答。這個此一問題,如前面的圣教和道理就可以明白他們是唯識了,是識所現的影像,他不能離開識有自己的體性,所以知道他是唯識。這個「理」就指
- 上一篇:《攝大乘論》筆錄 第二章、所知依
- 下一篇:《攝大乘論》筆錄 前三章──復習與問答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